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洗涤式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容、方式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低于60分视为不满意,分值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2组SAS 、SDS 评分比较术前,2组SAS 、SDS 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7±2.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0±4.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9.997,P <0.001)。

3讨论胃癌作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能够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善患者病情,但是术后转移、复发、并发症等始终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细节化护理管理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细致、优质的护理服务[4]。

通过细节化护理管理,为老年胃癌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条件,保障其手术安全性的同时,促进术后尽快康复。

细节化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工作,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尽可能地满足患者身心需求[5]。

在本次研究中,术前2组SAS 、SD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

综上所述,细节化护理管理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1]金丽.细节化护理管理用于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5):141-143.[2]扈艳.细节化护理管理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8):117-118.[3]田丹.细节化护理管理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235.[4]郁红梅.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间应用细节化护理管理有效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9):103-104.[5]陈素虹.细节化护理管理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3):207-209.(收稿日期:2020-11-11)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林映红杨伟雄李辉铃唐丽思陈碧凤(陆丰市人民医院,广东陆丰516500)作者简介:林映红,女,本科,主管护师。

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在手术中的应用_齐燕

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在手术中的应用_齐燕

痛苦而紧张不安,可着重介绍检查过程,消除其紧张心理,并解释精神紧张一方面不利于检查医生的操作而增加操作难度,另一方面可导致输卵管痉挛而造成假阳性结果,取得患者配合。

其次,也要与患者的陪伴或家属交流,告知检查的目的、方法与过程,多体谅、关心患者,不要让其思想负担太重,否则更不利于怀孕。

最后,术前嘱患者排尿,并垫好卫生护垫,指导患者深呼吸,做放松治疗,使其心情平静地接受检查。

3.2术中护理术中护理重点在于营造舒适的外部环境。

检查室内温度控制在25 27ħ,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以分散患者检查时的注意力。

由于检查部位的特殊,患者往往都有害羞心理,在造影检查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暴露部位,最好用屏风遮挡,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检查室。

检查中护士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对特别紧张的患者可握住其手让其感受到支持,或用手轻抚患者头部,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帮助其顺利完成检查。

3.3术后护理造影检查结束后,协助患者穿好衣裤,疼痛敏感的患者让其稍作休息再到观察室。

所有患者检查结束后留观30min后方能离开,防止迟发性碘对比剂过敏反应。

患者离开时,向其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禁止性生活和盆浴2周,保持会阴部清洁,并把咨询电话留给患者,如有不适应随时来院咨询就诊。

4讨论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要求护士将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来,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使患者在较高的身心舒适度下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2]。

当今人性化服务已成为国际化医疗服务发展时代潮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也即将成为中国医疗服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3]。

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不孕症患者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式,多数不孕症患者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背负着双重的负担,再加上对检查方式的不了解,于术前、术中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进而增加术中操作难度,患者疼痛感增加,并且不利于造影检查的顺利完成,影响诊断结果。

本研究从患者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术前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人性化的关怀,重在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节紧张情绪,减轻思想负担,从而以相对良好的状态接受检查;术中注重营造舒适环境,鼓励安慰患者,待患者似亲人,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从而减轻疼痛感觉,协助完成造影检查与诊断。

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在临床中的运用

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在临床中的运用

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在临床中的运用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用cell saver5/5+型血液回收机对58例患者进行术中血液回输,对患者术前、术后24hs、术后72hs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验,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58例患者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共收集血液71567 ml。

平均每例回收原血1233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浓缩红细胞26480ml。

平均每例456ml。

术后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均达到正常水平。

病人恢复良好。

结论:血液回收系统能有效收集术中丢失的血液,减少血液浪费,节约医疗费用,减少输血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8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085-0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3月底~8月31日止,共有58例病人在术中采用了自体血液回收系统。

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

年龄32~78岁,体重46~78kg。

手术种类:髋、膝关节置换术17例,脊柱固定融合术22例、骨盆骨折内固定术6例,宫外孕5例,肝、脾破裂7例,心包剥脱术1例。

1.2麻醉方法:麻醉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经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丙泊酚常规诱导,快速气管插管。

术中以静脉泵注丙泊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1.3血液回收方法:使用血液回收机采集患者手术创面血液,负压吸入储血器内。

经肝素抗凝、分离、0.9%氯化钠清洗、过滤后的浓缩红细胞于术中或术后回输给病人。

1.4观察指标:观察术前,术后24hs、术后72hs的静脉血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及术后病人恢复情况。

结果报告如下:2结果58例病人中,共收回原血71576ml,平均每例回收原血1233ml。

经洗涤后每例获得浓缩红细胞456ml.所有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输血并发症。

其中有49例未输异体血,9例输异体血。

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c ss o c s n A t o o s lo a s s ncn e e t e d c lo s i c ri a r u gr n d ci f ae .C n l i : uo g u od t nf i a f c vl r u ebod l s n ad cm j r y a dr u t no uo l b r uo f i ye o a os e e o
h moo o s bo d ta su in h t o a r a l ia i nf a c , s e il eb c w r c n my a d AI p o lg u lo rn f s .T eme h dh sge t i c l g i c n e e p ca l i t a k a d e o o n DS e — o cn s i ynh
t f PI )o ro eaiea d p so eaie i T f ep rt n otp rt .Reut:T ettlbe dn u ni fte5 ainsw s6 3 2 mla d me A r p v v sl s h oa le igq a tyo 0 p t t a 6 5 ,n t h e
2 10 ) 7 00
( 山 医学 院 附 属 医 院 , 泰 山东 泰 安
摘 要 : 探 讨 自体 血 回输 在 心脏 外科 手 术 中的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对 5 目的 O侧手 术 患 者 采 用 京 精 Z一 00 血 20A
液回输机进 行洗涤式 自 血回输 , 体 并对 患者手术前、 后血红蛋 白、 红细胞压积( C ) 血小板 、 HT 、 活化部 分凝血 酶时间 ( PT) A ' 等进行分析 。结果 I 5 O例患者术 中回收原血 6 32m , 回收机处理 后每例患者获 得洗涤后 浓缩 红细胞 65 l经

自体血回输的使用及常见报警信息

自体血回输的使用及常见报警信息

自体血回输的使用及常见报警信息自体血回输是一种手术中将出血的自体血液回输给患者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回输自体血液,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并降低输血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自体血回输的使用方法及常见的报警信息如下:1.术前采集:在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自体血采集。

一般情况下,适合进行自体血回输的患者包括预计术中失血量较大的外科手术患者、拟接受血液净化或重大脱水治疗的患者以及有特殊血型要求的患者。

2.血液处理:采集到的自体血液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洗涤、过滤、贮存等。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去除病原体、防止凝集和免疫反应等。

3.自体血回输:血液处理完成后,将自体血液回输给患者。

回输方法主要包括手动灌注、自动反流、泵送等。

1.输血速率报警:在自体血回输过程中,如果输血速率超过了设定的范围,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

这可能意味着输血管道出现阻塞或输血速度过快,需要及时处理。

2.输血量报警:自体血回输系统通常设定了一个输血量的上限,一旦输血量超过了这个范围,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

这可能意味着患者失血较多,需要及时控制出血或采取其他措施。

3.输血峰值报警:自体血回输过程中,如果血压峰值超过了设定的阈值,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

这可能意味着患者的血液回输量超过了耐受范围,需要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回输。

4.温度报警:在自体血回输过程中,血液的温度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温度超出了设定的范围,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

这可能意味着血液被过度冷却或过度加热,需要及时调整温度。

以上是自体血回输的使用方法及常见报警信息的简要介绍。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和护士需要熟悉自体血回输系统的操作方法,并密切关注报警信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于不同的报警信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自体血回输器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

自体血回输器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
自体血回输器在骨科 临床上的应用
目录
• 自体血回输器的介绍 • 自体血回输器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 自体血回输器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 自体血回输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自体血回输器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自体血回输器的介绍
自体血回输器的定义
01
自体血回输器是一种医疗设备, 用于收集病人手术中流失的血液 ,经过处理后重新输回给病人。
结果总结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总结自体血回 输器在骨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
05
自体血回输器的未来发 展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改进
智能化控制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 术,实现自体血回输过程的自动 化和智能化控制,提高回输效率
和安全性。
高效过滤技术
研发更高效、精确的过滤装置, 减少血液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提高自体血回输的质量和安全性。
自体血回输器的原理与功能
自体血回输器通过负压吸引将手术中流失的血液收集到吸引瓶中,然后通过过滤、 离心、洗涤等步骤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
处理后的血液经过浓缩后重新输回给病人,以减少病人的失血量,降低异体输血的 风险。
自体血回输器还具有血液回收、血液保护、血液处理和监测等功能,能够确保血液 回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血液保护
自体血回输器应具备血液 保护功能,减少血液成分 的损失,保持血液的生理 状态。
操作简便
自体血回输器的操作应简 便易行,方便医护人员在 手术过程中快速有效地使 用。
临床实践证明
临床研究
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对自体血回 输器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
行分析。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自体血 回输器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失 血量、输血率等方面的差异。

自体血液回输在外科应用中的方法与途径浅析

自体血液回输在外科应用中的方法与途径浅析

5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20C HI N A FO REI GN M ED I CA L TR EATM ENT交流园地1体血液回输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三种血液稀释法自身回输、手术中血液回输、术后切口引流血回输。

1.1血液稀释法自身回输M ess m e r 等在1972年阐明了这种输血法的基本原理,近30年来,对该技术的血液采集法、稀释液和稀释法等进行了研究与发展。

此法采用术前建立两条较大的静脉通道(上下肢各一条),上肢用于采血,采血量用体重(kg)×8%×10%计算;同时下肢输入稀释液(注射晶体或乳酸钠林格氏液或代血浆等),将血液稀释到血细胞比积为30%,抽出血量:代血浆:晶体液等于1:1:0.5。

将血液保存常温下,当失血量>300m L 时,开始回输。

1.2手术中血液回输手术中血液回输是指在手术中或创伤后流失在手术区或体腔内的血液,可以用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和适当的器械把血吸出,经过抗凝和过滤,洗涤或浓缩后输还给病人。

洗涤红细胞与过筛全血比较,其细胞因子浓度低,术后血红蛋白恢复无差异阿。

这一研究报道解答了90年代初争议的是否对回输血液进行洗涤的问题。

最早的采血方法均用勺子舀或橡皮球吸,显然采血速度慢,污染机会多,操作繁琐,且只限于体腔积血。

50年代后改用吸引器吸的方法采血。

70年代以来在自体输血装置的研制方面已有了不断创新,但多为进口产品。

90年代末我国研制生产的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目前多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机,将手术区未受污染的血液进行收集、分离、清洗和净化,再将血液回输给病人本人。

其具体操作步骤为:①按要求正确连接血液回收罐,微栓过滤器与血液回输机;②据病情配备适当浓度的抗凝药;③术中创口的出血通过负压吸引收集到储血器内,在吸血的同时,通过连接在吸血管道上的抗凝药注入管,将抗凝药滴入吸血管道内,使其与回收血液混合,产生抗凝作用;④当储血罐里血液达到设定量时,进行清洗,一般选用生理盐水;⑤将血液袋内已过滤、洗涤且浓缩后的红细胞由外周静脉回输给病人,而细胞碎片、游离血红蛋白及抗凝剂等则被分流到一废液袋内。

闫玉荣洗涤式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讲课文档

闫玉荣洗涤式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讲课文档
自体回输血液黏稠度不高,有利于氧弥散和
机体的利用,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自体血回输对红细胞的影响
2 对红细胞体内生存时间的影响
经过微孔过滤、高速离心以及清洗过程处理
的血液,可以清除大多数游离的血红蛋白、
炎性因子、组织碎片、被破坏的细胞基质以
及抗凝剂等。衰老或变性的红细胞在处理过
程中会发生溶血而被清除,正常的红细胞被
升、肺顺应性与动脉氧分压下降、呼气末二
氧化碳分压升高和肺水肿等类似ARDS 的表
现, 还有带状核细胞升高及全身性水肿等
SBS发生机制
回收过程激活的血小板可粘附在回收机的离
心碗壁上, 形成沉淀, 并继续作用于后来的血
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的血小板及白细胞可
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及氧化基团(ROS),
一方面引起凝血系统功能紊乱, 另一方面可破
坏血管壁增加其通透性, 结果使白细胞能穿过
血管壁到达局部组织, 引起相应器官的病变
SBS发生机制
有作者认为在光镜下其形态学正常, 也有作者
认为发生了形态变化和/ 或脱颗粒。电镜观察
发现部分离心碗壁上有由活化的血小板和白
细胞构成的沉淀
目前在人和动物实验中都不能证实回收血中
的血小板具有正常功能
有人推测这些形态已发生变化的血小板和白
细胞可能是造成的SBS原因
为避免血小板激活应注意以下几

⑴避免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后, 就不能在离心碗壁上形成完




整的红细胞垫, 离心碗壁的非生物学表面可激活血小板
⑵在对滤血器内血进行处理前避免加人钙剂。因为钙离子在
动物实验表明,当回输自体血超过3 500 ml
时有可能出现稀释性凝血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