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探讨_凌燕
榄医中医养生特辑③今日一方: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抑郁的千古名方

榄医中医养生特辑③今日一方: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抑郁的千古名方所以调阴阳补偏弊万物之根本也夫四时阴阳者中医养生甘麦大枣汤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个治疗失眠、脏躁的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最先出自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仅仅只用了三味药——炙甘草、小麦、大枣,对治疗失眠(抑郁症)、脏燥症有着神奇的疗效。
用法及功用【组成】甘草三两(9克),浮小麦一升(15克),大枣十枚(10枚)。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心安神,缓急和中。
【主治】脏躁。
症状表现为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苔少,脉弦细。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抑郁症、产后出汗、经前紧张症、癔病、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及小儿夜啼等病证。
【适用人群】甘麦大枣汤适合气郁血瘀的人群服用,如①更年期综合症的女性;②长期失眠的人群;③心烦,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群;④没事就要哭、一个人坐着就想哭;⑤精神恍惚的人群;⑥经常感觉焦虑、烦躁的人。
医生点评脏躁属中医情志病,多见于女性患者。
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三脏相关。
或久病伤阴,或忧思郁结,精血内亏,阴阳失调,浮火妄动,上扰心神。
究其病机以心阴虚、肝郁为主。
治宜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方中甘草甘缓和中,养心以缓急迫。
小麦味甘微寒,既能调养心气以安心神,又可补脾益肝,调养肝气。
大枣补益脾气,缓肝急并治心阴虚。
方中三药合用,具有甘缓滋补,柔肝缓急,宁心安神之效。
合方应用1.【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合方可治疗女性抑郁症、月经失调,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证。
2.【甘麦大枣汤合玉屏风散】合方以自汗出、反复感冒作为使用指征。
尤以虚弱小儿多汗疗效最佳。
3.【甘麦大枣汤合柴胡桂枝汤】合方常用于癔症、神经官能症等疾病4.【甘麦大枣汤合半夏厚朴汤】合方常用于癔症、梅核气、神经衰弱等疾病。
5.【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合方常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疾病。
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自杀未遂后抑郁临床体会

3 王 赞 滔 .白花 蛇 舌草 作 用 于 人 胃癌 细 胞 B C一83后 端 粒 酶 的定 量 1 C 2
2 杨钧 , 明宏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晚期 胃癌 6 7 赵 4例 [] 南京 中医药 J.
大 学 学 报, 0 3 1 ( )3 3 2 0 , 9 5 : 1
2 5 3
析[]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 , 0 ,3 1 )2 8 ~ 22 J. 2 4 1 (7 : 2 1 2 8 0
2 魏开建 . 8例原发性 胃癌 中医证型与 T M分期相关分析 [] 福建 6 6 N J.
中医 药 ,0 4 3 ( )5 6 2 0 ,5 1 :
3 孙波 .鸦胆子油乳抗人 胃腺癌增殖作用的初 步研究 [] 0 J .上海 医学 ,
例; 年龄 1 4 6~ 2岁 , 均 2 岁 ; 程 3 平 9 病 d至 6 月 。对 照 组 7 个 0
例, 无效 4例 , 总有效率 9 .2 ; 照组 7 7 1% 对 0例 , 累计治愈 4 9例 , 有效 9例 , 无效 1 2例 , 总有效率 8 . 6 。 2 8% 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
照组 7 0例采 用 常 规 治疗 , 疗 组 1 9 在 对 照 组 基 础上 加 用 甘 麦 大 枣 汤 加 味 口服 。 果 治 疗 组 疗 效 优 于 对 治 3例 结
照组。结论 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 自杀未遂后抑郁疗效满意。 【 关键词】 抑郁 自杀未遂 甘麦大枣汤加味 第 1 疗程结束时 , 治疗组 19例 , 3 治愈 13例 ( 12 %) 有 1 8 .9 ,
12 治疗方法 .
两组均采 用盐酸 氟西汀 片 ,每 日晨 问 口服
抑郁、失眠——甘麦大枣汤

抑郁、失眠——甘麦大枣汤甘麦大枣汤【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9g,小麦9~15g,大枣5~7枚。
【用法】水煎服。
【方解】脏躁本情志之病,多由心虚及肝气抑郁所致。
《金匮要略》用甘麦大枣汤以治脏躁,正合“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真谛。
脏躁在临床表现上,可出现神志失常的各种症状。
如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发作时自觉烦闷急躁,或悲伤哭泣,或作痉挛,或惊狂如癫痌,古人对此开窍为“像如神灵所作”。
本方对此证具有显著的疗效。
方中甘草甘缓和中,养心以缓急迫,为主药;小麦味甘微寒,以养心宁神,为辅药;大枣甘平,能补益中气,坚志除烦,缓肝急并治心虚,为佐使药。
三味甘药配伍,共奏养心宁神,甘润缓急之效。
甘麦大枣汤现代常用于治疗癔症及神经衰弱等病,是以心虚及肝郁为辨证依据的。
另外,《沈氏女科辑要》载本方加芍药、紫石英,名加味甘麦大枣汤,主治脏躁证见反张者。
【功效】养心宁神,和中缓急;亦补脾气。
【主治】脏躁。
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苔少等。
【加减】本方适用于思虑过度,脏阴不足而致的脏躁。
若失眠、舌红少苔、心阴虚的症状较明显者,可酌加百合、柏子仁以养心安神;若脉弦细,属肝血虚所致的失眠、心悸者,可加酸枣仁,以养肝安神;若大便干燥,属血少津亏者,可加黑芝麻、何首乌以养血润燥通便;若心悸、脉促,属心经气阴两伤者益气镇心。
现代应用1.精神分裂症本病属中医学'脏躁'的范畴。
笔者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精神分裂症18例,经服药5~12剂后,其中痊愈1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
患者李某,男,35岁,农民。
1995年3月9日因与邻居吵架生气,致睡眠不宁。
烦闷躁急,神志时皆,时而哭泣。
诊时见患者面色晦暗,舌淡无苔,脉沉弦且细。
中医辨证为脏躁。
治宜养心宁神,缓肝和中。
急投加味甘麦大枣汤治之。
处方:甘草15g,浮小麦25g,大枣1o枚,龙骨、牡蛎各10g。
连服5剂水煎后于早饭前服之。
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写下了一张千古名方,治抑郁症效果出其好

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写下了一张千古名方,治抑郁症效果出其好在中国,青少年是抑郁的主要人群。
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抑郁症,中医早有良方。
一千八百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写下了一张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
这个方子仅仅只有三味一一甘草、小麦、大枣,却有着神奇的疗效。
不仅可以治疗抑郁症,还可以治疗精神紧张、缓解心理压力。
自古至今,用这个方子治好的病例不计其数,现在仍被广泛应用。
几年前,邻居一位大娘听我说了这个方子,就推荐给了她的妹妹。
她妹妹在产后患有抑郁症,曾经有两年痛苦不堪,与家人无法相处,晚上睡眠不好。
每天坚持用这个方子,两个月后人就感觉变了样。
甘麦大枣汤的三味药中,两味是食物,甘草也是药食同源,可谓平和之极,但效果却不是一般的好。
除了治病,还有保健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它化裁为一个食疗方来饮用。
甘麦大枣汤原料:甘草9克、小麦(带麸皮)30克、大枣9个做法:大枣掰开(不去皮),和小麦、甘草一起加水煮功效:养心、安神、镇静、止虚汗调理: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小儿多动症、神经衰弱、失眠注意:这是一个日常饮食调理的保健食方,不是治病用方。
如果需要治病,请找医生开方适宜人群:•由于化妆品或日晒造成皮肤受损的人•平时压力大、精神紧张、忧郁、长期睡眠不好的人•产后情绪压力大、生理期前情绪波动较大,或更年期的女性•多动、喜欢挤眉弄眼、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很多人遍寻医药治不好抑郁症。
其实,抑郁症是身体的问题。
服用药物是不够的,要先调理好身体才能调理好心,所以日常饮食很重要。
甘麦大枣汤是调节负面情绪的良方

甘麦大枣汤是调节负面情绪的良方甘麦大枣汤,三味药都是食物,而且味道极为甘美。
这样一首不起眼的小方竟然能调畅负面情绪。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理、社会、健康各方面的因素均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若不及时进行干预调节则愈发严重。
我推荐不妨重视甘麦大枣汤,这是一个调节负面情绪的忍受方。
一、历代医家对甘麦大枣汤的应用与发挥甘麦大枣汤一方药物虽简,其治疗神志异常疾病疗效却佳,古代医案记载甚多。
以下试举数例,以见其神奇之效。
《医学纲目》记载:“乡里有一妇人,数次无故悲泣不止,或谓之有祟,祈禳请祷备至,终不应。
予忽忆《金匮》有一证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予急令治药,尽剂而愈。
”《女科经纶》记载:“陈良甫曰:'记管先生,治一妊娠四五个月,脏躁悲伤。
遇昼则惨感泪下,数欠象若神灵,如有所凭,与仲景大枣汤而愈。
’”《沈氏女科辑要》将本方加白芍、紫石英,名加味甘麦大枣汤,治脏躁而见反张证,效果极好。
清代叶天士颇为赏识此方,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其应用甘麦大枣汤的验案散见于郁证、痉厥、痿证、月经不调等病中。
叶氏根据“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理论,用甘麦大枣汤益胃虚,缓肝急,镇肝逆,用以治疗“阴血亏虚,肝之风阳上扰,乘胃”为主要病机的病证。
……二、我应用甘麦大枣的医案甘麦大枣汤源自仲景,用来治疗“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有其症用其方,其必神效不可思议。
多年前一女性朋友告诉我,最近逢下雨天就想哭,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问有没有办法。
我说,这个好治。
即开方子:炙甘草30克,小麦100克,大枣50克(切开),3付,水煎服,日一剂。
多日后见面聊天,朋友说只吃了一付,竟然好了。
并说这方子太奇怪,根本不象药方,甜甜的,好喝。
有人对声音音特别敏感,稍听到大点的声音就心慌。
我用以甘麦大枣汤合定志小丸,其方:炙甘草30克,大枣30克(切开),小麦60克,党参30克,茯苓30克,石菖蒲15克,远志15克,水煎服,日一剂。
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抑郁症)有奇效

⽢麦⼤枣汤:治疗失眠(抑郁症)有奇效两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创下了⼀张千古名⽅:⽢麦⼤枣汤。
仅仅只⽤了三味药——炙⽢草、⼩麦、⼤枣,却对治疗失眠(抑郁症)有着神奇的疗效。
⽢麦⼤枣汤,最先出⾃于医圣张仲景的《⾦匮要略》。
⽢麦⼤枣汤由⽢草三两、⼩麦⼀升,⼤枣约五⾄七枚组成,其构思精练,组⽅奇妙。
⼤有养⼼安神、和中缓急、补脾益⽓等功效。
适⽤于脏躁,以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主、睡眠不实、⾔⾏失常、哈⽋频作、⾆红苔少等为主症。
随着医学应⽤的深⼊进展,⼜可对以下症状有良好效果。
眩晕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般轻者闭⽬即⽌,重者感觉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或伴恶⼼、呕吐、汗出,甚⾄昏倒等⼀系列症状。
《⾦匮要略·妇⼈杂病》中有所记载:“妇⼈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伸,⽢麦⼤枣汤主之。
”妇⼥精神恍惚忧郁,烦躁不宁,应以养⼼滋液为主,使病⼈情志舒畅,⼼胸开朗。
⽢麦⼤枣汤的做法原料:炙⽢草(12克),⼩麦(18克),⼤枣(9枚)做法:先将⼩麦洗净,漂往浮末;再将⼤枣掰开(去核),和炙⽢草,加800毫升净⽔;⽤⼩⽕慢慢煎熬,煮沸后煎⾄400毫升左右,去渣,取煎液⼆次(最后吃掉⼤枣即可)。
⽤法:早晚温服为宜。
功效:养⼼、安神、镇静、⽌虚汗。
调理: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多动症、神经衰弱、严重失眠。
此外不同症状,草麦亦有别,⾃⼰在做⽢麦⼤枣汤时,可结合具体情形,选择合适的“草”与“麦”,效果会更佳。
当烦热显著时,常伴有⼝⼲⾆燥,⼿脚⼼热,⾆质红,⾆苔薄少者,可以⽤⽣⽢草,补虚的同时亦能清热;若以精⼒疲惫,乏⼒倦怠等表⽰为主,可选⽤炙⽢草,侧重于温补脾胃,益⽓和中。
“⼩麦”,通常⽤⼩麦的成熟果实就可以;⽽当阴虚夜间盗汗严重时,则可⽤⼩麦未成熟时的⼲瘪果实“浮⼩麦”取代,益⽓除热之余还可以敛汗、⽌汗。
⽢麦⼤枣汤的三味药中,有两味是⾷物,可谓平和之极,但效果却不是⼀般的好。
除了治病,还有保健的作⽤。
甘麦大枣汤治抑郁症

甘麦大枣汤治抑郁症甘麦大枣汤:甘草10~20g、小麦30 g~60g、大枣10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本方在情志病中运用的机会比较多。
这类疾病的情感色彩较为浓厚,表现也多样化。
或喜、或悲、或笑、或泣,可谓嬉笑怒骂皆可见之。
其程度也轻重不一,轻者可小声哭泣,痛苦不寐。
甚者可狂躁叫骂,哭天喊地。
也可表现为紧张的状态,包括精神上的紧张和肉体上的紧张。
精神上的紧张如或烦、或惊、或悸、或怯、或失眠等;肉体上的紧张如全身的阵发性痉厥和局部的抽搐。
其发作可有诱因,其人高度敏感,可因一点小事刺激而发作,也可无故发病,难以自制。
本方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使过敏的、紧张的、兴奋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本方证以精神上的悲伤为主,可伴有躯体上的“数欠伸”,但并非必见。
“数欠伸”是频频呵欠与伸懒腰之义,是精神疲倦的表现。
当然,也可引申为不随意的强迫性运动。
临床上以女性及小儿多见,女性体质及女性性格的男子也多有应用的机会。
适于本方证的患者,其人平素多有颜面带哭貌,性情不开朗,忧闷,易于落泪。
当精神症状不典型时这些可作为用方参考。
患者的体质多虚弱,症状多急剧,腹诊多有腹直肌拘急的征象。
《皇汉医学》说“本方以有甘草大枣,于腹证上是右腹宜肌挛急。
若有此腹证,不问老少男女,与本方颇佳。
”本方所主之“脏躁”为情志病,因此应辅以相应的心理疏导与暗示,以增强疗效。
JT叔叔说甘麦大枣汤的脏躁,可以称为癔病,典型的情形就是性欲得不到满足,类似于19世纪欧洲女性性压抑导致的“歇斯底里”。
失恋的人服用此方心情会变好,吸毒的人“戒毒”反应(一直打哈欠、一直流鼻涕)也可以挂到此方。
郑智城说此方可以治阴虚的更年期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此方不适合舌苔厚腻,内有痰火的人服用。
链接:https:///share/content/note/YmY4ZmhOdj ZTQjFLQkZJd3drTllKOVUwb01xeEt2UTdnc2dFZzZ2ckUxa3FmUQ ==?from=groupmessage来源:大家中医转载请注明出处。
抑郁症:甘麦大枣汤,四逆汤,越鞠丸

抑郁症:甘麦大枣汤,四逆汤,越鞠丸第一个是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治疗的心气血不足引起的抑郁症。
主要表现为容易悲伤想哭,精神抑郁,没有精气神,连续打哈欠、伸懶腰等。
甘草可以补气,提升精气神;小麦能养心液,舒缓精神;红枣养气补血,甘麦大枣汤有助于减轻失眠、神经衰弱及性情躁怒者,对于紧张或压力导致的便秘也有极大的帮助。
第二个方子是四逆汤。
四逆汤治疗的是阳虚型抑郁症,除了抑郁的表现以外,还会见到怕冷,手脚冰凉,一个人如果阳气不足,身体上表现为怕冷,心理上会不开心。
像天空被乌云笼罩,黑压压的一片,人就会觉得压抑。
四逆汤用附子、干姜、甘草温阳,就像天上的太阳一出来,阴霾自散,抑郁情绪也就自然能够缓解了。
第三个方子叫做越鞠丸。
越鞠丸可以治疗六种郁证,气郁、血郁、痰郁、湿郁、食郁、火郁。
长期肝气不舒,或者暴饮暴食,或者环境潮湿或者燥热等引起吃不下饭、吐酸水,胸胁痛、小腹痛、四肢无力,甚至关节痛等。
越鞠丸仅5味药,却可以治疗六种郁病。
其中香附治疗气郁,川芎治疗血郁,栀子治疗火郁,苍术治疗痰郁和湿郁,神曲治疗食郁。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药方及用量因人而异,故没有详细写出数量,需要帮助你可以告诉我你的情况,我会帮你辨证施治!在中医看来抑郁症的病机主要有气血亏虚,阳气不足以及肝气郁结。
针对不同的病机,采用不同的方剂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抑郁症有的单纯调理情绪就可以缓解,如果不能自己调理,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虽然很难熬,但是辨证准确,坚持调理,终能见到云开日出的。
如果你有抑郁症,哪怕不确定,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明你目前的情况,和我聊一聊,我来帮你看看。
也希望大家多看几次,把这篇科普收藏起来,也许关键时候可以给你或你身边的人提个醒。
我是协和医院中医科杨瑞平教授,一个近40年的老中医,治好了无数抑郁、失眠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 作者简介: 凌 燕 ( 1983女, 广东韶关人, 主治医师, 医学 博士, 从事中医心身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 ), 男, 广州人, 主任医师, 博士研 △通讯作者: 冼绍祥 ( 1962究生导师, 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 , Tel: 02036591692 , Email: zhongyfy@ 1临 床 依 据。 尤 其 是 对“脏 躁” 的论述, 准确地描述了抑郁症患者在情绪上悲 伤不由自主, 甚至似有幻觉、 妄想等表现, 而且强调 患者精力丧失及消化道病变等不适, 与抑郁症的临 [37 ] 床表现 相 符。 近 些 年 一 些 临 床 研 究 及实验研 [89 ] 》 “ ” , 《 表明 金匮要略 治疗 脏躁 之甘麦大枣汤 究 对抑郁治疗有较好疗效。现对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 症的中医机理进行探讨, 以期能更好地在临床上使 用该方。 1 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探讨 抑郁症的表现以心境低落、 忧愁、 悲伤等情绪异 常为主, 常伴有焦虑、 自责、 幻觉等心理异常, 患者常 感觉精力丧失、 睡眠不佳、 食欲紊乱等, 可见其以情 志不畅而始, 影响心之神明、 脾之运化, 继而气血失 和、 百症从生。而情志之调畅与否与五脏六腑功能 。《内经 》 有五脏主五志之说, 尤 是否正常关系密切 其是五脏中的心主神明、 肝主疏泄, 常常是情志失常 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1. 1 心气虚损多悲伤 《灵枢 ·本神 》 云: “心藏脉 , 脉舍神 , 心气虚则 ” 《素 问·调 经 论 》 也 说: “神 有 余 悲, 实则 笑 不 休。 ” 则笑不休 , 神不 足 则 悲 。 可见心气不足之人易有 “悲伤 ” 情绪 。 而影响到心气不足的原因可以是心 气本虚 , 也可以是 邪 气 扰 心 。 如《灵 枢·天 年 》 曰: “六十岁 , ” 心气始衰 , 苦忧悲 , 血气懈惰 , 故好 卧 。 是说人 至 60 岁 心 气 虚 衰 , 情绪上常出现忧愁悲 · 伤 。 而《素问 至真要大论 》 则有: “太阳之复 , 厥气
抑郁发作 以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 且心境低 落与其处境不相称, 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 至出现木僵, 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 ,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我国抑 郁症的患病率为 3. 86% ,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的 1 项以 l5 个城市为中心的全球性合作研究表明 , 患抑 [2 ] 郁症和恶劣心境者达 12. 5% , 可见抑郁症已经成 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 “郁” “鬱” , “忧愁、 古通 在情志上有 气愤等在心 。《汉书·司马迁传》 : “顾自 里积聚不得发泄 ” 之意 以为身残处秽, 动而见尤, 欲益反损, 是以抑鬱而无 , , 谁语” 是最早记载“抑鬱 ” 一词, 意为“忧愤烦闷 ” 主要表述一种因处境、 遭遇等而引起的忧愁、 烦闷的 情绪, 当时未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故在当时的医著 “抑郁 ” 中尚无 病名。 但《内经 》 中已经有提出七情 “忧 ” 致病、 五脏主五志等理论。尤其是七情中“悲” 情志异常与抑郁症的表现较为相似。 后张仲景在 《内经》 、 “脏躁 ” 理论的基础上所论述的“百合病” “小柴胡汤证” 都与抑郁症极为相似, 为我们治疗 及
凌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1 2 2 冼绍祥 △ , 刘树林 燕,
510405 ;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 510405 )
摘要: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最多发的精神性疾病之一 , 故对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的中医机理进行探讨, 认为抑郁症是以心气 不足、 肝气不疏为主要病机 , 进而影响到脾、 肺、 肾等脏腑功能并可导致气血营卫不和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而甘麦大枣汤可 补益心肝脾肺之气 , 调和气血而精神治 、 悲忧解。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 抑郁症; 脏燥; 病机; 治疗 3250 ( 2015 ) 04039503 中图分类号: R749.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
2015 年 4 月第 21 卷第 4 期 April 2015 Vol. 21. No. 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395
【 理论探讨】
张仲景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探讨
血气少 、 魂 魄 不 得 养 而 致, 甚则会出现癫狂之表 现 。 结合之前对抑郁的病机分析可知 , 这种“喜悲 伤” 的心 境 低 落 主 要 由 心 气 不 足 、 肝气不舒等引 “像 如 神 灵 所 作 ” , 则是肺与肝气不 起, 而“欲 哭” 足、 魂魄不安所致 。 2. 2 肺胃气虚血不和, 善伸数欠不由己 “脏躁” 。“欠 ” 的另一个主要表现为“数欠伸” , “伸 ” 。“欠 ” 为呵欠之意 意为舒臂折腰 与“伸 ” 常 同时而作, 故古人常对两者同时进行论述。 《内经》 “卫欲入营, 认为呵欠是 阴阳相引 ” 而引 , “ ” 。 《 起 善伸数欠 多因肺胃气损引起 如 灵枢·经 “肺手太阴之脉动则小便数而欠, 脉》 就分别论述了 。《金匮要略·腹满寒 胃足阳明之脉动则善伸数欠” : “夫中寒家, ” 疝宿食病脉证并治 》 也说 喜欠。 究其 , , 原因 当是肺胃为营卫生化运行的关键 肺胃气受损 则易出现营卫不和而为欠伸。 悲伤忧思极易影响肺胃气而出现善伸数欠 。如 《灵枢 · : “忧思则心系急, 口问》 说 心系急则气道约, ” 《素问·举痛论 》 。 说: 约则不利, 故太息以伸出之 “悲则心系急, ” 肺布叶举, 而上焦不通, 荣卫不散。 可见, 忧思悲伤心气虚, 虚则心系急, 使气道不利, 营 卫失和, 故需要伸而出之, 欠而和之。 而《素问·至 : “岁厥阴在泉 …… 民病洒洒振寒, 真要大论》 说 善 伸数欠, 心痛支满, 两胁里急, 饮食不下, 膈咽不通, 食则呕, 腹胀善噫, 得后与气, 则快然如衰, 身体皆 ” 重, 则是说邪气由厥阴肝影响中焦脾胃, 而致“善 。 伸数欠” , “脏躁 ” 总之 中所表现的“数欠伸 ” 是悲伤日 久, 肺、 胃气受损、 上中二焦不利、 营卫不和而致。而 结合之前对“喜悲伤欲哭, 像如神灵所作 ” 的分析, 可以得出甘麦大枣汤所治“脏躁 ” 的病机为心肝气 虚, 肺胃受损, 气血营卫不和。 3 甘麦大枣汤的作用 “甘草、 。《神农 甘麦大枣汤由 小麦、 大枣” 组成 。《名医别录 》 本草经》 记载甘草、 大枣皆甘平 谓小 麦甘微寒, 而后世多谓小麦甘平, 可见三药气味皆甘 平, 以 补 益 为 主。 然 补 益 中 其 作 用 又 有 所 不 同 。 《本经疏证》 : “甘草中黄皮赤, , 有云 入脾而兼入心 ” 虽然其善调和诸药, 但其功最擅者应为补益心、 脾之 , 、 气 如炙甘草汤之补心 甘草干姜汤之补脾可知; 又 : “大枣木红生刺, 云 实熟必丹, 詎非全禀火德, 而味 , , 甘性缓 臭 香 又 纯 乎 属 土 以 是 确 为 以 火 生 土 之 : “主心 , 。《神农本经 》 曰 物” 可见大枣亦兼补心脾 , , , , 腹邪气 安中养脾 助十二经 平胃气 通九窍, 补少 , 气, 少津液, 身中不足, 大惊, 四肢重, 和百药 ” 是其 两补心脾、 生津养血作用之详细描述; 小麦感金气而 生、 得木气而长、 至火气通明而成熟, 故《素问·五常 : “升明之纪 …… 其藏心 …… 其主舌, 政大论》 曰 其 : “东方色青, 。 ” 《素问 ·金匮真言论 》 谷麦 则云 入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 年 4 月第 2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396 April 2015 Vol. 21. No. 4
” 《灵 枢·五 邪 》 上行 …… 甚 则 入 心 , 善 忘 善 悲。 也 , 则病心痛喜悲 , 时眩仆 ” 均说明邪气 说: “邪在心 , 扰心而喜悲 。 1. 2 肝气不调善悲怒 《素问 · : “肝风之状, 风论 》 曰 多汗恶风 …… 善 悲, 色微 苍, 嗌 干 善 怒, 时 憎 女 子, 诊 在 目 下, 其色 , 。《灵枢· 青” 是说肝风内动, 会有善悲善怒之表现 : “合折即气绝而喜悲, 根结》 也说 悲者取之厥阴, 视 , 有余不足 ” 是厥阴肝之疏泄失职, 故气绝而喜悲, 可见肝气不调也可出现悲伤之情绪 。 1. 3 悲伤太甚肺气耗 《素问 · :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 玉机真藏论》 曰 , , 矣 怒则肝气乘矣 悲则肺气乘矣, 恐则脾气乘矣, 忧 ” 则心 气 乘 矣, 此 其 道 也。 是 说 悲 伤 则 肺 气 易 动。 《素问 · : “悲则心系急, 举痛论》 也说 肺布叶举, 而上 ” 是说悲伤 焦不通, 荣卫不散, 热气在中, 故气消矣。 易使肺气动而气少。 1. 4 悲哀日久中气伤 《灵枢·本 神 》 : “因 悲 哀 动 中 者, 说 竭绝而失 ” :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 , 生。 又说 魂伤则狂忘不精 ” 是说悲哀久则易伤魂, 而出现神狂、 善忘、 精神疲倦 等表现。悲哀可伤脾胃之中气, 脾胃伤则气血不足, 血气虚不养肝而魂不内守, 故现诸多情绪失调、 精神 失治之表现。 由上可见, 因心气本耗或外邪所伤而心气亏虚 或肝气不调则人易悲伤, 悲伤使肺气动而欲哭。 悲 伤日久中气伤, 中气虚则不能运化水谷, 则易出现精 力丧失、 食欲失常等表现; 肝气不调、 中气不足则气 血不和, 继而肝魂失养、 不守其舍而出现幻觉、 妄想 “失魂” 等 表现。 可见, 抑郁症以心气虚、 肝气不舒 为主, 极易影响肺气及脾胃之气功能, 易出现气血失 和甚则病入于肾而五脏六腑皆摇 。 2 甘麦大枣汤主治病机探讨 甘麦大枣汤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 “妇人脏躁, 脉证并治》 中论述“脏躁 ” 的 喜悲伤欲 ” 可见 哭, 像如神灵所作, 数欠伸, 甘麦大枣汤主之。 “脏躁” 主要由 2 组症状组成, 一为“喜悲伤欲哭, 像 ” , “ ” , 如神灵所作 一为 数欠伸 故对其病机分析当从 这 2 组症状入手。 2. 1 悲伤欲哭非神灵, 心气不足肝气虚 悲伤情绪不由自主或有幻觉等“喜悲伤欲哭 ” “脏躁” , 是 的主要表现, 而这种“与神灵所作 ” 与抑 “心境低落 ” 郁症以 为主, 甚至与“妄想、 幻觉 ” 的特 点相似。 《金匮 要 略·五 脏 风 寒 积 聚 病 脉 证 并 治 》 说: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 , 血气少也 ; 血气少者属于心 , 心气虚者 , 其 人 则 畏, 合 目 欲 眠, 梦远行而精神离 ” 其 散, 魂魄妄行 。 阴气衰者为癫 , 阳气衰者为狂 。 中“邪 哭 ” 即“像 如 神 灵 所 作 ” 之 哭, 是 因 心 气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