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宽幅精播不同播量对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千粒重 g
34.68 36.65 34.08 34.13 32.94 35.50 35.34 34.28 34.31 32.81 35.63 33.77 34.22 40.47 33.51 34.53 35.30 33.73 34.26 33.51 36.36 34.55 33.84 35.15 34.06 33.89 34.47 33.77 34.16 35.16
产量 kg窑hm-2 2 889.330 2 584.080 2 121.770 1 736.040 1 351.980 3 703.520 3 256.740 2 425.350 1 898.660 1 709.960 3 601.400 3 171.270 2 789.990 2 489.730 1 341.990 3 788.430 3 350.540 2 236.095 2 132.870 1 515.710 3 572.540 2 737.820 2 459.760 1 961.930 1 906.980 3 400.490 2 306.580 2 278.280 2 068.490 2 297.150
400.5
135.0
406.5
157.5
441.0
180.0
456.0
202.5
403.5
112.5
474.0
135.0
433.5
157.5
426.0
180.0
351.0
202.5
316.5
112.5
403.5
135.0
375.0
157.5
354.0
180.0
385.5
202.5
373.5
112.5
按照试验方案袁5 月 31 日田间整株采收 1 m 双行小麦袁 每小区 2 个点袁作室内考种之用袁室内考种分别统计穗数尧 株高尧穗粒数尧千粒重等[5-6]遥每小区单独收获袁单独包装袁晒 干扬净后用电子称称取每小区实际产量袁记载数据遥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摘要以烟农19、淮麦20为品种材料,进行播期、密度试验。

结果表明:2个品种都较适合本地种植,播期在10月上旬,基本苗8~16万株/667m2比较适宜,群体质量高,穗粒结构协调,产量高;播期较晚,以主茎成穗为主,要增加基本苗,提高成穗数,增加产量。

关键词小麦;品种;播期;密度;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161-02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及水稻籼改粳收获期延迟等因素影响,小麦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许多技术指标已不适应大田生产要求。

为探明本地区主推品种的适宜播期,明确不同播期条件下宜采用的播量范围,进行了品种、播期、播量三因素裂区试验,以期为小麦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7~2008年在赣榆县沙河子园艺场进行,前茬花生。

10月1日施基肥,旋耕整地,挖沟整畦划区。

1.1试验设计试验设品种、播期、密度3个因素,小区排列采用三裂式裂区设计,以品种为主区,播期为副区,播量为裂区,随机排列。

供试品种设2个水平,分别是烟农19、淮麦20;播期设5个水平,分别是10月2日、10月8日、10月14日、10月20日、10月26日;密度设4个水平,分别为8万株/667m2、16万株/667m2、24万株/667m2、32万株/667m2。

1.2播种与施肥行距25cm,南北行向,人工播种,基施45%复合肥750 kg/hm2,苗肥施尿素48.75kg/hm2,拔节肥97.5kg/hm2、孕穗肥97.5kg/hm2。

共施纯氮225kg/hm2,n、p2o5、k2o比例为1∶0.5∶0.5,氮肥运筹为基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

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1.3考察记载1.3.1生育时期。

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的具体日期。

1.3.2群体结构。

不同播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为明确适宜播期的最佳播量,开展了不同播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安排在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丛家村,试验地块面积0.33hm 2,是高肥水地块,壤土,前茬作物为玉米。

黄灌区,水浇条件好。

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小麦播量75、150、225、300、375kg/hm 2。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1-3]。

每个处理小区面积200m 2。

种植品种选择在本地种植面积最大的济麦22。

试验地力均匀,除播量不同以外,其他试验条件一致,管理方法相同。

1.3试验实施受播种机精确程度所限,小麦播量为75、150、225、300、375kg/hm 2这5个处理的实际播种量分别为86.25、153.00、207.00、322.50、345.00kg/hm 2。

试验田玉米秸秆还田,旋耕2遍,抢墒播种。

采用2BX-6-9双线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

播后镇压。

基肥施用尿素225kg/hm 2、硫酸钾150kg/hm 2、磷酸二铵750kg/hm 2。

2017年10月12日播种,10月20日出苗。

整个生育期共浇水2次。

11月22日浇越冬水。

2018年3月18日浇返青水,伴随返青水追施尿素375kg/hm 2。

返青期喷施1次除草剂。

灌浆初期进行1次“一喷三防”。

1.4调查内容及方法实行定点调查,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个点,木棍标记1m 双行,从基本苗调查、冬前单株分蘖、次生根及叶片、群体等指标进行固定点调查。

理论测产每小区取3个点测产。

实收产量,每个小区分别实打测产取平均产量[4-6]。

2结果与分析2.1生育进程各播量处理间生育时期没有差异,播期适宜,出苗正常,返青时间同常年相近,抽穗开花期较常年早5d 左右,成熟收获时间较常年晚2d 。

2.2基本苗从表1可以看出,播量为75、150、225、300、375kg/hm 2这5个处理小麦平均基本苗分别为168.15万、298.35万、403.65万、628.80万、672.75万株/hm 2。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新麦2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新麦2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新麦2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作者:蔚爱霞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7期蔚爱霞(河南省西华县植保站,河南西华 466600)[摘要] 随着播期的推迟,新麦26号营养生长期缩短,成熟期却不推迟。

同一播期下,播量对其生育期无影响。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新麦26号小麦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一定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抽穗期延后,但对成熟期影响较小,出苗期至拔节期间隔期随播期的推迟明显缩短,全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明显减小,倒伏情况随着播期的推迟、播量的减少而减轻。

推迟播期降低了新麦26号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降低了株高和穗长;增加播量能提高产量、株高和结实小穗数,降低穗粒数、穗长和最多小穗数。

新麦26号小麦在周口地区最适宜播期为10月12日至10月18日、最适宜播种量为450万~525万粒/hm2,晚播应适当加大播种量,有助于提高其产量。

[关键词] 冬小麦;新麦26号;播期;播量;产量;影响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7-019-02新麦26号是周口西华新引进的冬小麦品种,研究当前条件下该品种的适宜播期、播量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找出最佳播期播量,对实现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西华县农场十分场,该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玉米,亩产600 kg。

1.2 供试材料供试冬小麦品种为新麦26号。

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播期为主区,以7 d为一梯度,共设置了5个播期;播量为副区,共设5个播种密度。

共计组合25个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行长5 m,每小区10行,行间距0.2 m,小区面积为10 m2。

1.4 试验实施播前灌好底墒水,灌水量1200~1500 m3/hm2,犁地前施尿素270 kg/hm2、过磷酸钙135 kg/hm2,及时犁地、整地。

宽幅精播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宽幅精播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响 。通 过 小麦 宽 幅 精播 高 产栽 培技 术研 究 开 发项 目 采 用 大 区设 计 ,等行 距 和 留 套种 行 宽 幅 播 种小
的 实施 , 究 小 麦等 行 距 宽 幅播 种 、 麦收 获 后抢 茬 麦 ,分 别 安 排 5亩试 验 田。等 行 距 宽 幅精 播 畦 面 宽 研 小 直播 玉 米 、 麦 留套 种 行 宽 幅播 种 、 麦 收获 前适 时 12c 背 宽 3 m, 距为 2 . e 小麦 收获后 抢茬 小 小 2 m、 3c 行 4 m, 4 套 种玉 米 的播种 及 种植 方 式 ,以解 决东 部 县 市 区玉 播种 2行 玉米 ;留套种行 宽幅播 种 畦面宽 12c 背 2 m、 米 积 温不 足 问题 , 而获 得 小麦 当季增 产 , 成 小麦 宽4 m, 3行小 麦 留 3 m套 种行 . 行距 2 m, 从 形 0c 每 4c 小 2c
基 金 项 目 : 台市 科 技 发 展 计 划 项 目 (0 0 4 ) 烟 2 1 1 3 作 者 简 介 : 奎 良( 9 8 ) 男 , 要 从 事 宏 观 农 业研 究 和农 技 推 广 工 作 。 王 15 一 , 主
6 0
试 研 0. 验 究22 1 9
于小麦 收获前 , 分别 在垄背和套种 行套种 l 行玉米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要: 为给 小 麦 高产 高效栽 培 和 大面积 推 广提供 科 学依 据 , 大 田条件 下 , 究 了宽幅精播 对冬 小 在 研
麦 光合特 性 、 量 以及 产 量三要 素 的影 响 。 用 L - 4 0 产 利 I 6 0 XT便携 式 光合 测定仪 , 用 开放 式 气路 测 采
定 了冬 小 麦旗 叶 的净 光 合速 率 ( n 、 P ) 气孔 导度 ( s 、 间 CO 浓度 ( ) 蒸腾 速 率 ( ) 光合 特 G )胞 ci及 Tr等 性 指 标 。结 果表 明 ,等行 距 宽 幅精 播 对 小麦 花后 的光 合 特性 及 产 量 有 显著 影 响 ,其 小麦 旗 叶 叶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h a r v e s t i n g t i me o f wh e a t a n d r i c e i n s o u t h e r n b a n k o f Ya n g t z e Ri v e r a f f e c t s t h e y i e l d o f wh e a t s t u b b l e ,s o wi n g e x p e r i me n t we r e c a r r i e d o n r e p e a t e d l y a t d i f f e r e n t d a t e .I t wa s f o u n d O U t t h a t h a r v e s t c h a n g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wi t h s o wi n g t i me b e t we e n Oc t o b e r 2 5 a n d No v e mb e r 2 9 . Th e d e l a y i n s o in w g t i me r e s u l t e d i n d e c r e a s i n g y i e l d
1 0 ,3 7 5 ×1 0 a n d 4 5 0 ×1 0 / h m2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h e b e s t s o w i n g p e r i o d f o r wh e a t i n s o u t h e r n b a n k o f Y a n g t z e R i v e r i s f r o m

不同播量对小麦鲁原502生长动态及产量影响试验

不同播量对小麦鲁原502生长动态及产量影响试验

日照市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1]。

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具有省种、省肥、增产的效果,对促进小麦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目前小麦生产中,仍然有部分农户播种量偏大,每亩播种量达到20.0kg ,个别的农户甚至每亩超过25.0kg 。

这种现象在不少地区比较普遍,既浪费了种子,增加了群体密度,使无效分蘖明显增多,又造成小麦减产。

这些农户长期的种植习惯一时很难改变。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市不同生态区小麦适宜播种量,掌握不同播量情况下小麦全程生长动态,为农民提供科学种田的示范样板和有说服力的影像资料,2018年特开展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在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小邵疃村。

前茬作物为玉米,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以上水平。

0~20cm 土壤有机质含量0.95%、速效氮91mg/kg 、有效磷41mg/kg 、速效钾95mg/kg 。

1.2试验设计试验小麦品种为鲁原502[2],2011年通过国审(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6)品种,该品种2012年在日照市开始试验示范,2014年大面积推广,2018年达到2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0%左右,具有代表性。

该品种逐步代替济麦22号[3]在市面上推广,其突出特点是分蘖力强,抗倒伏能力较好,丰产性、适应性不同播量对小麦鲁原502生长动态及产量影响试验作者简介:陈为堂(1974-),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董加贵(1964-),男,研究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E-mail:***************陈为堂葛晓梅李晓英时玉娟惠海滨董加贵(日照市农业农村局山东日照276826)摘要:针对日照市小麦生产中播量偏高问题,选用有代表性的小麦新品种鲁原502进行播量对比试验,设置每亩5.0kg 、7.5kg 、10.0kg 、12.5kg 、15.0kg 共5个播量处理,设置15.0kg/亩播量作对照。

结果表明,小麦播种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播种量过多,群体太大,不利于小麦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无效分蘖多,反而浪费地力和种子,增加成本。

宽、窄幅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宽、窄幅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的一 项 重要 技 术 , 是 改善 小 麦 群体 质 量 , 提 高 采用 宽 、 窄行 或者 等行 精量 2 . 1 田间调 查和 室 内考种 结果 分 析 播 种技 术手 段 , 在 本地采 用 宽 、 窄行精 量播 种 多年 。 就 宽 由表 1 可知 , 田间基 本 苗宽 幅播 种少 于 窄幅 播种 , 幅 播种 方 式还在 探 索 阶段 , 特在 本单 位安 排试 验进 行进 这 与种 子 出土 能力 有 一 定 的关 联 性 , 窄幅 种 子 较 为集 步验 证 。 中, 出土 容 易 , 宽 幅 出土 相对 困 难 ; 3月 6日调 查最 高群 1 材料 与方 法 体, 宽幅 播 种大 于 窄 幅播 种 , 看 来 宽 幅播 种 有 利 于 个体
表 1 田 间调 查和 室 内 考种 表
试 验地 于 2 0 1 6年 l 1月 6 日 机 械 播 撒 N — P — K ( 2 8 — 5 - 7 ) 复 合肥 6 0 0 k g / h m 。 、 3 % 甲拌磷 颗粒 7 5 k g / h m 。 , 2 . 2 田间调 查及 测产 分 析 播 撒肥 料后 用大 机 车犁地 , 耙 地 5遍 , 达 到地面 平 整 、 上 通 过 田 间调查 发 现 ( 表2 ) , 公 顷 成穗 窄 幅播 种 均低 虚 下实 ; 于 1 1月 1 1日播 种 , 使 用 同一 播 种 机 , 统 一 播 于 宽 幅播 种 处 理 ,说 明宽 幅播 种 可 以充分 利 用 空 间优 量 ,调 换 播 种 腿 播 种 , 播 量 3 0 0 k g / h m 。 , 平 均 行 距 势 , 同时 有 利 于地 下根 的分 布 空 间 更 宽 阔一 些 , 可 以吸 促 进 地 上部 的生长 ; 从 田间测 产 结果 来 2 5 c m , 宽 幅播 种 宽度为 8 c m , 窄 幅播种 宽度 为 1 c m , 试 收较 多 的营 养 , 验 占地 面 积 2 6 6 7 m ; 1 1月 2 0日出苗 ,后 期 试验 管 理 看 ,宽 幅播 种 产量 均 高 于 窄 幅播 种 产 量 ,增 产 幅度 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A g r o t e a c h o l o g y E x t e n s i o n C e n t e r o f H u o j i a , Xi n x i a n g 4 5 3 8 0 0 , C h i n a ; 2 . A g r o t e a c h o l o g y E x t e n s i o n
X i n x i a n g 4 5 3 0 0 3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F o r t h e s a k e o f p r o b e i n t o y i e l d — i n c r e a s i n g e f f e c t o f h i g h y i e l d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y - w i d e b r e a d t h p r e c i s i o n
第4 l 卷 第 2期
Vo 1 . 4 1 No . 2
河 a l o f H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i d e p r e c i s i o n s e e d i n g o f wh e a t
F e n g Ro n g c h e n g , Gu o Ai  ̄n g , Z h u Xi a o l i n g 2 , Wa n g C h u n h u
s e e d i n g , a d o p t i o n t h e l a r g e a re a c o mp ra a t i v e e x p e ime r n t s , r a n d o m a r r a n g e me n t , h a s s t u d i e d t h e e f e c t o f d i f e r e n t s o wi n g w a y s e x p e i r me n t . T wo- y e r a s t u d y r e s u l t s s h o w s t h a t d i f f e r e n t s o w i n g B O N T 1 w h e a t o n t o g e n e t i c p o p u l a t i o n d y n a mi c s , y i e l d o f t h e w h e a t w i d e b r e a d t h p r e c i s i o n s e e d i n g w a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p r e c i s i o n s e e d i n g . Th e y i e l d s o wi n g n o r m 7 . 0 k g / 6 6 7 m。wa s t h e h i g h e s t . i t s y i e l d i n c r e a s e d b y 1 2 . 9 % mo r e . T h e y i e l d i n c r e a s e d b y 8 . 7 %-
验. 两年 研 究结 果 显示 : 不 同播量 中以宽 幅 精 播 的小 麦个 体 发 育 好 、 群体 动 态 适 宜 、 产量 水 平 高, 其 中以
7 . 0 k g / 6 6 7 m 播种量的产量 最高 , 较 常规精播增产 1 2 . 9 %, 大 田示范较常规精播增产 8 . 7 % ̄ 1 3 . 6 %.
关键 词 : 宽幅精播; / ' I x 麦; 播量; 群体动态 ; 产量
中图分 类号 : ¥ 5 1 2 .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7 5 1 6 ( 2 0 1 3 ) 0 2 — 0 0 0 6 — 0 3
Ef fe c t o f d i fe r e nt s o wi n g n o r m o n t h e po pu l a t i o n d y na mi c s a n d y i e l d
( 1 . 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 河南 获嘉 4 5 3 8 0 0 ; 2 . 新乡县农业技术 推广站,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3 ; 3 . 河南
科技学院,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3 )
摘要 : 为探讨小麦高产新技术宽幅精量播种的增产效果, 采用大区对比, 随机排列, 进行了不同播种方式效果试
S t a t i o n o f Xi n x i a n g C o u n t y , Xi n x i a n g 4 5 3 0 0 3 , C h i n a ; 3 . H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3年 4 月
A p r . 2 0 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7 5 1 6 . 2 0 1 3 . 0 2 . 0 0 2
小麦宽幅精播不 同播量对群体 动态和
产 量 的影 响
冯 荣成 , , 郭爱芳 , 朱晓玲 , 王春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