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第四版)集中供热系统重点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单体式辐射板(带状或块状辐射板、红外辐射器等)
辐射设备的构造不同
建筑构造相结合的辐射板(天棚式、墙壁式、地板式等)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 统设计热负荷
一、低温辐射供暖负荷的计算
低温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计算确定。热负荷分为全面 辐射采暖的热负荷与局部辐射采暖的热负荷两类。
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按照第二节~第五节的方 法进行计算,并对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0.9~0.95的修 正系数或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建筑物地板 敷设加热管时,采暖负荷中不计算地面的热损失,并 可不考虑高度附加。局部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可按整 个房间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乘以该区的建筑面积与 所在房间的面积的比值和表1-11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 定
Q
' 2
Q 2 ' 0.278Vw cp(tntw ' )
式中 V ——门、窗缝隙渗入总空气量,m3/h
w ——供暖室外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
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 p
0 .2 7 8 ——单位换算系数,1kJ/h=0.278W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 统设计热负荷
第四节 冷风渗透耗热量
式中 q ' a K F (tn tw ') K F (tn th )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 统设计热负荷
t w '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a ——温度修正系数 ;
一、室内计算温度 t n
室内舒适性要求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低,人体向 外辐射热过多,产正不舒适感。
供热工程四版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PPT课件

第三节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三 高度附加耗热量 高度附加耗热量:考虑建筑物高度对耗热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外围护结构的总耗热量可表示为
Q ' Q 1 '.jQ 1 '.x ( 1xg)aK F(tntw ) ( 1+xch+xf)
高度附加率
21
朝向附加率
风力附加率
精品课件
22
精品课件
第四节 冷风渗透耗热量
th ——不供暖房间或空间的空气温度, ℃
a ——温差修正系数。
四、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
计算温差修正系数的示意图
1-供暖房间;2-非供暖房间
1.均质多层材料的传热系数K值,一般建筑物的外墙
和屋顶都属于均质多层材料的平壁结构。
2.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的传
热系数K值,比如从节能的角度出发,采用各种形式的
11
精品课件
划分地带法
非保温地面的传热系数和热阻
地带
第一地带 第二地带 第三地带 第四地带
(㎡·℃/W)
2.15 4.30 8.60 14.2
(W/㎡·℃)
0.47 0.23 0.12 0.07
12
地面传热地带的划分
精品课件
(2)贴土保温地面(组成地面的各层材料中, 有导热系数小于1.16 W/m·℃的保温层)各地 带的热阻值,可按下式计算
R0
R0
n i1
i i
m2·℃/ W (1-11)
式中 R 0 ——贴土保温地面的热阻,m2·℃/
W;
13
精品课件
R 0 ——非保温地面的热阻,m2·℃/ W(见表1-5);
——保温层的厚度,m;
供热工程:第一章 供热工程2

虽然燃气和电能通常由远处输送到室内来,但热量的转化 和利用都是在散热设备上实现的。
集中式供暖系统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 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式供暖 系统。
18
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热源、热力网(热网)和热用户。
1.热源: 在热能工程中,热源是泛指能从中吸取 热量的任何物质、装置或天然能源。
6
第九章 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第十章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 第十一章 蒸汽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计算与 水力工 况; 第十二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其主要 设备;
7
第十三章 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 第十四章 供热管道的应力计算; 第十五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 第十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附录
得热量有:
7.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7; 8.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它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Q8; 9.热物料的散热量Q9。; 10.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10;
5
第二章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1.目前,国内生产的散热器种类繁多,按其制造材质,主要有铸铁、钢制散热 器两大类。按其构造形式,主要分为柱型、翼型、管型,平板型等。
36
1.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
07《供热工程》第七课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

§2-2 热电联产典型循环热 力原理图
4.背压式热电厂 供热系统原理图
背压式热电循环图
(a)工作原理图;(b)T-S图
1-锅炉;2-过热器;3-蒸汽汽Fra bibliotek机;4-发电机;
5-热用户;6-给水泵
21
热电联产典型循环热力原理 图
特点:工况复杂
a.热水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b.在室外温度较低,外置锅炉房投入运行时,采用主热源 和调峰热源分区单独供热(简称截断运行)还是联合并联 供热方式(建成并网运行)。 c.整个供暖期所采用的供热调节方案
1.有热用户,而且要保证热能用户所需参数(压力,温度)和流量
2.在供热的同时还要保证必须一定数量的电能。
2
热电联产
热电厂:两种能量联合生产的电厂常称为热电
热厂电分产:发电厂生产电(纯凝式电厂),锅炉房
生产热能的方式。
热电站与凝气电站能耗分析:理想卡诺循环
T (A)
Tb
Lk △S Tk
(A) 凝气循环 Lk(TbTk)S
环水泵;14-旁通泄压阀
双泵系统示意图
双泵系统示意图 1-锅炉循环水泵;2-网路循环水泵;3-热水锅炉;4-旁 通管;5-除污器;6-补水压力调节器;7-补给水泵;8-
水处理装置;9-旁通管
35
补给水水质的要求
A.热电厂热源 B.锅炉房热源
溶解氧 ≤0.1mg/l
总硬度≤ 0.7mg/l
悬浮物≤ 5mg/l PH(25℃)7~8.5
22
热电联产典型循环热力原理 图
热力站
3.直接联结多热源系统
联合供热区
B
主
主热源
热
供热区
实用资料《供热工程》第7章集中供热系统

安装定流量阀的直接连接:适用于定流量的供暖系统热用户
PPT文档演模板
实用资料《供热工程》第7章集中供 热系统
7.3.2 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安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
水喷射器
喷射式泵依靠工作流体产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体,然后再通过动量交换而 使被引射流体的能量增加。
实用资料《供热工程》第7章集中供
PPT文档演模板
热系统
7.2.1 热电厂
抽汽式汽轮机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被抽•本热汽系网式统主汽有加轮两热机个器的可加优调 热点节的是抽网抽汽路汽口水量:的,高多如压少温不抽度 不影汽能响口满额的足定抽供发汽热电压调功力节率为曲, 线亦8所即×规热10定、5~的电1供负3×水荷1温不0度相5 时互P,制a,则约主送。要入但用由高来于峰向存加在工热 器冷业进凝用一器户步的供加冷应热源高损。压失高蒸,峰 加其汽热;器能低所利压需用抽的效汽蒸率口汽明的是显 由低抽锅于炉背汽经压减式压压汽加轮力湿机装;为 置而1直且.2接,×供由10应于5~的抽2汽。.5式高×汽峰1 加轮0热机5P器增a,产设抽生了出的调的凝节蒸结抽汽可, 以量大二的部次节分汽流送化机进构,热再,网送降主入低 主了加加其热热相器器对内。效率。
实用资料《供热工程》第7章集中供 热系统
7.3.3 凝结水回收方式
余压回水的凝结水回收系统
安全水封
余压回水系统的特点
•用 应用户广热泛力入口处设备简单; 凝 倾 次 •1压适0汽力结斜0用0可比,水m于以较也管、作集可一网各用中架致可用半利空且随热径用敷用地设为设热形备50;设起用0二汽~备伏
•为 了 充 分 利 用 蒸 汽的热能,集中热 交换站大多采用两 级加热的方式:凝 结水冷却器和汽-水 实用资料《供热换工热程》器第7。章集中供
供热工程-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曲线1—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
1
度变化曲线(供暖热负荷与室 内外温差成正比)
曲线2—冬季通风热负荷随室
3
2
外温度变化曲线 曲线3—热水供应热负荷随室
外温度变化曲线(受室外温度
影响较小,呈水平直线 )
-5 -10 -15 -20曲线4—总热负荷随室外温度
变化曲线
tw tw' ,t 期间内为线性关系,当室外温度
第二篇 集 中 供 热
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教学目的:掌握热负荷概算方法和热负荷图 教学重点:热负荷图 教学难点: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有供暖、通风、热水供 应、空气调节、生产工艺等用热系统。 这些用热 系统热负荷的大小及其性质是供热规划和设计的 最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正确合理地确定供热系统 的热负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1:49:20 11:49:2 011:49 10/24/2 020 11:49:20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411 :49:201 1:49Oc t-2024-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1:49:2011 :49:201 1:49Saturday , October 24, 2020
供热温度在130℃一150℃ 以下称为低温供热; 供热温度在130℃一150℃以上到250℃以下时,称 为中温供热; 当供热温度高于蒸汽供热250℃一300℃时,称为高 温供热。
生产工艺热负荷通常可采用以产品单位能耗指 标方法(如附录6-5),或按全年实际耗煤量来核算, 最后确定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热负荷。
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

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前言与第一章点集合基本概念1、供热工程: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为用热系统提供热能的供暖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
2、供暖系统:是以人工技术把热源的热量通过热媒输送管道送到热用户的散热设备,为建筑物供给所要求的热量,以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环境。
3、集中供热系统(热源、热网、热用户):是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热用户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供热方式,它由热源、热网、热用户三个部分组成。
4、热电联产: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后,将其低品位热能供热的综合利用能源的技术。
5、季节性负荷: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热负荷属于季节性热负荷。
6、常年性热负荷:生活用热和生产工艺系统用热属于常年性热负荷。
7、热负荷图:是用来表示整个热源或热用户系统热负荷随室外温度或时间变化图。
问题:供暖系统与集中供热系统的区别?热水供热系统基本概念1、当量长度法:将管段的局部损失折合成相当长度的直管段2、主干线:热水网路中平均比摩阻最小的一条管线。
经济比摩阻:保证在规定的计算年限内总费用喂最小时的比摩阻3、不平衡率:4、动水压线:表示供热系统在运行状态下的压力分布。
5、静水压线:表示供热系统在停止运行时的压力分布。
6、回水压线:描述回水管的水压线。
7、供水压线:描述供水管的水压线。
8、动水压曲线:是指系统在运行时,网路中各点的压力分布情况,它是一条曲线,高度等于系统各对应点运行时的测压管水头。
9、静水压曲线:是指系统停止运行时,网路中各点的压力分布情况,它是一条水平直线,高度等于定点的压力。
10、水力工况:11、水力失调:热水供热系统中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热用户的水力失调。
12、一致失调:当网路中各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都大于1或都小于1时,称为一致失调。
13、不一致失调:当网路中各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时,称为不一致失调。
14、等比失调:在一致失调中,所有用户的水力失调度都相等的水力失调状况,称为等比失调。
供热工程-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

应用: 常用于一般的住宅或公用 建筑中。
2.1.3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采用间接连接,需要在建筑物用户入口处或热力 站内设置表面式水-水换热器和循环水泵等设备,造 价高。但热源的补水率大大减少,同时热网的压力工 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热网运行管理。
2.1.2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 由于通风系统中加热空气的设备能承受较高
1 概述
(3)其它热源供热系统 除了上述介绍的热电厂与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外,
还可以利用工业余热、核能和地热等能源形式作为系统的 热源,以节约在供热系统中对一次能源的消耗。
1)工业余热
工业余热是指工业生产过程的产品和排放物料所含的 热或设备的散热。
2)核能供热系统
核能是指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以这种能量为热源的城 市集中供热称为核能供热。
(供暖用户要求的压力一般为1~2mH2O)。
2.1.1供暖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1)直接连接 直接连接是用户系统直接连接于热水网路上。
2)装有水喷射泵的直连(图3b)
a. 喷射泵的工作原理: 热网的高温高压水在喷射泵 的喷嘴处造成负压,在引水室中抽引系统回水,使外网 的高温供水与系统的低温回水在喷射泵的混合室中混 合成中间温度的用户供水。
按热源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种类: (1)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1)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其组成如图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 (k)通风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l) 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m)装设上部储水
箱的连接方式; (n)装置容积式换热器的连接方式; (o)装设下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 1-热源的加热装置;2-网路循环水泵; 3-补给水泵;4-补给水压力调节器;5-散热
器; 6-水喷射器;7-混合水泵;8-间壁式水水换热器;9-供暖热用户系统的循环水泵; 10-膨胀水箱;11-空气加热器;12-温度 调节器;13-水-水式换热器;14-储水箱; 15-容积式换热器;16-下部储水箱;17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水泵;18-热水供应系
D.在利用低位热能方面,开式系统比闭式系统要好些
§8-2 蒸汽供热系统
特点
a.应用在以工业区、工业负荷为主要负荷 b.可用单管(用汽参数大致相同)或多管(按压力分送)供热
C.回收或不回收凝水(由用汽性质、经济性决定 )
9
5
6
4
7
8
1 2
(a)
(b)
3
上水 16
11 14
15
10
12
13
(c)
统的循环管路
§8-1 热水供热系统
闭式双级串联和混联连接的热水供应 系统。 目的:减少热水供应负荷所需的网路循环 水量。 方式:在热网与生活热水换热过程,局部 加大供、回水热网温差而减小热网流量。 下面是图8-2:
§8-1 热水供热系统
热水 供应
2
3
5
网路供水
4
回水
上水
1
网路供水
热水供应
( ) 6b
()
14
12
9
11
13
8
A B
()Leabharlann ()上水上水
()
()
16
15 17
上水
()
()
A B ()
18
供水管 回水管
双管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示意图 (a)、(b)、(c)、(d)、(e) 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f)装水喷射器
的直接连接; (g)、(h)、(i)装混合水泵的直 接连接;(j)供暖热用户与热网的间接连
4
凝水
6
低压自流式凝结水回收系统
1-车间用热设备;2-疏水器;3-室外自流凝结 水管;4-凝结水箱;5-排汽管;6-凝结水泵
§8-2 蒸汽供热系统
2.两相流的凝水回收系
统(余压回水系统)
P1
P2
特点
1.汽、水两相流
1
2
5 4
2.凝水管粗
3
3.作用半径由背压值确定。 4.地势起伏无影响,应用于用汽参数
11
( ) 6a
上水
网路回水
8 7
6
10
12 9
(a)闭式双级串联水加热器的连接图式; (b)闭式混合联接的示意图 1-Ⅰ级热水供应水加热器;2-Ⅱ级热水供应水加热器;3-水温调节器;4-流量调节器; 5-水喷射器;6-热水供应水加热器;7-供暖系统水加热器;8-流量调节器;9-供暖热用 户系统;10-供暖系统循环水泵;11-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水泵;12-膨胀水箱;6a-水加 热器的预热段;6b-水加热器的终热段
5-取水栓;6-止回阀;7-上部储水箱
§8-1 热水供热系统
三 闭式与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的优缺点
A.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的网路补水量少 B.在闭式热水供暖系统中,网路循环水通过表面式热 交换器将城市上水加热,热水供应用水的水质与城市 上水水质相同且稳定 C.在闭式热水供暖系统中,在热力站或用户入口 处,需安装表面式热交换器
(d)
(e)
A B
(f)
17 上水
18 上水
(g)
(h)
蒸汽供热系统示意图 (a)生产工艺热用户与蒸汽网连接 图;(b)蒸汽供暖用户系统与蒸汽网直 接连接图;(c)采用蒸汽-水换热器的 连接图;(d)采用蒸汽喷射器的连接图;
A
B (e)通风系统与蒸汽网路的连接图; (f)蒸汽直接加热的热水供应图式; (g)采用容积式加热器的热水供应图式;
§8-2 蒸汽供热系统
二 凝水回收系统
定义
蒸汽放热后凝结水出用热设备,经疏水 器、凝结水管道返回热源的管道系统及
其设备组成的整个系统
特点
a.水温高(80~100℃)
b.水质保证条件下是良好的锅炉补水
c.能否合理设计与运行是凝水回收的关键
注:凝水回收系统条件复杂
§8-2 蒸汽供热系统
非满管流的凝结水回收系统
在用户内的用热设备放出热量后,沿网中回
水管返回热源。
特点:应用最广泛的供热方式。
§8-1 热水供热系统
a.供暖与热网的连接方式 无混水
分类
直接连接 有混水
用户水力工况 受热网影响
间接连接
通过水-水换热器
用户水力工况与 热网无关
图8-1
5
6
7
1
2
4 (a)
3 10
(b)
(c)
(d)
(e)
(f)
()
按是否与大气相同分类
开式
闭式
按流动方式分类
单相 两相
满管流 非满管流
按流动动力分类
重力回水 机械回水(加压回水)
§8-2 蒸汽供热系统
1 非满管流的凝结水回收系 统(低压自流式)
特点:
1
管内有蒸汽,适用于供热 区域小地形坡向凝水箱, 锅炉房位置应是该区最低 处。开式系统
2 3
5 i 0.005
凝水
6
5.一致用汽点分散蒸汽系统中 6.开式
余压回收系统
1-用汽设备;2-疏水器;3-两向流凝水管道;
4-凝结水箱;5-排汽管;6-凝结水泵
§8-2 蒸汽供热系统
3.重力式满管流凝结水
回收系统
P1
特点
a.对地势有要求 b.室外管不含汽,管径小 c.开式
§8-1 热水供热系统
二 开式热水 供热系统
7 5
热水供应用水 直接取自热水 网路的热水供
应系统
图中 a为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 b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 c.与上水混合的连接方式
3 1 供水管 回水管
46 2
上水
(a)
(b)
(c)
开式热水供热系统中,热水供应热用户
与网路的连接方式 1、2-进水阀门;3-温度调节器;4-混合三通;
第八章 集中供热系统
概述
组成 热源
热网
热用户
按热媒不同
热水供热系统 蒸汽供热系统
分
根据热源不同 热电厂供热系统
类
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根据供热管
单管制
道的不同
双管制
多管制
§8-1 热水供热系统
开式热水供暖系统 分类
闭式热水供暖系统
1. 闭式热水供热系统
图8-1所示为双管制闭式热水供热系统 方式:热水沿热网供水管输送到各个热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