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秘传铁桥功
南少林秘传功力拳功法

南少林秘传功力拳功法功力拳是南少林拳秘传的一种,属南方派系,传说源自福建南少林寺,由南少林的崇功禅师综合各家拳功精髓所创。
崇功禅师当年凭借其深厚功力击败过许多高手,雄冠一时。
后南少林被焚,功力拳流入民间,历经多代,传至陈家鼎师傅。
“功力拳”也叫“功力法”。
福建当地常称“拳”为“法”,如鹤拳被叫做“鹤法”、狗拳被叫做“地术犬法”等。
功力拳注重功力,练功求力,故名“功力拳”。
所谓“练功求力”,即练三功、求三力。
笔者经多次努力终于见到了陈师傅,陈师傅亲自下场演示,笔者立即被其硬实的功夫和独特的招势深深吸引了。
陈师讲:此拳过去在南少林中系单线秘传,选拔天赋资质极其优秀者方才授以真诀,并且每代仅传一人,在传承方面非常保守,在长久的传习历史中保持了非常完整的功技系统。
笔者根据陈师的口述记录,在隐龙三武挖整组的协助下完成本篇,以供南拳爱好者参考。
为了便于读者学练,笔者对拳谱中的一些方言做了部分更改,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用了通用术语,特此说明。
【拳纲总要】三功三力树门梁,节住力聚练势强。
铁桥金门无人进,豹拳虎爪制恶狼。
短腿暗脚断下路,硬马软步有攻防。
多下功夫上大力,雄冠南北美名扬。
——南少林功力拳秘传歌诀【注释】1.三功“三功”即马功、桥功、手功。
“马功”也叫“硬马功”,有“高马功”和“四平蹲马功”两种,以四平蹲马功为重。
“桥功”也叫“铁桥功”,如我们常说的“铁臂功”等。
“手功”,南少林功力拳不用掌法,所以其手功主要是“豹拳功”和“虎爪功”,以豹拳功为重。
2.三力“三力”即打力、擒力、抗力。
“打力”也叫“打击力”,即单一或连续打击敌方的力量,这是技击的主导力量,要能突破敌方防守并伤害敌身。
如果没有足够的打击力,就失去了功力拳应有的作用。
打力主要表现在人体的拳、肘、脚、膝等主要发力节点上。
“擒力”也叫“擒制力”,即抓擒控制敌方的力量,是擒打法、擒拿法、擒摔法的母力。
擒力主要表现在爪上。
爪虽然也可直接对敌造成伤害,如进攻敌人咽喉、裆部等要害部位,但其重要作用还是在于控制,或因此抢占先机,或因此造势创机。
甘凤池秘传南少林拳(上)

甘凤池秘传南少林拳(上)甘凤池秘传南少林拳(上)甘凤池少林拳,一种秘传的少林拳法,宗归少林南派,据传来自清代“江南大侠”甘凤池:“凤池,江南江宁人,为天下拳棍名师,拳勇冠天下。
得南少林朝元大师亲炙,身如铁石,臂力千斤,手能破坚……”1、预备式面南背北,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拢,掌心贴靠大腿两侧;二目平视前方(图1)。
2、双龙锁口接上式,先后退三步,然后再进三步回到原处;两掌变拳外旋,由两胁向后、向前绕一平圆,屈臂置于胸前,两拳面相对,拳心向前,拳眼向下;目视两拳(图2)。
3、连环捶接上式,左脚原地震脚,右脚向右横迈一步;两拳由上向下在胸部下方两腕相交,右腕在上,左腕在下;同时,右拳由左上向右前方劈下,拳眼向上,高与右肩平;左拳小臂外旋,屈肘置于左胁处,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图3)。
接着,右拳屈肘收回置于右胁处;同时,左拳由左胁处向前冲拳,拳眼向上,高与左肩平;右脚外摆,脚尖前顺,左脚里扣成右弓步;目视左拳(图4)。
4、弓步双分掌接上式,身体右后转;左脚由后向前过右脚,随身体后转置于右侧前方;右脚里扣,右腿置于左腿后,成交叉步;同时,两拳变掌,分别由下向上再向下画一立圆,两小臂交叉置于腹前,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右掌心向左,左掌心向右,方向朝北;目视两掌(图5、6)接上式,右脚向前方迈进一步,左脚不变,唯脚尖里扣前顺成右弓步;同时,左右两掌分别向前向后分推成单鞭式,方向朝东;目视右掌(图7)。
5、乌龙探爪上式动作不停,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脚尖点地,右脚不变,成左虚步;同时,右掌屈肘回收置于右胯旁,掌心向下成俯掌;左掌由后向前推掌,掌心向前,虎口斜向上,高与眉齐,方向朝东;目视左掌(图8)。
6、黄羊探蹄接上式,左脚向前进半步,左腿略屈;右脚不变,唯右腿略伸直成左高弓步;同时,右掌前伸附于左腕上,左掌先向左再向右画一小平圆抓掳变拳回带,拳心向下;目视左拳(图9)。
两手不变,右腿向前踹出,高与胸齐,目视右脚(图10)。
正宗少林“七十二艺之铁膝功”,传统拳法果然厉害!

正宗少林“七十二艺之铁膝功”,传统拳法果然厉害!苦修苦炼铁膝功,肉拳击摩木槌楞。
换用铁捶打三年,膝盖坚硬应用灵。
练法1.练功者两腿盘膝坐正,用两拳砸击两膝盖,每天早、午、晩3次练习,每次各砸500拳,每天砸膝3000拳,半夜子时也可以各砸击500拳, 全天共砸4000拳。
2.每次砸击以后,用双手按摩膝盖,向内摩100圈,再向外摩l00圈,每天早、午、晩3次按摩,半夜要砸击也随之按摩,共按摩4次,左右共旋转按摩800圈, 自然轻松。
可以舒筋活血,以防肌肉僵硬,必须耐心坚持按摩。
3.练习l年半后,砸之不觉疼痛了,两膝坚实了,可以更换用木槌击打两膝盖, 依上法练习之, 每天4次击打, 每次击打两膝盖各800槌, 每天共砸击6400槌。
砸击后仍然依上法按摩, 向内旋转120圈,再向外旋转120圈,全天旋转按摩共960圈。
4.再练习2年后,可换铁锤击打两膝盖,依上法练习,每天4次击打, 每次击打两膝各1000锤,每天共砸击两膝8000锤。
砸击后仍然依上法按摩,向内旋转150圈,再向外旋150圈,全天共旋转按摩1200圈。
要真正练成最少要6年,全功告成也得9年。
功法阐释1.铁膝功是少林正宗七十二艺中的硬功外壮功夫, 属阳刚之劲路, 专供练习膝盖部的功夫, 也是少林武僧经常研练的功夫。
2.铁膝功在少林武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敌搏斗,有上提、下跪、左拐、右挂、前顶和防护等用处,不精武术者,不易应用。
功成之后, 一对膝盖与铁铸者无区别,攻击时可利用膝盖作武器, 如合膝与分膝等都是攻击敌人所用的。
膝部也可左右震击, 也是膝关节的灵活力,此力量虽不大,但也可把对方攻来的力量化小或者化无。
膝部的用处是支撑全身的重量, 牵引大小腿的行动, 做各种大大小小的动作, 所以练习膝关节极为重要。
3.练习铁膝功的要点:学习武术之人,艺不压身,技不怕多,越多越妙。
以全身而言,多练一种功夫,多有一种用处,所以要持之以恒,耐心苦练,循序渐进,这样才能练成坚实的一双膝盖。
少林秘门铁腿功是什么怎么练

少林秘门铁腿功是什么怎么练少林武技以刚猛享誉武林,其铁腿功更是勇猛超常。
下面即介绍少林金刚门秘传之铁腿功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少林秘门铁腿功。
少林秘门铁腿功一:柔功腿法动作的好坏与腿部柔韧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故拳谚日:“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分。
”“筋长”(发展柔韧性)可增加韧带、肌腱、肌肉、皮肤的伸展性和弹性,增大了关节的运动幅度,可提高动作质量,减轻和避免运动性损伤。
腿部的柔韧性是诸腿法的基础,必须从严从难训练。
(一)正压腿【练法】1.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前伸,膝关节挺直,脚尖向上勾紧。
上体前俯,两手按住左膝关节向下压振。
2.右腿直立:将左脚跟放在与髋部同高的物体(或压腿支架)上,脚尖勾紧。
两手扶按在膝关节上(或双手抱住脚掌),上体向前、向下做压振动作。
【要点】1.被压的腿要收髋、挺膝,脚尖勾紧。
2.压腿的力量由轻到重,振幅由小到大。
3.被压腿要正对胸前,大腿根部收紧,挺膝,尽量把脚尖勾紧。
4.左右腿交替练习。
5.压腿到一定程度后,双手扳住脚掌,用前额触及脚尖,并停住不动,尽量维持时间长一些,之后把脚放下来,做些踢、摆动作,再继续练习。
(二)侧压腿【练法】1.右腿屈膝半蹲;左腿侧伸,膝关节挺直,脚尖向上勾紧;左臂屈肘置于胸前,右臂屈肘架于头顶,上体向左侧前方压振(图3)。
2.身体侧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或压腿杠架,上体向侧前方压振。
【要点】与“正压腿”相同。
(三)后压腿【练法】1.左腿屈膝全蹲;右腿向后伸直,脚尖绷直,膝盖和脚面着地。
上体后仰压振。
2.背对与髋部同高的物体或杠架,右腿后伸,将脚面放在物体上,脚腕绷直。
上体做后仰的压振动作(图6)。
【要点】1.挺胸、展髋、上体后仰。
2.可先站立做些转腰、展髋、仰身动作。
3.注意动作要点,振压幅度逐渐加大,左右腿交替练习。
每一次练习后,可结合做一些腿法的踢摆动作。
4.肩放平,髋转正,压腿正对体后,两膝挺直并保持适度紧张,支撑腿脚趾抓地。
(四)仆步压腿【练法】右腿屈膝全蹲;左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
南少林铁指功

I
2 0 9 口1 .
指 , 力 大 增 。 初 习 时 , 觉 双 手 臂 酸 麻 、 乏 , 次 实 必 胀 每
仅 能 练 习5 钟 左 右 , 后 , 着 功 力 的 不 断 增 长 , 分 以 随 每
撑 地 , 心 不 可 着 地 , 面 向下 , 向 上 仰 。 逆 式 呼 手 头 稍 按 吸 , 呼 鼻 吸 , 气 时 以 意 导 引 丹 田之 气 行 走 至 膻 中 鼻 吸 穴 , 气 时 , 从 腋 下 沿 拄 地 撑 身 之 手 臂 内侧 下 注 贯 呼 气 达 掌 心 后 , 向 十 指 尖 奔 泻 而 去 。 如 此 练 习 , 能 持 直 待 续 倒 立 5 钟 后 , 五 指 易 四指 、 指 练 习 , 后 则 易 分 将 三 最
三 、 汉卧地 罗
鼻 腔 喷 气 , 提 肛 门 和 睾 丸 , 意 领 内 气 , 丹 田 处 收 并 从
上 升 至 膻 中 穴 , 分 向 两 腋 下 , 手 臂 内 侧 直 向十 指 再 沿 尖奔 泻而 去。 以鼻吸 气 , 时将插 入 绿豆桶 内的手 掌抽 回 , 同 并 以意 领 气从 手 臂外 侧 上升 ,过 头部 而返 回丹 田 , 松 腹 , 肛 门和 睾 丸 。 松 如 此 吸 收呼 插 , 计 其 数 , 手 指感 觉麻 木 、 不 以 微 痛 为 度 。 指 时 一 定 要 按 先 轻 后 重 、 慢 后 快 的 原 则 插 先 练 习 , 之 以恒 , 使 辍 功 。 持 不
以桶 盛 满 绿 豆 , 步 站 立 于 绿 豆 桶 前 , 顺 呼 吸 马 用 法 将 丹 田 之 气 运 至 手 指 并 出 现 轻 微 的 触 电 样 感 觉 后 , 以鼻 将 气 吸 满 。 以双 手 十 指 尖 对 着 桶 内绿 豆 用 力 插 入 , 同 时 以
640【养生恢复】小戒出品:铁板桥(控制遗精利器)

640【养生恢复】小戒出品:铁板桥(控制遗精利器)
作者:匿名 | 编辑:小戒
此招式乃南少林武僧床,实为闪避敌人暗器的救命绝招。
通常是暗器来得太快,不及跃起或向旁避让,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后仰天斜倚,让暗器掠面而过,双脚却仍牢牢钉在地上。
功夫越高,背心越能贴近地面,讲究的是起落快、身形直,所谓“足如铸铁、身挺似板、斜起若桥。
”如宝树和尚曾以此招避开曹云奇的暗算。
袁和平在设计<<黑客帝国>>时用到过这招,留意一下,就是主角躲子弹时弯腰的那个动作,倍受影迷喜欢和推荐.
再后来,铁板桥被很多人证实,乃固肾之法的奇功夫, 在戒了一段时间之后, 出现频繁遗精症状,可以白天经常练习此功夫,达到固肾,减少遗精的目的.
百度百科的介绍的方法:
本功只需准备两张椅子即可,修习方法:两椅保持肩到脚后跟的距离放置。
修习者面朝上仰躺在两椅子上,两脚后跟放在一椅上,肩部则放在另一张椅上,身体中间部分悬空,保持站立时的正直姿势,切不可向下凹。
同时,鼻呼鼻吸,调和气血。
意想一束红光从头顶百会穴进入身体,化成热流(红色或金黄色),并缓缓流向四肢百骸,最后汇聚于丹田处。
小戒觉得,这种方法感觉可能比较危险,不太容易做.戒友在家练习也要小心..
像以下他练的比较NB的,从小就开始练的,我们就只能看看,羡慕一下
PS:小戒比较推荐普通的戒友照下面方法的练习,戒友可以白天,没事的时候,练练看看,一天5次.掐个表, 如果你能坚持1分钟以上,你就比较厉害的了.
PS:小戒能坚持2分钟哦, 不服的话, 你做做看看,然后汇报小戒你坚持多长时间?。
铁桥三五行拳

拳夹之。
土中拳主练中路撞打之功。
练功时可取一沙包,如势偏身打
三、水浪抛拳
之。
水浪抛拳法,即身取子午马势,
(编辑 / 高翔)
脚内侧、脚外侧、小腿内侧、小腿外 侧等部位防守或进攻的技击技术。在 实战中,适时而恰到好处的腿法,其 威力是相当大的。少林武术中的腿法 有几十种,以弹、蹬、点、铲、缠,拐、 错、勾等为主。
南派 禅武少林
一、分金拳
两手前后一摆,势如一字:一手在后,
铁
分金拳法,即身取四平马,两手 上抽至胸前,握拳交加成十字势(右
一手向前抛出。 水浪抛拳主练向上抛打之功。
手在外,左手在内),然后双拳同时
练功时,可取一沙包,分别以拳、
桥
猛力向左右两旁击出。
臂抛击之。
分金拳主练两拳外分劈打之功,
三
一般用于分打侧面来敌。 练功时,可于左右置两沙包,然
通过“柔骨功”等功法锻炼,可 以提高腰、腿部位的关节、韧带的灵 活性、弹性和肌肉的控制能力,即指
肌肉、肌腱、韧带的伸展和拉长,并 使之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收缩性。
拳谱云:“腰为武术中之主宰, 诚所谓中枢关键也。故手足之动作, 皆利赖之。他如进退伶俐,攻守得机, 变化神速,虚实兼到,均不失其轻巧 敏捷之态度。夫如是,必恃腰部锻炼 之功如何为转移。于是腰部之练习, 实在全身为最要。而其锻炼之法,有 以腰部前突、臀向后翻为佳者;有谓 腰宜后屈、尾闾下垂为上者。前者外 家主之,后者内家宗之。练习身体, 应本乎天然优美之发育,顺先天自然 之能力。故于练习蹲坐等势,宜使腰 部不前不后,位居中央,随臀而下, 左右不倚,斯无前俯、左右歪斜之弊, 似较为宜耳。”
(二)少林武术传统“八法”要 求身法须“腰如蛇行”。因而,“腰
少林功夫绝技---铁板桥对你的腰特别好

少林功夫绝技---铁板桥对你的腰特别好铁板桥,是⼀种古代武术救命绝招,⽤于闪避敌⼈暗器。
通常是暗器来得太快,不及跃起或向旁避让,只得⾝⼦突然向后仰天斜倚,让暗器掠⾯⽽过,双脚却仍牢牢钉在地上,以此来躲避敌⼈的暗器。
功夫越⾼,背⼼越能贴近地⾯,讲究的是起落快、⾝形直,所谓“⾜如铸铁、⾝挺似板、斜起若桥。
”著名武侠作家⾦庸⽼先⽣在《雪⼭飞狐》⾥的宝树和尚就曾以此招避开曹云奇的暗算。
著名电影导演袁和平在设计《⿊客帝国》时⽤到过这招,留意⼀下,就是主⾓躲⼦弹时后弯腰的那个动作,倍受影迷喜欢和推崇。
中华武学均主张运⽤整体劲⼒,⽽少林武学铁板桥则是训练整体劲⼒极佳的功法之⼀。
通过本功的训练,能使习者全⾝肌⾁纤维都参与做功⽽形成强⼤的整体劲⼒,另外也可以增强肌体⽓⼒和肌体的抗击打能⼒,对技击和养⽣均有极好的功⽤。
腰为肾之府,腰部强健了,肾的能⼒⾃然就增强了,本功法锻炼起来⾮常简单容易掌握,效果⼜⼗分明显,所以是⼀个不可多得的锻炼妙法。
习者仰躺在两条凳上,⼀凳放在脚后跟部,⼀凳放在双肩部(亦有放在后脑部的练法,较为难练,容易出现危险,不推荐此练法),使⾝体中段悬空。
⾝体挺直,有如⼀座横架两崖的⾦刚铁板桥。
锻炼的要点在于每⽇坚持练习,每⼀次练习争取⽐上⼀次多坚持⼀段时间,各位则可以计数练习。
古⼈训练时会在屁股下点⼀根⾹,当每次坚持不了,屁股下沉时即被⾹⽕烧到屁股。
这种⽅法我当然不会建议你们模仿,毕竟安全更重要。
为了练习安全,本⼈建议你们在床上练习,⽤两个⼩矮凳架在肩脚两头,没有凳⼦可另找东西代替,⽐如箱⼦,⼀叠书都⾏。
这样练习的好处时,万⼀你坚持不住,即可以⼀屁股掉到床上,没多⼤的危险。
练习时可采⽤⾃然呼吸,等到能⼒增强以后建议采⽤腹式呼吸,⽆须意念,时时调整⾝体保持正确功架即可。
本功若能做到30分钟⽽不觉累可算及格,若能于腹部放置15公⽄重物坚持正确功架30分钟,则算达标。
这个动作能够有效的将对脊柱,尤其是腰椎周围起顾护作⽤的肌⾁得到有效的刺激,尤其是对脊柱起到顾护作⽤的核⼼肌⾁群,⽐如腹横肌、腹内斜肌、腰椎的多裂肌、回旋肌等都可以起到强健的作⽤,只要坚持⼀段时间,你会发现不知不觉腰腹部的赘⾁消失了,⽽且原来稍微站时间长了就产⽣的腰痛⼀扫⽽光,更关键的是你会觉得精⼒倍增,尤其是早上起床以后会觉得浑⾝有使不完的劲,那么就说明你做得到位了,再坚持⼀阶段,⾝上的迷⼈线条就会产⽣,真的是不需要多下劲,只需要躺在那就可以了,实在是⼀个绝佳的懒⼈锻炼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少林秘传铁桥功
南少林秘传铁桥功
铁桥功又名铁臂功,为专练手臂劈扫之劲的功夫。
功成者,挥臂可断棍棒。
一、预备式
直身站立,两腿横开与肩同宽,两脚平直,脚尖稍里扣,双手下垂于两大腿外侧,掌心相对,掌指朝下,下颏微收,百会上顶,扬眉怒目,眼视正前方,气沉丹田,精神饱满。
按顺呼吸法,鼻呼鼻吸,意念集中于脐下丹田处。
二、担山式
按预备式意守丹田3~5分钟之后,双手臂从体侧直臂平举,掌心向下,掌指分向左右。
以意导引丹田之气上升经膻中,再分向左右腋下,沿手臂内侧下注贯达双掌心劳宫穴。
待双手掌出现麻、涨、热如触电样感觉时,将顺式呼吸改为逆式呼吸。
用鼻吸进一口气,同时双手掌向下、向前、向上转掌(手臂不动),待转掌至手心朝上时,十指并拢成握拳状,拳心向上,拳眼朝后。
吸气末时,喉头配合吸气动作吞入一口气,并以意送入丹田处。
全身气力集中于双手小臂上,双手似拉千斤重物,缓慢屈臂收回至两肩旁,大臂略贴近肋下,小臂上举,肘尖朝下,拳心分对左右耳部,拳眼朝后。
在双手臂回收的同时要闭气,以意导引内气上升经膻中穴再分向左右腋下,沿手臂内侧向双手臂源源不断地贯气。
然后,以鼻喷气,两手小臂猛地向左右两侧劈拳,手臂平伸,双拳拳心向上。
在劈拳的同时,双膝屈曲下蹲成高四平马。
十趾抓地,收提
肛门和睾丸,双手臂用力紧缩,全身之气力集中在双手小臂上。
如此一伸一缩为1次,共做49次。
三、探海式
站四平大马步,两臂屈肘握拳置于腰间,拳心向上,保持身体端正,配合顺式呼吸,鼻呼鼻吸。
舌舐上腭,双目平视正前方。
吸气时,以意引气贯聚于双手臂,双手臂随着吸气动作从腰间向前缓慢下插,并
将全身之气力集中于双手小臂上。
当双手臂下插至肚脐正前方时,双手小臂交叉并继续下插。
下插时,上体亦随之略微前俯,同时十趾抓地,收提肛门和睾丸,直至双拳与双膝关节平齐时停止下插。
呼气,全身放松,松肛,松睾丸,双手抽回,上体亦随之直立,恢复原来姿势。
此势共做49次。
四、拨水式
接上式。
吸气时,右拳上提至与下颏平齐,拳眼向右,拳心正对右肩,肘尖下垂。
吸气末时,以喉头配合吸气动作吞入一口气,并以意送入丹田,随即闭气。
在闭
气的同时,右手大臂带动小臂向右侧方向缓慢地画半弧至右侧肩旁,拳面与下颏平齐,拳心向右。
在手臂运转过程中,上身、腰部亦相应地向右拧转,同时十趾抓紧地,收缩肛门和睾丸,全身气力集中于右手臂上。
呼气,右手下落回收至腰间,同时全身放松。
左式与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一左一右为1次,共做49次。
五、通臂式
双手平行撑地,掌心向下触及地面,双手与肩同宽,两手臂伸直,双脚并拢伸直,
以脚趾尖着地,腰胯尽量向后弓挫,臀部凸起,腹部内
收。
采用顺呼吸法,鼻呼鼻吸,精神内敛,注意力集中于双手掌心劳宫穴上。
均匀深长地吸入一口气,吸气末时以喉头配合吸气动作吞入一口气,并以意导气慢慢下沉至丹田,然后闭气,双肘关节屈曲,全身向前、向下探,以头部接近地面而又未触及地面为宜。
随之双足后蹬助力,同时身体塌腰并继续向前、向下依次以胸、
腹、胯等部位靠近地面一滑而过。
在身体下探运动的同时,以鼻均匀地喷气,收提肛门及睾丸,以意导引内气从下丹田上升至中丹田经双腋下沿双手臂内侧向下贯注输入双手掌心劳宫穴。
吸气,同时头部向上抬起,直臂挺胸,腰胯部向后弓挫,臀部凸起,全身亦随之后挫,恢复原来姿势,松肛,松睾丸,意念内气从手臂外侧返回丹田。
如此前探后挫,循环往复,力尽为止。
在练习中,注意动作要与呼吸紧密配合,不要太慢或太快,动作须连贯协调,中间不可停顿。
初习此式10余次时,即觉力疲气涌,头涨腰酸。
但行之既久,次数可逐日增加,至每次行功百余次而力不乏气不涌时,再将双脚位置逐渐垫高;又逾百余次后,方以10公斤的石块置于背上缚固,如法行功,俟背上石块增至50公斤仍可行功逾越50次以上方止。
六、攀杠式
练功时,以双手手腕内侧钩挂于单杠上,使全身凌空,然后采用逆式呼吸鼻呼鼻吸。
吸气时意领丹田之气贯注入两手前臂上,双手前臂下压,身体随之徐徐上升,同时收缩肛门和睾丸。
待下颏与杠平齐时,呼气,并以意引气返归丹田,身体亦随之下降,松肛,松睾丸。
如此吸升呼降,反复多次至双手臂感觉极度疲乏时止。
一年半以后,易以单臂如上法左右交替练习,直至以单臂能做50次以上时乃止。
七、平桥式
练功时,两腿横开与肩同宽站立,脚尖朝前,双足平行,双膝屈曲半蹲成半马步桩。
身体保持端正,收腹含胸,松肩敛臀,两手各持5公
斤以上的哑铃(或石锁、砖石等)分别屈肘收置于腰间,手心朝上,目视正前方。
采用逆呼吸,鼻呼鼻吸。
吸气时,双手持哑铃由腰间向正前方用暗劲内旋手臂平推,高与肩平,手心向下,肘部挺直。
前推时以意念导引内气从丹田上升至膻中穴再分向双腋下,经手臂内侧贯注至双手臂。
呼气时,双手臂外旋回收至腰间,同时以意领气从双手臂外侧返回至丹田。
初习时,每次先练习10次,以后随着功力的加深再逐渐易以稍重的哑铃练习,直至双臂能各持10公斤以上的哑铃(或石锁等)练习100次以上为止。
八、铁环式
练功前先备好内径为20~25厘米大、重约1?郾5~2公斤的圆形铁(或锡)环20个。
练习时,先以10个铁环穿套于裸露着的双手臂上(每只手5个),然后,将双手臂按一定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摇动,使铁环在双手臂上随着双手的摇动而形成旋转运动。
铁环旋转的速度应是先慢后快,连绵不绝,不使间断。
在旋转时,要有意识地使铁环在手臂上上下来回移动。
待至纯熟后,再逐步增加铁环至每只手臂上有10个为止。
此时每只手臂上铁环的重量约为15~20公斤。
按上法每日练习2次,每次练习不能少于20分钟,以手臂感觉酸、涨、辣时遂止。
练毕,应用外洗药水擦洗双手,并以双手掌互相揉摩手臂数分钟,直至药水干为止。
初习时,应注意不要用力过速、过猛,以免发生水泡而影响练功。
如已出现水泡,则在进行外科常规处理后,于患处置一小棉球,上贴以普通伤湿膏保护。
如出现较多且大的水泡时,则应休息数天,待痊愈后再练,以免引起感染。
另外,铁环圈亦应光滑,不可粗糙。
练功时,稍擦以油质润滑皮肤,亦可减少水泡的发生。
九、盘桥式
于粗树或木桩上缚以棕榈2~3厘米厚,外密缠麻绳以固定。
练功者马步侧身站
立于树或木桩旁,采用逆呼吸法,鼻呼鼻吸,意守丹田3~5分钟后,以意导气运至双臂,用肩、大臂外侧、大臂前侧、小臂内侧、小臂外侧、小臂右侧、小臂前侧轮番撞击树或木桩。
击打时双脚要站稳,十趾用力抓地,动作要迅速、干脆,劲力要顺达。
在手臂撞击桩靶的瞬间,手臂肌肉及关节要同时紧张、用力,并拧腰助劲。
在手臂击打时以鼻腔猛地喷气,以意念导引丹田内气运至手臂,全身气力集中于手臂上,同时收提肛门和睾丸。
收回手臂时,以鼻腔吸气,意念内气从手返回至丹田。
每次击打至以上每个部位的皮肤潮红、发热,肌肉酸涨、疼痛时为止。
开始用
力不宜过猛,应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适当掌握击打力量,切忌野蛮操练。
在练习击打桩靶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两人“盘桥”。
“盘桥”时,两人相对站好,如上法互相格臂击打手臂的前、后、左、右部位。
练功毕,应以外洗药水擦洗双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