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及课堂练习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及课堂练习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课文写的是私塾里上学的事,当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先生的教学形式都具有时代色彩,与现在学校上课的情景相差甚远。

课题序号旁的星号,表示本文是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需把从精读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迁移运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明确了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默读课文”提示阅读的方式,“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提示了阅读的指向。

课后两个泡泡,提示了略读课文的两个学习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并按要求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1.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找到略读课文的特点,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并和同学交流。

4.说一说你对“不懂就要问”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会默读课文,简述课本内容,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同学们,上课时候你们有困惑会举手提问。

但是孙中山小时候他们的私塾学习跟现在不太一样,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板题:不懂就要问)二、解释略读课文提示1.课题序号旁的星号,表示本文是略读课文。

2.课题下方是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提示阅读的方式,“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提示了阅读的指向。

3.课后两个泡泡,提示了略读课文的两个学习方法。

三、介绍故事主人公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三年级《地球的清洁工》语文原文及教案推荐

三年级《地球的清洁工》语文原文及教案推荐

三年级《地球的清洁工》语文原文及教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地球的清洁工》原文动物环境保护局要招收一批清洁工。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动物争先恐后跑来报名。

主考官大猩猩问:“请说一说,你们都有些什么本领?”海鸥第一个发言:“我能把人们乘船时扔到海里的剩菜吃掉。

我做海洋清洁工最合适。

”“我呀,生活在淡水河里,”鲫鱼说,“河里的水草、水虫和垃圾是我爱吃的食物。

我做江河里的清洁工最合适。

”乌鸦走上前说:“别看我模样丑,我挺爱吃地上的蝇蛆、地蚕什么的,做地面清洁工最合适。

”“我能吃掉地下的垃圾,再把它们变成肥料,让植物长得更茂盛。

”蚯蚓说,“你们看,我做地下清洁工怎么样?”“嗯,可以,可以。

”大猩猩点点头。

这时,一个黑不溜秋的小家伙发言了:“请写上我的名字。

”“你,屎壳郎?”乌鸦瞅了它一眼,“嘿嘿!小不点儿,你也想当清洁工?”“是呀,我能把牧场上的牛羊粪滚成粪球儿,埋到地底下。

我做牧场清洁工不行吗?”屎壳郎理直气壮地说。

“行,当然行!”大猩猩一一记下了它们的名字,对大家说:“你们都是很合格的地球清洁工。

有了你们,地球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小学三年级语文《地球的清洁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2、技能目标:了解各种动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启发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动物。

根据新课标“强调实践性、体现综合性、具有过程性、富有展示性”的特点,我结合学生实际,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出发确立了三个目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作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法设想1、情境教学法2、朗读法3、表演法创设情境体现教师的导演角色、学生的演员角色。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大猩猩、鲫鱼、海鸥、乌鸦、蚯蚓、屎壳郎头饰3、画有鲫鱼、海鸥、乌鸦、蚯蚓、屎壳郎的地球图4、色卡纸做的红苹果有备无患,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拼音练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拼音练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拼音练习作为我们学习语文的一部分,拼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我们需要学习和练习各种不同的拼音,以便我们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拼写单词。

本文将会介绍一份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其中涉及到了拼音练习,以及如何进行这些练习。

一、教案介绍这份教案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模块:1.拼音练习2.识字练习3.完成课文4.书写作业其中,我们重点关注拼音练习这一模块。

在拼音练习中,我们将会学习和练习不同的声母和韵母,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

这些声母和韵母包括: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韵母:a、o、e、i、u、ü在练习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正确地发音和拼写这些声母和韵母,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

同时,我们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拼音规则,并通过实际情境进行练习,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拼音练习的重要性为什么拼音练习如此重要呢?正确的发音和拼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拼写单词,那么我们将难以理解整个句子,更别提完整的文章了。

因此,正确的拼音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第一步。

拼音练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口语和听力能力。

通过练习不同的拼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的语音,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语和听力交流。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

三、拼音练习的实施方法那么,在实际的拼音练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识别声母和韵母我们需要学会识别不同的声母和韵母,并了解它们的组合方式。

只有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将它们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反复练习我们需要反复练习,以便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拼音。

在练习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拼音练习软件,或者听一些语音练习录音,以便更好地进行练习。

3.实际应用我们需要将所学的拼音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鲁教版⼩学三年级上册语⽂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鲁教版⼩学三年级上册语⽂教案 《纸船和风筝》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个感⼈⾄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让⼩松⿏和⼩熊成了好朋友。

他们因为⼀点⼩事吵架后,以纸船风筝来修补“裂缝”,发展了彼此的友谊。

本课包括8个会认的字,会写8个⽣字,在理解课⽂的同时,使学⽣学会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松⿏和⼩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使学⽣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松⿏和⼩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 通过感悟课⽂,使学⽣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定的感受。

教学准备: 1.挂图 2.学⽣朗读课⽂。

3.纸船和风筝(课前学⽣⾃⼰动⼿制作) 教学时间:2课时。

第⼀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认识8个⽣字,感悟友谊。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松⿏和⼩熊的友谊。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松⿏和⼩熊的友谊。

教学过程: ⼀、揭⽰课题: 1.今天我们⼀起来学习20课,板书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汇报: 1.⾃读课⽂。

2.检查⽣字、词。

3.汇报接读课⽂。

4.谈谈初读课⽂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 1.(出⽰挂图,师动情讲故事)。

挂图①:⼩松⿏聪聪住在⼭顶,⼩熊可可住在⼭脚。

⼭上有条⼩溪正好从⼩熊的家门⼝流过。

挂图②:松⿏聪聪折的纸船漂到了可可的家门⼝,看可可多开⼼呀!课⽂哪个⾃然段写的这幅图的内容? 2.快来读读第4⾃然吧?指导读“快乐”的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天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天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7.关注评价,激励成长:
教师将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实施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全方位评价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师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重视写作,激发创作潜能:
教师将鼓励学生勤于动笔,通过仿写、续写、创写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同时,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拓展延伸,提高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举办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练习3 教案

练习3 教案

练习3 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次练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结构、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训练:选取一篇适合年龄的文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文章主题及中心思想,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章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包括写作提纲、构思文章结构、撰写文章等环节。

四、教学过程:1. 阅读理解训练- 讲解文章主题及内容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思想。

- 学生阅读文章,分析问题,思考答案,并书写答案。

- 师生讨论答案,梳理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2. 写作训练- 教师给出写作任务和要求,包括写作题目、写作范围、写作字数等。

- 学生根据所给题目,构思写作内容,拟定写作提纲。

- 学生展开写作,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修改完善文章,提高写作质量。

五、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理解训练,评价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

2. 通过写作训练,评价学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六、教学反思:本次练习教案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通过具体的阅读和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一、文本教学解读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

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语句的好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

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

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2.积累和身体有关的成语;通过正确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句子体会句意;结合学习经验给兴趣小组取名。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原文、练习题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原文、练习题及教案

【导语】语⽂教案,其价值不再教案本⾝,⽽在于形成教案的过程,要看教案是不是⽼师阅读⽂本的结晶,是不是⽼师思想和智慧的体现。

有些学校只是让⽼师把课堂的每⼀活动,每⼀句话都写进去,这样的教案应该是课堂记录,都不能说是教案。

⽼师们应该在教案中注⼊⾃⼰的思考、总结、经验,相信每⼀堂课都是有不同之处的,所以⼀份优秀的教案是⽼师⽔平的体现,教学才能的展⽰。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萝⼘头》原⽂、练习题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语⽂《⼩萝⼘头》原⽂ 看守特务⼜和⼩萝⼘头出现在⾛廊上。

⼩萝⼘头⼤概刚下课,他把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抓住⽐他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公馆墙外的群⼭。

“你说,⼭那边是啥地⽅?”孩⼦问看守特务。

“北⽅。

”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 ⼩萝⼘头刚刚转回头,要说什么,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

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叫着: “哟,你看!” ⼀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越过栏杆,飞到了⾛廊上。

⾍⼦的头上长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姑娘披上了薄薄的蝉翼般的纱⼱。

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似的⼩眼睛。

“哟,多好看的⼩⾍!”⼩萝⼘头尖叫了起来,伸⼿捉住了它。

⼩萝⼘头两⼿轻轻捧着那只⼩⾍⼦,唯恐伤害了它。

刘思扬从⼝袋⾥摸出⼀只空⽕柴盒,丢出铁窗给⼩萝⼘头。

⼩萝⼘头打开⽕柴盒,把⾍⼦放了进去。

他正要关上盒⼦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在盒⼦⾥不安地爬动。

啊,它失去了⾃由。

⼩萝⼘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

他把盒⼦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会⼉就看不见了。

⼩萝⼘头⾼兴地拍着⼿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萝⼘头把⽕柴盒还给铁窗⾥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学三年级语⽂《⼩萝⼘头》练习题 ⼀、语境识⽣字。

⼩luóbotou_______在tèwu____________的kānshǒu________下⽣活,他捉住了⼀只有着cuìlǜ________的⼩⾍,他是多么想像⼩⾍⼀样⾃由呀! ⼆、⽐⼀⽐,看谁写得⼜对⼜⼯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海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8条成语。

7、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教学准备:小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3)从笔顺规则来看,这几个字的书写笔顺怎样?(4)在书写时,你认为哪些地方该提醒大家注意?(5)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边说边书空。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2)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表扬。

(3)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练习。

二、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6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读一读。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练习
(1)学生字自己的书上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请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试读6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集体读一读,教师指导。

(3)指名读,思考:这6个词语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
(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瞬息万变万里长城
通过查字典,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结合词语,理解词语中的“万”。

小结:这两个词语中表示数量的“万”并不是指“一万”。

让学生用笔画出其他词语中表示数量的词,看看它们是什么意思?
(5)小结: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分辨,揣摩,搞懂它
们的真正意思。

3、练习读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同学读一读句子,其他同学思考:这两句中把什么比作
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云雾一会儿像“茫茫的大海”,一会儿又
像“巨大的天幕”?
引导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增添感性认识。

(4)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与我们以前学的打比方的句子有什么
不同?
3、练习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练习
4、反馈
二、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例句:
讲解修改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指名读改过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改?
(2)出示第一个病句
轻声读一读。

找一找,这句话有什么毛病?
思考:毛病找到了,该怎样修改呢?
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让学生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凭借语感检查是否正确。

(3)归纳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一读(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找(找出句中的毛病);三思(思考如何改);四改(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五再读(读改过后的句子,检查所做的修改是否恰当)。

3、练习
(1)让学生用以上的方法步骤练习修改两个病句。

(2)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反馈
(1)评议
(2)表扬修改全对的同学,让有错的同学进行订正。

(3)朗读修改以后的句子。

三、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练习读
(2)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找几位同学排演
一、第七题
1、谈话,揭示课题
2、自由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4、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5、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6、以第一幅图为例,让学生说说,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准
备怎么办,你准备怎样去同别人商量?
7、根据发言,进行指导:
(1)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8、分组练习商量,准备表演。

9、请几组学生表演每幅图遇到的情况。

11、总结谈话:我们平时遇到难事应该多商量,这样可以把我们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