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地面安全

合集下载

放行人员培训考试题集(基础三)汇总

放行人员培训考试题集(基础三)汇总

放行人员培训考试题集(基础三)汇总放行人员培训考试题集(三)1.适航证件是()的凭证。

A 合法经营B 合法资格C 具有法律效力2.适航部门通过和颁布各种证件来检验民用航空企业()要求地程度。

A 营业和符合适航规定B 执法和符合标准C 知道企业行为使其符合航空法3.适航部门代表()行使管理权力。

A 民用航空局B 国家C 国务院4.适航证有效期满前()或该航空器完成年检后,航空器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向本地区适航部门申请新签发适航证。

A 三个月B 二个月C 一个月5.持续适航管理地宗旨是()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地发展。

A 加强行之有效地规章使其维修企业内部自身管理的完善和有效运转。

B 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C 加强法制管理,使维修企业适应航空运输业地发展。

6.合格的维单位必须符合()要求。

A “六三”B “四三”C “五三”7.对某一维修单位地年度检查应每一个12个月进行一次,最长不能超过()。

A 24个月B 15个月C 18个月8.持续适航管理是对()地控制。

A 设计、制造、使用、维修B 使用、维修C 设计、制造9.适航指令是总局授权适航司对民用航空产品颁发的强制指令要求,内容涉及飞行安全,如不按规定完成有关的航空器将()。

A 适航B 不适航C 保留故障继续飞行D 主管工程师批准后飞行10.适航标准是政府要求航空公司强制执行的()标准。

A 最低使用B 最高使用C 可自行更改的D MMEL11.关于航空器的适航指令()。

A 营运人必须完成中国民航总局的适航指令B 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指令必须由营运人的维修单位执行C 所有适航指令由维修单位视情执行D 所有适航指令由营运人根据自己的能力视情完成12. 适航管理的两个阶段为()A 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B 适航标准管理和适航审定管理C 适航证件管理和航空器管理D 以上都不对14.合格的维修单位应建立()A 质量控制、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三个系统,质量控制系统必须具有质量否决权B 培训教育、工程技术、质量技术C 质量控制、培训教育、工程技术D 培训教育、工程技术、生产管理15.持续适航管理的三个要素()A 维修人员、维修机构、飞行人员B 维修机构、航空器、维修人员C 营运人、维修厂、航空器D 营运人、飞行员、维修人员17.直接从事民用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维修操作的维修人员要求取得什么证件()A 维修人员执照B 维修人员上岗证C 维修检验人员执照D 上述三证均应取得18.适航管理的目的是()A 保障民用航空安全B 维护公众利益C 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D 上述三个都是19.适航年检是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评价,其核心()A 是年检所有适航法定文件的完整有效性B 是检查航空器技术状态C 是检查AD和SB通告在航空器上的执行情况D 是检查所有适用的法定技术文件的完整有效性及其在被检查航空器上落实情况,进而分析评估这种状态对航空器适航性可能造成的影响20.适航性这个词的产生是由于()的需要A 理论和学术研究B 设计、制造航空器C 维护公众利益的民航立法21.我国民用航空的适航管理的宗旨是()A 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B 安全、正点、低耗C 保障民航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22.民用航空器必须具有民航颁发的(),方可放行A 生产许可证B 适航证C 型号合格证23.加装或改装已取得适航证的民用航空器,必须经()批准A 原生产厂家B 航空器使用单位的最高领导C 民航局24.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规定由()指定A 国务院B 民航局C 适航司25.维修活动中的事故和差错分为()A 重大维修事故、一般维修事故B 特大维修事故、维修事故征候C 维修严重差错、维修一般差错D 上述三个都是28.飞机的实用装载包括()A 机组、燃油、乘客、货物B 机组、燃油、滑油、固定设备C 机组、乘客、燃油、滑油、货物、固定设备D 机组、动力装置、燃油、滑油、货物、乘客29.飞机的最大全重为()A 飞机空重加上机组、最大燃油、货物、行李B 飞机的空重加上机组、乘客、固定设备C 空重加上使用装载30.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一次特别检查,以判明飞机结构无损伤()A 日常检查B 100小时检查C 重着陆检查D 年检31.可用件、代修件和报废件()A 可以混放在一起B 要挂牌区分后放在一起C 不要挂牌,但要隔离D 要挂牌区分并严格隔离32.飞机的故障或缺陷,不能在下次起飞前排除,又对飞机的适航性和放行安全无影响,并经批准短期推迟修复的项目,称为()A 保留故障项目B 保留工作项目C 超出规定项目D 未处理项目33.故障保留是指()A 飞机的某一系统中出现故障,一时不能排除B 飞机某一系统中出现故障,因时间和条件限制不能排除C 飞机某一系统出现故障,因时间和条件限制不能排除,但不影响放行安全或降低飞行,并符合要求。

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中国民航维修网

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中国民航维修网

ICS 49.100V 55备案号:MH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维修设施第XX 部分:航空器维修机坞Maintenance for civil aircraft -Ground maintenance facilities -Part XX: Aircraft Maintenance Dock(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9.7)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发布前言MH/T 3012《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维修设施》分为以下XX个部分:——第1部分:维修机库;——第2部分:喷漆机库;——第3部分:发动机修理作业场所;——第4部分:机械附件修理作业场所;——第5部分:电子附件修理作业场所;——第6部分:电器附件修理作业场所;——第7部分:电瓶充电修理作业场所;——第8部分:高压气瓶修理作业场所;——第9部分:氧气附件修理作业场所;——第10部分:紧急救生设备修理作业场所;——第11部分:机械加工作业场所;——第12部分:电镀作业场所;——第13部分:热处理作业场所;——第14部分:喷砂、喷丸作业场所;——第15部分:计量检测实验室;——第16部分:灭火瓶维修作业场所;本部分为MH/T 3012的第xx部分。

MH/T 3012是民用航空器维修的系列标准之一。

下面列出这些系列标准的名称:——M H/T 3010《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M H/T 3011《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M H/T 3012《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维修设施》;——M H/T 3013《民用航空器维修职业安全健康》;——M H/T 3014《民用航空器维修航空器材》。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标准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维修设施第XX部分:航空器维修机坞1.范围MH/T 3012的本部分规定了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维修机坞及相关附属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民用航空飞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探讨

民用航空飞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探讨

民用航空飞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探讨摘要:民航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能力的支持,各种风险亦高于其他行业,同时,也关系到民生和社会发展,所以安全是重中之重,这是民航进一步发展的前提,维修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飞行,因此民航企业提高维修质量刻不容缓。

然而,近年来,国际航空安全事故数量逐年增加,这也使得航空公司更加注重维修质量。

同时还打造了维修质量评价表,提高了飞机飞行的安全性,让人们更加信任航空公司,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民用航空飞机;维修过程;安全管理前言:在民航飞机维修过程中,由于涉及环节多、技术性强,维修人员有必要全面加强对整个维修过程的控制,以便及时检查和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或问题。

目前,民航飞机维修过程中仍存在过程控制不足、相关控制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民航飞机维修的整体效能。

因此,加强民航飞机维修过程安全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民航飞机维修管理的意义和方法民航企业在航空运输经营期间,既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航空运输安全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把安全管理放在表面,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吸纳高素质的安全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不仅如此,为了保证安全飞行,民航企业还必须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案,并找到解决事故的办法。

民航企业要重视飞机的飞行安全和运行管理,加大基础投入,保障飞机维修和消除隐患。

同时要积极建立完善的航天器维修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时避免飞机故障的发生,这也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航空运输的具体要求。

在民用飞机维修管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常规维修和预防性维修。

例行维修是指民用航空器维修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即通过定期对航空器进行维修检查,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定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部件或使用寿命。

预防性维修是指在飞机设备发生故障前,提前进行一系列的维修工作,通过系统的检查、设备测试和更换,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故障,也是保证飞机设备处于规定状态的常用处理方法。

民航国标标准目录

民航国标标准目录
MH/T 5104-2006
民用机场服务质量
35
GB/T 18764-2002
民用航空旅客运输术语
36
GB/T 18360-2007
公共航空运输服务质量评定
37
GB/T 16177-2007
公共航空运输服务质量
38
MH 2001-2008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征候
39
MH 2003-2000
飞行校验规则
MH 7008-2002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46
MH/T 7009-2002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医学调查技术规范
47
MH/T 7010-2003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检查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48
MH 7011-2003
民用航空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49
MH 7012-2004
民用航空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国标类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01
MH/T 0001\2\3-1997
民航标准编写规定
02
MH/T 0004-1995
航空标准体系表
03
MH 0005-1997
民用航空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
04
MH/T 0006-1995
民用航空科学技术信息分类与代码
05
MH/T 0007-1995
民用航空教育信息分类与代码
68
MH/T 4002.1-1995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1部分:短波单边带设备技术要求
69
MH/T 4002.2-1995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2部分:短波单边带设备维修规范

直升机除冰手册

直升机除冰手册

直升机除冰手册1简述与适用范围:1.1简述:执行航线维修或定期维修的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本手册的规定。

1.2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所有维修人员。

2.依据文件:2.1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MH/T3011.19-2006 “民用航空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AC-121-50《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

3.定义:3.1地面结冰条件:一般情况下地面结冰是指外界大气温度在5℃以下,存在可见的潮气(如雨、雪、雨夹雪、冰晶、有雾且能见度低于1.5公里等)或者在跑道上出现积水、雪水、冰或雪的气象条件,或者外界大气温度在10℃以下,外界温度达到或者低于露点的气象条件。

3.2除冰:是指除去飞机表面附着的霜、冰、雪,以提供清洁外表的航空器的工作程序。

3.3防冰:是指提供在限定期间内防止飞机的某些表面形成霜、冰和积雪的保护措施的预防程序。

3.4保持时间:是指除冰/防冰液可以在飞机保护表面防止形成霜、冰和积雪的预计时间。

4.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4.1在地面结冰条件下,飞行机组必须在起飞前通过航空器外部检查确认主悬翼、尾桨、发动机进气道及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是否附着冰冻污染物,以确定航空器的状态是否适合安全飞行或者需要执行除冰/防冰程序。

确定飞机是否存在冰冻污染物的最终责任人是机长。

4.2当起飞前航空器外部检查是由经过培训并具有检查资格的地面人员完成时,在起飞前机长应当确认其完成了检查,并确定航空器的状态是否适合安全飞行或者需要执行除冰/防冰程序,必要时还应当进行补充检查确认(如检查者怀疑但不能确认是否为冰冻污染物、反映飞机表面潮湿等情况)。

4.3飞行前实施航线维修任务时,维修人员应当检查主悬翼、尾桨、发动机进气道及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是否附着冰冻污染物,发现或者怀疑有冰冻污染物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通报机长。

5结冰条件下的起飞限制:严禁在已知有结冰的情况下进行飞行5.1除非满足下述情况,否则任何人不得起飞或者要求起飞:5.1.1附着在主悬翼、尾桨、风挡、动力装置及空速、高度、爬升速率、飞行姿态等仪表系统上的霜、雪或者冰已经被清除;5.1.2附着在安定面及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的冰、雪或者霜已经被清除;5.2经局方批准,在油箱处的机身下方区域有霜的情况可以起飞,但必须由型号合格证持有人明确允许此种运行,并且制造厂家提供的手册应当说明如何保证此种运行的安全。

MS02.023飞机地面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MS02.023飞机地面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飞机地面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2 依据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23-2006《民用航空器地面设备的安全技术规范》3 术语3.1航空器维修梯架用于维修航空器的大型维修机坞、中小型工作梯及液压升降工作台。

3.2机坞维修或维护航空器的大型工作平台。

3.3平台为工作人员通行、检修所提供的高于基本面的水平场所。

3.4固定式钢直梯固定在维修梯架上与水平面垂直的钢梯。

3.5固定式钢斜梯固定在维修梯架上与水平面倾斜的钢梯。

3.6固定式防护栏杆沿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敞开边缘固定安装的防护设施。

3.7限位装置用于停止梯架局部运动来限定其工作范围的装置。

3.8专用吊具起吊航空器部件的吊梁、自起吊装置、吊环及吊索。

3.9额定工作载荷在正常工作条件及吊具保持完好的性能状态前提下,允许吊具承受的最大质量或拉力。

3.10负荷试验将预定的、大于极限工作载荷的力施加于吊具以测定其是否符合要求的一种非破坏性拉力试验方法。

3.11试验载荷在实施负荷试验时施加的标准拉力。

3.12安全系数最小破坏载荷与额定工作载荷的比值。

4 维修梯架安全技术规范4.1 安全基本要求4.1.1飞机维修梯架应具有较高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

4.1.2飞机维修梯架应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可靠性,适应相应工作环境。

4.1.3在露天恶劣气候环境使用或放置的工作梯架,应具备一定的抗风能力和可靠的锁定装置。

4.1.4移动式工作梯架应具备操作简便、灵活、可靠的刹车、限位、锁定等安全装置。

4.1.5工作台的宽度和长度均不应小于650mm,底座的宽度应不小于高度的1/2,且最小值不应小于400mm。

旋转脚轮只能用于登梯一侧。

4.1.6在与飞机可能接触部位应有用橡胶材料制造的防撞缓冲垫。

4.1.7平台铺板应采用坚固且经防滑处理的材料,铺板应平整,不应有扭曲、翘曲等缺陷,间隙不大于6mm。

4.1.8对于允许人员或车辆通过的区域,应防止从工作梯上掉下零件或工具。

民航地面车辆与航空器安全

民航地面车辆与航空器安全

民航地面车辆与航空器安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航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内民航机场由十多个发展到近244 个(截止2013 年底),民航飞机数量达到2179 架(截止2013 年底),民航地面车辆(在民航150 号令中统称为民航专用设备,在机场行业一般称为地勤车辆或特种车辆)等由原来依靠进口,逐步发展到大部分由国产设备替代,可以讲国产民航地面车辆已成为国内机场主力,随着国产地面保障车辆增多,对飞机构成潜在危险也有所加大,主要表现为:车辆刮碰航空器(飞机)。

本文仅叙述作业车辆类(即本文下面涉及的各种车辆)造成的刮碰航空器事故,其它车辆因很少在停机坪内行驶,导致的刮碰航空器事故不在本文范围内。

因此如何减少地面保障车辆对飞机构成的渐在危险,应是生产地面保障车辆厂家非常重视的问题。

民航地面车辆是指在停机坪、场道直接或间接对飞机提供各种服务的车辆,根据用途大致可分为载客类、运送货物类、飞机保障类。

载客类主要有旅客登机桥、客梯车、机场摆渡车、残疾人登机车。

运送货物类主要有食品车、升降平台车、行李牵引车、垃圾车、皮带传送车。

飞机保障类主要有飞机牵引车、清水车、污水车、飞机加油车、飞机除冰车、空调车、气源车、充氧车、电源车以上民航地面车辆对飞机产生潜在危险等级是不同的,根据对飞机产生潜在危险的大小,可将它们划分为A类和B类,A类是直接接触飞机作业的车辆,它们经常与飞机接触,发生撞机、刮伤飞机概率相对较高,B类是在飞机周围进行保障作业车辆。

它们与飞机有一定距离,发生撞机、刮伤飞机概率相对较小。

A类车辆中有登机桥、客梯车、食品车、飞机牵引车、升降平台车、皮带传送车、垃圾车、残疾人登机车等。

这类车辆从发生安全事故分析来讲,一是车辆本身产生故障,主要有行车制动器失灵,作业装置(伸缩装置)失控而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车辆超速(如:车辆靠近航空器时的速度不得超过3km/h)、人为失误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MH 314586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第3单元 地面维修设施 第86部分 维修设施照明

MH 314586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第3单元 地面维修设施 第86部分 维修设施照明

MH 3145.86-2001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第3单元地面维修设施第86部分维修设施照明IQ; 49.100V 55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3145-2001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岛也intenance standards for civi1 airα'aft2∞1-07-11 发布 2∞1-12-01 实施申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1(习 49.100V 55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3145.71--3145.88- 2001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第3单元:地面维修设施Maintenawse standards for civil aircraft Unit3-Ground maintenance facilities 2001一07一11发布 2001一12一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 .bzfxw4>> ?ICS 49.100V 55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h任王 3145.71--3145.88--2001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第 3 单元:地面维修设施Maintenance standards for civil aircraftUnit3 :Ground maintenanc巳 facilities2001-07-11 发布 2001-12 一 01 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前我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已经走过了八年多的路程。

八年多来,逐步剥离了;政企合一;的格局,从传统的直接管理转向了科学的间接管理,从人治转向了法治,从治标转向了治本。

八年多的实践说明,适航管理的本质在于把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纳人有序的工作之中,形成一整套有规则的运动体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公布和施行,我国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八年多的历程证明,我们经历并完成了一次重大的转变。

首先是建立了适航管理机制,强化了政府管理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地面安全
Maintenance for Civil Aircraft - Grand Safety 2006 -12 -08发布2007 -04 -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
1-02民用航空器的维修放行
1-03民用航空器的试飞
1-04民用航空器的在经停站发生故障的处理
1-05民用航空器维修事故与差错
1-06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工作单的,编制
1-07民用航空器,季节性工作
1-08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技术档案1-09明儿航空器维修记录的填写
1-10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行为规范1-11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
1-12维修人员与机组联系的标准语言1-13民用航空器地面维修设备
1-14民用航空器外表清洁
1-15民用航空器舱内清洁
1-16民航器发动机清洗2-34民用航空器的顶升
2-35民用航空器的地面试车
2-36民用航空器的操作面试验
2-37民用航空器的加油和抽油
2-38民用航空器部件的吊装
2-39民用航空器地面溢油预防和处理2-40机坪防火
2-41民用航空器局部喷漆,客舱整新和焊接
2-42地面消防设施维护使用和管理
2-43红色警告标记的使用
2-44民用航空器地面紧急援助
2-45民用航空器燃油箱的维修
2-46民用航空器座舱地面增压测试
2-47民用航空器燃油沉淀物的检查
2-48民用舱
注:不知红色部分时间是否需更改,均按图示时间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