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

合集下载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BloomTaxonomy)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BenjaminBloom)及其同事们在195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其目的是构建教育目标对学习者的有效性。

自从它发表以来,它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影响着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将一个教学目标分解成六个层次,逐级提高学习的难度,其中高层次的能力可以有效推动低层次的能力。

它们分别是:记忆(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评价(Evaluating)和创造(Creating)。

记忆(Remembering)指的是学习者能够记住掌握的知识,识别并记住知识的内容和特征,包括位置,名称,定义以及事实等。

学习者在记忆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可以用于理解和应用知识。

理解(Understanding)是指学习者能够以正确的方式理解知识,利用记忆得到的知识来解释和表达物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看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联系,以理解现象的本质,从而能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中。

应用(Applying)指的是学习者能够了解、理解、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能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不同场景中掌握能力。

分析(Analysing)是指学习者能够利用理解和应用的知识,来分析事物,看透事物本质,把握事物的特征,从而找出事物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组织、计划、编制等活动。

评价(Evaluating)是指学习者能够对所学知识和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进行改进和修改,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

创造(Creating)指的是学习者融汇贯通所学的知识,从而运用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出新的内容和产品,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快的发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对于教育者而言,应当合理组织课程的教学进度,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便能引导学生按照课程进度向前推进,以目标分层来调节学习者的学习节奏,由浅入深,由低层次能力推导到高层次能力,从而尽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解析与应用
DOCS
01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简介与发展历程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提出背景与理论依据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是在认知心理学
的基础上提出的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
提出背景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
理论依据
• 布鲁姆(Benjamin Bloom)是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界对教
• 认知心理学:布鲁姆的教学目标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
学目标的关注逐渐增加
分类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强
• 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认知目
• 布鲁姆认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有
调学生的认知发展
标分类的概念
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 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的教学
• 目的是帮助教师更明确地设定教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新兴技术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新兴技术对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影响
•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发展,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提供了新的应用
空间
•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可以结合新兴技术,实现更高效、个性化的教学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新兴技术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利于教育改革的推进
• 教师可以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设定评价标准,更客
•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
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习情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当代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影响

(完整版)NAIT-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学(整理)

(完整版)NAIT-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学(整理)

(完整版)NAIT-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学(整理)1. 前言在教育领域,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它由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提出,并于2001年由之后的研究者进行修订和完善。

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层面,并提供了一个层级结构,以便教育者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使用。

本文将对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学进行整理和总结。

2. 认知领域认知领域是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学的核心部分,涉及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发展。

根据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学的层级结构,认知领域被划分为以下六个层次:- 记忆学生在记忆层次上通过复述、复制或提取信息来记住研究材料。

- 理解学生通过解释、归纳或概括等方式理解研究材料的含义。

- 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

- 分析学生能够分解研究材料,识别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更深入的理解。

- 综合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运用到新的领域。

- 评价学生能够评估研究材料的价值,并能够利用评价结果来指导研究。

3. 情感领域情感领域涉及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根据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学的层级结构,情感领域被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接受学生能够对研究材料表示出关注、兴趣和尊重。

- 反应学生能够针对研究材料做出情感上的回应,如赞扬、喜欢或不喜欢。

- 评价学生能够对研究材料做出评价,并能够解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 组织学生能够将研究材料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和整合。

- 内省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情感反应,并能够调整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4. 技能领域技能领域涉及到学生在实现任务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发展。

根据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学的层级结构,技能领域被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意识学生能够观察和感知问题,并意识到需要采取行动。

- 社会技能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 意志力学生能够保持自律和坚持不懈,以达到个人和群体的目标。

(整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整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对教育领域中目标分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以及分类体系,形成了关于课程目标的若干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设计、实施和进一步研究课程与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

其中,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等人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每一领域内,又细分为若干层次,这些层次具有阶梯关系,即较高层次目标包含且源自较低层次目标。

每一层次又规定了一般(具体)目标。

(一)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布卢姆等人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参见图5-1和表5-1)。

表5-1 认知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最高层次共同性最少最低层次共同性最多图5-1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及其相互关系(二)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布鲁姆的合作者克拉斯沃尔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并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品格形成五级(参见图5-2和表5-2)。

表5-2 情感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最高层次 共同性最少最低层次共同性最多 图5-2 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及其层次结构示意(三)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布卢姆本人并没有编写出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这个领域出现了好几类分类法,目前尚无公认的最好的分类,这里介绍的是辛普森的分类。

他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七级(参见图5-3)。

动作技能的各个层次,也均有各自的一般目标,这些目标可以用一些特殊学习结果和行动的动词加以表示(参见表5-3)。

表5-3 动作技能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最高层次共同性最少最低层次共同性最多图5-3 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加涅五种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分类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完整word版)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docx

(完整word版)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docx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L.W.安德森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读书笔记二〇一〇年一月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1绪论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1.1 需要分类学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

产生如下问题:什么联系?什么影响?什么选择?描述是什么意思?“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

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

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 UML (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1.2 分类学应用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

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2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2.1 目标的结构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2.2 目标的具体性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目标描述( 1)总体目标的功能在于为政策制定者、课程1、总体目标开发人员、教师和人民大众提供长远观点和奋斗口号。

( 2)是当前达不到的某种东西;是为之努力的某种东西,或要成为某种东西。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 ppt课件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 ppt课件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 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 标 准 (Degree) : 规 定 达 到 上 述 行 为 的 最 低 标 准 ( 即 达 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12
有用的结构 –上面的三个层次
层次 分析 综合 评价
13
技能
确定组成部分及其关联程度
- 提示: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
比较
将各部分合成新的整体
- 提示: 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
根据标准判定价值或用处 - 提示: 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 支持
常用学习目标阐述法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ABCD模式
展示
两两交流,互相评议,提出修改建议; 全班交流
• 介绍各自的设计; • 说明学伴的意见。
24
知识可视化工具的应用
借助概念地图将知识点这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 借助思维图将学习目标阐述进行图形化描述。
25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
这个结构对于给问题分类十分有用。 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 必须要拥有知识,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
评价
综合
•王某是如何工作的?
分析 应用
•事情怎样发生的?
领会 知道
7
应用
运用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应用层面问题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安德森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读书笔记二〇一〇年一月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1 绪论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需要分类学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

产生如下问题:什么联系什么影响什么选择描述是什么意思“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

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

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分类学应用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

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目标的结构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目标的具体性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目标描述示例1、总体目标(1)总体目标的功能在于为政策制定者、课程开发人员、教师和人民大众提供长远观点和奋斗口号。

(2)是当前达不到的某种东西;是为之努力的某种东西,或要成为某种东西。

它是一种宗旨或意图,被陈述的目的在于激发想象和给人民提供他们要努力追求的某种东西。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有感这段时间,我们在刘欣主任的引领下,认真学习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由于水平有限,现把我的学习后的粗浅的认知交流如下。

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我们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果,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以上是对该书的分类做详细的介绍,每个主要类别,又都包括若干子类别,也是依次排列的。

这样,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
作者:[美] 安德森等著;蒋小平等译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9.11
ISBN号:5
内容简介: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修订版)》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4本著作之一。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72种分类结果。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完成,表明知识分类学习论思想已被课程、教学和评估专家接受,是科学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精彩书摘:
产生涉及学习者表征问题并提出满足特定准则的假设或解决方案。

问题最初的表征方式经常暗示可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重新定义或表征问题也许提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

当产生超越先前知识和现有理论的范围或约束时,产生就涉及发散思维并且构成所谓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产生这一术语在本章中的使用是狭义的。

理解也要求产生的过程,如在解释,
举例,总结,推断、比较和说明认知过程中都包含产生的过程。

然而,理解的目的大多是收敛的(即为了获得单一意义);相反,属于创造类别的产生其目的则是发散的(即为了获得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产生的同义词是假设。

目标实例及其测评题在产生这一认知过程中,学生必须针对给定的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例如,在社会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多种实用方案,与之对应的测评题是“提出尽可能多的,确保人人都有适当医疗保险的方案”。

为了测评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建立一套与学生共同使用的准则,这些准则也许包括备选方案的数目,各种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等等。

在科学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释观察现象的假设,与之对应的测评要求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假设,用以解释草莓长得特别大这一现象。

同样地,为了判断学生回答的质量,教师应该建立起明确定义的准则,并把这些准则交给学生使用。

最后,在数学课中,目标可能是能够产生出获得某个结果的各种方法,与之对应的测评题为“你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找出那些乘积为60的整数?”上述每一项测评都需要明确的、师生共同使用的评分准则。

测评题型测评产生通常采用构答题,题中要求学生生成备选方案或假设。

构答题的两种传统方式分别是结果试题(consequencestasks)和用途试题(usestasks)。

在结果试题中,学生必须列举某一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例如“如果个人收入税率是固定单一的而不是累进的,结果会怎样?”在用途试题中,学生必须列举某一对象的所有可能用途,例如,“互联网有哪些可能的用途?”选择题型几乎不可能用于产生认知过程的测评。

前言/序言:
虽然本分类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分类观——也许为许多读者所初见,但它却是一个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分类框架的修订版。

本前言为那些不熟悉《手册》的读者提供一些关于原版编写以及本书修订过程的背景情况。

1948年,一群高校的考试负责人出席了在波士顿举行的一次非正式会议,他们认为,一个将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分类的标准框架可以促进测验试题、测验步骤以及测验理念的交流。

这些考试负责人分别负责为自己学校本科各课程的综合考试出题、施测、评分和报告结果。

由于开发好的选择题十分耗时,因此,这些考试负责人希望通过推动试题交流来大大节省试题开发的劳动。

他们提议确定标准术语,以清楚地表明试题的测验意图。

这些标准化术语的含义来源于一套严格定义的类别及其亚类别。

任何教育目标,任何测验试题都可以归纳到这些类别和亚类别中,因此任何测验题都可以被归类。

起初,这一分类框架仅限于将主要的教学、认知目标分类。

原版编写小组始终认为该分类框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它既不完美,也不是最终结果。

实际上,最初只有认知领域的框架被开发出来,情感领域的框架则是后来才开发的(Krathwohl,Bloom,andMasia,1964)。

尽管辛普森(Simpson,1966)和哈罗(:Harrow,1972)提出过动作技能领域的框架,原版编写小组却从来没有提出过。

此外,原版编写小组成员普遍担心分类体系会导致思想僵化,窒息新框架的发展。

《手册》出版以来,大量相异分类框架的出现表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本书完整版中的第十五章汇集了19种这些相异框架。

大约在1971年,布卢姆在一张备忘便条中写道:“理想情况下,每门主修科目的领域都应该有符合该领域语言的目标分类系统——它更详细,更接近于该领域专家的独特语言和思维,恰当地反映该领域的教育分支和水平,在合适的情况下,它可以具有新的类别及类别的合并与删除。

”[一张布卢姆手写的便条指引读者去查阅由布卢姆、黑斯廷斯和马达斯撰写的著作(Bloom,Hastings,andMadam,1971),该著作说明分类体系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适应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期望,至今仍然期望,当教育发展了,当不同领域的教育者使用分类体系时,当新知识为修订分类体系提供了基础时,就应当对分类体系作相应的修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修订版是迟到的,但也是预期之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