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风历节病第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第 五
概述
合篇意义:
病因:与风邪有关 均属广义的“风”病范畴 病势:具有风邪特征 病机均为内虚邪犯 症状均有经络病变、运动障碍,致残率高。
中 风 病
1.命名:因其骤然发病,病情变化迅速,如同 自然界的暴风有摧枯拉朽之力,致使树木枝断干 摇。因此是以本病的临床症状命名的,具有经典
性。
2.概念:中风病是因正气亏虚、风邪外侵诱发 致病,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未经昏仆而半身 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原文分析
一、脉证与鉴别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 微而数,中风使然。(1) 〘解析〙
夫风之为病——辨病:中风病(内风)
当半身不遂——主症: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不仁不用。 〘病机〙正虚邪中,经脉痹阻
原文分析
一、成因
1. 肝肾不足,水湿浸渍
【原文】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4)
2. 阴血不足,外受风邪
【原文】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 如掣。(6)
3. 气虚饮酒,汗出当风
【原文】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 汗出当风所致。(7)
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病机说:经脉痹阻
鉴别说:中风与痹证
中风与痹证鉴别
中风 痹证
相同
病因 病机
均有肢体功能障碍
正虚邪中、经络痹阻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病
病位
症状 功效
由经络入脏腑
半身不遂(不仁、不用但不 痛,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口眼斜、语言不利) 平肝潜阳、温经通脉
流于肌肉关节
肢体关节疼痛为主, 或轻微麻木不仁。 祛风除湿散寒清热止痛
特点: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疼痛 身体魁羸——临床特征 肢体关节肿大、变形。
《脉经》“魁累”。《说文》:“魁者,头大而柄长也”
身体羸瘦:《金鉴》“尪羸” 〘病机〙
湿流关节,风湿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渐次化热伤阴 日久伤正,气血俱虚
脚肿如脱
肿甚
肿痛兼麻木感 〘病机〙湿邪下注,经脉不通 头眩——风与湿邪上犯,清阳不升 短气 气机不利 湿阻中焦
主症伴痛有定处,痛处寒 凉,得寒痛剧,得温痛减, 全身寒象
乌头汤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祛风除湿,温经行痹, 养阴清热


1.中风病因病机:内因-正气亏虚 外因-风邪外中 病机-络脉空虚,贼邪不泄, 经脉痹阻,脏腑失调 2.中风辨证:在络、在经、入腑、入脏 3.历节病的病因病机: 内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外因-风寒湿邪侵袭 病机-外邪浸渍关节,筋脉痹阻不通 4.历节病证治: 风湿历节-桂枝芍药知母汤 -祛风除湿,温经行痹,养阴清热 寒湿历节-乌头汤: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提示〙
以上三条言明历节病的病因病机,
乃肝肾先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风寒
湿邪外侵为病之标。临证治疗时,当注
意攻邪不可伤正,扶正不可留邪。
(一)风湿历节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8)
〘解析〙
诸肢节疼痛——多个关节疼痛为主症
二、 证 治
〘病机〙风湿合邪,流注关节
〘按语〙
1. 从本篇仅此两条原文看仲景的学
术贡献。
2.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发挥中医药 (针灸、按摩)特色优势,提高
临床诊治水平和疗效。
历 节 病
概述
1.命名: 历者,遍也,递历之意;节者,关节也。因 多个关节疼痛故名。 2.概念: 由肝肾先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所致, 以遍历关节疼痛,不可屈伸,甚则肿大变形为主症 的一类疾病。
脉微——气血不足,络脉空虚——正虚 数——外风诱发,邪气有余——邪中
病因病机
中风使然——致使中风发病
二、成因与辨证
【原文】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 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 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
温温欲吐 胃失和降
兼症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两―麻黄二两、防风四两:祛风散湿 ―炮附子二枚:温经通阳行痹 白 术五两:助阳除湿 知母四两、芍药三两:养阴清热 生姜五两:和胃止呕 甘草二两:调和诸药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行痹,养阴清热
〘按语〙
1.本方用药特点:表里兼顾,切中病机
2.有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之妙
(4)得寒则剧,得热则减 2.病机:寒湿凝滞关节、筋脉,不通则痛
〖方药〗乌头汤 川乌-温经散寒止痛 黄芪、麻黄-益气助阳,宣痹祛寒湿 芍药-和血
甘草-缓急止痛
白蜜 解乌头毒 延长药效
〖功效〗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临床应用〙
〘按语〙
1. 历代医家善用附子、乌头者,首推仲景。 2. 温经散寒药须与补气养血药同用,只有气 血充足,才能更好发挥止痛作用。如乌头、麻黄 与黄芪、芍药同用。 3. 肝肾先虚为历节病的主要内因,篇中未
〘习题〙
1.名词术语解释:
中风病、历节病、 僻不遂、
身体魁羸、脚肿如脱、温温欲吐 2.简析“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3.中风的病因病机是什么?《金匮》对中风如何辨证?其临
床表现与机理安在?
4.中风与痹证的鉴别?
5.风湿历节、寒湿历节在证候、病机、治法、方药有何不同?
源自文库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以及神经痛等病证。 2.本方用于感受风湿,化热伤阴的痹证。
(二)寒湿历节
【原文】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10) 〘解析〙
病历节——辨病
不可屈伸,疼痛—— 1.特点:(1)疼痛剧烈,动则尤甚(2)关节屈伸不利
(3)痛有定处,痛处寒凉
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2)
〘解析〙 第1段,脉象推论中风病机和主症
寸口脉浮——为虚 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紧——为寒 ——正虚邪中 浮者血虚,络脉空虚——气虚血少,络脉失养 贼邪不泻,或左或右——正虚无力抗邪,邪随虚处而留 邪气反缓——患侧废而不用,呈迟缓状态 正气即急——健侧气血运行正常,相对拘急 正气引邪——健侧牵引患侧 僻不遂——患侧向健侧出现口眼歪斜
出方治。临床当注意选用补肝肾、益气血的药物,
对久痹入络的病证,后世发展用虫类药搜风通络。
风湿历节与寒湿历节的鉴别
风湿历节 病因 病机 证候 特点 方药 功效 风湿合邪,流注筋脉关节, 化热伤阴 寒湿历节 寒湿合邪、凝滞关节、 损伤阳气
主症伴关节肿大变形或红或 热,全身消瘦,头眩短气, 温温欲吐
桂枝芍药知母汤
第2段,论中风病的辨证分型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肌肤麻木不仁
〘病机〙营气不能畅行于肌表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肢体沉重,即刻不能胜任正常功能活动 〘病机〙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 邪入于腑,即不识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病机〙浊气蒙蔽清窍
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立即不能言语及摄涎 〘病机〙心脾欲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