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导论期末复习20页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整理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整理单选——1、“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生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生率都较高。
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生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探求因果联系的( D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剩余法D .共变法2、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判断是( C )A、如果非p,则非qB、如果非q,则非pC、如果p,则qD、q并且非p3、归谬法中运用的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的(D)A肯定前件式B否定前件式C肯定后件式D否定后件式4、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B )A 从个别到个别B 结论是或然的C 从个别到一般D 结论是必然的5、有些北方人不爱吃辣椒。
因此,有些爱吃甜食的人不爱吃辣椒。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C )A 有些北方人爱吃辣椒B 所有的北方人都爱吃辣椒C 所有的北方人都爱吃甜食D 有些北方人不爱吃甜食6、W公司制作的正版音乐光盘每张售价25元,赢利10元。
而这样的光盘的盗版制品每张仅售5元。
因此,这样的盗版光盘如果销售10万张,就会给W公司造成100万元的利润损失。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B )A、每个已购买各种盗版制品的人,若没有盗版制品可买,都仍会购买相应的正版制品。
B、如果没有盗版光盘,W公司的上述正版音乐光盘的销售量不会少于10万张。
C、上述盗版光盘的单价不可能低于5元。
D、与上述正版光盘相比,盗版光盘的质量无实质性的缺陷。
7、若S、P为(A),则SEP为真,SIP为假。
A 全异关系B 交叉关系C 包含关系D 全同关系8、左撇子的人比右撇子的人更容易患某些免疫失调症,例如过敏。
然而,左撇子也有优于右撇子的地方。
例如,左撇子更擅长于右脑半球执行的工作,比如数学推理工作。
从上述断定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C)A患有过敏或其他免疫失调症的人中,左撇子比右撇子多。
B在所有数学推理能力强的人中左撇子的比例,高于所有数学推理能力弱的人中左撇子的比例。
逻辑学期末复习

逻辑学考试复习题型:1、判断简单命题、复合命题。
2、将下列命题/推理符号化(5题?)3、判断命题是否矛盾4、检验是否是有效推理5、把下列自然语句翻译为谓词表达式6、这学期上逻辑学的课程的收获和感受。
一、判断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需要找出连接词)二、将下列命题/推理符号化(请做每一道题目时首先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简单命题,然后再写出最后的答案。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张三是李四的祖先当且仅当李四是张三的后代。
除非有奇迹出现,中国足球队5年内挤不进世界16强。
如果张三一进大学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他大学期间不会浪费太多时间,而他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差。
要么停业整顿,要么缴纳5000以上的罚款。
否则吊销营业执照。
熊掌和燕窝不可兼得。
✍练习:将下列推理符号化要么士兵拿破仑想当将军,要么士兵拿破仑不想当将军。
如果士兵拿破仑想当将军,那么他不是一个好士兵。
如果士兵拿破仑不想当将军,那么他也不是一个好士兵。
所以,士兵拿破仑不是一个好士兵。
如果上帝死了,那么做什么坏事情都是可以的。
如果做什么坏事情都是可以的,那么我考试作弊也是可以的。
所以如果上帝死了,我考试作弊也是可以的。
如果水稻长得好,那么水分充足并且肥料充足。
只要风调雨顺,这块地就水分充足。
所以,只要风调雨顺,那么如果这块地肥料充足水稻就长得好。
如果他主张减轻农民的税负,他将赢得农民的支持。
如果他主张政府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投入,他将赢得工人的支持。
如果他既赢得农民的支持又赢得工人的支持,他就肯定能当选。
但是他没有当选。
所以,或者他不主张减轻农民的税负,或者不主张政府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投入。
1、要么士兵拿破仑想当将军,要么士兵拿破仑不想当将军。
如果士兵拿破仑想当将军,那么他不是一个好士兵。
如果士兵拿破仑不想当将军,那么他也不是一个好士兵。
所以,士兵拿破仑不是一个好士兵。
p: 士兵拿破仑想当将军q: 士兵拿破仑不是一个好士兵(p ∨⌝ p) ∧ (p→⌝ q) ∧ (⌝ p →⌝ q) →⌝ q2、如果上帝死了,那么做什么坏事情都是可以的。
逻辑学作业汇编,期末复习资料,重点备考

1.简答题举出一个合取命题推理的例子我的答案:她是一个热心的人,她是一-个可爱的人,所以,她是一个热心又可爱的人。
2.简答题举出一个析取命题推理的例子我的答案:她很热心或者很可爱。
她不可爱。
所以,她很热心。
3.简答题举出一个条件命题推理的例子我的答案:2+3=5。
所以,如果大海是绿色的,那么2+3=5。
4.简答题举出一个等值命题推理的例子我的答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是正方形。
5.简述穆勒五法我的答案:一、求同法(一)定义:在被研究的现象a出现的若干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相同的,那么,这个相同的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
(二)运用求同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先行现象中表面的“同”可能掩盖本质的“异”,表面的“异”可能掩盖本质的“同”;②在搜集整理先行情况时,由于各种原因,某种共有的先行条件可能会被遗漏掉;③相同的先行情况可能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
(二)注意①应尽可能地多考察一些场合,场合越多,先行情况中那个相同情况作为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就越可靠;②要科学地分析是否还有其他的相同先行情况,以确定不相同先行情况的非决定作用,突出相同先行情况对被研究现象a的决定作用。
二、求异法(一)求异法的定义求异法又叫差异法,其基本内容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只有-个先行情况是不同的,其余都相同;并且,当这个不.同的先行情况出现时,被研究现象a出现,否则a不出现。
那么,这个不同的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
求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
(二)运用求异法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求同法相比,求异法是在被研究对象处于人为的严格控制状态下进行实验的方法,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比求同法少,故其结论的真实性较求同法更为可靠。
此外,由于在求异法两个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不相同,其余的都相同,因此,不具有该先行情况的场合事实.上是为被推测的研究现象a的原因做了一个反证。
尔雅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一个论证是可靠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所有前提都是真的,二是()。
(1.0分)1.0分•A、所有结论都是真的••B、部分结论是真的••C、论证形式是有效的••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C2金岳霖的著作不包括()。
(1.0分)1.0分•A、《逻辑》••B、《论道》••C、《中国哲学史》••D、《知识论》•我的答案:C3一阶逻辑即是指()。
(1.0分)1.0分•A、概率逻辑••B、数值逻辑••C、图式逻辑••D、谓词逻辑我的答案:D4析取命题又称为()。
(1.0分)1.0分•A、否定命题••B、肯定命题••C、选言命题••D、全称命题•我的答案:C5()是指通过改变命题的质或量从而推导出新命题的论证。
(1.0分)1.0分•A、三段论论证•B、对当关系论证••C、质量论证••D、直言命题运算论证•我的答案:D6在三段论中,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那么结论必定是()。
(1.0分)1.0分•A、肯定命题••B、否定命题••C、真命题••D、•我的答案:B7三段论的式有()个。
(1.0分)1.0分•A、64••B、128••C、256••D、512•我的答案:C8名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1.0分)0.0分•A、••B、惠施••C、邹衍••D、邓析•我的答案:A9再归纳逻辑中,所有前提真而结论()。
(1.0分)1.0分•A、可能真••B、必然真••C、必然假•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10用真值表检验重言式与矛盾式需要针对所讨论的命题建立一个()。
(1.0分)1.0分•A、重言式••B、矛盾式••C、真值列••D、真值行•我的答案:C11()是指必定有真假的语法正确的字符串。
(1.0分)1.0分语句••B、命题••C、陈述••D、推论•我的答案:B12()是指有时,一个语篇到底论证还是解释,是不清楚的。
(1.0分)1.0分•A、识别论证••B、解释论证••C、论证解释••D、两可情形•我的答案:D13联结词“析取”通常用“()”来表达。
逻辑学导论练习题参考复习资料

《逻辑学导论(2)》第一章习题解答1.古希腊有一位智者叫普罗泰哥拉……【答案】:D【解析】:题干中普罗泰哥拉的推理形式为:(p→q)∧(r→q)∧(p∨r)q选项Ⅰ和Ⅱ中的推理形式也都是如此,而选项Ⅲ中的推理形式则是:(p→q)∧(Øp→Øq)∧Øq Ø p选项Ⅳ中的推理形式是:(Øp→Øq)∧q p2. 只要呆在学术界……【答案】:C【解析】:题干中,学院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差别在于“只有沉浸在日常生活中,才能靠直觉把握生活的种种情感”。
这是导出论题“小说家呆在学术界不能变伟大”的直接依据。
而这则意味着对日常生活中情感的直觉把握乃是小说家成就其伟大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前者一定没有后者。
故选C。
其余各选项均非原论证所依赖的假设。
例如,A项所支持的论题实际上是呆在学术界有助于小说家变得伟大,与原论题刚好相反。
3.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以来……【答案】:C【解析】:假设C项的断定不成立,即假设上个世纪60年代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那些主要疾病,到本世纪,在该国的发病率没有实质性的降低,并且对这些疾病的医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那么,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可能不断上升,更难以在本世纪初成为世界之最。
这说明,如果题干的断定为真,则C项为真,即从题干可以推出C 项。
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
例如,A项不能从题干推出。
因为尽管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是世界之最,但心血管病仍完全可能是造成目前新加坡人死亡的主要杀手。
4.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出现……【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论证过程即:因为其他星球不可能同时具备地球上生命形式赖以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所以其他星球不可能存在与地球上一样的生命。
其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C: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形式需要像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一样的生存条件。
其余选项均非原论证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例如,A项中“惟一条件”的说法显然与题干中“至少……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的说法相悖,而B项的含义则与原论证的结论相同。
期末复习逻辑学.ppt

常用重言式
1. p→q 同一律 2. ((p→q)∧p)→q 分离律 3. p∨p 排中律 4. (p∧p) 矛盾律 5. ((p→q)∧q)→p 逆否律 6. ((p∨q)∧q)→q ((p∨q)∧q)→p 析取否定肯定律 7. (p∧q)→p (p∧q)→q 合取分解律 8. ((p→q)∧(q→r))→(p→r) 连锁蕴涵律 9. (p→(r∧r))→p 归谬律 10. p→(p∨q) 析取添加律 11. qq 双重否定律 12. (p∧q)(p∨q) (p∨q)(p∧q) 德摩根律 13. (p∧q)(q∧p) (p∨q)(q∧p) 合取/析取交换律 14. (p∧(q∨r)) ((p∧q)∨(p∧r)) (p∨(q∧r)) ((p∨q)∧(p∨r)) 分配律 15. (p→q) (p∨q) 或/则置换律 16. p (p∧(q∨q)) p (p∨(q∧q)) 加元律。
• 4、概念的种类 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 判断取决于其外延中分子对象数量的多少 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 判断取决于语句中所规定的对象的属性是整 体具有还是其中的分子对象也具有。 正概念、负概念 实体概念、属性概念
约定:概念非空 1. 全同 2. 属种 3. 交叉 1. 不相关不相容 不相容 2.相关不相容 b. 反对 a. 矛盾
肯定前件式(有效式)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否定后件式(有效式)
如果p,那么q 非q ---------------------所以非p
否定前件式(无效式):
如果p,那么q 非p ---------------------所以非q
《逻辑学》总复习2解析共30页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0
《逻辑学导论》军职在线章节及期末考试答案

《逻辑学导论》章节及期末考试答案军职在线-西北大学目录第一章 (1)第二章 (2)第三章 (5)第四章 (7)第五章 (8)第六章测试 (10)第七章测试 (11)第八章测试 (13)第九章测试 (15)第十章测试 (17)期末电子考试 (19)(温馨提示:对答案时,请看准选项内容,不要看选项,选项位置会随机变化,正确答案已标红)第一章1.“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A.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B.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2.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A.甲不出国而乙出国B.将在于勇也在于谋C.甲出国而乙不出国D.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3.在司法审判制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判为有罪,也即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把有罪者判为无罪,也即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A.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B.错放,只是放过了好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C.宁可错判,不可错放,是“左”的思想在司法界的反映D.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4.逻辑学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有三段论逻辑、模态逻辑等。
A.正确B.错误5.“啊!祖国!”是一个命题。
A.正确B.错误第二章1.“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一对陈述,其中的“及格”与“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A.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B.都是矛盾关系C.都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2.把“《三国演义》”限制为“温酒斩华雄”,概括为“长篇历史小说”,则A.概括正确,限制不正确B.概括不正确,限制正确C.概括、限制都正确D.概括、限制都不正确3.“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内容 题型例析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5分)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三、逻辑形式题(16分) 四、简答题(24分) 五、推理题(30分)
第一部分 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逻辑学的含义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词项逻辑 1词项的定义及特征 2词项外延间的关系 3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 4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5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 6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换质法4个,换位法3 个) 7三段论的规则及其应用
• 小孙的理解正确。令p代表“下雨”,q代 表“小张去”,r代表“小刘去”。小孙的 话与小张的话构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p→﹁q p —————————
﹁q 可知:天下雨,小张不去。 小孙的话与小刘的话构成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p←r p
————————— ﹁r
可知:天下雨,小刘不去。
1.张三考试作弊,一种意见是要处分,一种意见 是不要处分,这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 好张三的思想工作。
“P或者Q”,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它的 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就是“非P并且非Q”。
“要么P要么Q”,这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 它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就是“非P并且非Q”或者 “P并且Q”。
三、推理部分
1、直接推理。换质法;换位法; 换质位法。
2、三段论。三段论的格。三段论 的规则(7条总规则)。省略三段论。
• 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本题中 “要处分”和“不要处分”是互相矛盾的思想, 说话者却都加以否定,因而违反了排中律。
2.(对话) 问:你的丈夫犯了罪,你知道吗?
答:我们过去可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啊!
问:他贪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知道吗?
答:北京有人比他贪得更多呢!
• 违反了同一律,犯了“答非所问”的错误·
3韩国人爱吃泡菜,翠花也爱吃泡菜,所以翠花是 韩国人。
• 不正确。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爱吃泡菜”在 大小前提中均作为肯定命题的谓项,都不周延。 所以,违反了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 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五、推理题
1小张、小刘和小孙相约第二天去公园,小张 说:“如果下雨,那么我不去。”小刘说: “只有天不下雨,我才去。”小孙说: “我明白了,天下雨,你俩是不会去的。” 请分析小孙的理解是否正确。
第三章 命题逻辑 1命题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 2命题与推理的类型 3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4选言命题及其推理(3个公式) 5假言命题及其推理(4个公式) 6负命题及其推理
第四章 模态逻辑 1模态命题的符号化 2基本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
第六章 归纳逻辑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类比归纳推理 3穆勒“五法”
第八章 语用逻辑 1语境 2合作原则与准则 3隐涵与语用推理
3、选言推理。重点掌握:选言推 理的正确形式。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 种: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相容 选言推理只有一种:否定肯定式。
第二部分 题型例析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填空题
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 思维的确定性。
二、选择题
1“钳子”和“作案工具”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 _______。
A.矛盾关系 B.交叉关系 C.属种关系 D.反对关 系
三、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 SEP:E是常项,S、P是变项。
• 以“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为前 提,推出结论“有些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是不努力 学习的人”,此推理的逻辑形式为SAP→PIS。
四、简答题(下列推理错在哪里)
1有的工人不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不是工人。
• 不正确。由SOP换位成POS,S(“工人”)在 原命题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违反了换位 法的规则。
第十章 论辩逻辑 1论辩的方法与作用 2论证的种类 3论辩的规则(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第十一章 基本规律 1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 2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
一个复合判断的真假是由它的肢判断的真 假关系来决定的,而它的负判断实际上就是断定 它为假。
“P并且Q”,这是一个联言判断。它的负判 断的等值判断就是“非P,或者非Q”。
3.(对话) 女:别人都说你追求我,不是为了爱,而是
为了我的财产!
男:不是这样!
女:尽管如此,但总有碍于你的面子,我还 是把我的财产全部送给妹妹了。 (男不语,转身欲行。)
女:你到哪里去? 男:我到你妹妹那边去。 • 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谢谢!
xiexie!
2“公安厅”和“公安局”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 ______。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同一关系 D.全 异关系
请在下式的空格处填上符号,使该推理成为正确 的推理形式。
PEM
MA S
----------------
S()P 答案:(1)从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判 断,可以确定结论也必须是否定判断。即或者是 E或者是O;(2)从小前提可以知道,小项在前 提中不周延,根据三段论的规则,它在结论中也 不得周延。因此,结论只能是特称判断。(3)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确定,结论为O判断。
2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 劳勇敢的。
• 不正确。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中国人”在大 前提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表达的 是非集合概念,这样中项就分成了两个概念,加 上大项和小项,该三段论就有四个概念。所以, 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三段论有而且仅有三个概 念。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完成下列填空,使之成为一个正确的三段论。
( )( )( )
() 0 ()
S () P
答:PAM;SOM; SOP。
第一,由小前提是o判断(特称并且否定)、根据三段 论一般规则“前提中有一特称,结论为特称;前提中有 一否定,结论为否定”,可推知结论为SOP.第二,由 小前提是o判断,可知大前提为A判断(三段论一般规则: “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所以,大前提不可 能是I和o;“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所以, 大前提也不可能是E)。第三,既然大项在结论中周延, 那么,它在大前提中也一定是周延的;所以,大前提为 PAM。第四,中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在小前提 中必须周延,所以,小前提为S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