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复习题

成本会计复习题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消耗材料数量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永续盘存制,二是实地盘存制;企业一般应当采用永续盘存制来确定消耗材料的数量。

2.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主要有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3.废品损失应由同种合格产品成本负担。

4.分批法成本计算程序与品种法基本相同。

5.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6.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

7.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损失,列作营业外支出。

8.在成本计算方法中,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1.“制造费用”账户(C )。

A期末余额在贷方B不应当有期末余额C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期末应无余额D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期末有借方余额2.下列各项中,不计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是( B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福利费等其他薪酬D产品生产工人奖金3.在产品数量的日常核算应设置( B )。

A生产成本明细账B在产品台账C制造费用明细账D原材料明细账4.采用约当产量法,如果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发生都比较均衡,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项目的完工程度可以按( B )计算。

A25% B50% C60% D100%5.企业应当( A ),确定适合本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

A根据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B根据职工人数的多少C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D根据生产车间的多少6.采用品种法,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应当按照( B )分别开设。

A生产单位B产品品种C生产步骤D产品类别7.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是( D )。

A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C单件小批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8.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耗费,是指企业的( B )。

A生产经营费用B生产费用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D期间费用9.制造费用是指生产单位发生的( A )。

成本会计复习资料及答案

成本会计复习资料及答案

《成本会计》复习资料及答案一、判断题1、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租金,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3、计算计件工资费用,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

()4、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5、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6、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7、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方法的主要标志。

()8、成本计算方法中的基本方法是分步法。

()9、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素的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10、成本报表包括财务费用明细表。

()二、单项选择题1、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

A、集中工作方式B、统一工作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会计岗位责任制2、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营业费用D、生产费用3、为基本生产车间租用设备预付的租金按月摊销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A、“待摊费用”账户B、“预提费用”账户C、“制造费用”账户D、“基本生产成本”账户4、“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

A、产品销售后的修理费用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库存产品因水灾而变质的损失5、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而成。

其原材料分两道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30千克,第二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20千克。

据此算出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率为()。

A、20%B、40%C、80%D、100%6、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适宜采用()。

A、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B、约当产量比例法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D、定额比例法7、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章节复习要求:产品成本核算概述1、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2、生产费用按其用途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成本项目。

3、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企业一般可简化设立3个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4、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间接计入费用,但也不都是如此。

如在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单位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因而都是直接计入费用;而在用同一种材料同时生产几种产品的联产品生产单位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因而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归集与分配1、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某企业200×年6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共同耗用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5.4元,共计4320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其中甲产品消耗定额为6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为5千克。

要求:运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000千克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000千克原材料耗用量分配率=8000/(3000+2000)=1.6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3000×1.6=480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2000×1。

6=320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4800×5.4=2592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3200×5.4=17280元(2)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分配核算低值易耗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直接为某种产品生产耗用的,直接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二按发生地点先计入综合费用内,然后通过对综合费用的分配再计入产品成本。

(3)包装物费用的分配核算生产领用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随包装产品出售的,如不单独计价计入“销售费用”账户,则单独计价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完整版)成本会计复习题(含答案).doc

(完整版)成本会计复习题(含答案).doc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D) l. 实际工作中,下列损失不计入成本的是A、修理期间停工损失B、报废损失C、季节性停工损失D、清理损失(B) 2.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要求A 、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较高 B.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较低C 、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相差不大D、不考虑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差异(C) 3. 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A 、产品生产用材料费B、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C 、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D) 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二生产步骤的广义在产品不包括。

A、第三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B、第二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C、第二生产步骤完工入库的半成品D、第一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A) 5. 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的账户是A、生产成本B、销售费用C、废品损失 D 、制造费用(A)6.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不论半成品是在各生产步骤之间直接结转,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结转,都()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

A.不通过“自制半成品”B、通过“自制半成品”C 、不通过“库存商品”D 、通过“库存商品”(C) 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适用于。

A 、品种繁多,但又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B、小批生产C 、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D、单件生产(D) 8.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适用于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多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不稳D、直接材料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D) 9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适用于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固定C 、没有在产品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A) 10.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中的()的方法。

A、最基本B、最重要C、最简化D、最复杂(D) 11.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的多种连接应用。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资料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资料

1、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答: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为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加速成本的计算工作,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计算公式为: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1)品种法。

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2)分批法。

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分步法。

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3、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答:(1)理论成本:C + V,其中C指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V指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制造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4、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答: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然后,将各步骤应计入同一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答案1. 什么是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它涉及对企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控制,以提供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

2.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以便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定价决策和盈利分析。

3. 请简述成本会计的三个基本步骤。

成本会计的三个基本步骤包括:成本归集、成本分配和成本计算。

4. 成本归集是如何进行的?成本归集是将所有与生产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特定的成本对象进行分类和汇总的过程。

5. 成本分配的原则有哪些?成本分配的原则包括合理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合理性原则要求分配基础应与成本对象有直接关联;一致性原则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之间应使用相同的分配基础;可追溯性原则要求分配结果应能追溯到具体的成本对象。

6. 什么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如制造费用。

7. 请解释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概念。

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减而相应变化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

8. 成本计算的方法有哪些?成本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批成本法、分步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9. 分批成本法适用于哪些类型的生产?分批成本法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如定制产品。

10. 分步成本法的特点是什么?分步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其特点是将生产过程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的成本可以单独计算,便于成本控制和分析。

11.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上,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产品数量进行分配,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成本。

12. 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是什么?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包括成本控制、定价策略、盈利分析和投资决策等。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任务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预测成本B. 控制成本C. 分析成本D. 编制财务报表答案:D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A. 定额成本法B. 作业成本法C. 标准成本法D. 直接成本法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对产品成本水平影响最大?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管理费用答案:A4. 以下哪个属于变动成本?A. 房租B. 工资C. 原材料D. 折旧答案:C5. 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成本控制水平?A. 成本利润率B. 成本降低率C. 成本变动率D. 成本收益率答案:B6. 成本还原是指以下哪个过程?A. 将产品成本还原为原材料成本B. 将产品成本还原为直接成本C. 将产品成本还原为间接成本D. 将产品成本还原为标准成本7. 以下哪个属于期间费用?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销售费用D. 制造费用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标准成本系统的特点?A. 预先制定标准成本B.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C. 计算成本差异D. 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答案:D9.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哪个不属于成本习性?A. 固定成本B. 变动成本C. 混合成本D. 质量成本10. 以下哪个不是成本控制的方法?A. 预算控制B. 成本分析C. 成本考核D. 成本预测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成本。

()答案:错误2.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答案:正确3. 成本还原法可以消除成本计算中的重复计算问题。

()答案:正确4.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正比。

()答案:错误5. 成本控制的核心是成本预测。

()答案:错误6. 期间费用是指与生产、销售产品无关的费用。

()答案:正确7. 标准成本系统是一种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大专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专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专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中,直接材料成本是指()。

A. 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B. 用于生产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C. 用于生产产品的制造费用D. 用于生产产品的管理费用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A. 成本预测B. 成本控制C. 财务分析D. 成本计算答案:C3. 在成本会计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不包括()。

A. 直接分配法B. 交互分配法C. 标准成本法D. 顺序分配法答案:C4. 产品成本计算的目的是()。

A. 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B. 计算产品的盈利性C. 计算产品的成本D. 以上都是答案:D5. 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在利润表中的表现是()。

A.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B. 计入产品成本C. 作为期间费用D. 作为管理费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成本与收入相配比原则B. 历史成本原则C. 成本效益原则D. 权责发生制原则答案:A, B, D2. 成本会计中的成本包括()。

A. 直接材料成本B. 直接人工成本C. 间接费用D. 销售费用答案:A, B, C3. 成本会计中,成本计算的方法有()。

A. 完全成本法B. 变动成本法C. 标准成本法D. 吸收成本法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成本都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答案:错误2. 成本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决策的成本信息。

()答案:正确3. 间接费用无法直接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

()答案:正确4. 成本会计只关注产品的制造成本。

()答案:错误5. 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为定价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通过成本控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复习要求:产品成本核算概述1、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2、生产费用按其用途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成本项目。

3、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企业一般可简化设立3个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4、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间接计入费用,但也不都是如此。

如在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单位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因而都是直接计入费用;而在用同一种材料同时生产几种产品的联产品生产单位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因而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归集与分配1、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某企业200×年6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共同耗用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5.4元,共计4320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其中甲产品消耗定额为6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为5千克。

要求:运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000千克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000千克原材料耗用量分配率=8000/(3000+2000)=1.6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3000×1.6=480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2000×1.6=320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4800×5.4=2592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3200×5.4=17280元(2)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分配核算低值易耗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直接为某种产品生产耗用的,直接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二按发生地点先计入综合费用内,然后通过对综合费用的分配再计入产品成本。

(3)包装物费用的分配核算生产领用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随包装产品出售的,如不单独计价计入“销售费用”账户,则单独计价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2、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例题】某企业200×年6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分别为 : 甲产品 1800 元 , 乙产品 1600 元;甲、乙产品计时工资共计 17600 元。

甲、乙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 5600 小时和3200小时。

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算如下:【参考答案】工资费用分配率= 17600/(5600+3200)=2甲产品分配工资费用 =5600×2=11200( 元 )乙产品分配工资费用 =3200×2=6400( 元 )3、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重点: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是指先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再对除辅助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例题】某企业设机修、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机修车间:耗用材料2000元,职工薪酬5000元,用电500度。

供电车间:耗用材料4000元,职工薪酬3000元,修理100小时。

各辅助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如表,请用交互分配法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分配。

对内分配:机修车间分配率=7000/725=9.66机修车间分配给供电车间费用=100×9.66=966元供电车间分配率=7000/16000=0.4375供电车间分配给机修车间费用=500×0.4375=218.75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966—机修车间 218.75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966—供电车间 218.75对外分配:机修车间分配率=(7000+218.75-966)/(725-100)=10.0044供电车间分配率=(7000+966-218.75)/(16000-500)=0.5基本车间机修费=10.0044×500=5002.2基本车间电费=0.5×12500=6250行政部门机修费=10.0044×125=1250.55行政部门电费=0.5×3000=1500借:制造费用 5002.2管理费用 1250.55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252.75借:制造费用 6250管理费用 1497.25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间 7747.254、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1)废品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以及入库后发现的所有废品。

但不包括:入库时确定为合格品,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发生损坏变质的产品;质量虽不符合规定标准,但经检定,可以不需返修即可进行降级出售或使用的产品;实行“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

(2)“废品损失”账户借方登记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贷方反映废品材料回收的价值,有关赔偿的是数额以及分配转出的废品损失。

(3)废品的生产成本确定方法,一般有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和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两种方法。

(4)某种产品发生不可修复废品后,如果有回收的废料,将会使该种产品的总成本降低,但是单位合格品的生产成本实际上提高了。

(5)停工损失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其分配结转的方法也不同。

对于应向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索赔的,转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属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非正常停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如季节性、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则应计入产品成本,列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核算1、广义在产品:包括正在加工中的在制品(含正在返修的废品)、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尚未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和等待返修的废品。

2、狭义在产品:就某一单位或某一生产步骤来说的,它仅指本生产单位或本步骤尚未加工或装配完成的产品。

3、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在产品忽略不计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

4、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以及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也较大的产品。

5、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程度是指: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

7、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单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例子: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三道工序制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40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170小时,第二道工序150小时,第三道工序80小时,各道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50%计算。

本月甲产品完工2 000件,各工序存在产品数量:第1道工序420件,第2道工序380件,第3道工序200件。

月初在产品及本月生产费用累计为:原材料费用60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5028元,制造费用20016元。

要求: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

2.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3.计算费用分配率。

4.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5.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1、第一工序完工率=%25.21%100400%50170=⨯⨯ 第二道工序:%25.61%100400%50150170=⨯⨯+ 第三道工序:%90%100400%5080150170=⨯⨯++ 2、计算直接材料:在产量约当产量=1000件计算工费:在产品约当产量=420×21.25%+380×61.25%+200×90%=89.25+232.75+180=502件3、直接材料分配率=60 000÷(2 000+1 000)=20直接人工分配率=35028÷(2 000+502)=14制造风衣分配率=20016÷(2 000+502)=84、完工产品承担的直接材料=20×2000=40 000元完工产品承担的直接人工=14×2000=28 000元完工产品承担的制造费用=8×2000=16 000元完工产品成本=40 000+28 000+16 000=84 000在产品成本=(60000-40 000)+(35028-28 000)+(20016-16 000)5、完工产品入库分录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84 0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84 000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1、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2、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分类法、定额法例: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

该厂2011年8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3、该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用途金额(元)材料定额耗用量(kg)甲20 000 6 000乙28 000 4 000甲乙共同耗用16 000车间一般耗用 2 000(3)折旧费4、产品耗用工时5、耗电情况6、有关费用分配方法:(1)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2)基本生产工人工资按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3)制造费用按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乙产品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按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例:平行结转分步法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进行生产,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每个车间的原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工费则随加工程度发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有关产品产量和生产费用资料见表:表项目第一车间第二车间月初在产品(件)8020本月投入(件)400440本月完工(件)440400月末在产品(件)4060加工程度40%50%表2 生产费用单位:元车间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车间月初在产品2000 580 10083588本月生产费用8000 1800 2800 12 600第二车间月初在产品2 80041601520 8480本月生产费用64 001304011380 30820(1)分别计算两个车间的广义在产品;(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3)平行结转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答:(1)第一车间广义在产品=40+60=100第二车间广义在产品=60(2)第一车间计算:直接材料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约当总产量=400+(40+60)=500分配率=(2000+8000)÷500=20完工产品承担的直接材料=20×400=8 000元在产品承担的直接材料=20×100=2 000元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约当总产量=400+(40×40%+60)=476分配率=(580+1800)÷476=2380÷476=5完工产品承担的直接人工=5×400=2 000元在产品承担的直接人工=5×(40×40%+60)= 380元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约当总产量=400+(40×40%+60)=476分配率=( 1008+ 2800)÷476=3808÷476=8完工产品承担的制造费用=8×400=3 200元在产品承担的制造费用=8×(40×40%+60)= 608元第二车间计算:直接材料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约当总产量=400+60=460分配率=(2800+6400)÷460=9200÷460=20完工产品承担的直接材料=20×400=8 000元在产品承担的直接材料=20×60=1 200元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约当总产量=400+60×50%=430分配率=(4160+13040)÷430=17200÷430=40完工产品承担的直接人工=40×400=16 000元在产品承担的直接人工=40×(60×50%)= 1200元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约当总产量=400+60×50%=430分配率=( 1520+11380)÷430=12900÷430=30完工产品承担的制造费用=30×400=12000元在产品承担的制造费用=30×(60×50%)= 900元(3)汇总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8 000+8 000=16 000直接人工=2 000+16 000=18 000制造费用=3 200+12 000=15 200完工产品成本=16 000+18 000+15 200=49 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