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青岛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青岛啤酒市场调研报告青岛啤酒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述青岛啤酒是中国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在中国的啤酒市场中,青岛啤酒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面临着来自其他知名品牌的竞争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岛啤酒市场的潜力和发展趋势,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消费者对青岛啤酒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
2.分析青岛啤酒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势。
3.了解消费者在购买啤酒时的偏好和需求。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研的方法,通过面对面和在线两种方式收集数据。
调研对象主要为青岛当地的消费者,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群。
四、调研结果1.消费者对青岛啤酒的认知程度较高,多数人对其品牌非常熟悉并持有正面评价。
2.在青岛啤酒的竞争对手中,国内知名品牌如雪花、燕京等占据较大份额,国际品牌如百威、哈尔滨等也有一定竞争力。
3.消费者在购买啤酒时,更注重品质和口感,对价格和包装要求相对较低。
4.青岛啤酒在市场中的品质认可度高,大部分消费者对其味道和口感表示满意。
5.青岛啤酒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较高,但在中老年人中的市场份额有待提升。
五、调研结论1.青岛啤酒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品质和口感是其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2.在市场推广方面,青岛啤酒可以加大对年轻人的定向宣传和营销,以提高在年轻一代中的市场份额。
3.青岛啤酒可以进一步优化产品包装,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包装设计的需求。
4.在市场定位方面,青岛啤酒可以突出其历史和文化品牌元素,以及其独特的酿造工艺。
六、建议1.对于年轻人市场,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推广,例如与社交媒体合作,进行线上营销活动。
2.加大对中老年人市场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广告等方式进行推广。
3.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和口感的控制,提高消费者对品质的认可度。
4.与酒吧、餐厅等渠道进行合作,推广青岛啤酒的消费场景。
七、市场前景青岛啤酒在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尤其在年轻人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哈尔滨啤酒调研报告

哈尔滨啤酒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我们对哈尔滨啤酒市场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现将调研报告如下:一、市场概况哈尔滨啤酒市场坐落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
该市场以其优质的产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市场覆盖面,跻身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啤酒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在哈尔滨啤酒市场上,存在着几个主要的竞争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不同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与哈尔滨啤酒展开激烈的竞争。
其中,部分竞争对手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了哈尔滨啤酒的重要竞争威胁。
三、消费者需求分析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消费者对于啤酒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口感和品牌形象等方面。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普遍对哈尔滨啤酒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持有较高的评价,但在价格方面有所犹豫。
四、市场机会哈尔滨啤酒作为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品牌,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哈尔滨啤酒有机会通过创新产品和市场营销策略,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五、市场挑战哈尔滨啤酒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包括竞争对手的崛起、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哈尔滨啤酒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并积极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竞争策略。
六、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给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投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2. 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3. 加强品牌营销和行业合作,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4. 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增加销售增长点;5. 优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以上为我们对哈尔滨啤酒市场调研结果的总结和建议,希望对您的决策有所启发。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详细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青岛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青岛啤酒市场调研报告青岛啤酒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青岛啤酒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啤酒品牌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质的产品口碑。
本次市场调研主要以青岛市为范围进行,主要涉及到青岛啤酒的销售情况、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情况等。
二、消费者需求通过调查发现,青岛市消费者对啤酒市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一方面,部分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的饮品体验,对啤酒的口感、香气和包装等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更注重价格和便利性,对低价产品以及方便携带的包装更加关注。
因此,青岛啤酒需要在产品品质、价格定位和包装方面做出合理的调整。
三、销售情况青岛市市场上啤酒销量稳定增长,青岛啤酒占据了市场的一席之地。
我们从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饮场所等渠道进行了销售数据的调查,发现青岛啤酒的销量占比稳定在市场的前几名。
同时,在特定的节日和活动期间,青岛啤酒的销量更是明显增加,表示消费者对青岛啤酒的认可和喜爱。
四、竞争对手在青岛市场,除了青岛啤酒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啤酒品牌存在竞争。
例如,崂山啤酒、燕京啤酒和哈尔滨啤酒等都是青岛啤酒的竞争对手。
与青岛啤酒相比,这些品牌在口感、香气和包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能够吸引一部分消费者。
五、市场机遇与挑战青岛啤酒市场存在一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方面,青岛啤酒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较高,有利于品牌推广和销售增长。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对高品质啤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挑战方面,市场上竞争激烈,青岛啤酒需要在产品品质、价格和包装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六、市场推广策略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我们建议青岛啤酒采取以下推广策略:1. 加大对产品品质的投入,不断改进酿造工艺,提升啤酒的口感和香气等。
2. 在价格定位上灵活调整,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3.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广告、促销活动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4. 与餐饮场所合作,扩大产品在餐饮市场的销售。
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啤酒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啤酒是一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饮品,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市场。
本报告将对啤酒市场进行调研,包括市场规模、消费人群、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分析,旨在为啤酒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策略建议。
二、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啤酒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2024年全球啤酒产量达到了1900亿升,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中国的啤酒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0%以上。
三、消费人群1.年龄结构:调研数据显示,啤酒消费人群的年龄结构相对较为广泛。
年轻人是啤酒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啤酒的接受度较高,而中年人和老年人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
2.性别分布:在性别分布方面,男性是啤酒的主要消费者。
男性对于啤酒的偏好和消费量都要高于女性。
不过,近年来女性对于社交场合的啤酒消费也有所增长。
四、消费行为1.消费场所:啤酒消费的主要场所包括酒吧、餐厅、夜市和超市等。
其中,酒吧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餐厅则是较为中等消费群体的主要消费场所。
2.消费时间:调研数据显示,啤酒消费呈现出早晚高峰的趋势。
下午和晚上是啤酒消费的主要时段,尤其是周末和假期,消费量更为集中。
3.消费品牌:消费者在购买啤酒时更加注重品牌和口感。
一些知名的国内和国际啤酒品牌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如雪津、青岛、百威等。
五、市场趋势1.健康饮品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低酒精、无酒精和天然饮品的需求增加。
因此,市场上会出现更多的低度啤酒、零度啤酒和纯天然饮品。
2.个性化定制趋势: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啤酒厂商提供生产定制啤酒的服务,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来制作特殊口味的啤酒。
3.网络销售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啤酒。
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选择,也给啤酒行业带来了新的销售渠道。
六、策略建议1.创新产品开发:啤酒厂商可以根据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推出新的产品,如低酒精和无酒精啤酒,以满足健康饮品的需求。
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啤酒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啤酒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饮料,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市场。
在中国,啤酒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啤酒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市场概述1.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啤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国之一。
据统计,中国啤酒市场规模已经超过XXXX亿元,且仍在持续增长。
2.主要产品:中国啤酒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淡啤、黑啤、果味啤酒等。
其中,淡啤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黑啤和果味啤酒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品质、口感、品牌等方面。
他们希望通过品尝高品质的啤酒,获得更好的口感体验和品牌认同。
三、市场发展趋势1.品质化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啤酒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品质化发展将成为啤酒市场的重要趋势。
企业将更加注重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个性化创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啤酒企业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推出不同口味的啤酒、提供定制化的啤酒服务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啤酒市场的重要趋势。
企业将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牌影响力等,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竞争格局分析1.主要竞争对手:目前,中国啤酒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大型啤酒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2.市场份额分布:国内大型啤酒企业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国际品牌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中小型啤酒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3.竞争策略:大型啤酒企业和国际品牌主要通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来巩固和扩大市场地位。
中小型啤酒企业则主要通过价格竞争和服务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大型啤酒企业和国际品牌在产品质量方面有较大保障,但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啤酒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模板

啤酒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模板啤酒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模板一、引言啤酒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在全球拥有庞大的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啤酒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当前啤酒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和喜好,为企业制定市场战略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消费者,并针对他们在购买啤酒时的考虑因素、品牌偏好和消费习惯进行了深入了解。
另外,访谈方式直接与各大啤酒公司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市场趋势和竞争态势的看法。
三、市场概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啤酒市场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放松身心、社交聚会和休闲娱乐等方面。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和品牌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年轻人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产品和独特的品味体验,老年人则更看重品牌的历史与信用。
四、消费者需求在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方面,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品质与口感: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口感更加丰富、质量更高的啤酒产品。
他们对新鲜度、酒精度和口味的要求不断提升。
2. 值得信赖的品牌:消费者在购买啤酒时更愿意选择知名、信誉好的品牌。
品牌的形象和口碑对消费者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3. 个性化和创新:消费者对于不同口味、风格和包装形式的啤酒越来越感兴趣。
他们希望通过尝试新的产品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4. 价格和性价比:消费者在选择啤酒时也会考虑价格和性价比。
他们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品质稳定的产品。
五、品牌偏好在品牌偏好方面,调研数据显示以下几点:1. 国际知名品牌:消费者普遍对国际知名品牌,如百威、哈尔滨等抱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好感度,这与品牌的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密不可分。
2. 本土品牌:一部分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抱有较高的好感度,认为本土品牌更加符合国内市场需求,更加注重与当地文化的结合。
3. 新生品牌:部分消费者对新兴的小型酒厂和新生品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分析,本报告旨在评估啤酒市场的现状、趋势和前景。
以下是对市场规模、消费者喜好、竞争格局和发展机会的综合分析结果。
一、市场规模与概况
1. 市场规模总体较大,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2. 啤酒市场主要分为批发和零售渠道
3. 外资品牌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据较大比例
二、消费者喜好与行为
1. 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特别是男性消费者
2. 消费者对啤酒的口感、品质和品牌形象有较高要求
3. 社交场合和休闲时间是主要的啤酒消费场景
三、竞争格局与品牌分析
1. 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数量众多
2. 国内品牌在市场份额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3. 国际品牌在品质和知名度上具有一定优势
四、市场发展机会与趋势
1. 高端啤酒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2. 健康和天然原料的关注度提升,推动精酿啤酒的发展
3. 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促进了线上销售的增长
综上所述,啤酒市场具有稳定增长趋势,消费者对品质有较高要求,并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格局。
未来,高端啤酒和精酿啤酒
有望成为市场的发展重点,并且线上销售将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性。
青岛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青岛啤酒市场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青岛啤酒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公司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定量调研包括市场容量、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定性调研则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消费者和分销商的意见和反馈。
3. 市场容量和增长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青岛啤酒市场的容量目前约为X亿升,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不断增加,有利于市场扩张。
4. 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青岛啤酒市场主要由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两大类产品构成。
本土品牌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优势明显,但国际品牌也在快速崛起。
竞争激烈,品牌间的差异化和市场定位变得尤为重要。
5. 消费者需求和偏好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趋向多元化。
饮食场合对不同类型的啤酒需求差异明显,一些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淡啤酒,另一些则偏爱浓香型啤酒。
此外,新兴市场中的年轻消费者对时尚包装和个性化风味的啤酒有更高的偏好。
6. 渠道和营销策略市场调研显示,超市和便利店是消费者购买青岛啤酒的主要渠道。
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也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的重要手段。
此外,与餐饮业的合作、线上销售等渠道也存在较大潜力。
7. 市场趋势和挑战未来青岛啤酒市场将面临品牌竞争加剧、消费升级等挑战。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提升,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8. 市场推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建议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注重创新,推出符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同时,加强与渠道商和餐饮企业的合作,提高市场渗透率。
此外,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增加品牌曝光度。
以上是我们对青岛啤酒市场进行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市场调查报告团队名称:无名小卒团队成员:吴琦陈涛李天福杨露萍洪国武陈志诚一、调研目的:了解市民对啤酒口味的偏好和评价,以及各啤酒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二、调查对像:进出超市购物的市民,年龄在18岁以上80岁以下。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是在超市进出口处,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100%。
同时还到超市内啤酒摆放架进行调查。
四、调查时间:2013年10月30日下午1点到4点五、调查内容(见附一)六、调查结果本小组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到超市内调研的情况,具体如下:从问卷调查看:调查的市民当中,男女比例为3:2,调查的年龄段分别位于16岁以下,16–24岁,25–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比例,职业有学生,商人,服务员,办公室人员以及退休人员。
经常喝啤酒的比例有45%,偶尔喝喝的占了35%,从来不喝的也有20%,其中夏天的时候是喝最多的,有些人会一天两三瓶。
在上海,因为地方保护政策,三得利啤酒占的市场份额较大,占了78%,其次是力波,青岛和燕京,其他的牌子几乎没有。
市民普遍都是从超市购买啤酒,在便利店和大酒店中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几乎没有人会在夜市小摊购买啤酒。
市民们喝啤酒的场合大都在正常进餐,占了60%,聚会也占了35%,休闲放松野会喝喝。
瓶装的啤酒比较深的大众的喜欢,其次是易拉罐的较多,但市民们表示,聚会时大都是整箱的买,口味都是偏向于清爽,占了90%,市民购买某一品牌的啤酒是多因为口感的,他们在啤酒的月消费上有30元以下,30元到50元,50元到80元,80元到100元,100元以上几个阶段都有分布。
从超市调研来看:一、市场概况2009年申城啤酒消费量将呈两位数字的增长,由2008年的120万千升,增长到160万千升。
每天的消费量达到1800千升。
上海1-7月份啤酒产量56.59万千升,同比增长20.9%,正可谓产销两旺。
在这个总量中,居民家庭的啤酒消费量高达九成,餐饮业的啤酒消费量只占到一成左右。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国外的消费习惯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商务消费多选择葡萄酒、黄酒等酒种;二是啤酒一进酒店就身阶陡升,一瓶2.4元的中档青岛啤酒,在高一些档次的酒店要价在10元至20元之间;三是上海啤酒市场的销售网络相当发达,商场超市及1.6万家烟杂店遍布全市,居民一般不出小区就能买到啤酒,小店不仅对成箱购买者送货上门,还负责回收酒瓶。
上海当仁不让地再次成为国内年人均啤酒消费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上海市民消费啤酒的动向已逐步趋同国际化,乐意接受一种清爽型风味的啤酒。
如今市内外,30多家啤酒生产厂家几乎都是在生产这种啤酒。
价格定位低档,各啤酒单价约在1.9-2.5元之间,例如三得利、力波的售价2.3-2.5元。
精装的单价约在3.2-5.5元之间,上海啤酒市场主角是700毫升瓶装啤酒,其所占的比例约在80%以上;其次是易拉罐啤酒,其所占的比例约在15%左右;其余的则是其它性质的品种。
二、生产厂家品牌2010年的上海市场仍然是三得利,力波,青岛三分天下,市场上的品牌有20余种,其中约有五分之三是合资的产品牌,上海啤酒市场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啤酒竞争市场,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云聚上海,包括美国的百威,蓝带;荷兰的喜力;德国的贝克;日本的三得利、麒麟、朝日;比利时的嘉仕伯;澳大利亚的富仕达;法国的卡力得黑,中国的青岛、燕京、雪花等等。
这些品牌在申城有的已经有了相当理想的口碑,有的正在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知名度。
目前上海拥有上海亚太酿酒有限公司、上海三得利有限公司、上海东海啤酒有限公司(已被三得利收购)、上海富仕达酿酒有限公司等多家啤酒企业,上海本地品牌在低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上海的各品牌之间都有品牌战略,如:1.三得利成功的本土化战略。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一个错误的决策,100个行动也无法挽回。
”很多有名的企业之所以不能在上海扎根,非常明确的理由就是他们不了解上海的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啤酒,上海消费者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失败的啤酒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口味太重,太苦,不符合上海消费者的需求。
这其中包括虎牌啤酒,嘉仕伯啤酒和生力啤酒。
三得利在日本国内远不是朝日、麒麟的对手,只能屈居老三。
三得利正是汲取了嘉仕伯的教训,成功地运用了本土化战略,在上海做得很好。
很难想象一个日本企业的老总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上海人,即便是他入了日本籍。
看似简单的做法,却出乎日本企业的惯例。
也导致了三得利在上海的成就,占据了整个上海啤酒市场40%的市场份额。
所有的消费品企业的灵魂就是对于消费者的理解和态度。
一个上海男人对上海消费习惯骨子里地了解,当然胜过上海以外的任何人,更不要说一门心思把自家啤酒原封不动搬来的外国跨国公司了。
上海的饮食习惯既不同于京味实在的大鱼大肉,也不同于川味热气腾腾的麻辣烫,讲究清新雅致,推出了口味清淡的啤酒正是吻合了上海消费者的口味特点。
三得利明确的广告诉求,突出好的水质(矿泉水酿造)和清爽的啤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除了普通的广告媒体,在上海第一个使用了汽艇广告,诉求定位准确加上媒体的创造性利用,大大增加了广告的有效性;另外三得利建立起来的分片管理层层深入的分销渠道思想,使得三得利啤酒的铺货率非常高。
这些都是支撑三得利啤酒成功的重要支柱。
2001年三得利在江苏昆山投资1亿美元的啤酒厂投产,与原先在上海的啤酒厂互成犄角之势,总产能达到30万千升以上。
此时的三得利已把触角伸进了上海以外的长三角地区。
2.力波啤酒回攻上海本地市场力波啤酒是在上海益民啤酒厂基础上诞生的合资产品,多年来已经同上海人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如今力波实际演变成荷兰喜力旗下的一个品牌,与上海的渊源及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具备的独特资产。
1988年.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与上海益民啤酒厂、上海冠生园、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立了上海民乐啤酒饮料有限公司,生产“力波”和“虎牌”啤酒。
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是新加坡的上市公司,由新加坡华莎尼集团和荷兰喜力啤酒集团于1931年共同创立,荷兰喜力在2001年就以新加坡亚太酿酒公司大股东的身份入主民乐,控股97%,进而更名上海亚太。
之后的几年里,力波一直坐上海啤酒市场的第一把交椅,1998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即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之后,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力波创作了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这首歌很快风靡上海,配之以“阿拉是上海人,阿拉喝力波酒”的广告语,把力波啤酒竭力打造成上海人自己的啤酒。
同时力波也顺应消费潮流,推出超爽型啤酒,采用透明瓶包装,显示了其超爽且清新的口感,更说明上海亚太对自己的技术和操作的信心。
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的饭店联盟,推出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
之后,力波继续和餐饮业合作,推出“好吃千百种,好喝有一种”的广告攻势。
这样荷兰喜力在上海啤酒市场高端以喜力与美国的百威蓝带、德国的贝克等争雄,在中低端用力波与三得利、青岛抗衡。
3.青岛啤酒上海市场十年磨一剑十多年以前,青岛啤酒就已经进入上海,并在虹口公园附近建立了自己的办事处和发展基地。
虹口公园(鲁迅公园),还可以看见到处都是青岛啤酒的广告。
青岛啤酒作为国产啤酒第一品牌。
上海市场的分量不言而喻。
在进入上海的过程中,青岛啤酒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 1999年青岛啤酒出资3800万元全面控股上海啤酒公司。
2000年8月,青岛啤酒股份公司出资1.5亿元收购了嘉士伯(上海)公司75%的股权。
青岛进入上海的主力军是定价在2-3元左右的青岛清爽型啤酒。
上海嘉士伯的设备精良,水处理系统很先进,能把当地的水处理后达到崂山水的品质。
因此,上海嘉士伯的设备只要稍加改造和完善,就可以达到年产10万千升青岛啤酒的规模。
青啤力图在上海生产一部分优质低价青岛啤酒,让上海及周边市场的消费者都喝上当周乃至当其实,对青啤来说更重要的是,收购上海嘉士伯有利于其夺取上海啤酒市场更大的份额。
青啤去年收购上海啤酒厂后,就开始在上海建立在青岛已实验成熟的“直供模式”,不到一年时间,青啤从青岛运酒液,在上海啤酒厂分装的青岛啤酒已经供不应求了。
强调新鲜度的青啤自然把填补这个市场空缺的希望寄托在新加入的上海嘉士伯身上日的青岛啤酒。
其实,对青啤来说更重要的是,收购上海嘉士伯有利于其夺取上海啤酒市场更大的份额。
青啤去年收购上海啤酒厂后,就开始在上海建立在青岛已实验成熟的“直供模式”,不到一年时间,青啤从青岛运酒液,在上海啤酒厂分装的青岛啤酒已经供不应求了。
强调新鲜度的青岛啤啤自然把填补这个市场空缺的希望寄托在新加入的上海嘉士伯身上。
由于国际资本背景的不同,在上海市场青啤、三得利一开始就是生死对头。
青岛啤酒在自己的厂房上刚一竖起一个广告牌,马上就有人告发说广告牌竖立的不合法。
上海啤酒节两家市场人员上演全武行,时不时出现广告牌被别人覆盖等等一系列不愉快场面。
青岛啤酒发力高端市场2010年9月18日,上海1933老场坊。
青岛啤酒逸品纯生上市的仪式正在举行,当主持人说到一瓶啤酒卖20元时,人群里发出了讶异的声音。
事实上,这并不是青岛啤酒的第一款高端啤酒。
逸品纯生只是青岛啤酒继奥古特之后为都市精英推出的又一款超高端纯生啤酒。
在高端啤酒市场上动作频频,显现出青岛啤酒改变国内高端啤酒市场为外资主导格局的信心和决心。
凭借逸品纯生等高端产品,青岛啤酒能否从啤酒市场的“红海”中“飘逸”而出?寻求高端突围的青岛啤酒将如何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高端突围多年来,由于国内啤酒行业集中度低,存在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战、促销战、渠道战曾经是中国啤酒市场竞争的主题。
在大众消费层面,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三大本土品牌雄踞国内市场三甲。
但在高端市场,除了青岛啤酒,很难见到本土啤酒品牌的身影,嘉士伯、喜力、百威、科罗娜等外资品牌占据了中国高端啤酒市场较大的份额。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认为,从整体数量看,进口啤酒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大。
但是由于进口啤酒大多是高端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口啤酒将冲击国内高端啤酒市场。
在中低端市场上,常年的价格战侵蚀了本土啤酒的利润,而高端市场虽然总体份额不大,却是利润高点。
海通证券酒类行业分析师赵勇表示,低端啤酒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未来几年可能出现负增长,而高端市场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增量可观。
因此,无论从未来预期增量还是利润率方面考量,高端市场对于一向关注利润的青岛啤酒而言,其诱惑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事实上,推出高端新品只是青岛啤酒近期一系列动作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