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课件(共30张PPT)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祭红梅瓶》
《黄釉罐》
《孔雀绿釉碗》
课堂内容
同学们 看到这么多精品的陶瓷制品 自己 动手做一做吧
课堂内容
3
作品欣赏
返回目录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4
课堂小结
返回目录
总结
陶瓷的美点在哪里?
1、陶瓷艺术的美,体型在外形上 2、陶瓷艺术的美,还体现在纹饰上 3、瓷器的美,还体现在仙色上
返回目录
课堂内容 2.陶瓷艺术的美,还体现在纹饰上。
《白釉黑牡丹纹瓶》 (金) 洁白的底色和黝黑的牡
丹形成强烈的色差对照, 具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 果。
课堂内容
五彩花鸟纹瓶及局部 (清代)
器身画有莲池荷塘。
荷叶随风飘动,翠鸟 飞于其间。
课堂内容
珊瑚釉粉彩花鸟纹瓷瓶(清代)
课堂内容 3.陶瓷艺术的美,还体现在釉色上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真爱国宝——古代陶 瓷艺术
教学课件
目录
1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授 3 作品欣赏 4 课堂小结 5 拓展延伸
1
新课导入
返回目录
导学 一起去参加拍卖会
导学 拍卖会
18000元
导学 拍卖会
230000000元
导学 拍卖会
无价之宝
2
课堂讲授
课堂内容
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从 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陶瓷 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
课堂内容
陶器
瓷器
课堂内容
制作原料 烧成温度 器物表面
胎质 敲击声音
陶器
瓷器
用黏土(陶土)
用瓷土(高岭土为主的原料)
一般不超过1000度
在1200度以上
20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年级:五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人教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珍爱国宝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2. 陶瓷艺术的特点与鉴赏3. 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成就4. 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鉴赏陶瓷艺术,激发学生珍爱国宝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件古代陶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品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作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新课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2. 讲解陶瓷艺术的特点与鉴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陶瓷艺术的美。
3. 介绍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成就,如唐三彩、青花瓷、釉里红等,让学生感受我国陶瓷艺术的魅力。
4. 讲解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课堂实践1. 教师展示几件古代陶瓷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陶瓷作品及其原因。
3.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件自己喜欢的陶瓷艺术品,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陶瓷艺术的历史、特点、鉴赏方法以及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成就,让学生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陶瓷艺术的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强调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认识陶瓷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
2. 陶瓷艺术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4. 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类型、特点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陶瓷艺术品实物或图片。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陶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瓷艺术。
2. 讲解:介绍陶瓷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陶瓷艺术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以及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陶瓷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并分享心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我国古代陶瓷艺术。
六、板书设计1. 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
2. 陶瓷艺术的类型与特点:瓷器、陶器、紫砂等。
3. 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4. 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1. 搜集有关陶瓷艺术的知识,整理成一份简报。
2.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陶瓷艺术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2. 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地位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素养?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类型、特点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素养。
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年级:五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人教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欣赏陶瓷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作具有创意的陶瓷作品。
教学重点: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陶艺工具、陶泥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我国古代陶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陶瓷艺术的了解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重点介绍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2.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陶瓷艺术的美学特点,如造型、纹饰、釉色等。
4.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陶瓷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示范陶艺制作技巧,如拉坯、修坯、刻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爱国宝、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感悟和创作体会。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陶瓷艺术的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从而珍爱国宝,传承文化。
附:板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历史与发展1. 陶器2. 青瓷3. 白瓷4. 彩瓷二、美学特点1. 造型2. 纹饰3. 釉色三、制作工艺1. 拉坯2. 修坯3. 刻画四、陶瓷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美术五上第20课《珍爱国宝 古代陶瓷艺术》课件1

古代陶瓷艺术以其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图案精美等特点著称,同时注重实用 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风格
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陶瓷艺术风格各异,如青瓷、白瓷、彩瓷等,体现了不 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色。
古代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重要性
古代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工艺美术的瑰宝,也是 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彩瓷
彩瓷是指在白瓷或青瓷上 施加彩绘的瓷器,如唐三 彩、五彩、粉彩等,色彩 丰富、图案精美。
陶瓷艺术品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上釉
在坯体表面涂上一层透明或彩色 的釉料,起到美化陶瓷的作用。
装饰
在烧制好的陶瓷上进行刻花、彩 绘、贴花等装饰,增加艺术美感 。
01
制坯
选用优质粘土或高岭土,经过揉 捏、拍打、塑形等工序制成陶瓷 坯体。
教师点评3
陶艺作品造型新颖,手工技艺高超。
学生互评3
陶艺作品的创意非常好,但烧制过程中可能需要注意火 候和温度的控制。
学生创作心得分享
心得分享1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体 会到了古代陶瓷艺术的魅 力,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 学习和传承。Fra bibliotek心得分享2
通过这次创作,我学会了 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 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介绍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陶瓷艺术特点和风格,如青瓷、 白瓷、彩瓷等。
02
古代陶瓷艺术简介
陶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古代陶瓷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随 着制陶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 具有地域特色的陶瓷文化。
发展
从夏商周到明清时期,古代陶瓷艺术 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不断创新和提 高。
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 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和重要技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陶瓷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突破方法:通过时间轴、图片对比、故事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陶瓷艺术发展脉络。
(2)陶瓷技法的掌握:学生对陶瓷制作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细节掌握较困难,如拉坯、釉料配制等。
-突破方法: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实地演示,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对陶瓷技法的理解和掌握。
(3)陶瓷作品的审美评价: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陶瓷作品的审美价值,评价时容易局限于表面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珍视传统文化。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简史;
(2)陶瓷艺术的基本技法;
(3)欣赏和分析代表性陶瓷作品;
(4)学生动手实践,创作陶瓷作品。
二、养:
1.形象感知与审美判断:通过观察和分析古代陶瓷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水平,形成个人独特的审美观。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古代陶瓷艺术的学习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沉默,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举例:演示拉坯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陶瓷作品的成形过程。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第一篇: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4、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具学具: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提问:(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
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三、播放幻灯片四、本课小结:我们为我国有这么悠久的陶瓷历史,这么好的工艺,感到自豪。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目标:1.学生应全面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特点。
2.学生应掌握如何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3.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学生应能深入理解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学生应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欣赏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教学难点:1.学生应能选出一件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并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过程:一、对比引入。
瓷器与中国密不可分。
长久以来,中国的瓷器远销海外,成为外国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
陶瓷艺术作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代表,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赞誉,并被誉为国宝。
二、欣赏总结1.思考— 1 —请大家认真欣赏课本上的每件陶瓷艺术品,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描述,并与桌上的陶瓷器皿进行对照。
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陶瓷艺术品分别是什么年代的作品?(2)陶瓷是如何制成的?(3)陶和瓷有什么区别?2.总结(1)这些陶瓷艺术品分别来自新石器、南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
(2)最早出现陶器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商代,出现了瓷器。
陶器和瓷器自此并肩发展,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3)唐朝有一种著名的瓷器叫做唐三彩。
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陶瓷是以粘土为原料,经过捏形、干燥、烧制等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
与陶器相比,瓷器在制作工艺、材质和外— 2 —三、分析归纳1.白陶鬶(1)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鬶”的含义。
鬶,作为炊煮器,是古代的一种陶制器具。
而白陶,指的是土的自然色,这种陶器以其纯洁的色泽而著名。
在白陶书中,除了白陶鬶外,还有黑陶蛋壳高柄杯,这是用黄河古道里淤积的天然黄胶泥为原料烧制而成的,同样也是自然色。
这种对比的介绍方式,不仅提供了对白陶鬶的直观认识,也展示了古代陶器的多样性。
(2)白陶鬶的外形令人瞩目,其形状类似于某种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
术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辉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五年级上册的美术课本中,人教版为我们介绍了许多珍贵的国宝级古代陶瓷艺术品,让我们近距离了解和欣赏这些瑰丽的艺术作品。
一、青铜器时代的珍贵陶瓷
在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与青铜器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青铜器时代是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它的兴起对于陶瓷艺术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中所展示的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步署。
步署,又称为圈足鼎,它是中国青铜器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这件器物形态独特,由底座、腹、颈、耳、盖五部分组成。
它的制作工艺精湛,纹饰丰富多样,展示出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技巧和创作才华。
步署的铭文记载着古代社会重大的政治与历史事件,为我们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唐三彩的神奇魅力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美的追求,中国陶瓷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发展。
唐三彩就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一大亮点。
作为中国古代彩陶文化的代表,唐三彩以其鲜艳的色彩、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山水依稀图》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课本中的一幅唐三彩艺术品。
它以青、黄、棕三种颜色为主调,展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色。
艺术家们运用各种技法,通过雕刻、填色等手法,将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幅唐三彩作品的精美程度和细致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也让我们领略到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才华。
三、钧窑的瑰丽绚烂
钧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窑炉之一,其作品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它的出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带来了新的突破与发展。
在美术五年级上册的课本中,我们能够欣赏到一件珍贵的钧瓷作品-《雨过天晴图》。
这件作品以蓝色为主调,采用锦纹和缎纹等丝绸表现手法,形成独特的色彩效果。
作品表现了雨过天晴的美好景象,给人一种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钧窑的艺术特点和精湛的工艺水平,使得这件作品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四、景泰蓝的璀璨光彩
景泰蓝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也是我国陶瓷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采用蓝色和金属配饰相结合的方式,制作出瑰丽的器物和装饰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美术课本中,我们见到了一件景泰蓝作品-《草虫纹暖壶》。
这件作品采用了景泰蓝的典型蓝色作为底色,并在其中
雕刻了精美的纹饰,形成了蓝色与金属配饰的独特美感。
这件作品的
工艺精湛,瓶身造型优美,充分展示了景泰蓝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总结:
通过五年级上册的美术课本,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珍贵的国宝级古代
陶瓷艺术品。
这些作品包含了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展现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才华。
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独
特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了许多珍贵的陶瓷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
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欣赏这些珍贵的国宝古代陶瓷的同时,我们也要珍爱国家的文化
遗产,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国陶瓷艺术的精髓,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
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