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课件中风历节病共28页
试述《金匮要略》对中风历节病的治疗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6), 1188-119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6177试述《金匮要略》对中风历节病的治疗赵怡童1,2,彭 锐1*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 2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一病区,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4月14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31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12日摘要 《金匮要略》对于中风病、历节病的理解对后世有深刻的意义,为后世中风历节病的辨证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
尤其是侯氏黑散、续命汤、风引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治疗中风历节病效果俱佳,现代临床依旧沿用,理解《金匮要略》中的条文含义,就能更好地运用到临床。
关键词中风病,历节病,痹证,风引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Trial 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poplexy and Severe and Migratory Arthralgia from “Synopsis in the Golden Chamber”Yitong Zhao 1,2, Rui Peng 1*1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Orthopaedics,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Orthopedic Ward 1,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 Western Medicine, Wuhan Hubei Received: Apr. 14th , 2023; accepted: May 31st , 2023; published: Jun. 12th , 2023AbstractThe understanding of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on apoplexy and severe and migratory *通讯作者。
2024版金匮要略ppt课件完整版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对《金匮要略》中的理论、方剂、药物等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对《金匮要略》的深入研究,旨在挖掘其学术内涵,阐发其理论精髓,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对该书的研究,也可以为现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研究方法与目的
辨证治疗
根据湿邪的性质和部位,采用健脾祛湿、利水渗湿、芳香化湿等治法。
外感暑热之邪或内伤饮食不节,导致气阴两虚。
病因
暑热耗气伤阴,气阴不足,脏腑功能失调。
病机
根据病情轻重和暑热的性质,采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和胃降逆等治法。
辨证治疗
暍病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
04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精神恍惚、沉默寡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口苦、尿黄、脉象微数。
治法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方药
柴胡截疟饮加减。
症状表现
较间日疟症状轻,但病程较长。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祛邪截疟,调和营卫。
治法
何人饮加减。
方药
03
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01
症状表现
症状与间日疟相似,但病程更长,病情更重。
02
治法
祛邪截疟,清热保津。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05
疟病脉证并治
疟病分类
根据病程和症状的不同,疟病可分为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四种类型。
疟病定义
疟病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流行病学特点
疟疾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

侯氏黑散为仲景治疗中风的方子,近年用其治疗脑缺血病有 较好的疗效。脑缺血病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造成的组织损伤 有关,为探讨侯氏黑散对脑缺血病的疗效机理,实验观察了 该药对兔的心、脑、肺、肾组织与浆液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侯氏黑散可降低组织匀浆液脂质氧化物的含量,与 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提示本品有较强抑制脂质过氧 化反应的作用,故可减轻组织缺血造成的损伤,这可能是其 治疗脑缺血病的机理之一。
*
*
中风病
*
*
中风之病,因发病骤然,病情变化多端,与自然界中的风善行多变相似,故古人比 类为中风。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
汉唐以前,认为系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引起。强调外因。 ——多以外风立论。
金元时期,多认为是正气不足痰火上攻上蒙清窍。强调内因。 ——多以内风立论。
明代,医家提出: 真中——外风所致 类中——内风所致
*
*
第2条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 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 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 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 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 舌即难言,口吐涎。
*
*
名词
▲贼邪不泻:贼邪,即虚邪贼风之意,统指外邪; 泻,外出,此句意为外邪侵入人体 后留滞不出。
*
*
①亡血:亡是亡失,血是营血。 ②瘾疹:即风疹块等一类疾患,因风湿郁于肌
表所引起。又可解释为时发时止的皮疹。 ③心气不足:是指心之气血不足。 ④入中:指风邪内入,伤中心肺。
*
*
本条论营卫气血不足,感受风寒可发为中风或瘾疹。
寸口脉迟而缓,脉迟提示有外寒,脉缓反映正虚; 沉而缓是营气不足,多致血虚,浮而缓是卫气不足, 易受风邪。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课件

本条论述中风病的脉证以及与痹证的鉴别。
中风脉象 微——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数——风邪入中 鉴别 中风病——半身不遂——风邪入中经络 痹证——以疼痛为主证——风寒湿杂至,经脉闭塞 临床实践中,中风病的脉象并非仅仅如此而已,应加以注意。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熟悉中风病和历节病总的病因病机。 2.掌握风湿历节和寒湿历节的主证、病机、治法和方药。 3.背诵原文8、10条。
第2页,共53页。
合篇意义
1.均属于广性风病范畴: 临床特点具有风性特点,善行而数变 致病因素与风邪有关 2.病势发展转归——向愈 ——致残
“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 ―肝肾先虚 (4)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内伤肝肾 (9) “盛人脉涩小,短气” ――气虚 (7) “(脉)弱则血不足” ――血虚 (6) “(趺阳脉)滑则谷气实”――胃有蕴热,再感风湿 (5) “汗出入水中”――寒湿外侵 (4) “浮则汗自出”――风(寒湿)邪侵入 (5) “少阳脉浮…浮则为风”――风(寒湿)邪侵入 (6) “饮酒汗出当风”――风(寒湿)邪侵入 (7)
桂附伍用:祛风除湿以通脉 温经行痹以助阳
此三药合用: 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第35页,共53页。
君─桂 枝、炮附子─温经通阳行痹 臣─麻 黄、防 风─祛风除湿 ─白 术─补脾益胃,运湿和中 佐─知 母、生白芍─养阴清热 ─生 姜─和胃止呕 使─甘 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第8页,共53页。
中风——麻木不仁,足曳不能行,手废不能握,病重。 痹证——手指掌握不常,举臂则痛楚转甚,病轻。
第9页,共53页。
中风与痹证鉴别表 病名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中风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半身不遂,口角斜 由经络而入于脏腑(正虚 甚则神志不清,脉微而数 为主) 痹证 风寒湿杂至, 但臂不遂,关节肌肉疼痛 留着于肌肉或筋骨之间 神志清楚,脉涩 (邪实为主)
中风历节病.

(2)
中风病的病机以及在经络脏腑上的不同见 症(原文:二上段)
(1)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即由于脏腑衰弱,气血两虚,外邪乘虚入中经络而 深入脏腑,痹阻经脉,阻滞清窍,危害脏腑而成。
(2)中风病的特点:或损及于肢体之左侧,或 损及于肢体的右侧,即原文所说“或左或右”。
3、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
3、鉴别:
是治疗历节病的代表方剂。
痹证
中风病的脉证与病机(原文一)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 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1)
提要:本条论述中风病的脉证与病机
中风病的脉证与病机(原文一)
“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的两种认识: 1、《医宗金鉴》:“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风湿历节证治(原文:八)
病 机: 感受风(寒)湿之邪 ,日久化热伤阴
治 法: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兼滋阴清热
选 方: 桂枝加芍药知母汤
方 解:P64
风湿历节证治(原文:八)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P64 2、加减: 风寒湿热的偏重
不同正虚 局部症状
寒湿历节证治(原文:十)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10)
证候 局部可能发红发热,或全 关节多无红肿、发
身发热
热,全身无热象
治法
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 兼滋阴清热
温经散寒 除湿止痛
药20g、黄芪20g、炙甘草20g、川乌15g 蜂蜜400毫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寒湿历节证治(原文:十)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P65 2、加减:病机
(寒甚、湿甚、气血瘀滞、久病痼疾等) 根据部位
《中风历节病篇》幻灯片

“此为痹”一句,指本病的主要病机为经 脉痹阻。
中风
内虚外风的病因病机
寸口脉浮而紧,紧那么为寒,浮那么为虚; 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 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 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原文第 2条第一段〕 词解:贼邪不泻、喎僻 提示:从脉象论述外风的病因为血虚风邪 内中,并指出口眼喎僻的机理。 讨论:
病名解释
历节:历节是因正气虚弱,外邪侵入 所致,以疼痛遍历关节为主证的疾病, 属于痹证范围的行痹、痛痹之类。
病名由来:由于疼痛遍历关节,且开 展很快,故后世称为历节风或痛风。
中风主要内容
• 中风与痹证的鉴别 • 中风的病因病机 • 病症
中风
中风与痹证的鉴别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原文第1 条〕 讨论:对痹的认识有两种看法 1.“痹”为痹证:如沈目南、尤在泾
历节
思考题
❖ 〔1〕中风与痹证的主要区别何在? ❖ 〔2〕历节病的主要病症是什么?是怎样起病的? ❖ 〔3〕中风在络在经,入脏入腑,与后世中风闭证、
脱证有何联系? ❖ 〔4〕历节病的病机如何?乌头汤与桂枝芍药知母
汤如何区别使用? ❖ 〔5〕历节与黄汗其一样病症与不同病症何在?
三、病症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 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 即难言,口吐涎。〔原文第2条第二段〕 讨论: 1.中风的四种类型 2.“入”与“在”的意 义 3.中风分四类说明病证的深重浅轻,并非 风邪中人有一定的途径。目前临床上一般 以邪在经络为一型,邪在脏腑为一型。
中风
中经络中脏腑
历节
一、历节成因
金匮要略PPT课件

疾病分类与病邪性质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 ? 师曰:头痛、项、腰 、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 、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 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伤、六极,妇人 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gu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 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 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 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十三) 病 证 分 类
《 金 匮 要 略 方 论 》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一)基本内容:共25篇 前22篇(方剂205首,原文398条,用药155味,40多种疾病。)
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篇
——总论
——
第二篇“痉湿暍篇”到第十七篇“呕吐哕下利篇” 内科 第十八篇:疮痈肠痈浸淫病篇 第十九篇: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 第二十到第二十二篇:“妇人三篇”
五 邪 中 人
阳病18(营、卫、营卫) 阳病—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六种经络病证
阴病18(虚、实) 病 证 的 分 类
阴病—是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有咳、上气、喘、哕 、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九种 五脏病18(六淫:气、血、气血兼病) 五脏病—五脏受六淫之邪而为病。
六微(六腑病)18(六淫:气、血、气血兼病)
《金匮要略》对疾病的命名 ——病因: ——症状: ——病机: ——病机加病位: 水气、痰饮、瘀血 腹满、痉病、呕、哕、下利 虚劳 血痹、胸痹、肝着、肾着
——疾病特征:
中风、历节
——疾病发生的特殊时期命名: 妊娠病、产后病
《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病证结合、以辨证为主
金匮要略ppt课件

学术交流
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 会,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 和临床经验,拓宽视野。
案例分析方法
选择典型案例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 入分析和讨论,加深对《金匮要 略》中相关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理
解和掌握。
案例对比
将不同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共 性和差异,提炼出更具普遍性的治 疗规律和经 成系统化的知识和经验体系。
肠痈
探讨肠痈的病因、病机、辨证 要点和治疗原则。
痔疮
论述痔疮的病因、病机、辨证 分型及治疗方法。
妇科疾病应用
月经不调
阐述月经不调的病因、症状、辨 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带下病
分析带下病的证型、治法及代表 方剂。
妊娠病
探讨妊娠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要点和治疗原则。
产后病
论述产后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分型及治疗方法。
拓展相关领域知识 建议学生进一步拓展与金匮要略相关的中医药知 识领域,如中药学、针灸推拿等,以更全面地理 解和应用中医理论。
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关注 学科前沿动态,积极探索新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 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金匮要略》学术思想及辨证论 治规律的探讨。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临床实验研究
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研究。 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的探索与实践。
经方配伍规律及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方剂学研究
《金匮要略》方剂组成原则及配伍规律。
《金匮要略》常用药物的功效及药理作 《金匮要略》方剂现代临床应用及实验
用。
研究。
中药药理学研究
《金匮要略》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 《金匮要略》方剂的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