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赫山“毒地”艰难解毒

合集下载

2024年毒情重点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毒情重点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毒情重点整治工作总结2024年的毒情重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1. 加强毒品执法力度:2024年,我国将继续加大毒品打击力度,全面深化打击毒品犯罪行动。

各级执法机关将加强协作,开展联合行动,重点打击毒品生产、贩卖、运输和施用等环节,打击毒品犯罪链条。

同时,将创新打击手段,加大对于互联网上的毒品贩卖行为打击力度。

2. 加强毒品预防教育: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加强教育宣传。

各级教育部门将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向学生普及毒品的危害和防范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于毒品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3. 增加戒毒康复力度: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戒毒康复工作,提供更多的戒毒床位和专业的康复服务。

各级卫生部门将加强戒毒康复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戒毒康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戒毒康复工作,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4. 强化边境管控: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边境管控,打击毒品走私行为。

各级公安部门将加强边境警务合作,加强边境地区的巡逻和检查力度,重点打击跨境毒品走私活动,切断毒品走私通道。

5. 加强国际合作: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打击跨境毒品犯罪。

加强情报交流,加强联合行动,共同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同时,我国将积极参与国际毒品治理机构和框架,推动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综上所述,2024年的毒情重点整治工作将在加强执法力度、加强预防教育、增加戒毒康复力度、强化边境管控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展开。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减少毒品的滥用和传播,维护社会安全和民众的身心健康。

地菜中毒谣言

地菜中毒谣言

百姓很容易把“草绳当蛇” 反思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百姓很容易把“草绳当蛇”
市民为什么轻信地菜煮蛋有毒? 市民为什么轻信地菜煮蛋有毒?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沙秋实教育咨询中心主任丹妮表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沙秋实教育咨询中心主任丹妮表示, 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因为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缺乏了信任 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缺乏了信任, 第一是因为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缺乏了信任,因为近年食品安 全的公共事件频发,老百姓的神经绷紧了,宁可信其有, 全的公共事件频发,老百姓的神经绷紧了,宁可信其有,也不 可信其无;第二是跟风 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 跟风, 可信其无;第二是跟风,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讲的人多 了就轻易相信了,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太强。 了就轻易相信了,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太强。 丹妮建议,市民对食品安全方面缺乏信任, 丹妮建议,市民对食品安全方面缺乏信任, 所以社会急迫需 要完善食品安全法,健全法律; 要完善食品安全法,健全法律;其次政府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培 养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养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亲,不要吃地菜,有毒啊~~!! 不要吃地菜,有毒啊 !!
蔓延】向周边地区蔓延, 【蔓延】向周边地区蔓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达省外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则谣言,一个晚上就以“细胞分裂”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则谣言,一个晚上就以“细胞分裂”的 方式传遍了整个长沙,并蔓延到了长沙市周边地区。 方式传遍了整个长沙,并蔓延到了长沙市周边地区。 根据市民的反馈,23日晚上9 根据市民的反馈,23日晚上9时,谣言最早出现在望城区乔 日晚上 口镇,随后向高塘岭镇、桥驿镇、靖港镇等地方扩散;通过 口镇,随后向高塘岭镇、桥驿镇、靖港镇等地方扩散; 电话、短信、微博、QQ、网帖等方式,这个消息再向宁乡、 电话、短信、微博、QQ、网帖等方式,这个消息再向宁乡、 浏阳、益阳等地方传播。 24日早上 岳阳市、汨罗市、 日早上, 浏阳、益阳等地方传播。 到24日早上,岳阳市、汨罗市、平 江县、湘阴县等周边地区居民,已经全部知晓。 江县、湘阴县等周边地区居民,已经全部知晓。 “我姐姐在广西上班,都听说了地菜有毒的消息。”市民 我姐姐在广西上班,都听说了地菜有毒的消息。 丁先生表示。而记者调查发现,江西、广西、 丁先生表示。而记者调查发现,江西、广西、广东等外省的 湖南人,也都知晓了地菜有毒的消息。 湖南人,也都知晓了地菜有毒的消息。

第五章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海洋)

第五章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海洋)

东海废电池污染:500万电池误入海中
农业部东海区渔政 渔港监督管理局新近提 供的信息称,中国东海 区每年约有500万节渔用 干电池被弃在海中。这 些干电池被海水不断侵 蚀,腐蚀,其中的金属 被逐渐析出,对海洋环 境造成危害。
实验表明,1节废电池全 部溶出的金属足以使该水 体内50%的生物达到急性 死亡。在随后的解剖实验 里,在3种生物体内都发现 程度不同的重金属超标。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8-1988)该标准适用
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面 水水域。根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 将我国地面水划为五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进入水体之后, 会使水生动物误食后死亡。
2、有机物浓度
生 物 化 学 需 氧 量 , 用 BOD 表 示 ( Biochemical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量。目前 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标准,这时候测得的生 化需氧量称为5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
9、放射性污染
10、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11、无机盐、致癌物质 12、热污染
13、水的表现
14、恶臭
水污染引起的典型病例
人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是人 类长期在地球环境的影响作用下,通过遗 传和变异而形成的。人体在新陈代谢中在 环境中摄入的各种物质的量,有一种固定 要求,形成人体自身的动态平衡。一旦这 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健康,导致水 俣病、痛痛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氟斑牙、 铅中毒、癌症等,有些地方会出现“女儿 村”的怪现象。
水化学组成的地区性特点或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

最难戒掉的毒品排行

最难戒掉的毒品排行

最难戒掉的毒品排行它总是危险的,几乎任何一种对人都是有害的,这一点在危害最大的几个里都有提到。

那么世界上哪一种最容易上瘾,最难戒掉呢?是海洛因大王吗?以下123个网站公布了对你来说最难戒掉的头号,而且不是海洛因。

最难戒掉的排行 1(1表示严重,6表示轻微)1、尼古丁,停药反应3,强化性4,耐受性2,依赖性1,中毒52、海洛因,停药反应2,强化性2,耐受性1,依赖性2,中毒23、可卡因,停药反应4,强化性1,耐受性4,依赖性3,中毒34、酒精,停药反应1,强化性3,耐受性3,依赖性4,中毒15、咖啡因,停药反应5,强化性6,耐受性5,依赖性5,中毒66、大麻,停药反应6,强化性5,耐受性6,依赖性6,中毒4最难戒掉的排行 11、尼古丁:40只香烟可杀人尼古丁,俗名,是茄科(茄属)中存在的生物碱,是烟草的重要成分。

由吸烟引起的急性中毒死亡在中国已经发生。

抽多了会像醉汉一样倒在地上,吐黄水而死。

看看现在吸烟的人数,就知道尼古丁是最难戒掉的了。

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如果人一次大量吸食尼古丁(50到70毫克,相当于40~60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那么有可能致人死亡。

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

2、海洛因:95%戒毒者复吸海洛因被称为“世界之王”,海洛因已成为当今世界滥用最为广泛的,在所有中,涉及海洛因制造、走私、滥用的犯罪案件高居首位。

被称为世界之王。

被联合国认定为一级管制,也是中国监控、查禁的最主要之一。

海洛因毒性最可怕的一点可能就在于由于这种心理和生理依赖性导致的复吸,吸食者走出戒毒所以后,三年内复吸率在80%以上。

甚至一年内复吸率超过95%的。

甚至有据称全国只有个位数的人可以支撑过五年而不复吸,十年以上不复吸的迄今未见报道。

当之无愧的最难戒掉的排行 1第二名。

3、可卡因:90%戒毒者复吸可卡因是从古柯叶中提取的白色结晶生物碱,是一种强效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和局部麻醉剂。

2024年制毒窝点排查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制毒窝点排查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制毒窝点排查整治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治理制毒工作的关键一年,为全面打击制毒产业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全面展开了制毒窝点的排查整治工作。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成绩在2024年的制毒窝点排查整治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打击制毒犯罪,保障社会安全”的目标,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取得以下成绩:1.加大排查力度。

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排查了各个区县的制毒窝点。

通过大规模的摸排和线索核查,共发现并排查出50个制毒窝点,破获了多起重大制毒案件。

2.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我们与相关单位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了制毒窝点的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及时共享情报和信息,有效打击了制毒犯罪分子的活动。

同时,与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加强了联动,使得排查整治工作更加全面、高效。

3.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普及了制毒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并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到制毒窝点的排查整治工作中来。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公众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拒毒意识。

4.打击制毒犯罪分子。

通过对制毒窝点的精确打击,我们成功抓获了多名制毒犯罪分子,缴获了大量制毒原料和制毒设备。

这些打击行动不仅是对制毒行为的有力震慑,也是对整个制毒产业链的有效打击。

二、存在的不足尽管2024年的制毒窝点排查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信息共享不畅。

在排查整治工作中,我们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还不够充分,造成了一些重要线索的延误。

该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起更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2.人员配备不足。

尽管我们加大了排查整治工作的力度,但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导致了工作进度的延误。

在2024年,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和效率。

高危制毒窝点排查总结汇报

高危制毒窝点排查总结汇报

高危制毒窝点排查总结汇报标题:高危制毒窝点排查总结汇报摘要:本文总结了针对高危制毒窝点的排查行动,并介绍了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以及仍需改进的方面。

通过这次排查行动,成功摧毁了一批制毒窝点,对打击毒品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引言制毒窝点的存在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的行动旨在排查和摧毁这些高危制毒窝点,还社会一片和谐安宁的环境。

本次排查行动历时30天,共动员了100名执法人员,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排查措施1. 数据分析:我们首先对已有的毒品犯罪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确定了一些高危区域,并针对这些区域进行排查。

2. 线人线索:为了更有效地排查制毒窝点,我们利用线人提供的线索进行核实,以便尽早找到窝点的具体位置。

3. 实地调查:通过对高危区域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可疑迹象,进一步缩小了排查范围。

4. 隐蔽侦查:我们组织了一些特警人员进行隐蔽侦查,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成功确定了一批制毒窝点。

5. 协同合作:我们与地方警方、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居民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信息共享、协作打击,提高了行动的效果。

三、取得成果1. 摧毁制毒窝点:在本次排查行动中,我们成功摧毁了10个制毒窝点,缴获毒品大量,并逮捕了30名犯罪嫌疑人。

2. 高危区域治安改善:通过排查行动,将高危区域内的制毒窝点大量清除,有效改善了当地社区的治安环境。

3. 高危区域警示宣传:我们在高危区域开展了警示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毒品的危害,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打击毒品犯罪。

四、改进方案1. 完善线索核实机制:加强对线人提供的线索的核实,提高核实的准确性,以免错漏。

2. 增加技术手段支持: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监控设备等,提高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制毒窝点排查行动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排查行动,并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形成联动打击的局面。

五、结语通过本次排查行动,我们成功摧毁了一些高危制毒窝点,为打击毒品犯罪贡献了一份力量。

湖北黄石霍乱疫情已被控制.doc

湖北黄石霍乱疫情已被控制.doc

湖北黄石霍乱疫情已被控制作者:来源:《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2012年第11期事件起源于10月7日,有网友在东湖社区爆料称,湖北黄石大冶汪仁镇分水岭发生霍乱疫情,大冶汪仁镇分水岭第一例已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霍乱弧菌感染,目前有发病症状的大概十余人,一名63岁女性病危,分水岭现已被封,疑似病人都被陆续转到市传染病医院。

此爆料一出,瞬间引发全民恐慌,人人谈“霍乱”色变。

因食品污染所致10月7日,有网友在东湖社区爆料称,黄石大冶汪仁镇分水岭村发生霍乱病情。

8日,有记者赶往当地了解到,该村63岁的罗某被确诊为霍乱,另外还有12名腹泻患者待查。

当地已经对这些病人进行了隔离。

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患者和带菌者,都于10月3日,在黄石一家酒店参加过婚宴。

当地迅速对该酒店从业人员身体状况进行排查,发现一加工凉菜的师傅是霍乱带菌者。

至13日,已发现9名霍乱病人,其中有3人为鄂州人;另外有9例带菌者,其中7人为鄂州人。

黄石市肠道传染病防控指挥部胡承雄表示,所有患者和带菌者,均已隔离在黄石中医医院进行治疗和观察。

13日,记者来到黄石中医医院,在门诊大楼边上,有一栋两层的楼房。

楼房外拉起了警戒线,多名保安在警戒线外巡逻,只有医务人员能进入该隔离区。

在汪仁镇分水岭村,目前发生霍乱和疑似霍乱的村小组已经被隔离,所有入村路口均有村干部把守,坚持只进不出原则,并对小组进行多次消毒。

在卫生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邓海华指出,对于霍乱,10月9日,湖北省卫生厅网站上已经进行公布。

记者登录黄石市卫生局网站看到,一则关于印发《2012年黄石市霍乱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赫然在列,通知部署了整个黄石市的霍乱防治工作。

在举行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邓海华通报指出,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派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相关疫情的指导防控,黄石市相关地区也采取了隔离治疗病人、管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环境消毒、应急监测、健康教育等措施,并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

武汉赫山“毒地”艰难解毒

武汉赫山“毒地”艰难解毒

治理污染多花数亿闹市地块荒废8年武汉赫山无奈“解毒”代价高昂今天的生产场地不能再成为明天的污染场地《人民日报》(2013年01月04日01 版)本报电(记者张彦春、智春丽、白之羽)一块占地242亩、地处闹市区的地块,原本7年前已经以4.055亿元被拍卖给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开发时却因土壤污染严重,政府不得不退还开发商土地款之外,又赔偿了1.2亿元。

而要完全“解毒”,还需耗费2.8亿元、直到2014年才能完成这块土地的修复工作。

白白浪费8年、政府多花4个亿,这是位于湖北武汉汉阳区的赫山地块面临的真实境遇。

而这里,原先是武汉农药厂所在地。

1月3日,正值隆冬,赫山土地修复工地仍然一片繁忙。

据了解,2006年3月,赫山地块以4.055亿元被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但开发时发生工人中毒晕倒事件,导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在退还开发商土地款之外,又赔偿了1.2亿元,收回了土地。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进行数次调查后发现,这块地“病情”严重,70%以上的区域都受到了污染,污染总土方量达到29.68万立方米。

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即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污染深度在1.8米左右,局部最深达9米。

2010年3月,经武汉市国土、环保、汉阳区政府、科研院所等单位综合调查研究,决定对该地块进行修复。

修复项目于2011年5月正式开工,目前总体进度已近60%,预计于2014年5月底完工。

据了解,赫山地块的土地修复成本预计会超过2.8亿元。

土地修复专家说,如果计算一下污染企业搬迁前共创造的产值,再对比土地修复的成本,可以看出污染对于土地价值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

据记者了解,造成这块土地污染的原武汉市农药厂,于1959年建成投产,是从事合成农药及加工农药的中型国有企业,以除草剂、除虫剂、棉花病虫药等为主要产品。

1985年后几经改组,连年亏损,到1991年8月亏损高达3000余万元。

在城市扩张进程中,像赫山地块这样的情形并不鲜见。

专家告诉记者,受污染的土地一旦开发成住宅,会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在土地交易和再开发利用过程中亦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理污染多花数亿闹市地块荒废8年武汉赫山无奈“解毒”代价高昂今天的生产场地不能再成为明天的污染场地《人民日报》(2013年01月04日01 版)本报电(记者张彦春、智春丽、白之羽)一块占地242亩、地处闹市区的地块,原本7年前已经以4.055亿元被拍卖给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开发时却因土壤污染严重,政府不得不退还开发商土地款之外,又赔偿了1.2亿元。

而要完全“解毒”,还需耗费2.8亿元、直到2014年才能完成这块土地的修复工作。

白白浪费8年、政府多花4个亿,这是位于湖北武汉汉阳区的赫山地块面临的真实境遇。

而这里,原先是武汉农药厂所在地。

1月3日,正值隆冬,赫山土地修复工地仍然一片繁忙。

据了解,2006年3月,赫山地块以4.055亿元被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但开发时发生工人中毒晕倒事件,导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在退还开发商土地款之外,又赔偿了1.2亿元,收回了土地。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进行数次调查后发现,这块地“病情”严重,70%以上的区域都受到了污染,污染总土方量达到29.68万立方米。

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即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污染深度在1.8米左右,局部最深达9米。

2010年3月,经武汉市国土、环保、汉阳区政府、科研院所等单位综合调查研究,决定对该地块进行修复。

修复项目于2011年5月正式开工,目前总体进度已近60%,预计于2014年5月底完工。

据了解,赫山地块的土地修复成本预计会超过2.8亿元。

土地修复专家说,如果计算一下污染企业搬迁前共创造的产值,再对比土地修复的成本,可以看出污染对于土地价值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

据记者了解,造成这块土地污染的原武汉市农药厂,于1959年建成投产,是从事合成农药及加工农药的中型国有企业,以除草剂、除虫剂、棉花病虫药等为主要产品。

1985年后几经改组,连年亏损,到1991年8月亏损高达3000余万元。

在城市扩张进程中,像赫山地块这样的情形并不鲜见。

专家告诉记者,受污染的土地一旦开发成住宅,会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在土地交易和再开发利用过程中亦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损失。

尽管已经采取了种种措施控制成本,土地修复仍然面临着资金方面的巨大压力。

专家认为,由于土地修复资金投入量大,时间跨度长,仅靠政府投入实在不堪重负。

而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还有更多污染土地浮出水面。

据了解,仅武汉市硚口区就要为此投入超过16亿元。

专家呼吁,比修复土地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天的生产场地不能再成为明天的污染场地。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建设美丽中国”就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赫山的事例再次为此作出注脚。

(相关报道见第九版)原农药厂土地受污染严重,政府耗资2.8亿计划3年修复武汉赫山“毒地”艰难解毒(热点解读·调查)本报记者张彦春《人民日报》(2013年01月04日09 版)工厂逐渐搬迁,高楼拔地而起,城市迅速扩张……在各地近些年司空见惯的“厂退楼进”变迁中,一些曾遭受生产污染的“毒地”被遗留下来。

生了“病”的土地,谁来“治疗”?“治愈”要花费多大的代价?近日,记者赴武汉市赫山土地修复现场进行了调查。

武汉二环内,汉江南岸,一片梯形地块被围墙围起,这就是位于汉阳赫山的武汉农药厂原址。

从高处俯瞰,围墙之内,条块纵横,片片斑驳,与周边高楼林立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

现在,当地政府正在付出巨大努力,修复这块受污染的“伤疤”。

1月3日,正值隆冬,修复工地仍然一片繁忙。

赫山土地修复项目现场负责人张琴告诉记者,对于赫山项目而言,冬季是最好的施工季节。

武汉冬天气温低,气味不易挥发,又不下雨,这几天正抓紧进度工作。

受污染难开发,242亩“珍稀”地块修复进度过半入秋时记者曾探访赫山土地修复施工现场。

与现在不同,行走在各施工区之间的夹道上,阵阵农药味儿就扑面袭来。

施工现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片土地污染物已经深入地下,在修复施工开挖以后,难免有气味散发,在冬天基本就没有了。

记者在修复现场看到,这块土地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的区块,这些区块或有杂草,或挖成了大坑,或覆盖了薄膜。

场地东侧,一排排用于生物化学还原的巨大白色塑料大棚耸立其间。

在一个已经挖开的土地区块内,工人们全副武装,身穿白色的防护服,戴着头盔和口罩,正在装运污染土壤,准备外运焚烧。

张琴说,这片正在修复中的地块占地面积约242亩,是原武汉农药厂厂区,土壤受农药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版图经历多年扩张,修复现场所在的赫山地块周边已有很多居民区,成了繁华地带。

据媒体报道,2006年3月,赫山地块以4.055亿元被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但开发时发生工人中毒晕倒事件,导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在退还开发商土地款之外,又赔偿了1.2亿元,收回了土地。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数次调查发现,这块地“病情”严重。

2010年3月,经武汉市国土、环保、汉阳区政府、科研院所等单位综合调查研究,决定进行修复。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修复项目于2011年5月正式开工,目前总体进度已近60%,预计于2014年5月底完工。

污染深度最高达9米,七成污染土壤需高温焚烧对于修复目标,负责修复工作的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程斌介绍,该地块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以致癌风险10-6至10-5作为可接受风险水平,即风险概率相当于100万人中有1人可能因污染致病,这个概率比国内同类修复项目要低很多。

“为了弄清楚这块地的污染情况,我们辗转找到了农药厂的老工人,回忆当年的生产状况,并找到一份20余年前的厂区布局图。

”张琴告诉记者,经过详细调查和勘探,最终确定赫山地块70%以上的区域都受到了污染,污染总土方量达到29.68万立方米。

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即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污染深度在1.8米左右,局部最深达9米。

这些有害物质须尽快治理,以避免迁移与扩散,影响环境安全。

“根据污染物特点及污染程度,赫山地块使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修复。

”程斌告诉记者,地块内73%的污染土壤外运焚烧处理,剩下27%污染土壤在现场用生物化学还原技术进行处理。

专家介绍,有机氯农药在水泥回转窑的高温条件下将彻底分解,去除率可达99.99%以上。

施工现场的10多个塑料大棚就是生物化学还原的工作车间。

记者在大棚中看到,约20厘米厚的污染土壤被均匀地铺在防渗膜上。

一些褐色的生物化学药剂被掺在土壤中,翻土机会定期搅动、翻土。

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每批污染土壤都需要经过三个周期即27天才可彻底修复达标。

污染容易修复难,赫山地块修复成本预计达2.8亿元“赫山地块的土地修复成本预计会超过2.8亿元。

”张琴告诉记者。

土地修复专家说,如果计算一下污染企业搬迁前共创造的产值,再对比土地修复的成本,可以看出污染对于土地价值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

据记者了解,造成这块土地污染的原武汉市农药厂,于1959年建成投产,是从事合成农药及加工农药的中型国有企业,以除草剂、除虫剂、棉花病虫药等为主要产品。

根据武汉市工业志的记载,武汉市农药厂从1960年到1980年稳定发展;1985年与汉口东风轮胎厂合并组建成武汉轮胎厂,但连年亏损,到1991年8月亏损高达3000余万元,1994年底破产;之后又组建为武汉南方轮胎有限公司,经营状况也不佳。

2003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了赫山地块。

但由于毒地事件影响,土地开发戛然而止。

专家告诉记者,由于造成污染的企业生产期跨度比较长,经营过程也比较复杂,因此很难获取企业创造价值的总体数据,但土地的污染在土地交易和再开发利用过程中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张琴说,修复项目的各参建单位对于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视,也力图通过改进修复技术,用上自主研发的药剂或技术,以缩短工期、降低投资,但是收效甚微。

“我们要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确保生态环境恢复,确保土地周边老百姓能过上安心、放心、舒心的生活。

当然,我们也期望有关部门能更多地关注…毒地‟危害,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汉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专家观点土地修复亟待规范“我国有环境法、大气污染法、水污染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法等,但对土壤污染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武汉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负责人说,法规不完善,就难以对此有效监管。

“土地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过程都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监管。

”武汉市环保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李琳说,即使修复完成,也需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修复结果检测评估,并持续跟踪数年,以保证修复效果。

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环境修复网执行主编高胜达说,近年由于需求较大,而国家对这个行业没有资质规定,没有准入门槛,因此许多普通土方施工公司也进入了这个行业。

有的企业甚至只是将污染土壤挖出、转移、再填埋或者干脆堆放在郊区或者农村了事,极大增加了二次污染的几率。

据了解,环保部已经开始推进行业管理、制定相关的规范,包括准入制度、专业资质等。

技术同样有所欠缺。

高胜达说,国内目前主要采取焚烧和阻隔等方式处理污染土地。

融资压力下,往往要求短期内解决污染问题,这导致技术含量较低的处理方式成为主流。

而最大困扰还在于资金。

武汉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调研员黄运动告诉记者,原则上应该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

但实际中,很多污染企业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而且污染状况往往很严重,开发商很难自行修复,质量也无法保证。

而武汉作为工业重镇,越来越多的污染土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浮出水面,如果都由政府埋单,整个武汉市硚口区要投入超过16亿元,实在是不堪重负。

他建议,应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投入。

此外,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修复工程,涉及环保、发改委、财政、国土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联动问题,各部门如何负责,工作机制如何理顺等都面临很多困难。

“更应关注的,是今天的生产场地不能再成为明天的污染场地;修复这些污染土地,不能再由政府也就是公众埋单。

”高胜达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