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考试资料
法律逻辑学复习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
概念
内涵
外延
学生 大学生
在校生 高校生
大、中、小 大
应注意的问题:
1.这种反变关系不是数学上可以用数值精确计算的比例关系, 只是一种大致趋势。
2.普通逻辑揭示的这种反变关系,目的是为明确概念提供一 种逻辑方法,它是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概念的限制
增加内涵 缩小外延
属→种
政法机关 → 法院 → 人民法院 → 高级人民法院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概念的概括
减少内涵 扩大外延
种→属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 高级人民法院 → 人民法院
→ 法院 → 政法机关
定义
定义是一种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定义的构成
被定义项:某一个其内涵需要明确的概念 定义项: 用来明确被定义概念的那些概念 定义联项: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联结词
• 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 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 为属种关系。在具有属种关系 的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 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 概念。
四、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各有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教师
科学家
ab
有的a是b,
有的b是a
五、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
风
马
a
b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也不是是a
数理(现代)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及其规律
的科学 思 维 —— 人在头脑中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
行推理的过程 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命题)、推理 思维的形式结构 —— 思维的逻辑形式
《法律逻辑学》复习资料二

《法律逻辑学》复习资料二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就是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就是,当人类听到别人陈述的事情时,大脑开始历经复杂的讯号处理及过滤,并将信息元素( Information element ) 经过神经元(w Neuron) 迅速的触发并收集相关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超感知能力。
之后由经验累积学习到的语言基础进行语言的处理及判断,找出正确的事件逻辑。
1、ABC三人都喜欢说谎话,有时候也说真话。
某天,A指责B说谎话,B指责C说谎话,C说AB两人都在说谎话。
后来上帝通过读心术知道其中至少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请问谁在说谎话?答案:运用假设排除法推理得出是B说的是真话,A和C都是说谎话。
2、一个村子里,有50户人家,每家都养了一条狗。
现在,发现村子里面出现了n只疯狗,村里规定,谁要是发现了自己的狗是疯狗,就要将自己的狗枪毙。
但问题是,村子里面的人只能看出别人家的狗是不是疯狗,而不能看出自己的狗是不是疯的,如果看出别人家的狗是疯狗,也不能告诉别人。
于是大家开始观察,第一天晚上,没有枪声,第二天晚上,没有枪声,第三天晚上,枪声响起(具体几枪不清楚),问村子里有几只疯狗?只有晚上才能看出病狗,并且一天晚上只能看一次。
答案:3条!推理过程:A、假设有1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其他狗都没有病,那么就知道自己的狗有病,所以第一天晚上就会有枪响。
因为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1。
B、假设有2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有1条病狗,因为第一天没有听到枪响,是病狗数大于1,所以病狗的主人会知道自己的狗是病狗,因而第二天会有枪响。
既然第二天也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2。
由此推理,如果第三天枪响,则有3条病狗。
一、什么是法律逻辑学法律逻辑学是以法律和司法实践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逻辑形式、逻辑方法、逻辑规则或规律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法律逻辑学的性质1.法律逻辑学是介于法学与逻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应用学科。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B.仅从外延方面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A.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B.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C.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D.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4.“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5.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6.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这两个概念具有( )关系。
A.全异B.全同C.交叉D.真包含7.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关系。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交叉关系D.真包含关系8.“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同语反复D.循环定义9.“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
A.语词定义B.发生定义C.功用定义D.关系定义10.“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定义用否定联顶D.以比喻代定义11.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常限制的有( )。
A.思维形式→推理→演绎推理B.判断→简单判断→复合判断C.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D.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角三角形1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法律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括并且只包括三个不同的项,即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2.论证由_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3.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再将所得结论换位后为__________。
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________ 而后件________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5、词项的两个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 所谓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是指____________被_________的情况。
7、类比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_,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仍有两种可能______,_________。
8、侦察推测的逻辑方法,一般至少包含以下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1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1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1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1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1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1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1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 。
1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1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运用归纳推理中的 得出的结论。
20.归谬法主要运用的推理形式是 的否定后件式。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思维D. 法律行为答案:C2. 下列哪个原则是法律逻辑学中的“非矛盾原则”?A. 同一事物既是白的又是黑的B. 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是白的又是黑的C. 同一事物可以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取决于观察角度D.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可以是白的和黑的答案:B3.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假言命题”?A. 一个命题包含两个或更多部分B. 一个命题表明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C.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结果D.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事物的存在或属性答案:C4. “如果A,则B”这种命题形式在法律逻辑中属于什么?A. 条件命题B. 因果命题C. 选择命题D. 假设命题答案:A5. 在法律逻辑中,“归谬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推理?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逆向推理D. 无效推理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排中律”?A. 一个命题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B. 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C. 一个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上下文D. 一个命题没有真假之分答案:B7. 在法律逻辑中,“充足理由律”要求什么?A.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原因B.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结果C. 每个有效的论证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或证据支持D. 每个无效的论证都不需要理由或证据支持答案:C8. “如果A,则B”且“非B”,根据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A是真的B. A是假的C. 无法确定A的真假D. A和B的真假无关答案:B9.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归纳推理”?A.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D.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类比推理”?A. 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B. 从一般规则推断特殊情况C. 从一种情况推断另一种相似情况D. 从一种逻辑结构推断另一种逻辑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推理C. 法律制定D. 法律执行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原则属于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则?A. 非矛盾原则B. 排中律C. 充足理由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3. 在法律逻辑中,哪些命题形式属于复合命题?A. 条件命题B. 联言命题C. 选言命题D. 假言命题答案:A, B, C, D4. 法律逻辑中的演绎推理方法包括哪些?A. 直接演绎B. 间接演绎C. 归谬法D. 类比推理答案:A, B, C5. 在法律逻辑中,归纳推理的方式有哪些?A. 完全归纳B. 不完全归纳C. 统计归纳D. 类比归纳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如何通过逻辑方法得到合理解释和应用的学科。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I.“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冇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儿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B.仅从外延方面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A.所有的语词都是农达概念B.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C .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D .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4.“冇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5.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6.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那么,a与b这两个概念具有()关系。
A.全异B.全同C.交义D.真包含7.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关系。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交叉关系 D •真包含关系8.“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同语反复D.循环定义9.“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A.语词定义B.发生定义C.功用定义D.关系定义10.“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定义用否定联顶D.以比喻代定义II.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常限制的有()。
A.思维形式一推理一演绎推理B.判断一简单判断一复合判断C .概念一集合概念一非集合概念 D.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形一等角三角形1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法学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法律逻辑学复习题

法律逻辑学复习题一、填空1、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或者q"是假的,则这个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肢P 一定是_______________ 的。
2、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案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案犯"____ 。
,"某甲必然不是案犯" ___,"某甲可能不是案犯"____ 。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________ 关系或________ 关系的判断假。
4、论证由_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A、主谓项都周延B、主谓项都不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2、"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3、根据换质位法推理,由SAP真,可推出()。
A、 ESB、 ISC、 ASD、 OS4、负全称否定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A、SAPB、SEPC、SIPD、SOP5、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判断是()。
A、如果非P,则非qB、如果非q,则非PC、如果P,则qD、q并且非P6、"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段话()。
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7、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从个别到个别B、结论是或然的C、从个别到一般D、前提蕴涵结论8、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三、双项选择题1、"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中的"未成年子女"是()。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规范标准答案(做完考试复习资料必备)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B.仅从外延方面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A.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B.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C.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D.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4.“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5.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6.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这两个概念具有( )关系。
A.全异B.全同C.交叉D.真包含7.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关系。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交叉关系D.真包含关系8.“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同语反复D.循环定义9.“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
A.语词定义B.发生定义C.功用定义D.关系定义10.“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定义用否定联顶D.以比喻代定义11.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常限制的有( )。
A.思维形式→推理→演绎推理B.判断→简单判断→复合判断C.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D.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角三角形1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谓项和联项D.量项和联项13.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14.“凡犯罪行为都不是合法行为”这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
A.主项、谓项都不周延B.主项、谓项都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15.“所有拾金不昧的人都是有道德的人,老张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老张是拾金不昧的人。
”这一三段论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两否定得结论D.中项不周延1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
A.主项、谓项都周延B.主项、谓项都不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17.“大部分人是懂法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A.所有的S是P B.所有的S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18.“甲与乙是同案犯”这个判断是( )判断。
A.性质判断B.联言判断C.选言判断D.关系判断19.根据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中的下反对关系,可以进行推演的是( )A.由真推假B.由假推真C.由真推真D.由假推假20.“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是( )。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21.“所有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22.“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23.主项和谓项相同而质和量不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24.以SAP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
A.PAS B.PIS C.PIS D.PIS25.“没有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刻苦学习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A.SAP B.SEP C.SIP D.SOP2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这个三段论是( )。
A.有效的推理形式B.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C.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D.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27.“大多数大学教师都会一门外语;她是大学教师,所以,她会一门外语。
”这个三段论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28.以“所有P是M,有S不是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的结论是( )。
A.有的S是P B.所有的S都是P C.有的S不是P D.所有的S都不是P29.以“没有M不是P”和“有的S是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的结论是( )。
A.没有S是P B.没有S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30.“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这一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31.“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重要的。
因此,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是重要的。
”这里运用的推理是( )。
A.相容选言推理B.关系推理C.不相容选言推理D.联言推理32.“如果不以事实为依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
”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
A.p∧qB.p∨qC.(p∨q) D.(p∧q)→r33.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时,它的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
A.p真q假B.p真q真C.p假q真D.p假q假34.已知“p←→q”“p∧q”“p→q”均真,则( )。
A.p真q真B.p假q假C.p真q假D.非p真非q假35.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 )。
A.p∧q B.p←q C.p→q D.p←→q36.“p∧q”的等值判断是( )。
A.p→q B.p∨q C.p∧q D.p←q37.“p→q”的等值判断是( )。
A.q→p B.q←p C.p←q D.p←q38.“p←q”的等值判断是( )。
A.p∨q B.p→q C.p→q D.q→p39.“p∧q”的等值判断是( )。
A.p∧q B.p∨q C.p∧q D.p∨q40.“p∧q”的等值判断是( )。
A.p→q B.p←q C.p∧q D.p∨q41.负全称肯定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
A.SAP B.SIP C.SOP D.SEP42.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
A.可能非P B.可能P C.必然非P D.不可能非P43.与“可能是罪犯”等值的判断是( )。
A.必然不是罪犯B.不必然是罪犯C.不可能不是罪犯D.不必然不是罪犯44.“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其等值判断是( )。
A.小王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B.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C.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D.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45.在下列各组模态判断中,具有差等关系的是( )。
A.必须P与可能P B.必须非P与可能P C.可能P与可能非P D.可能非P与必须P46.依据模态判断间的反对关系所能进行的有效推理是( )。
A.□P→□P B.□P→□P C.□P→□P D.□P→□P47.“负判断”可概括为( )。
A.性质判断B.复合判断C.简单判断D.否定判断48.“现在不是强调大胆改革开放吗?这就是说,可以随便改任意干。
这段议论(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49.断定“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同真,则(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50.同时否定SEP和SOP,则(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51.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52.断定“所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同真(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53.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A.从个别到一般B.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C.前提蕴涵结论D.从个别到个别54.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联系是( )。
A.都是必然的B.都是或然的C.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D.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55.“全称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特称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单称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所以,凡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这一推理是( )。
A.简单枚举归纳推理B.科学归纳推理C.完全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56.“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原因。
”这是运用( )判明因果关系的。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57.在论证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是( )。
A.论据B.被反驳的论题C.被反驳的论证D.论题58.在反证法中,当论证反论题假时,通常需要借助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
A.否定前件式B.肯定前件式C.否定后件式D.肯定后件式二、多项选择题(包括双项选择题)1.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可表达为( )。
A.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B.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C.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D.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E.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2.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正概念E.负概念3.在“有的不道德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这个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 )。
A.非集合概念B.普遍概念C.负概念D.集合概念E.单独概念4.在“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个判断中,“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正概念5.如果所有的a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6.当SAP真而SOP假时,S与P的外延关系应是( )。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7.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这一定义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 )。
A.同语反复B.循环定义C.定义含混D.定义过宽E.定义过窄8.“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暴力工具。
国家可分为资产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
”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