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宽幅精播实施情况报告

合集下载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示范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示范
宽幅播籽粒比较分散,可扩大单株生长空间、营养面积, 但和高产田间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异。此时,建议运用光热空间, 做好行距的调整工作,可将行距设置为 20 cm,机型调整为可播 幅宽度类型,从而满足各类畦宽度的标准。
此外,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小麦播种相关知识的学习, 使其能有效运用机械设备、相关技术,保障播种的效率。遵循整 地深、细、透、实、平等原则,实行秸秆还田作业,旨在切实加 强整地的质量,满足播量、播种质量的实际要求和需求。 四、结语
为提高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效率,扩大播种的面积,应准确 掌握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的特点。然后做好示范、试验工作, 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针对问题制定完善的处理措施。 一、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基本特征 1、扩大行幅宽度特点
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可确保籽粒宽行幅为 8 cm,实行分散式 粒播,可实现种子的均匀分布,避免发生疙瘩苗、缺苗断垄现象。 2、改善行距特点
以南阳市宛城区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为例,其选购了 2 台 2BJK-6 型号的小麦宽幅精量条播设备,2012 试验示范推广的种 植小麦面积约为 14 hm2。近年来,推广小麦宽幅精量技术面积 平均约为 120 hm2,并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变化。 2、试验情况分析
2012 年秋播实行了 0.28 hm2 的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传 统传播加速和对比试验,两种模式的试验面积均为 0.15 hm2。 试验前,对土壤实行采土化验,土壤的基础养分 pH 值为 7.5, 有 机 质、 全 氮、 全 磷、 速 效 氮、 速 效 磷、 速 效 钾 分 别 为: 18.2 g/kg、0.76 g/kg、1.52 g/kg、63.2 mg/kg、25 mg/kg、 350 mg/kg。播前采用 660 m2 施 25 kg 小麦专用肥、10 kg 氮 素。然后,5 天后浇灌压茬水,间隔 30 天时间后追肥尿素 7.5 kg,间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有助于规模化种植,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了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

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1)农艺与农机结合体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发挥良种增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没有良种不行,有了良种,没有良法、不具备发挥良种潜力的条件也不行。

在粮食生产中,农机是重要的增产工具。

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工作。

可以说,离开农机,良种不良,良法不灵,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是促进规模化种植、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

(2)农艺与农机结合是适应农村劳动力状况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高新技术规模化与劳动力素质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将栽培技术集约化和机械化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3)农艺与农机结合是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科技服务中心和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带动农村科技产业发展,培养科技种粮大户。

其次,培植农机科技带头户,促进农村新服务产业的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生产。

二、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创建与增产效果1.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特点当前小麦生产分散经营,规模小,种植模式多,品种更换频繁,种植机械种类多、机械老化等现象,造成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少,小麦播种量快速升高(平均每亩播种量在10千克以上,个别地区少数农户每亩仍播15千克左右),形成了群体差、个体弱、产量徘徊的局面。

重品种,轻技术,管理粗放,已造成栽培与品种、农艺与农机、推广与生产不统一,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的研制成功将推进传统小麦种植制度、种植方式的变革和小麦生产水平的又一次提高,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长。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

03
随着国内外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提高冬小麦的产 量和质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是提高冬小麦的抗逆性、 适应性和产量,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02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 原理
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意义
1 2
提高小麦播种效率
采用宽幅精播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小麦播种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推广应用冬小麦 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1
研究表明,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可提高作 物产量和品质,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 益。
2
研究发现,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最佳种 植密度为每亩15万至18万株,该密度下的小麦 产量和品质均最优。
03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必要的,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 ,推动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生态效益
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 用能力,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05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 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的意义
01
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能够改善小麦的生存环境,提高播种质量,
有助于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02
增加农民收入
采用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可以减少种子用量,降低成本,同时提
2
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适合 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以提高其生长和生产效益 。
3
本研究旨在通过宽幅精播栽培技术,为冬小麦 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小麦宽幅匀播关键技术

小麦宽幅匀播关键技术

河南农业2021年第13期一、技术应用效果内黄县通过小麦宽幅匀播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大面积示范,采取小麦“宽幅匀播”种植,按照“控肥、控药、控水”绿色生产要求,以“高产+优质+节本+增效”为目标,落实“优良品种+深耕整地+合理施肥+宽幅匀播+应变管理+适时收获”集成技术模式。

近年调查统计显示,应用该技术每667 m 2增产30~60 kg,增幅7%~13%,且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所需农资投入更加科学高效,麦田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轻,小麦籽粒商品性好、品质优。

二、技术核心优良品种+种子包衣+深耕整地+合理施肥+科学播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三、全环节关键技术(一)选用良种小麦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综合抗性好、有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

种子纯度≥99.9%、净度≥99.9%、水分≤13%、发芽率≥95%,且发芽势强,无病害,籽粒饱满,整齐一致。

(二)精细整地提倡机械深耕整地,耕后耙磨耙实,达到土碎地平。

秸秆还田地块,粉碎后的秸秆长度≤7 cm,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

(三)合理施肥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配方肥。

合理分配氮肥基施、追施比例(高肥力麦田6:4,中高肥力麦田7:3)。

推广“前氮后移”技术。

(四)科学播种1.种子处理。

选用包衣种子或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药剂拌种,防控种传病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2.合理播种量。

适宜播种期内,高产麦田基本苗,半冬性品种每667 m 2基本苗17万~19万棵,弱春性品种每667 m 2基本苗18万~20万棵,超过适播期播种的麦田,每晚播3 d 每667 m 2增加1.0万~1.5万棵基本苗。

3.适期播种。

半冬性品种为10月10—20日播种,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25日播种。

4.足墒匀播。

播种时要做到适土壤墒情适宜,下种均匀,播深适当(播深3~5 cm),播后镇压,提高播种质量,保证麦田及时出苗且苗齐、苗全、苗匀。

5.优化行距。

小麦宽幅播种的播幅一般为8 cm,其内空行距(即2个播幅之间的空档)要依据麦田土壤地力及产量水平进行适当调整,更有利于小麦植株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促进小麦增产保优增效。

小麦播种情况汇报

小麦播种情况汇报

小麦播种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负责小麦种植任务的相关人员,特此向您汇报小麦播种情况。

今年我单位共播种小麦1500亩,目前已经完成了80%的任务,共计播种了1200亩。

从播种的时间来看,我单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状况,于10月中旬开始进行小麦的播种工作。

在播种过程中,我们遵循了科学的播种技术要求,确保了播种质量和种植效果。

首先,我们对播种地的土壤进行了必要的耕作处理,保证了土壤松软透气,便于小麦的生根和生长。

其次,我们精确计量、适量播种,并加入了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酸钾,保证小麦营养充足,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地块的特点,对播种量和施肥量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播种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水的管理。

我们根据小麦生长的需要,进行了适时的灌溉,确保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与此同时,我们还严格控制了农药的使用量,采取了科学的防治措施,保证了小麦的健康生长和抗病能力。

在播种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加强了田间管理。

我们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害生物和病害,保证了小麦的生长环境。

我们还注意及时除草,保持小麦田的整洁,减少杂草对小麦的竞争,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目前,我们已经收获了部分小麦,初步检测结果显示生产情况良好。

小麦的穗长饱满,颖粒饱满,籽粒饱满,整体形态规整,色泽鲜亮。

这得益于我们播种过程中的细致管理和科学安排。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保证小麦的良好生长。

同时,还将继续关注小麦的生长环境,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确保小麦最终能够获得丰收的结果。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小麦种植工作的圆满完成。

谢谢!。

宽幅小麦精量播种机能使小麦获高产

宽幅小麦精量播种机能使小麦获高产

宽幅小麦精量播种机能使小麦获高产6月18日,记者从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写给山东省科技厅的一份报告中获悉,山东农业大学与郓城县工力公司合作研制的宽幅小麦精量播种机,在滕州、鄄城、临邑三个县市进行播种示范试验,播种小麦3200余亩,获得高产。

今夏麦收,由省农业厅聘请专家对上述三个县市的示范田进行预测、复测和实收实打,均获得大幅度高产。

滕州市10亩高产攻关田,2007年10月9日用宽幅小麦播种机播种济麦22号,每亩下种量6.5公斤,从中抽取3.108亩实打,亩产738.65公斤;鄄城县10亩小麦攻关田,10月7日用宽幅小麦播种机播种山农15号,每亩下种量6.5公斤,从中抽取3.47亩实打,亩产706.05公斤;临邑县10亩高产攻关田,10月17日(因雨晚播)用宽幅小麦播种机播种济麦22号,每亩下种量6.9公斤,从中抽取3.3亩实打,亩产694.5公斤。

余松烈认为,用宽幅小麦精量播种机播种,突出优点是,播种量准确,麦苗分布均匀,无缺苗断垄,无疙瘩苗,亩穗数较多。

使用宽幅小麦精量播种机播种,严格执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标准,例如推广“冬前深耘断根”措施,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促进根系发育,促进个体健壮,使单株穗多、穗大,粒多、粒重,可增产13%,高产田有望达到亩产800公斤。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等专家在20世纪80年代创新的科技成果,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被农业部、科技部列为“九五”重点推广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已在鲁、豫、皖、苏、晋、陕、冀、京、津等省市累计推广2420万公顷,增产和节约小麦种子200多亿公斤。

最近几年,小麦精播面积呈减少的趋势。

究其原因,一是群众旧的播种方法回潮,加大播量,有的每亩播种量30至40斤,而精播用种量每亩仅12斤左右;二是原来的小麦精播机已无处生产。

山东农业大学与郓城县工力公司合作研制的宽幅小麦精量播种机,正好适应了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需要。

小麦播种情况汇报报告

小麦播种情况汇报报告

小麦播种情况汇报报告
近期,我对小麦的播种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以下是详细情况:
首先,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观察,今年小麦的播种情况整体较为理想。

由于去年的丰收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许多农民都积极地扩大了小麦的播种面积。

在我们所调查的地区中,大部分农户都在积极备耕,准备迎接小麦的播种季节。

其次,我们发现农民们在小麦的品种选择上更加注重优质高产。

他们普遍选择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以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上,农民们也更加倾向于选择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以降低农药使用量,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

另外,小麦的播种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采用现代化的播种机械,以提高播种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土壤的改良和施肥,以确保小麦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此外,政府和农业部门也加大了对小麦播种的支持力度。

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播种补贴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们更好地进行小麦的播种和管理。

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小麦播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一些农民在播种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不足和管理不善的情况,这也需要我们加大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综上所述,今年小麦的播种情况总体来说是比较理想的。

农民们在品种选择、播种技术和政府支持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为农民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小麦的丰收和质量。

浅谈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15年第8期(上)
多也应适当疏掉一部分,以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这对提高产量也有一定效果。

六、水肥平衡,减少浪费
(一)施肥不平衡
氮肥用量过高造成的徒长现象明显,不得不采取整枝掐蔓的方法控制其非营养体徒长过快。

同时,农民误认为整枝后可以提高座果率,提早成熟,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氮肥过多一旦遇到雨水过多就会造成秧苗徒长,易感染病虫草害等,反而不易坐果。

面喷施磷肥、钾肥。

不过量施用氮肥,可以改善西瓜的品质,口感好,甜度高。

(三)追肥原则
慎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

提苗肥在定植后5~7d 缓苗后进行,一般用尿素、复合肥1:2配成0.3%溶液施1次即可;伸蔓肥一般在提苗后20d 左右,每株用尿素10~15g ,钾肥15g 在定植点外35cm 处两侧开深25cm 条沟,将肥施于沟中盖土;膨瓜肥在幼果鸡蛋大小时进行,每株用尿素30~40g 、过磷酸钙15g 、钾肥30~40g ,在定植点外50cm
(二)采取引诱方法进行害虫防治
如利用诱蚜板诱杀蚜虫,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等。

(三)采用高温闷棚防治 如黄瓜的霜霉病。

八、总论
据试验,嫁接西瓜比自根西瓜增产一倍以上,嫁接黄瓜增长30%~50%,嫁接西红柿增长50%以上。

日光温室冬季栽培黄瓜嫁接栽培,可以增强黄瓜抗低温能力,预防黄瓜枯萎病和疫病,克服黄瓜连作障害,促进植株生长及增加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宽幅精播实施情况报告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将播幅扩大到7~8cm,将行距增加到26~28cm,可以实现播量相对准确,子粒分布均匀,提高出苗整齐度,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实现小麦高产。

一、我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实施现状
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6年秋汶上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南站镇、义桥镇两镇16村建立小麦种植管理模式改革创新试验示范区,示范区核心区为万亩,辐射区可达万亩。

采用郓农牌2BJK-9小麦宽幅精播机统一播种,政府免费为农户提供麦种、免费播种,同时对农机户所购播种机进行补贴,补贴金额可达65%,即一台宽幅精播机5600元,国家农机购置补贴900元,政府补贴2700元,农机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社只需支付2000元。

二、精量宽幅播种技术的主要特点
1、扩大行幅宽度。

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行幅(约 8厘米)粒播分散式摆布,有利于种子的均匀分布,克服了传统条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扎堆、疙瘩苗、缺苗断垄等现象,有利于个体良好发育,个体与群体
更优协调。

2、优化行距。

改传统小行距(15~20 厘米)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 26 厘米)宽行播种。

由于宽幅播种籽粒分散均匀,宽行扩大了小麦单株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达,苗、蘖健壮,个体素质高,群体质量好,提高了植株的抗寒性、抗逆性。

3、自带镇压,保墒促苗。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自带镇压轮,能较好地压实播种沟,防止透风失墒,确保出苗均匀、生长整齐。

克服了当前小麦生产中前茬秸秆还田以及旋耕为主等作业造成的表层土壤疏松不实,深播苗弱、失墒缺苗等现象。

4、一次性作业,省工省时。

宽幅精量播种机克服了传统小麦播种机播种后需要人工耙平、压实保墒等作业,省工省时;其前三、后三形楼腿设计,克服了传统小麦播种机行窄拥土,造成播种不匀,缺苗断垄的现象,解决了因秸秆还田造成的播种不匀等问题;播种后形成波浪型沟垄,有利于集雨蓄水,促苗壮根,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三、保障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小麦宽幅精播技术宣传培训力度,提高项目区小麦宽幅精播水平。

2、选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小麦品种是具有相对稳定生物特性的群体,不同的品种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选用品种时,一定要按照品种的特性及其适应范围来确定,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确保整地质量,做到适墒播种整地是一项笨重的细活,其笨就笨在“修理地球”,其细就细在“描麦秀苗”。

如果说小麦生产的过程是:七分种、三分管;则小麦播种的过程是: 10 七分整地、三分播种。

而整地一直是农业工作者一件没有把握的事,受制于天气、农时、机械等条件。

我们建议的做法是:高产麦田进行深耕细耙,打破梨底层,促根充分有效下扎。

4、保证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不同特性的品种,在播期和越冬性的差异非常大,所以,要保障有一个合理的群体及群体变化动态,控制适宜的播期极为重要。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