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销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近年来国内绿色营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绿色营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绿色营销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国家政策对绿色发展路径的大力倡导,绿色营销研究在学术界与企业实践中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篇文献综述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关于绿色营销理论发展、实践应用及最新趋势的研究成果。

通过深度挖掘近年来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中的相关论著,我们将探讨绿色营销的内涵演变、驱动因素、实施策略及其对企业绩效、消费者行为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多维度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与面临的挑战。

本文还将审视当前绿色营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我国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提升绿色营销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二、绿色营销理论基础绿色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其理论基础源自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思想的深入。

它强调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应将环境保护和消费者需求相结合,通过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目标。

近年来,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绿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绿色营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绿色营销的理论框架中,有几个核心概念值得关注。

首先是“绿色需求”,它指的是消费者对环保、健康、安全等绿色属性的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环境问题认知的加深,绿色需求日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其次是“绿色产品”,它指的是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

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核心内容之一。

最后是“绿色营销组合”,它涵盖了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多个方面,是企业在绿色营销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在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理论和模型。

例如,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为绿色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三元底线理论则强调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社会和环境效益。

这些理论和模型为绿色营销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农产品绿色营销研究文献综述2200字》

《农产品绿色营销研究文献综述2200字》

农产品绿色营销研究文献综述目录农产品绿色营销研究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特色农产品营销研究综述 (2)2.1 农产品营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2 农产品营销的策略 (2)1. 参考文献 (3)1 国外研究现状营销是管理学的概念。

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于1985年对营销下了完整和全面的定义:“营销是为了创造能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各种交换,而对创意、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

”营销权威菲利浦.科特勒对市场营销的认识是: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和团体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营销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的“4Ps”理论逐渐被“4Rs”和“4Cs”所取代。

1960年,市场营销学家尤金.麦卡锡在其著作《基础市场营销》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第一次提出了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的策略,简称为“4Ps”的营销组合新概念,构成了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内容,被奉为营销理论的经典。

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劳特朋提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4Cs营销理论:瞄准消费者需求(Customer),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木(Cost),消费者的便利性(Convenience),与消费者沟通(Communication) 0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了新的“4Rs营销组合”理论,即市场营销应包含关联(Relation), 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ship)和回报(Reciprocation)四个要素。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产品营销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人们重视工农业生产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生态问题、人类白身的健康问题、高质量生活服务问题等等。

农产品营销从过去的主要解决“运”、“销”问题,进一步发展到解决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全部生产和流通领域营销问题,包括国际间营销问题。

宁波大型超市绿色营销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宁波大型超市绿色营销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宁波大型超市绿色营销对策研究魏明侠,司林胜(2005)指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不仅要求实现宏观、中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实现围观基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施绿色营销。

孙玲(2003)说绿色是当今世界的时尚,绿色消费是当今世界性的消费主旋律。

每个企业,每个经营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绿色营销意识,坚持从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消费全过程至始至终保持着绿色状态。

刘敏(2004)认为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对消费观念与营销观念进行真正的再认识,才能自觉参与和促进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活动。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绿色消费时消费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安全与健康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了一份渴望。

甘碧群(2005)认为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

张和艳(2002)指出一个有魅力的超市,不但是一个“质量信得过的企业”,还必须是一个“环保信得过的企业”。

纵观零售业的基本态势,以由浅层次的商品竞争演变到深层次的服务竞争,然而服务竞争的一个核心点是,从满足顾客购物需求一般层面上升到关注和保护顾客身心健康的最高境界。

刘致良,冼锋(2007)指出餐饮企业的绿色营销管理,就是要改变餐饮存在的发展模式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烹饪方式欠科学等问题,将绿色营销的理念贯穿于餐饮企业的设计、消费、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找出潜在的危害安全、影响营养健康、破坏环境的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实现餐饮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大连新屋宾馆绿色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doc

大连新屋宾馆绿色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doc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毕设模板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系别:专业:姓名:学号:2010年4月30日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消费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科学发展观念的进一步确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推动,全面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与此相适应,绿色消费的观念正深入人心,从各行业消费性质的变化趋势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倡导和追求绿色消费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国内外研究状况绿色营销源于对英文“ Green Marketing”的汉译,国外一些学者使用的环境营销、生态营销等都有类似的涵义。

绿色营销的涵义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而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

2.1国外研究现状1975年美国营销协会(AMA)举办了首届主题为“生态营销”的会议,会议首次提出了绿色营销的概念并且会议研讨总结形成了关于绿色营销的第一本论著—《生态营销》。

这时,绿色营销的定位主要集中在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方面。

美国营销协会将绿色营销定义为对环境无危害的产品的营销。

而绿色营销理念的发展和得到认可与重视则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绿色营销的内涵有所扩大,但是仍然集中于对环境的关注。

walte:cedington(1993)使用了“环境营销”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环境管理认知并作为事业发展的义务和成长机会的营销活动。

”之后,绿色营销的内涵进一步扩大。

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 (Kenpeattie)(l999)教授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辩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

”Joel Makower(2006)。

则从技术性的层面对绿色营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做出研究。

认为绿色营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缺乏一个社会与公众认可的统一的对“绿色”的标准。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文献综述版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文献综述版

农产品绿色促销策略
广告宣传
通过广告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绿色 农产品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品牌
形象和知名度。
公关活动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赞助活动等 公关活动,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 感和形象,同时扩大品牌影响力

KOL合作
与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或网红 合作,借助其影响力推广绿色农 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
买。
保护生态环境
农产品绿色营销强调农业生产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标准化生 产等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可行性
01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出台了 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为农产品绿色营销提供了政策支持 和保障。
研究评述
研究成果丰硕
01
国内外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的研究成果丰硕,涉及多个领域和方
面。
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02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绿色营销
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0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农产品绿色营销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04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
农产品绿色产品策略
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温饱,而是更加注 重食品的健康与安全。农产品绿色营销强调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环保与质量安全, 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农产品绿色营销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 模式,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二手图书的绿色营销文献综述

二手图书的绿色营销文献综述

大学生二手图书的绿色营销文献综述大学生二手图书的绿色营销文献综述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分制选课的逐步实行,一些高校逐渐取消了以往统一配发教材的做法,改由学生自愿购买,教材发放制度的变化,赋予教材使用者自由选购的权利。

目前,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购教材已很普遍,这为高校教材的循环使用奠定了基础和前提。

相对于中小学,大学教材的循环使用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除极少数的专业教材外,像高等数学等一些基础学科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材总体来说相对稳定;使用周期短,一般为一个学期,最多也就一个学年。

随着书价的不断上涨以及出版、发行量的因素,大学教材费用相对较高,这对于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远不及中小学,对老师课件的复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渠道;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对教材的循环使用普遍表示支持。

一些学生认为书籍放在一边,是资源闲置,把不用的二手教材廉价卖给低年级的同学使用,与人方便,自己也降低了购买书籍的成本,彼此都得到了实惠。

相同的一本书,看的人越多,越能实现它的价值,同时也为社会节约了一大笔资源。

此外,学生消费群体集中.可循环资源丰富,都为二手教材循环使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我国高校教材循环使用还停留在“跳蚤市场”的自发阶段.无论在循环使用的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效果不甚理想。

高校在教材循环使用上未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既未将教材循环使用纳入高校有关部门的职能范围,更没有建立相对系统的循环使用机制。

教材的绿色营销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其得到持续较快的发展。

教材的绿色营销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需要我们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高度去认识这一举措的伟大历史意义【1】。

本选题计划从大学生二手图书市场出发,采用符合该市场的绿色营销;采用文献法、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二手图书市场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阐述大学生二手图书的绿色营销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版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版
研究结论提炼
在综合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提炼出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的主要结论,以及未 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05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展望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和方法
当前的研究多从单一角度出发,缺乏全面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难以形成系统的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体系。
数据来源和实证研究不足
现有的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和实证研究,导致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有限。
关注消费者需求和行 为
应加强对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的研究, 了解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和购 买意愿,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农产品绿 色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与建议
建立系统的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框架体系
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环境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包括目标、策略、实施措施、评估和反馈等环节在内的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框架体系。
研究意义
通过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也有助于保护 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的研究,探索绿色营销策略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 文献综述版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文献综述概述 • 农产品绿色营销相关理论 •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现状 •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文献分析 • 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展望
01
文献综述概述
研究背景与意义
农产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绿色营销的概念被提出。

关于绿色营销的文献综述

关于绿色营销的文献综述

关于绿色营销的文献综述关于绿色营销的文献综述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的新趋势, 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代表了可持续发展观在市场营销学领域的应用,是21 世纪市场营销的主流形式。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加深, 有关绿色营销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本人通过网络搜集阅读了国内国外近百篇关于绿色营销的文章,并重点对绿色营销的的理论内涵,绿色营销的成长历程,以及绿色营销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作出如下综述。

一.绿色营销的理论内涵绿色营销理论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

尽管绿色营销在营销学领域出现的时间较短,但是近三十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描述进行了较为具体和深刻的探讨,使得我们对绿色营销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我国学者对于绿色营销提出来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张宏山认为, 绿色营销是对传统营销的延伸拓展, 既有一般市场营销的共性, 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相对于传统营销来说, 绿色营销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及良好的适应性, 是一种积极的经营方式, 渗透着道德经营哲学的理念, 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内容。

陈磊指出, 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境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 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 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周晓农认为, 绿色营销是对传统营销的创新与发展, 在追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三种目标的统一中更充分、更长远、更开放地追求社会利益, 注重对社会的宏观贡献, 充分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与传统营销相比, 就营销过程而言并无显著差异, 但在理论基础、营销观念、经营目标和营销策略上则具有绿色的特点。

这种差异并非是对原有市场营销的否定, 而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 是市场营销理念的又一创新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营销研究文献综述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视的话题。

随着全球环保运动的发展,绿色营销和绿色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学术界对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在欧洲国家。

但是,我国推行绿色营销的时间还比较短,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浅层次。

为此,我国应加快绿色营销的推广和理论研究。

标签:绿色营销;文献综述1 基本概念界定李荣庆(2007)认为,建立整个绿色营销系统理论框架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是对绿色营销内涵的准确界定。

然而关于绿色营销的概念,中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英国威尔斯大学的教授Ken Peattie(2004)认为“绿色营销是一个有利润且用环境可承受的方式来辨明、预期和满足顾客与社会需求的管理过程”。

Walter Coddington(2003)认为,绿色营销是环境管理认知并作为事业发展的义务和成长机会的营销活动。

魏明侠、司林胜(2001)提出,绿色营销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发、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平衡。

2 国内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我国学者第一次接触到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11月的国际市场营销研讨会上,此后,国内学者们开始了对绿色营销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绿色营销研究的集中点主要是界定绿色营销的内涵、分析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构建绿色营销的系统理论框架、指出绿色营销在我国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提出绿色营销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及增强绿色营销的具体可操作性。

国内学者们对绿色营销的研究主要是从绿色营销的四种力量着手,即:消费者、企业、政府和环保NGO。

2.1 消费者消费者是绿色营销的拉动者。

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并且这种意识主要表现在食品领域。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还处于不太发达的阶段,收入是阻碍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比于国内,国外的消费者绿色意识比较强。

调查显示,欧洲的绿色消费者占总消费者的比例大概为60%。

而美国的深度绿色消费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25%。

2.2 企业企业是绿色营销的执行者。

绿色产品在我国比较缺乏,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企业缺乏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

其原因主要有:(1)中国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薄弱,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很小;(2)企业没有感觉到未实行绿色营销的真正压力;(3)绿色营销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4)企业的经营目的使得企业不会主动增加绿色成本。

而在国外,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绿色观念和需求,并避免政府的惩罚和环保NGO的诉求,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绿色营销意识,越来越多的厂商和零售商开始在产品宣传中就懂得进行必要的环保诉求,对环境保护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和应对策略。

2.3 政府政府是绿色营销的推动者。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政府还不是很重视绿色营销,经常都是在环境或食品出现重大问题后才阶段性的暂时把绿色营销提上日程。

政府对绿色营销的漠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政府考核各级官员的标准不包括环境保护;(2)目前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相对地,国外政府非常重视绿色营销,为了确保绿色营销的健康发展,国外政府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有效地充当了绿色营销的重要推动者。

2.4 环保NGO中国的第一个环保NGO于1994年开始出现,随后越来越多的民间环保组织开始涌现。

但是它们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来,主要有:(1)民间环保组织注册难;(2)民间环保组织资金筹措难。

然而,国外的环保NGO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十分的敏感和锐捷,它们不仅有效地鼓励和教育消费者培养绿色意识,而且还协助和督促政府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

比如,在环保NGO的领导和督促下,美国很早便有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

3 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相对于国内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比较成熟,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主要是划分不同的时期进行研究,主要有四个时期,即:萌芽期、成长期、挫折期和复兴期。

3.1 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1975年美国营销协会(AMA)建立了第一个“生态营销”工作室,这掀起了学者们对绿色营销研究的热情。

次年,Henion与Kinnear界定了生态绿色营销的内涵,认为所有有利于形成环境问题的活动和一切有助于改善环境问题的措施都可以称为生态绿色营销。

3.2 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1988年,Elkington和Hailes在其著作《绿色消费指南》一书中,给消费者提出了许多关于绿色消费的建议,并且提供了可以降低他们的购买行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的有效策略。

到了1993年,至少出版了44种不同版本消费指南,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如何进行绿色消费的建议。

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对绿色营销开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这一阶段,绿色营销的涵义更加深远,关注范围更加广,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用品与服务。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绿色营销的思想热潮。

3.3 挫折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虽然对绿色营销环境的关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还是不容乐观。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1)绿色项目由于成本高昂而很难取得竞争优势;(2)消费者对绿色营销仍存在一定的怀疑;(3)绿色产品与非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者与非绿色消费者的区分界限不明确。

3.4 复兴期(20世纪以后)尽管20世纪末学术界对绿色营销的实际市场表现与发展并不感到满意,但大部分学者仍相信绿色营销将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如Ken Peattie教授发表了绿色营销《传奇、神话、闹剧还是预言?》,提出了容易误导消费者的五种常见的绿色营销误区。

Andrea Prothero在《绿色营销——将永不退去的热潮》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对环境的重视会促使绿色营销向着公众期盼的方向发展,绿色营销一定会走出挫折期。

4 绿色营销在我国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司林胜(2002)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了我国现阶段的绿色营销,得出其特征是发展不平衡,而且观念上先进但实践上落后。

文启湘(2003)等指出企业和消费者必须转变行为方式,使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中的正外部性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而治理市场失灵是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关键。

邓德胜(2004)分析了国内外绿色营销的差距,认为我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不足且消费者缺少绿色消费的意识。

李海娥(2006)分析了绿色营销的实施主体并指出了我国绿色营销实施中存在困难的原因,认为政府应该成为绿色营销的主导者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来确保绿色营销的实施。

国内学者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具体操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首先,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对绿色营销的信息进行规范合理地管理;其次,建立并执行绿色生产制度,合理开发绿色健康产品;最后,制定合理的绿色产品价格,建立有效的绿色营销渠道,做好绿色营销工作。

5 绿色营销未来研究展望近几年来,国内绿色营销出现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理论的热情不减,而企业的绿色生产却异常冷清。

学者们目前还是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成果。

目前加入研究绿色营销行列的学者越来越多,对绿色营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提高。

绿色营销未来的发展趋势有:(1)在具体实践中落实绿色营销。

今后,应该增加绿色营销的实证研究,分析绿色营销在我国实施中遇到障碍的原因并且提出解决方案。

(2)建立更健全的绿色营销系统理论,并且扩大研究的范畴。

今后企业应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来制定合理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组合。

(3)建立清晰明确的绿色营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色营销在各行各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绿色营销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只研究了绿色营销在农产品、旅游、房地产等方面的运用情况,今后应该加强绿色营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1]何志毅,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2004,(10).[2]EDWARD LEUNG. Getting Green:Growing Demand in Overseas Markets[J].Nation’s Business,Feb,2002:31.[3]胡学君.绿色消费浪潮与我国的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5).[4]ing law to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People[N].People’s Daily,9 May,1990.[5]Andrew Crane.Facing the Backlash:Green Marketing and Strategic Reorientation in the 1990s[J].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2000,(8):277296.[6]Ken Peattie.Green Marketing:Legend,Myth,Farce or Prophesy?[J].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5,(8).[7]Andrea Prothero.Green Marketing:The ‘Fad’that won’t Slip Slide Away[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998,(14):507512.[8]司林胜.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9]文启湘,胡芳肖.绿色营销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及其治理[J].中国流通经济,2003,(7).[10]邓德胜.中外绿色营销的差距和成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9).[11]李海娥.论政府在我国绿色营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6,(5).[12]李荣庆.绿色营销:国内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