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运动心理学——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试卷(含答案)

体育运动心理学——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心境状态是由而引起的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的情绪状态。
2.积极的心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包括、、、和等情绪。
3.是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测量心境状态最常用的量表。
4. 心境状态剖面图是在1971年首先由美国的等人编制出的一种自评量表,它包括、、、、、 6个分量表。
5.1992年等人对POMS量表进行了简化和发展,将原来的65个题目简化为40个并增加了分量表。
6.身体锻炼与老年人积极心境的和消极心境的有显著相关。
7.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心境的改善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益。
8.与常模样本相比,成功的运动员在、、、等消极情绪得分较低,而较高。
9.人们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的POMS分值绘制成图,被称为。
10.运动疲劳的运动员常常具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与无疲劳的运动员相比,疲劳的运动员更为、、等。
11.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会导致明显的,当训练刺激增加,困扰也随之增加,这些困扰包括、、的增加,下降。
12.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行为结果。
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评价行为结果主要有、以及三个方面。
13.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的影响;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
14.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在预测不仅需要考虑和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它们的。
15.交互作用理论认为,运动行为= + + ×+ 。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心境状态是一种。
()A. 认知过程B. 情绪状态C. 注意状态D. 意志过程2.运动员的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A. 闭锁式B. 开放式C. 连贯式D. 间断式3.采用赛前心境预测运动项目的行为结果效果更好。
()A. 个人B. 团体C. 直接对抗D. 间接对抗4.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引起老年人的。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体育心理学》第六章 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唤醒
唤醒
arousal 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 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
准备状态。
这种状态是进行脑力活动或体力活动的生理基础。
6
唤醒
/唤醒水平
唤醒为注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意识状态提供能量。 每个人的唤醒水平总在从深睡到高度兴奋这条连续线 上变化。
10
焦虑
/焦虑水平的测定
1 中枢神经系统 (脑电图)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血压) 2 肾上腺素 3 状态-特质焦虑 躯体知觉问卷 竞赛状态焦虑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素
生理学评定法
11
生物化学评定
量表评定法
第二节 /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1. 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表现的主要因素及 其相互关系 2. 四种理论学说
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
能掌握阶段,或表达正
驱力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 表现之间关系的预测
16
确动作、错误动作的比 例优势。
(一)驱力理论
/举例 一个篮球初学者在罚球线后的投篮命中率是10 投3中,即失误的比例达到70%,表现出了错误或不 熟练还占有优势地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给予练习 者更大的压力,驱力理论的预见是他的命中率将降 得更低。反之,一个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同样情况 下的投篮命中率是10投8中,显然能够正确完成动 作技能属于他的优势反应,此时如提高运动员的唤 醒水平,他的命中率将会得到提高。
究中讨论得最多的理论。
高 运 动 中 表 现 低 低 中 唤醒水平 高
低唤醒水平—中等唤醒水平,
运动表现逐步提高;
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水平的临 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发展,运 动表现将恶化、成绩下降。 中等强度的唤醒水平对运动表 现最为有利。
体育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滨州学院

第一章测试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_____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体育锻炼B:竞技运动和比赛C:娱乐D:体育教育教学答案:D2.行为主义对体育学习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首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_______。
()A:奖励学说B:反馈学说C:强化学说D:联结理论答案:C3.强调“自上而下”学习策略理论的学派是_______。
()A:认知心理学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答案:C4.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心理现象。
()A:对B:错答案:B5.一个人学过体育心理学,就可以说明自己一定在体育教学或指导运动队方面取得成功。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能力的目标定向是属于______。
()A:成绩目标定向B:学习目标定向C:自我目标定向D:结果目标定向答案:B2.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属于_______。
()A:学习目标定向B:成绩目标定向C:掌握目标定向D:结果目标定向答案:B3.为了保证目标既有难度又有可能实现,可将学生____作为参考,并在必要时修正目标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A:在班里的排名B:入学以来的成绩C:最近的比赛名次D:最近的能力水平答案:D4.这次篮球赛,我要将我的罚球命中率提高到80%,是______。
()A:明确的目标B:模糊的目标C:技术动作目标D:结果目标答案:AD5.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____。
()A:间接兴趣B:直接兴趣C:物质兴趣D:中心兴趣答案:B2.体育活动的愿望达到一定水平,推动采取学生行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_______功能。
()A:选择B:维持C:发动D:强化答案:C3.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运动兴趣可以分为______。
体育心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中医药大学

体育心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行为主义对体育学习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首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___。
()。
A:强化学说 B:反馈学说 C:联结理论 D:奖励学说答案:强化学说2.人本主义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
A:传授者 B:决策者 C:执行者 D:促进者答案:促进者3.运动心理学集中研究___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A:个性 B:认知 C:动机 D:焦虑答案:个性;认知;动机;焦虑4.锻炼心理学具体研究___。
()A:学生的学习焦虑 B:体育锻炼坚持性 C: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D: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答案:体育锻炼坚持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5.未来的运动心理学将继续强化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即()A:应用运动心理学 B:学术运动心理学 C:教育运动心理学 D:临床运动心理学答案:应用运动心理学;学术运动心理学6.强调“自下而上”学习策略理论的学派是。
()A:认知心理学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行为主义答案: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7.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这三门学科自成体系已初见端倪,也是发展方向。
()A:对 B:错答案:错8.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期间,处于发展阶段。
()A:对 B:错答案:错9.运动心理学家被描述为三种类型: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A:对 B:错答案:对10.目前的趋势是体育心理学研究者们已开始着手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使用。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为了保证目标既有难度又有可能实施,可将学生___作为参考,并在必要时修正目标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
A:在班里的排名 B:最近的比赛名次 C:入学以来的成绩 D:最近的能力水平答案:最近的比赛名次2.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
A:广泛兴趣 B:间接兴趣 C:直接兴趣 D:中心兴趣答案:直接兴趣3.团队目标设置过程中可分为___阶段。
体育心理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测试题目及答案1.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答案:a.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b. 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c. 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d. 运动技能的发展2. 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哪些?答案:a. 比赛压力 b. 对胜负过于在意 c. 对对手的担忧 d. 不确定性和控制感的缺失 e. 环境不熟悉或威胁感 f. 自信心不足3. 体育心理学中的“自信心”指的是什么?答案:自信心是指运动员对自己在特定运动领域中取得成功的信心和信念,以及对自己能够成功克服困难和挑战的能力的自信。
4. 以下哪种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专注?答案:a. 呼吸调控技巧 b. 心理放松练习 c. 注意力调控训练 d. 幻想练习 e. 目标设定和计划5. 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去自信心的可能原因包括以下哪些?答案:a. 连续失败或不佳表现 b. 受到批评或打击 c. 遭遇重大挫折 d. 对手的威胁或优势 e. 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f. 心理、生理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g. 过度焦虑或紧张6. 什么是运动员的“动机”?答案:运动员的动机是指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或外在驱动力,包括个人目标、成就欲望、社交因素、体育爱好以及对团队或国家荣誉的追求等。
7. 下面哪个心理技巧能够帮助运动员克服比赛中的紧张感?答案:a. 气场调控技巧 b. 兴奋控制策略 c. 视觉化放松练习 d. 自我暗示和积极思考 e. 心理预警和调节8.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答案:运动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a. 深呼吸练习b. 思维重构与积极评价 c. 控制情绪化的冲动和消极表达 d. 运用想象力和激励话语 e. 寻求心理支持和交流9. 体育心理学中的“集中注意力”是指什么?答案:集中注意力是指运动员将注意力有目的地聚焦在特定任务或刺激上,并隔绝其他干扰,以提高专注度和表现效果。
10. 运动员在比赛准备过程中所进行的自我调适训练包括以下哪些?答案:a. 压力管理技巧和放松训练 b. 动机激发与目标设定 c. 注意力和专注力训练 d. 运动心理预备训练 e.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评价技巧以上是体育心理学测试题目及答案,希望对您了解体育心理学有所帮助。
体育运动心理学——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试卷(含答案)

体育运动心理学——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称之为,又称为。
2.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和诸因素。
3.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4.唤醒有三种表现,即、和。
5.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以及提供能量。
6.唤醒水平的变化与刺激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刺激的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7.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
8.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部分。
9.状态焦虑是一种在上有变化、随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10. 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是与的乘积。
11. Oxendine认为,高水平的唤醒可促进的运动技能活动,但会干扰的活动。
12. 一般来说,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相对。
13. 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和三个方面。
14.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15. 与升高状态焦虑水平有关的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Martens认为可以将的工作强度比作人的唤醒水平。
()A. 探照灯B. 发动机C. 电脑D. 变压器2. 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
()A. 比较高B. 非常高C. 比较低D. 非常低3. 刺激的数量多、持续时间短、强度小的情况下,运动技能在的唤醒水平下容易获得好的运动表现。
()A. 相对高B. 非常低C. 相对低D. 非常高4. 对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高的运动技能,越需要在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好的运动表现。
()A. 较高B. 很高C. 很低D. 较低5.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呈关系。
体育运动心理学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试卷含答案

体育运动心理学——心境状态与运动体现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将对的的答案填入空格)1.心境状态是由而引发的的唤醒状态,是含有感染力的的情绪状态。
2.主动的心境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涉及、、、和等情绪。
3.是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测量心境状态最惯用的量表。
4.心境状态剖面图是在 1971 年首先由美国的等人编制出的一种自评量表,它涉及、、、、、 _______ 6 个分量表。
5.1992 年______________ 等人对POMS 量表进行了简化和发展,将原来的65个题目简化为40 个并增加了分量表。
6.身体锻炼与老年人主动心境的和消极心境的有明显有关。
7.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心境的改善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益。
8.与常模样本相比,成功的运动员在、、、等消极情绪得分较低,而较高。
9.人们将优秀运动员的原则化的POMS 分值绘制成图,被称为。
10.运动疲劳的运动员经常含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与无疲劳的运动员相比,疲劳的运动员更为、、等。
11.过分疲劳或过分训练会造成明显的,当训练刺激增加,困扰也随之增加,这些困扰涉及、、的增加,下降。
12.在以自我为参考原则进行评价行为成果时,赛前心境能更加好地预测行为成果。
以自我为参考原则评价行为成果重要有、以及三个方面。
13.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普通只考虑的影响;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
14.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在预测不仅需要考虑和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它们的。
15.交互作用理论认为,运动行为= + + ×+ 。
二、单选题(将备选答案中对的的一种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心境状态是一种。
()A. 认知过程B. 情绪状态C. 注意状态D. 意志过程2.运动员的赛前心境能更加好地预测运动技能的行为成果。
()A. 闭锁式B. 开放式C. 连贯式D. 间断式3.采用赛前心境预测运动项目的行为成果效果更加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心理学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由Grove等人简化和发展后的POMS量表有__________个分量表。
A.5B.6C.7D.82.多维焦虑理论认为,积极的成功期望可以带来自信心的增强,可以提高运动表现水平,两者呈__________关系。
A.倒U形B.线性C.波浪形D.U形3.积极的心境状态体现在__________。
A.精力感B.抑郁C.疲劳D.惊慌4.Martens认为可以将__________的工作强度比作人的唤醒水平。
A.探照灯B.发动机C.电脑D.变压器5.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影响的是__________。
A.特质论B.情境论C.交互作用理论D.状态论6.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地预测__________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A.闭锁式B.开放式C.连续式D.间断式7.多维焦虑理论认为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呈__________关系。
A.倒U形B.线性C.波浪形D.U形8.与常模样本相比,优秀的运动员__________得分较高。
A.慌乱B.抑郁C.疲劳D.精力9.__________的个体,在相对较低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表现。
A.高特质焦虑、外向B.高特质焦虑、内向C.低特质焦虑、外向D.低特质焦虑、内向10.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__________。
A.比较高B.非常高C.比较低D.非常低二、多选题(该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1.应激与多种情绪相结合而形成复合情绪,在应激产生的同时附加__________可表现为抑郁性紧张。
A.恐惧B.厌恶C.敌意D.失望12.影响运动技能复杂程度的知觉因素是__________。
A.刺激的数量B.决断的数量C.刺激的强度D.技能的精细程度13.过高唤醒水平或焦虑状态的症状有__________。
A.消极的自我暗示B.全身发热C.注意不能集中D.尿频14.消极的心境包括__________等情绪。
A.抑郁B.疲劳C.惊慌D.精力15.应激与多种情绪相结合而形成复合情绪,在应激产生的同时附加__________可发生焦虑性紧张。
A.恐惧B.厌恶C.敌意D.失望三、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16.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___()_______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____()______。
17.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诸因素。
18.Oxendine认为,高水平的唤醒可促进____()______的运动技能活动,但会干扰___()_______的活动。
19.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乘积。
20.与升高状态焦虑水平有关的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在预测___()_______不仅需要考虑__()________和____ ()______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它们的___()_______。
22.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
23.积极的心境状态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情绪。
24.唤醒是指机体总的____()______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25._____()_____是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测量心境状态最常用的量表。
四、匹配题(该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
)26.五、简答题(该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27.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对唤醒水平有什么不同的要求?28.什么是心境状态?29.什么是唤醒及其主要表现?30.什么是冰山剖面图?31.什么是焦虑、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32.什么是交互作用模式?33.简述心境状态和运动员成就水平之间关系。
六、论述题(该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
)34.论述赛前心境状态对运动行为的预测关系。
35.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6.什么是应激?结合体育运动应该如何理解应激的概念?体育心理学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6 小题,共100 分一、单选题1.C2.B3.A4.B5.A6.B7.A8.D9.B10.A二、多选题11.CD12.AC13.ACD14.ABC15.AB三、填空题16.空1.自尊心空2.情绪状态17.空3.躯体的空2.心理的空1.社会文化的18.空1.粗糙或简单空2.精细或复杂19.空1.习惯空2.驱力20.空1.高特质焦虑空2.低自尊21.空1.运动行为空2.人格特质空3.情境因素空4.交互作用22.空1.认知状态焦虑空2.躯体状态焦虑空3.状态自信心23.空1.精力感空2.幸福感空3.抑郁空4.疲劳空5.惊慌空6.愤怒空7.紧张24.空1.生理性激活25.空1.心境状态剖面图四、匹配题26.五、简答题27.高水平的唤醒可促进粗糙或简单的运动技能活动,但会干扰精细或复杂的活动;较低水平的唤醒有助于精细或复杂任务的完成,却会阻碍粗糙的或简单的活动取得更好的成绩。
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比较高。
刺激的数量多、持续时间短、强度小运动技能在相对低的唤醒水平下容易获得好的运动表现。
参与活动的肌肉越多、对肌肉协调运动越高、对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高的运动技能,越需要在较低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好的运动表现。
28.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主要体现在精力感和幸福感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包括抑郁、疲劳、惊慌、愤怒和紧张等情绪。
某种心境一旦被唤起,它能持续较长时间,如持续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而且具有稳定而弥散的特征,会使人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淡薄的背景,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和主体的行为表现以及身心健康。
29.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唤醒有三种表现,即脑电唤醒(刺激使脑电出现去同步化的低压快波)、行为唤醒(非麻醉动物唤醒时伴随的行为变化)和植物性唤醒(较高水平刺激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
三者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存在。
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注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意识状态提供能量。
30.在运动领域的研究中,人们将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POMS的分值标图,与常模样本相比,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即成功的运动员“紧张”、“抑郁”、“疲劳”和“慌乱”等消极情绪得分较低,而“精力”较高,人们将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称为冰山剖面图。
冰山剖面图说明了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不同,但无法准确可靠地鉴别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水平。
31.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特征部分;状态焦虑则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32.在运动心理学关于行为的研究中,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不考虑特殊情境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而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环境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
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在预测运动行为需要将人格特质因素与情境因素一并考虑,不仅需要考虑人格特质和情境因素可以单独决定行为,同时它们还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互相作用或结合起来一起影响运动行为。
用交互作用模式来预测运动行为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运动行为=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
公式中的误差是指所有可能影响运动行为但无法测量的因素。
33.摩根(Morgan)用POMS量表研究了从事田径、摔跤和划船等项目的运动员,研究发现,与常模样本相比,成功的运动员“紧张”、“抑郁”、“疲劳”和“慌乱”等消极情绪得分较低,而“精力”较高。
摩根等人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POMS的分值标图,发现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而不成功的运动员,其心境状态剖面图较为平坦,因此,他们指出,POMS是评价运动员潜能的有效工具,可以区分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
但是,更多研究认为POMS不能区分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只能说明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不同。
六、论述题34.赛前保持理想的情绪状态被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是取得运动佳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者发现心境对行为结果有较大的影响,POMS是预测优秀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良好手段。
在赛前心境与行为结果的预测中,存在运动类型与评价方式两个调节变量。
在运动类型方面,相对闭锁式的运动技能而言,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例如,赛前心境状态在预测足球运动时要比举重运动好。
赛前心境对短时间运动项目(如划船、摔跤等)的预测效果比长时间运动项目(篮球、排球等)好。
在评价方式方面,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行为结果。
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评价行为结果主要有赛后对行为的自我评价、比赛成绩占个人最好成绩的百分比以及比赛表现与赛前预期成绩的比较三个方面。
例如,某田径运动员在正常情况下,他的100M成绩是10.35秒,而这次比赛他的成绩是10.23秒,无论这次比赛他的排名结果如何,可以说他的表现很好。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要预测某位运动员在比赛中是输或还是赢,或预测他是否会比别的运动员跑得好,那么心境对行为结果的预测就较弱;如果你是要看运动员的表现是否接近个人的预期值或以前的最好成果,那么心境对行为结果的预测较强。
35.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一般可以分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两大类。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是比赛的重要程度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
通常,参加越是大规模的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就越重要,所引起的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水平也就会越高。
主场与客场、预赛和决赛、积分和排名、观众的多少及支持度、媒体的报道力度等,也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运动员对体育比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