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正式接触作文的阶段,作文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如何在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该阶段作文教学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需要注重师生互动。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互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增强记忆。

老师也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作文知识。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引导。

作文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快乐、悲伤、遗憾等情感,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故事情节等形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讲述自己的快乐经历或者感人的故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的表达要求,提升作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不同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的作文更加富有创造力。

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注重实践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多给学生一些写作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老师还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改进,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反馈,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动力。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尤其是在三年级起步的阶段,学生们通常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都还比较薄弱,需要从基础开始,因此作文教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出发,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注重扩大学生的生活阅历,让他们有更多的素材可以使用。

三年级的学生通常还处于幼稚的阶段,对于周围的事物和感受往往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让他们学会用文字去描绘这些事物和感受。

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动物、天空、人物等,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些事物,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通常喜欢幻想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老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想象力的训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校园中的一棵树、一片草地或者一只小鸟,然后让他们想象这些事物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写成小小的故事,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起步的作文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表达。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思考和表达,可以问学生对于某个事件的看法,或者让他们描述一个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老师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慢慢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可以组织一些班级的作文比赛,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在比赛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题目,让他们就特定的话题进行写作,然后评选出优秀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质量更是无法说起:记流水帐、语句不通、平铺直叙,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瞎编乱造,假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去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

作文教学历来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最头疼也最不愿意去涉足的领域,究其原因呢?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没有充分把握三年级作文“过渡”的特点,没有采取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么急于求成,用成人化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望而生畏;要么训练单一,不善于循序渐进,学生写得平淡无味,水平很难提高。

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心想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导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对以后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作文的起步教学呢?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谈四点体会。

一、要结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因为智力水平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体验、认识程度的深浅、表达能力的多少等方面的因素,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教师应该明白即使再不好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的闪光点。

如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生动的词语、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

《语文课程标准》里面讲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在低年级进行作文的起步教学,关键就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乐于写的习惯,淡化作文概念,让他们快乐习作。

如果在三年级就把“作文”的概念灌输给学生,他们一定会觉得十分抽象,无法理解。

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

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写的兴趣和基本能力,进行作文前的准备,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低段打好作文基础,为中段作文作准备,对培养孩子创造志趣和能力的培养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新课标三年级习作教学要求,如何提高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达,是我们三年级语文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因为三年级习作教学对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好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开始了由“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

为了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习作基础,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必须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由说到写的过渡,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一、仿写例文,激发习作兴趣三年级作文的任务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范文,但同一题目的内容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学完一篇课文后我鼓励学生和作家比试。

二、降低难度,命题练笔对于刚从写话阶段过渡到习作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加大作文难度就会使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心理,而一旦产生这种情绪,学生便会望作文而却步。

因此,在低年级时,我就在班级开展课前五分钟的阅读练习,可以是一篇作文,可以是学生写的日记,也可以是一个故事,每天轮流让学生上台读,读后由其他学生评一评。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写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时时引导学生想想写作的好处,享受写作的乐趣,体会写作进步的快感,他们会不自觉地形成这样的意识:写作对我来说是有趣的事。

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积累丰富的素材古语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大量储备语言信息的过程。

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摘抄背诵精品美文。

倡导学生朗读要声情并茂,听话要清楚真切,说要畅所欲言,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灵感作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作文形式多样化,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打开学生思路,丰富作文内容,。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语文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

在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就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兴趣高涨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文字表达和故事情节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引导学生参加有趣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比赛”,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文,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写作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在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写作技巧,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要告诉学生,写作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是展现自己想法和感情的途径,所以写作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告诉学生写作需要细心、耐心和毅力,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静下心来去思考,去构思,去写作。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写作不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赞美,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展现自己,要注重过程的体验,而不是结果的取得。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要想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比如观察大自然的奇妙景色,收集有趣的故事情节,感受社会的温暖和感动等。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宽度,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

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比如如何构思文章,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表达情感等。

还要让学生多读好文章,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机会,多组织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注意个性化发展在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尊重学生的写作风格,让学生有个性地展现自己的写作才华。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导语: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下面是店铺为你准备的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希望对你有帮助!新大纲明确指导出:“三年级要求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是以后连段成篇的基础。

”由此可见,三年级的作文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作文的发展,科学地进行中段作文训练,对于全面打好作文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积累素材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作战要取得胜利,必须把作战所需的粮食准备好。

同样,作文要成功,必须把材料准备好,只有材料充足,写起来才左右逢源,不会无话可说,素材的积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从中段作文教学中,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由此可见,观察是作文训练中的重要环节,经常留心周围的事物,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积累起来,作文就有写不完的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材料可写,更不会感到空洞。

但由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还不得指导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如观察人物时,指导学生分清男、女、老、少,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人的衣着、语言和喜、怒、哀、乐都有不同,应抓住他们最显著的、最能代表他个特征的地方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观察动物时,按不同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凶、恶、善、驯进行仔细观察。

观察各类植物时,可按不同的季节,生长过程又有不同的特点来观察,也可按植物的干、枝、叶、来进行观察。

总之,写作的天然材料业源于观察,只有仔观察,认真分析,反复琢磨,才能了解透彻,写作时才会恰当。

学生知道《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还不够,还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如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体会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体会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体会徐闻县角尾乡中心小学李小宇《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提起写作文,一些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养成积累的习惯,培养作文自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写作之情。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写好作文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学生作文就像盖一座房子一样,房子没有材料盖不好,同样,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及积累习惯。

1、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稳定而强烈的写作动机。

如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口语交际时,我就开展口头表达能力比赛活动,让学生将每天看见的、听到的、说的话、做的事用笔记下来,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还有认识的小朋友。

我将比赛中看到的精彩的句子读给全班小朋友听,让所有的小朋友都了解小作者的生活、感受,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写的心情和氛围,使他们产生摩拳擦掌之势,写起作文来水到渠成。

2、系统的布置积累任务。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教师可以系统、细致地布置每天的积累任务。

学生刚进入三年级,教师就可以要求每人多看、多听作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然后用专门的时间,安排专门的负责人来检查记录情况,不好的要返工补充。

3、鼓励学生多积累。

教师平时应多给学生表扬,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给他们露脸的机会,将他们的观察笔记,读书笔记当范文,读给同学听或修改张贴在学习园地里,学生受到了鼓励,尝到了甜头,有了成就感,就更有积累的兴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中,学生会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他们构建习作的材料会越来越丰富,哪一天遇到机会,文思自然就会不断涌向笔尖。

小学三年级作文怎么教

小学三年级作文怎么教

小学三年级作文怎么教
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文是一
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作文时,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三年级作文的教学方法。

首先,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作文时,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优秀作文、组织写作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感受,然后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其次,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潜能。

在教学作文时,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再次,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教学作文时,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语文知识、分析优秀作文、指导修改作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作品,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文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老师在教学作
文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潜能,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
新大纲明确指导出:“三年级要求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是以后连段成篇的基础。

”由此
可见,三年级的作文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作文的发展,科学地进行中段作文训练,对于全面
打好作文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
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
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
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
会提高的。

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
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从方法入手,解决结构问题。

要不要交给学生构段构篇的方法?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还是给他们一根拐杖?我认为应该遵循
学生的需要。

在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的过程中,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师的指导、
课文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教师正确地导,教给“写”的方法,学生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1、以读带写,范文引路。

“课文无非是例子。

”叶圣陶先生如此说。

我认为,作文教学也应抓住这个例子不放。

教学时,我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白本单元听、说、读、
写的任务,抓住范文,重点讲,讲详细,讲精彩。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
词好句的同时,去模仿一些典型文章,特别是模仿一些优美段落的写法来进行训练。

例如三
年级下学期第一组作文要求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在教完《珍珠泉》这篇文章后,我要求学生
以《龙泉》或者《惠泉》《蒙泉》为题进行模仿:第一自然段写出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介
绍泉的周围环境;第三自然段写泉水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发挥想象,作为一个游客或者一颗
从泉底冒出来的水泡抒发对泉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生通过周末细致的观察,找到了三泉的特点:龙泉水清水绿;惠泉水草密集;蒙泉是荆门学子的愿望泉。

三泉泉水温
暖如春,泉中有热气冒出,泉里都有游鱼。

学生找到了泉的特点,再上网查查泉的历史、作用。

通过看、听、查,学生掌握了一大手资料,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再加上有了《珍珠泉》这篇课文的引领,学生写起来非常顺手,甚至有写不完的话。

桂玉琦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这是一潭清绿色的泉水。

水太绿了,绿得像被周围的树叶和小草染过似的。

茂密的水草一丛丛、一束束,在泉水的滋润下也绿得发亮。

水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泉中的一条条游鱼。

在茂
密的水草中,它们大的有一尺来长,小的如小拇指一般。

这些泉水中的精灵儿在水草中畅游、嬉戏,还时不时鼓起一串串水泡。

可爱的水泡就像孩子的嘴,有的像一嘟噜一嘟噜的珍珠。

——瞧,学生把《珍珠泉》的语言灵活地运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

2、精心点拨,解决思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老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如一篇文章如何确立题目,如何运用语言准
确表达思想,如何选材,如何分段,如何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相衔接,如何画龙点睛、耐
人寻味,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引起读者共鸣,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等,老师不要指望
三五次作文就能使学生样样精通,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范文为例,认真分析基本的写作
套路,改变学生提笔无话可说、无话乱说的状况。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组课文向我
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讲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写作方法:
《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海面——海底——海滩的方位顺序构段;《美丽的大兴安岭》按照春夏秋冬季节的顺序构段,《香港——璀璨的明珠》是按它的地位和作用构段。

三篇课文都用了先总后分的构篇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给出这些文章的行文思路,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也建立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多次练笔,做到活学活用,手到擒来。

三、养成积累的习惯激活心灵的泉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

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写读书笔记。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读懂文本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作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也可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

在班队会时,校本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才会涌向笔端。

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学生刚走上写作之路,步履不稳,为师者要善“扶”,根据作文教学的原则,耐心地“送”他们走上提高写作水平的科学途径,让他们面前出现一片芳草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