心脏电除颤_【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电除颤技术》ppt课件

。同时,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后续护理,确保患者
顺利康复。
26
06
电除颤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2024/3/26
27
技术创新点及优势分析
高效能量转换系统
提高电能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失,使除颤效果更显著。
2024/3/26
智能识别与自适应技术
通过实时监测患者心电信号,自动调整除颤能量和波形,提 高治疗精准度。
备,减少电磁干扰。
术中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电极片放置
能量选择
根据患者体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电极片大 小,正确放置电极片位置。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除颤 能量,一般成人首次电击能量为200J。
充电与放电
CPR配合
按下除颤仪充电按钮进行充电,充电完成 后确认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按下放电按 钮进行电击。
呼吸抑制
电击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 ,与电流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 用有关。
急性肺水肿
电击后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肺水 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粉红
色泡沫痰等。
20
预防措施与建议
确保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使用导电膏涂抹电极板,确保与皮肤 紧密接触,减少皮肤灼伤的风险。
控制放电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电图表现,合理控 制放电时间,避免过长放电导致心肌 损伤。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初发现电击可以恢复心脏节 律以来,电除颤技术经历了多次改进 和优化,包括电极设计、能量选择、 除颤波形等方面的进步。
2024/3/26
4
原理及作用机制
原理
通过瞬间释放高能量电流,使心脏所有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中断导致心 律失常的异常折返或异位兴奋灶,从而恢复窦性心律。
电除颤术课件PPT课件

观察患者反应
术后护理
在电除颤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处理。
电除颤术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生 命体征,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出 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04 电除颤术的临床应用与案 例分析
应用场景
心搏骤停
电除颤术是心搏骤停患者抢救的 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室颤和室
性心动过速患者。
01
02
03
评估病情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电 除颤术,评估其生命体征 和心电图表现。
稳定体位
确保患者平躺,保持安静, 避免移动。
去除金属物品
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 如首饰、手表等。
操作步骤
连接心电监护仪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连接 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心电图
。
充电
按除颤仪上的充电按钮,将电 能储存到电容器中。
制定统一的电除颤术培训标准和考核标准,提高培训质量。
模拟训练
利用模拟训练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电除颤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 能力。
公众教育
加强公众对电除颤术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 救和互救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操作不规范
在电除颤术操作过程中,未能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导致除颤失败或对患者造成损伤。
05 电除颤术的未来发展与研 究方向
技术改进与创新
创新除颤技术
研究开发更高效、更安全的除颤技术,如无创除颤、无线除颤等。
智能化除颤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除颤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提高救治成功率。
新型除颤器设计
研究设计更轻便、易携带、操作简单的除颤器,提高现场救治能力。
2024版年度《电除颤技术》PPT课件

特殊情况下的电除颤 应用策略
2024/2/2
15
心动过速患者处理方案
识别心动过速类型
通过心电图等手段,准确识别心 动过速的类型,如室上性心动过
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2024/2/2
评估患者状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症状、 体征、血流动力学状态等,以确 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电除颤。
选择适当能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设备要求,选择 适当的除颤能量,以确保除颤效 果并减少并发症。
电除颤技术的实践应用与案 例分析
5
02
电除颤技术基本概念
2024/2/2
6
电除颤定义及作用
定义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 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严重心 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作用
纠正患者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挽 救患者生命。
2024/2/2
7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室颤、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
2024/2/2
电极板无法充电或放电
01
检查电极板与设备的连接是否良好,电极板是否损坏,及时更
换或维修。
设备无法开机或显示屏异常
02
检查电源线是否插好,电源是否正常,显示屏是否损坏,及时
进行处理。
设备放电能量不足
03
检查设备内部电路是否正常,电池是否老化,及时更换电池或
维修电路。
21
设备报废更新标准
19
设备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计划制定
每日检查
包括设备外观、电源线、 电极板、显示屏等部件的 完好性检查。
2024/2/2
每周保养
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设 备的功能状态,如有问题 及时进行处理。
定期维护
2024/2/2
15
心动过速患者处理方案
识别心动过速类型
通过心电图等手段,准确识别心 动过速的类型,如室上性心动过
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2024/2/2
评估患者状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症状、 体征、血流动力学状态等,以确 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电除颤。
选择适当能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设备要求,选择 适当的除颤能量,以确保除颤效 果并减少并发症。
电除颤技术的实践应用与案 例分析
5
02
电除颤技术基本概念
2024/2/2
6
电除颤定义及作用
定义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 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严重心 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作用
纠正患者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挽 救患者生命。
2024/2/2
7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室颤、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
2024/2/2
电极板无法充电或放电
01
检查电极板与设备的连接是否良好,电极板是否损坏,及时更
换或维修。
设备无法开机或显示屏异常
02
检查电源线是否插好,电源是否正常,显示屏是否损坏,及时
进行处理。
设备放电能量不足
03
检查设备内部电路是否正常,电池是否老化,及时更换电池或
维修电路。
21
设备报废更新标准
19
设备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计划制定
每日检查
包括设备外观、电源线、 电极板、显示屏等部件的 完好性检查。
2024/2/2
每周保养
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设 备的功能状态,如有问题 及时进行处理。
定期维护
电除颤PPT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除颤设备将更加智能化、便携化,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
适应症拓展
未来电除颤的适应症可能会进一步拓展,覆盖更多类型的心律失常患 者。
远程医疗应用
结合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电除颤的操作指导和监控可能实现远程 化,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便捷的救治服务。
01
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控制电流输出,操作相对复杂,但灵活性高。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02
可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并选择合适的电击能量,易于操作,适合
非专业人员使用。
穿戴式除颤器
03
可长时间穿戴在患者身上,实时监测心律并提供必要时的电击
治疗,方便患者移动。
设备结构组成及功能
01
02
03
电极片
用于贴在患者胸部,传递电击 能量。
电除颤原理及适应症
原理
利用高能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在瞬间同时 除极,打断导致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 窦房结恢复其主导地位。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无脉性室速等。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禁忌症:包括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 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高度或完全
电流发生器
产生电击所需的电流。
控制面板
显示设备状态和操作指南,供 医护人员参考。
04
电池
为设备提供电能。
操作步骤与规范
2. 贴电极片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 胸部正确位置。
4. 充电并放电
如需电击治疗,按 照设备提示进行充 电并放电。
1. 开机自检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 工作状态。
3. 分析心律
2024年《电除颤技术》ppt课件

现状
目前,电除颤技术已经成为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常规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医院、急救中心、公共场所等,有效提高 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024/2/28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2/28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 的抢救治疗,以及持续性室性心 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心律失常的转复治疗。
禁忌症
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进行再培训,直至达到考核要求。
2024/2/28
26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2024/2/28
改进方向
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 效果和质量。
目标
通过持续改进,使电除颤技术培训更 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医护人员救 治能力和水平。
确保除颤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电极板完好无损 。
3
患者准备
去除患者身上金属物品,解开紧身衣物,保持皮 肤干燥。
2024/2/28
14
电极片放置位置选择原则
标准位置
一个电极板置于胸骨右侧锁骨下方,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左乳头外 侧腋中线上。
前后位放置
一个电极板置于背部肩胛下区,另一个电极板置于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水平。
17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2024/2/28
18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皮肤灼伤
由于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或 除颤能量过高,可能导致皮肤
灼伤。
2024/2/28
心律失常
电除颤后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 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 动等。
心肌损伤
高能量电除颤可能导致心肌损 伤,表现为心肌酶升高和心电 图改变。
污渍和锈蚀。
《电除颤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电除谢观看
设备改进
电除颤设备的性能不断提 高,操作更加简便、安全 、有效。
电除颤技术的重要性
提高生存率
电除颤技术能够迅速消除心脏异常节 律,恢复窦性心律,从而提高心脏骤 停患者的生存率。
改善预后
广泛应用
电除颤技术已成为医院、急救中心、 公共场所等必备的急救技能之一,对 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
等。
心律失常的分类与识别
心律失常的定义
心脏电活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 常。
心律失常的分类
根据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
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
电除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电除颤的适应症
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以及难以识别的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 等。
考核标准与证书颁发
考核标准
学员需要完成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者均合格方可获 得证书。
证书颁发
由培训机构颁发《电除颤技术培训合格证书》,证明学员已 掌握电除颤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同时,学员的考核 成绩和证书信息将被记录在培训机构的数据库中,方便查询 和管理。
06
电除颤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电除颤的禁忌症
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房 扑等。此外,对于反复发生或持续存在的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等,也应谨慎使用 电除颤。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除颤前,应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能量和电极位置。同时,注意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如CPR等。在电除颤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心脏电除颤 ppt课件

LOGO
心脏电除颤
1
ppt课件
❖定义:是利用除颤器瞬间释放出的高压电流、 短时间内通过心脏,使大部分或全部心脏纤维 瞬间同时除极,导致心脏各部分心肌在瞬间全 部处于相同的兴奋状态,从而迅速清除异位兴 奋灶或中断折返环,使具有最高节律性的窦房 结重新控制心脏搏动。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胸前位 左侧电极置于左乳头下方外侧左腋 窝顶端下方约7cm,右侧电极置于右锁骨中 线第2,3肋间
❖前后位 两电极分别置于心前区和左后背肩 胛骨下方,效果更好
ppt课件
20
❖ 注意
❖ 不要让导电胶涂到操作者手上或把手柄上,以避 免触电;
❖ 也不要将电极表面互相摩擦来匀开所涂上的导电 胶,以免发生电极间偶然放电的危险;
ppt课件
23
❖电击观察显示器上V1或Ⅱ导联显示并记录心 电图,观察是否恢复窦性心律,随即连续心电 监护、定期测血压、呼吸、脉搏,以便早期发 现和处理各种电复律后并发症
ppt课件
24
除颤前后ECG
ppt课件
25
双向波能量选择
❖ 心律失常
推荐能量
❖ 室颤(VF)/无灌注性室速(VT) 120-200J
❖ 病人置于硬板床上,不得与周围金属器物接触,电器接地线, 操作者应避免与病人接触,以防触电
❖ 电极板应紧贴皮肤,不得留有空隙,以免引起电火花而灼伤 皮肤
❖ 若一次复律不成功,可再行电击,一般电击不超过3次,每 次间隔不得少于5分钟
❖ 及时有效的CPR(心肺复苏)
ppt课件27源自电复律的注意事项❖ 体外除颤最好使用导电膏,以使电极板与患者皮肤有良好 的接触。如果使用盐水,应在电极板上包上纱布,并注意 防止盐水过多在体表短路。
心脏电除颤
1
ppt课件
❖定义:是利用除颤器瞬间释放出的高压电流、 短时间内通过心脏,使大部分或全部心脏纤维 瞬间同时除极,导致心脏各部分心肌在瞬间全 部处于相同的兴奋状态,从而迅速清除异位兴 奋灶或中断折返环,使具有最高节律性的窦房 结重新控制心脏搏动。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胸前位 左侧电极置于左乳头下方外侧左腋 窝顶端下方约7cm,右侧电极置于右锁骨中 线第2,3肋间
❖前后位 两电极分别置于心前区和左后背肩 胛骨下方,效果更好
ppt课件
20
❖ 注意
❖ 不要让导电胶涂到操作者手上或把手柄上,以避 免触电;
❖ 也不要将电极表面互相摩擦来匀开所涂上的导电 胶,以免发生电极间偶然放电的危险;
ppt课件
23
❖电击观察显示器上V1或Ⅱ导联显示并记录心 电图,观察是否恢复窦性心律,随即连续心电 监护、定期测血压、呼吸、脉搏,以便早期发 现和处理各种电复律后并发症
ppt课件
24
除颤前后ECG
ppt课件
25
双向波能量选择
❖ 心律失常
推荐能量
❖ 室颤(VF)/无灌注性室速(VT) 120-200J
❖ 病人置于硬板床上,不得与周围金属器物接触,电器接地线, 操作者应避免与病人接触,以防触电
❖ 电极板应紧贴皮肤,不得留有空隙,以免引起电火花而灼伤 皮肤
❖ 若一次复律不成功,可再行电击,一般电击不超过3次,每 次间隔不得少于5分钟
❖ 及时有效的CPR(心肺复苏)
ppt课件27源自电复律的注意事项❖ 体外除颤最好使用导电膏,以使电极板与患者皮肤有良好 的接触。如果使用盐水,应在电极板上包上纱布,并注意 防止盐水过多在体表短路。
心脏电除颤ppt课件最新完整版

心脏电除颤操作流程
1. 评估患者情况
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检查 脉搏情况。
01
3. 安放电极板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板位置 ,通常为一个位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
,另一个位于左乳头外侧。
03
5. 充电与放电
如需要除颤,按下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然后 按下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05
02
2. 准备除颤器
心肌损伤处理
给予心肌营养药物,如维 生素C、辅酶Q10等,促 进心肌修复。
呼吸骤停处理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直至呼吸恢复。
并发症发生后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效果评价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电除颤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医护人员应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持续改进操作流程和技术水平,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
除颤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规范操作过程
确保电极板放置位置准确,导电糊涂抹均匀 ,避免皮肤灼伤。
提高医护人员技能水平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 握除颤技术。
并发症发生后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01
02
03
皮肤灼伤处理
轻度灼伤可局部涂抹烧伤 膏,重度灼伤需请烧伤科 会诊处理。
03
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
患者病情评估及适应症判断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呼吸、循环等生命体 征
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 受心脏电除颤治疗, 如室颤、室速等恶性 心律失常
了解患者病史、用药 史及过敏史
患者心理干预与沟通技巧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保持平静心态 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计划
1 2 3 4
了解心脏电复律的概念 熟悉心脏电复律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掌握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掌握电除颤的流程
定义
•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 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 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 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 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清洁电击处 的皮肤,连 接好心电导 联线,贴放 心电极片时 注意避开除 颤部位。
连接电源, 打开除颤器 开关,选择 一个R波高耸 的导联进行 示波观察。
遵医嘱用地 西泮0.3~ 0.5mg/kg缓 慢静注,至 病人睫毛反 射开始消失 的深度,麻 醉过程中严 密观察呼吸 。
电极板放置 于胸骨右缘 第2~3肋间 和心尖部, 充电后同时 放电。观察 病人的心律 是否转为窦 性。
除心室颤动以外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电复律的种类
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紧急适应症)
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电复律并发症
• 心律失常:室颤或心动过缓 • 急性肺水肿 •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 皮肤烧伤:由电极板与皮肤连接导致 • 呼吸抑制、喉痉挛:可能由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
备齐用物 患者准备
开机
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
连接心电监护仪
部位:胸骨右缘2-3 肋间和心尖部; 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充电、放电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证导电良好
观察除颤效果
除颤完毕 整理用物
记录
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双相波200焦耳
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 30:2进行持续胸外按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本身引起 • 低血压:电击后的短时降低或心肌损伤有关 • 心肌损伤
电复律能量选择(双向波)
室颤 200~360J 房颤 100~150J 室上速 100~150J 室速 100~200J 房扑 50~100J
电除颤操作流程图 (医生)
职业规范行为
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
•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
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接通过 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中 断折返通路,消除易位兴奋灶,使窦房结重新控 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房心律。
电复律的种类
直流复律中配合
护理——复律后
• 病人卧床休息24h • 清醒后2h内避免进食 • 持续心电监护24h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及时发现有无因电击引起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
• 1.病人、医务人员要绝缘
• 2.电极放置部位正确,与皮肤接触紧密,防止漏 电
• 3.电量选择合适
颤应再次除颤
护理——复律前
• 告知病人以取得配合
对于清醒病人
• 术前检查(血电解质等)
• 停用洋地黄类药物24~48h,给予改善心功能、纠 正低血钾和酸中毒的药物
• 房颤病人复律前进行抗凝治疗
护理——复律中配合
备好各种抢救 器械和药品。 病人平卧于绝 缘的硬板床上 ,松开衣领, 开放静脉通路 ,术前做全导 心电图。
1 2 3 4
了解心脏电复律的概念 熟悉心脏电复律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掌握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掌握电除颤的流程
定义
•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 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 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 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 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清洁电击处 的皮肤,连 接好心电导 联线,贴放 心电极片时 注意避开除 颤部位。
连接电源, 打开除颤器 开关,选择 一个R波高耸 的导联进行 示波观察。
遵医嘱用地 西泮0.3~ 0.5mg/kg缓 慢静注,至 病人睫毛反 射开始消失 的深度,麻 醉过程中严 密观察呼吸 。
电极板放置 于胸骨右缘 第2~3肋间 和心尖部, 充电后同时 放电。观察 病人的心律 是否转为窦 性。
除心室颤动以外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电复律的种类
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紧急适应症)
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电复律并发症
• 心律失常:室颤或心动过缓 • 急性肺水肿 •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 皮肤烧伤:由电极板与皮肤连接导致 • 呼吸抑制、喉痉挛:可能由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
备齐用物 患者准备
开机
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
连接心电监护仪
部位:胸骨右缘2-3 肋间和心尖部; 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充电、放电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证导电良好
观察除颤效果
除颤完毕 整理用物
记录
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双相波200焦耳
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 30:2进行持续胸外按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本身引起 • 低血压:电击后的短时降低或心肌损伤有关 • 心肌损伤
电复律能量选择(双向波)
室颤 200~360J 房颤 100~150J 室上速 100~150J 室速 100~200J 房扑 50~100J
电除颤操作流程图 (医生)
职业规范行为
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
•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
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接通过 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中 断折返通路,消除易位兴奋灶,使窦房结重新控 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房心律。
电复律的种类
直流复律中配合
护理——复律后
• 病人卧床休息24h • 清醒后2h内避免进食 • 持续心电监护24h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及时发现有无因电击引起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
• 1.病人、医务人员要绝缘
• 2.电极放置部位正确,与皮肤接触紧密,防止漏 电
• 3.电量选择合适
颤应再次除颤
护理——复律前
• 告知病人以取得配合
对于清醒病人
• 术前检查(血电解质等)
• 停用洋地黄类药物24~48h,给予改善心功能、纠 正低血钾和酸中毒的药物
• 房颤病人复律前进行抗凝治疗
护理——复律中配合
备好各种抢救 器械和药品。 病人平卧于绝 缘的硬板床上 ,松开衣领, 开放静脉通路 ,术前做全导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