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 ǔ y ú h ào m ǎ p í b èi ku ǎn d ài ( ) ( ) ( ) ( ) ji āng y ìng sh àn li áng x ǔ p èi l ì w ài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8分)

m ēn ( )

n án ( )

闷 难 m èn ( )

n àn ( )

zh ōng ( ) zh ā( ) 中 扎

zh òng ( ) zh á( )

三、慧眼识字组词.(8分)

维( ) 辨( ) 喉( ) 捶( ) 唯( ) 辩( ) 猴( ) 锤( ) 四、选词填空.(6分)

辨别 辨认

1、照片已模糊不清,无法( ).

2、母亲让我仔细( )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道谢 感谢

3、一位阿姨替奶奶开门,奶奶向她( ).

4、他们连一句( )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保持 维持

5、我和小明的友谊( )了多年.

6、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 )生计.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只:A 、不得不;只得 B 、仅有 C 、但是 D 、表示专一不变

E 、连词,表示充足的条件

1、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2、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 )

3、他话也不答,只低着头干他的事. ( )

˙

˙

4、本预备今天拍摄外景,只是天还没有晴,不能拍摄. ( )

5、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晚餐只好吃方便面了. ( )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2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每组里的每句话合并成一句话.(6分) ⑴父亲技术精湛,工作卖力. 父亲深得老板器重.

⑵哈默现在什么都没有. 哈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2、修改病句.(6分)

⑴父亲的教导对我一生受益.

⑵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大部分都会这么做.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3分)

(一)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更深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请用“——”画出“我”的体会.(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往事”和“母亲的教诲”的意思.(6分)

“往事”是指 “母亲的教诲”是指 3、“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是因为( ) (3分) ①那一时刻,奔驰车还在我家,所以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②那一时刻,我们失去了奔驰车,却拥有了诚信.

(二) 的价值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家,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

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哎!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五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把题目补充完整.(2分)

2、在文中和“红火”意思相近的词是()(2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物美价廉”的意思.(2分)

4、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6分)

八、习作乐园.(30分)

《中彩那天》一文中,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人们会对父亲说些什么?请你大胆地展开想象,将作者未写出来的这些精彩片段呈现在读者面前吧!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想象合理.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一、属于号码疲惫款待僵硬善于许配例外

二、闷热闷闷不乐;难忘难民;中间中彩;扎实挣扎

三、维护分辨咽喉捶背唯一辩论猴子锤子

四、辨认辨别;道谢感谢;保持维持

五、1、 E 2 、B 3 、D 4 、C 5、 A

六、1、(1)、因为父亲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所以深得老板的器重.

(2)、虽然哈默现在什么也没有,但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2、(1)把“对”改为“使”.(2)删去“大部分”

七、(一)1、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2、“往事”:父亲在中彩之后又主动放弃奖品的事.

“母亲的教诲”: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3、②

(二)1、诚实的价值

2、兴隆

3、这对夫妻卖的酒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第三单元测试卷(三课时、包括讲评)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打“√”.(4分)

xū()biān ( )

气喘吁吁.蝙.蝠

yú()biǎn ( )

bǔ( ) zhēn ( )

捕.捉侦.查

pǔ( ) zhēng ( )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mǐn ruìcāng ying shātān chǔn shì

( ) ( ) ( ) ( )

fēi éwén zi jiēkāi mào zi

( ) ( ) ( ) (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9分)

()先()后()()其事()()而出

()()可及()七()八随心()()

()()天开轻而()()()枝()叶

四、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10分)

1、清明前后,.

2、朝霞不出门,.

3、,,风雨不久到.

4、,明日必有大雨到.

5、春雾,夏雾,秋雾,冬雾.

五、照样子,写词语.(6分)

争先.恐后.

横七.竖八.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8分)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2、科学家对蝙蝠进行了三次实验,其中第二次实验证明蝙蝠靠耳朵在夜间飞行.

()

3、《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

果. ()

4、科学家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

七、读句子,完成作业.(9分)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1)结合上下文,理解“若无其事”的意思.(2分)

若无其事:

(2)向导为什么这么说?()(3分)

A被叼去的那只幼龟是大自然要淘汰的,这只幼龟生存不下去.

B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2、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4分)

(1)句中的“它”是指.

(2)下面哪种措施不利于

...管住泥沙?()

A、黄土高原地区应以牧、林为主.

B、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C、加快开垦放牧.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缺少不了水.但是,小朋友,你知道吗?

纯净的水在正常状态下是无色的、无味的透明液体,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洗过的衣服,一晒就晾干了;长久不下雨,河里的水也会慢慢地少下去.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水也有脾气.它喜欢变,常常不声不响地变成水汽跑了,尤其是在酷热的日子里.跑到哪儿去了呢?化作云彩遨游太空去了.在空中,一旦遇到冷气,它就紧紧抱成一团,淅淅沥沥地叫喊着,又回到了地面.在严冬,它就凝结成美丽的雪花,飘悠悠地向着冰冻的大地落下来.待到太阳温暖了大地,它又蒸发升腾,重新活跃起来.这就是说,水的形态随着气温条件的.

当然,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液体状态的水.想湖泊里,微风吹拂,碧波荡漾;在那悬崖峭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汹涌澎湃的大海里,水又似千狮咆哮,万马奔腾,更显出它的磅礴气势……自然界的水有声有色,千姿百态.

1、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酷热()()美丽()()

2、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修辞手法.(2分)

A、在空中,一旦一旦遇到冷气,它就紧紧抱成一团,淅淅沥沥地叫喊着,又回到了地面.

B、在汹涌澎湃的大海里,水又似千狮咆哮,万马奔腾,更显出它的磅礴气势……

3、缩写下列句子.(4分)

A、雪花飘悠悠地向着冰冻的大地落下来.

B、纯净的水是无色的、无味的透明液体.

4、写出文章第二自然段段意.(3分)

5、文中说水“不是一成不变的”意思是:()(3分)

A、水是不变的.

B、水不是变的.

C、水是会变化的.

九、习作乐园.(30分)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一些小发现呢?请简要写一写你的发现.

要求:A、题目自拟.

B、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xūbiān bǔzhēn

二、敏锐苍蝇沙滩蠢事飞蛾蚊子揭开帽子

三、争先若无鱼贯愚不横竖

所欲异想易举枯烂

四、1、种瓜点豆2、晚霞行千里3、鸡迟宿鸭欢叫

4、蚂蚁搬家蛇过道

5、风晴阴雪

五、承上.启下.若隐.若现.瞻前.顾后.十.拿九.稳

七.嘴八.舌九.牛一.毛

六、1、√ 2、√ 3、√ 4、√

七、1、(1)若无其事:像没有那回事那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2)B

2、(1)泥沙(2)C

八、1、炎热寒冷漂亮

2、A、拟人 B、比喻

3、A、雪花落下来 B、水是液体

4、水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气温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C

第四单元测试卷(三课时、包括讲评)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kǒu shào níng shén xī shēng wéi hù

( ) ( ) ( ) ( ) ā yí zuìè jiàn kāng zhēng yī

( ) ( ) ( ) ( )

二、慧眼识字再组词.(8分)

济()驻()枪()削()

挤()住()抢()哨()

三、给下面三句话加上标点.(6分)

1、喂你来军官叫那个孩子

2、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么有人

3、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

四、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4分)

1、出其不意()

A、意思

B、意见

C、意料

2、声东击西()

A、声音

B、发出声音

C、声明

3、风声鹤唳()

A、鹤叫

B、哭泣

C、憎恨

4、攻其不备()

A、准备

B、防备

C、设备

五、按要求写词语.(18分)

1、写近义词.(6分)

沉寂——()继续——()凶恶——()

弥漫——()凝固——()卓越——()

2、写反义词.(6分)

简单——()轻蔑——()柔软——()

温和——()和平——()胜利——()

3、补充词语.(6分)

()出()没知()知()百()百()

()魏()赵风()鹤()四面()()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词语.(7分)

1、缩句.(4分)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2、用带点的词造句.(3分)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七、读句子,谈体会.(9分)

1、雨来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这句话把比作,突出了雨来,

表达了作者对雨来的

2、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这句话同样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本体是,比喻是

,既突出了敌人的,又表达了敌人的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大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叔叔是个数学家,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放过一分一秒.

当早上天刚亮的时候,陈叔叔的小屋里已响起了琅琅书声.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的床头已积满了许多数学演算手稿了.上班的铃声还没响呢,他已经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了.

陈叔叔每天进入图书馆,就沉浸在书海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一切.

有一回,已是中午时分,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早已过去了,管理人员大声问馆内是否有人,没有人回答,管理员锁好门,去吃饭了.这时候陈叔叔才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门反锁着,就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重新回书库去看书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陈叔叔在台灯下不是写论文就是研究法文、德文的数学书籍,常常到深夜,他才踏着月光回到宿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叔叔就是这样紧紧追着时间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的高峰迈进.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引起了全世界数学家的注意,成为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①孜孜不倦:

②夜幕降临:

2、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按顺序记叙的,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依次是:

(6分)

3、陈景润叔叔是个怎样的人?(2分)

九、习作乐园.(30分)

请你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说说你最想说的话.注意书信格式.

第四单元答案

一、口哨凝神牺牲维护阿姨罪恶健康征衣

二、经济拥挤驻扎住房手枪抢占削铅笔口哨

三、1、“,!” .

2、“!”,“ . ”

3、:“,,,……”

四、1、C 2、B 3、A 4、B

五、1、寂静连续凶狠充满凝结杰出

2、复杂尊敬僵硬粗暴战乱失败

3、神鬼己彼战胜围救声唳楚歌

六、1、(1)歌声打破了沉寂.(2)树弯着腰.

七、1、雨来鸭子动作灵活喜爱

2、比喻那双手鹰的爪子凶恶憎恶

八、1、①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②夜幕降临:夜间的景物像幕布罩住一样,漆黑一片,黑夜即将来临.

2、时间天刚亮中午时分夜幕降临

3、陈叔叔紧紧追着时间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的高峰迈进,为国家争取得了荣

誉,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期中测试卷(三课时、包括讲评)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wú xiá luò tuo shāo wēi lì wài

( ) ( ) ( ) ( )

qì zhòng biān fú jiē kāi chén jín

( ) ( ) ( ) ( )

二、用“\”画掉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黄鱼鲸鱼鲤鱼黄花鱼带鱼

●钢笔毛笔电笔铅笔蜡笔

●苹果梨子葡萄水果香蕉

●漓江天山乡村双龙洞

三、慧眼识字再组词

稍()惫()惑()竖()

哨()愚()感()坚()

四、按要求写词语.(12分)

1、写近义词.(3分)

沉寂——()赞扬——()启示——()

2、写反义词.(3分)

模糊——()空旷——()勇敢——()

3、补充词语.(6分)

狼()虎()()()先后

出其()()()()而出

气喘()()()()草木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3分)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这样的山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让

你感觉到像是走进了的画卷,真是“

,”.

(2)一个人只要,,就等于有了 .

(3)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因为他 .

2、写一句谚语.(2分)

3、默写王维的有关落日的两句诗.

六、默写古诗《望洞庭》.(10分)

, .

, .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4分)

1、《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 ()

2、“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是比喻句. ()

3、金华的“双龙洞”是因为那两条蜿蜒在洞顶的龙而得名.()

4、课题“夜莺的歌声”是指莺鸟的叫声.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古时候,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里,他勤快地跳水,不但自己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挑水和喝水的事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去挑水.没过两天,水罐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为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根正燃烧的蜡烛掉到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又活了.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故事中的人物有: .(3分)

2、给每个自然段加上标点,写在横线.(3分)

(1)(2)(3)

3、根据上下文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是,用它

写一句完整的话(3分)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5、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九、习作乐园.(30分)

写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朋友,可以此而他(她)的性格、特点、爱好、兴趣等,也可以写你和他(她)之间发生的事情.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字迹工整,条理清楚.

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一、无暇骆驼稍微例外器重蝙蝠揭开沉浸

二、鲸鱼电笔水果乡村

三、稍微口哨疲惫愚蠢疑惑感想竖立坚强

四、1、寂静赞美启发

2、清楚狭窄胆怯

3、吞咽争先不意鱼贯吁吁皆兵

五、1、(1)围绕倒映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连绵不断舟行

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活得诚实有信用一大笔财富

(3)百分之百是个富翁有尊严

2、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七、1、√ 2、× 3、√ 4、×

八、1、古时候一座小庙小和尚瘦和尚胖和尚

3、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各班同学争先恐后,奋力争先.

5、三个和尚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liú chàng shun jiān quán lì bīn fēn

( ) ( ) ( ) ( )

yù wàng zhèn hàn zāo tà yǒu xiàn

( ) ( ) ( ) ( )

二、慧眼识字再组词.(8分)

扰()狐()限()撼()

拢()孤()狠()憾()

三、根据意思写成语.(8分)

1、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

2、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

3、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

4、形容发生巨大变化. ()

四、用“\”画掉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3分)

●梨树桃树果树杏树

●小米面条包子饺子

●战士农民工人叔叔

五、选词填空.(8分)

鼓舞鼓励

1、在老师的()下,我终于跃过了横杆.

2、喜讯传来,给了全校师生极大的().

居然竟然

3、安静()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3.()-56=130 89×()=356 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 ()() 360÷20=18 ()() 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 40×(5+4) 40×5+4 24+102+0 (24+102)×0 150-(120+15) 150-(120-15) 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A.28B.312C.38 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459-15)×4

B.459-15×4 C.459×4-15 3.根据算式选择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5 km,乙步行每小时行 6 km,经过4 小时两人相遇。 (1)15×4() (2)15+6() (3)(15+6)×4() A.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C.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 4.在除法里,0不能作()。 A.被除数B.除数C.商 5.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B.0÷○(○≠0) C.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2.25×4÷25×4=100÷100=1 () 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四、计算。(1题5分,2题10分,3题4分,4题8分,共27分) 1.口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内心)不独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计算“45÷5+36×6”时,( )和( )可以同时计算。 2.计算320÷[(4+12)×2]时,第一步计算( )法,最后一步计算( )法;如果没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最后一步计算( )法。 3.小红在计算□-30÷3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5,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4.根据18×45=810,可以知道810÷45=( ),810÷18=( )。 5.如下图,一只蚂蚁从A点沿阶梯爬到B点,共要走( )m。 二、在○里填上“>”“<”或“=”。 90÷6÷3○90÷(6×3) 80÷4×2○80÷(4×2) 60×2+30○60×(2+3) 60-40÷5○(60-40)÷5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 )。 A.相同 B.不相同 C.无法确定 2.24+3×150÷6与24+3×(150÷6)的运算结果( )。 A.相同 B.不相同 C.无法确定 3.△+△÷(△×△)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 A.+ B.÷ C.× 4.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 A.0+△ B.0÷△ C.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23×40= 36÷4×8= 6×6÷9= 42÷7×3= 135÷3= 28+9-14= 2.计算下面各题。 [96-(42-18)]÷8168-(24×3+62) (33-18)×(24+34) 216+96÷3×5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先在方框里填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2.在360+50×2÷4中,按要求先加括号,再计算。 (1)按加法、乘法、除法的顺序计算。 (2)按乘法、加法、除法顺序计算。 六、解决问题。 1.12条牛仔裤共396元,8条休闲裤共216元。一条牛仔裤比一条休闲裤贵多少元? 2.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8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比圆珠笔的2倍少2元,王老师买了1支钢笔和1支圆珠笔,一共用了多少元? 3.五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去果园摘桃子,3班摘了多少千克?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一、课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群鸟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长空中最后的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诗句中,尽、孤、独、闲几个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2、《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青的田螺.】这是一个比喻句,白银盘指洞庭湖,青螺指君山.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洞庭山水和谐之美. 3、《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这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谙”是熟悉的意思,“胜”是超过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能不忆江南?”采用反问的修辞,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之情. (2)能不忆江南?【反问】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美景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2、《桂林山水》一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作者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既画龙点睛概括全文,又与首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遥相呼应.】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指静、清、绿的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 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作者看到的景物的特点:洞口:像桥洞、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漆黑、宽广、奇特. 4、《中彩那天》主要内容:父亲中彩得到汽车,但彩票是给库伯先生捎的,最后父亲把车还给了不知道自己中彩的库伯.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中彩的是库伯的彩票,是否把车还给库伯),父亲的决定是(把车还给库伯).父亲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一课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全册)

文字介绍:四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四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上册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本册在专题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教 学中参考。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 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 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

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 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 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 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内容 班级姓名 1 《桂林山水》 作者陈淼,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 2 《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3 《七月的天山》 作者:碧野,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在新疆)的景物。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语文园地一 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译: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B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译: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面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山外还有无数重山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译: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 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下,江水犹如一条白练(秋江暮景图)。 D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译: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儿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E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译: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泰山为首。(P13 )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P13 )

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1、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 )的小数点对齐。 2、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除,商是()。 3、6.4÷0.0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4、5.8657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保留整数约等于(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81÷0.9=( )÷9 6.6÷0.2=( )÷2 0.78÷0.03=( )÷3 0.084÷0.07=( )÷7 6、2是0.25的()倍,()个0.03是27.9. 7、在5.454,5.54,5.4,5.405,5.504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8、在○里填上“>”、“<”、或“=” 2.4÷1.2○2.40.35÷0.99○0.350÷9.9○9.9 9、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6.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10、小数分为()小数和()小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7.2÷0.99的商小于7.2 () 2、两个数相除商是3.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2倍,商还是3.2. () 3、6.24除以48商的最高位是个位。() 4.3.7除以7.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0.50 ()

三、选则。 1、3.191919()3.19191919…… A > B < C = 2、12.5除以2商是() A 6.25 B 6.3 C 25 3、()是有限小数。 A 0.1212…… B 0.12 C 0.15151515…… 4、6÷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则小数点右边第20位商的数字是() A 8 B 5 C 7xk b1.c om 四、填表 被除数 368 3680 36.8 0.368 除数 16 1.6 0.16 0.016 商 23 23 23 五、计算。(细心!) 1、直接写出结果。(4分) 8.4÷0.4= 0.15×8= 0.1÷0.01= 6.3÷0.63= 0.32÷0.8= 1.06÷2= 0.25×3= 0.3×0.4= 2、用竖式计算 (1)1.25÷0.25 (2)8.4÷0.56=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诵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背诵复习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背、默)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第2课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世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

全套-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wú xiá luò tuo shāo wēi lì wài ( ) ( ) ( ) ( ) qì zhòng biān fú jiē kāi chén jín ( ) ( ) ( ) ( ) 二、用“\”画掉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黄鱼鲸鱼鲤鱼黄花鱼带鱼 ●钢笔毛笔电笔铅笔蜡笔 ●苹果梨子葡萄水果香蕉 ●漓江天山乡村双龙洞 三、慧眼识字再组词 稍()惫()惑()竖() 哨()愚()感()坚() 四、按要求写词语。(12分) 1、写近义词。(3分) 沉寂——()赞扬——()启示——() 2、写反义词。(3分) 模糊——()空旷——()勇敢——() 3、补充词语。(6分) 狼()虎()()()先后 出其()()()()而出 气喘()()()()草木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3分)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这样的山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让 你感觉到像是走进了的画卷,真是“ ,”。 (2)一个人只要,,就等于有了

。 (3)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因为他。 2、写一句谚语。(2分) 3、默写王维的有关落日的两句诗。 六、默写古诗《望洞庭》。(10分) ,。 ,。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4分) 1、《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 2、“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是比喻句。() 3、金华的“双龙洞”是因为那两条蜿蜒在洞顶的龙而得名。() 4、课题“夜莺的歌声”是指莺鸟的叫声。()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古时候,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里,他勤快地跳水,不但自己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挑水和喝水的事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去挑水。没过两天,水罐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为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根正燃烧的蜡烛掉到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又活了。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故事中的人物有:。(3分) 2、给每个自然段加上标点,写在横线。(3分) (1)(2)(3) 3、根据上下文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是,用它 写一句完整的话(3分)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者及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 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 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 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 [1-2]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 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 东台山人。1962年移民来美国,定居旧金山。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 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著有《醉云集》等。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 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柏吉尔( 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译者顾均正。作 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著名的有《琥珀》 徐星,中国作家、文化学者、独立纪录片制作人。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当兵,开始写作。1981年,复员,半年后到全聚德烤鸭店 工作。在这半年中,他创作了小说《无主题变奏》。 刘忠范,1962年10月出生,吉林九台人,物理化学家,北京大学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 聘教授,“万人计划”杰出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 会会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1-2]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 姓名__分数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5分) luò tuówú xiáqīng luókǒng xìshāo wēi ( ) ( ) ( ) ( ) ( )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1.金秋的香山红叶似(sìshì)火,那一片片枫叶仿佛被染料染了似(sì shì)的。 2.我小心地把试卷(juǎn juàn)卷(juǎn juàn)起来。 3.我怀着好(hǎo hào)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 三、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语。(4+2分) 波()壮阔突()森郁奇峰()列连()不断 这个单元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山或水的四字词语, 请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描写山或水的四字词语,记住不要重复试卷中出现过的。、 四、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端:①项目、方面②仔细地看③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深思。()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蓝:①草本植物,叶可以提取青蓝色染料②颜色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5分) 观赏玩赏欣赏 1.老人退休后,闲暇时就爱()年轻时收藏的各种玩意儿。 2.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 3.我们跑到广场上()雪景。 不仅……还……只要……就……因为……所以…… 1.王红同学()自己学习好,()能主动帮助同学。 2.()弟弟学习认真,()老师表扬了他。 六、按要求填空。(6分) 1.大漠孤烟直, 。(王维) 2.浮天水送无穷树, 。(辛弃疾) 3.几行红叶树, 。(王士禛) 八、过年你一定得到不少的利是钱,你是怎样使用的?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三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有57名学习,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四年级英语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期中期末试题 Unit 1 单元测试 五、判断下列每组单词画线部分读音是()否()相同。(10分) 1.art library storybook 2.teacher forty floor 3.sister computer tiger 4.floor book football 5.way play playground 六、看图片,选择相应的单词或短语。(10分) music room art room playground library teachers' office 1. 2. 3. 4. 5. 七、单项选择。(10分) ( )1.Our classroom is ________ the second floor. A.on B.in C.at ( )2.Go to the ________.Read a book. A.music room B.computer room C.library ( )3.Our school has ________art room. A.an B.a C./ ( )4.—Here's my homework. —________. A.Sorry B.Thank you C.Yes ( )5.—________is your classroom? —It's next to the music room. A.Where B.What C.How 八、判断下列句子与图片是(√)否(×)相符。(10分) ( )1.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Say hello. ( )2.We have a playground.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1、《记的双龙洞》是著名作家叶圣先生写的,上个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 2、《万年牢》作者是新凤霞;《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管桦;《生命生命》的作者是杏林子;《花儿的勇气》是著名作家骥才写的。 3、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作家,她的作品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有众神之王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等,关于他们的传说很多,如:金羊毛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 5、我国古代也有许多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6、《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又叫《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著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三个苹果的故事》都出自这本书。 二、课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山水》一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作者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山水的特点。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指静、清、绿的水。 2、《记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4、做人要做万年牢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5、《尊严》一课使我明白:做人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6、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7、自然之道就是指大自然的规律,它告诉我们不能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8、人们由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鲸的身上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