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实施办法
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方案范文

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方案范文一、引言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是组织对违纪、违法人员进行教育和改造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本文将就处分人员回访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目的处分人员回访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与违纪、违法人员的面对面交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对他人、社会和自己造成的伤害,从而引发他们的内省、忏悔和悔改的动力。
同时,通过回访教育,让他们了解到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激发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内容1. 了解情况:回访教育前,应事先了解处分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及其影响,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 深入交流:通过与处分人员的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内心感受和改造意愿,引导他们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认识到错误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
3. 知识普及:针对处分人员的具体问题和需求,向他们普及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等相关知识,增强他们对法律和社会规范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4. 心理疏导:通过倾听和关怀,帮助处分人员排解负面情绪、化解心理障碍,重建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5. 激发动力:通过与成功改造人员的交流,让处分人员了解到改造的可能性和前景,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改造、重新融入社会的动力。
四、方法1. 面对面交流:通过与处分人员的亲密接触,展开真诚而深入的交流,建立起对话的信任基础。
2. 倾听与引导:倾听处分人员的心声,理解他们的苦衷,引导他们思考和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到改造的方向和路径。
3. 个案分析:通过分析成功改造人员的案例,让处分人员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和启示。
4. 角色转换:借助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处分人员站在受害者、社会大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5. 资源整合: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为处分人员提供培训、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五、总结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与处分人员的面对面交流,旨在引发他们的内省、忏悔和悔改的动力,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内容

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回访教育可以帮助受处分人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并重新融入社会。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调查研究在进行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之前,首先需要对受处分人员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受处分原因、家庭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回访教育方案。
二、心理疏导受处分人员在受到处分后可能会有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帮助受处分人员排解负面情绪,重新树立自信。
三、法律教育受处分人员可能对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误解或不清楚,需要进行法律教育。
通过法律专家的讲解,让受处分人员了解自己的违法行为,认清法律的底线,提高法治意识。
四、职业技能培训为了帮助受处分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提高就业能力,可以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让受处分人员学习新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改变。
五、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受处分人员亲身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参与志愿活动、公益活动等,让受处分人员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心理矫正受处分人员可能存在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矫正。
通过心理治疗、行为辅导等方式,帮助受处分人员逐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和心态,提高自律意识。
第二篇示例: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是组织对被处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的过程。
通过回访教育,可以帮助被处分人员认识自己的错误,反思自身行为,改进不良习惯,重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回访教育中,应该注重情感沟通、心理抚慰和行为引导,帮助被处分人员重新融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回访教育应该注重情感沟通。
被处分人员可能因为受到处分而感到挫败、失落和绝望。
他们可能面临着同事的嘲笑、领导的不信任和家人的责备,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方案

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工作,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和《塔城地区纪委关于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回访教育的目的意义开展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是全面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对犯错误党员干部的教育延伸到党政纪处分之后,切实帮助犯错误党员干部提高认识和改正错误,为化解消极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保障。
二、回访教育的主体、对象及时间1、回访主体。
回访教育工作由县纪委和各镇纪委、县直部门纪委(纪检组)按照干部管理和审批处分权限组织实施。
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具体负责开展回访教育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2、回访对象。
中国共-产-党党员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人员;监察对象因违反政纪受到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人员。
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党员干部不予回访。
3、回访时间。
根据所受处分,应在处分期限内开展回访教育,处分期满则将其纳入正常的教育范围。
回访教育期限:受到党内警告或行政警告的党员干部为半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党员干部为一年;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行政撤职处分的党员干部为二年。
回访教育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
三、方法和步骤(一)精心准备1、开展回访教育前,由实施单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回访教育工作,回访教育小组人员可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工会等部门(科室)中选派。
2、回访教育小组成员应熟悉回访教育对象的违纪案情和与案情相关的政策法规,精心制定回访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访谈活动。
3、及时向受处分党员干部单位通报开展回访教育活动的日程安排,必要时邀请单位相关领导及纪检监察干部共同参加回访教育工作。
(二)组织实施回访教育小组应由二人或二人以上组成,通过走访受处分党员干部及其家属、与发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座谈等方法,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实施方案

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实施方案嘿,咱来说说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实施方案这事儿啊。
你想啊,一个人犯了错,受了处分,就像一棵小树长歪了点儿。
那咱可不能就这么不管了呀,得想法子把它扶正不是?回访教育呢,就好比是给这棵小树松松土、浇浇水、施施肥。
咱得带着关心和爱护去,不能一上来就凶巴巴的。
要像朋友一样,和他们好好聊聊,问问他们最近咋样啦,心里咋想的呀。
咱得让他们知道,受处分不是世界末日呀,这反而是个成长的机会呢!这就好像走路摔了一跤,咱不能就趴在那儿不起来了,得拍拍土,继续往前走不是?你说,要是没人去回访教育,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被抛弃啦?那可不行呀!咱得让他们知道,组织还是关心他们的,还等着他们重新站起来,好好干呢!比如说,咱可以找个轻松的环境,一起喝杯茶,慢慢唠唠嗑。
别整得那么严肃,不然人家都不敢说话啦。
就问问他们,对自己犯的错认识得咋样啦,以后打算咋改正呀。
这过程中可不能着急呀,得有耐心。
就像教小孩子走路,得一步一步来。
要是他们有点小进步,那可得赶紧表扬表扬,给他们鼓鼓劲。
而且呀,咱不能光说不做。
要是他们有啥困难,咱得想办法帮忙解决呀。
比如说工作上遇到难题了,咱就帮着出出主意,找找资源啥的。
回访教育也不是一次就完事儿了,得经常去看看。
就跟照顾花儿似的,得时常关注着。
看看他们有没有真的改变,有没有真的成长。
你想想,要是通过咱们的努力,这些受处分的人能重新变回那个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人,那多有成就感呀!这就像看着自己种的花儿开了,心里那个美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回访教育,这可是能让人重新找回信心、找回自我的好办法呢!所以呀,咱得认真对待,用心去做。
让那些受处分的人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咱们呢!这就是咱要做的事儿,咱得做好,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都能重新走上正轨,为咱们的大事业贡献力量呀!。
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受处分人员回访情况

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受处分人员回访
情况
一、实施方案
1.确定回访对象:对于已经受到某项纪律处分的人员,将其列
为回访对象,并根据情况确定回访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2.制定回访计划:制定合理的回访计划,考虑到回访对象的实
际情况,例如:回访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等。
3.明确回访目的:回访目的是引导受处分人员正视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其行为对组织、群体和个人造成的损失,同时加强其纪律观
念和道德意识,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纪律自律意识。
4.制定回访课程:制定一套系统的回访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反
思自己的错误行为、承认错误、反省和认错、吸取经验教训、转变
观念、培养新的行为习惯、改正错误等等。
5.回访过程的记录:回访过程中的讲话、交流、互动的内容,
要记录在案,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组织单位,以便加以
纠正。
6.持续监督:回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直跟踪监督
回访对象的表现,及时处理问题,完善回访教育计划,建立长效机制。
二、受处分人员回访情况
1.回访时间和方式。
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方案受处分人员回访记录

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方案受处分人员回访记录实施方案:1. 设立回访教育小组: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组成一支小组,负责开展受处分人员的回访教育工作。
2. 制定回访教育计划:根据受处分人员的情况和具体需求,制定一份回访教育计划,包括回访时间、内容、方式等。
3. 预约回访时间: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前预约受处分人员的回访时间,确保双方都能按时参与。
4. 开展回访教育活动:在回访教育活动中,可以采取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在线访谈等方式,与受处分人员进行交流和互动。
5. 记录回访情况:在回访教育过程中,记录受处分人员的回答、表现、意见等内容,形成回访记录。
6. 提供必要辅导和指导:在回访教育过程中,根据受处分人员的情况和需求,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7. 汇总统计回访数据:定期汇总和统计受处分人员的回访数据,分析回访效果和问题,为改进回访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受处分人员回访记录示例:回访时间:2022年5月15日回访对象:张某(原因:违反工作纪律)回访内容:1. 对张某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访谈,询问其违纪行为的原因和态度。
2. 张某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违纪行为表示了悔过之情。
3. 与张某讨论了违纪行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形象带来的影响,并帮助他认识到了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4. 对张某进行了必要的辅导和指导,提醒他在今后工作中要严守纪律,认真履行职责。
5. 张某对回访教育表示了感谢,表示会深刻反思并严格要求自己。
回访人员:XXX(部门负责人)备注:张某的回访情况良好,表现出了积极的改进态度和意愿。
根据回访情况,建议继续关注张某的工作表现,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
受处分处理人员的回访教育办法

受处分处理人员的回访教育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受处分处理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根据《中国共产党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具体办法。
第二条贯彻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强化教育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发挥回访教育作用,重燃干事创业积极性,化压力为动力,从“有错”变“有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受处分处理,是指因违规违纪违法、失职失责失范受到处分,以及因轻微违纪违法问题受到诫勉等处理。
第二章回访教育第四条回访教育相关部门。
(一)按照“谁处分处理,谁牵头回访”的原则,牵头部门对受处分处理人员进行梳理排摸,确定回访对象名单,拟定工作方案及分工,征求对方意见。
(二)成立联合回访工作组,根据回访对象的处分处理档次、职务层级、管理权限等情况确定回访工作组成员;(三)共同开展回访,发挥双方在人员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作用,释放严管厚爱叠加效应;(四)回访后由牵头部门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共同出具回访教育情况报告和回访对象综合评估表。
第五条下列人员应当作为回访教育的重点对象:(一)受到处分处理后仍在重要岗位任职的人员;(二)因问责受到处分处理的人员;(三)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等纪律处分,降级、撤职等政务处分,或受到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人员;(四)受到处分处理的年轻人员;(五)其他需要进行回访的受处分处理人员。
第六条坚持把政治思想工作贯穿回访教育全程,突出精准施策,找准思想根源,对受处分处理人员耐心说明解释,悉心疏导排忧,鼓励重燃工作激情,促进奋发有为。
第七条回访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了解受处分处理人员所在单位落实日常教育管理情况;(二)了解受处分处理人员改正错误、廉洁自律、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三)听取受处分处理人员对所犯问题的认识和所受处分处理的意见,了解其工作、生活及合法权利保障等情况;(四)检查、了解处分处理执行情况;(五)其他需要实施的工作。
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方案范文

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方案范文为进一步规范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工作,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和《塔城地区纪委关于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回访教育的目的意义开展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是全面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对犯错误党员干部的教育延伸到党政纪处分之后,切实帮助犯错误党员干部提高认识和改正错误,为化解消极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保障。
二、回访教育的主体、对象及时间1、回访主体。
回访教育工作由县纪委和各镇纪委、县直部门纪委(纪检组)按照干部管理和审批处分权限组织实施。
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具体负责开展回访教育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2、回访对象。
中国共-产-党党员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人员;监察对象因违反政纪受到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人员。
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党员干部不予回访。
3、回访时间。
根据所受处分,应在处分期限内开展回访教育,处分期满则将其纳入正常的教育范围。
回访教育期限:受到党内警告或行政警告的党员干部为半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党员干部为一年;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行政撤职处分的党员干部为二年。
回访教育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
三、方法和步骤(一)精心准备1、开展回访教育前,由实施单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回访教育工作,回访教育小组人员可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工会等部门(科室)中选派。
2、回访教育小组成员应熟悉回访教育对象的违纪案情和与案情相关的政策法规,精心制定回访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访谈活动。
3、及时向受处分党员干部单位通报开展回访教育活动的日程安排,必要时邀请单位相关领导及纪检监察干部共同参加回访教育工作。
(二)组织实施回访教育小组应由二人或二人以上组成,通过走访受处分党员干部及其家属、与发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座谈等方法,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实施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切实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及时了解掌握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动态,做好挽救和帮助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监察机关审理政纪案件的暂行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回访教育原则
(一)惩处与教育相结合,重在教育的原则;
(二)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统筹安排,分级负责的原则;
(四)组织教育与受处分人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回访教育对象:
回访教育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实施,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帮教责任人。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年被回访人员,下列人员应当进行回访教育:(一)受处分人系同级党委、政府管理的党员干部(除开除党籍处分以外);
(二)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党员;
(三)受政纪处分后尚未解除处分的人员;
(四)受党纪处分后仍在村级领导班子任职或受党纪、政纪处分后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任中层以上职务的人员;
(五)因犯失职类错误而受处分的党员干部;
(六)其他有必要进行回访教育的人员。
三、回访教育内容
(一)听取被回访人对所受处分的意见及对所犯错误的认识、吸取的教训和处分后的整改情况;
(二)对被回访人提出的有关其本人处分方面的问题进行答复;
(三)了解被回访人所在单位干部群众对其认识和改正错误及思想、工作等方面情况的反映和评价;
(四)了解被回访人受处分后各级组织对其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和纪律惩戒的落实情况;
(五)对被回访人进行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
(六)做好被回访人的思想教育和相关疏导工作。
四、回访教育的程序和方法
(一)回访教育前纪检监察组织应指派回访教育人员,拟定回访要点;
(二)回访教育时可采用找被回访教育人谈话、请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对被回访教育人进行民主测评、个别座谈了解等形
式进行;
(三)回访教育后应及时填写《回访教育情况记录表》,并将回访教育情况反馈给被回访教育人所在单位(部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实施的回访教育在回访结束后,应及时将《回访教育情况记录表》报区纪委监察局案件审理室备案;
(四)回访教育材料应及时归入案件审理工作档案。
其中,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存入恢复党员权利卷宗;公务员受行政处分的,存入解除行政处分卷宗。
五、回访教育具体要求
(一)开展回访教育,应当由二名以上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进行;
(二)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必须每年回访教育一次;
(三)受开除党籍处分的,由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回访教育;
(四)受行政记大过以下(包括行政记大过)行政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必须回访教育一次;
(五)受行政降级和撤职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必须每年回访教育一次;
(六)回访教育情况可作为受处分人员恢复党员权利或解除
行政处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