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58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59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0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1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3页
Summary
肌腱观察次序 外、后、内、前
韧带观察位置 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在
轴位和冠状位上观察 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
于小腿、足和踝部前面。轴位、矢状位观 察。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9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0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1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3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4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5页
肌腱
外侧 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后方 跟腱 内侧
肌腱表面走行,然后分成四条肌腱分别止 于第2-5 远节底。轴位、矢状位观察。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3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4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5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6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7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8页
前群肌腱
肌腱
外侧 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后方 跟腱 内侧
腱 前方
腱、第三腓骨肌腱 除跟腱外,全部肌腱都有腱鞘包绕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48页
踝关节韧带 3,3, 3
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 横韧带
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 韧带
(医学课件)踝关节解剖(详解)

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的主要功能是使足部能够进行屈曲、伸展、内翻和 外翻运动,同时支撑身体重量。
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维持人体的平衡和运动功能 至关重要。
踝关节组成
踝关节主要包括距骨 、胫骨远端、腓骨远 端和跟骨。
距骨位于胫骨远端和 腓骨远端之间,与胫 骨下关节面和内、外 踝关节面形成关节。
跟骨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骨,与距骨、内外踝共同组成踝穴。 跟骨与距骨之间形成距跟关节,具有屈伸和侧向运动的功能。
内外踝
内踝位于胫骨下端的内侧,与距骨形成踝关节。 外踝位于胫骨下端的外侧,与距骨形成踝关节。
胫骨下端
胫骨下端是胫骨的远端部分,与内外踝共同组成踝穴。 胫骨下端的内外侧分别有腓骨头和胫骨骨突,分别与腓骨和距骨形成关节。
01
踝关节韧带种类
踝关节韧带包括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下胫腓韧带等。
02
踝关节韧带损伤原因
多数是由于扭伤、跌倒或高处坠落等外伤所致。
03
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
轻度韧带损伤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和康复训练,严伤
1 2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常导致踝关 节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
足底动脉
起源于胫后动脉,分支形成足底动 脉网,供应足底皮肤和感觉。
06
踝关节运动学
踝关节屈伸运动
01
概念
踝关节屈伸运动是指踝关节在矢状面内的运动,包括背屈(跖屈)和
跖屈(背屈)运动。
02
背屈
伸展踝关节,使脚底面向前,与小腿前面在一条直线上。
03
跖屈
屈曲踝关节,使脚底面向后,与小腿后面在一条直线上。
踝关节解剖和损伤MRI影像表现

检查)
踝关节损伤—影像学检查方法
➢ T1WI及PDW能清楚显示踝关节解剖,T2WI及STIR对 显示病变有更大帮助
➢ 横断面及冠状面能显示大多数的韧带,应首先考虑行 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矢状面作为适当补充
MR上较好显示韧带/肌腱位置
三角骨
三角骨综合征
踝关节损伤—其他损伤
➢ 足底腱膜炎(跖腱膜炎) ✓ 足底腱膜是一个多层纤维腱膜,由内层、中间层、外层构成 ✓ 足底腱膜通常指较大的中间层,起自跟骨内侧结节然后向前延伸,附着
于趾短屈肌腱下方 ✓ 足底腱膜于中足底分为五束,分别附着于第五趾骨的远节趾骨 ✓ 足底腱膜在MR上表现为2-4mm带状结构,在所有的序列上为低信号 ✓ 足底腱膜炎是导致足底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多晨起疼痛)
踝关节解剖及损伤
Part 01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解剖—骨性结构
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 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 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1cm,后踝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
①内踝:顶端分成两个钝性突起(前丘前结节、后丘后结节),有三角韧带 附着,其后侧有一沟,胫后肌腱由此经过 ②外踝:位于胫骨前后结节构成的切迹中,胫腓骨之间没有关节面,但两者 之间有一定的活动度
信号增高,跟腱断裂/撕裂 ➢ 跟腱近端回缩,跟腱边缘磨损,呈螺旋状形态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急性损伤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腱围炎
跟腱下囊 跟腱后囊
跟后滑囊炎(注:跟腱后囊正常无积液,若积液提示异常)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完全撕裂
踝关节损伤—胫骨前后肌腱损伤
踝关节解剖PPT课件

车关节面的形状
所决定的,从侧
面观察距骨体滑
车并不是圆柱体
的一部分,而是
圆锥体的一部分,
圆锥体的基地在
腓侧,腓侧的曲
率半径大于胫侧。
-
15
踝关节运动
正常踝关节的屈伸范围约为60-70度,其 中背伸活动约为20度,跖屈活动约为4050度。
正常步态时踝关节背伸10度左右,跖屈 15-20度左右,共约30度的活动范围。
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P1098
-
16
实用骨科学(第二版)P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2
-
17
踝关节的屈伸活动与距下关节和足的运 动是联合的,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 踝背伸时足外翻、外旋。
-
18
踝关节的载荷
完全负重时距骨滑车关节面的大约2/3与 胫骨下端关节面相接触(Greenwald等 1976)。
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踝 关节承受的压缩应力约为体重的2倍 (Weber 1972 ),以前足站立时约为体 重的3倍,在负重期的推进期,约为体重 的5倍。
-
19
谢谢
-
20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存在隐匿性,一旦出现漏 诊或误诊,远期多发生骨性关节炎,对关节功 能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
13
参与踝关节运动的肌肉
踝关节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胫后 肌、屈拇长肌和腓骨长肌。
踝关节背伸:胫前肌、伸趾长肌、伸拇 长肌和第三腓骨肌
-
14
踝关节运动
踝关节的运动方
式是由距骨体滑
外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薄弱,在踝关节 跖屈位有限制足内翻活动的 作用,在踝关节中立位时, 有对抗距骨向前移位的作用。 当切断距腓前韧带后会出现 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
踝关节mri ppt课件

拇长 屈肌
跟 腱
拇长 屈肌
跟 腱
胫骨前 肌腱 跟 腱
跗骨窦
趾长 伸肌
拇长 伸肌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 浅层部分: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和胫距 韧带组成
• 深层部分:胫距前韧带和胫距后韧带组 成
胫跟 韧带 跗骨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距腓前韧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同的特点; • MRI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脂肪抑制像比
同位素扫描更为敏感;
七、肿瘤性病变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纤维瘤
跖痛症
• 跖骨头挤压跖神经引起的跖部疼痛症, 多发在第2/3、3/4趾蹼之间;
• 长期反复机械性压迫摩擦作用,足内侧 肌劳损萎缩,使第2/3、3/4趾下垂挤压 足底神经;
• MRI:跖骨头突起的低到中等信号肿块, 神经瘤在T2WI呈高信号(Morton Neuroma);
Tarsal coalition
其他病变
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常见原因是反复外伤或重复 压迫;
• 运动员和肥胖人多见; • 筋膜及筋膜周围组织炎性变化;
足底筋膜炎MRI表现
• 足底筋膜炎厚度增加呈梭形(正常为 3.22mm +/- 0.44mm );
距腓后韧带
踝关节横断解剖主要结构示意图
胫骨前 肌腱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 肌及肌 腱
拇长伸 肌腱
趾长伸 肌腱
腓骨 长短 肌腱
外侧副韧带
• 距腓前韧带 • 跟腓韧带 • 距腓后韧带
跗骨窦(sinus tarsi)示意图
跗骨窦(sinus tarsi)MRI
(医学课件)踝关节解剖(详解)

踝关节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理解其结构有助于深入认识其功能,并对其损伤进 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对踝关节的深入理解与认识也是进行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 。
未来踝关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踝关节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对于其结构与功 能的研究将更加精细化。
要点二
血管作用
这些血管为踝关节提供血液供应,维持关节的营养和代 谢。同时,这些血管还为踝关节提供了丰富的神经支配 ,确保关节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06
踝关节病变与损伤
常见的踝关节病变
踝关节骨关节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 疾病,由于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 节周围增生,引起疼痛和 活动障碍。
平衡训练
步行训练
患者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平衡训练, 如单脚站立、闭眼站立等,以提高身体的平 衡感和稳定性。
在医生许可的情况下,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步 行训练,以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
预防踝关节损伤的措施
热身运动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 慢跑、跳绳等,以增加身体的温度 和灵活性。
佩戴护具
VS
详细描述
胫骨后肌位于小腿后侧,起自胫骨后侧和 胫骨后肌结节,肌腱向下穿过踝关节,止 于舟骨结节和三块楔骨的底部。其主要作 用是使踝关节屈曲和外翻,同时也有助于 维持足弓的形状。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总结词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是踝关节外侧的主要 肌肉,其主要功能是使踝关节外翻和屈曲 。
详细描述
腓骨长肌位于小腿外侧,起自腓骨上端和 腓骨头,肌腱向下穿过踝关节,止于第五 跖骨基底部的外侧突起。腓骨短肌位于腓 骨长肌下方,起自腓骨下端,止于第五跖 骨基底部的内侧突起。这两块肌肉的主要 作用是使踝关节外翻和屈曲,同时也有助 于维持足弓的形状。
(医学课件)踝关节解剖(详解)

2023踝关节解剖(详解)•踝关节概述•踝关节骨骼结构•踝关节韧带目录•踝关节肌肉•踝关节神经血管•踝关节运动功能•踝关节疾病诊断与治疗•踝关节康复训练01踝关节概述踝关节是指连接足部和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通常由距骨、胫骨远端、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是人体最大的屈戌关节。
踝关节的英文名称为Ankle joint,又称为足关节或距关节。
踝关节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人体重量、行走、奔跑、跳跃等,同时参与下肢的屈伸运动和足部的内翻外翻运动。
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人体的运动和平衡能力非常重要。
踝关节主要由距骨、胫骨远端、腓骨下端和韧带组成。
距骨是位于胫骨远端和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上的一个圆形骨,与胫骨远端和腓骨下端的关节面形成摩擦和缓冲,以适应行走、奔跑、跳跃等运动。
胫骨远端是指胫骨的下端,向外侧突出,与距骨相接处形成胫距关节。
腓骨下端是位于胫骨远端外侧的细长骨头,与距骨相接处形成腓距关节。
韧带是围绕踝关节周围的强韧纤维组织,包括内侧三角韧带、外侧韧带和后侧韧带等,主要作用是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和限制运动范围。
踝关节组成010*******02踝关节骨骼结构胫骨是小腿骨中主要的承重骨,与腓骨并行,位于小腿内侧。
胫骨的近端与股骨的远端形成膝关节,与胫骨远端和腓骨下端共同形成踝关节。
腓骨近端与胫骨远端和腓骨近端共同形成膝关节。
距骨是足部主要的负重骨之一,位于踝关节上方,与胫骨、腓骨和跟骨共同维持足部的稳定。
距骨的上方与股骨的下端形成髋关节。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骨,位于足后部,与骰骨、距骨和骰骨共同形成足弓。
跟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和吸收冲击。
跟骨•骰骨是足部较小的骨,位于足弓的顶端,与跟骨、距骨和骰骨共同维持足弓的稳定。
骰骨03踝关节韧带胫舟韧带胫距韧带距跟内侧韧带胫跟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三角韧带04踝关节肌肉起始点起自胫骨和踝骨,止于足骨的远端。
功能使足背屈,并协助足内翻。
胫前肌起始点起自胫骨和踝骨,止于足骨的远端。
踝关节影像解剖

踝关节内侧深层解剖
踝管:屈肌支持带和 跟骨内侧面及内踝 围成
踝管有四个通道, 胫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 足拇长屈肌腱
拇长伸 肌腱 胫骨前肌腱
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胫骨 后动 静脉
屈肌支 持带
趾长伸 肌腱 胫骨
距骨
腓骨长、 短肌腱 内外 侧跖 神经 跟骨
踝管
踝关节外侧深层解剖
踝关节解剖及踝管综合症
踝关节解剖概述
踝关节:全身第三大持重关节 组成:榫眼状关节,由胫骨下端和内、外
踝构成的踝穴及距骨体共同组成 包括:骨、韧带、肌腱、软骨、滑膜等结
构
踝关节的组成
(一)组成
1.关节窝:呈叉状(又称踝穴), 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 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 2.关节头: 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 距骨两侧的关节面所组成 关节面的形状为滑车状
跟腱正常表 现
跟腱运动损伤:
跟腱附着处炎症
• 跟腱附着处炎症是后跟痛的原因之一 • 由于小腿肌肉过度运动从而产生反复创伤以及微小
撕裂所致 • 常见于芭蕾舞演员、从事跑、跳的运动员 • MR表现为跟腱附着处增厚伴信号异常
跟腱部分(完全)撕裂:跟腱最厚处前后径 一般小于6mm,在踝关节上方2 - 6cm处跟腱 纤维交叉走行,血液供应减少,易撕裂
侧结节的局限性水肿 脂肪抑制序列能较好显示病变
足底腱膜炎
足底腱膜炎
足底腱膜炎 注意跟骨内侧结节的局限性水肿
三角骨综合征(距骨三角综合 征)
是足跟后部疼痛的原因之一,影像学诊断至为重要
三角骨是距骨后端的二次骨化中心,有软骨桥相连 接
病因及病理:距骨三角形突起的急性骨折或慢性应 力性骨折;胫骨后部或附近肌腱韧带反复撞击、压 迫三角骨;踝关节囊后部及相邻的韧带和拇长屈肌 腱的炎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冠状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横轴位
踝关节断层解剖
跗骨窦
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
跟舟足底韧带韧带(跳跃韧带)
足底长韧带
距 腓 后 韧 带
跟 腓 韧 带
跟 腓 韧 带 撕 裂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矢状位
冠状位Leabharlann 冠状位冠状位冠状位
冠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