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酸碱理论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酸碱PPT课件

例题
第30页/共67页
四、多元弱碱溶液 浓度的计算
离
当 ;
Kb1cb
/
c
20Kw
时,可以忽略水的解
Kb1cb / c 40Kb2
当
时,可以忽略多元弱碱的
第
二级解c离eq (。OH ) 相K对b1浓 度(的Kb1近)2似 4计cb算Kb1公/ c式为:
c
2
若 cb /[Kb1c ] 400,上式可进一步简化为:
H2PO4 H3O+
Ka1
(H3PO4
)
[ceq
(H2PO4 ) / c ][ceq (H3O+ ceq (H3PO4 ) / c
)
/
c
]
第14页/共67页
第二步解离:
H2PO4 H2O HPO42 H3O+
Ka2
(H3PO4
)
[ceq
(HPO42 ) / c ][ceq (H3O+ ceq (H2PO4 ) / c
利用软硬酸碱规则可以判断配合物的稳定 性和预测有关化学反应的方向。一切化学反应 都有朝着硬酸与硬碱结合或软酸与软碱结合的 方向进行的趋势。 第9页/共67页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三、共轭酸碱对 Ka 与 Kb 的关系
第10页/共67页
OH H3O+
ceq (H3O+) ceq (HA) 2ceq (A2) ceq (OH)
根据得失质子相等的原则:
第28页/共67页
水的解离c(:H当2A)Ka1 (H2A) / c 20Kw
时,可以忽略
ceq (H3O+ ) ceq (HA) 2ceq (A2)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
NH
+ 4
)
=x {c}
=
7.510 -6 0.10
=
0.0075
%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①盐的浓度: c盐↓ , 水解度增大。h =
Kh c(盐)
② 温度: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rHm >0 ,
T↑, Kh ↑,水解度增大。 总之,加热和稀释都有利于盐类的水解。
③溶液的酸碱度:加酸可以引起盐类水解平衡
思考:其相关常数等于多少?
25 0 C , pKa + pK b = 14
NH
+的解离度就是所谓的盐
4
类的水解度。
水解平衡时盐水解部分 的浓度
水解度 =
100%
盐的初始浓度
c 0 - c eq
=
100%
c0
例4-4:计算 0.10mol·L-1 NH4Cl溶液的pH和
NH
+ 4
的解离度。
解: Ka (NH4+ )
=
Kw Kb (NH3 )
的移动,例如加酸能抑制下述水解产物的生成。
SnCl2 + H2O Sn(OH)Cl(s) + HCl Bi(NO 3 )3 + H2O BiONO 3 (s) + 2HNO3 SbCl3 + H2O SbOCl(s)+ 2HCl
2 强碱弱酸盐(离子碱)的水解
NaAc , NaCN……一元弱酸强碱盐的水 溶液呈碱性,因为弱酸阴离子在水中发生水 解反应。如在NaAc水溶液中:
无关。
③ 对于二元弱酸,若 c(弱酸)一定时,
c(酸根离子)与 {c (H3O+)}2 成反比。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
答:
1、解离平衡常数和溶液的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解离平衡常数是指某一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解物A和B所维持的平衡状态上,A和B之间的物质量之比。
溶液的酸碱性就是指溶液中存在的H+和OH-的量比例所决定的溶液的酸碱性。
从理论上来看,解离平衡常数和溶液的酸碱性之间有紧密的关联。
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
弱酸弱碱是一类强度较小的酸和碱,它们都可以在可溶性时分解成H+和A-或OH-和B+,其中A-和B+都是它们的共价离子。
弱酸弱碱溶液是普通的电耗子溶液,其解离平衡常数是H+和A-或OH-和共价离子B+的比值,称为它们的解离平衡常数Ka和Kb。
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
当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Ka和Kb较大时,它们的分离程度较高,溶液中H+和OH-含量较低,因此,溶液的酸碱性较弱。
相反,当解离平衡常数较小时,它们的分解程度较低,溶液中H+和OH-含量较高,溶液的酸碱性较强。
因此,可以说,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是存在着某种关系的。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化学作为一门广泛的学科,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酸碱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讨论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尤为重要。
所以本篇文章将着重讨论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以及这些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首先,什么是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解离平衡常数是用于计算溶液中某种物质(通常是弱酸弱碱)以及它的解离物的浓度之比的常数。
这一概念的根本问题是:其中的一种物质会在溶液中解离成它的原子或离子,而另一种物质则会在溶液中维持原状,并与溶液中的水分子相互作用。
因此,解离平衡常数反映了某种物质在溶液中解离的能力,从而可以用于计算弱酸弱碱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
其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如何影响溶液的酸碱性?由于弱酸弱碱物质能够在溶液中解离成离子,这将导致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
从化学的角度来讲,pH值的变化会导致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化学反应的进行。
例如,弱酸弱碱解离物的化学反应会受到溶液的酸碱性的影响,如果 pH值变化较大,则反应的速率也会发生变化。
此外,当弱酸弱碱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离子,离子会形成共价化合物,从而影响溶液中其它物质的酸碱性,这又会影响溶液中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最后,在实际应用中,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通常用来测定水的pH值。
具体来说,通过测量水中弱酸弱碱物质的解离平衡常数,就可以测出其pH值,从而更好地控制水的酸碱性。
此外,弱酸弱碱解离平衡常数还可以用来研究水,植物和动物结构中的弱酸弱碱物质,从而更好地了解物质的化学结构及特性,从而进行有效的化学反应。
综上所述,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解离平衡常数因其能够反映弱酸弱碱的解离物的浓度而被广泛应用于计算弱酸弱碱物质的浓度,其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会影响溶液的酸碱性,进而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最后,解离平衡常数通常用来测定水的pH值,研究水中弱酸弱碱物质,从而更好地控制水的酸碱性并进行有效的化学反应。
第八章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平衡常数表达式: Kw ={c(H3O+)}{c(OH-)}
K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 (Ion-product for Water)
298.15K时 Kw ={c(H3O+)}{c(OH-)}=1.0×10-14
17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在纯水中,c(H3O+)与c(OH-)相等; 若在纯水中加入某种电解质(HCl、 NaOH)形成稀溶液,c(H3O+)≠c(OH-), 但{c(H3O+)}{c(OH-)}=Kw 的关系依然成立。
18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平衡常数Kw 的性质
A、 一定温度下,水中H3O+浓度与OH-浓 度的乘积为一常数; B、水的离子积常数不随浓度变,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 如100℃纯水:Kw =5.43×10-13
19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2. 溶液的pH
2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简写
{c(H3O )}{c(Ac )} K a (HAc) {c(HAc)}
Ka :一元弱酸解离常数
(Dissolution Constant of Weak Acid)
对于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NH3(aq) + H2O(l) NH4+(aq) + OH -(aq)
例:计算298K时0.10mol· -1 HAc 溶液中 L
H3O+,Ac- HAc,OH- pH, α (Ka =1.8×10-5)。
解: HAc(aq)+H2O(l)
解离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5. 解 离 平 衡一、 实验目的1.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酸碱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如:同离子效应、盐类的水解及其影响因素)。
2. 学习试管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
3. 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其pH 的测定,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性能。
4. 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 同离子效应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32aq A aq O H l O H aq HA)()()()(2aq OH aq BH l O H aq B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解离平衡向生成弱电解质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下降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2. 盐的水解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弱酸弱碱双水解,溶液酸碱性视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
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盐类的水解。
3. 缓冲溶液1) 弱酸-弱酸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的pH 计算:)()(lg)(A c HA c HA pK pH a2) 弱碱-弱碱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的pH 计算:)()(lg )(14BH c B c B pK pH b=)()(lg )(B c BH c BH pK a一般用pH 计精确测定溶液的pH 值。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溶液的浓度以及)()( A c HA c 、)()(BH c B c 的比值有关,其浓度越大、比值越接近1时,缓冲能力越强(比值一般在0.1~10)。
三、 实验步骤 1. 同离子效应1) 用pH 试纸,酚酞试剂测定和检查0.1 mol·L -1 NH 3·H 2O 的pH 及其酸碱性;再加入少量NH 4OAc(s),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简要解释之。
2) 用0.1 mol·L -1 HOAc 代替0.1 mol·L -1 NH 3·H 2O ,用甲基橙代替酚酞,重复实验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H 2O(l) + H 2O(l) H3O+ (aq)
ceq/(mol L-1)
6.510-5
+ OH - (aq)
z
{c(H3O+ )}{c(OH - )} = 6.5 10 -5 z = 1.0 10 -14
6.510-5 z = 1.010-14
z = 1.510-10
c(OH - ) = 1.5 10 -10 mol L-1
HCO
- 3
(aq)
+
H
2
O(l)
H
3O
+
(aq)
+
CO
2- 3
(aq)
{ { }{ } } Ka2(H2CO3 ) =
c(H3O+ )
c(CO
2- 3
)
c(HCO
- 3
)
= 4.7 10-11
Ka1 103 Ka2
溶液中的H3O+主要来自于第一步解离反应,
c(H3O+ )的计算可按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做近似
4.3.1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HA (aq)+H2O(l) H3O+(aq)+A-(aq)
Ka (HA ) =
[c(H3O+ ) / c ][c(A-) / c [c(HA) / c ]
]
Ka (HA )
=
{c(H
3O+ )}{c(A-
{c(HA)}
)}
Ka 越大,酸性越强。
例 4-1:计算25℃时,0.10 mol·L-1 HAc溶液中
H3O+、Ac-、HAc、OH-的浓度及溶液的pH。
第九章 酸碱和离子平衡 9.2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计算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就是酸;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就是碱。
注意:质子实际上就是 H+ 离子,在水溶液中是以水合
质子的形式存在的,但习惯上仍写作 H+ 。
+
H 可写作
+
H3O+
9.1.1 酸碱定义
酸
碱 + H+ 共轭酸碱对
HAc
Ac- + H+ HAc ~ Ac-
NH4+ H3PO4 H2PO4-
对多元弱酸,如果逐级解离常数相差较大,则只考虑 多元弱酸的第一级解离,即按一元弱酸处理。
9.2.2 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例4: 在0.10 mol·L-1 HCl 溶液中通入H2S至饱和,其浓度
近似为0.10 mol·L-1,计算溶液中H+,S2-的浓度。
解:对强酸和弱酸的混合溶液,[H+]一般只取决于强酸,
pOH2.88
pH11.12
9.2.3 酸碱平衡的移动 — 同离子效应
加入0.01 mol (NH4)2SO4固体后,设平衡时[OH-]为 x
NH3 + H2O
平衡时 0.10-x
NH4 + + OH-
0.2+x
x
K b o[N [4 N ]H 3 []O H ]x H (0 0 .1 .2 x x )1 .7 4 1 5 0
[H3O][Ac] [HAc]
[H 3O ]Ka o0 .10.0088 1 8.4 310 5
pH4.85
9.3 缓冲溶液
CH3COO CH3COOH
H3O+ CH3COO CH3COOH
OH
CH3COO CH3CO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H 2 P O 4− + H P O 42 −
3 + PO4−
各离子之间的浓度关系为:
四.缓冲溶液和溶液pH值的控制
• 1.定义 一种能够抵抗少量酸、碱、和溶剂的 稀释,保持系统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 2.工作原理 同离子效应; 工作单元:缓冲对(如醋酸-醋酸钠)
3.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
× 100 %
Kα × 100 % C0
例1:计算浓度为0.10mol⋅dm-3和1.0×10-5mol⋅dm-3 的HAc溶液[H+]、pH值和α。Ka=1.8×10-5; 解: (a)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HAc = H+ + Ac0.10 0.10-x 0 x 0 x
[ H + ][ AC − ] Kα = [HAC [ HAC ]
即:在多元弱酸中近似认为: [An-]=Kn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5:求0.1mol.dm-3的H3PO4溶液中[H3PO4]、 [H2PO4-]、[HPO42-]、[PO43-]、[H+]和[OH-]
• 解: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 3PO4 = H H 2 P O 4− = H H P O 42 − = H
例:说明H2C2O4溶液中各部平衡常数的关系和 溶液中各浓度之间的关系。
例4:常温常压下,H2S气体在水中的饱和 浓度为0.1mol.dm-3,求溶液中[H+]、[HS-] 和[S2-]。 • 解:设溶液中的[HS-]为x,[S2-]为y: • H2S = H+ + HS- ; HS- = H+ +S2-;
Kα = [ H + ]eq [ AC − ]eq [ HAC ]eq x × (0.1 + x) = 0.1 − x
如果[H+]<<0.1;则[H+] = Ka=1.8×10-5; 即pH值=4.75;解离度α= 0.018%
三.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 解离的特点: (1)解离分步进行。K总=K1×K2×…… (2)一般K1>K2>>K3>>K4….. 2 K 对HnA可有:[An-]≈Kn (3)系统内同种离子只有一个浓度;
平衡时:[H+]=[AC-];[HAC]eq=CHAC – [H+]
醋酸的解离平衡计算
• 即: Kα =
[ H + ]eq [ AC − ]eq [ HAC ]eq = [ H + ]2 CHAC − [ H + ]
Kα [H ] = − + 2
+
2 K α + 4 K α C HAC ; 4
如果 C HAC ff [ H + ], 则 [ H + ] ≈ [H + ] × 100 % ≈ 解离度 α = C HAC
• 初始: 0.1 • 平衡: 0.1-x-y 0 x+y 0 x 0 x 0 x+y 0 y
[ H + ][ HS − ] [ H + ][ S 2 − ] Kα1 = = 1.1 × 10−7 ; Kα 2 = = 1.3 × 10−13 [H 2S ] [ HS − ]
将各离子浓度代入表达式可以获得:
x2 ≈ 1.1 × 10− 7 0.1 − x
解之x=1.05×10-4mol.dm-3
将x=1.05×10-4mol.dm-3代入(2)式可以获得,
• y=1.3×10-13mol.dm-3;
• 故:[H+]=x+y ≈1.05×10-4mol.dm-3; • [HS-]=1.05×10-4mol.dm-3; • [S2-] =1.3 10-13mol.dm-3; =1.3×10
(b)同离子效应
• 即:加入的电解质能解离出与研究电解 相同离子时所产生的效应。 例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 同离子效应:一般使解离度减小。
例3.在0.1mol.dm-3醋酸溶液中加入NaAC晶 体,使[Na+]达到0.1mol.dm-3,计算此溶液 的pH值与醋酸的解离度。Ka=1.8×10-5; • 解:设[H+]为x,则平衡时各离子的关系为: [AC-] = 0.1 + x ;[HAC] = 0.1 - x
结论:溶液浓度越低,解离度越大;
2一元弱碱的解离(以氨水为例)
• 例2:计算浓度为0.10mol⋅dm-3的氨水溶液[OH-]、 pH值和α。Kb=1.8×10-5; 解: NH3.H2O = NH4+ + OH起始浓度 : 0.10 平衡浓度 : 0.10-x 0 x 0 x
+ [ NH 4 ][OH − ] [OH − ]2 Kb = = [ NH 3 ⋅ H 2O] C氨水 − [OH − ]
解之获得:x = [H+] = 1.3 × 10-3 mol⋅dm-3;
[H + ] α = × 100 % ≈ C0 Kα × 100 % C0
解之解离度α=1.3 %
溶液pH值=2.87
(b) 当HAc溶液的浓度为1.0×10-5mol⋅dm-3时: [H+] = 7.16 × 10-6 mol⋅dm-3, 溶液pH值=5.15 α = [H+]/c0 = 71.6 %
• 以醋酸-醋酸钠组成的缓冲溶液为例。
弱酸 − 弱酸盐体系: pH 值 = pK α − lg 弱酸盐体系: 弱碱盐体系: 弱碱 − 弱碱盐体系: pH 值 = pK b − lg C弱酸 C弱酸盐 C弱碱 C弱碱盐
4.缓冲溶液的配制
• 基本步骤 • (1)选择合适的缓冲对 • 原则pH值 = pK ± 1
( x + y) × x = 1.1 × 10− 7 ⋅ ⋅ ⋅ ⋅ ⋅ ⋅ ⋅ ⋅ ⋅ ⋅ ⋅ ⋅ ⋅ ⋅(1); ( 0 .1 − x − y ) ( x + y) × y = 1.3 × 10−13 ⋅ ⋅ ⋅ ⋅ ⋅ ⋅ ⋅ ⋅ ⋅ ⋅ ⋅ ⋅ ⋅ ⋅(2); x
由于第一步解离的[H+]对第二步有抑制作用, 故x+y≈x,则:
对甲基橙 : H In (红) = H+ + In- (黄)
Ki =
[ H + ]eq [ In − ]eq [ HIn]eq
[ In − ] = [ H +] × [ HIn]
(2)变色范围
• 一般要求酸型与碱型的浓度相差10倍, 故变色范围为: • pH值 = p Ki ± 1
几种常见指示剂 指示剂
Ki = [ H + ]eq [OH − ]eq [ H 2O]eq
20℃时:[H+] = [OH-] = 1.0×10-7mol.dm-3;
即水的离子积常数 Kϖ = [ H + ][OH − ]
2.溶液 值与酸碱性 溶液pH值与酸碱性 溶液
• (1)pH值定义 • pH值 = - lg[H+]。 (2)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a.如果[H+]>1.0×10-7mol.dm-3。pH值<7,显酸性; b.如果[H+]<1.0×10-7mol.dm-3。pH值>7,显碱性; c.如果[H+]=1.0×10-7mol.dm-3。pH值=7,显中性;
3.酸碱指示剂
• 能够借助颜色的变化指示体系pH值(或 酸碱性)的物质。 (1)作用原理 该物质的酸型与碱型具有不同的颜色。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根据弱电解质溶液理论,弱酸弱碱在 水溶液中是部分解离,解离情况可以用解 离平衡描述。
水的解离平衡与溶液的pH值 一.水的解离平衡与溶液的 值 水的解离平衡与溶液的
• 1. 水的解离 • 水在体系中存在如下平衡: 水在体系中存在如下平衡: • H2O = H+ + OH-;
解之获得:[OH-] = 1.3 × 10-3 mol⋅dm-3;
推广到一般弱碱
• 适用于弱碱的纯水溶液体系;
Kb − [ OH ] = − + 2 [ OH
− 2 K b + 4 K bC0 ; 4 C0 条件: ≥ 400 时) K b × C 0 ; ( 条件: Kb
]≈
已经解离的分子数 解离度 α = 解离前总分子数 [ OH − ] × 100 % ≈ 即α = C0
-3 • 解:稀释后NaAC的浓度=0.5mol.dm-3,则:
pH 值 = pK α − lg
C弱酸 C弱酸盐
;即5.0 = 4.745 − lg
C弱酸 0 .5
C醋酸=0.2779mol.dm-3 V浓醋酸=(0.2779×250)/6=11.58(cm3)
变色范围 pH值 变色
酚酞 8.2~10
无色→红
甲基橙 3.2~4.4
红→黄
溴酚蓝 3.0~4.6
黄→蓝
中性红 6.8~8.8
红→量黄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 1.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 以醋酸(HAC)为例。 解离平衡:HAC = H+ + ACKα = [ H + ]eq [ AC − ]eq [ HAC ]eq
× 100 %
Kb × 100 % C0
3.影响解离平衡的因素
• (1).温度的影响
0 即:∆ r Gm
= − RT ln K
0
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K 离子积 273 295 333
0.13×10-14 1.0×10-14 12.6×10-14
(2).浓度对解离的影响
• (a)盐效应 • 加入的电解质不能解离出与研究电解 相同离子时所产生的效应。 例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NaCl。 盐效应:一般使解离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