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我会洗手》
幼儿园小班教案《洗手》

幼儿园小班教案《洗手》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洗手的正确方法,养成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内容
•洗手的重要性
•洗手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
•洗手液
•洗手盆
•毛巾
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问学生们一些问题如:什么时候要洗手?为什么要洗手?等问题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
2. 引入
老师可以通过用洗手液在学生手上发现一些“脏东西”,并壹一解释“脏东西”的含义。
3. 洗手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简单地讲解一下洗手的重要性,并告知学生一些常见的疾病往往是由于不洗手引起的,比如:感冒、肠胃病等。
4. 洗手的正确方法
老师可以通过表演一遍洗手的正确方法,并让学生们一起模仿,来让学生们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洗手的步骤
1.打开水龙头准备手洗,将手心对到水口,放流过水中。
2.打适量洗手液,搓揉至洗手液散发丰富泡沫。
3.从手心开始,慢慢用力揉搓手背、手指、手腕等部分,并注意手指缝隙。
4.持续搓揉约20秒钟,再用流水冲洗干净。
5.将双手浸至一半的水中,连续依序往上提手洗干净,再以流动的水洗净干净,确定每一部位都没洗过。
6.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尤其要把指缝这样不容易干燥的部位特别留心一下。
5. 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再次强调一下洗手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们将重要的地方记在心中。
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们一起进行写作业的形式来巩固本次教学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借鉴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发现身边的饮食卫生、厕所卫生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误区,从而养成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爱洗手》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爱洗手》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爱洗手》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我爱洗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习惯。
2. 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洗手对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内容:1. 正确的洗手方法。
2. 洗手前后的情境认知。
3. 变身洗手乐手指操。
教学准备:1. 洗手液或肥皂。
2. 洗手盆和毛巾。
3. 用于指导幼儿洗手的图片或挂图。
4.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平时洗手吗?为什么要洗手?2. 提醒幼儿洗手的重要性,如洗手可以预防传染病,保持身体健康等。
步骤二: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10分钟)1. 展示洗手的图片或挂图,让幼儿观察,并带领幼儿说出观察到的动作。
2. 向幼儿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用流动的清水润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搓揉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指缝、指背、手背、手掌、手腕等,搓揉时间约15秒,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毛巾擦干手。
步骤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让幼儿排队到洗手盆前洗手。
2. 观察引导:老师示范一遍洗手的方法,然后引导幼儿模仿洗手动作。
3. 帮助幼儿洗手时提醒注意每个部位,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正在搓揉的部位名称。
4. 在实践活动中适时提醒幼儿注意洗手前后的情境,如上厕所、打完球、接触脏东西等。
步骤四:变身洗手乐手指操(10分钟)1. 播放儿童洗手歌曲或乐曲。
2. 让幼儿跟着音乐变身成洗手乐,自由舞动双手指,搓揉、转动等,并配合音乐演唱“我爱洗手,洗净手中的细菌,让它们统统消失”。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让幼儿回答问题: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2. 强调幼儿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并鼓励幼儿在家里和学校中自觉洗手。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洗手,如吃饭前后、接触脏东西后等。
2. 增加洗手的情境认知游戏,如观察图片或挂图,让幼儿辨认哪些情境需要洗手。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洗手》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洗手》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步骤;2.能够正确地洗手并遵守洗手的规范;3.通过活动增强对健康的认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准备1.洗手液和肥皂;2.小手巾和纸巾;3.洗手盆。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引导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唱歌、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关注洗手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跟着歌曲《我会洗手》跳舞,或讲述小动物们洗手的故事。
2. 理论讲解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课件、PPT等介绍正确的洗手步骤,并告知孩子们洗手的意义和规范,例如: - 洗手前要去洗手间; -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 - 洗手时要确保水流可以冲洗干净; - 手部和指缝都要注意清洁; - 洗手后要用毛巾或纸巾擦干净。
3. 实际操作随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实际操作洗手,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正确的洗手步骤,例如: 1. 先让孩子们站到洗手盆前,让孩子们自己去打开水龙头,调整水温和水量,然后让孩子们把两手伸进水龙头下面,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水温是否适宜。
2.将小朋友们分到多个组,每组有一名成人指导并参与帮助。
成人可以示范洗手的步骤,让孩子按照正确的步骤完成洗手的过程,帮助孩子们纠正不规范的洗手行为。
3. 洗手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拿一块干净的毛巾或用纸巾把双手擦干净。
4. 总结回顾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总结和回顾今天的洗手活动,并指导小朋友们轻轻松松养成每天洗手的好习惯。
四、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健康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正确洗手的步骤规范,更能在动手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洗手的习惯。
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有时会抱怨洗手不舒服、懒得洗手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和孩子们进行了耐心沟通,并引导他们理解洗手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孩子们意识到洗手对自己的健康是有益的,并且可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会洗手小班教案

我会洗手小班教案教案:我会洗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洗手。
2. 学生能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教学准备:1. 像素图画或卡片,分别标有“湿水”、“肥皂”、“搓洗”、“冲洗”、“擦干”等词汇。
2. 视频或图片资源,展示正确的洗手步骤。
3. 洗手液和纸巾。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并贴图示范。
教师出示“湿水”、“肥皂”等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并黏贴到白板上。
然后,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为什么洗手很重要。
例如,洗手可以帮助我们杀死细菌,保持身体健康。
最后,教师播放几个洗手相关的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
2. 学习洗手的正确步骤(10分钟)教师利用图示或者实物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手步骤,包括用湿水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搓洗手背、搓揉手指间、搓洗手心、搓揉手腕、冲洗干净、用纸巾擦干等。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动作,以加深理解。
3.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其他学生观察和点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洗手步骤的正确性和仔细性,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配合,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洗手练习中。
4. 反思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洗手的正确步骤,并提问学生为什么洗手很重要。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答案分享给全班。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5. 温故知新(10分钟)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忆洗手的正确步骤,并提醒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教师展示一些示范和练习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步骤对应的词汇,并鼓励他们用口头语言描述每个步骤。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次正确的洗手,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可以将体会和感受记录在一张纸上并带到学校分享。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播放与洗手相关的儿歌或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步骤。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比较不洗手和洗手后细菌的数量。
我会洗手小班教案反思

我会洗手小班教案反思我会洗手小班教案反思【篇一:我会洗手小班教案反思】活动意图:让幼儿知道饭前便后洗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节约用水的意识,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让孩子们都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活动目标:1.学念儿歌《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洗手》;(2)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一、帮助脏脏的小毛巾1.出示脏脏的小毛巾,教师配音哭声。
小毛巾怎么啦?幼儿自由猜测。
2.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脏了。
提问:(1)毛巾为什么哭?(2)怎样让小毛巾不哭呢?(3)小手洗不干净,会怎么样?(让幼儿知道不洗手或手没洗干净的危害,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二、正确洗手方法1.讨论洗手的方法。
怎样把小手洗干净?2.配合教学挂图念儿歌《洗手》,幼儿欣赏。
3.幼儿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三、什么时候要洗手1.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饭前、便后、手弄得很脏的时候都需要洗手)2.怎么能知道小手洗干净了没?(看、闻、摸等多种感官方式)活动延伸:督促幼儿吃东西前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附:洗手歌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也搓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净。
拿条小毛巾,小手擦干净。
活动反思:【篇二:我会洗手小班教案反思】托班宝宝是这学期刚入园的,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
因此,我把洗手活动作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进行培养。
而且最近天气不冷,孩子们的衣服也穿得少起来了,基本能自己卷袖子了,该是培养洗手的好时间了!由于盥洗室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总有几个孩子在玩水、洗手液搓个不停、水龙头开得不是太大就是开得太小、忘记关水龙头了等等。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反复提醒“不可以这样”,可效果甚微。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关系,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
因此,我在今天的活动内容中加进了洗手这个生活内容,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案小班健康《我会洗小手》一等奖教案

(4)播放PPT课件,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在哪些时候该洗手。
师:我们一起一看看,除了刚才你们说的,我们还在哪些时候该洗手呢。
a、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b、触摸过公共物品,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c、在接触眼、鼻及口前d、进食及处理食物前e、大小便后f、与动物嬉戏后g、宝贝户外活动后或外出回家后h、双手有明显的污渍时师:小猫,你记住在哪些时候该洗手了吗?(记住了)3、学习用七步洗手法洗手(1)请幼儿边说边示范洗手七步法的一些动作。
师:小猫已经记住了哪些时候该洗手,但不知道用哪些动作把手洗的更干净,你们愿意把你们知道的洗手本领教给它吗?幼:愿意(请个别幼儿示范)师:刚才小朋友们做的真棒,把你们会的动作本领都教给了小猫,现在我们一起看图片从头到尾的把洗手动作教一遍给小猫吧。
(3)按七步洗手法顺序播放洗手步骤图,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每个步骤。
附儿歌:手心相对搓出泡沫,手心手背左右左,十指相交上下上,双手勾勾好朋友,扭扭拇指像开摩托,合起指尖画圈圈,手腕也要搓一搓,七步做到不嫌多。
(4)播放有童趣的《快乐洗手操》视频,一起跟着视频里的姐姐教小猫学习洗手。
练习完后,教师代小猫向小朋友道谢。
4、巩固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师:马上到吃点心的时间了,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吃食物前要做什么呢?幼:洗手师:那我们一起用刚才教小猫的洗手法把小手洗干净后才开始吃点心哦!(幼儿分组洗手,教师再个别指导正确的七步洗手法)5、活动延伸:(1)利用餐前或餐后休息以及放学离园的时间带着孩子练习洗手操,帮助孩子巩固记忆洗手步骤。
(2)在园的日常盥洗时,结合洗手儿歌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七步洗手法洗手。
(3)做好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也要鼓励和提醒孩子经常洗手,并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2024年度小班健康《我会洗手》PPT课件

2024/3/23
8
手部细菌来源及危害
2024/3/23
• 不良卫生习惯:如不经常洗手、用脏手触摸口鼻 等。
9
手部细菌来源及危害
引起消化道疾病:如腹泻、呕吐等。
引起皮肤感染:如脓疱疮、疖子等。
2024/3/23
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10
正确洗手步骤与方法
洗手步骤
2024/3/23
02
鼓励学生互相观察、评 价彼此的洗手过程。
03
04
引导学生发现彼此在洗 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
19
通过互相评价,帮助学 生加深对正确洗手方法 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纠正指导
针对学生在模仿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对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教师可以 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注意清洗指间、指甲缝等易藏 污纳垢的部位。
搓洗时间不少于20秒,确保 充分去除细菌。
13
洗手液和清水使用注意事项
洗手液使用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品牌,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注意查看产品成分,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洗手液。
2024/3/23
14
洗手液和清水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过量使用,以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清水使用注意事项
2024/3/23
23
创意洗手歌或舞蹈表演
创作一首简单易懂的洗手歌曲或编排一段生动有趣的洗手舞蹈,将洗手的步骤和 注意事项融入其中。
在PPT课件中播放这首歌曲或展示这段舞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正 确的洗手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2024/3/23
24
05
《我会洗手》小班教案(5篇)

《我会洗手》小班教案(5篇)《我会洗手》小班教案1设计意图:我们四周的环境存在着很多看不见的细菌、寄生虫卵,幼儿惊异的天性使他们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沾上细菌等微生物。
假设不留意洗手,幼儿极易将病菌带入口中。
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学习洗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把握洗手的根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情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把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预备:视频、PPT;2个桶;2个大盆;15条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观看故事视频《确定要洗手》,思考并答复以下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条吃的时候,小女孩对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二)学习洗手的方法。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正确的洗手方法。
2、通过PPT学习正确的的洗手方法,教师引导幼儿一起依据PPT上的步骤图练习。
3、幼儿自己依据步骤图,练习洗手的方法,稳固学习内容。
(三)创设情境,练习洗手。
1、教师出示水果盘,激发幼儿洗手的主动性。
2、幼儿分成两组,通过实践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关注幼儿并赐予指导,提示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四)活动小结,共享水果。
小结:手上简洁沾上细菌,在吃东西之前我们用刚刚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安康康。
活动反思: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认真的去观看、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觉察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当给孩子们制造亲自体验的时机,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根底,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我会洗手》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活动预备:1.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示范洗手《》洗手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健康活动:我会洗手
一、设计意图
我们周围的环境存在着许多看不見的细菌、寄生虫卵,幼儿好奇的天性使他们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沾上细菌等微生物。
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儿极易将病菌帶入口中。
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学习洗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三、活动准备
视频、PPT、2个桶、2个大盆、15条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观看故事视频《一定要洗手》,思考并回答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条吃的时候,小女孩对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
(二)学习洗手的方法。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正确的洗手方法。
2、通过PPT学习正确的的洗手方法,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骤图练习。
3、幼儿自己根据步骤图,练习洗手的方法,巩固学习内容。
(三)创设情境,练习洗手。
1、教师出示水果盘,激发幼儿洗手的主动性。
2、幼儿分成两组,通过实践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关注幼儿并给予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四)活动小结,分享水果。
小结:手上容易沾上细菌,在吃东西之前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