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卸骨秘传

合集下载

少林卸骨秘传

少林卸骨秘传

少林卸骨秘传少林卸骨秘传卸骨法歌诀推揉捏卸法精奇,一捏一卸痛在地,扶臼捏骱出者易,攒打猝弹错骨迭,左右逢源熟能巧,顺手牵拿随我意,出于左者随之左,右者来时侧身躯,脱臼迭骱骨歪倚,瞬时成擒把敌摧,活手正之斯为贵,方称全能文武艺。

中国武术,有若干派别和许多门户,而卸骨一法,亦属武技功夫之一,亦为医学中十三科之一。

惜其法皆不传世,即偶有得其传者,又类皆自私自秘,固步自封,不肯流传于世,致有志者欲得而无从,是亦可叹甚也。

卸骨法来自少林寺僧侣,历史已久。

其方法为捏、卸、推、揉等法,卸骨法并非易事,全在习者手法之精纯与经验之丰富,然后始能收着手成擒之效。

捏法,即用拇指及中指二指,捏握欲卸之关节,用手上之巧劲,使其骨骼衔接之处斜歪,或脱臼,则其骨骼不能吻合,于是失其灵活之效,是为捏法。

卸法,则用掌、指、拳(虎爪拳、鸡心拳)攒打骨缝与衔接之处,使关节骨骼,受攒打之震动力,而致斜歪脱臼,失其效用,则敌必于瞬息间,发生剧烈之疼痛,而致服输。

推法,人身各骨衔接之处,皆有关节,相互吻合,骨缝紧凑,故能长短伸缩。

若此关节之处,被捏卸后,稍有斜歪,或脱臼,则其骨虽未破碎折断,亦必疼痛难忍,不能转动。

是则学者宜察其应推之骨,用两手或一手扶住,然后视其关节之方向,而定其推法,或从下向上推,或自外向内推,或斜推,务使其已经离位之骨,送入臼中,而无斜歪,则应手可复原状。

揉法,即俗所谓按摩、推拿二法。

凡被卸之人以及受伤者,骨未折断,仅损及皮肉而肿硬麻木,手抵伤处下抑为按,徐徐揉转为摩,使其活血。

骨骱关节等处被卸后,即现错落,不能合缝,则以手推之、拿之,使还旧位。

有用两手或一手捏患处,缓缓使复旧位,或因筋络急难转摇,以手推之、拿之,籍通其气。

将以上四法熟习之后,始可言卸骨法也。

(一)骨骼解人身有205块骨块,365个骨节,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骨皆红润,惟男子者微带白色,妇人微带黑色。

骷髅骨,又名髑髅骨,男子自项及耳并脑后共八片,脑后横一缝,当正直下至发际,别有一直缝,妇人只六片,脑后横一缝,当正直下无缝。

少林卸骨秘传接骨手法

少林卸骨秘传接骨手法

少林卸骨秘传接骨手法接骨一道手中出,须看出臼与折骨,肩骨跌出最易见,上肩骨子自耸出,举手不能上至头,疼痛难熬全无力,若遇此症要医他,手法妙中好顷刻。

令人两手骑跨抱,坐正其身莫偏侧,一手将来拽下臂,一手推其肩上骨,两手一时齐拽动,自然入臼陷充溢。

若用此法未见功,肩下须当用竹筒,两头随力略抬起,我举两手如上弓,重用气力只一拽,拽上之时痛不凶。

中臂臼出最难识,屈则难伸伸难屈,且将好臂比别他,骨子若出自然屈,令人用手捏上臂,我将下臂用拽直,举手之中要用巧,须向内边略一侧,随手屈之又要伸,放手叫他自伸屈,若还肿胀难屈伸,其中消息要详精,向内向外频转侧,须审骨节无砖声,无声无碍好之音。

近手骱出也难认,看他高骨方为定,高骨偏时骱必偏,高骨正时骱必正,高骨非是诊脉骨,手骱底边高骨起,医人看处要分明,治法无非用拽直,且将其骨将上抬,活动频频要仰抑,将他大拇指来伸,又伸大拇指下骨,方才筋骨得和平,要好且须半月日。

近骱臂骨悬半寸,此骨若损如折骨,治用薄杉板绑之,扎缚须教他挺直,近手扎缚莫太紧,委曲不得反成疾。

又有一种锁子骨,近肩横连在喉侧,此骨若出无臼藏,若折之时易补葺,或出或折但KT 平,就将围药浓摊匀,要加绵絮来包裹,更用桑皮按KT 平,抄肩绑缚用脚带,复络患手在胸心。

背梁骨出如何验,上下参差不得平,扶正患人席地坐,用布抄胸吊上身,上身一起骨便见,急将手去KT 须平。

肋骨折时须指按,按其骨节听其声,按着之时须用绑,绵絮加之急裹身。

臀髀骨出最难看,坐得平时无大患,扶他好足平直立,放下患足自然见,膀出侧外骨出里,若内里侧出外面,令他仰卧端正身,两手举足用一伸,随将脚按其内踝,一拽仍须要屈伸。

惟有膝盖骨无臼,跌失之时难依旧,用药围定用圈箍,总然成疾也无咎。

膝盖骨下中臼骨,此骨生来未易出,若出之时也可医,用力一伸再一屈,转侧内外看来由,骨入之时自平直。

脚骱骨出最难医,一出外边便难入,此骨若出成疾多,十好三四病六七,若遇此症要医之,医家全在手指力,频伸脚背揉宽筋,大拇指头向一抵,抵入之时随缚住,围药膏贴两相宜,若还不入病一世。

少林医学秘方全集

少林医学秘方全集

少林医学秘方全集一:武林外伤秘方雄土鳖12克、胆南星15克、血竭15克、没药24克、马前子九个微炒。

龙骨9克、当归9克、南红花15克、川恙活9克、螃蟹骨9克、净乳香30克、口防风15克、金丝毛24克、三七3克、白芷5克、七叶一枝花15克、菖蒲9克、川芎12克、升麻15克、冰片3克。

此方各味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以超级大国酒调敷患处,用唾味调敷更好,止血后用丸士林调成软骨用变可。

敷药后五分钟可止血止痛而愈。

未破者肿消痛止而愈,伤在手筋和脚趾,青紫未破者,脱去黑皮而愈。

此方在外伤上变算是神方也。

不管伤势多端片亥可行动如初。

二:“救死回生罗汉丹”诗曰:十八罗汉显神灵,开关接气天下闻。

若是死碰死,阎王面前打转身。

不论你打得无精血,不是跌得无气出。

罗汉丹镇心回生应有灵。

有人识得其中意,起死回生效如神。

三:“十八罗汉丹”乳香12克、草乌9克、琥珀7克、红花12克、没药12克、甘草10克、丹皮12克、杜仲10克、花粉10克、牛七10克、当归10克、骨碎补9克、血竭10克、肉桂10克、土别10克、三七4克、广木香12克、川恙活10克。

此方是武者必备之品,用松节油或米酒放入瓶内浸泡备用。

在练武中扭伤手脚及其他部位,用药棉沾药酒擦处,如跌打严重者,可外擦内服。

内服有两法。

一是此方十领先味药材共研细末每次九克精米酒引下。

一是十八味酒水各半煎汤服。

另加使其效惊人。

四:一种吃了打不痛的草药药名叫“了哥王”别名“南岭荛花”此药在山路边随便可见,此药有小毒,不能多服,只能用服6克,用第三层皮,其根部之外皮赤黄色应用小刀刮去其色为洁白色,有纤维性,较韧可搓成绳状带子,平时系在腰里,伤时备用,用自己的小便冲服。

“此方为古人交”。

了哥王的赋人是一个能飞檐走壁的人,被扣后被迫交此药的用法,后来此人参加革命当为将军说,真此单的一味常草药,但威力无穷。

五: (外伤膏)芙蓉叶90克、血竭50克、花粉30克、栀子3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冰片20克。

铁臂功的介绍

铁臂功的介绍

铁臂功的介绍铁臂功是少林传统功夫中不可或缺的功法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铁臂功的介绍。

铁臂功铁臂功,又名铁扁担,复称臂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臂部之功。

"铁臂功"原名"北斗神功",也称"铁臂神功",是本派几大绝技之一。

历代师长对其守如至宝,从不轻传和示人,不是入室贤徒休想得到。

即使相传,也是师父一步一层指点,看着练成。

这是担心求功狠急,用力不当,会有伤身之险。

这也是不轻易传人的原因。

铁臂功简介铁臂功是少林传统功夫中不可或缺的功法之一。

在拳术和器械搏击的攻防当中,体现在灵敏、迅疾、坚韧、力强各个方面。

铁臂功,又名铁扁担,复称臂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臂部之功。

“铁臂功”原名“北斗神功”,也称“铁臂神功”,铁臂功,是内功外壮的功法,是“四大功法”中硬功的一种。

此功有武当与少林两家之分,各有不同练法,只要得其真传,都可成功。

铁臂功的内容铁臂功的锻炼包括内容:鼎功、猫行功、推起功、格臂功、运石功、铁球功等等。

练习铁臂功、可以使臂部粗壮有力,肌肉结实、丰满、骨骼坚硬、韧带灵活坚韧,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加强,而且从中还可体会臂部肌肉在力量对抗中的感觉,逐部理解武术动作中的刚与柔。

铁臂功的歌诀少林真传铁臂功,锐意磨练持苦恒,练成两臂硬如铁,寒暑不停练十冬。

铁臂功的威力与原理铁臂功是一种内柔外刚的硬功夫。

内柔是指练内气至柔;外刚是指臂硬如钢铁。

习武者有缘得到真传后,习练几年,达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由量变到质变,才可有挥臂钢柱断,克敌筋骨折的威力。

与人搏击交手,双臂如铁,只防不击,即可伤人肢体,废人功力,十分好用。

如要还击,轻者伤,重者亡,狠毒无比。

铁臂功的原理是,人体内的异常功能是很大的,通过一定的方法训练后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硬功在表演时,一般分为蓄力和发力两个阶段。

在发力上,按牛顿第二定律讲,质量加速度等于力的乘积。

少林药方——精选推荐

少林药方——精选推荐

少林药⽅少林药⽅熟地,当归,黄芪,⿊⾖,⽊⽠,杞⼦,五加⽪,巴戟,地⾻⽪,菟丝⼦,⼥贞⼦,⽜膝,⽟⽵,上药各30克杜仲,黄柏,车前⼦,⾁苁蓉,⽩茯苓,⾻碎补,上药各24克红参,⽢草,⾲⼦,锁阳⼦,⼩茴⾹,上药各15克⽤法:上药⼀剂,研为末装⼊瓶内,⽤⽶酒浸泡,密封保存⼀⽉服⽤,每次10毫升练功壮⼒药⽅ 酒当回、酒川膝、鱼胶、虎⾻、菟丝⼦、枸杞、续断、补⾻脂各200克,炒蒺藜50克,蟹黄(炒)400克。

味药研为细末,炼成⽔蜜丸,每服15克。

练功前黄酒冲服,可强筋壮⾻,增⼒补⽓。

内壮神效打虎丹秘⽅ 嵩参50克、⿅茸50克、⽊⽠200克、⽊⾹100克、制附⼦100克、远志100克、朱砂200克、⽜膝200克、⽩蒺藜200克、⾁苁蓉200克、制巴戟200克、制川乌200克、⽩茯苓200克、杜仲200克、天冬200克、麦冬200克、枣仁200克、砂仁200克、蛇床⼦100克。

以上19味药,研为细末,炼为⽔丸,每服5克,黄酒送下少林⼤⼒丸蒺藜(盐⽔泡炒)、黄鱼胶(蛤粉炒)、全当归(酒炒)、⼤⽣地(酒泡蒸三遍)各500克。

共研细末,以蜜和丸,蜜丸如桐⼦⼤。

每服5克,龙眼汤送下。

少林英雄丸沙苑蒺藜250克,⽜板筋3⼨,甜⽠⼦、虎胫⾻、龟板、⽩茯苓、当归各100克,川续断、杜仲各150克,故纸100克,⾃然铜(醋淬),⼟鳖⾍10个,朱砂35克,地龙25克,共研细末,以蜜和丸。

每服2克,前半⽉盐汤送下,后半⽉黄酒送下。

少林轻功练法:1、⽤⼤⼝瓷缸⼀个,内盛清⽔550⽄,⾝上和两腿共带四⽄铁砂袋,在缸沿边⾏⾛,每⽉取出清⽔15⽄,⾝上加带铁砂1⽄(铁砂可以烧红以后,⽤猪⾎浸沁7天,再埋地下49天,取出装袋,以免引起⽪肤溃烂。

2、练⾄缸内的清⽔取净后,成为空缸为度。

⾝上的铁砂已加⾄40⽄,此须三年的苦功,仍要继续练习。

此为第⼀法。

3、⼤箩筐内放满沙⼦(486⽄)。

⾝上共带5⽄铁沙,每半⽉取去10⽄沙⼦,⾝上加1⽄铁砂,早午晚三时练习4、经练习后,取净筐内的沙⼦,⾝上的铁砂加到总重53⽄为度,早午晚三时继续习练。

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

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

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擒拿致伤方荆芥6克、防风6克、透骨草6克、羌活3克、独活7.5克、桔梗6克、祁艾6克、州椒6克、赤芍15克、蓍草15克。

浓煎成汤,趁热洗,每日三次,专治被擒被拿或跌打损伤,致皮肤红肿、隐隐作疼者。

皮破流血者禁用此方。

●喉断急救方割颈断喉,急宜早治,迟则额冷气绝。

乘初割时,轻轻使其仰睡,将头垫起,合拢刀口,将血拭去。

取大雄鸡一只,迅速去其毛,生剥其皮,乘热贴伤口。

内服玉珍散。

愈后鸡皮自落。

●胸腹内伤治方元胡12克、五灵脂9克、没药9克、草果仁6克、生蒲黄9克、沉香3克。

水煎服。

用于在技击时被拳、械击伤所致的一切疼痛。

●夺命囊麝香0.6克、冰片0.15克、生半夏3克。

共研极细末,装入小竹囊。

偶遇拳击昏倒或跌落马下不省人事者,开囊取出少许,吹入患者鼻中即可苏醒。

●少室复生散麝香0.3克、地鳖虫7.5克、巴豆霜3克、苏合香9克、自然铜(醋炒)24克、乳香(醋制)3克、没药(醋制)3克、朱砂3克、木香3克、血竭3克。

十味药分别研制成细末粉,装瓶备用。

用于治疗武打而致的昏迷不醒者。

●棍棒击倒猝死方麝香0.06克、犀角粉0.6克。

用黄酒灌服。

●外伤散麝香0.9克、龙脑1.2克、樟脑0.6克、轻粉15克共研成细末,撒于猪脂上,敷于疼处。

●少林活血丹红花30克、桃仁21克、乳香(醋制)15克、没药(醋制)15克、血竭15克、苏木15克、儿茶30克、当归尾30克、赤芍60克、元胡30克、麝香30克、梅片60克、朱砂30克、白芷30克、制南星2.1克、生甘草27克、大头三七9克。

将麝香、朱砂、冰片三味取出单研,其余诸药共碾碎,用细罗过后,将前三味药粉加入掺匀,取黄米粉75克,打糊制丸,如豌豆大,晾干装瓶备用。

成人每服3~5粒,黄酒送下,每日服两次;小孩酌情减之。

在未制成丸前,也可取出部分药粉密藏备用,用生芝麻油调之敷于患处立效。

用于治疗拳、棍、锤、棒等一切武伤所致的红肿、疼痛,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闪腰岔气,血瘀作痛。

传统功法:卸骨术基本功之“双锁功”的图解教学

传统功法:卸骨术基本功之“双锁功”的图解教学

传统功法:卸骨术基本功之“双锁功”的图解教学
.
卸骨术基本功之双锁功属阳刚之劲,这是一种专门配合气功锻炼手掌之拧、搓、卸功夫的功法。

“气”(或气功)即指呼吸之气,更指运行全身之精气。

气足则血旺,气血两旺,劲力才强。

“气”和“劲”是相互联系的,气是劲的动力,劲是气的表现形式。

对此,历代大师多有精辟论述:力以柔而刚,气以运而实,力从气出,气隐力显,无气力自何来?俗家之力,其来也猛,但多浮而鲜沉。

名家之力,其来若在有意无意之间。

而其抵沾实而后全力一吐,则沉重若山,可以气透肤理。

由干俗家之力刚,名家之力巧,刚则虚浮,柔则沉实,习之即久,自能知晓。

至于巧运之力,一举手则全身之力。

奔赴于气之所运处。

所谓意到气随,速于声响,精确之功,学者可以悟。

上论中的“力”,即指合盘掌功失所追求的“劲”。

一、双锁功练法
双锁功(合盘掌)的练法颇为简单,初习时可用竹筷30根(需为方形),集为一束,两端用细铁丝弦缚数匝,即让竹筷中间毫无空隙,紧紧相扎,丝毫不能移动,若一时不易扎紧,可于其空隙中,再将竹筷增加插入之。

然后用两手各握一端,并运气向相对处用力旋转(图13),如右手向内用力旋转,左手则向外用力旋转。

至力尽时,可略事休息,然后再用两拿持紧,夹筷之中部,竭力搓擦之,日练若干次。

.。

少林实战三绝:点穴、卸骨、擒拿法!速速收藏,慢慢学!

少林实战三绝:点穴、卸骨、擒拿法!速速收藏,慢慢学!

少林实战三绝:点穴、卸骨、擒拿法!速速收藏,慢慢学!中国传统社会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

而武术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态,是中华文明的一种展现。

当今在社会上流传的百多种传统武术拳种门派,发展轨迹清晰的,可追溯到宋代、明代,至少也到明末清初。

发展轨迹不清晰的,也可追溯到清末民初,至少传衍三四代以上,就是说这个拳种门派起码经过了三四代的发展过程。

历史悠久,由此可见。

点穴十一法:有鸦咀、鹤咀、鸡咀、金针指、金剪指、三阴指、瓦楞拳、肘、足、铁头、靠共十一法。

今选出三法来学习!1、鸦咀点穴法:(1)手型握法:手的无名指、中指和小指内屈,食指向内屈成勾,向外突出,拇指向内封在中指曲眼上,五指握紧,用食指的突出部位点击对方要害部位。

(2)用途:鸦咀法主要用于点击对方的颜面、颊侧面和胸腹侧面诸穴,如太阳、下关、医风、关堂、章门、日月等穴。

歌诀曰:鸦咀点穴力量雄,左右点击如雷轰。

交手闪身取太阳,巧点下关和医风。

下取章门并日月,点中暴客即丧生。

(3)练法:每日早晨和晚饭后,面对木人,相距2尺左右,先运气三循,然后贯注右手食指,向木人的太阳、下关等穴转点。

每次10~15下,逐渐增加次数,3个月后可重点,每次150~300下。

2、金针指点穴法(1)手型握法:中指伸直,其余四指内屈,拇指内扣,紧压食指和无名指,点刺对方的要害部位。

(2)用途:金针指主要用于点刺人身孔眼和软组织处的要穴,如眼、鼻孔、天突、耳道,鸠尾、中脘、脐眼、天枢、气海等。

歌诀曰:中指亦属五峰第,单出亦称金针指。

点中如就针插纸,霎时暴客命即息。

穴选鼻孔双眼珠,耳孔天突与天枢。

鸠尾中脘气海穴,左右膝眼并血池。

(3)练法:点物同鸡咀法,仅在3个月后开始演练钻法,即点中施钻入内,日久皆威力无穷。

3、金铲指点穴法(1)手型握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紧靠贴紧,拇指内屈,四指微弯,使手型如瓦形,用四指尖扣、插、挑、铲点击对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卸骨秘传
少林卸骨秘传
卸骨法歌诀推揉捏卸法精奇,一捏一卸痛在地,
扶臼捏骱出者易,攒打猝弹错骨迭,左右逢源熟能巧,顺手牵拿随我意,出于左者随之左,右者来时侧身躯,脱臼迭骱骨歪倚,瞬时成擒把敌摧,活手正之斯为贵,方称全能文武艺。

中国武术,有若干派别和许多门户,而卸骨一法,亦属武技功夫之一,亦为医学中十三科之一。

惜其法皆不传世,即偶有得其传者,又类皆自私自秘,固步自封,不肯流传于世,致有志者欲得而无从,是亦可叹甚也。

卸骨法来自少林寺僧侣,历史已久。

其方法为捏、卸、推、揉等法,卸骨法并非易事,全在习者手法之精纯与经验之丰富,然后始能收着手成擒之效。

捏法,即用拇指及中指二指,捏握欲卸之关节,用手上之巧劲,使其骨骼衔接之处斜歪,或脱臼,则其骨骼不能吻合,于是失其灵活之效,是为捏法。

卸法,则用掌、指、拳(虎爪拳、鸡心拳)攒打骨缝与衔接之处,使关节骨骼,
受攒打之震动力,而致斜歪脱臼,失其效用,则敌必于瞬息间,发生剧烈之疼痛,而致服输。

推法,人身各骨衔接之处,皆有关节,相互吻合,骨缝紧凑,故能长短伸缩。

若此关节之处,被捏卸后,稍有斜歪,或脱臼,则其骨虽未破碎折断,亦必疼痛难忍,不能转动。

是则学者宜察其应推之骨,用两手或一手扶住,然后视其关节之方向,而定其推法,或从下向上推,或自外向内推,或斜推,务使其已经离位之骨,送入臼中,而无斜歪,则应手可复原状。

揉法,即俗所谓按摩、推拿二法。

凡被卸之人以及受伤者,骨未折断,仅损及皮肉而肿硬麻木,手抵伤处下抑为按,徐徐揉转为摩,使其活血。

骨骱关节等处被卸后,即现错落,不能合缝,则以手推之、拿之,使还旧位。

有用两手或一手捏患处,缓缓使复旧位,或因筋络急难转摇,以手推之、拿之,籍通其气。

将以上四法熟习之后,始可言卸骨法也。

(一)骨骼解
人身有205块骨块,365个骨节,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骨皆红润,惟男子者微带白色,妇人微带黑色。

骷髅骨,又名髑髅骨,男子自项及耳并脑后共八片,脑后横一缝,当正直下至发际,别有一直缝,妇人只六片,脑后横一缝,当正直下无缝。

牙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六,是为
骨之稍,又谓骨之余也。

胸前骨一条,心骨一片,犹如钱大。

项与脊骨合二十四节,自项至腰其二十四椎骨,上有一大锤骨。

人身项骨五节,脊骨十九节,合之得二十四。

是项之大锤,即二十四骨之内,锤者垂也。

肩井及左右饭匙骨各一片。

左右肋骨,男子各十二条,八条长,四条短;妇人各十四条。

男女腰间各有一遭受,大如掌,有八孔,作四行样。

手足骨各二段。

男子左右手腕及左右臁筋骨边,皆有髀骨,妇人则无。

两足膝头各有软骨隐在期间,如拇指大,手足板各五缝,手足拇指并足第五指,各二节,余十四指各三节。

尾骨若猪腰子,仰在骨节下。

男子者其缀脊处凹,两边皆有尖瓣,如棱角,周布九窍;妇人者其缀脊处平直,周布六窍,大小便处各一窍。

(二)各部位卸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卸下颌法卸肩法卸腕法卸膝法卸肘法卸大腿法卸脚法。

具体卸法暂略。

少林擒拿十八法指要短兵相接卸披甲,呼吸之气瞬间差。

招势应变更疾息,铁人铜骨可焚化。

生擒拿狂征暴客,不出少林十八法。

锁扣切压拧裹绕,点拿缠踩绊跪掐。

更使踢靠甩撞势,浑身皆槎钩红花.惟有普照多一招,玉颅碰破金石塔。

少林擒拿法属特技武法之术,以力和巧双合制人,历来秘不外传,知者甚少,其功不易得之,必经长期艰苦研练,否则,
不仅难于成才,反而助人之力,伤其自果。

慎之!慎之!
(1)锁法:用挡或压手法,制约对方不能反攻.锁法分左锁\右锁\上锁\下锁\全锁;
(2)扣法:扣打,由上向下扣打,多用于与敌交手,抵上向下打,或出足破胫,取阴,疾速出手扣打的手法;
(3)切法:纵切,多用于切劈对方腕部,肘部,肩部.横切多用于闪身反切,如侧腹部,侧颈部,外肩部;
(4)压法:压法即盖法,多用掌\拳\前臂或躯干压盖住对方,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如掌压掌,掌压腕等;
(5)拧法:拧法即外撇法,卸臂法;
(6)裹法:即内拦法,借对方力量内裹出击;
(7)绕法:即拐法,擒拿受到对方阻击时,向侧面绕取要害狠击,或者闪身绕道避之;
(8)点法:即点中要穴部分的手法;
(9)拿法:即拿要还关节;
(10)缠法:即绞拦法
(11)踩法:足跺,猛压;
(12)绊法:足插对方腿内,控制其移动;
(13)跪法:腿法之一;
(14)掐法:用手法掐和截拿对方要穴;
(15)踢法:腿法,下取阴处一命亡,疾弹颈骨断当场;
(16)靠法:用背肩肘臀靠击对方;
(17)甩法:外甩倒地或脱臼,或甩击中对方;
(18)撞法:用全身力量的抖劲,或寸劲,猛击对方要害部位;
少林点穴法(致命三十六穴)
致命36部位,致晕11穴,致晕11穴,致残103穴部位
点穴者,为擒拿术之冠,技击法之妙,是少林家传武技之宝囊也。

点穴者,系以星斗山河之象,沙虫猿鸟之形,据其部位,仿其动作,而演变为拳法奇技,渐而丰增武林之彩。

少林僧兵盛达两千时,武技日益高妙,击法日渐出奇。

为了门户,必精其术。

得之皮毛者,可借新奇而自掩;得其真传者,视其珍异而自秘。

如此千年余,至日减奇技,渐而失传。

后世武家,门派众多。

昔日仅少林、武当两派。

两派之史,少林久远。

北齐稠禅师,是少林寺最早的一位武功超群之武僧,为少林拳法的奠基者。

武当之祖是张三丰,张氏生于宋代徽宗年间,其武技精奥超群。

少林武当,无分轩轾,友合一家,技击有歧。

今人评曰:外家少林,内家武当,外家主刚,内家主柔。

实则两家都刚柔兼备。

凡武家皆含阴阳造化之机,具刚柔互济之道,始足以致实用。

否则,纵百炼之钢,亦必有折损之时。

点穴法,其理极精,得真技难。

善此技者又互相慎秘而不外传,所以后世能精其法者甚少。

习武者,仅能拳技其名,而不知其法,实令人可惜。

点穴法
为制人之武技,与医学紧密相关,其理深奥,非精心研练者,难通其术。

历代武僧告诫弟子曰:“练点穴之法,必高武德,立苦恒志,数十年如一日,方能独得真功。

”凡习点穴术者,须深知:人之所以能生存,其理在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体皆健壮。

若气血失调,则死机潜伏,垂危欲绝。

故前辈劝后生要常日习武,频练体肢,使阴阳平衡,气血畅通,骨壮筋柔,全身力宏,益寿延年。

气与血,为人生养命之源,循行全身,永无静止。

而经行之道,亦有一定之规,经行之时,亦有一定之序,丝毫不爽,皆有所现。

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穴。

气血沿经络循环一周,气血必经行一度,其经行则以十二时为准。

吾人若悉知比规,施其点穴法,皆能效验。

攻者心破,守者心坚,常胜也。

“习武者尚德不尚力”。

力虽足以伤人,而人未必心悦诚服。

唯德者,力虽逊于人,而人必帖然,此不易之理也。

盖武技之精者,一出手即可制敌亡命,而对于生命垂危之人,则略施手法,即可使其复苏。

若能杀人,而不能生人者,则谓之死手,无可取也。

故学武必先学治生人之道。

“治伤非难勘穴难,用药非难辨症难
”。

盖治伤者必先认定其所伤之处,究属何伤,究属何穴,然后依其症而定其治法,或用手法而治其外表,或用药物而治其内伤,药到病除,手到复春也。

凡属少室贤徒弟子,学其武,必先重武德。

有技无德者,非少林之徒;
偏守武德而无技者,蠢才,无用也。

少林寺院武僧和寺外皈依门徒,虽武艺超群,却永藏于暗处,从不无故伤人,众人也不知其通武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