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李玉滑《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2版)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如果说“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国家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的话,那么“生活方式绿色化”强调的则是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养成上,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活新理念。

生活方式绿色化,包括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既然我们都在盼望自己能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光靠国家治理是不行的,我们在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履行社会成员应尽的环境责任。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其次,需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引导人们自觉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应主动选择使用绿色产品,在衣着的选择和穿用上,在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食用中,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在消费环节的习惯上,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理念。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生活方式绿色化”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指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面对恶化的环境,与其抱怨,不如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绿色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节约一杯水,使用再生材料产品,支持垃圾分类和可再利用资源回收,绿色出行,餐后打包剩余食物,尽量少

用一次性物品,拒绝过分包装……只有力戒奢侈消费和不合理消费,才能树立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采取激励引导与惩戒兼顾的策略,让人们不敢违法、不愿违法,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违法。如此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热爱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从今天起,丢掉享乐主义,过简朴生活,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浪费,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怎么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想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总之,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让生活无污染的方式。 想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你必须从你的生活方式改变,树立起绿色生活的意识,才能能动改变你的生活。 有些人说,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政府的事,跟我们没关系。的确,为了让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督促。行动密不可分,上面需要起好带头作用,给我们指明方向,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路。但是,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只有人人参与,才能更好地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融入一体新文明、新风尚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参与进去,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的习惯,融入我们的生活。简而言之,我们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把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意识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日常无时无刻不为绿色生活尽力。 我在这里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绿色生活方式的例子: 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3.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4.使用节约型水具 5.拒绝过分包装 6.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一水多用 8.随手关闭水龙头 9. 节约粮食 10.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1.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2.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3.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建议循环使用。 。。。。。。 这样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你能在生活中想着绿色生活方式,就能形成这样的意识,能动地促进你维持着这样的举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形成这样的意识,绿色生活就能蔓延全世界,让世界充满绿色,远离污染。

申论每周一练:生活方式绿色化

申论每周一练:生活方式绿色化 【练习题】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强调“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生活方式绿色化可谓一个全新的话题,请你谈谈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看法。 》》点击查看更多申论模拟训练题 【参考答案】 曾几何时,“拯救我们的资源、拯救我们的环境”,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呐喊。作为生活在环境中的个人,生态环境的日趋向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每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义务和责任。 【开头表态:指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背景,从而肯定国家这一政策的重大意义,提出观点,生态方式绿色化是个人根本的义务和责任。提出背景+观点的形式,是基本又常用的开头答方式。】 生态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价值观,只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才能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才能反作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我国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认识,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荀子的“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孟子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这对当前的生活方式绿色化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析部分,从历史文化的高度,提出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并无本之木。】事实上,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将体现于人的行为方式。变革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节约环保影响巨大,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已是形势使然、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分析部分,从现实生活出发,指出推出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好的生态环境等不来、喊不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要切实树立“绿色化”的生活理念,着力解决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最深层次的生态文化问题。因此,大力倡导“绿色化”的生态文化,社会生活才能有良性氛围,生态环境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作为社会的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R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 存着一个信息。我们应该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运 输、消费、废弃的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像是“绿色的选 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 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 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如果每个消费者都能有意识地选择 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品那么这些信息就将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地走 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认“环境标志” 选购绿色食品 已经中国绿色标志认证委员会认 证的环保产品有低氟家用制冷器具、无氟发用摩丝和定型发胶、无铅汽油、无镉汞铅 充电电池、无磷织物洗涤剂、低噪声洗衣机、节能荧光灯等。这些环境标志产品上贴 有“中国环境标志”的标记。该标志图形的中心结构是青山、绿水、太阳表示人类赖 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 10 个环表示公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臭氧层 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动植物免受伤害。氟里昂中的氯原子对臭氧层有极大的 破坏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线的臭氧使臭氧层变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和动 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1994 年人们在南极观测 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臭氧屋空洞它的面积有用 2400 平方千米。据有关资料表明位于南 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北极上空 的臭氧层也在变薄。目前最早使用 CFC 氟里昂是 CFC 物质中的一类的 24 个发达国家已 签署了限制使用 CFC 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 年的修订案将发达国家禁止使用 CFC 的时间定位在 2000 年。1993 年 2 月中国政府批准了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
1/6

(√)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5a4683340.html,)/心得体会/专题心得体会 〔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 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但也应看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针对存在的短板采取有效举措,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绿色新动能。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出既求发展也求绿色、既要增长也要品质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战略地位高、系统性强、变革程度深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突出短板。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既要不断强化绿色生产,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进而引导民众绿色消费,也要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还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凝聚起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大力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培育和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持续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从观念到行为全方位转变的过程,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践行者和推动者。绿色生活方式重在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一方面,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促进人们在衣食住行游中形成绿色生活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完善公众参

“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李玉滑《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2版)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如果说“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国家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的话,那么“生活方式绿色化”强调的则是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养成上,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活新理念。 生活方式绿色化,包括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既然我们都在盼望自己能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光靠国家治理是不行的,我们在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履行社会成员应尽的环境责任。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其次,需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引导人们自觉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应主动选择使用绿色产品,在衣着的选择和穿用上,在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食用中,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在消费环节的习惯上,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理念。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生活方式绿色化”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指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面对恶化的环境,与其抱怨,不如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绿色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节约一杯水,使用再生材料产品,支持垃圾分类和可再利用资源回收,绿色出行,餐后打包剩余食物,尽量少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生活方式绿色化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生活方式绿 色化 【练习题】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强调“加快推动生 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 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生活方式绿色化 可谓一个全新的话题,请你谈谈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看法。 【参考答案】 曾几何时,“拯救我们的资源、拯救我们的环境”,成为社会各 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呐喊。作为生活在环境中的个人,生态环境的日趋 向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每个人对生态 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义务和责任。 【开头表态:指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背景,从而肯定国家这个政 策的重大意义,提出观点,生态方式绿色化是个人根本的义务和责任。提出背景+观点的形式,是基本又常用的开头答方式。】 生态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价值观,只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才能营 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才能反作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我国 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理解,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荀子的“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孟子的“苟得其养, 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这对当前的生活方式绿色化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能够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梦想助力!

★成功/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方法不对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原因!在这里,我们将提供:6大优势课程+线上线下集训教学+协议签约!你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将给你一次成“公”上岸的机会↓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分析部分,从历史文化的高度,提出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并无本之木。】 事实上,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将体现于人的行为方式。变革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节约环保影响巨大,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已是形势使然、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分析部分,从现实生活出发,指出推出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好的生态环境等不来、喊不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要切实树立“绿色化”的生活理念,着力解决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最深层次的生态文化问题。所以,大力倡导“绿色化”的生态文化,社会生活才能有良性氛围,生态环境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参加各种公益组织活动,通过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居住等行为,营造一个“绿色生活”氛围。 【提出对策措施,指出如何让生活方式绿色化:一方面倡导绿色生活文化,另一方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对生活在自然生态里的我们来说,“绿色化”就是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必喝的净水和满眼的天蓝地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

新时代背景下生活方式绿色化研究

河南教育 高教 新时代背景下生活方式绿色化研究 ◆王娜 摘要:“生活方式绿色化”作为人类思想意识和价值规范的文化积淀,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使然。 “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构建不仅 需要人们从理念与实践上认识其重要性、迫切性,还需要社会的正面宣传、教育的文化引领、政府的强化保障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等多个方面形成合力,协调推进。 关键词:新时代;绿色发展;生活方式;文化自觉 收稿日期:2018-08-14 作者简介:王娜(1979—),女,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 政治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普遍关注, “绿色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的 发展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绿色发展”,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全局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在积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的同时,还应注重推动“生 活方式绿色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如果说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国家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生产方式,那么“生活方式绿色化”强调的则是公众在日常 生活的行为养成上,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活新理念。 中国是一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当前,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也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瓶颈。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人们对“建设(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例如】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3.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4.使用节约型水具 5.拒绝过分包装 6.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8.一水多用 9.随手关闭水龙头 10.消费肉类要适度 11.节约粮食 12.双面使用纸张 13.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4.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5.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6.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建议循环使用 作为普通公民和消费者,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文明最坚实的根基。只有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人类文明才能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关于绿色生活方式,人们已谈论得不少。地球村的廖晓义女士把它概括

为5个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我的朋友莽萍女士对绿色生活有着非常独特的体验,她在《绿色生活手记》一书中对绿色生活的许多重要的方面都作了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说明。这是一个真诚的环保主义者用心灵写出的小书,是国内最具环境主义意识的著作之一。例如,关于绿色消费,她建议大家不要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尤其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比如含老虎、大象、犀牛、鲸鱼等濒危物种器官的制品。购买这些制品等于支持对这些动物的滥杀。尽量不要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只是增加味觉的感受,并不增加营养,在烹调过程中反而会产生有害变化。生产味精的过程也产生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危害。在选择家具时,最好不要选热带硬木如柚木、花梨木和红木的家具,因为这可能导致热带雨林的砍伐。居家生活应少用化学品,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罐装地板蜡、护发摩丝等。平时上班最好以自行车或公车代步,减少交通拥挤,也减少汽车废气。购买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少用空调,等等。 以如下方式实践绿色消费:(1)每个人的书包或公事包中装一个折叠式购物袋,省却购物时的外包装。(2)不喝瓶装、罐装饮料,出门时自己带杯子。(3)买预处理的蔬菜,适量供应食物,以减少厨余;果皮、叶子、树叶,放在大花盆里,适时作为花肥。(4)购衣时,认真考虑用途,件数少,非至破损,继续穿用。(5)信封循环使用,每天收到的就用不完。(6)不准备灰碟,客人也不准吸烟;不用纸杯和免洗餐具。(7)用不到的东西不带回家,有人需要的东西尽量送出去,会使房间显得宽大舒适。一个人只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他就能减轻环境的一份压力。 唐锡阳先生把绿色消费概括为三R和三E①: Reduce:减少非必要的消费,如一次性的餐具和毫无益处的色素、添加物等。 Reuse:修旧利废。 Recycle:提倡使用玻璃、纸、铝等再生原料的产品。

广东深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生活方式绿色化

广东深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生活方式绿色化 【练习题】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强调“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生活方式绿色化可谓一个全新的话题,请你谈谈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看法。 【参考答案】 曾几何时,“拯救我们的资源、拯救我们的环境”,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呐喊。作为生活在环境中的个人,生态环境的日趋向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每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义务和责任。 【开头表态:指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背景,从而肯定国家这一政策的重大意义,提出观点,生态方式绿色化是个人根本的义务和责任。提出背景+观点的形式,是基本又常用的开头答方式。】 生态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价值观,只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才能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才能反作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我国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认识,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荀子的“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孟子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这对当前的生活方式绿色化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析部分,从历史文化的高度,提出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并无本之木。】 事实上,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将体现于人的行为方式。变革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节约环保影响巨大,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当前,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已是形势使然、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分析部分,从现实生活出发,指出推出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好的生态环境等不来、喊不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要切实树立“绿色化”的生活理念,着力解决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最深层次的生态文化问题。因此,大力倡导“绿色化”的生态文化,社会生活才能有良性氛围,生态环境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参加各种公益组织活动,通过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居住等行为,营造一个“绿色生活”氛围。 【提出对策措施,指出如何让生活方式绿色化:一方面倡导绿色生活文化,另一方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对生活在自然生态里的我们而言,“绿色化”就是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必喝的净水和满眼的天蓝地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只有政府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绿色愿景永驻,才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 【结尾总结提升,适当展望未来。】

生活方式绿色化

【练习题】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强调“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生活方式绿色化可谓一个全新的话题,请你谈谈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看法。 【参考答案】 曾几何时,“拯救我们的资源、拯救我们的环境”,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呐喊。作为生活在环境中的个人,生态环境的日趋向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每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义务和责任。 【开头表态:指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背景,从而肯定国家这一政策的重大意义,提出观点,生态方式绿色化是个人根本的义务和责任。提出背景+观点的形式,是基本又常用的开头答方式。】 生态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价值观,只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才能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才能反作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我国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认识,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荀子的“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孟子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这对当前的生活方式绿色化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析部分,从历史文化的高度,提出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并无本之木。】 事实上,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将体现于人的行为方式。变革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节约环保影响巨大,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已是形势使然、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分析部分,从现实生活出发,指出推出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好的生态环境等不来、喊不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要切实树立“绿色化”的生活理念,着力解决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最深层次的生态文化问题。因此,大力倡导“绿色化”的生态文化,社会生活才能有良性氛围,生态环境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参加各种公益组织活动,通过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居住等行为,营造一个“绿色生活”氛围。 【提出对策措施,指出如何让生活方式绿色化:一方面倡导绿色生活文化,另一方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对生活在自然生态里的我们而言,“绿色化”就是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必喝的净水和满眼的天蓝地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只有政府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绿色愿景永驻,才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

————————————————————————————————作者: ————————————————————————————————日期:

绿色生活方式 【含义】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例如】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pollution———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Green consumption and green———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Repeated use,many 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cycling, recycling———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Natural protection, everything———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 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3.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4.使用节约型水具 5. 拒绝过分包装 6. 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8.一水多用 9. 随手关闭水龙头 10. 消费肉类要适度 11.节约粮食 12. 双面使用纸张 13.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4.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5.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6.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建议循环使用 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有哪些? 1.随时携带手帕,多卫生随时携带手帕,减少使用面纸,卫生又环保。 2.尽量搭乘公交车,吸清净多走路、骑脚踏车有益人体健康,每辆车少开1公里,可避免0.61公斤的废气产生。 3.着穿轻便出门,多凉爽上班服装以轻便、节能为主,预估每年可达到3千公吨以上减碳效益。 4.使用替代能源,少石油多尽量使用替代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与天然气等,帮助地球增加永续能源!

大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大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写在2015年“六·五”环境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新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变革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节约环保影响巨大,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人赖自然万物而生,又受到自然的制约。自古以来,我国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认识,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荀子的“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孟子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面对环保严峻形势和民众新期待,必须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从各个方面加以努力。其中,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已是形势使然、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弘扬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消费观念,让绿色生活成为公众自觉自律的行为。理念引领行动。要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普及环境科学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知识,增强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等畸形消费观念和高能量、高消耗、高开支、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新闻

最新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

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但也应看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针对存在的短板采取有效举措,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绿色新动能。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出既求发展也求绿色、既要增长也要品质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战略地位高、系统性强、变革程度深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突出短板。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既要不断强化绿色生产,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进而引导民众绿色消费,也要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还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凝聚起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大力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优化国土空

间开发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培育和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持续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从观念到行为全方位转变的过程,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践行者和推动者。绿色生活方式重在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一方面,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促进人们在衣食住行游中形成绿色生活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的有益成果,让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成为人们的高度自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鼓励创作优秀生态文化作品,推动形成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

2018年XX区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方案

2018年XX区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方案 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关于印发《XX区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鲁谷社区),区政府各委、办、局、处,各区属机构:经区政府研究决定,现将《XX区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方案(18年-18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18年6月29日 XX区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方案(18年-18年)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对于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和新安排。目前,我区正在深入实施“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战略,以一流标准构建“八个高端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大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我区的转型发展带来更大的绿色效应。为加快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聚民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依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环保部《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环发〔2015〕135号)和XX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我区“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战略,牢固树立“融合山水谋发展、建设首都西大门”理念,以构建高端的生态文明体系为着力点,以动员市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落脚点,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体系、科学引导实践,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广泛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同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为我区建设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二)基本原则更新理念、夯实基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区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节约优先、绿色消费。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耗水服务业,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创新驱动、政策

以绿色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绿色化——《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解读-环境生态论文

以绿色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绿色化——《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解读-环境生态论文 以绿色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绿色化——《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解读 文/周宏春 摘要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要在人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消费观念,形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风气和社会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应该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公众意识,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率先垂范,将绿色化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变小为大,生活方式绿色化将成为人们的社会风尚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生活方式绿色化: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据此,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生活方式绿色化与绿色消费 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内涵 生活方式绿色化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

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在“衣”的方面。人诞生以来,“衣”的功能不断变化,从遮羞、保暖到美观。追求美观成为现代服装的重要功能,“人靠衣裳马靠鞍”就是经典表述。在西方,炫耀性消费已不受待见,逐步向保暖功能回归;而我国的少数人仍在追逐奢侈性、炫耀性消费。不少国人出国旅游的兴趣之一是购买奢侈品和顶级时装。鉴此,应倡导勤俭节俭意识,避免过度消费;倡导将自己已经不用但质量仍好的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减轻生态足迹。 在“食”的方面。食乃“果腹”也。在“吃不饱”年代,“画饼充饥”是人们的口头禅,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近年来,营养过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每年“大吃大喝”带来的餐桌上的浪费超过2000亿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大了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方面的治理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事实上,人胖了再“减肥”是多重浪费,因而应当以营养结构合理的食物代替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坚决不吃珍禽异兽,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住”的方面。“居者有其屋”,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动员口号和国人的努力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让广大群众“住有所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迅速提高,现已达到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应理性认识住房大小,毕竟“睡觉只要一张床”。人均居住面积和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土地占用面积、建筑材料和能源、水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也密切相关。我们应当自觉承担环保责任,不能只考虑“安乐窝”而不管不顾生态环保。 在“行”的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2014年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堵车”成为一些城市的“常态”,由此带来的油品进口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攀升以及城市大气污染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 【含义】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例如】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pollution———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Green consumption and green———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Repeated use, many 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cycling, recycling———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Natural protection, everything———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3.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4.使用节约型水具 5.拒绝过分包装 6.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8.一水多用 9.随手关闭水龙头 10.消费肉类要适度 11.节约粮食 12.双面使用纸张 13.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4.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5.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6.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建议循环使用 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有哪些? 1.随时携带手帕,多卫生随时携带手帕,减少使用面纸,卫生又环保。 2.尽量搭乘公交车,吸清净多走路、骑脚踏车有益人体健康,每辆车少开1公里,可避免0.61公斤的废气产生。 3.着穿轻便出门,多凉爽上班服装以轻便、节能为主,预估每年可达到3千公吨以上减碳效益。 4.使用替代能源,少石油多尽量使用替代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与天然气等,帮助地球增加永续能源!

绿色生活

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给环境带来的损害日益严重,因此,普及绿色生活、推动人们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唯此,才能让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真正得以弘扬。 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给环境带来的损害日益 严重,因此,普及绿色生活、推动人们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这需要政策措施上的保障,让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得以弘扬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这一主题无疑将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促进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形成。在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的今天,践行绿色生活,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从人人看到环境问题到人人参与解决环境问题转变的迫切需要。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环境改善紧密相关,践行绿色生活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不仅面临着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与公众生活有关的污染也逐步上升为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主要问题。根据环保部门对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源的解析,北京等一些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来自机动车。雾霾的频繁肆虐反复警示人们,减少使用机动车、绿色出行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给环境带来的损害日益严重,特别是一些攀比、炫耀、浪费行为往往会消耗更多的能源资源,增排更多的温室气体。因此,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一杯水做起普及绿色生活,推动人们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人们的共同福利,践行绿色生活,人人都应是参与者。新环保法明确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环境面前人人平等,生态建设无人例外。从拧紧水龙头到遵守标准设定空调温度、从少开一天车到绿色低碳方式出行、从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到光盘行动、从随手关灯到垃圾分类投放等等,每个人都要把践行绿色生活当做自己的责任,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路径之一,还需要政策措施上的保障。正如绿色出行离不开公共交通的配套与完善、绿色建筑离不开节能环保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一样,要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不仅需要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自觉做出绿色选择,更需要改变消费理念、制定政策制度、完善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协调推进,包括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响应、公众参与、协调联动的运行保障长效机制。唯此,才能让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真正得以弘扬。(曹红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