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酸碱中和反应说课
人教版酸碱中和反应说课ppt课件

;.
13
探究1:
(二)活动探究 层层推进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
(1)
(2)
目的:激发学生新一轮思维碰撞和求知欲。
;.
14
(三)实验探究 互动学习
探究2:
HCl
NaOH 和
之间会发生反应吗?
猜想: 实验药品:①无色酚酞试液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PH试纸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
;.
15
(三)实验探究 层层推进
;.
2
1
教材分析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
3
鲁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
学科价值
认知价值
核心地位 承上启下
宏观认识微观认识
(一)地位和作用
;.
4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知道酸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理解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1. 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b c
OH-和H+哪去了?
a
;.
V(NaOH)
17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钾和 硫酸反应
2、氢氧化钙和 硝酸反应
3、氢氧化钠和 硫酸反应
2KOH + H2SO4 == K2SO4 + 2H2O Ca(OH)2 + 2HNO3 == Ca(NO3)2 +2 H2O 2NaOH+H2SO4 == Na2SO4 +2H2O
;.
9
分组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获得新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个人体验 式的学习方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碱中和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包括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理解有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增加实验操作的指导,使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课后,我将通过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1.针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讲解。2.对实验操作不熟悉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3.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以下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1.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通过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使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2.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使学生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3.中和反应的判断:通过讲解判断酸碱中和反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酸碱中和反应。4.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通过讲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实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
2.教学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判断酸碱中和反应。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希望通过实验探究来掌握化学知识。然而,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拖延、不够主动等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
(二)学习障碍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课程大纲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和离子方程式。
中和反应过程中的能量 变化。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案例分析。
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
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概述
酸和碱的定义
酸
在化学中,酸是一种物质或一种溶液,它能够给予氢离子(H+) 来形成水合离子。酸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气味。
碱
碱是另一种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它能够接受氢离子(H+)来形成 水合离子。碱通常具有苦味和涩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原理,了 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 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培养化学思维
通过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培 养化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下节课的展望与期待
02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处理酸性 废水、制造肥皂和洗涤剂等。
03
中和反应实验演示
实验准备
实验器材:烧杯、滴 定管、量筒、搅拌器 、酸溶液、碱溶液、 指示剂。
实验环境:实验室。
实验材料:记安全。
01
02
将酸溶液和碱溶液分别倒入不同的烧杯中。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80%
制药
在制药过程中,中和反应是常见 的化学反应之一,用于制备药物 。
100%
化工生产
在化工生产中,中和反应可以用 来合成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80%
废水处理
通过中和反应可以调节废水的酸 碱度,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药物制备
许多药物需要在特定的酸碱度 下制备,中和反应是其中的关 键步骤。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程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的第一课时。
它安排在研究常见酸和碱的知识之后,盐的知识之前。
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是对酸碱化学性质的延续和深化,也为下一课题的研究埋下伏笔。
从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
通过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二、说学情学生已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以及酸和碱在溶液中能解离出带电荷的离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学生对探究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问题引导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自主活动合作探究比较归纳教学准备:配套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药品等。
四、说教学流程1、导入新知探求新知巩固新知收获新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为课题的引入作铺垫。
通过播放视频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和反应的应用和原理。
2、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和反应的发生。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发现实验现象,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3、进行活动二,让学生自主活动探究中和反应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和互相研究的能力。
4、进行活动三,让学生合作探究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欲。
5、进行活动四,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应用,提高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通过问题引导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和互相研究的能力。
通过自主活动合作探究比较归纳,提高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社会责任感。
酸和碱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吗?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首先,我们将稀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酸碱中和反应 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难点1.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简要复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新知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与前期所学的酸碱性质联系起来,引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3. 理论讲解(20分钟)3.1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满足物质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3.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为盐和水。
•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
•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物快速反应,反应速度较快。
4.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实例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解释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5. 练习与讨论(20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题目,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6.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介绍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7.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示例和理论讲解的方式,引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征,让学生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通过练习和讨论加深了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通过介绍应用拓宽了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认识。
然而,在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更多的实验示例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在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酸和碱的性质、常见酸碱的鉴别方法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本节课主要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和探究酸和碱在中和反应中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这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特征;•掌握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熟悉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对溶液的pH值的影响。
2. 能力与技能•能够观察、描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过程;•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特征;•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教学难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对溶液pH值的影响;•化学方程式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复习酸和碱的性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酸和碱的性质。
2. 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步骤如下:1.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其中一人称取一只干净的烧杯,倒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2.另一人取另一只干净的烧杯,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容器,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4.使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
3. 实验记录与分析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观察和分析酸和碱在中和反应中的变化。
学生需记录以下内容:•实验前后溶液的颜色、pH值的变化情况等。
4. 指导性讲解教师根据实验结果,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指导性讲解,介绍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特征和化学方程式。
•教师简要介绍实验结果,描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特征;•教师给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说课稿( 2课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理解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使用试纸判断酸碱性的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时涉及的知识点有: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 使用试纸判断酸碱性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理解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了解使用试纸判断酸碱性的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确定酸碱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2. 教学难点•使用试纸判断酸碱性。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实例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演示法:进行实验演示,直观展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 学时安排•第一学时:通过情景模拟法引入课题,介绍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30分钟);•第二学时:进行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学生进行试纸判断酸碱性的实践(60分钟)。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以九年级学生为主,他们已经学习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在之前的学习中也接触过写酸碱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他们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试纸判断酸碱性这一实践操作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试纸、酸和碱溶液、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纸、尺子。
七、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胃酸过多产生胃灼热的现象,引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课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思考胃灼热现象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酸和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酸和碱中和反应》说课稿《酸和碱中和反应》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酸和碱中和反应》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酸和碱中和反应》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以及教材处理的创新之处: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该是教材的组织者和开发者。
目前学生已经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已具备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学生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认识物质,对化学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将本节课中“活动与探究”作了大胆改进,我增加了“硫酸”与一种特殊的碱“氢氧化钡”,我觉得这样的改进,能够让学生形成多次矛盾冲突,激发新一轮思维碰撞;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究,既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四)教学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五)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六)教具:提供药品是:NaOH溶液、Ba(OH)2溶液、盐酸、稀硫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二、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理论和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 中溶液的酸碱性是如何变化的 ?
学生活动:课本第10页相关知识并绘制变化关系图
精品课件
学生活动
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在10mL稀盐酸中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mL
02 4
6 8 10 12 14 16
18
烧杯中溶液的pH
pH 7
1. 1
1.2
1.4
精品课件
1.6 2
7
11.0 12.2 12.4 12.5
b
c OH-和H+哪去了?
a
精品课件
V(NaOH)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钾和 硫酸反应
2、氢氧化钙和 硝 + H2SO4 == K2SO4 + 2H2O
Ca(OH)2 + 2HNO3 == Ca(NO3)2 +2 H2O
说 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鲁教版九年级
huo ke
中和反应
精品课件
目
录C O N T E N T S
1 教材分析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2 教法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3 学法分析
Method analysis
4 教学过程
Teaching rocess
精品课件
(二)活动探究 层层推进 探究1: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
(1)
(2)
目的:激发学生新一轮思维碰撞和求知欲。
精品课件
(三)实验探究 互动学习
HClNaOH 探究2:
和 之间会发生反应吗?
猜想:
实验药品:①无色酚酞试液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PH试纸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
精品课件
(三)实验探究 层层推进
1. 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精品课件
酸碱之 AN 间的中 D 和反应
中和反 应的探 究过程
(三)重点难点
精品课件
教法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精品课件
提
实
归
出
验
纳
问
探
总
题
究
结
启
动
发
画
诱
展
导
示
精品课件
学法分析
Method analysis
2NaOH+H2SO4 == Na2SO4 +2H2O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组成的化合物(如: CuSO4 ,(NH4)2SO4 )
精品课件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实质
H+ + OH- = H2O
精品课件
(五)畅谈收获 归纳总结
这节课
我收获了
……
(可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谈谈)
精品课件
分组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获得新 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个人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精品课件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精品课件
当堂训练 学以致用 畅谈收获 归纳总结 动画展示 深入理解 活动探究 层层推进 魔术激课引 入新课
精品课件
(一)魔术激课 引入新课
神奇的花
精品课件
教材分析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精品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
学科 价值
核心地位 承上启下
认知 价值
宏观认识 微观认识
(一)地位和作用
精品课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理解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 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