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带

合集下载

北美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

墨西哥中央高原工业区
• 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是在石油、采矿工 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是在石油、 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墨西哥最重要的工 业区。这里集中了墨西哥工业产值的70%。 业区。这里集中了墨西哥工业产值的 %。 最大的工业中心是墨西哥城, 最大的工业中心是墨西哥城,其次为瓜达 拉哈拉。 拉哈拉。
墨西哥湾沿岸工业区
• 在美国境内,是在墨西哥湾油田的基础上 在美国境内, 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以石油开采、 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以石油开采、石 油化工、飞机制造和宇航工业为主。 油化工、飞机制造和宇航工业为主。休斯 敦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 敦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达拉斯 是美国飞机制造和宇航工业中心。 是美国飞机制造和宇航工业中心。
五大湖工业区
• 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的圣保罗-辛辛那提- 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的圣保罗-辛辛那提-布法 罗三角区内,是北美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 罗三角区内,是北美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在阿 巴拉契亚煤田、 巴拉契亚煤田、中部煤田和苏必利尔高地铁矿的 基础上发展起钢铁、汽车、机器制造、农机、运 基础上发展起钢铁、汽车、机器制造、农机、 输机械等工业。钢铁工业集中在匹兹堡、加里、 输机械等工业。钢铁工业集中在匹兹堡、加里、 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城市, 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城市,其中匹兹堡 钢都”之称,底特律是世界闻名的汽车城, 有“钢都”之称,底特律是世界闻名的汽车城, 克利夫兰是美国重型机器制造业中心, 克利夫兰是美国重型机器制造业中心,芝加哥是 本区最大的工业城市、铁路枢纽、 本区最大的工业城市、铁路枢纽、美国最大的农 机和运输机械制造中心和农畜产品加工中心。 机和运输机械制造中心和农畜产品加工中心。
北美洲工业区主要分为六大新兴工业区
• • • 中部大西洋沿岸工业带, 中部大西洋沿岸工业带,分布在美国波士顿到巴尔的摩的大西洋沿岸狭长 地带 五大湖工业区,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的圣保罗-辛辛那提-布法罗三角区内, 五大湖工业区,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的圣保罗-辛辛那提-布法罗三角区内, 是北美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 圣劳伦斯工业带, 圣劳伦斯工业带,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境内的圣劳伦斯谷地和五大湖下游低 地区,是加拿大工业最集中的地区,有钢铁、汽车、机器制造、造船、木材、 地区,是加拿大工业最集中的地区,有钢铁、汽车、机器制造、造船、木材、 化学、食品等工业;墨西哥湾沿岸工业区,在美国境内, 化学、食品等工业;墨西哥湾沿岸工业区,在美国境内,是在墨西哥湾油田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飞机制造和宇航 工业为主 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北起西雅图、南抵圣迭戈,是美国另一新兴的工业带。 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北起西雅图、南抵圣迭戈,是美国另一新兴的工业带。 以电子、宇航、飞机、 以电子、宇航、飞机、石油工业为主 墨西哥中央高原工业区,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是在石油、 墨西哥中央高原工业区,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是在石油、采矿工业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墨西哥最重要的工业区

专题04 人口分布与迁移-2023届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备考点梳理与特训(山东专用)

专题04 人口分布与迁移-2023届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备考点梳理与特训(山东专用)

专题四人口分布与迁移【必背知识】世界人口的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疏。

二、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 人口密集区:东亚与南亚(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欧洲西部(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北美东部(五大湖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2. 人口稀疏区: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气候严寒,不利人类生产及生活); 南极洲撒哈拉(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气候湿热,不利于居住)。

3. 纬度分布:90%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4. 海陆分布: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5. 垂直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和低地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高山和高原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例如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2. 气候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

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例如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在高原;高寒区,分布在河谷。

3. 自然资源水资源: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例如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例如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章:工业专题(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章:工业专题(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足:①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②水资源不足;③科技发展水平不高;④产业结构相对单一;⑤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⑥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③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⑤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⑥治理环境污染。

第七章:工业专题(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1、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2、四大工业基地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2)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①煤铁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丰富;④农业资源支持;⑤国家政策支持;⑥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Ⅱ.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②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③科技发达;④市场广阔;⑤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⑥劳动力丰富;不足:①水源、②能源不足;③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Ⅲ.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1)地理位置: 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带课件

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带课件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
成都-重庆-贵阳的产业结构与特点
要点一
产业结构
要点二
特点
以制造业为主导,包括航空航天、电子科技、医药制造等。
成都-重庆-贵阳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中心 之一,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好的地理位置。
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的产业结构与特点
产业结构
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导,包括石油化工、煤炭、有色金 属等。
工业地带的重要性
1 2 3
促进经济发展 工业地带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 形成的产业链和集聚效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推动经济增长。
推动技术创新 工业地带内的企业间容易形成技术创新的氛围, 有利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进步。
优化资源配置 工业地带内的企业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带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带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东岸。
产业特点
该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导,包括家电、电子、玩具、皮革等,同时 发展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
知名企业
该地区拥有许多知名企业,如华为、腾讯、美的集团等。
京津唐工业地带
地理位置
京津唐工业地带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 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以武汉、重庆为中心,聚集了众多汽车制造企业,如东风汽车、 长安汽车等,生产轿车、商用车等。
以武汉、重庆为中心,发展了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和电子设 备的生产和研发。
以武汉、重庆为中心,拥有大型石化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 等,生产石油化工产品。
山西-河南工业地带
煤炭工业
以山西、河南为中心,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工业篇(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工业篇(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


❺。运理用亚解地欧秦图岭和大一地陆淮形桥河剖是面密我示集国意区东图部,重归要纳地我理国分地界势线特点

沿长江密集区


东南沿海密集区
❶识记世界最高峰 ❷识记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东部多西部少; ❸理解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及其两侧的地形区 。理解秦岭一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地理分界线
不利条件:技术落后 措施:发展低能耗、低水耗产业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范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东部 主要工业中心:北京、天津、唐山等 特点:钢铁、机械制造、石化、纺织工业 等,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优势: • 紧靠山西能源基地 • 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资源 • 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 • 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
(3)有关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分布,判断正 确的是( A ) A.①是辽中南工业区 B.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③是京津唐工业区 D.④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4.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C )
A. 陕西西安
B.上海浦东
C.北京中关村
D.广东深圳
5.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B )
不利条件:能源、水资源缺乏 措施: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范围: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主要工业中心:上海、南京、杭州等 特点: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 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优势: • 农业基础较好 • 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 • 发达的交通网络(铁路、公路、海港) • 市场广阔
❺运用地图和地形剖面示意图,归纳我(国地3势)特点市场广阔
(4)水资源丰富

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带

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全球制造 业的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集中 的世界工业地带
世界工业地带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 半球中纬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 主要有:
北美工业地带—— 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东欧工业地带—— 资源型重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世界著名的临海工业地带
1、工业中心: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
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等 2、地位: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 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 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 和技术力量雄厚,有统一的电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网,交通便利 工业结构最完整,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 新材料、汽车、微电子等工业发达 5、方向: 今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 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6、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7、解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1、工业中心: 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 开放区各城镇。 2、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利用外资发展本 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4、方向:利用特区的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发展以出 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5、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6、解决:西电东送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特点
运输、能源和原材料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 的区位选择影响力减弱。
劳动力价格和距离市场远近的影响力也相 对下降。
技术集聚程度、人才、信息、环境、交通 通讯等因素的影响力加强。
特点: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专题七+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二)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专题七+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二)
专题七 自然资源与经济 发展(二)
一、矿场资源与工业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许多工业部门的原材料 直接来自矿产资源。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2. 我国煤炭、石油、铁矿的分布 (1)煤炭 ①我国煤炭总量世界第一; ②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 ③煤炭最丰富的三个省区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其中山西省最多); ④大型煤矿有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峰峰等;陕西的神府煤矿;内蒙古的东 胜、准格尔。
(3)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高新技术产业区形成主要有利条件:①临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多( 最重要的条件);②交通便利;③政府的政策支持等。
二、交通运输
1. 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2. 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不仅要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价格、速度、运输量 等特点,还要考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等。 (1)急需的、不容易保鲜、数量少的货物:距离远的一般选航空,距离近的选公路 。 (2)不急需、数量大、可长久保存的货物,如大米、木材等选铁路或者水路。
(2)石油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也有。 ②大型油田:黑龙江的大庆油田、辽宁的辽河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 利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
(3)铁矿 ①分布:分布广泛,河北、辽宁、四川储量最大。 ②作用: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 ③特点:贫矿多,富矿少。 ④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
马鞍山、重庆。
3.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表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4.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如上图)

主要的工业地带:德国鲁尔区

主要的工业地带:德国鲁尔区

2、 世界性钢铁过剩—— 钢铁工业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产钢国、钢出品国增多), 20世纪70年代后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减 少,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3、产业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采煤、钢铁、化学 和机械制造工业,其中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 工业为主导,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并高度集 中于少数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 门的衰落,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80年代, 鲁尔工业区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 量为2190亿吨, 占全国总储量 的3/4,其中 经济可开采量 约220亿吨, 占全国的90%。
2、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典、 俄罗斯等国的铁 矿石到荷兰鹿特 丹,再经过莱茵 河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就 近从法国洛林铁 矿区进口。
3、充沛的水源
区内有莱 茵河、鲁 尔河、利 珀河及4条 运河,提 供了充沛 的水源。
丰富的煤 炭资源
运入铁矿 煤炭工业 丰富的水源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学工业
机械 工业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 原因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多元化)
● 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 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 ●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造 传
减少厂矿 企业数量



每个厂生产
规模扩大
经 济 结 构 多 样 化
鼓励、引进汽车、 石化电子、通信技 术等新兴产业
重视发展 第三产业
发 展 新
和 第 三
兴 产 业
产 业
鲁尔区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业中心: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
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等 2、地位: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
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 大型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和
技术力量雄厚,有统一的电网,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交通便利
工业结构最完整,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新 材料、汽车、微电子等工业发达 5、方向:
分布范围:
俄罗斯的中央工业区、西 北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等。 乌克兰的顿涅茨——第聂伯河 沿岸工业区、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等国的主要工业区。
区位条件:
资源丰富、基础工业实力 雄厚。
特点:
属资源型重工业地带,工 业布局在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的内陆。燃料动力、钢铁、机 械、化学等部门是主要支柱, 轻工业相对发展迟缓。二战以 后,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发 展较快。
硅谷----主导工业:微电子工业
崛起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位于旧金山东南
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 2、气候宜人:属于地中海气候 3、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
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4、便捷的交通: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
速公路贯穿全境 5、军事订货:为美国高技术工业发展的独有条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世界著名的临海工业地带
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工业类型逐渐从劳动力密集型 向技术密集型过渡。
中国的工业
北美工业地带
分布范围:
美国东北部和加 拿大南部。
区位条件:
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运输便利;农业 发达,人口稠密。
特点:
工业部门以重工业 为主,轻工业也很发 达,工业部门齐全多 样,尖端技术和高科 技工业居世界领先地 位。
高新技术产业
高技术工业部门: 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高分子
合成、遗传工程、激光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科技人才比例高;生产增长速度快、产 品更新换代周期短;投入研究开发费用比例 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
——硅谷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中
半岛的海湾地区,以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1、工业中心: 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
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 业城市。 2、地位:
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 之一。 3、发展有利条件:
区内煤、铁、石油资源丰 富;便利的交通;雄厚的基础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著名的重工业基地,鞍本钢铁、沈阳机械、大连造船和石化、
辽阳化纤工业 5、方向:
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要更新设备,提高产 品质量,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当地又缺乏原料资源工业的发展 6、问题:能源、水源不足
特点:
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加工 贸易型工业地带。近年来技术 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日本的原料进口
俄罗斯
加拿大
木材
中国 棉花
石油
西亚
煤炭
各国
石油
小麦 煤炭
铜矿
美国
欧洲 各国
非洲 各国
机械 铜矿
东南亚
Japan
羊毛
石油 铁矿
煤炭
煤炭
木材 澳大利亚
拉美 各国
各国
日本的商品输出
俄罗斯
钢铁
加拿大
汽车
中国钢铁
今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 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6、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7、解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1、工业中心: 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 开放区各城镇。 2、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利用外资发展本 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4、方向:利用特区的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发展以出 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5、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6、解决:西电东送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 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等。 2、地位:
这个地带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地,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 3、发展方向:
这个地带将逐步向着拥有水电,有色冶金,化工,钢铁,轻纺, 机械,电子等多种工业地带的方向发展。
三个工业地带: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陇海—兰新工业地带
四个主要工业基地: 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
例:美国“锈带”、德国鲁尔区、法国北加 莱区的“告别”煤炭业、英国的转型服务业,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世界范围内资源依赖型工业向技术、贸 易依赖型工业转变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
资源
环境 交通运输 市场
劳动力 科学技术 集聚 土地价格
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水系,面积相 当于鄱阳湖的61倍.
总蓄水量与比它大一倍的波罗的海相当, 有“北美地中海”之称,所蓄淡水占世界 地表淡水总量的1/5.
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湖水汇入圣劳 伦斯河,最终流入大西洋。
与密西西比河之间有运河相通
1。范围: 这个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
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 业等工业基地。 2。发展条件: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本区资源能源丰富;但交通、资金、 技术和水源成为限制因素。 3.方向:
加强东西部联系,外引内联,发展成为重工业地带。
1、范围: 包括沪宁杭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分布范围:
日本太平洋沿岸长达1000千 米的地带。(分布于“三湾一 海”:大阪湾、东京湾、伊势 湾、濑户内海。)由京滨(精 密机械)、阪神(石油化工)、 濑户内海(钢铁)、名古屋 (汽车)、北九州(硅电子工 业)五大工业区。
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科学技术发 达、人口稠密。
电器
西亚 汽车.钢铁
各国
Japan
欧洲 轮船 各国 汽车.钢铁
非洲
钢铁 汽车.轮船
钢铁 化纤 汽车
各国
东南亚
汽车国
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分布范围:
北起韩国东南的沿 海、中国东部沿海、向 南延伸到东南亚一些国 家。
特点:
工业类型逐渐从劳 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 型过渡。
中国的工业地带
专题29 世界主要工业地带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全球制
造业的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集中
的世界工业地带
世界工业地带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 布。主要有:
北美工业地带—— 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东欧工业地带——
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资源型重工业地带
汽车城:底特律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 汽车产量、销售额占全国80%左右 造船业集中分布区之一
西欧工业地带
分布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英国和法国 的东部和北部、德国、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瑞士、意大利北部,以及斯 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南部。
区位条件:
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熟 练的高科技人才,邻近丰富的铁、煤 资源,交通运输方便,经济基础雄厚.
1、工业中心: 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 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
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
源;靠近山西能源基地,有统 一的电网;便利的交通;新兴 高技术产业有科研机构和高校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为依托 轻重工业都发达,京津以机械、冶金、化工、汽车、纺织和食品 工业为主,唐山以采煤、冶金、陶瓷等工业较为发达 5、方向: 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 精细化工方面,并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6、问题:水资源短缺 7、解决:南水北调
斯坦福大学为中心 半个世纪前这个地区只
是生产苹果、核桃、杏仁等作物的农牧业
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

1999年,硅谷地区的
GDP 超过
中国GDP总值的
1/4。如果把
硅谷视为
一个国家,其经济实力
可以排在世界第12位。
依托世界一流的大学
有雄厚的技术人才和睿智的创业家
在硅谷有三四十个以上的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有上千个,硅 谷堪称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美国对高学历、 高科技人才采取了来者不拒的移民政策。目 前硅谷32%的人口是美国以外出生的,

①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 之称。“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 ②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筑波(世界最大、 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 ③中国:中关村 ④台湾——新竹科技园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特点
运输、能源和原材料因素对高新技术产 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力减弱。 劳动力价格和距离市场远近的影响力也 相对下降。 技术集聚程度、人才、信息、环境、交 通通讯等因素的影响力加强。
1、范围: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深 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 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 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 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等)和经济开放区(辽东半岛、长江 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广 西沿海等)。 2、地位:是我国引进外资和技术, 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 带。 3、发展优劣势:港口众多,对外联 系便利,有利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 外向型企业和对外贸易;但煤炭和电 力紧缺 4、方向:现在,大秦铁路和秦皇岛 煤炭输出港的建成,以及浙江秦山、 江苏田湾、广东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 和一批水电站,火电站的建成,将给 本地带内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 前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品向 高精尖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