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昆虫图片
常见昆虫图片

蜻蜓目(Odonata) (三) 常见类群蜻蜓豆娘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直翅目(Orthoptera )马蛉—日本钟蟋Homoeogryllus japonicus纺织娘Mecopoda elongata蝼蛄(Gryllotalpa )等翅目Isoptera同翅目(Homoptera)龙眼鸡Fulgora candelaria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广翅蜡蝉Ricania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 鸣鸣蝉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蜡蝉科芒果蜡蝉龙眼鸡斑蝉Gaeana maculata红蝉Huechys sanguinea蒙古寒蝉Meimuna mongolica草蝉Magannia conica胡蝉Graptopsaltria tienta红眼蝉Talainga chinensis角蝉科角蝉科半翅目(Heteroptera)缘蝽网蝽红蝽长蝽盲蝽盾蝽盾蝽鞘翅目(Coleoptera)虎甲科Cicindelidae步甲科Carabidae步甲Carabus spp.步甲Carabus spp.步甲Carabus spp.龙虱科Dytiscidae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隐翅虫锹甲科Lucanidae犀金龟科Dynastidae臂金龟科Euchiridae花金龟科Cetoniidae吉丁虫科Buprestidae叩甲科Elateridae 萤科Lampyr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异色瓢虫天牛科Cerambycidae 叶甲科Chrysomelidae龟甲龟甲龟甲象甲科Curculionidae大蚊科Tipulidae 双翅目(Diptera)蚊科Culicidae摇蚊科Chironomidae食虫虻科Asilidae 食蚜蝇科Syrphidae果蝇科Drosophilidae 蝇科Muscidae卷蛾科Tortricidae 鳞翅目Lepidoptera透翅蛾科Sesiidae斑蛾科Zygaenidae刺蛾幼虫刺蛾幼虫和茧代表类群——尺蛾科Geometridae鹿蛾科Ctenuchidae 灯蛾科Arctiidae大蚕蛾科Saturniidae箩纹蛾科Brahmaeidae 蚕蛾科Bombycidae天蛾科Sphingidae弄蝶科Hesperiidae凤蝶科Papilionidae粉蝶科Pieridae蛱蝶科Nymphalidae斑蝶科Danaidae 眼蝶科Satyridae灰蝶科Lycaenidae膜翅目(Hymenoptera)树蜂科Siricidae姬蜂科Ichneumonidae茧蜂科Braconidae 蚁科Formicidae胡蜂科Vespidae 蜜蜂科Apidae。
蝗虫种类图片大全

蝗虫种类图片大全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常见的蝗虫主要有稻蝗、东亚飞蝗、红后负蝗、台湾大蝗、拟稻蝗、台湾稻蝗、沙漠蝗虫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稻蝗
在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稻蝗有中华稻蝗、日本稻蝗、小稻蝗、长翅稻蝗、无齿稻蝗5种,均隶属直翅目斑腿蝗科昆虫,其中中华稻蝗为优势种,占稻蝗总数的85%以上。
在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夏威夷、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地,国内稻区几乎均有发生,而已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为害较重。
成虫体长30~44毫米,雌大雄小,黄绿色或黄褐色,复眼灰色,触角褐色,丝状,头部两侧复眼后方各有深褐色纵纹l条,直达前胸背板后缘,雄虫尾须近圆锥形,雌虫下生殖板表面向外突出,卵长约4毫米,长圆筒形,中部稍弯,两端纯圆,深黄色,由平均30多粒卵、不很整齐地斜排成卵块,卵块处包有坚韧胶质物的卵囊。
若虫称蝗蝻,形似成虫,一般6龄。
东亚飞蝗
蝗虫是直翅目短角亚目蝗总科昆虫的统称,中国有600多种,为害性大的有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属直翅目蝗总科,分布在中国北起河北、山西、陕西,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达沿海各省,西至四川、甘肃南部,黄淮海地区常发。
中国史籍中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先后发生过800多次。
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
飞蝗有六条腿,驱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两对翅,前翅为角质,后翅为膜质,体黄褐色,雄虫在交尾期呈现鲜黄色,雌蝗体长39.5~51.2毫米,雄蝗体长33.0~41.5毫米,成虫善跳,善飞。
常见小虫

昆虫图片和名称1目录2鼠妇 (3)3蚰蜒(有毒) (3)4马陆 (4)5山蛩(qiong,第二声) (5)6米象 (6)7叩头虫 (7)8隐翅虫(有毒液) (8)9蝼蛄 (8)10独角仙 (10)11蛴螬 (11)12地鳖 (12)13蠼螋 (13)14巴大蝴原型 (14)15突灶螽zhong (15)16衣鱼 (16)17地蜈蚣 (17)18水虿chai (18)19蛞蝓 (19)20笄蛭 (20)21铁线虫 (21)22蜚蠊,蟑螂 (22)23龙虱 (23)24豆青虫 (24)25鞍背虫(有毒) (25)26尺蠖(chihuo) (26)27蜣螂,俗称“屎壳郎” (27)28盲蛇 (28)29熊虫 (29)30赤焰金龟 (30)31黄粉虫 (31)32绿尾大蚕蛾 (32)33方格星虫 (33)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瓜子形,长5—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受到惊吓后会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不属于昆虫。
鼠妇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中运作,所以鼠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有名“西瓜虫”。
3蚰蜒(有毒)它叫“蚰蜒”,节足动物,像蜈蚣而略小,体色黄褐,有细长的脚十五对,生活在阴湿地方,捕食小虫,有益农事。
体短而扁,灰白色或棕黄色,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最后一对足特长。
蚰蜒体长约25毫米左右、爬行时每对足很协调,遇惊动即立刻逃脱,但是很容易脱落。
头部后面有一个环节、有一对钩状颚足,颚足末端成爪状,爪的顶端有毒腺开口,能分泌毒液,触及人体皮肤后即可致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难受。
我国各地常见的是花蚰蜒,它喜欢栖息,活动于室内外阴暗潮湿处,以捕食小虫为生。
民间又称“草鞋底”、“钱串子”4马陆它叫“马陆”,隶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倍足亚纲国内各地均有发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还包括仙客来、瓜叶菊、洋兰、铁线蕨、海棠、吊钟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幼儿园科学课件《秋天里的昆虫》

人类通过养殖、利用天敌昆虫等方式利用昆虫资源,同时也需要保 护昆虫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02
昆虫形态结构及功能介绍
头部器官及功能分析
复眼和单眼
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能够感知 光线和运动,同时提供广阔的视 野;单眼则用于感知光线强度和
方向。
触角
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具有 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功能,用于寻 找食物、配偶和躲避危险。
迁徙时间
观察昆虫在秋天的迁徙时间,分析其与气候、食物供应等因素的 关系。
迁徙路线
记录昆虫的迁徙路线,分析其迁徙方向和距离。
迁徙原因
探讨昆虫在秋天迁徙的原因,如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繁殖场 所等。
防御机制及天敌关系研究
防御机制
分析昆虫在秋天采取的防御机制,如伪装、释放有毒物质、群体防 御等。
天敌种类
观察技能提升
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提高了对昆虫的识别能 力和观察技巧。
探究兴趣激发
孩子们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了解更 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 务。
下一讲预告及预备工作
预告内容
介绍下一讲的主题和内容,如“冬天里的动物”等,激发孩子们对接下来课程的 兴趣和期待。
授粉媒介
部分昆虫如蜜蜂、蝴蝶等 具有授粉作用,对植物的 繁殖和生长有重要作用。
生物防治资源
昆虫中的天敌昆虫如瓢虫 、草蛉等可用于生物防治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人类与昆虫相互关系探讨
昆虫对人类的益处
昆虫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等资源,同时部分昆虫还具有观赏价 值。
昆虫对人类的危害
部分昆虫如蚊子、苍蝇等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此外, 一些害虫还会危害农作物和林木。
昆虫图片

1.虎斑蝶
2.金凤蝶
3.忘忧尾峡蝶
4.僧袈眉眼蝶
5.细蝶
6.绿弄蝶
7.白绢蜂蝶
8.串珠环碟
9.波蚬蝶10.枯叶蝶11.新二尾舟蛾12.鹿彩虎夜蛾13. 豹灯蛾14.南鹿蛾15.杨枯叶蛾16.后目天蚕蛾17.斜线燕蛾18.雪苔蛾19.蜜蜂20.中华木蜂21.土蜂22.胡蜂(马蜂,黄蜂)23.大华丽蜾赢24.马尾姬蜂
25.牛虻26.食虫虻27.隼尾蟌(豆娘)28.华丽宽腹蜻
29.异色多纹蜻30.大团扇春蜓31.龙虱32.中华螳蝎蝽(水螳螂)33.叩头虫34.萤火虫35.吉丁虫36.七星瓢虫
37.卷象38.榛实象39.沟眶象40.郭公虫
41.锹甲42.拉布甲43.星斑虎甲44.天牛
45.叶甲46.独角仙47.金龟子48.蜣螂
49.蝗虫50.树螽51.蝈蝈52.蟋蟀(蛐蛐) 53.麻皮蝽54.巨蝽55.点蜂缘蝽56.蝉
57.蜉蝣58.草蛉59.螳螂60.兰花螳螂61.竹节虫62.尺蠖(huo) 63.芒果鸡64.龙眼鸡65.黄花蝶角蛉66.螳蛉67.巨齿蛉68.蝼蛄
69.蠼螋70.鼠妇(潮虫)71.地鳖72.金边地鳖。
国家保护的昆虫图片共28页

国家级保护昆虫 名录及图片
整理人:张旭
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
国家二级保护昆虫
• 伟铗 Atlasjapyx atlas
•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双尾目 伟铗科
• 伟铗体长约3.8~5.8厘米。头部和足部 为黄色,头部呈梯形。胸部和腹部第1~7 节的背部为灰色,腹部为黄色。第8、9节 腹部的背面为褐色,第10腹节和尾铗为深 褐色,并布有稀疏的小毛。触角为48~49 节,无感觉毛。上颚强壮,有牙齿4颗。在 中国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四川省境内。
有一奇,其复眼上生有睫毛。该种多栖息于海拔
2000米左右,气候温和,冬季干旱晴朗,夏季较
为潮湿的高山林中。一年一代,成虫于每年4月间
体呈长椭圆形,脊面隆拱,为体栗褐色或深棕褐色。头部
较小,触角为10节。雄虫头顶和前胸背板中央生有末端分
叉的角突,背部滑亮。雌虫体型略小,头胸上均无角突,
但头面中央隆起,横列有3个小突。前胸背板前部中央有
一丁字形凹沟,背面较为粗暗。三对长足强大有力,末端
均有利爪1对,是爬攀的有力工具。叉犀金龟通常栖息于
•
翅展65~70毫米。翅表淡黄色,有8条黑色
并伸至后翅翅表的横带,外缘宽带阔;后翅长,
外缘扇形,臀角处有一深的切刻,尾突两个,其
中最外侧的一个较长,翅表斑点如下:一靠近翅
尖的黑色宽带,一伸至尾缘的大且明亮的红色斑,
两个蓝色眼点及四个淡黄色亚缘新月形斑,前后
翅里与翅表的色斑稍有不同:盘域区内的一斑点
为红色,前二尾突间的亚缘新月形斑橙色。该种
伟铗 Atlasjapyx atlas
尖板曦箭蜓 Heliogomphus retroflexus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蜻蜓目 箭蜓科
昆虫的触角形状

丝状(椿象)刚毛状(蜻蜓)念珠状(白蚁)锯齿状(瓢虫)棒状(蝴蝶)羽毛状(蛾)
环毛状(雄蚊)鳃状(金龟子)膝状(蚂蚁)
具芒状(蝇)
锤状(郭公虫)
昆虫的口器
1、咀嚼式口器
2、刺吸式口器
3、虹吸式口器
4、嚼吸式口器
5、刮舐式口器
6、刮吸式口器
昆虫的翅膀
课前准备好蜻蜓、蝗虫、蝴蝶、金龟子、蝇五种昆虫的标本及这五种昆虫翅的图片。
对比观察标本和图片,在图片旁的横线上填写相应昆虫的名称,并再举出一两个例子。
观察当地常见昆虫的标本,看看它们在外形上除翅以外还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比如身体分部情况、体表被覆物、足的组成等。
国家保护的昆虫图片

•
墨脱缺翅虫 Zorotypus medoensis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缺翅目 缺翅虫科
• • • • • • • • 在中国仅分布于西南部的西藏自 治区境内。 治区境内。1974年由中国生物学家黄 年由中国生物学家黄 复生教授首先发现,后正式定名为“ 复生教授首先发现,后正式定名为“墨 脱缺翅虫” 脱缺翅虫”。墨脱缺翅虫分有翅形和无 翅形两种, 翅形两种,墨脱缺翅虫通常栖息于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幼虫与成虫常 聚集在一起,喜在倒折树木的树皮下 聚集在一起, 活动。 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尾褐凤蝶 Bhutanitis mansfiedi
三尾褐凤蝶 Bhutanitis thaidina Dongchuanensis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鳞翅目 凤蝶科
• 翅展70~ 毫米 前翅表有8条自前缘至内 毫米。 翅展 ~80毫米。前翅表有 条自前缘至内 缘的横线分成9个赭黑色宽横带区 后翅外缘扇形, 个赭黑色宽横带区。 缘的横线分成 个赭黑色宽横带区。后翅外缘扇形, 尾突3个 其中最外侧的一个较长,呈棍棒状, 尾突 个,其中最外侧的一个较长,呈棍棒状,顶 部的黑色宽带围有一大红斑,4个橙黄色亚缘新月 部的黑色宽带围有一大红斑, 个橙黄色亚缘新月 形斑, 个浅蓝色盘域中点 个浅蓝色盘域中点。 形斑,3个浅蓝色盘域中点。前后翅翅里底色皆较 翅表淡, 翅表淡,后翅翅里有许多黄色宽线和一较小橙色 高山种,目前仅发现于云南东川市、 斑。高山种,目前仅发现于云南东川市、巧家等 成虫每年5月间出现,喜在树梢头来回飞舞, 地。成虫每年5月间出现,喜在树梢头来回飞舞, 彼此追逐。雌蝶产卵于寄主绒毛马兜铃叶子背面, 彼此追逐。雌蝶产卵于寄主绒毛马兜铃叶子背面, 卵粒排列较整齐,一次产卵约30粒 卵粒排列较整齐,一次产卵约 粒。分布于云南 东川,为中国特产、濒危、珍稀种。 东川,为中国特产、濒危、珍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蜻蜓目(Odonata) (三) 常见类群
蜻
蜓
豆娘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直翅目(Orthoptera )
马蛉—日本钟蟋
Homoeogryllus japonicus
纺织娘Mecopoda elongata
蝼蛄(Gryllotalpa )
等翅目Isoptera
同翅目(Homoptera)
龙眼鸡Fulgora candelaria
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广翅蜡蝉Ricania
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 鸣鸣蝉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
蜡蝉科
芒果蜡蝉
龙眼鸡
斑蝉Gaeana maculata
红蝉Huechys sanguinea
蒙古寒蝉Meimuna mongolica草蝉Magannia conica
胡蝉Graptopsaltria tienta
红眼蝉Talainga chinensis
角蝉科
角蝉科半翅目(Heteroptera)
缘蝽
网
蝽
红蝽
长蝽盲蝽
盾蝽盾蝽
鞘翅目(Coleoptera)
虎甲科Cicindelidae
步甲科Carabidae
步甲Carabus spp.
步甲Carabus spp.步甲Carabus spp.
龙虱科Dytiscidae
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
隐翅虫
锹甲科Lucanidae
犀金龟科Dynastidae
臂金龟科Euchiridae
花金龟科Cetoniidae
吉丁虫科Buprestidae
叩甲科Elateridae 萤科Lampyridae
瓢虫科Coccinellidae
异色瓢虫
天牛科Cerambycidae 叶甲科Chrysomelidae
龟甲
龟甲龟甲
象甲科Curculionidae
大蚊科Tipulidae 双翅目(Diptera)
蚊科Culicidae
摇蚊科Chironomidae
食虫虻科Asilidae 食蚜蝇科Syrphidae
果蝇科Drosophilidae 蝇科Muscidae
卷蛾科Tortricidae 鳞翅目Lepidoptera
透翅蛾科Sesiidae
斑蛾科Zygaenidae
刺蛾幼虫
刺蛾幼虫和茧
代表类群——尺蛾科Geometridae
鹿蛾科Ctenuchidae 灯蛾科Arctiidae
大蚕蛾科Saturniidae
箩纹蛾科Brahmaeidae 蚕蛾科Bombycidae
天蛾科Sphingidae
弄蝶科Hesperiidae
凤蝶科Papilionidae
粉蝶科Pieridae
蛱蝶科Nymphalidae
斑蝶科Danaidae 眼蝶科Satyridae
灰蝶科Lycaenidae
膜翅目(Hymenoptera)
树蜂科Siricidae
姬蜂科Ichneumonidae
茧蜂科Braconidae 蚁科Formicidae
胡蜂科Vespidae 蜜蜂科Ap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