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俄国的改革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

阅读上述材料,对比17世纪的俄国和西欧国家有何差别。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向西方学习的彼得一世
1697—1698年,彼得一世访 问了西欧的荷兰、英国等国 家。在荷兰,彼得一世化名 米哈伊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 习造船技术。图为圣彼得堡 的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 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 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年均30次 1840——1851 年均43.5次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175
铁产量 (万吨)
26 385 108 40.2
铁路长度 (千米)
1606 14603 9160 10065
制度
封俄建国农的奴经制济 君相主对立落宪后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
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
彼
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
得
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
大
就是彼得大帝。”
帝
一、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的发展历程
•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 15世纪晚期: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 16世纪: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自称“沙皇”。
材料反映彼得一世改革有何局限性?试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局限:没有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一次自上而下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
时间 1800—1820 1821—1830
农民暴动次数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向西方学习的彼得一世
1697—1698年,彼得一世访 问了西欧的荷兰、英国等国 家。在荷兰,彼得一世化名 米哈伊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 习造船技术。图为圣彼得堡 的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 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 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年均30次 1840——1851 年均43.5次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175
铁产量 (万吨)
26 385 108 40.2
铁路长度 (千米)
1606 14603 9160 10065
制度
封俄建国农的奴经制济 君相主对立落宪后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
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
彼
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
得
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
大
就是彼得大帝。”
帝
一、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的发展历程
•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 15世纪晚期: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 16世纪: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自称“沙皇”。
材料反映彼得一世改革有何局限性?试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局限:没有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一次自上而下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
时间 1800—1820 1821—1830
农民暴动次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共22张PPT)

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 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
现富国强兵。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认识到不学习西方的制 度不能使俄国富强。1700年,彼得为夺取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瑞典发动 进攻,开始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战争初期的失败使俄国的落后再次暴露。 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彼得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积极:
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 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 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 实力大大增
1860年
99
1879年 187
11600 42000
7954 51937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 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 俄国的开端。
——列宁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 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 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废除农奴制
影响 ②消极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
学习测评
1、某历史小组观看纪录片后对彼得一世改革产生了几
点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 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生活方式
D. 引进欧洲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2、下列史实,最能够说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具有
进步性的是(
)
A.地主利益得到保护 B.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
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6张PPT)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争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
中的失败暴露出了俄国
哪些问题?会引发哪些
克里米 亚半岛
结果?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 事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 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次数
1200
农奴暴动
1176 次
1000
800
600
400
200 86
126次 90
次
次
阶级矛盾进0一185步8 激1859化,1860 农1奴861 暴年代动频繁。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圣 彼 得 堡
31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 一个全新的城市——圣彼得堡。从此 ,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
影响
俄 罗 斯 帝 国
俄罗斯帝国: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 ,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 家。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
(17世纪末期)俄后国的的面经貌济完全依赖于农
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
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
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
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
请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当时— 的俄国
—《大国崛起》
移植西方 强制欧化
政治 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2张PPT)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1年——1860年 591次 这些数据和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俄国的改革》PPT精品课件

意义: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彼得绝非西方的盲目崇拜者,西方 的意义对他而言是技术,他只想为俄 罗斯引入西欧智力和物质资源,使俄 罗斯能在欧洲占据独特的位置。彼得 的改革,不仅没有引入欧洲的民主政 治,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俄国的专制制 度,改革者是君主本人,这是改革成功 的原因,也是改革不彻底的原因。 ——《大国崛起》
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 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 坠海溺死。还假扮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 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 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 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一、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农奴制盛行 ,俄国 封闭落后 ; 工商业 发展 极其缓慢
为发展工商业,从国外招聘大量技术专家,允许他们在俄国办厂,并 给他们以宗教宽容与司法特权。与此同时,他还派遣大批留学生去西 欧学习,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及工程技术。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2)军事:训练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进入军队 (3)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鼓励发展工商业,派遣留学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新课探究
封建 农奴制
资本主 义制度
资本主 义制度
思考
0017- 0157
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课探究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
农奴们没有人身自由和购买力,这直接导致 了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自由劳动力,对资本主 义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一)背景:
1、19世纪,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 2、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彼得绝非西方的盲目崇拜者,西方 的意义对他而言是技术,他只想为俄 罗斯引入西欧智力和物质资源,使俄 罗斯能在欧洲占据独特的位置。彼得 的改革,不仅没有引入欧洲的民主政 治,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俄国的专制制 度,改革者是君主本人,这是改革成功 的原因,也是改革不彻底的原因。 ——《大国崛起》
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 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 坠海溺死。还假扮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 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 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 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一、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农奴制盛行 ,俄国 封闭落后 ; 工商业 发展 极其缓慢
为发展工商业,从国外招聘大量技术专家,允许他们在俄国办厂,并 给他们以宗教宽容与司法特权。与此同时,他还派遣大批留学生去西 欧学习,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及工程技术。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2)军事:训练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进入军队 (3)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鼓励发展工商业,派遣留学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新课探究
封建 农奴制
资本主 义制度
资本主 义制度
思考
0017- 0157
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课探究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
农奴们没有人身自由和购买力,这直接导致 了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自由劳动力,对资本主 义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一)背景:
1、19世纪,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 2、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9张PPT)

彼得大帝改革--评价
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性质: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材料1:1680年相比1702年的税收增加了1倍,1724年则达到5倍。沉重的 负担几乎全落在农民身上……
材料2: 彼得以铁的手腕进行改革。他不仅残酷镇压叛军和农民起义 ,即使自己的亲属违抗改革,触犯刑律也毫不留情。他的儿子阿列克塞, 因为勾结奥地利反对改革而被捕囚禁,死于狱中。正如马克思所说:“彼 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彼得大帝改革--内容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内容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 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 纸。
改革者
彼 得 一 世
1672年-1725年 (康熙同时期)
第一单元
俄罗斯帝国皇帝,后世尊称 其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他统治时期为改变俄国落后 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本人亲 赴西欧学习,回国后,18世纪 初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 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使 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
彼得一世改革--背景
材料:俄国政府的法令规定,地主可以无限期的追回逃亡的农民,还 可以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这就使农民及其子孙世世代代都成为失去 人身自由的农奴。俄国的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 发展极其缓慢。
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 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彼得继位初期,宗教占统治地位,居民中识字 的人很少,民间盛行信奉鬼神,普遍保留着极其愚昧落后的风俗。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7张PPT)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 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 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 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 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资本主 义迅 速发 展
农奴制 封闭落 后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目的
人均
铁(万吨)
铁路
(卢布) 1850年 1860年 (公里)
俄 71 22.8 29.8 1600 英 323 228.5 388.8 14603 法 150 40.6 89.8 9160
国内政治形势
• “大家好,我叫尤里,现在是1861年的俄国。我是安德 烈公爵家的农奴,整个俄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像我这样的 农奴。我们穷苦,一年到头也无法给自己买点商品。公爵老 爷挣到钱之后又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农奴。我们夜以继日工 作却依旧贫困潦倒,想要另谋生路又无法自由选择。家里已 经断粮了,而公爵依然把我们当奴隶一样对待。
社会习俗;
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亚历山大二世 改革
(1861年改革)
农奴制严重 制约了俄国 的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
废除农奴制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 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
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周边农奴起义的频率不断提高,看来我也得为了全家 的生存做些什么了!”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 场
资 金
劳 动 力
政治: 农奴暴动频繁,
阶级矛盾激化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
——《大国崛起》
资本主 义迅 速发 展
农奴制 封闭落 后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目的
人均
铁(万吨)
铁路
(卢布) 1850年 1860年 (公里)
俄 71 22.8 29.8 1600 英 323 228.5 388.8 14603 法 150 40.6 89.8 9160
国内政治形势
• “大家好,我叫尤里,现在是1861年的俄国。我是安德 烈公爵家的农奴,整个俄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像我这样的 农奴。我们穷苦,一年到头也无法给自己买点商品。公爵老 爷挣到钱之后又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农奴。我们夜以继日工 作却依旧贫困潦倒,想要另谋生路又无法自由选择。家里已 经断粮了,而公爵依然把我们当奴隶一样对待。
社会习俗;
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亚历山大二世 改革
(1861年改革)
农奴制严重 制约了俄国 的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
废除农奴制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 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
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周边农奴起义的频率不断提高,看来我也得为了全家 的生存做些什么了!”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 场
资 金
劳 动 力
政治: 农奴暴动频繁,
阶级矛盾激化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4张PPT)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 ?)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 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 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 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 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 (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 (4 ) 改革加重
彼得一世打破过去的贵族世袭制度,根据每个官员的知识水 平、才能高低、贡献大小,选拔和任用官吏。当时规定,对10—15岁 的贵族子弟,实行强迫教育,未受教育的以后不准结婚。彼得要求俄 国人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西欧的短装。 他还强迫俄国男人剪掉长胡子。
如何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
合作探究二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此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地主向农奴收欠租的情景。 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 跪在地上,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毫不理睬她的 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 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 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 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材料三 “诸位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 的一切都做到了。”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情景导入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青铜骑 士雕像。从古罗马以来,帝王 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独这尊雕 像的坐骑一双前蹄高高扬起, 以高速奔跑的姿态,奔向远方 。这座雕像塑造的就是俄罗斯 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在克 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 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 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 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 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 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做 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后审察改革方案 时说的;“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的措施都已—一地做到了。”
根据材料:什改么革逼有迫利亚于历谁山?大二世改革?
维护地主利益
农奴制统治危机,害怕人民起义。
贫 困 不 堪 的 俄 国 农 奴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 时间 2 目的
3 内容 军事
社会习俗
4 影响
二、俄国1农奴制面临严重的危机
经济
2 内容
政治 性质
3 评价 作用
局限性
亚历山大二世莫斯科一些贵族代表说:与其等待农民 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