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清洁度等年级

合集下载

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

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

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一、引言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是衡量液压油清洁度的重要标准。

液压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液压油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因此,了解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的含义和标准,对于维护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的含义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是一种标准化的表格,用于衡量液压油中的颗粒污染物的含量。

液压系统中的颗粒污染物是指固体颗粒、水分、气体等杂质,它们会对系统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通过对颗粒污染物的数量和尺寸进行分类,以便判断液压油的清洁度。

三、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的分类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通常分为多个等级,根据国际标准ISO 4406进行划分。

ISO 4406标准将液压油的清洁度等级分为13个级别,分别用数字表示,从最干净的等级至最脏的等级递增。

例如,等级10表示液压油非常干净,而等级22表示液压油较为脏污。

四、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的应用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液压系统的维护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液压油进行采样并送往实验室进行测试,然后将测试结果与清洁度等级对照表进行对比,以确定液压油的清洁度级别。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液压油、清洗系统等,以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五、结论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是维护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液压油进行清洁度测试并与对照表进行对比,我们可以了解液压油的清洁度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因此,深入了解和应用液压油清洁度等级对照表对于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1、液压油固体污染物的危害固体颗粒污染比空气、水和化学污染物等造成的危害都大。

固体颗粒与液压元件表面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磨损和表面疲劳,使内漏增加,降低液压泵、马达及阀等元件的工作可靠性和系统效率,更为严重的可靠造成泵或阀卡死、节流口或过滤器堵塞,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及评定标准单位体积液压油中固体颗粒污染物含量称为清洁度,可分别用质量或颗粒数表示,质量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单位体积油液中所含固体颗粒污染物的质量表示油液的污染等级,而颗粒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单位体积油液中各种尺寸颗粒污染物的颗粒数表示油液的污染等级。

质量分析法只能反映油液中颗粒污染物的总质量而不反映颗粒的大小和尺寸分布,无法满足油液检测的更高要求。

颗粒分析法主要有显微镜法、显微镜比较法和自动颗粒计数法等。

自动颗粒计数法具有计数快、精度高和操作简便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被广泛采用。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液压系统清洁度得评定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标准:(1)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GB/TI4039-93《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该标准与国际标准ISO4406-1987等效。

固体颗粒污染等级级代号由斜线隔开的两个标号组成,第一个标号表示1ML液压油中大于5um的颗粒数,第一个标号表示1ML液压油中大于15um的颗粒数。

(2)美国国家宇航标准NAS1638油液清洁度等级,按100ML液压油中在给定的颗粒尺内的最大允许颗粒数划分为14个等级,第00级含的颗粒数量少,清洁度量高,第12级含的颗粒数最多,清洁度最低。

参照国际标准ISO4406-1987和美国国家宇航标准NAS1638,规定如下:①产品出厂时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19/16(相当于NAS1638的第11级)。

②产品使用过程中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20/16(相当于NAS1638的第12级)。

③加入整机油箱的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18/15(相当于NAS1638的第10级)。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标准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标准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标准一、颗粒物含量颗粒物含量是液压油清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物的数量和分布。

颗粒物可能来自于液压系统的磨损、污染或污染物。

1.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显微镜法或自动颗粒计数器法进行检测。

其中,显微镜法可以观察到颗粒物的形状、大小和分布,但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自动颗粒计数器法则可以自动检测并统计颗粒物的数量和分布,效率较高。

1.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颗粒物含量低于一定数值,如NAS 7级以下或ISO 4406 18/15以下。

二、金属磨损颗粒金属磨损颗粒是由于液压系统中的金属元件摩擦而产生的微小颗粒。

这些颗粒可能会加速液压系统的磨损和堵塞。

2.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铁谱分析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

其中,铁谱分析法可以观察到金属磨损颗粒的数量、大小和形状,还可以对颗粒进行成分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则可以对金属磨损颗粒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2.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金属磨损颗粒的含量低于一定数值,如S-10等级或更高。

三、污染指数污染指数是反映液压油中污染物含量的综合指标,包括固体颗粒物、液体污染物、气体污染物等。

3.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光谱分析法或色谱分析法进行检测。

其中,光谱分析法可以对液压油中的多种污染物进行同时检测,但精度较低;色谱分析法则可以对液压油中的特定污染物进行高精度检测。

3.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污染指数低于一定数值,如NAS 7级以下或ISO 4406 18/15以下。

四、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评估液压油清洁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水分可能来自于液压系统的泄漏、环境湿度或其他水源。

过多的水分可以引起液压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4.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卡尔·费休法或蒸馏法进行检测。

其中,卡尔·费休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分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蒸馏法则是将水分从液压油中分离出来并进行测量的方法。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液压油清洁度是指液压系统使用的油液中所含有的杂质的程度,包括固体颗粒、水分、气体等。

油液的清洁度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液压油清洁度的常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液颗粒计数法:利用油液中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反映油液的清洁度。

通过使用颗粒计数仪器,将取样的油液经过过滤和稀释后,将颗粒计数仪器与油液相连,颗粒计数仪器会对油液中的颗粒进行计数和分类,从而得到油液的清洁度等级。

2. 油液颗粒分析法:该方法可以对油液中的颗粒进行形状、大小和组成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油液中的颗粒形状、聚集情况等,可以判断油液中颗粒的来源和类型。

3. 沉降法:通过将取样的油液置于一定时间之后观察沉降的情况来判断油液中的颗粒含量。

方法是将取样的油液置于透明玻璃容器中,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油液中颗粒的沉降情况,可以判断出油液的清洁度。

4. 滤纸法:将取样的油液滴在特定的滤纸上,通过观察滤纸上的沉积物来判断油液中的颗粒含量。

滤纸的选择需要根据油液的类型和颗粒大小确定,通过与标准滤纸对比,可以判断油液中颗粒的多少和大小。

5. 微粒分析法:该方法基于颗粒在液中的光学特性,利用光散射和光吸收原理来检测油液中颗粒的数量和大小。

通过激光器照射油液样品,利用光散射和光吸收的现象,测量油液中颗粒的数量和大小,从而得到油液的清洁度等级。

以上是常用的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使用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液压油的清洁程度,为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进行全面的评估。

同时,对于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清洁度检测和及时更换,可以有效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1. 引言1.1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的重要性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方面。

油箱内的污垢和杂质会影响油液的流动性和润滑性,导致液压系统运行不畅甚至发生故障。

杂质还会损坏液压元件表面,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油箱内的污垢和杂质会影响液压元件的密封性能,造成泄露和压力下降,进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

而严格执行清洁度标准能够有效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严格执行清洁度标准,定期清洗和维护油箱,才能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系统安全。

制定和执行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是维护液压系统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

2. 正文2.1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的力量来传递能量和执行工作的系统,其中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即在封闭的容器中施加的压力会均匀传递到容器的所有部分,从而可以实现力的放大和传递。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通过泵送进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执行元件,从而产生力和运动。

油箱在液压系统中起到存放油液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冷却和过滤油液的作用。

油箱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而言就是利用液体传递压力,使得液体产生流动,从而带动液压执行元件完成工作。

液压油箱作为液压系统的“心脏”,必须保持清洁,以防止异物、杂质等进入系统造成故障。

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的高效运行,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2.2 液压油箱清洁度的定义液压油箱清洁度是指液压系统中油箱内油液的清洁程度。

油液的清洁度对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液压油箱清洁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即使微小的杂质也可能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效果。

液压油箱清洁度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油箱内油液中不应含有大颗粒的固体杂质,这些固体杂质可能会导致阀芯卡死或阻塞液压元件的通道,从而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指油箱内油液中不应含有液态杂质,如水分或空气,这些液态杂质会使油液变质、氧化,导致液压系统的故障。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液压油箱作为整个液压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清洁度对液压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对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一、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意义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接收、存储和分发液压油的容器,其主要功能是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并防止外部杂质和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受到油液的污染程度的严重影响,因此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成为了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的关键。

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通常包括油箱壁面的清洁度、内部零部件的清洁度以及油液本身的清洁度。

合理的清洁度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和水分含量,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和故障率。

制定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需要考虑到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要求、液压油的种类、品质等因素。

一般来说,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油箱壁面的清洁度:油箱壁面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到液压油的污染程度,过高的油箱壁面污染会导致油液中颗粒物的增多,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对油箱壁面的清洁度应制定具体的标准,比如允许的表面起质量、表面粗糙度等指标。

2. 内部零部件的清洁度:油箱内部的零部件包括油箱滤芯、密封件、管路连接件等,其清洁度直接关系到液压油的清洁度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规定内部零部件的清洁度标准可有效避免零部件表面的颗粒物和污垢对油液的污染。

3. 油液本身的清洁度:液压油作为传递动力的介质,其清洁度对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寿命至关重要。

液压油的清洁度可以通过粒度分布、水分含量、气溶胺含量等指标来衡量,根据液压油的种类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清洁度标准。

为了保证液压油箱的清洁度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油液抽样测试、油液颗粒计数、油液过滤处理等。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液压系统是工业领域重要的动力系统,任何一种机械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不可或缺。

其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根据不同的负载条件实现物体的移动和控制,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需要进行液压油清洁度的检测,以便实现系统的稳定和良好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液压油清洁度检测的方法。

液压油需要保持清洁度的原因液压油通过管道、阀门及不同部件传递,不能受到杂质、尘埃等因素的影响。

在理想的条件下,液压油从生产后一直都会保持完美的清洁度,然而,存在多种条件,如振动、高温、潮湿等等,都会引起杂质的产生或侵入,这些杂质会任意沉淀或通过流量循环产生污垢。

污垢不仅会降低液压油的性能,还会损害油路元件,或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导致设备的故障和停机。

液压油清洁度的检测方法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是检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中所含有的杂质颗粒及其他杂质的重要指标。

检测液压油清洁度有多种方法,本文将介绍基于ISO4406-1999标准的线路/定额法与支持/指示法。

1. 线路/定额法线路/定额法是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中常用的一种,在工业界也被称为相对方法。

实际测试中所用液压油样品难以保持其在试验期间的稳定性,因此线路/定额法并不精确,它仅仅是给出一个估计值。

ISO标准IEC738-1988规定了使用光学或机械放大器读取数值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油样中每毫升液压油中所含的任何颗粒视图的平均值来给出液压油的污染度等级,并在油样的容器上标明该等级。

降级所需的颗粒数倍数由ISO4406-1999标准确定。

2. 支持/指示法支持/指示法是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它使用了支持/指示粒子计数器。

该计数器使用激光传感器,通过直接读数计算液压油中的污染等级。

支持/指示法是目前对液压油清洁度检测的最常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

总结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与油的清洁度有直接关系,不良的液压油清洁度使液压系统的工作质量下降,致使设备难以正常工作。

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清洁度检测,可以确保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液压系统清洁度知识

液压系统清洁度知识

液压系统清洁度知识系统介质流动时,尤其是在高速流动条件下,颗粒高速冲击零部件边缘和表面,因动量效应造成表面材料剥落,使零部件的形状及零件间隙发生变化,同时产生更多颗粒。

磨蚀磨损会导致:尺寸改变、效率降低、泄漏、产生新颗粒=磨损加剧。

磨蚀磨损之二粘着磨损大负荷、低速运转或油液粘液度低会减小油膜厚度,从而发生金属间的直接接触,某些突起表面会粘接在一起,当相邻面移动时这些粘接点会被剪切而产生金属颗粒。

疲劳损坏在反复的应力作用下,表面产生微裂纹,并随时间推移而扩散,最后产生颗粒脱落,表面粗糙化,且产生更多的颗粒。

2、液压系统污染度控制技术2.1、污染物对液压系统的影响类别产生的影响2.1.1、硬质颗粒的影响1)较大颗粒因严重压痕、划伤、堵塞引起突发性失效2)较小的颗粒因磨损引起性能下降3)较小的颗粒可引起阀类卡死2.1.2、软质颗粒的影响1)包在热交换机表面,引起高温2)在动态间隙中堵塞和沉积引起静摩擦,增加作动力或卡死2.1.3、纤维的影响1)粘附于滤网或孔口,造成堵塞2.1.4、水的影响1)造成腐蚀,降低表面性能,并使锈蚀颗粒进入系统2)在饲服元件中造成泄漏,改变性能3)与氧化物合成酸性生成物,改变流体性质4)降低润滑性2.1.5、氯的影响1)腐蚀,使元件表面性能下降2)冲蚀,在化学与电的流线作用下,对孔口产生与颗粒冲刷效果一样的冲蚀,使之性能下降2.1.6、空气的影响1)气蚀2)操作迟钝和不稳定3)增加功率消耗4)增加酸值与氧化5)降低系统刚度6)增加噪音2.2污染物对元器件的影响2.2.1、对油泵的影响油泵是对污染物最敏感的元器件之一,与间隙尺寸向当的颗粒会加剧泵的磨损,导致泄漏增大,温度升高、效率降低。

2.2.2、对液压阀的影响液压阀对颗粒十分敏感,极易造成磨损和粘着,使阀门反应动作慢、不稳定或卡死。

阀门轴停滞——移动试验对方向控制阀所作的上述试验标明,阀门的操纵力和停滞时间会因颗粒而成倍的增加,尤其是对与间隙尺寸(8µm)相当的颗粒更为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清洁度等级一、SAE 749D-1963《液压油污染度等级》简介SAE 749D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和美国宇航工业学会(AIA)于1963年共同制订的,它以颗粒数的多少来确定清洁度标准。

虽然ISO标准已经得得推荐,但还不能作为统一的标准,然而SAE 749D却一直是使用最广的。

二、NAS 1638《液压系统零件的清洁度要求》简介NAS 1638是美国国家宇航学会于1964年提出的一种清洁度规范,它现在仍然用于宇航界。

这个标准是在SAE 749D的基础上扩充了SAE等级的范围。

与SAE 749D的区别是改变了部分颗粒尺寸范围,由5~10μm,10~25μm,改为5~15μm,15~25μm。

在1级以下增加了0级和00级,在7级之上增加了8~12级。

另外。

增加了用粒子质量表示的污染等级。

NAS 1638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液压系统的零件、组件、管路和接头在储存和(或)装配之前,当液压油流经其内表面时所以允许的清洁度。

清洁度分成若干等级。

例NAS 1638 5级(参看表14-1)NAS 1638 103级(参看表14-2)2. 相关文件2.1 出版物:补充规定,审查和征求意见时通过的下列文件除另有说明外,都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ARP 743《用计数法确定洁净室内空气所含颗粒污染的方法》ARP 785《用质量法确定液压油中颗粒污染的方法》ARP 598《用计数法确定液压油中颗粒污染的方法》3. 要求3.1 材料清洗与测定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应符合本文所规定的适用规范。

凡规范中没有列出的或本文未加专门说明的材料只能用于特定目的。

3.2 清洁度标准从零件、组件以及接头中取出的、具有代表性样液的清洁度不得超过表14-1、表14-2规定等级所允许的最大污染度。

样液的评定只能按一个表的规定,或者表14-1或者表14-2。

3.2.1样液的体积应与装置中待检验的油液体积成比例(结果应换算成100mL,试样的体积在每次测定时都要标注出来)。

每个公司有权建立自己的计数方法,但是颗粒尺寸范围应与APR 598一致。

取样程序要给出对试样施加运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要使油液内产生搅动,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假设,即取作污染分析的样液,其微粒的分布将代表原来的全部油液的微粒分布。

注意表14-1与表14-2间的关系既没有表示出来也没有暗示于内。

3.3 环境条件3.3.1 零件、组件、管路和接头的清洗及其样液的获得均应在环境条件受控制的密闭空间内进行。

环境条件应与零件的清洁度要求相一致。

3.3.2清洗液清洗液的清洁度应控制到必须使正在测定的零件达到所规定的清洁度。

3.4 零件、组件、管路和接头的清洗方法每个公司有权决定自己的清洗方法,但要经订货方批准,以满足按技术条件规定处理过的零件的清洁度要求。

4. 质量保证措施4.1检查部门对所有样液和试验的数据做出记录,并应按照与订货方签订的协议进行复查、审批与提交。

5. 交付准备清洗过的零件、组件、管路和接头在进行包装、输送时应保持规定的清洁度。

6. 注意事项6.1清涤介质洗涤溶剂和干燥空气的清洁度可以用下列方法测定:6.1.1清洁液从清洗池或冲洗池内取出100±5mL试样,按ARP598分析。

6.1.2干燥空气使10in3的干燥空气试样,通过一个夹在封闭(在管路中)的浮液过滤器内的滤膜。

计算的方法按APR743的规定,并且进行空白校正,以获得干燥空气的微粒微数。

6.2 定义6.2.1零件单个的或两个与两个以上联成一体的构件。

若不是故意要破坏,通常是不分解的。

6.2.2组件连接在一起以完成某项特定功能的几个零件或分组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6.2.3管路用于输送液压油的刚性管或软管件。

6.2.4 接头一个指将管路和(或)零件联结在一起的零件。

三、MIL Std1246A《美国军工标准》简介美国军用标准MIL Std 1246A是在SAE 749D-1963、NAS 1638-1964的基础上于1967年8月批准实施的。

它更进一步扩充了SAE等级的现行标准范围。

该标准是以100mL样液中粒子的质量来表示其污染等级的。

四、MIL H 5606 1971《美国军工标准固体污染颗粒》简介该标准是1971年制订的美国军工标准。

有计数和计重两根限植。

五、ISO/DIS 4406《液压传动流体固体污染等级》说明ISO/DIS 440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31于1978年8月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

适用于液压系统污染度的评定。

该标准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液压工作介质的固体污染等级》等效采用。

ISO/DIS 4406是用代码来描述污染等级的,即以100mL样液内含有大于5μm和15μm的粒子数表征污染状况。

不用粒子的质量来表示。

ISO/DIS 4406给出了每个代码所对应的粒子数量,可以通过图解法和列表法求得污染等级。

ISO/DIS 4406-1978序言在液压系统中,动力是通过闭合回路内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进行传递和控制的。

1. 适用范围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用编码来表示用于液压系统的液体内固体污物的数量。

此代码应在推荐验收标准时使用。

2. 相关标准ISO 3838《液压传动污染分析数据报告格式》3. 代码定义3.1定义固体污物数量的大多数方法,都是基于假设所有污物具有类似的粒子尺寸分布。

3.2这一段假设对于自然界的污物,例如大气灰尘可能正确。

但却不适合于已经在系统内循环的、在泵内撞碎的和过滤器分离的污物。

3.3这个代码由两个区间号组成,以适合不同的污物尺寸与分布。

第一个区间号表示单位体积液体内大于5μm的粒子数。

第二个区间号表示单位体积液体内大于15μm的粒子数。

3.4 区间号的分级3.4.1区间号是根据100mL液体内大于5μm和15μm的粒子数进行分级的(见表14-3)。

3.4.2表14-3中给出的两个区间号,是为了保持区间号所对应的粒子数具有合适的范围,并保证每一级都有意义。

3.5 代码的组成3.5.1确定5μm以上的粒子数的区间号。

作为第一个区间号。

3.5.2确定15μm以上的粒子数的区间号。

作为第二个区间号。

3.5.3将这两个区间号通过一斜线写在一起。

例代码为18/13表示在给定样液内每100mL的液体中含有大于5μm的粒子数在130×103~250×103之间;含有大于15μm的粒子数在4×103~8×103之间。

3.5.4用ISO3938给出的分析法来获得粒子计数的数据。

3.5.5附录A为图解表示法。

3.5.6附录B为表格表示法。

4. 标志说明(略)附录A 固体污物代码图解表示法污物代码的组成第一个区间号表示大于5μm的粒子总数,第二个区间号表示大于15μm的粒子总数,用一斜线将两个区间号连在一起,例如18/13。

六、TOCT 17216—71《工业清洁度标准液体清洁度等级》简介TOCT 17216—71是苏联国家标准,适用于工业产品的液体(包括工作液、润滑油、冷却液、液体燃料、清洗液等)清洁度的评定,是一项通用的统一的清洁度等级标准。

既适用于机器件和机器,又适用于制造、使用和修理过程,并且包括工作液、润滑油,润滑冷却液、液体燃料、清洗液和溶剂等。

TOCT17216—711. 本标准适用于机器、设备和机器零件在制造、使用和修理时应用的液体,即机器传动和驱动液压系统的工作液、润滑油、润滑冷却液、液体燃料、清洗液和溶剂等。

2. 液体清洁度等级应从表14-4中选择3. 所有外来颗粒,如树脂夹杂物,有机颗粒,衍生的细菌及其产物均为污染物。

除纤维外,污染颗粒的大小,都是以最大尺寸计算的。

当颗粒宽度不大于30μm,其长宽比不小于10时、即为纤维。

4. 液体中不允许有超过200μm大小的污染颗粒(纤维除外)。

5. 液体清洁度等级在供给,运输和保存的技术要求中,在机器与设备的使用中以及在机器设备、零件和液压系统的制造与维修工艺资料中予以规定。

七、MK324—84《中小功率内燃内清洁度限值》简介农机部部标准NJ324—84是同GB3821—83《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配套的指标标准。

由于GB3821—83规定的测定方法是质量法,所以NJ324—84是评价质量法的限值。

该标准规定了整机和总成清洁度的计算公式,公式中的经验常数和计算系数是按各机型的结构、现有工艺、通过验证得来的。

虽然这些公式有的还很复杂,但是都没有直接和可靠性挂钩。

该标准适用于农机内燃机和总成清洁度的评价。

NJ324—84列出了清洁度限值的总成包括化油器,喷油器,输油泵、喷油泵、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空压机、机油冷却器等。

NJ324—84本标准适用于功率为736kW以下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清洁度测定方法按GB3821—83《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的规定(即用网号为00385的金属滤网)。

1. 整机清洁度内燃机整机清洁度以每台杂质质量W(mg)表示,限值按下式计算:W=aK1K2N eb+G式中a——经验常数(10mg/PS);K1——总排量修正系数,数值见表14-5;K2——转速修正系数,数值见表14-6。

N eb——标定功率(PS);G——补偿量,数值见表14-7。

2. 总成清洁度2.1 化油器总成化油器总成清洁度以每台杂质质量W H(mg)表示,限值按下试计算:W E=a+kV+G式中a——经验常数,100mg;k——体积修正值,数值见表14-8;V化油器体积,用容积法测定(cm3);G——补偿量,数值见表14-9。

2.2 喷油器、输油泵,喷油泵2.2.1喷油器总成喷油器总成清洁度以每只杂质质量W p(mg)计,限值见表14-10。

2.2.2输油泵总成输油泵总成清洁度以每只杂质质量W Sp(mg)计,限值为35mg。

2.2.3喷油泵单体泵总成单体泵总成清洁度以每只杂质质量W pt(mg)计,限值见表14-11。

合成式油泵总成合成式油泵总成以每台杂质质量W PH (mg)计,限值按下式计算:W pH=iK+G式中i——缸数;K——缸数修正值,数值见表14-12;G——补偿量,数值见表14-13。

2.3 机油泵总成机油泵总成的清洁度以每台杂质质量W1(mg)表示。

当机油泵排量q≤0.005L,限值为20mg。

当机油泵排量q>0.005L,限值按下试计算:W J=a+bKq式中a——经验常数(10mg);b——经验常数(2×103mg/L);K——材料修正系数,数值见表14-14;q——机油泵排量(L)。

机油泵排量的计算公式见附录A(补充件)。

2.4 机油滤清器总成2.4.1绕线式、刮片式、纸质,油毡滤芯机油滤清器总成清洁度以每只杂质质量W Ri(mg)表示,限值按下试计算:W Ri=aKQ式中a——经验数值,见表14-15;K——材料修正系数,数值见表14-16;Q——额定流量(L/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