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北平_ppt

合集下载

动人的北平ppt实用课件29

动人的北平ppt实用课件29

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 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福建龙溪 (今漳州)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 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 年秋赴 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 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 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 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支持爱国学生运动.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宜居
• 第13段,细说北平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
写了城墙、亭台、中轴路、鼓楼)
如数家珍
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自豪、喜爱之情的真实表露
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在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 百姓生活,在本文中就变得如此美丽动人呢?
• 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 • 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

动人的北平 ppt

动人的北平 ppt

3、作者花费笔墨修多来描绘的是哪个特点? 北平新与旧、雅与俗共存的特点——包容
4.林语堂选取的都是哪些景观?

3、结合全文,归纳北平的动人之处 A、自然风光动人 B、城市景象动人(珠玉之城) C、寻常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D、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E、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 的文化气息)动人 。
1、文章的第一段写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 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特点:老成、豪爽、 宽大、包容。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 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 内容的作用。
2、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三 个原因。 道路极其宽阔; 生活“舒适可爱”; 老百姓善良、淳朴。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教学目标
1、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体会其 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激发 学生热爱生活的感觉。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散文
家、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成为论语派 主要人物。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 吾民》、《京华烟云》、杂文:《剪 拂集》《大荒集》《我的话》等.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化新 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个珠玉之城 北平是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饮食家的乐园 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 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 北平是个住家的城市 北平有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北平是个理想的居住城市
详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提倡幽默、闲适、性 灵。
主张“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笔调”,采 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 自由主义立场。

动人的北平 PPT课件9

动人的北平 PPT课件9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散文家、
小说家、学者。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成为论语派 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 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
杂文:《剪拂集》《大荒集》《我的 话》等.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化新 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动人的北平 PPT课件5

动人的北平 PPT课件5

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 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 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 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 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 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 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地移动 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 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比较探究—— 林语堂《动人的北平》 郁达夫《故都的秋》 老舍《想北平》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立片言居要于一篇开端
“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 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 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气 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大观。北 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 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 摇。”

动人的北平.ppt

动人的北平.ppt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9
试着概括“ 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 的居住城市”的三个原因。 的居住城市”的三个原因。
道路极其宽阔; 道路极其宽阔; 生活“舒适可爱” 生活“舒适可爱”; 老百姓善良、淳朴。 老百姓善良、淳朴。
10
11
其二) 《菩萨蛮 》 (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河北省 万全中学 周华
1
诵读名句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 舒婷《神女峰》 舒婷《神女峰》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顾城《一代人》 顾城《一代人》
2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 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 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 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 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 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 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 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 主题(情绪、意蕴、 必须明确而集中, 的主题(情绪、意蕴、)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 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 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 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3
21
22

《动人的北平教学》PPT课件

《动人的北平教学》PPT课件

精选ppt
13
在平常人眼里不是风景的风景为 什么在林语堂眼里最动人?
精选ppt
14
五、由文读人——读林语堂
▪ 对我而言,顺乎本真,便心与物游;顺乎本性,就
是身在天堂!
——林语堂
▪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 的人。……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 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是,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 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 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林语堂
▪ 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感情,亦庄亦
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读
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从他的散文中便
活脱脱走出一位自自然然,亲切闲适,学者式的林
语堂来。
——学者评点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林语堂曾经是被我们忽视了的作
家,就像我们曾忽视了那个如火如荼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字。”
园。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 ▪ 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它是一个理想的
城市。 ▪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 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
精选ppt
7
北平动人的品格:老成、豪爽、 宽大、包容(1)
北平种种“动人之处” (2-10)
——贾平凹《老西安》
▪ 去过苏州吗?苏州古老、沉静、温柔。苏州的刺绣,
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
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
道,宁静的梦幻。

动人的北平PPT教学课件

动人的北平PPT教学课件
笼.罩 lǒnɡ
蒙.古 Mě nɡ 蒙蒙.骗mēnɡ
承蒙.ménɡ
藉枕藉. jiè 狼藉. jí
轴轴.承 zhóu 轴.戏 zhòu
杉杉.树shān 杉.木shā
佣女佣. yōnɡ 佣.金 yònɡ
二、字形辨认
诙诙谐 恢恢复
藉狼藉 籍国籍
嬉嬉戏 嘻嘻笑
裸裸体 踝脚踝
蔼和蔼 霭暮霭
三、词语辨析 (1)老成·老诚 老成:经历多,做事稳重。老诚:老实诚恳;诚 实。 例:①他样子倒是标准的帅哥,不过一开口就显 得很__老__成___,不像这个年纪应该有的世故。平 添一份沧桑、忧愁,倒是让人有些心酸。 ②本人思想上进,学习勤奋刻苦,为人______, 性老格诚开朗,善于与人交际,集体观念强,具有团 队协作精神。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第一单元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动人的北平
诗海探珠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赏析】 这首诗写于淳熙元年离蜀州通判任 后,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 第一联中的“挑灯”、“句句”是理解全诗的 关键。“不吾欺”者不单是“临水登山”一意, 相反,贯穿在楚辞“句句”中的主要精神—— 关心国家命运、指斥权奸误国、对因谗言被逐 的不满等等,应该也是作者内心所深许的。
这首诗中间四句对偶亲切、自然、工致,含义也 十分丰富。“临水登山”与“浮家泛宅”虽同写羁旅, 但前者侧重远游,后者侧重漂泊,而且一句用 “处”,一句用“时”,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突出作 者的旅寓情怀。“更堪”、“正是”这些虚字道出了 诗人已经不堪宦游而又不得不继续羁旅的内心世 界。颈联中“客恨”照应首联,当与楚辞“句句”所 含之恨有关;“归期”照应颔联,同时又是“怀吴 中”的进一步深化。“巴酒”不能消恨,可见旧恨 犹在;“蜀巫”空报归期,则新恨又添。

动人的北平课件

动人的北平课件

“形”指什么? “神”该怎样理解
散文最大特点?
散文阅读该怎样把握?
北平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
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 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 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 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 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 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 《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 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 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第13段,细说了北平建筑布局
以紫禁城为中心,写了城壕、墙垣、 亭台、中轴路、鼓楼
如数家珍,不嫌啰嗦
是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真实 表露
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 市”的几个原因
第一、道路及其宽阔 第二、生活“舒适可爱” 第三、老百姓善良、淳朴
小结
在每一幅精致的画面中,都能丝丝缕 缕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所以这种情感 就成了穿起项链的红线。而那总能让人 回味无穷的故事仿佛永远闪耀着无限光 芒的珍珠。一粒粒中都珍藏着一个个对 古城热爱的故事,一种种对古城热爱的 情怀。这就是散文写作中所谓的“形散 而神聚”
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 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 用对比手法,呈现北平特有的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课文:
林语堂写了北平的哪些人和事,写 了北平的哪些动人之处呢?找出文 中概括性很强的句子。
【划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 种老成的品格(1段)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4段)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6段)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7段) 北平是清静的,每家都有一个院落(8段)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9段)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都具有 历史典故(10段)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11段)
北平的动人之处
A、自然风光动人 B、城市景象动人(珠玉之城) C、寻常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D、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E、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 文化气息)动人 。
详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文章的第一段写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 中有什么作用?
特点:老成、豪爽、 宽大、包容。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 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 内容的作用。
“翻译”事件
鲁迅曾写信劝告林语堂不要搞这些小品了, 多翻点英文名著才是正途。林语堂回信,“等 老了再说”。 时过一年多,鲁迅给曹聚仁写信,提到了这 件事:“这时我才悟到我的意见,在语堂看来 是暮气。”林语堂听说后.无奈地解释道: “我的翻译工作要在老年才做。因为我中年时 有意思把中文作品译成英文……现在我说四十 译中文,五十译英史,这是我工作时期的安排, 哪有什么你老了,只能翻译的嘲笑意思呢?”
提倡幽默、闲适、性 灵。
主张“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笔调”,采 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 自由主义立场。
结婚时,当着众宾客的面,林语堂拿出婚书, 对新婚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才 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我把它烧了!”举座 哗然。 林语堂在杭州玉泉购买一铜雀瓦,付款后对摊 主说这是假的。摊主严词诘问:“你为什么要 买假古董?”林则回答:“我就是专门收藏假 古董的。”
《北平》思考
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寻常不过的北平 城市和百姓生活,在文中就变的如此的动 人美丽? 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真实表露。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 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 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变”,历经近三年的 征战,攻占了南京,从其侄子手中抢得了皇帝的宝座。并在 1403年(即永乐元年)将北平府改为了“北京”,后又迁都 北京。北京这个称谓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了。
“祝寿”事件
为了给新创办的《人间世》杂志造声势, 林语堂把周作人的自寿诗抄给相熟的文化名流, 同时刊发在《人间世》创刊号上,并佐以周作 人的巨照片。这一番精心渲染,周作人的诗作 和《人间世》果然轰动一时,满城传诵。 左联早就看不惯林语堂提倡幽默的那一套, 而自寿诗事件又确实有使文艺界庸俗化之嫌, 一些血气方刚的革命小将带头指着林语堂骂了 一通。鲁迅也骂林语堂的幽默文学是“麻醉文 学”。先前,《论语》的幽默杂文开罪了不少 右派作家,右翼分子也一哄而上,恶语相向。
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 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 境界提高一个层次,才不会为近期的忧郁而伤怀,而总是纠结其中不能 释怀。还是那句话说得很好,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 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 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 对错的。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 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而"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 十一月)时期。 《辞海》认为 :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 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 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 以外的所有 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全景式描写又处处是 具体可感的画面。 对比、比喻、排比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抒情
手法分析
1.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
作者意在写尽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种景象、各色人等尽收眼底 可见文章采取一种全景式的描写角度。不过文章又避免了粗线条的 抽象勾勒,而是采取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即把一个个具 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从一个个局部看,是微观的, 但合在一起就是整体描绘。所以全文的描写所取角度是总与分的结 合、大与小的结合、粗与精的结合。 当然,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 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 西方文化新壤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 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 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 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 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 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阳,南京国民党政府任 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6月20日宣布改直隶省为河北 省,改北京为北平。 1937年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伪政府于1937 年10月12日,将北平又改为北京。1945 年日寇投降后,又 改为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9月27日,政协会议全体决议定都北平。自即日起 改北平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
初读本文确实会产生散而无序的感觉,好像 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到了,可是又什么都没有 说充分。其实深思细察,会发现文章的一些内 在肌理,即组织成文的特殊方式。首先,它采 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以第一段为全文总起, 提纲挈领,统领全篇,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 开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 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来写,尽管撒得 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 神聚的特点。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 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 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 少而经久不见。 ——林语堂《苏东坡传》 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 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 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 ——林语堂《京华烟云》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 散文、议论性散文。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散文
家、小说家、学者。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成为论语派 主要人物。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 吾民》、《京华烟云》、杂文:《剪 拂集》《大荒集》《我的话》等.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化新 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豪爽 北京: 宽大 包容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清静的,每家都有一个院落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都具有历史典故.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故都北平的动人— 老成、豪爽、包容、 守旧容新
作者的情感—优 雅情怀
选材:
教学目标
1、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体会其 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激发 学生热爱生活的感觉。
kuí·wú xiá ài yù pì shān guān 魁梧 狭隘 老妪 媲美 杉树 堂倌 yuán fǎng qú shì lán lǚ 墙垣 画舫 街衢 嗜好 褴褛 作奸犯科 zuò jiān fàn kē (奸:坏事;科: 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三 个原因。 道路极其宽阔; 生活“舒适可爱”; 老百姓善良、淳朴。
【中心句的结构关系】
老人:老成 不理这回事(反复) 包 谁去理那回事(反复) 历史悠久 古木老树 内涵丰富 容 人文深厚 贫富共居 珠玉之城 环境清净 多样特性 国王梦境 理想居住城市 舒适生活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
杨杏佛事件
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庆龄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民盟的活动,让南京当局很恼火,他们选择了向杨杏 佛下狠手,杀鸡给猴看。 好友的故去让林语堂悲痛欲绝.更让人难过的是,他 和鲁迅又产生了误会。6月20口,举行杨杏佛的入殓仪 式。林语堂正在被严密监控,出不得门。鲁迅去后没 见到语堂,很生气,“这种时候就看出人来了,林语 堂就没有去,其实,他去送殓又有什么危险!” 事实上,据《申报》报道,林语堂参加的是7月2日 杨杏佛的出殡下葬仪式,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那 一次,鲁迅没有去。林语堂没有解释。他觉得清者自 清,没必要自我辩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