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练习题解析 共75页文档
七下语文第三课练习题答案

七下语文第三课练习题答案七下语文第三课练习题答案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练习题是我们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七下语文第三课的练习题,涵盖了课文的重点内容,通过解答这些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第一题,阅读理解。
这道题目要求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回答几个相关问题。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著名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成就。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作家的才华和奋斗精神,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其中的细节和主旨,然后进行分析和归纳,给出准确的答案。
第二题,词语填空。
这道题目考察了我们对一些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填写正确的词语,我们可以巩固对这些词语的记忆,并且学会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在填写词语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词义的准确性和语境的合理性,确保填写的词语与句子的意思相符合。
第三题,判断正误。
这道题目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判断给出的句子是正确还是错误。
通过判断正误,我们可以检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在回答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们需要回忆起课文的内容,仔细阅读句子,理解其含义,并与课文进行对比,判断其正误。
第四题,简答题。
这道题目要求我们回答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思考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并加以运用和表达。
在回答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们需要先理清问题的意思,然后分析问题的要点,给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合适的理由进行支持。
通过解答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同时,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些练习题,充分利用它们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七下语文第三课的练习题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辅助工具。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我们可以巩固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三课练习册讲解

课时练P26-28选择题
增效提能演练1-7BABCDAA
提能抢分练1-4BCAD
作业
课时练P26第5题和第6题
P27第8题和第9题 P28第6题(1)(2)
典型题例:
1、说明了什么?或告诉我们什么道 理?(答案属于一两句话的结论) 2、怎么做? 答案都是在叙述做法,需要从多 个方面叙述,言之有理即可
P26左第5题 评价 看法 :(正面材料从正面 分析回答;反面材料从反面分析 回答;本题要求分析主人公的行 为,因此在叙述中要点评主人公 的行为。)
P26第6题(1)与P27第9题(1)
“在对别人的关爱中我们会获得生 命的价值”
说明了在——————过程中 能提升我们生命的价值。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练习册讲解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明白了)——————, 自己的做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今后)——————。
例如: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今后我要与他人拥有共同的目标。 错误
叙述书中相关观点
P19左第3题
3(1)值得吗?
亮出观点评价行为说明理由(意 义或危害)
(2)哪些举措?
P20左第8题
8、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特点:简练具有概括性
P28第6题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学们都知道— —————,大多数同学能做到—— ——,但是——————。
————肯定、尊重————的生命。
P26第6题(3)与P27第9题(2) 怎样提升生命的价值?
怎样对待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
肯定、尊重、 悦纳、善待、 不放弃、援助 追求质量、 焕发光彩、 提升价值。
P27右第8题
漫画分析 (弄清漫画反映的意思, 与课本观点相联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3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3、我的第一本书课后练习基础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按拼音写词语。
yōu mò ào mì qīcǎn fān lán fù qù ()()()()lèishuǐyíngkuàng mó mó cèng cèng ()()2.加标点符号。
(1)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2)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_____________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_____________上麻雀粪。
(2 )父亲是一个十分_____________ 的人,我以为可以_____________过去。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_____________,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3)父亲的手真巧,他_____________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_____________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4.某人在餐馆就餐,看见汤里漂着一只苍蝇,他对服务员说:“请问,这家伙在我的汤里干什么?”服务员回答:“先生,它在仰泳。
”请问上面这则笑话,双方说话的意思是什么?(1)就餐人说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服务员说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们那里管“上学”叫“上书房” 。
每天上书房,我家的两条狗(一大一小)跟着我。
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 ,我有意把狗带上。
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
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 ,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 ,小狗也立即叫几声。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同步精讲精练(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同步精讲精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他非常喜欢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邮piào(________)。
(2)你这样下去,真的是自掘坟mù(_______)了,现在回头还来得及!(3)民族的深情像一条纽带,把海xiá(________)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二、选择题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红海行动》体现出我们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要是侵犯到国家利益、人民安危,我们也绝不退缩。
C.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短短40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D.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B.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C.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D.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4.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
假如你要把这件事告诉同桌文文,下列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哎,你听说没?写《乡愁》的那个姓余的去世啦!B.小文子,跟你说个新闻,听着啊!诗人余光中逝世了。
C.文文,告诉你一个沉痛的消息,著名诗人余光中逝世了。
D.别写作业了,跟你说个大新闻,有个名人死了!5.下列对《乡愁》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无奈,表达了其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
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1框《维护秩序》点+练习

电子教材▼▼▼▼知识点讲解3.1《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内容: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③、重要性: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作用。
①、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
③、作用:(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语文第三课课后练习(含答案)第二零版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A组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ké sòu() 轻jié() ān dùn()调gēng() yōu yù() shēn wù tòng jué()不jì() kāi()桌子yōu()然mǒ( )杀gē da()2.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奢侈冷漠精于索求下联:_________________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看着拥挤的人群,我的心情越来越焦燥,本来不满的情绪,也越想发泻出来。
于是乎,我疯狂地跑向山顶,想要脱离这个纷嚣的世界。
②她把四叶草固定在卧室的墙上,以此作为自己最大的动力,但竞选的结果还是不理想,仅管发挥很出色,但在强手面前仍然略逊一酬。
班长没有选上,只捞到一个课代表。
错别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改正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挽着汉字跳舞①老于是高中语文老师,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字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清癯雅士。
虽然这所新学校叫“外国语学校”,但第一堂语文课,老于就郑重告诉学生:“要成为翻译家、外交人才,首先要学好的不是外语,而是汉语。
”②每次上讲台,老于都觉得那些仓颉汉字,古老、沧桑、豪放、清新,如朝雨轻尘般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又涌上心头。
方块汉字,有情有义,有起承转合,可纳泰山,可照肝胆,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歌之舞之足之蹈之。
汉字与舞蹈,本质都是自然和生活。
③第一节课,老于讲到春天万物生长的那种神奇力量时,激情满怀。
他蹲下来,把全身蜷缩在讲台后面,像粒种子,又像枚鸟蛋,然后竖起食指,整个身体慢慢地向上旋转,一种向上的力量推举着自己盘旋上升。
全班鸦雀无声,个个伸长脖子看老于笨拙的“舞蹈”。
老于感觉时光在倒流,仿佛又一次回到长第一颗牙、长第一根胡须的年龄。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3课 老人与海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3课一、基础知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但网络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
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
“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
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
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写手。
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元凶巨恶无所不至孤芳自赏水到渠成B.罪魁祸首无孔不入孤芳自赏应运而生C.元凶巨恶无所不至顾影自怜水到渠成D.罪魁祸首无孔不入顾影自怜应运而生【答案】B【解析】元凶巨恶:指为人所憎恶的恶势力头子。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元凶巨恶”强调程度,而“罪魁祸首”强调最先,更符合语境。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凡能做的都做了(用于坏事)。
此词强调范围。
无孔不入:是空隙就钻进去,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做坏事)。
符合语境。
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符合语境。
顾影自怜:指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应运而生:原指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符合语境。
2.下列在文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安塞腰鼓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烧灼.( )蓦.然( ) 冗.杂( ) 思绪.( ) 戛.然而止( )2.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
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3.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真情实意左右逢圆含蓄委婉俯拾即是B.如泣如诉五体头地时过境迁水银泻地C.高谈阔论鸦雀无声抑扬顿挫百变不穷D.屏气凝神奇伟磅薄童趣盎然铿锵激越第1页共11页4.读文答题。
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各地考察。
一支没有点燃,一支点燃了。
不久,两支火把都回来向火神提交考察报告。
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都陷在浓郁的黑暗中,情况已坏到极点;第二支火把的报告恰好相反,它认为这个世界十分有希望。
听了两个的报告,火神对第一支火把说:“该好好问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画线句的文意和句式特点,再仿写两句。
在实现人生目标的途中,我们不要希冀今天刚抬腿,明天就能达到终点;今天刚栽下一棵树,明天就能结出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6.美国莱特兄弟驾机试飞成功,创造了奇迹,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亚速尔高压
D.阿留申高压
①地南部为南亚
②地北太平洋 )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 C 、 E 。
(2)图甲中B处是 东北信 风带,与图乙中 a
处(a或b)的风向一致。
(3)图甲中C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处是 盛行西 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是 地中海气候,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8 月份水位偏低,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 下游平原。第 3 题,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 M 点将左移,N 点将右移。 答案:1.A 2.D 3.B
1.(2012 盐城三模)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 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回答(1)~(2)题:
A.1 月 C.7 月
B.4 月 D.10 月
亚欧大陆 高气压中心 1月
(2)甲地在该月盛行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高气压
(3)甲地该月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酷寒烈风
南亚
C.温和湿润
D.高温少雨
【强化训练】 (2011 年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 9 月份,并逐步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 图表示 2006 年 9 月 3 日 20 时地面气压场。
(2)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 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 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 理也可)
30°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夏季
夏至
秋分
春分
冬至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 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D.盛行下沉气流
下图中近地面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与下图所 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
分析成因。
(2)指出答图案中:(成1)都低的风与向成,都判相断比过,境银成川都纬的度天较气高, 系统并海简拔述较理高由,。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
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
低压
(1答)图案示:(时1)间低银川 与气 成温 都相比,银川(纬高度/低较)高于,成都, 分海析拔成较因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 (2弱)指,接出近图冷中气成团都的的源风地向;成 ,判都断北过侧境的成山都脉的削天气 系弱统了并冷简空述气理的由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
3.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是西南风
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北风
D.②是冷性气流
4.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高山气候
下图为沿30°纬线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此时该纬度上,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5)N气压带的成因是气温低,空气,冷收缩下沉 E气压带的成因为 动力 (动力或热力)原因。
第三课 课时训练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 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 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低温(高压) A.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 B.一月份出现的亚洲高压 C.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 D.一月份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气压中心
读“沿30°N的气压分布状况图”
亚洲低压
5.图示季节,①地南部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图示②地附近有一气压系统为(
A.亚洲高压
B.夏威夷高压
(1)下列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不确定,表述应为“可能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丙气压带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也可能是极地高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气压带 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 图中丙为高气压带。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丙气压带一定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2.(2012 北京西城期末)下图为某月 90°E 附近
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
(1)(据1)气~(压3值 )题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 )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2.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历时曲线 上的 M、N 点将( ) A.同时解期右题出移思现路在:夏第秋B1.季题M节,左根,且移据流水,量N位较右变大移化,可可知推该测河其汛主 C.同时要左补移给水源为D.大M气右降移水。,N第左2 移题,由该河 7、
海陆气压差值为一年中最大
说明该纬度的海陆热力 差异明显,应为北半球。
见下图
5.关于图中①②两地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冬季位于气压中心
B.②地冬季气压高于夏季
C.①地夏季气压较②地高
D.②地气压季节波动较①地小
6.关于③④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强化训练】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 称为历时。读“某观测站绘制的某河流水位过 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 1~3 题:
水位过 程线
历时 曲线
梅 雨
伏 旱
冷 锋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2.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