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布置形式
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

几种发动机布置方式优劣解读毫无疑问,发动机应当是汽车上最重要的部分,而它的布置形式对于汽车的性能具有重大影响。
对于轿车来说,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可以简单的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型都是采用的前置发动机,后中置和后置发动机只在极少数的性能跑车使用。
在前置发动机中,根据发动机放置方向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纵置和横置两种。
大多数紧凑级车和中型车都采用横置发动机,而大多数的大型豪华轿车都采用纵置发动机。
横置发动机底盘布局纵置发动机底盘布局●横置和纵置的基本概念发动机横置就是指发动机的曲轴与汽车前桥平行,而纵置则是曲轴与汽车前桥垂直。
简单地说,就是你站在车头前面向发动机,如果发动机是横在(汽缸横向排列)在你面前的,就是横置发动机,如果是竖着放置则是纵置发动机。
● 对于一般家用轿车来说,使用前横置发动机是最合适的发动机产生动力使活塞推动曲轴,曲轴再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如果是后轮驱动则还要通过车底的传动轴),这就是汽车动力传递的大概过程。
横置发动机的曲轴、变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以及车桥都是平行的,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曲轴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入轴,变速箱的输出轴就可以依靠锥齿轮直接将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动力传递的方向没有改变,有效地控制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动力传递的效率。
所以如果是前驱车的话,使用前横置发动机就是最经济的选择。
但如果横置发动机采用后轮驱动的话,就会显得费力不讨好,因为由于发动机曲轴和传动轴的方向垂直,前桥转换一次传动的方向,才能通过传动轴传输动力,而同样的,后前和传动轴也是垂直的,因此在后桥需要再将旋转方向转换过来,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传动系统的效率。
前置发动机所以说,普通家用轿车大多采用了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
这种驱动结构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
由于可以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平行连接在一起的集中布置在前轴之前,因此横置发动机车头发动机舱的规划弹性最大,可以把空间大幅节省下来给乘客室。
前后轮驱动汽车的优缺点

前后轮驱动汽车的优缺点一、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心脏,它的布置是汽车整体布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汽车总体构造和布置形式是不相同的。
现代汽车发动机在汽车中的位置可依其布置形式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
就货车而言,发动机前置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布置形式。
它的优点在于发动机的通用性好,既可选装直列和卧式,又可采用V型发动机,维修时也方便。
另外货箱地板高度较低,整车对路面要求也比较低。
而发动机的中置、后置同前置相比,发动机的通用性差;只能选用卧式发动机,维修时也很不方便,货箱地板比较高,对路面要求也比较高。
发动机中置的优点在于轴荷分配比较合理,驾驶室内噪声振动轻,驾驶员座位高度较低。
而发动机后置的最突出优点,是由于驾驶室远离发动机,室内几乎不受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目前发动机后置在货车上采用不多,只局限于后置发动机的轿车采用前置形式,轿车发动机采用前置形式的优点在于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冷却条件好,除霜与采暖机构简单,行李箱尺寸较大。
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现代轿车总体构造和布置形式是不相同的,按发动机和各个总成相对位置的不同,现代轿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和驱动方式通常有以下四种: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国内外的大多数载重车,部分轿车及部分客车均采用这种传统的驱动形式。
它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驱动桥上,在此减速增扭后传送到后面的左右半轴上,驱动后轮使汽车运行,前后轮各行其职,转向与驱动分开,负荷分布比较均匀。
2.全轮驱动(NWD):是越野汽车特有的形式。
(如BJ2020切诺基等)。
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后装有分动器,以便将动力分别输送到全部车轮上。
全轮驱动动力性好,爬坡及越野能力强。
但与单独的前、后轮驱动相比结构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低。
3.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外轿车上逐渐流行的布置形式。
发动机车间布局优化设计研究

发动机车间布局优化设计研究摘要车间布局设计是制造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车间布局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论文阐述了设施布局设计的根本原那么、理论及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生产系统中常见的布局设计原理及方法,提出了车间布局优化设计框架。
该框架防止了传统设计方法过于依赖经验、约束过多及复杂难解的缺点,从理论上拓展了布局设计的方法。
本文以该框架为指导,本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根本立意,应用SLP法,实现了发动机车间平面布局的优化;并结合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应用人因工程、生产线平衡等关于设施布局及工作地优化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完成了发动机车间三维布局的局部优化工作。
从而验证了车间布局优化设计框架的指导作用,实现了发动机车间布局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车间布局建模与仿真发动机生产线平衡Research on Optimal Design of Engine Workshop LayoutAbstractTh ed es ign o fw orkshopl ayoutis o neo ft hei mportantc ontentin the design of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a good workshop layout or not decided directly the products quality, the productivity and the economy efficiency· This paper expatiates the basic principl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facility layout design, analyses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the traditional layout design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d then provides a frame of optimum design for workshop layout. This frame avoids the demerit of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that relying excessively on experience, having over-restriction and being complicated, and thereby, extend the method of the design of layout. Directedb yt hisfr amea ndb asedo nt heu nificationo fth eorya ndp ractice,th e planar engine workshop layout is optimized by using SLP;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using correlat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about facility layout such as ergonomics and line balancing, some optimizing work in three-dimensional engine workshop layoutis im plemented.C onsequently,th ea vailabilityo fth ef ramei sv alidated,and the optimal design of engine workshop layout is completed. keywords: WorkshopL ayout Lin e b al an cin g Modeling and Simulation第一章绪论车间布局设计概述布局设计概述从一般意义上说,布局设计就是将一些物体按一定的要求合理放置在一个空间内,它是一个涉及参数化设计、人工智能、图形学、信息处理、优化、仿真等技术的交叉学术领域,实践证明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
专用汽车结构及参数

正文
作为客车不需要行李箱时,因后桥前面的地板下方没有传动轴,
则可以降低地板高度,乘客上、下车方便;传动轴长度较短,如 图2-1c所示。
(4)发动机中置后驱动(MR) 发动机中置后驱动一般是将水平对置
式发动机布置在货厢或地板下方,在前轴与后桥之间,如图2-1e 所示。
(5)四轮驱动(4WD)与全轮驱动(nWD) 四轮驱动或全轮驱动可提
置引起载荷集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须用副车架等构件来缓解。
(5)减少底盘总成的改动 专用汽车由于专用设备及功能的要求,大都需 要对底盘上部分总成的结构和位置进行必要的改动。 (6)提高质量系数 减少专用汽车的整备质量,可提高装载质量。
正文
图2-4 斜卧式气卸散装水泥罐式汽车的总体布置
正文
第二节
主要参数
② 即原三轮农用运输车,下同。 ③ 当采用转向盘转向、由传动轴传递动力、具有驾驶室且驾驶员
座椅后设计有物品放置空间时,车长、车宽、车高的限值分别为
5200mm、1800mm、2200mm。 ④ 指低速载货汽车,即原四轮农用运输车,下同。
⑤ 车长限值不适用于不以运输为目的的专用作业车。
⑥ 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26000kg的汽车起重机的车长限值为130 00mm。 ⑦ 当货厢与驾驶室分离且货厢为整体封闭式时,车长限值增加10 00mm。
34%~44% 44%~49% 50%~62%
商用车 (货车)
4×2后轮单胎 4×2后轮双胎, 长、短头式 4×2后轮双胎, 平头式 6×4后轮双胎
32%~40% 25%~27% 30%~35% 19%~25%
60%~68% 73%~75% 65%~70% 75%~81%
50%~59% 44%~49% 48%~54% 31%~37%
发动机曲拐布置及工作顺序教案

二、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5min)
1、某直列四冲程四缸发动机发火顺序1-2-4-3,问:当第一缸作功时,其余三个气缸在哪个工作行程?
2、某直列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发火顺序1-5-3-6-2-4,问:当第一缸排气行程上止点时,其余各缸在什么工作状态?
三、讲授新课
㈠直列四冲程发动机曲拐的布置原则(3min)
1、曲轴的形状和各曲拐的布置取决于气缸数、气缸排列形式和发动机的发火顺序,连续作功的两缸相隔尽量远些,以减少主轴承连续载荷和避免可能发生的进气重叠现象。
2、各缸的作功间隔要尽量均匀,以使发动机运转平稳。作功间隔角为720°/汽缸数。
㈡直列四冲程四缸发动机的曲拐布置及工作顺序表
320
作功
进气
360
压缩
排气
360~540
420
进气
作功
480
排气
压缩
540
作功
进气
540~720
600
压缩
排气
660
进气
作功
720
排气
压缩
4、课堂练习(完成前面的考题2)(5min)
四、总结:(2min)
五、布置作业:(2min)
1、简述直列四冲程四缸发动机曲拐的布置特点及工作顺序。
2、简述直列四冲程六缸发动机曲拐的布置特点及工作顺序。
180~360
排气
进气
作功
压缩
360~540
进气
压缩
排气
作功
540~720
压缩
作功
进气
排气
4、课堂练习(完成前面的考题1)(4min)
常见的五种乘用车发动机气缸排列形式

常见的五种乘用车发动机气缸排列形式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
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其中,内燃机即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这一类型的发动机与外燃机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燃料在其内部燃烧。
内燃机的种类十分繁多,常见的汽油机、柴油机是典型的内燃机。
气缸排列形式,顾名思义,是指多气缸内燃机各个气缸排布的形式,直白的说,就是一台发动机上气缸所排出的队列形式。
汽车发动机一般都由多个圆筒状的气缸组成,每个气缸可以独立工作,并将它们的合力组合在一起,共同驱动汽车前进。
这些多个气缸可以以不同形式组合,从而产生出不同形式的发动机。
一、直列发动机L将所有气缸排成一排,称为直列发动机。
直列发动机,一般缩写为L,比如L4就代表着直列4缸的意思。
直列布局是如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尤其是在2.5L 以下排量的发动机上。
这种布局的发动机的所有气缸均是按同一角度并排成一个平面,并且只使用了一个气缸盖,同时其缸体和曲轴的结构也要相对简单,好比气缸们站成了一列纵队。
具体来说,我们常见的大致有L3、L4、L5、L6型四款(数字代表气缸数量)。
这种布局发动机的优势在于尺寸紧凑,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并且燃料消耗也较少,当然也意味着制造成本更低。
同时,采用直列式气缸布局的发动机体积也比较紧凑,可以适应更灵活的布局。
也方便于布置增压器类的装置。
但其主要缺点在于发动机本身的功率较低,并不适合配备6缸以上的车型。
二、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就是将所有气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气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使两组气缸形成有一个夹角的平面,从侧面看气缸呈V字形的发动机。
发动机单元理论试卷

发动机总体构造一、单项选择题1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A汽缸总容积B工作容积C燃烧室容积D发动机排量2、压缩比越高,则压缩终了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就()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一定3、在气缸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发动机的一个()A工作循环B工作过程C 工作原理D工作行程4、四冲程汽油机的进气行程中,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A增大B减小C不变5、柴油机汽缸内的混合气的着火方式是()A 点燃B压燃6、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进入气缸的是()A纯空气B燃油C可燃混合气7、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每一行程曲轴转()A 两圈B 一圈C 四圈D半圈8、对于缸数为i的四冲程发动机而言,做功间隔角为()A 720o/ iB 120oC 180oD 360o9、二冲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需要转()A 720oB 360oC 180oD 90 o10、气缸数越多,发动机工作就越()A平稳B时间长C震动厉害11、型号为495Q的发动机的气缸内径为()mmA 49B 95C 495D 4512、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组成。
A 车架B 电气设备C车桥D挂车13、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进排气门都要开关()A 一次B 两次C四次14、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产生动力的行程是()A 进气B 压缩C 做功D排气15、二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开关进、排气孔的是()A 活塞B气门C阀门二、判断题()1、上止点是活塞距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2、上止点和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3、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排量。
)4、压缩比是指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之比。
()5、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6、进气行程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
)7、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越高。
汽车的总体构造、布置形式、功能特性【范本模板】

汽车的总体构造、布置形式、功能特性了解汽车的总体构造、布置形式、功能特性的重要性汽车于十九世纪末首先出现在西欧.汽车是许多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发明家的智慧的综合产物,并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它是公路运输的主要运载工具.汽车作为一种陆上交通工具,具有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此外,其品种多、数量大,为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安全,是现在汽车学上最重要的话题。
随着汽车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日益的提高,汽车已成为每个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从第一辆汽车发明以来,车祸这个字也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份。
当车辆的性能越来越好、性能越来越高,而人们大多不太了解汽车,让车祸所可能能造成的风险代价也越来越高.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的去了解一些与汽车相关的知识,既是为自己安全着想,也是充分享受生活的一个保障。
以下就是我从邓鹏云老师《汽车运用知识》课堂上学到的有关汽汽车的总体构造、布置型式、功能特性的一些知识。
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的类型虽然很多,各类汽车的总体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都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一)发动机:汽车的动力装置,是汽车的"心脏"。
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烧后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汽车行驶.汽车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和起动系,即“二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在汽车发展史上,使用的发动机都是用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热力发动机。
热力发动机又可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燃料燃烧的气体将所含的热能通过其它介质转变为机械能的称为外燃机,如蒸汽机;燃料燃烧的气体直接将所含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称为内燃机,如汽油机和柴油机。
由于外燃机热效率低、结构笨重、维修不便,在现代汽车上没有采用,而内燃机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故在汽车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
目前在汽车上占优势的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其中主要是汽油机和柴油机.常见的汽油机是利用化油器使汽油与空气混合后吸入发动机气缸内,用电火花强制点燃混合气体使其燃烧后产生热能而作功;柴油机则利用喷油泵使柴油产生高压后由喷油器直接喷入发动机气缸内并与气缸内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柴油自燃后产生热能而作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主要车型: 发动机排量为2.5L以下的乘用车 优点: 1.省略传动轴装置,减轻了车重,结构比较紧凑; 2.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室的空间,驾驶室内空间较为宽敞,并 有利于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3.发动机*近驱动轮,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4.发动机等总成前置,增加前轴的负荷,提高了轿车高速行驶 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5.简化了后悬架系统; 6.在积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驶时,*前轮牵拉车身,有利于保证方 向稳定性; 7.汽车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 够的冷却; 8.行李箱布置在汽车后部,所以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
发动机布置形式
交通工程2班
何月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 全轮驱动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主要车型: 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 优点: 1.在拼合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负荷增 大(即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 前置后驱轿车),其牵引性能比前 置前驱型式优越; 2.轴荷分配比较均匀,因而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 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3.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 构的布置; 4.转向轮是从动轮,转向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
主要车型: 方程式赛车和大多数跑车 优点: 1.可获得最佳的轴荷分配,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 性较好。 2.发动机临近驱动桥,无需传动轴,从而减轻车重, 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3.重量集中,车身平摆方向的惯性力矩小,转弯时, 转向盘操作灵敏,运动性好。
全轮驱动
主要车型: 越野车 优点: 1.由于全轮汽车可以利用汽车的全部重量作为附着压 力,从而使附着力显著增加,即扩展了牵引力极限 2.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分别传至各个车轮,即减少 了每一驱动轮的驱动力负担,因而能够保证在不超过 轮胎摩擦极限(不发生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将足够的 动力传至路面,使汽车具有很强的越野能力; 3.轮胎的磨损均一,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主要车型: 大,中型客车 优点: 1.重量集中于汽车的后部,发动机距驱动轴很近,因而驱动轮负荷 大,启动加速时牵引力大,且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2.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车厢内的面积利用率高。 3.易于将发动机与车厢隔开,减少车厢内的振动和噪声,乘坐舒适 性良好。 4.可在地板下设置容积很大的行李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