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荷工况的组合
ansys荷载工况组合 Load Case

ansys荷载工况组合 Load Caseansys荷载工况组合loadcaseANSYS荷载工况ansys荷载工况组合(转自新浪微博――majun的博客)如果使用ANSYS进行设计,通常会计算许多工况组合。
如果载荷可以单独加载并单独计算,然后将结果叠加(仅限于弹性阶段),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建议使用以下命令来实现此效果。
!★加自重――――――――――――――――――★1★allsel,allacel,0,0,0fdele,all,all,a llsfadele,all,all,allacel,,,10lswrite、1allsel、所有………………lswrite,n_load!可加其他荷载,自己定义allsel,alloutpr,all,alllssolve,1,n_uu加载,1!独立求解每个负载的fini!荷载组合/post1allsel,all卡塞,1!读出自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lcoper,add,2!添加加载2lcwrite,31!作为工作条件组合31当然可以用lcfact定义荷载的分项系数,再进行组合。
善用这些命令,对于设计(往往是很多工况组合)就比较方便了对于单层或双层框架的弹性分析,需要考虑四种荷载:恒载、活载、风荷载和吊车荷载1,几何模型(beam3和beam54)建立后,定义所需的elementtable,主要包括杆端力和最大应力,最小应力等。
然后保存数据库。
应用四个荷载的标准值(不乘以分项系数),并将其保存为四个LoadStep文件。
2,使用solution->fromlsfiles,求解四种荷载(lssolve,1,4,1,)3,荷载组合,命令流如下:/post1lcdef,1,1lcdef,2,2lcdef,3,3lcdef,4,4!定义了四种工况,即四种载荷下的计算结果lcfact,1,1.2lcfact,2,1.4lcfact,3,1.19lcfact,4,1.4!指定每个工况的组合系数lcase,1!读入工况1,database=1sumtype,prin!指定加操作的对象lcoper,添加,2!加载组合,数据库=数据库+2示波器,添加,4!加载组合,数据库=数据库+4lcoper,lprin!计算线性主应力lcwrite,11!把database结果写到工况11,即恒荷载+活荷载+吊车荷载的结果lcase,1lcfact,2,1.19lcfact,4,1.19!更改组合系数sumtype,prinlcoper,add,2lcoper,add,3lcoper,add,4lcoper,lprin我写,12!将数据库结果写入条件12,即恒载+活载+吊车荷载+风荷载的结果!......其他荷载组合! 然后使用lcase,将n调节到工作状态n,并检查其变形和内力!可使用如下命令流得到工况11和12,13的较大者99,进而查看最大应力lcase,11lcase,min,12lcase,min,13lcwrite,98lcase98! 检查98 lcase、11 lcase、max、12lcase、max、13lcwrite、99lcase99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查看工况99的应力分布......以下是一些用于定义和读取荷载工况的命令:lcdef_从结果文件中的一列结果产生荷载工况lcdef,lcno,lstep,sbstep,kimgLcno:要分配给lstep、sbstep和file命令指定的负载情况的任意数量的指针(1-99)。
钢结构设计常用荷载组合

载荷工况(将基本组合的分项系数去掉即得标准组合):CASE1 1.35×1.0 恒荷+1.4×0.7活荷CASE2 1.35×1.0 恒荷+1.4×0.7活荷+1.4×0.6风荷1 CASE3 1.35×1.0 恒荷+1.4×0.7活荷+1.4×0.6风荷2 CASE4 1.0×1.0 恒荷+1.4×1.0风荷1CASE5 1.0×1.0 恒荷+1.4×1.0风荷2CASE6 1.2×1.0 恒荷+1.4×1.0活荷CASE7 1.2×1.0 恒荷+1.4×1.0活荷+1.4×0.6风荷1 CASE8 1.2×1.0 恒荷+1.4×1.0活荷+1.4×0.6风荷2 CASE9 1.2×1.0 恒荷+1.4×0.7活荷+1.4×1.0风荷1 CASE10 1.2×1.0 恒荷+1.4×0.7活荷+1.4×1.0风荷2 CASE11 1.0 恒荷+0.7活荷CASE12 1.0 恒荷+0.7活荷+0.6风荷1CASE13 1.0 恒荷+0.7活荷+0.6风荷2CASE14 1.0 恒荷+1.0风荷1CASE15 1.0 恒荷+1.0风荷2CASE16 1.0 恒荷+1.0活荷CASE17 1.0 恒荷+1.0活荷+0.6风荷1CASE18 1.0 恒荷+1.0活荷+0.6风荷2CASE19 1.0 恒荷+0.7活荷+1.0风荷1CASE20 1.0 恒荷+0.7活荷+1.0风荷2CASE21 1.2×1.0 恒荷+1.2×0.5活荷+1.4×0.2风荷1 CASE22 1.2×1.0 恒荷+1.2×0.5活荷+1.4×0.2风荷2 CASE23 1.0 恒荷+0.5活荷+0.2风荷1CASE24 1.0 恒荷+0.5活荷+0.2风荷2载荷组合(将基本组合的分项系数去掉即得标准组合):COMB1~20 即为:CASE1~20COMB21 CASE21 + 1.3PUXCOMB22 CASE22 + 1.3PUXCOMB23 CASE21 + 1.3PUYCOMB24 CASE22 + 1.3PUYCOMB25 CASE21 + 1.3PUSCOMB26 CASE22 + 1.3PUSCOMB27 CASE21 + 1.3TAFSCOMB28 CASE22 + 1.3TAFSCOMB29 CASE21 + 1.3ELSCOMB30 CASE22 + 1.3ELSCOMB31 CASE21 + 1.3 5063COMB32 CASE22 + 1.3 5063COMB33 CASE23 + 1.0 PUXCOMB34 CASE24 + 1.0 PUXCOMB35 CASE23 + 1.0 PUYCOMB36 CASE24 + 1.0 PUYCOMB37 CASE23 + 1.0 PUSCOMB38 CASE24 + 1.0 PUSCOMB39 CASE23 + 1.0 TAFSCOMB40 CASE24 + 1.0 TAFSCOMB41 CASE23 + 1.0 ELSCOMB42 CASE24 + 1.0 ELSCOMB43 CASE23 + 1.0 5063COMB44 CASE24 + 1.0 5063荷载工况编号的说明(将基本组合的分项系数去掉即得标准组合):编号从1到10 是静力的基本荷载组合,算内力编号从11到20 是静力的标准组合,用于计算位移。
起重载荷分类与载荷组合

起重载荷分类与载荷组合起重机的设计和使用依赖于正确的载荷分类和载荷组合计算。
载荷分类是将起重机可能承受的荷载按照其性质进行划分,而载荷组合则是将不同类型的荷载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组合,以确定起重机所承受的最不利荷载组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起重机的载荷分类与载荷组合。
一、起重荷载分类1. 静荷载和动荷载根据荷载作用时间的不同,起重荷载可分为静荷载和动荷载。
静荷载是指荷载作用时间较长,起伏较小,如静态荷载和准静态荷载。
动荷载是指荷载作用时间短暂,起伏较大,如动态荷载和准动态荷载。
2. 自重和附加荷载根据荷载的来源,起重荷载可分为自重和附加荷载。
自重是指起重机自身的重量,包括大臂、小臂、塔机本体和配件等。
附加荷载是指起重机所携带或所举的物体的重量,并且还包括起重机所受的其他外力。
3. 稳定荷载和不稳定荷载根据荷载对起重机稳定性的影响,起重荷载可分为稳定荷载和不稳定荷载。
稳定荷载是指起重机在具有平稳状态下所受的荷载,此时起重机的稳定性不会受到影响。
不稳定荷载是指起重机在具有不平稳状态下所受的荷载,此时起重机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载荷组合在计算起重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不同类型荷载的联合作用,这就是载荷组合。
按国际标准《起重机荷载与力学参数》(ISO4301、GB3811)的规定,起重荷载可分为静态载荷、活载、冲击载荷等不同类型。
1. 静态载荷组合静态载荷组合是指不包含任何动态或非定常荷载的载荷组合。
其计算方式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规定。
2. 活载组合活载组合是指起重机所承受的经常性荷载的组合,其计算方式如下:a. 水平活载:包括水平力、侧向力和水平冲击力的各种组合。
b. 垂直活载:包括形心垂直力、离心力和垂直冲击力的各种组合。
3. 冲击载荷组合冲击载荷组合是指起重机所承受的非经常性、非预见性的荷载,由于其产生速度快、幅度大,会对起重机的结构和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其计算方式如下:a. 垂直冲击载荷:包括垂直冲击力、吨位速度引起的垂直加速度和反碰撞力的各种组合。
Ansys荷载和工况组合

以特性而言,负载可分为六大类:DOF约束、力(集中 载荷)、表面载荷、体积载荷、惯性力有耦合场载荷。 DOF constraint (DOF约束)将给定某一自由度用一已知值。 例如,结构分析中约束被指定为位移和对称边界条件;在 热力学分析中指定为温度和热通量平行的边界条件。 Force(力)为施加于模型节点的集中荷。如在模型中被指定 的力和力矩。 Surface load(表面载荷)为施加于某个面的分布载荷。例如 在结构分析中为压力。 Body load(体积载荷)为体积的或场载荷。在结构分析中为 温度和fluences。 Interia loads(惯性载荷)由物体惯性引起的载荷,如重力和 加速度,角速度和角中速度。 Coupled-field loads(耦合场载荷)为以上载荷的一种特殊情 况,从一种分析得到的结果用作为另一种分析的载荷。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秦卫红
16
1)在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菜单中选 择载荷操作,如:Apply(施加),Delete(删 除),Operate(对载荷进行运算)等; (2)选择载荷形式,如:Displacement(位移)、 Force/Moment(力和力矩)、Pressure(压力)、 Temperature(温度)等; (3) 选择加载的对象,如:On Keypoints(关键 点)、On Lines(线)、On Areas(面)、On Nodes(节点)和On Elements(单元)等; (4)指定载荷的方向和数值。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秦卫红 17
2012/12/24
结构分析中用于加载的各种命令
2012/12/24
ansys荷载工况组合 Load Case

ansys荷载工况组合 Load Case ansys荷载工况组合 (转自新浪微博——majun的博客)若用ANSYS进行设计,往往要计算很多种工况组合,如果加载能分开加载独立计算然后结果叠加(仅限于弹性阶段)则效率可提高不少,下面推荐几个命令即可达到这种效果。
!★加自重——————————————————★1★allsel,allacel,0,0,0fdele,all,all,allsfadele,all,all,allacel,,,10lswrite,1allsel,all………………lswrite,N_LOAD !可加其他荷载,自己定义allsel,alloutpr,all,alllssolve,1,N_LOAD,1 !对各荷载独立求解fini!荷载组合/post1allsel,alllcase, 1 !读出自重荷载下的结构响应lcoper,add,2 !加上荷载2lcwrite,31 !作为工况组合31当然可以用lcfact定义荷载的分项系数,再进行组合。
善用这些命令,对于设计(往往是很多工况组合)就比较方便了对单层或二层框架进行弹性分析,需要考虑四种荷载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和吊车荷载1,几何模型(beam3和beam54)建立后,定义所需的element table,主要包括杆端力和最大应力,最小应力等。
然后保存数据库。
分别施加四种荷载的标准值(不乘分项系数),并分别存成四个load step file。
2,使用solution->from ls files,求解四种荷载(LSSOLVE,1,4,1,)3,荷载组合,命令流如下:/post1lcdef,1,1lcdef,2,2lcdef,3,3lcdef,4,4 !定义四种工况,分别为四种荷载下的计算结果lcfact,1,1.2lcfact,2,1.4lcfact,3,1.19lcfact,4,1.4 !指定各工况的组合系数lcase,1 !读入工况1,database=1sumtype,prin !指定加操作的对象lcoper,add,2 !荷载组合,database=database+2lcoper,add,4 !荷载组合,database=database+4lcoper,lprin !计算线性主应力lcwrite,11 !把database结果写到工况11,即恒荷载+活荷载+吊车荷载的结果lcase,1lcfact,2,1.19lcfact,4,1.19 !改变组合系数sumtype,prinlcoper,add,2lcoper,add,3lcoper,add,4lcoper,lprinlcwrite,12 !把database结果写到工况12,即恒荷载+活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的结果!... ...其他荷载组合!之后使用lcase,n 就可调入工况n,并查看它的变形和内力!可使用如下命令流得到工况11和12,13的较大者99,进而查看最大应力lcase,11lcase,min,12lcase,min,13lcwrite,98lcase 98!查看工况98的应力分布... ...lcase,11lcase,max,12lcase,max,13lcwrite,99lcase 99!查看工况99的应力分布... ...以下为定义和读取荷载工况用到的一些命令:LCDEF_从结果文件中的一列结果产生荷载工况LCDEF, LCNO, LSTEP, SBSTEP, KIMGLCNO:随意的指针数(1-99),要赋给LSTEP,SBSTEP和FILE命令指定的荷载工况。
RCCM规范3200和3300(摘自设备计算导则)

设备计算基本方法杜坤2009年4月2日核岛系统所:踏踏实实做设计,一心一意为工程2009年4月3日星期五2/71主要内容1 概述2 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3 计算输入参数4 建立计算模型5应力计算求解6应力分类7应力评定8应力分析报告1 概述核岛系统所:踏踏实实做设计,一心一意为工程2009年4月3日星期五4/71设备应力分析是核电站核岛设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设备应力分析应证明核岛设备在与核电站各类工况相关联的载荷作用下能满足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从而为核岛设备在核电站寿期内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证。
本教材涉及的核岛设备主要指容器设备及其支承件,包括RCC-M 一级容器设备、RCC-M 二级容器设备、RCC-M 三级容器设备和容器设备的S1级、S2级支承件,对应于RCC-M 的B 篇、C 篇、D 篇、H 篇。
本教材的目的是从工程设计角度来叙述设备应力分析流程,为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方法与计算程序、计算参数、计算模型、计算求解,应力分类、应力评定和分析报告等。
计算输入参数设备结构尺寸载荷(压力、温度、地震等)材料特性建立计算模型几何构形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载荷工况静力分析2 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核岛系统所:踏踏实实做设计,一心一意为工程2009年4月3日星期五7/71计算方法设备应力分析包括弹性理论分析法、弹塑性理论分析法和实验应力分析法三种。
一般要求尽可能广泛采用弹性理论,只是在少数情况下才会辅之以简化的弹塑性分析。
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一般用于那些尚未掌握合适的分析方法或设计准则的设备,有时也用于重要设备的重要部位的应力分析校核。
计算方法0=+∂∂+∂∂+∂∂X z y x xzxy x ττσ0=+∂∂+∂∂+∂∂Y zyxyz y xy τστ0=+∂∂+∂∂+∂∂Z zy x zyz xz σττ[x Eε=1y Eε=1[z Eε=1xyG γ1=yz G γ1=zxγ1=核岛系统所:踏踏实实做设计,一心一意为工程2009年4月3日星期五9/71计算方法{}[]{}eN δδ=插值函数:{}[]{}eB δε={}[][]{}eB D δσ={}[]{}tt t K F δ=应变方程:应力方程:平衡方程:弹性理论的有限元法核岛系统所:踏踏实实做设计,一心一意为工程2009年4月3日星期五10/71计算程序有限元法的应用离不开计算分析软件的支持。
EJ_322_1994反应堆压力容器设计准则

表中:
3
D:重量载荷; P:压力; M:机械载荷; T:温度; M(1):运行基准地震载荷与该工况的机械载荷的组合; M(2):安全停堆地震载荷与该工况机械载荷的组合; L:假想事故工况下动态系统载荷。 脚码: d:设计工况; n:正常运行工况; u:异常运行工况; em:紧急运行工况; p:试验工况。 6 结构材料准则 6.1 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材料通常应为锰-镍-钼系列的细晶粒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 镍基合金及其制品,并参照 GB/T 15443 执行。 6.2 应按材料预定的用途、运行状态承受的应力、应变、温度、化学腐蚀及中子辐照损伤 等使用条件,以及制造工艺要求选择结构材料。 6.3 对选用的结构材料应根据使用条件及工艺要求对材料特性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由主 管部门组织进行,并以文件形式提供评价或认可的充分依据。若进行焊接,则必须对焊接性 进行评价和验证,并以文件形式对评价或认可提供充分依据。 6.4 采用在原评价中没有考虑的新工艺时,则对这些新工艺与原评价中包含的工艺的等效 性必须予以证实,这种证实应由原主管部门或部门授权或认可的组织或专家提供的补充评价 文件为依据。 6.5 焊接材料和焊接消耗品必须由主管部门组织评价,并以文件形式提供评价或认可的充 分依据。 6.6 用于反应堆容器堆芯段筒体的铁素体低合金钢材料的参考温度(RTNDT)一般应低于-12 ℃,RTNDT 按 GB/T 15443 附录 A 确定。 6.7 对铁素体低合金钢材料的快中子辐照脆化敏感性,当没有足够的快中子辐照脆化效应 的辐照数据时,应按附录 A(补充件)进行预测和限制。 7 结构设计准则 7.1 总则 反应堆压力容器除应满足功能要求外,其结构应满足: a.规定的应力及变形; b.材料、制造和试验合理; c.检验、维护方便。 7.2 连接结构要素 7.2.1 各构件的连接应尽可能设计成在纵向截面上有相同厚度和曲率的同轴旋转壳体连 接。 7.2.2 对构件的不等厚连接应使两构件的旋转轴线重合,或中面无突变或弯折过渡。 7.2.3 不等厚构件的连接应采用适当的斜度或圆角半径过渡,以使两构件变形尽量协调。 7.3 连接焊接 7.3.1 尽可能采用大型构件以减少焊缝。 7.3.2 压力边界承压焊缝应为全焊透焊缝。
ANSYS 工况组合操作教程

ANSYS 工况组合操作教程工况组合是一项很使用的后处理技术,通过为设置多个载荷步,再将计算结果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多种载荷工况下结构的相应情况。
那么ansys中工况组合如何实现并将结果保存以及下次进行结果的读取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计算。
为结构建模,划分单元并设置多个载荷步。
2.在后处理POST1模块中,定义多个loadcase。
路径generalpostproc>loadcase>create loadcase3.为各个loadcase设置系数,路径为general postproc>loadcase>calcoptions>Scale factor.4.读入第一个loadcase,路径general postproc>loadcase>read loadcase5.将其他的loadcase与当前的机型四则运算。
6.保存方法当前loadcase1:general postproc>write results ,在弹出对话框中为loadcase设置一个NO.保存当前loadcase2:general postproc>loadcase>writeloadcase,在弹出对话框中输的一个NO.,如10(1~99间)和保存文件名aa,保存的文件名为aa.l107.观察结果。
如果重启了ansys,读取保存方法1的文件可以首先读入**.rst文件,在read results下选By pick选择定义的NO.就好。
如果是按第二种方法保存的文件方法如下:首先读入**.rst文件,读入一个载荷步,再进入general postproc>loadcase>create loadcas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LOAD case file,单击OK,定义一个NO.并选择6中保存的aa.l10文件,再在general postproc>loadcase>read loadcase中读入刚定义的NO.好了,可以查看应力等结果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实常数
*do,i,1,9 e,i,i+1 *end do /solu d,1,ux,0 d,1,uy,0 d,10,uy,,,25 f,10,fx,1e4 f,10,mz,4e4 outres,all,all lswrite,1 fdele,10,all f,7,fy,-1e4 lswrite,2 lssolve,1,2,1
abmx,求二者绝对值的最小值。
Lcase1用于工况组合的第一个载荷工况。 Oper2 有效操作选项为mult:lcase1*lcase2 Lcase2用于工况组合的第二个载荷工况。
Lcoper操作对数据库中的值和一种或两种载荷工况进行组合时, 遵循以下公式:Database=Database Oper (Lcase1 Oper2 Lcase2)
zero,将数据库的结果部分清零(忽略lcase1)
squa,将数据值求平方(忽略lcase1). sqrt,将数据值求平方根(忽略lcase1) lprin,重新计算线性单元的主应力(忽略lcase1) add,将lcase1中的结果加到数据库中。 sub,从数据库值中减去lcase1的值。 srss,求数据库中值与lcase1的平方和再开平方 min,求二者的最小值 max,求二者的最大值。 abmn,求二者绝对值的最小值。
在用lcoper命令对载荷工况进行组合之前,可采用lcabs和lcfact 命令进行取绝对值和取比例操作。如果没有指定lcase1,则oper操作 只针对当前数据库中的结果进行。如果指定了lcase2,则oper2操作将 在oper操作前执行;如果没有指定lcase2,将忽略oper2操作。所有 的工况组合操作都在求解坐标系中进行,工况组合结果数据也在求解 坐标系下保存。对数据库中的结果部分清零,除了可以用lcoper外, 还可以使用lczero命令。对结构线单元进行载荷工况组合后,数据库 中的主应力不会自动更新,需要使用lcoper对线单元的主应力进行重 新计算。
不可求和数据即线性叠加无效的数据,如非线性数据(塑性应变、静水压 力)、热应变、磁力、焦耳热等。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库操作,它们将被简 单地置为零。可以在使用lcoper命令前设置lcsum,all来组合不可求数据,但应注 意对这些值作适当的说明。 常值数据不能被组合,当执行数据库操作时,它们将保持恒定,常值数据 有单元体积和单元重心坐标两种。
lstep,载荷步编号
sbstep,载荷子步编号 kimg,只在复杂分析的结果中使用
=0:复杂分析结果的真实部分
=1:复杂分析结果的虚拟部分 注:lcdef,erase清除所有载荷工况,lcdef,lcno,erase清除lcno编号的载荷 工况。Lcdef,stat显示载荷工况状态
二、从众多载荷工况中读取其中一个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Lcase,lcno !读取载荷工况到数据库中
lcno为载荷工况编号(已定义好的1~99的任意编号) 注意:从结果文件中读取结果数据到数据库将包含边界 条件信息,介是如果从载荷工况文件中读取结果数据则 不包含边界条件信息。Lcase命令不会在内存中重置边 界条件信息。
三、进行工况组合操作 Lcoper,oper,lcase1,oper2,lcase2 oper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选项为: !执行载荷工况组合操作
!施加弯矩
!施加竖向压力
/post1 lcdef,1,1 lcdef,2,2 lcase,1 lcoper,add,2
lcwrite,3, lcase,1 plnsol,u,y
lcase,3 appnd,3,3
!将载荷工况3的结果写入结果文件中
保存载荷工况
默认情况下,载荷工况组合的结果存储在内存中,覆盖数 据库中的结果部分。为了保存这些结果便于以后查看或者与其 他载荷工况进行新的组合。 一般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保存工况组合结果: 1.将数据写到载荷工况文件中; 2.将数据添加到结果文件中。 一、利用lcwrite命令可以将当前内存中的载荷工况写到一 个载荷工况文件中,但数据库中数据不会发生改变。这个文件 被命令为jobname.Lnn,nn表示载荷工况编号。 Lcwrite,lcno,fname,ext,-!通过将结果文件写到载荷工况文件创建一个载荷工况
载荷工况的组合
载荷工况的组合就是在载荷工况的结果数据之间进行运 算处理,即当前处于数据库的载荷工况结果数据和另一独立 结果文件中的载荷工况结果数据(或者是载荷工况文件中的 数据)之间进行运算,组合的结果将覆盖数据库中的结果部 分。
载荷工况组合方法
典型的载荷工况组合包括以下步骤:
一、定义载荷工况
命令:lcdef,lcno,lstep,sbstep,kimg(结果文件中定义载荷工况。) lcno,载荷工况编号(可以是1~99的任意号码)。
载荷工况的组合
什么是载荷工况
在典型的结果后处理中,通常要读取一个载荷步的 结果(如读取一个载荷步结果)到数据库中,然后对其 是进行处理。在每次存储一个载荷步的数据时,POST1 会将数据库中原有的结果部分清除,然后写入新的结果 文件。如果想要对两个完整载荷步的结果数据之间进行 操作(如比较两个结果的大小或者存储其中的最大值), 这时就需要利用载荷工况组合操作来实现。一个载荷工 况就是一个载荷步的结果数据,可赋予任意的参考编号。 例如:可以定义第1个载荷步中第3子步的结果为载荷工 况1,时间为9.32s时的结果定义为载荷工况2。最多可以 定义99个载荷工况,但是每次只能存储一个载荷工况到 数据库中。
可求和,不可求和及常值数据
默认情况下,当在POST1中进行载荷工况的组合时,ANSYS程序 只组合那些线性叠加有效的数据,如位移和应力分量,其他如塑性应变 和单元体积不能被组合。为了区分哪些数据能被组合,哪些数据不能, 把结果数据类型分为可求可,不可求和及常值数据,如此分组将适用于 以下后处理操作: 1.载荷工况组合 2.以当前比例因子读入一个载荷工况 3.读入结果数据并进行修改 可求和数据能够参与数据库操作,所有的原始数据(自由度解)都 是可求和的,源于自由度解的应力分量、弹性应变、热梯度、磁通量密 度等都属于可求和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有时组合可求和数据可能导致 无意义的结果。例如:对线性纯导分析的两个载荷工况中的节点温度进 行求和操作可得到正确的结果,但如果考虑对流的影响,那求和得到的 温度就没有意义了。因此,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来判断载荷工况组合的有 效性。
finish /clear /filename,example of load case combinations /title,multiply loads of a beam b1=2 h1=1.5 /prep7 et,1,3 keyopt,1,6,1 mp,ex,1,30e9 mp,nuxy,1,0.3 r,1,b1*h1,b1*h1**3/12,h1 n,1 n,10,100 fill
二、使用rappnd命令可以将当前内存中的载荷工况添加到结果文件中, 这些数据存储在结果文件中与其他结果数据一样,(除了: 1.通过人为指定载荷步和载荷子步来识别这些数据 2.默认下,只有可求和数据和常值数据才能进行这项操作,而不可求 和数据,除非使用lcsum命令,则不能进行这项操作。) Rappnd,lstep,time lstep,载荷步编号 time,结果数据设置的时间值,必须大于最后一个载荷步的时间。 Lcfile,lcno,fname,ext,-!从已有载荷工况文件中创建载荷工况 !将数据库中的结果数据添加到结果文件中
例子
一长为100mm,截面尺寸为2*1.5mm的简支梁在简支 端分别受40kN.mm的弯矩和10kN的轴力,另外在梁的靠 近简支端30mm处受10kN的竖向压力,梁的弹性模量 E=30GPa,泊松比为0.3,分别考察梁在简支端受轴力和 弯矩共同作用,只在梁上受竖向压力的作用以及同时受三 种载荷作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