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供热工程第七课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
供热工程全套课件

讨论课程安排
第一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概述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供暖设计中最基本 的数据。它直接影响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供 暖管道管径和散热器等设备的确定,关系到供 暖系统的使用和经济效果。
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绪论
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位热能的工程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研究对象:采用水或蒸汽为热媒,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 用户(如供暖、通风、空调和热水供应)和消 耗中、低品位热能的生产工艺用热系统。
供暖系统: 热源
热网
热用户 三部分组成
绪论
热源——泛指能从中吸取热量的任何物质、装置或天 然能源。
热网——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 系统。
局部辐射采暖热负荷附加系数
采暖区域面积与房 间总面积比值
附加系数
0.55 1.30
0.40 1.35
0.25 1.50
第八节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
最小传热阻:
围护结构内表面不结露
结露会导致耗热量增大,围护结 构易损坏
室内舒适性要求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低,人体向 外辐射热过多,产正不舒适感。
地带
第一地带 第二地带 第三地带 第四地带
(㎡·℃/W)
2.15 4.30 8.60 14.2
(W/㎡·℃)
0.47 0.23 0.12 0.07
地面传热地带的划分
(2)贴土保温地面(组成地面的各层材料中, 有导热系数小于1.16 W/m·℃的保温层)各地 带的热阻值,可按下式计算
R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0
07《供热工程》第七课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

§2-2 热电联产典型循环热 力原理图
4.背压式热电厂 供热系统原理图
背压式热电循环图
(a)工作原理图;(b)T-S图
1-锅炉;2-过热器;3-蒸汽汽Fra bibliotek机;4-发电机;
5-热用户;6-给水泵
21
热电联产典型循环热力原理 图
特点:工况复杂
a.热水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b.在室外温度较低,外置锅炉房投入运行时,采用主热源 和调峰热源分区单独供热(简称截断运行)还是联合并联 供热方式(建成并网运行)。 c.整个供暖期所采用的供热调节方案
1.有热用户,而且要保证热能用户所需参数(压力,温度)和流量
2.在供热的同时还要保证必须一定数量的电能。
2
热电联产
热电厂:两种能量联合生产的电厂常称为热电
热厂电分产:发电厂生产电(纯凝式电厂),锅炉房
生产热能的方式。
热电站与凝气电站能耗分析:理想卡诺循环
T (A)
Tb
Lk △S Tk
(A) 凝气循环 Lk(TbTk)S
环水泵;14-旁通泄压阀
双泵系统示意图
双泵系统示意图 1-锅炉循环水泵;2-网路循环水泵;3-热水锅炉;4-旁 通管;5-除污器;6-补水压力调节器;7-补给水泵;8-
水处理装置;9-旁通管
35
补给水水质的要求
A.热电厂热源 B.锅炉房热源
溶解氧 ≤0.1mg/l
总硬度≤ 0.7mg/l
悬浮物≤ 5mg/l PH(25℃)7~8.5
22
热电联产典型循环热力原理 图
热力站
3.直接联结多热源系统
联合供热区
B
主
主热源
热
供热区
第七章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

21
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 冷热水机组简称“直燃 机”,是直接以燃油燃 气为能源,并以所产 生的高温烟气为热 源,以水/溴化锂作介 质,按蒸汽吸收式循 环的工作原理工作的 冷热源设备。图7-19 为远大直燃机的外形 图。
22
分类
直燃机的种类很多: • 按燃料分类:燃气型、燃油型。 • 按制冷和供热组合形式分:专一型(制冷或采 暖专用机即通过切换制冷或采暖)、空调型(同 时制冷与采暖)和标准型(同时制冷、采暖、热 水供应)。 • 按提供热水的方式分:用蒸发器与加热盘管构 成供热回路,用冷凝器、吸收器与加热盘管构成 供热回路,另设专门的热水器与加热盘管构成供 热回路。 • 按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进入高、低压发生器的 顺序可分为串联流程型、并联流程型与串并联流 23 程型。
33
2.水源热泵
•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 用地球表面浅层水, 如地下水、地热水、 地表水、海水以及湖 泊水中热能作为低位 热能资源,并采用热 泵原理,通过少量的 高位电能输入,实现 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 的转移的一种技术。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图 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 4-压缩机;5-循环泵
34
3
供热汽轮机主要主要分几大类型:
1. 背压式汽轮机 排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汽 轮机称为背压式汽轮机。 2. 抽汽式汽轮机 从汽轮机中间抽汽对外供热 的汽轮机称为抽汽式汽轮机。
4
5
第一节 热电厂
6
7
8
9
第二节 区域锅炉房
• 区域锅炉房是城镇集中供应热能的热源。虽 然它的效率低于热电厂的热能利用效率,但 区域锅炉房中使用燃煤锅炉的热效率也能达 到80%以上,比分散的小型锅炉房的热效率 (50%-60%)高得多。 • 区域锅炉房与热电厂相比,其投资低,建设 周期短,厂址选择容易。因此,区域锅炉房 同样也是城镇集中供热的最主要热源型式之 一。 • 区域锅炉房根据其制备热媒的种类不同,分 为蒸汽锅炉房和热水锅炉房。
集中供暖知识点总结

集中供暖知识点总结一、集中供暖的原理1. 集中供暖系统是通过将热源、热介质、热能输送管线和供热设备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将热能从供热站输送到用户建筑内,进行室内采暖和提供热水的过程。
整个系统由热源、输送系统和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
2. 热源通常采用锅炉、热水锅炉或热力站等设备,将能源转化为热能。
输送系统主要由输送管道、泵站等组成,通过热能输送管线将热能输送到各个用户建筑内。
终端设备包括换热器、暖气片、地暖等设备,将输送到的热能传递给室内,进行采暖和热水供应。
二、集中供暖的优势1. 高效节能:集中供暖可以通过集中采暖、集中调度、供热设备的优化配置等手段提高供暖效率,节约能源消耗。
2. 降低成本:由于集中供暖采用统一供热系统,购买设备、维护管线和管理成本等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
3. 减少环境污染:集中供暖系统通过运用清洁能源、高效燃烧设备等手段可以减少烟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影响小。
4. 提高舒适度:集中供暖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集中控制,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需要进行自动调节,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5. 维护方便:由于供暖系统的设备统一管理,因此维护和管理都相对简便。
三、集中供暖的不足1. 用户无法控制:由于集中供暖系统是由供热站中央调度的,用户无法自行控制供热时间、温度等,造成了一定的供暖不适应。
2. 单点故障影响大:如果供热站、供热管道等设备出现故障,会影响整个区域内的供暖情况。
3. 初始投资大:集中供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小区域和偏远地区来说,初始投资较大。
四、集中供暖的发展趋势1. 采用清洁能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集中供暖系统将更多地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2. 智能化控制:未来的集中供暖系统将更多地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手段实时监控室内温度,进行远程调节。
3. 多能源融合:未来集中供暖系统将更多地采用多能源融合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提高系统的供暖可靠性和适应性。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资料共99页PPT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集中供热系统是一种将热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供热设备,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供暖服务的系统。
而这个系统的热源则是供热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源种类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 锅炉热源锅炉是集中供热系统最常见的热源之一。
锅炉利用燃烧燃料产生热能,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
常见的锅炉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锅炉热源具有热量高、稳定性强等特点。
2. 余热热源余热热源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作为供热系统的热源。
通过余热回收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废热资源,减少能源浪费。
常见的余热热源包括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发电厂等。
3. 地热热源地热热源是指利用地壳深处的热能作为供热系统的热源。
通过地热泵等设备,将地热能转化为供热系统所需要的热能。
地热热源具有环保、稳定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4. 生活污水热源生活污水热源是指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中的热能作为供热系统的热源。
通过生活污水热泵等设备,能够将废水中的热能提取出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生活污水热源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二、热源选择因素在选择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效率热源的热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高效的热源能够提供更多的热能,使整个供热系统更加高效节能。
2. 燃料成本不同的热源所使用的燃料成本不同。
需要对不同的燃料进行成本评估,选择成本较低的热源。
3. 燃料供应可靠性燃料供应的可靠性也是选择热源的一个重要指标。
热源所需要的燃料应该能够稳定供应,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4. 环保性能在如今注重环境保护的社会,热源的环保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选择环保的热源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基础设施要求不同的热源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不同。
比如,地热热源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井田工程,而生活污水热源则需要对污水进行前处理。
集中供热系统PPT学习教案课件

环的效率)。其中预热阶段主要在省煤器中进行,汽化阶段主要是在蒸发 受热面中进行(水冷壁、对流管束等),过热阶段主要是在过热器中进行, 再热阶段是在再热器中进行 3、煤粉锅炉详图
第15页/共30页
第21页/共30页
第22页/共30页
省煤器的目的:使给水在进入汽包前先在尾部烟道吸收烟气 热量,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煤量;同时 加热给水使其温度接近或达到汽包内水的温度。
省煤器的布置特点:①蛇形管水平布置,便于疏水减少停炉期 间的腐蚀。②蛇形管错列布置,结构紧凑,可以提高对流换 热能力和减少积灰。③管内给水由下向上流动,管外烟气由 上向下流动,呈逆流传热方式,具有最大的传热温差。④大 型电站的省煤器一般为蛇形管垂直于前后墙布置。⑤为了便 于检修和清灰,对省煤器管组的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当蛇形 管布置紧凑,管组的高度不超过1m;布置较稀疏时,不超过 1.5m。各管组之间需要留有不小于600-800mm的检修空间。 省煤器与相邻空气预热器之间的高度应不小于800-1000mm。
第24页/共30页
翼型铸铁散热器其表面有许多竖向助片,内部为扁盒状 空间,它的制造工艺简单,造价较低,但是金属耗量大, 传热性能不如柱型散热器,外形不美观,不易恰好组成 所需面积。翼型散热器现在已经逐步被柱型散热器取代。
第25页/共30页
柱型散热器
第26页/共30页
柱型散热器是单片的柱状连通体,每片各有几个中空的 立柱相互连通,根据散热面积的需要,把各个单片组对 成一组。柱型散热器常见的有二柱M-132型、四柱700型、 四柱813型、四柱640型等。
第12页/共30页
集中供热的原理

集中供热的原理
集中供热原理是指利用集中供热系统将集中供热站发出的热能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处,为用户提供供暖和生活热水。
它主要由热源系统、热力站及供热管网组成。
首先,热源系统是集中供热的核心部分,一般采用锅炉或换热站等设备将燃烧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热能。
然后,热能被输送到热力站。
热力站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起到调节、分配和控制热能的作用。
它通过换热器将热源系统发出的高温热水或蒸汽与用户系统需要的热水进行换热,从而将热能传递给用户。
同时,热力站还通过管道系统向用户提供循环、维护和热能计量等服务。
供热管网是连接热源系统和用户系统的重要媒介,一般由管道网络、阀门、泵等组成。
它通过管道将热力站发出的热水输送到用户的居住区、工业区或商业区等位置,从而实现热能的分配。
集中供热系统的原理是通过热源系统、热力站和供热管网的协同作用,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用户,为用户提供热水和供暖的服务。
同时,通过统一调度和控制能源的利用,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这种集中供热的方式具有节约能源、提高供热效率和减轻用户投资负担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