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技术论文
dsp原理及应用的结课论文

DSP原理及应用的结课论文引言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DSP技术在现代通信、音视频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DSP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DSP的基本原理1.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离散时间的信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分布。
–连续时间信号:在时间上具有连续分布的信号。
–采样定理:它保证了模拟信号的采样频率要大于模拟信号频谱的带宽,才能在数字域中完整重建原始模拟信号。
2.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信号采样:将模拟信号在时间上进行采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
–数字滤波: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滤波,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数字变换: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变换,如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等。
–数字重建:将变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反变换,恢复为模拟信号。
DSP在通信中的应用1.语音信号处理–信号压缩: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实现高效的传输和存储。
–语音增强:通过滤波和降噪技术,改善语音信号的质量。
2.图像处理–图像降噪:利用数字滤波技术去除图像中的噪声。
–图像增强:通过锐化滤波器和对比度增强算法,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3.无线通信–调制解调:将数字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并在接收端进行解调。
–信道均衡:对信道中的失真进行补偿,提高信号质量。
DSP在音视频处理中的应用1.音频处理–声音合成: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合成逼真的人声、乐器音色等。
–音频编码: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流,实现高效的传输和存储。
2.视频处理–视频压缩:使用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DCT、运动补偿等技术,将视频信号压缩到较小的数据量。
–视频解码:将压缩后的视频信号进行解码,恢复为原始的视频图像。
结论DSP技术在现代通信、音视频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DSP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通信和音视频处理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DSP技术论文(精)

DSP技术引领数字生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DSP 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切都源于DSP 技术。
关键字:DSP 技术,数字电视,3G ,数字生活。
DSP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 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数字信号处理已经在通信等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DSP 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切都源于DSP 技术。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DSP 芯片,DSP 芯片也称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器,其主要应用是实时快速地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DSP 芯片一般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 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2. 程序和数据空间分开,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3. 片内具有快速RAM ,通常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总线在两块中同时访问;4. 具有低开销或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支持;5.快速的中断处理和硬件I/O支持;6. 具有在单周期内操作的多个硬件地址产生器;7. 可以并行执行多个操作;8. 支持流水线操作,使取指、译码和执行等操作可以重叠执行。
新近涌现的各种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规格尺寸繁多,外形各式各样,令人难以胜数,其设计目标也是为了满足各种对性能要求高低不同的应用。
DSP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探讨论文

DSP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探讨论文DSP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探讨论文在各领域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DSP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探讨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引言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即DSP),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门涉及到许多学科并且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的热门学科。
它利用微型计算机、专用处理设备,以数字方式对信号的采集、变换、滤波、估值、增强、压缩、识别处理,得到人们需要的信号形式。
它紧紧围绕着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实现以及应用发展。
二、DSP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的理论基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比如微积分、概率统计、随机过程、数值分析等数学基础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工具,同时它与网络理论、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通信原理、故障诊断,传感器技术等密切相关,还有近些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些学科: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都与数字信号处理密不可分。
正是由于有这些理论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广泛的市场需求,DSP 处理的器件也应运而生,在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同时得到迅速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单片DSP芯片是1978年AMI公司发布的S2811,在这之后,1979年美国Intel公司发布的商用可编程器件2920是DSP 芯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即使这两种芯片内部没有现代DSP芯片的单周期乘法器,但是他们为DSP的蓬勃、迅速发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接着,1980年,日本NEC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具有乘法器的商用DSP芯片,随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公司)推出一系列DSPs 产品,广泛地应用在信号处理的各个领域。
三、DSP技术的优点和单片机比较而言,DSPs具有集成度高、CPU快速、存储器容量大,并内置了波特率发生器、FIFO缓冲器,可提供高速、同步串口、标准异步串口。
DSP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

DSP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14-1BF学生姓名:邓哥哥学号:前言DSP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缩写,表示数字信号处理器,信息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数字化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DSP器件来完成,DSP技术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并得到迅速发展的前沿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以数字形式对信号进行采集、变换、滤波、估值、增强、压缩、识别等处理,以得到符合人们需要的信号形式。
DSP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一、DSP广告平台DSP的特点包括,通过一个独立的用户界面,可以将广告互换和其他媒体提供者连接;自动化的竞标管理功能,一般包含了实时的竞标系统;捕捉和管理品牌数据及提高目标客户群的第三方数据的能力;结合所有媒体资源,控制预算和竞争率;通过多媒体供应商,完全集成竞争对手的性能报告。
二、高效互联网广告平台——AvazuDSPAvazuDSP——四位一体的整合营销需求方平台基于个人兴趣行为再定向技术基础,由德国Avazu公司创造的以公开(Openness),透明(Transparency),效率(Efficiency), 实时(RealTime Bidding)为理念的媒介购买投放平台。
该平台允许广告商通过一个接口管理并且投放全球所有最大的广告交易系统 Ad Exchanges, 供应方平台 SSPs以及网络联盟 Ad Networks,并且可以通过 RTB – Real Time Bidding 技术针对各种广告资源进行自动化估值,竞价以及定向。
用户利用DSP平台以及Avazu自主研发的CreativeOptimization Engine可以实现在曝光前对目标受众的CTR 点击率最大化以及创意个性化 (Creative Personalization)。
三、DSP微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是以数字信号来处理大量信息的器件。
DSP原理与应用论文

DSP原理与应用论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姓名:学号:DSP 的发展及应用一、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发展步入21世纪之后,社会进入数字化的时代,而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正是这场数字化革命的核心。
从20世纪60年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崛起, 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单片可编程DSP 芯片产生以来,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发展迅猛异常。
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专用或通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通过数字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
与模拟信号处理相比, 数字信号处理具有精确,灵活,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和易于大规模集成等特点。
DSP 系统以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与模拟信号处理系统相比,其优点:a. 接口简单、方便。
由于数字信号的电气特性简单,不同的DSP系统相互连接时,在硬件接口上容易实现;b. 精度高,稳定性好。
数字信号处理仅受量化误差和有限字长的影响,处理过程不引入其他噪声,因此有较高的信噪比。
另外模拟系统的性能受元器件参数性能影响较大,而数字系统基本不变,因此数字系统更便于测试、调试及批量生产;c. 编程方便,容易实现复杂的算法。
在DSP系统中,DSP芯片提供了一个高速计算平台,系统功能依赖于软件编程实现。
当其与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和计算数学相结合时,可以实现复杂的信号处理功能;d. 集成方便。
现代DSP芯片都是将DSP芯核及其外围电路综合集成在单一芯片上。
这种结构便于设计便携式高集成度的数字产品。
现代DSP芯片作为可编程超大规模集成(VLSI) 器件,通过可下载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功能。
DSP芯片除具有普通微处理器的高速运算和控制功能外,还针对高数据传输速率,数值运算密集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在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和指令流程设计上做了较大改动。
其结构特点有: 1. DSP 芯片普遍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即数据总线和程序总线相互分离,这使得处理指令和数据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处理效率;2 DSP 芯片大多采用流水线技术,即每条指令的执行划分为取指,译码,取数等若干步骤,由片内多个功能单元分别完成。
DSP应用论文(完成)

浅谈DSP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什么是DSP技术以及DSP技术的主要优缺点;详细介绍了DSP技术在当前信号处理、通信、语音处理、图像处理、军事、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医疗、家用电器等领域的主要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字:DSP 优缺点应用趋势1 引言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指理论上的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是指一种对数字信号进行大量处理的微处理器,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较高的运行速度,是数字化电子世界中日益重要的电脑芯片。
因此,DSP既可以代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也可以代表数字信号处理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前者要通过后者变成实际产品,而后者以前者的理论为基础。
2 DSP的主要优缺点DSP的优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元件值的容限不敏感,受温度、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小;2)容易实现集成;3)可以分时复用,共享处理器;4)方便调整处理器的系数实现自适应滤波;5)可实现模拟处理不能实现的功能:线性相位、多抽样率处理、级联、易于存储等;6)可用于频率非常低的信号;7)DSP可以工作在省电状态,节省能源。
DSP的缺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需要模数转换;2)受采样频率的限制,处理频率范围有限;3)数字系统由耗电的有源器件构成,没有无源设备可靠。
虽然DSP目前还有一些缺点,但是它的优点远远超过其缺点,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DSP将会不断完善和壮大。
3 DSP的应用自从DSP芯片诞生以来,DSP芯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DSP应用技术论文

摘要介绍DSP的发展和在对电机控制方面的优势和电动机在控制领域的应用。
着重说明了如何利用DSP来实现对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等的控制。
因DSP具有灵活的指令集;内在的操作灵活性;高速的运算能力;改进的并行结构;有效的成本,使得TMS320系列成为很多处理应用的理想选择"通过简单的介绍其控制电路的功能来详细说明了电动机专用DSP的应用。
通过对电动机专用DSP的应用的分析来引出直流电动机的DSP控制,在此章中详细的描述了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和直流电动机的DSP控制方法,包括硬件和软件上的配置等。
描述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DSP控制。
首先介绍了交流异步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通过其原理引出SPWM的控制技术,然后用DSP系统来实现SPWM波的生成,从而起到利用DSP来控制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控制。
然后描述了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
通过介绍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基于DSP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控制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关键词:电动机;控制原理;DSP控制目录摘要1目录2基于DSP的电机控制方法研究31.前言31.1课题背景31.2研究意义32.DSP系统在电机控制领域的应用42.1T MS320F2812介绍42.2拉制电路的功能52.3电机专用DSP的应用63.直流电动机的DSP控制73.1直流电动机的拉制原理73.2直流电动机的DSP控制方法和编程例子93.2.1系统硬件设计93.2.2系统软件设计103.2.3数字PI调节器的DSP实现方法113.3单极性可逆PWM系统DSP控制方法和编程例子134.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144.1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144.2矢量控制在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中的应用154.2.1系统组成154.2.2硬件部分154.2.3软件部分165.总结17参考文献18基于DSP的电机控制方法研究1.前言1.1课题背景数字信号处理(DSP)是一门涉和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DSP综述论文

DSP应用综述摘要:数字信号处理(DSP)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并广泛应用于很多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新兴学科。
DSP技术已经在通信、网络、控制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中阐述了DSP 的基本原理,DSP的特点,DSP系统构成,DSP芯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DSP1 介绍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DSP技术已经成为数字化社会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DSP可以代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也可以代表数字信号处理器,其实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前者是理论和计算方法上的技术,后者是指实现这些技术的的通用或专用可编程微处理器芯片。
随着DSP芯片的快速发展,DSP这一英文缩写已被大家公认为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代名词。
数字信号处理是以众多学科为理论基础的,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
例如,在数学领域,微积分、概率统计、随机过程、数值分析等都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工具,与网络理论、信号与系统、控制论、通信理论、故障诊断等也密切相关。
近来新兴的一些学科,如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都与数字信号处理密不可分。
数字信号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1 算法的研究算法的研究是指如何以最小的运算量和存储空间来完成指定的任务。
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使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的变换。
到现今,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如:语音与图像的压缩编码、识别与鉴别,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加密和解密,信道的辨识和与均衡,智能天线,频谱分析等各种快速算法都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各种实时处理的的应用提供了算法基础。
1.2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是用硬件、软件或软硬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各种算法。
2 DSP的特点数字信号处理不同于普通的科学计算与分析,它强调运算的实时性。
除了具备普通微处理器所强调的高速运算和控制能力外,针对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在处理器的结构、指令系统、指令流程上作了很大的改进,其主要特点如下:采用哈佛结构,采用多总线结构,采用流水线技术,配有专用的硬件乘法、累加器,具有特殊的DSP指令,快速的指令周期,硬件配置强,支持多处理器结构,省电管理和低功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SP技术引领数字生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DSP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切都源于DSP技术。
关键字:DSP技术,数字电视,3G,数字生活。
DSP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数字信号处理已经在通信等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DSP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切都源于DSP技术。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DSP芯片,DSP芯片也称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器,其主要应用是实时快速地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DSP芯片一般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2.程序和数据空间分开,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3.片内具有快速RAM,通常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总线在两块中同时访问;4.具有低开销或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支持;5.快速的中断处理和硬件I/O支持;6.具有在单周期内操作的多个硬件地址产生器;7.可以并行执行多个操作;8.支持流水线操作,使取指、译码和执行等操作可以重叠执行。
新近涌现的各种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规格尺寸繁多,外形各式各样,令人难以胜数,其设计目标也是为了满足各种对性能要求高低不同的应用。
这些需求既包括附加在现有的处理器上、用于提供DSP功能的简易编码器。
在近几年里,DSP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越来越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例如数字电视,3G数字生活。
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就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受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
数字信号的传播速率是每秒19.39兆字节,如此大的数据流的传递保证了数字电视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拟电视的先天不足。
同时还由于数字电视可以允许几种制式信号的同时存在,每个数字频道下又可分为几个子频道,从而既可以用一个大数据流--每秒19.39兆字节,也可将其分为几个分流,例如4个,每个的速度就是每秒4.85兆字节,这样虽然图像的清晰度要大打折扣,却可大大增加信息的种类,满足不同的需求。
例如在转播一场体育比赛时,观众需要高清晰度的图像,电视台就应采用每秒19.39兆字节的传播;而在进行新闻广播时,观众注意的是新闻内容而不是播音员的形象,所以没必要采用那么高的清晰度,这时只需每秒3兆字节的速度就可以了,剩下16.39兆字节可用来传输别的内容。
如今,数字电视是人们谈论最多的热闹话题之一。
由于数字电视是种新鲜事物,一些相关报道及文章介绍中出现似是而非的概念,诸如“数码电视”、“全数字电视”、“全媒体电视”、“多媒体电视”等,造成大众感到困惑,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数字电视”的含义并不是指我们一般人家中的电视机,而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
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
因为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因此,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
数字电视技术与原有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l)信号杂波比和连续处理的次数无关。
电视信号经过数字化后是用若干位二进制的两个电平来表示,因而在连续处理过程中或在传输过程中引入杂波后,其杂波幅度只要不超过某一额定电平,通过数字信号再生,都可能把它清除掉,即使某一杂波电平超过额定值,造成误码,也可以利用纠错编、解码技术把它们纠正过来。
所以,在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降低信杂比。
而模拟信号在处理和传输中,每次都可能引入新的杂波,为了保证最终输出有足够的信杂比,就必须对各种处理设备提出较高信杂比的要求。
模拟信号要求 S/N>40dB,而数字信号只要求S/N>20dB。
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噪声逐步积累,而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新的噪声,也即信杂比基本不变。
(2)可避免系统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而在模拟系统中,非线性失真会造成图像的明显损伤。
(3)数字设备输出信号稳定可靠。
因数字信号只有“0”、“l”两个电平,“l”电平的幅度大小只要满足处理电路中可能识别出是“l”电平就可,大一点、小一点无关紧要。
(4)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
近年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可以存储多帧的电视信号,从而完成用模拟技术不可能达到的处理功能。
例如,帧存储器可用来实现帧同步和制式转换等处理,获得各种新的电视图像特技效果。
(5)由于采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配合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
(6)数字技术可实现时分多路,充分利用信道容量,利用数字电视信号中行、场消隐时间,可实现文字多工广播(Teletext)。
(7)压缩后的数字电视信号经数字调制后,可进行开路广播,在设计的服务区内(地面广播),观众将以极大的概率实现“无差错接收”(发“0”收“0”,发“ l”收“l”),收看到的电视图像及声音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质量。
(8)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类型的频谱资源。
以地面广播而言,数字电视可以启用模拟电视?quot;禁用频道(taboo channel),而且在今后能够采用“单频率网络”(single frequency network)技术,例如 l套电视节目仅占用同 1个数字电视频道而覆盖全国。
此外,现有的 6MHz模拟电视频道,可用于传输 l套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或者 4-6套质量较高的数字常规电视节目,或者 16-24套与家用 VHS录像机质量相当的数字电视节目。
(9)在同步转移模式(STM)的通信网络中,可实现多种业务的“动态组合”(dynamic combination)。
例如,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中,经常会出现图像细节较少的时刻。
这时由于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量较少,便可插入其它业务(如电视节目指南、传真、电子游戏软件等),而不必插入大量没有意义的“填充比特”。
(10)很容易实现加密/解密和加扰/解扰技术,便于专业应用(包括军用)以及广播应用(特别是开展各类收费业务)。
(ll)具有可扩展性、可分级性和互操作性,便于在各类通信信道特别是异步转移模式(ATM)的网络中传输,也便于与计算机网络联通。
(12)可以与计算机"融合"而构成一类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为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重要组成部分。
3G:近年来移动通信发展迅猛,自70年代末期模拟蜂窝系统问世以来,不到二十年时间,已经发展到以数字化技术为特征的第二代移动通信,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已着手探寻第三代移动通信(即未来个人通信)的实现路径。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实现多媒体、宽带化、智能化和高质量的全球通信;二是规范寻呼、无绳、蜂窝和低轨道卫星在内的多种标准,统一"空中接口"。
IMT-2000将宽带CDMA视为优先考虑的方案,但在频分模式的选择上,欧洲建议由GSM向上过渡;北美建议由CDMA向上发展,日本力求与欧洲靠近,而这些要求对芯片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最典型的要求就是适用芯片应具有卓越的运行与处理能力,以及更高的兼容性。
(一)运行速度第三代移动通信要求DSP至少达到300MIPS的运算速度,才能实现各种繁杂的算法、解压缩和编译码。
目前,DSP在功能上趋向实现多个MAC和多个寄存器,更宽的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在结构上趋向采用SIMD、MIMD以及VLI W(超长指令)。
第六代VLIW结构的TMS320C67x DSP产品,浮点运算速度达到1GFLOPS。
用一片C67x就可完成10片普通DSP的工作,但其单价与市面上普通浮点DSP的价格相当,C67x功能之强大,足以为下一代个人通信提供高速、精确、多功能和多信道的解决方案。
(二)兼容性由于在此之前有第一、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运行,那么怎样是第三代通信系统与前两代相容,就成了一个技术难题。
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虽然在现在和未来都不是移动通信的发展主流,但是在全球的少数地区,例如北美的一些地区还将会存在;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和普及率方面远远高于第一代和第三代,而且至少在未来的十年中将会与第三代系统并行发展,预计在第二代的发展终期,将达到全球四亿用户,这样系统的兼容性将显得非常主要。
如果第三代专用芯片无法实现与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兼容,那么第三代通信系统不但在初期的投入会很高,而且由于无法继承和使用现存的网络和移动设备,将造成巨大的资源和财力的浪费。
随着DSP 技术越来越成熟,我相信DSP技术会越来越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希望DSP技术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实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1]吴新余,等.信号与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2]DSP BIO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 face.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2000[3]张有顺,冯井刚.电能计量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