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学习总结

社会学概论学习总结
社会学概论学习总结

社会学概论学习总结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总结

1、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2、讲授时间:xx年9月—xx年1月

3、周课时:4课时

4、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和专业设置中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工作、社区管理等课程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分析问题的视角,掌握关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5、教学情况分析

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按照教学计划进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所阐述的学时分配和重点难点安排妥当,比较符合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要求。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中注重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结合思考题的练习、分析、讲解,巩固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教材选用适当,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要求学生记全课堂笔记,课后指定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通过当堂测试,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可以了解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良好。

6、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教辅材料的运用有待提高。

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应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措施。

社会学概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以其他具体科学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

3、社会: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4、社会类型:社会类型是对社会的基本性质及典型特征的归结、概括和划分,用来表现特定社会及其现象的基本性或典型性。

5、文化:文化史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

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6、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7、社会化主体: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8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9、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10、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其存在不仅为个人自己所能够意识,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11、社会组织:广义、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12、社会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它是使社会运行体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一种主要形式,是

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构件。

13、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4、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15、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6、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17、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系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18、越轨: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9、文化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文明。

20、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史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主要是通过制度建设

和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实现社会和谐与永续发展。

21、社会工作:是国家和社会解决和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和一门学科。

22、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23、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二、简答题

1、社会学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二、增促社会进步,缩减社会代价;三、构建和谐社会。

2、社会类型:按生存方式可分为采集狩猎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

3、文化特征:第一、文化具有可习得性。第二、文化具有共享性。第三、文化具有象征性。第四、全括性。第五、文化具有整体性。第六、文化史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文化功能:第一、认识功能。第二、规范功能。第

三、整合功能。第四、涵化功能。

5、社会组织的特征:

6、社会制度功能:首先,我们从社会整体层层水平来看,社会制度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有效配置

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或成绩的可能性。其次,从个体层次水平来看,制度的创建为人们的行动选择提供多种服务。社会制度还能为个体行动者降低不确定性。

7、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二、“迟发展效果”

8、文化分类: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9、社会控制的特征:一、社会控制的普遍性与阶级性;

二、社会控制的统一性与强制性;三、社会控制的多重性与闭环性。

三、案例分析

1霍桑试验

2当今社会是以稳定还是不稳定为主?

3现在中国的寒门还能否出贵子?

4学生会是藏污纳垢之地?

四、论述题

1、个人与社会什么关系?

2、社会结构中整体结构

3、群体性事件在中国为什么频发?

群体性事件:

广义:指一定数量的人们,为了向政府表达某种意愿或实现某种目的,采取围攻、静坐、游行、集会等方式对抗

党政机关乃至破坏社会公私财物和危机人群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狭义:一定数量的人们聚焦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5、越轨与犯罪区别

6、中国当代的社会学家是否能客官认识社会,并且能够对社会进行改造?

群体性事件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和谐社会建设道路上,政府是这项工程的引领者和举旗人。然而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加强我国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试从群体性事件的角度分析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政府公信力;路径选择

一、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下加强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

政府公信力是指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政府行政行为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应,即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

态度、情绪、期望和信念等。与此相应的行为表现是民众是否能在政府的感召下,自动凝聚在一起,认同并拥戴政府的各项公共行政指令,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政府信用和公信力也得到不断提高。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府决策缺乏科学化、民主化,行政信息不公开、透明,行政官员责任意识差,忽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缺位”、“错位”、“越位”等失信于民的现象依旧广泛地存在于基层政府部门中,严重削弱了我国政府执政的民意基础。据《小康》研究中心调查,xx~xx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分,刚过及格线。政府官员以%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最终导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2016年《社会蓝皮书》的资料显示,xx年~xx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分别为6万余起和8万余起。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势在必行。如果民众不再把政府视为价值中立的裁判者,而是民众利益的剥夺者,政府的决策总被质疑,社会争端无法在体制框架内解决,不仅会浪费巨大的社会管理成本,更严重的是最终必将降低政府体系的合法性,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

二、群体性事件中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原因分析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结合当前各级政府对频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过程,加剧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贯穿着浓厚的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官是管理者,民是被管理者”的官民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根深蒂固,并逐渐形成“管制统治”的官僚文化。这一思想的影响是造成当代官僚主义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当多的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缘由就是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的政府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对人民的利益漠不关心、唯上是从、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官僚主义作风。一些领导干部受传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思想影响,在处理群体性事件、面对媒体时甚至带有明显的压制民众倾向,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恶化。

依法执政水平不高

现代社会理应是法制社会,现代政府也理应是法治政府。当前的社会现实是,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一些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基础性法律规范还存在着较多的缺位,依法执政的水平亟须进一步加强,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权力的滥用。在部分群体性事件当中,政府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仅没有及时、有效、公正、合理地处理

好事件,反而还激化了更大的社会矛盾。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警力的滥用。警力的滥用往往会激化矛盾,为引发更大的冲突埋下了更大的社会隐患,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严重影响了政府在群众当中的威信。

2.是执法程序不合法。某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草率行事,急于给事件定性,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没有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安徽池州事件中,现场执法的民警没有切实做到依法办事,既未给触犯刑律者戴手铐,也没有把他们抓上警车,反而开着肇事者的车到派出所,使得现场的群众怀疑公安部门能否秉公执法,产生不满情绪。

3.是问责法缺失。由于问责法律的缺失,我国政府的行政问责的细节缺少硬性规定。例如,很多的行政问责都是在发生了群体性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之后被动进行的。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前问责少之又少。同时,被问责者通常都能在几年之后不经正当法律程序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甚至是更高的领导岗位。随着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官员越来越严重的腐败等问题关注的加深,如果这些有损政府形象的事件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政府官员的行为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约束,政府的信誉就会进一步降低。

社会公众缺乏足够多的利益表达渠道

在我国,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决策体系封闭,造成普

通公民很难参与并影响到政治过程。当前我国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合法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通过信访途径,二是通过选举人大代表,三是参加社团。但这三条途径的制度化程度都不够,人民群众无法通过这些合法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纵观最近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不难发现,公众利益表达机制严重的缺失已成为引发冲突的重要诱因。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不断增多,利益表达渠道缺位,不仅会积聚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还会导致利益诉求的非正常表达。

信息公开机制缺失

阳光的、透明的政府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有效防止决策失误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源头上防范和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然而纵观诸多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和升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信息公开机制的缺失。信息的不透明,该公开的不公开或遮遮掩掩地公开,有些可以公开的被行政人员以“国家秘密”为由不公开等现象都极易导致政府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从而丧失应有的公信力。

在某些地方,在信息资源的掌控上,掌握公权力的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政府部门不作为,群众当然不明真相。杭州飙车案中,由于警方的调查结果与众多现场目击者的描述相差甚远,浙大学生和杭州市民立即

表达了极大不满,网友们以一个新词汇——“欺实马”,来讽喻交警在通报会上的表现。

三、加强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政府失去信用,就会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损害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削弱政府执政的基础。因此,建设信用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当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大致有以下几点:

把公平与正义作为政治制度的核心原则

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把公平与正义作为核心指导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标志着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增多,群体性事件频发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各级政府应率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行政过程中必须做到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要树立一种亲民意识,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有三种,一是阶级统治职能,二是社会管理职能,三是社会服务职能。应该说,“传统政府的职能重心是统治和社会管理,而现代政府职能的重心则是社会服务”。现代政府的社会角色定位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进行转变,改变从前官民不平等的社会现状,

学习《社会学导论》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教育期刊编辑,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只是简单了解教育与社会学的关系,但不系统、不全面,通过学习《社会学导论》,我系统地了解了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使我受益匪浅。现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将学会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刻地理解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综观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轨迹,许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只所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是因为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缘故。这也证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1.教育与生产力: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教育同时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制约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经济基础对教育具有复制-强化或者削弱-消解作用。

3.教育与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同时,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是共生关系,教育具有传递-保存、传播-丰富、选择-提升、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通过收听《社会学导论》课程,学习有关书目,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二、学会用社会学视角分析教育问题

社会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学科,它面向整个社会,侧重研究整个社会运行与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与发展的规律,不但研究静态的社会,而且研究动态的社会,不但研究社会现状,而且研究社会变迁。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小到日常的互动,大到全球化的趋势和潮流。这为我们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研究的视角,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与社会密不可分。看待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比如:社会变迁与教育改革、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社会公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与教育、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问

题,等等。分析这些问题,不能只站在教育自身的角度来研究,不能以教育而论教育。若站在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就是学习社会

学给我最大的观念上的转变。

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社会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了社会学的知识,不但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而且对于我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帮助孩子进行社会化都很有帮助。

工作方面:有人说,编辑就是杂家,哪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懂一些。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刊物质量提升的要求需要大批研究型编辑。以前遇到有关社会学方面的稿件,总是送审专家审稿,现在学了社会学之后,能够对稿件的质量提出基本的意见和要求,提高了审阅稿件的能力和水平。

生活方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组织类型,所以说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当前孩子已进入青春期,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期间有很多需要家长注意的问题,也需要家长正确看待。学习了社会学知识,我对孩子的社会化有了一定了解,能够用社会学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这对我来说,也是能力的提升。

研修期间,我不但收听了王思斌教授的课程,还收听了部分选修内容,参与了有关活动,收看了直播频道的专题研讨,阅读了有关书目,使我很受启发,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借此真诚感谢王老师!感谢班主任!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存在的问题

《社会学概论》 这本书我才看到了第八章社会群体,也没有做笔记,不知道怎么做。 我感觉前面的八章出的题满多的 社会角色那一章非常的重要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不清楚之处,请学姐帮我看看,哪些是用复习的,哪些是可以偷懒的,谢谢呵呵! 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不知道用不用看知道家庭婚姻的概念即可 第十章社会组织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这章要考,还是重点非常重要的 一章,你看试卷上每年都有这一章的大题,而且 还基本上就是那几道,但作为重点,一定得从头 到尾细看。 第十二章社会设置不知道用不用看把章节后面的小结背过 社区这章还是蛮重要的 第十三章城市化这两章只出过名词解释,复习的时候里面的其它内容用作重点复习吗这章也重要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这章也要重要 第十五章社会问题概述非常重要,跟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一样重要的。试卷上的关于社会问题的可能不 太有思路,先别想,到时候我们研究生会有一本 书,都是分析社会问题的,我找个典型给你发过 去。 第十六章主要社会问题分析 这两章的内容也了论述题,是不是应该全看,而且不要重点复习。但目标应该是会运用理论去分析当代社会问题。请帮我指明方向,我还是不太清楚

第十七章社会控制这章虽然没怎么考过,但我觉得是重点,你最好还是好好复习。尤其是社会控制的度 那部分,完全可以出一个大题。 下面几章都不用看 第十八章社会政策不知道用不用看,因为社会政策这本书也考 第十九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不知道用不用看 第五编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这一编的内容可不可以不看啊,好像都不考 下面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网上下的,名字是社会学资料(中青院绝密)是真的还是假的,有用吗?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之父:孔德(法)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社会学概念 2.现代社会学三大奠基人:(1)卡尔.马克思:批判主义最彻底(2)埃米尔.涂尔干:实证主义运用自然科学方法(3)马克斯.韦伯: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强调个体社会无必然规律理解社会学理解个人社会行动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代表孔德、斯宾塞,形成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代表韦伯,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4.社会学的想象力: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概念,是指要采用社会学的视角,了解个人经历与广度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个人的社会行为要受到社会因素(如制度、规则)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超出个人的范围观察社会,观察影响社会现在和社会行为的各种社会因素。 5.社会学的特点:(1)整体性(社会是一个系统整体)(2)综合性(综合运用各学科,考察社会现象)(3)现实性(关注社会现实) 6.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分析,预测功能;社会咨询功能;社会批评功能。 注:第一章主要考察填空题,名词解释题。 第二章社会 1.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的主要观点:社会唯实论(社会史超越人类客体的客观存在物,是只是存在的实体,社会先于个人存在,规定个人的实在性)社会唯名论(个人决定社会)主要视角: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00034社会学概论高频考点

单选题 1.社会学主要研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社会学之父---孔德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代表作之一是:《自杀论》 3.霍尔的个人空间理论中,为朋友和熟人保留的个人空间是:个人距离;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是:社会距离; 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任务保留的距离是:公众距离。 4.社会资本: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获取的资源。 5.定性分析资料的三个步骤是:审查、分类和汇总。人口的双重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6.联合家庭: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7.种姓制度: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8.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语言 9.“无孩家庭”被称为:丁克家庭人口数量一般是指:人口规模 10.一般认为,所有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是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11.主干家庭:由一对夫妇+父母+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12.社区发展的经费要在社区内自筹集资,社区发展的人在和骨干要在社区内物色、培养,社区发展的物资资源要尽量的 利用和开发,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自立原则 13.有关社区发展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步骤和措施,都经过该社区成员的广泛讨论,并根据多数人的意 愿来决定,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民主原则 14.社区发展说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以改善社区的居民生活,鼓励社区居民自己来判断和认定其自身的需要,而不是 简单地由政府或其他专家来判定,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民众需要原则 15.结构式流动: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16.在社会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实证主要原则的是:定量分析 17.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实体性社会要素 18.符号: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之外的标的事物的象征。 19.按照一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划分,可将社会网络分为: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20.根据个人和社会网络连接的机密成功度不同,可将社会网络分为: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21.一个人进出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将社会网络分为: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22.分层研究:以“生活机会”为分配和获得作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不平等研究传统。 23.在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子女相对于父母地位的变动被称为代际流动 24.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这种观点来自:标签理论 25.定性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或特征做出概括的 分析的方法。 26.社会管理: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 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27.基本社会化:“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28.社区发展: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9.种族: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 30.再社会化也可以被称为:重新社会化;人在成年之后的社会化被称为:继续社会化。 31.垂直流动:社会分层体系中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文化反哺又称为:反向社会化 32.在社会化理论中,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33.社区建设:以人们日常居住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 建立一个和现代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体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的过程。 34.等级: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相互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

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2、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4、“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6、孔德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 7、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 8、涂尔干是社会学鉴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的“社会事实”。(《自杀论》)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的范例。 9、三种理想的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10、社会学起源于欧洲,最早把欧洲的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字教授萨姆纳,他于187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给学生们讲授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11、1892年,斯莫尔应聘进芝加哥大学后,连创了三个世界社会学第一: 《1》1893年创办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 《2》1894年与文森特合著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社会学研究导论》。 《3》1895年创办世界第一份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12、欧洲在战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首先,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其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再次,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国维新,向西方学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 14、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 -1927)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 15、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2004年7月在中国召开,大会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在走向世界,世界社会学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主要概念知识要点 1.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2.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3.社会运行的概念: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4.社会运行分分类: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5.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 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6.社会角色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社会学概论考点

社会学概论 名词解释 1,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额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比率。它最早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其目的是测量社会成员的总体生活水平状况。一般把恩格尔系数在58%以上视为赤贫;51~58%的视为温饱水平;41~50%的视为小康水平;31~40%的视为富裕;30%以下的视为极富裕。 2,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C.基尼提出。他根据洛伦茨曲线设置测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其公式为:g=a/(a+b)其中,g代表基尼系数;a: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b: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基尼系数较准确反映了财产、收入等分配不平等的程度,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分层的研究中。 3,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亲属、伙伴群体等等。初级群体的特点:规模小、关系比较亲近、交往频率高、交往关系具有面对面的直接性,还有强烈的认同感。初级群体概念是20世纪初有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在《社会组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人总是从一些直接的、人数不多的、亲密的交往过程中形成最初的社会关系,由这些初级的社会关系联接起来的群体就是初级群体。 4,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由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它是社会学中有关家庭问题的最为重要的概念。它有三种具体形式:仅有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5,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的角色丛或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一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丛或角色集。两种情况:一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二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 6,社区全貌研究:美国学者林德夫妇提出的社区研究方法,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认为社区的各种社会生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社区中的其他制度、其他组织机构等密切联系相连。要深入研究社区必须全面地观察社区,综合地分析社区。《中镇——美国当代文化的研究》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的先河,推动了后来学者进行一系列类似的研究。 7,文化反哺:意指“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起因:当今社会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文化、跨地域文化的交融,、世界正瞬息万变,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传授知识的主导方式——教育相应也受到挑战。 8,相对剥夺论:研究社会分层的特殊理论。社会资源不是无限而是有限的,呈稀缺状态。社会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又是不平等的,社会成员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竞争的标的物又是共同的,结果是竞争的一方获得成功,另一方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人们在选择了某一社会个人或群体作为参考坐标时,就会备感相形见拙,会产生相对剥夺之感。相对剥夺是一种刺激,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心理压力。 9,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名派对社会的解释是这样的,他们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尔德。 10,隐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只要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的结合或结合得不充分、不合理的现象。其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名义上就业了,实际上却是先后失业或半失业。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