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港口现状及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
黄骅港(煤炭港区)5万吨级双向航道回淤分析

从航道里程分析,回淤量主要集中在航道W9+000-W27+000区段,占全航道回淤量的68%。防波堤掩护段(N1+000-W10+500)总里程为12.98km,回淤量占比为32%;非掩护段(W10+500-W41+000)总里程为30.5km,回淤量占比为68%。
图3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各区段淤积量占比统计
通过分析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淤积分布及特征,能够有针对性的为航道疏浚计划安排、水深测量等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提高恶劣气候条件下航道的安全通航保障能力。
1 工程概况
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位于冀鲁交界环渤海经济圈中部的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是国内最具有典型的、复杂的狭长人工航道,开辟了淤泥粉砂质海岸建港的历史,具有港口建设里程碑意义。连续3年煤炭下水量超2亿吨,是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出海口,也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下水港。
3 历年航道淤积统计
黄骅港航道滩浅坡缓,航道周边存在大片-5.0m以上的浅滩,航道回淤受风浪影响很大,在风浪作用下,水流挟带细颗粒泥砂流向航槽,无风不淤,小风小淤,大风大淤,强风强淤,狂风骤淤。且大风天的出现次数存在明显的年际不等现象,呈波浪状,变化幅度较大,春、秋季容易发生大风引起骤淤。
3.1 回淤量统计及淤积特征
4 周边航道建设影响
4.1 综合港区航道建设影响
综合港区航道位于黄骅港航道北侧,两个航道轴线间距为3.6km。2017年基本建设完成20万吨级航道,全长60.5km,设计底宽250m,设计底标高-19.2m。
综合港北堤完成延伸整治,对于偏北向风的淤积有掩护作用;南防波堤建成以后,其航道淤积重心向外移动,开始对黄骅港航道的维护施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综合港区航道施工溢流的影响也加重了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外航道的淤积。另外抛泥区扩散泥沙对黄骅港航道淤积的影响基本消除,被综合港区航道所掩护。
黄骅港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黄骅港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当今世界,港口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水陆交通枢纽,更是国际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中成为了中心环节。
它既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又是产业聚集的平台,更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上海、天津等老工业基地经济成功转型的实践证明,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经济,促进结构调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
作为连接海陆和陆路运输的中间节点,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港口自身的繁荣上,更体现在它对内对外的通达作用上。
一黄骅港的现状沧州黄骅港位于渤海湾,始建于1984年,其建设历程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已形成综合、煤炭、散货、河口四大港区,其中,综合港区和散货港区以散杂货、集装箱和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原油运输为主,是黄骅港综合性特征的重要支撑;煤炭港区建有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型煤炭装船码头,是我国“北煤南运”第二大通道的重要入海口;河口港区主要接卸小吨位船舶,以满足本地生产、生活物资需要,是其他港区的有力补充。
随着港口各项指标的发展与完善,综合港区实现快速崛起,煤炭港区也达到稳步发展。
黄骅港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实现吞吐量突破亿吨。
然而,全国超亿吨的港口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八个之多。
相比之下黄骅港还有很大差距,发展速度也明显滞后。
多年来,黄骅港的建设没有突破把港口仅仅视为基础设施和运输行业的传统认识,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多功能、全方位的发展目标。
在港口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黄骅港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究竟在哪?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黄骅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1 内在因素1.1 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沧州市作为河北省仅有的三个沿海城市之一,起初经济发展是比较迟缓的,这主要由于城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链和较好的商品流通市场。
而且其所依托的腹地主要是以能源、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品运输为主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地区,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制约了黄骅港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黄骅港实践报告

黄骅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港口组成部分。
工作内容及流程码头与船公司的结合港口、码头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内地的辐射作用沧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接山东。
现辖18个县(市、区),人口690万。
国家跨世纪重点工程黄骅港的建成运营,结束了沧州有海无港的历史,使沧州步人了从大运河奔向渤海湾的新时代。
2006年河北省把沧州放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前沿位置,要求沧州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沿海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和拉动朔黄铁路沿线发展的新引擎。
为此,2007年2月成立沧州渤海新区,新区核心面积830km2,海岸线130km,12万人口,包括港城区、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化工产业园区。
没有港口带动,沿海经济就无法迈步;没有内陆腹地支撑,沿海经济也就失去发展根基。
由此沧州成为黄骅港、渤海新区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的根据地。
1.1黄骅港现状黄骅港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以东约90km的渤海之滨,恰置河北、山东两省交界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部,地理坐标约为38°19′30〃N/117°52′30〃E。
黄骅港海上距天津60海里,陆上112公里;东距龙口约149海里,陆上280公里;西距黄骅市45公里,朔黄铁路、邯黄铁路直通港口。
黄骅港是河北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输出港之一。
现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吞吐量连续3年突破亿吨。
由杂货港区、煤炭港区、综合港区和河口港区4个港区组成。
(一) 煤炭港区航道煤炭港区航道为5万吨级双向航道,底宽270米,底标高-14.0米;航道总长44.48公里,边坡均取1:5,乘潮(2.47米、保证率90%)情况下,航道满足5万吨级船舶安全通航的要求。
(二) 散货港区、综合港区航道为10万吨级散货船舶单向乘潮进出港航道,总长44公里,有效宽度210米,边坡比为1:5,走向为239°30′00″~59°30′00″,底标高-14.5米。
黄骅港:打造现代化一流港口

80 | 中国报道 2012年6月 总第100期里10万吨级航道、4个10万吨级通用散杂和4个集装箱泊位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沧州市及渤海新区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河北省重点工程——黄骅综合大港二期工程。
在二期工程开工仪式上,省领导明确指出:“黄骅综合大港二期工程是河北省打造冀中南区域发展增长极和隆起带的又一重大举措,黄骅港将向着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向着真正意义上的‘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
”2011年以来,沧州港务集团在沧州市委、市政府和渤海新区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国家战略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强市及渤海新区“港、产、城”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科学实践“地主港”管理模式。
在切实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综合大港二期建设进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步REGION区域王晓乐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确立的“地主港”管理模式,根据沧州市人民政府的决定,由河北渤海投资有限公司和沧州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注资沧州市黄骅港务局,于2010年9月注册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2011年6月24日,经工商等有关部门批准,由“沧州港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金7.2亿元人民币,是一家以港口经营开发为主,汇集航务工程、码头经营、航道疏浚、城建开发、劳务派遣、船务代理、船舶综合服务等多个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集团公司旗下拥有7家全资、2家控股和1家参股子公司,在岗干部职工410多人,资产总额达72.6亿元。
作为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和河口港区的唯一业主单位,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打造现代化一流港口”为己任,科学实践“地主港”管理模式,全面致力于三个港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目前,在黄骅港综合港区一期工程建成44公港模式。
黄骅港港口发展策略及区域集疏运网络规划定稿版

黄骅港港口发展策略及区域集疏运网络规划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专题研究一黄骅港口发展策略及区域集疏运网络规划(初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11月目录第一部分港口发展策略 (1)一、黄骅港面临的发展环境 (1)1、经济发展环境 (1)2、港口产业发展环境 (3)3、港口竞争环境 (5)二、世界港口发展趋势 (5)1、港口深水化发展趋势 (5)2、未来港口发展模式 (6)3、第三代港口建设趋势 (8)4、港口群形成 (10)三、黄骅港口特征分析 (13)1、港口条件 (13)2、腹地货源 (14)四、区域竞争中的黄骅港 (17)1、黄骅港的建设对周边港口的影响 (17)2、对周边港口的竞争优势 (20)五、港口发展策略 (21)1、各层面对黄骅港的要求 (21)3、港口竞争策略 (24)第二部分区域集疏运网络分析 (27)六、现有集疏运网络分析与评价 (27)1、现状 (27)2、分析与评价 (28)七、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1)1、港城关系演变——港口与城市的结合与分离 (31)2、未来黄骅港与城市关系分析 (33)八、区域集疏运网络布局 (37)1、国家及省市规划 (37)2、集疏运网络布局 (41)第一部分港口发展策略一、黄骅港面临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使生产和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港口已不仅是国际贸易和物资交流的节点,而已经演变成国际物流链和服务的支撑点,因此,世界各国和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港口的发展,不断加大港口投入,进行港口的大型化、深水化、集装箱化、物流化的建设。
同时,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调整,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港口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活力和契机。
国内外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调整了集装箱、散货市场和进出口关系,使我国由资源出口国转变为资源进口国,从而加重了对港口的依赖性,推动港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黄骅港航道整治与发展前景

1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和航道淤积
( 1 ) 粉 沙质 海 岸 的界 定 。 岸 滩 泥沙 平 均 中值 粒 径在 0 . 0 3 1 ~ 0 . 1 2 5 m m E , 粘 土 含 量小 于 2 5 %, 泥沙 粒 径分
选系数为 中等的海岸称为粉沙质海岸 。
( 2 ) 粉 沙质 海 岸 的泥沙 运动 。 粉 沙质 海岸 泥沙 的基 本水 力特 性是 起动 流速 小 , 沉降 速度 大 ( 与淤 泥相 比 ) , 沉积密实快 , 在周期性往复流及波浪作用下 , 流速遍历泥沙各特征临界流速值( 包括起动流速 、 悬扬流速 、 止
①淤积严重 。 淤泥质海岸上 , 由于粘土的作用 , 泥沙运动以悬移质为主推移质很少 ; 沙质海岸上 , 因泥沙 悬 扬流 速较 大 , 悬 扬时段 较短 , 泥沙 运动 以推 移质 为主 , 悬 移质 不发达 。 粉 沙质海 岸上 , 泥沙 运动较 复 杂 , 既有
悬 移质 , 还有 推移 质 和底 移 质 , 因此 , 同样 尺度 的航 道在 相 同工 况 的海 洋 动力作 用下 , 粉沙 质航道 的淤积 量要 比淤 泥质 和沙质航 道 的淤积 量大 , 在大 风骤淤 时 , 尤 为 明显 。
黄骅港位于渤海湾西南隅、 大 口河河 口 外北侧 , 在广阔淤泥粉沙质海滩上 , 由双堤环抱而成。 粉沙 质 海岸是 介 于淤 泥质 海岸 和沙 质海岸 之 间 的一种 特殊类 型海岸 , 床 沙活 动性 大 , 在粉 沙质 海岸 上建 港, 航道极易淤积 , 因此以往人们对粉沙质海岸建港常怀有戒心 。 成为影响港 口发展的瓶颈。 1 9 9 7 年神华黄骅煤港兴建 , 开始航道为 3 . 5 万t 级, 后提高至 5 万t 级, 但 由于整治工程不到位 , 淤积严 重, 航道水深始终未能达标。 2 0 0 3 年1 O 月1 l ~ 1 3日, 渤海湾遭受 4 5 a 一遇的寒潮大风袭击 , 黄骅港航道发生 灾难性的骤淤 , 导致港 口断航停运 、 损失惨重 , 引起人们对粉沙质海岸能否建港的疑虑和畏惧。
黄骅港煤炭码头生产运行研究

INDUSTRY THINKING | 行业思考摘要:黄骅港作为典型的大规模复杂物流系统,其生产效率是铁路、港区和运销以及相关政务、商务体协同运作的结果,短周 期的优化又往往与长周期的优化结果不一致。
文章主要探寻黄骅港生产系统中的组成与影响因素,从而找到黄骅港生产运行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煤炭码头生产运行;一体化:多时间粒度黄骅港煤炭码头生产运行研究■文/刘华实1.研究背景黄骅港作为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重要下水港,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吞吐量呈长线上升态势,已成为我国战略性能源大港,是我国煤炭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
同时,作为神华煤炭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黄骅港的生产作业水平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系统绩效。
随着需求的加大,港口生产各环节从生产资源到管理策略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考验。
黄骅港是典型的配煤生产港口,生产作业环节众多、流程复杂,且港口生产的输入端原材料受铁路运输限制,输出端受运销计划影响,港口生产运营绩效不应再依赖于传统的套用公式的计算方法,而需要在充分分析内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从全局的角度对各生产要素及要素的配置做出客观的评价。
本研究对黄骅港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生产模式的选择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有向全链条推广的价值。
本文从实际生产需求和流程出发,深入挖掘各个因素间的关联性,量化其影响程度,并从生产全局出发,对生产调度方案、生产运行效果做出科学评价,形成相应的生产评价体系。
2.黄骅港生产运行现状分析黄骅港配煤码头主要由卸车线、堆场、堆取料线、装船线和泊位等组成,如图1所示。
图1配煤码头的基本组成图2黄骅港煤炭码头生产过程在黄骅港典型的生产场景中主要包括翻、堆、取、装四个环节,且主要为翻堆、取装两种生产模式。
翻堆生产模式:火车一翻车机一皮带机一取料机一堆场或者火车一翻车机一皮带机一筒仓;取装生产模式:堆场一取料机一皮带机一装船机一船舶或者筒仓一皮带机一装船机一船舶,如图2所示。
2. 1卸车作业运销部门根据业务需要输入铁路进车单信息,卸车指导员根据铁路进车单信息制作卸车计划,然后中控再根据卸车计划制作卸车指令,并控制卸车流程作业,同时实时采集煤炭量等相关信息,库场员做好入库记录。
黄骅港口发展前景

黄骅港口发展前景港口作为区域物流子系统的进出口岸,其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引致的运输需求,是区域培育了港口。
港口一旦形成,便又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港口和城市发展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特点,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把握港城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
作为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港口功能和作用随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逐步扩展。
第一代港口的功能局限于货物的装卸和简单堆存上,仅是货物海陆运输的交接地。
而第二代港口的功能则有了明显的扩展,除了装卸堆存外,还发展了与运输有关的简单加工、贸易和服务。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港口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港口在传统装卸堆存功能基础上开展货物中转服务,依托其与城市的关系发展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加工、贸易和相关服务,并开始借助现代科技开始涉足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服务。
港城初始联系港城初始联系的发生源于港口的运输中转功能,这是港口最基本的功能。
由这一基本功能诱发产生的港务部门和集散部门,称为港口直接产业。
它是港城联系的最初媒介,也是港口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
但仅是这两个部门,在空间上可以游离于城市区域。
以这两个部门为城市经济活动主体的港口城市处于其发展的第一阶段——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城市对港口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由于某种原因使港口衰亡,那么,在没有其它特殊力量参与的情况下,城市作为“港口城市”的发展过程就会中断。
港城相互关联在全球承运人和综合物流时代,港口功能日益多元化,与港口中转运输相关的海运代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即港口关联产业)成为港口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港口发展到能集聚国内外生产要素和联结国内外市场时,港口陆域便成为利用港口输入原材料、输出产品称为临港工业或港口依存产业)的优势区位。
集聚是港口城市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也是港城关系的最重要媒体。
港口工业的发展绝不仅是本身经济总量的增长,广泛的产业关联产生强大带动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多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和曹妃甸的调研报告为了加强市场信息采集工作,健全市场信息采集网络,准确掌握环渤海主要港口信息,按总部领导要求,市场一科、连云港中转站于9月6号至9月10日对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和曹妃甸四港进行调研。
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秦皇岛港(一)港口现状秦皇岛港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6.9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
煤炭业务由秦港股份公司第二、三、六、七、九港务分公司共同经营,堆存能力设计为1042.5万吨。
港口自营铁路与太原局国铁联网,多数使用C80型车皮,参杂混用少量C64、C63车皮,平均每天进港6500-8000车,最大能力为10000车。
该港仅第二、三公司使用铁路运输,但二、三公司装卸能力较小,每年仅200万吨左右。
在接卸操作中,翻车机后端部分直接使用输送皮带进入堆场,前端则属于大秦线。
铁路收费统一为0.12元/吨。
秦皇岛港翻车机卸车系统选用三线三翻式,按照接卸2万吨编组列车、4台牵引机车通过翻车机的要求设计,单机最高卸车能力7200吨/小时,最高装船能力9250吨/小时。
该港现有生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2个,最大可接卸15万吨级船舶,年设计通过能力2.23亿吨。
煤炭专业泊位为2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93亿吨。
秦皇岛港煤炭来源主要有山西、蒙西、陕西、宁夏等,主要发煤单位包括中煤、神华、伊泰、同煤等,占据了秦港货源调进总量的76%。
煤种主要有神1-3号、平1-8号、大友1号2号、准2-5。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交通部直接投资建设,并设立秦皇岛港务局管理秦皇岛港港政事务和码头设施,经营港口运输业务。
2002年,秦皇岛港下放河北省管理,同年9月整体转制为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后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依据《公司法》等法律规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省属国有独资港口集团,由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成立了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集港口建设、开发、经营,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身,集团总部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
集团注册资金80亿元,总资产180多亿元,拥有全资和控股、参股投资企业32家,涉及港口、铁路、船舶服务、机械修造、酒店、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
2008年,港口煤炭吞吐量完成2.18亿吨。
今年1-8月份,秦皇岛港已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1.36亿吨,同比减少1989万吨,其中内贸煤炭完成1.34亿吨,同比减少了1159万吨。
8月份,全港完成吞吐量2258万吨,超计划8万吨,同比下降0.9%。
其中,煤炭完成1896万吨,同比下降5.0%,日均进车为7420辆。
主要发往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地。
(二)规划情况秦港股份公司确立了“世界干散货领先港,一流码头运营商”的企业愿景,努力建设煤炭业务强势、集装箱跨越增长、杂货和油品持续发展的世界干散货强港。
秦皇岛港现在已经处于基本饱和状态,第二、三公司由于离市区较近,为减少城市污染源,拟搬迁至六、七、九公司旁边。
同时,秦皇岛港投资控股的唐山曹妃甸事业港务有限公司负责唐山港曹妃甸港区2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和2个5-10万吨杂货码头的建设和经营管理。
在跨地域发展方面,秦皇岛港控股的沧州渤海港务有限公司承担黄骅港综合港区的开发建设。
二、京唐港(一)港区现状京唐港区面积58.5平方公里,综合堆存能力超过1000万吨(其中,港埠一公司36万平方米,主营矿石,堆存能力达500万吨;港埠二公司48万平方米,主营钢材等件杂货,堆存能力达100万吨;煤炭公司63.8万平方米,主营煤炭,堆存能力达130万吨;东港54万平方米,主营煤炭,堆存能力210万吨,其它堆场有2#泊位、3#泊位、北储、通泰库、远大储场等,合计堆场面积63万平方米,主营煤炭,堆存能力达94万吨)。
新建迁曹铁路与大秦铁路迁安北站接口,迁安北至京唐港段全长111公里,与国家干线铁路大秦线、京秦线交汇贯通,设计能力1.3亿吨以上,该线路为国铁I级双线(部分单线)电气化铁路,可运行2万吨重载煤炭列车。
京唐港使用美卓矿机的三车翻车机卸载原煤,作业线包括牵引列车进入卸车站的调车设备及一个旋转翻车机,该翻车机能同时清空三节货车内装的货物。
每一条生产线都能够以每小时93节的速度进行卸载。
卸载原煤时,处理能力相当于每条线每小时卸载7400吨。
目前,该港已建成第一、第二港池全部和第三、第四、第五港池部分泊位,共有泊位28个,设计能力6800万吨,最大靠泊吨位10万吨。
主要是伊泰、中煤、西蒙、乌兰、满世等客户发的蒙煤(蒙西)、山煤,去向主要是江、浙、沪、华南等沿海沿江地区。
2008年,港口吞吐量达到7645万吨。
今年1-8月份,京唐港区吞吐量达到6720万吨,预计全年将突破1亿吨。
需要注意的是,京唐港区的煤炭、焦炭物流主要是由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环海、开滦码头、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四家经营,煤炭总吞吐量4100万吨,其中: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2300万吨: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00万吨:中煤环海150万吨:开滦码头150万吨。
中煤环海和开滦码头是企业内部码头;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为公用煤炭码头,其中以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为主。
下面具体汇报重点公司情况。
1、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由国投交通公司、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港口投资有限公司、京唐港股份有限公司五家合资组成,其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场地堆存能力设计为231万吨,实际可达到260万吨。
煤炭年设计通过能力3000万吨,2012年扩能后年通过能力达到5000万吨。
08年全年实际通过能力2000万吨,09年预计通过能力3000万吨,达到设计能力,09年1—8月份实际完成煤炭出港量1620万吨。
完成全年计划的54%。
铁路运输方面,国铁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与大秦线在迁安北接轨,连通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贯通迁安、滦县、滦南、乐亭、唐海、海港开发区五县一区,迁安北至国投京唐港东站全线铁路里程达到117公里。
目前港口铁路专用线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太原铁路局。
港口目前有两台三翻“O”型翻车机系统,由美卓矿机公司设计,旋转角度为160度,可作业车型为C63、C76和C80旋转钩型敞车,定位车牵引能力为2万吨列车。
单台额定作业效率为7200吨/小时,每小时可作业30循环,最大作业效率可达7600吨/小时,预留一台两翻“C”型翻车机,可作业车型为C63、C76和C80旋转钩型车及C61、C64和C70非旋转钩型敞车,每小时作业不少于54循环。
日装船能力:港口目前有三台移动伸缩式装船机,由日本三菱设计、上海振华港机公司生产,单机额定作业效率为6500吨/小时,最大作业效率为7200吨/小时。
三台装船机臂架最大伸缩距离34米,最小伸缩距离16米,工作时伸缩速度0—6米/分种,可实现两台装船机同时装载同一艘船舶。
靠泊吨位为1.5—10万吨。
目前港口有三个泊位(10万吨、5万吨、3.5万吨)。
煤炭主要来源地:蒙煤(蒙西)、山煤。
发货单位:伊泰、中煤、西蒙、乌兰、满世等100多户。
伊泰、中煤占五成以上,目前港方已停止受理新户煤炭进港。
去向主要是江、浙、沪、华南等沿海沿江地区。
煤炭价格情况:目前港口5000大卡平仓价500元/吨左右;港杂费用:18.5元/吨。
2、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老港,由于该公司已入股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对现有港口设施并无扩建的意向。
装卸方式较落后:现使用8台门机装船。
卸车全部使用人工作业。
泊位:7个。
靠泊吨位:0.5万-—10万吨吨。
2万吨船需24小时装完。
主要煤炭来源:蒙煤(蒙西)、山煤;发煤单位:伊泰、蒙泰、神华、山焦、中煤、西武局、阳泉等;去向:江、浙、沪、华南等沿海沿江地区。
港杂费:20.5元/吨。
港口08年吞吐量:1500万吨。
09年1—8月份吞吐量:1000万吨。
煤种:动力煤、焦煤。
堆场能力:200万吨,现存96万吨。
煤炭价格:5000大卡平仓价500元/吨左右。
铁路专用线所有权、经营权归太原铁路局所有。
(二)规划情况京唐港区总体规划建设5大港池,形成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液体散货作业区、干散货作业区,杂货码头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作业区、综合物流区等6大功能区,共34个泊位和1个远景预留发展区,到2010年,实现货物吞吐量1亿吨,集装箱50万标准箱;到2015年实现吞吐量1.5亿吨、100万标准箱;到2020年实现货物吞吐量2亿吨,150万标准箱的规模。
三、黄骅港(一)港口现状黄骅港港口陆域面积667万平方米,水域面积48万平方米;现有11个堆场,设计堆存能力为400万吨(由于实际堆高偏低、地基松软等原因,堆存超过150万吨时即已饱和);港口集疏运主要依靠铁路,占集疏运总量的5/6,朔(县)黄(骅)铁路可直通港口,港口铁路股道长度为24公里(一期建设),内燃机车8台(神华自有铁路运输公司运输煤炭,火车的具体型号港口没有数据),专用货车为火车,分别为C70型(62-64节/列)、C64(66节/列)型。
日均卸车55-60列(港口现有翻车机8台,一翻翻两节车皮,1小时20分钟左右可以卸载完毕一列火车),最大靠泊吨位为10万吨(现有7个万吨级以上专业化煤炭泊位,1个10万吨级,4个5万吨级,1个3.5万吨级,1个1.5万吨级)。
该港主要经营神华煤炭(从石圪台、瓷窑湾、补连塔、乌兰木伦、上湾、大柳塔、朱盖塔、燕家塔、何家塔、神木北等站点发煤,也有铁路沿线如内蒙、包头、鄂尔多斯等小煤矿收购的煤炭。
从发站点到黄骅港,火车全程运行12小时左右),兼营铁矿石、化工产品等。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为黄骅港的项目法人,负责黄骅港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是神华集团和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按照《公司法》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
该港计划内煤炭5500大卡,520元/吨;市场煤炭5500大卡,570元/吨。
2008年,黄骅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928.2万吨,其中,煤炭7803.2万吨,杂货125万吨(主营收入151612万元,账面净利润-3147万元,如考虑港建费返还计入资本公积,实际盈利1203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22.44万元,完成计划的95.4%)。
今年1-8月份,共计完成吞吐量5260万吨(今年煤炭计划装船8100万吨,卸车8600万吨,完成散杂货150万吨,油品50万吨。
特别是8月份,由于神木北站改造和神朔、包神铁路事故影响,资源调进情况不足,日均卸车53.8列,日均的场存为40万吨。
9-12月,月均计划完成7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