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知识解析】电离常数

电离常数1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里各组分的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来说,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通常分别用K a 、K b 表示。
2 表示方法ABA ++B -K =()()()A B AB c c c +-⋅(1)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电离常数 CH 3COOHCH 3COO -+H +()()()3a 3CH COO H CH COOH c c K c -+⋅=NH 3·H 2ONH + 4+OH -()()()4b 32NH OH NH H O c c K c +-⋅⋅=(2)多元弱酸、多元弱碱的电离常数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各步的电离常数通常分别用K a1、K a2、K a3等来表示。
如: H 3PO 4H ++24H PO -()()()24a134H PO H H PO c c K c -+⋅=24H PO -H ++HPO 2- 4 ()()()24a224HPO H H PO c c K c -+-⋅=HPO 2- 4H ++PO 3- 4 ()()()34a324PO H HPOc c K c -+-⋅=一般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的大小为K a1>>K a2>>K a3,因此,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八字口诀:分步进行,一步定性)。
多元弱碱的电离比较复杂,因此,一般不讨论多元弱碱的一级电离常数、二级电离常数等。
3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内因(决定因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同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对于同一弱电解质的稀溶液来说,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不受粒子浓度的影响。
由于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吸热,故电离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 意义教材P59·实验3-2 CH3COOH的K a和H2CO3的K a1的大小比较如图3-1-4所示,向盛有2 mL 1 mol/L醋酸的试管中滴加1 mol/L Na2CO3溶液实验操作图3-1-4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反应生成了CO2,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解释CO2↑实验结论CH3COOH的酸性比H2CO3的强,K a(CH3COOH)>K a1(H2CO3)总结:(1)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对于多元弱酸(或弱碱)来说,通常只考虑第一步电离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或碱性)越强;同样,相同温度下,弱酸(或弱碱)的酸性(或碱性)越强,其电离常数或第一步电离的电离常数越大。
kw ka kb kh公式关系

kw ka kb kh公式关系
kw ka kb kh公式关系:Kw=[H+][OH-]、Ka=[H+][A-]/[HA]、Kb=[HA][OH-]/[A-]=[HA][OH-][H+]/([A-][H+])、kh=kw/ka。
Ka是弱酸的电离平衡常。
Kb是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
Kh是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的水解常数。
关系:都是平衡常数,都只受温度的影响。
表达式为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值是定值。
这两个应该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化学平衡移动的速率可以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移动了.当正方向的反应速率大于逆方向的反应速率的就向正向移动,反之就向逆向移动.当两者相等时就达到了平衡.。
ka和kb分别表示什么

ka和kb分别表示什么ka和kb分别表示什么 1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是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b是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Kh是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的水解常数Ksp是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c是平衡浓度Kp是平衡压强Ka是什么化学符号?有Ka波段么?Ka 体现出一种酸给出 H+ 的能力。
也就相当于酸碱的强度。
酸给出H+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反之酸给出H+的能力越弱,酸性越弱。
一对共轭酸碱的 Ka , Kb 之间有如下关系:Ka · Kb = Kw , Ka 和 Kb 之积为常数。
一对共轭酸碱中,酸的 Ka 越大,则其共轭碱的 Kb 越小,所以从酸性的次序也就可以推出其共轭碱的强度次序。
如果还要更多的解释,可以看看——:51qe./pic/30/11/27/005.htm这里列出了共轭酸碱的强度次序,以及他们的Ka值,但是是以列表形式列出的,所以不方便发表在这里。
化学中的ka,kb,pkb,pkb是什么意思Ka和Kb分别是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的电离平衡常数,等于电离产生的各离子的浓度乘积除以未电离的分子态的浓度pK是K的负常用对数pKa=-logKapKb=-logKb化学中Kw、Ka、Ksp表示什么?Kw是水的离子积Ka酸的电离常数Ksp平衡常数Kw表示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
常温下(298K)Kw=10的-14次方 Ka,酸反应平衡常数。
其中,a作为角标,是acid(酸)的缩写。
K是常数的常用写法。
ksp称为溶解平衡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即一定温度下ksp一定。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Qc。
当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知道溶液到达新的平衡;当Qc = ksp,溶液恰好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当Qc<ksp,溶液未达到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容电解质,难容电解质溶解直到溶液饱和。
高中化学“Ka、Kb、Kn、Kw、Ksp”分别是什么意思?Ka是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b是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Kh是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的水解常数Ksp 是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都是化学平衡常数中的一种,利用化学平衡常数的基本公式去推导均可以。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
答:
1、解离平衡常数和溶液的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解离平衡常数是指某一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解物A和B所维持的平衡状态上,A和B之间的物质量之比。
溶液的酸碱性就是指溶液中存在的H+和OH-的量比例所决定的溶液的酸碱性。
从理论上来看,解离平衡常数和溶液的酸碱性之间有紧密的关联。
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
弱酸弱碱是一类强度较小的酸和碱,它们都可以在可溶性时分解成H+和A-或OH-和B+,其中A-和B+都是它们的共价离子。
弱酸弱碱溶液是普通的电耗子溶液,其解离平衡常数是H+和A-或OH-和共价离子B+的比值,称为它们的解离平衡常数Ka和Kb。
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
当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Ka和Kb较大时,它们的分离程度较高,溶液中H+和OH-含量较低,因此,溶液的酸碱性较弱。
相反,当解离平衡常数较小时,它们的分解程度较低,溶液中H+和OH-含量较高,溶液的酸碱性较强。
因此,可以说,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的酸碱性是存在着某种关系的。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是和强酸相对的酸,酸性较弱。
弱酸通常是指其电离常数(Ka)小于0.0001(酸度系数pKa大于4)的酸。
重要的一点是应该知道大多数的酸,在电离时,都涉及水分子与酸中离解出来的氢离子互相结合生成离子H₃O的反应。
水的浓度在反应中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
电离常数又叫电离平衡常数或离解常数,用Ki表示。
其定义为,当弱电解质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的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叫做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因为弱电解质通常为弱酸或弱碱,所以在化学上,可以用Ka、Kb分别表示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用HA表示弱酸,则其电离方程式为HA——H+A,则电离常数Ka=[H]*[A]/HA
电离常数K与电离度α的关系可近似的表示为K=cα2(α平方)其中c为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新版高中化学通过讲义:电离平衡常数

K1=4.3×10-7 K2=5.6×10-11
K1=9.1×10-8 K2=1.1×10-12
三、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 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 外因:电离平衡常数只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四、电离度 1. 概念:弱电解质达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 (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 2. 影响因素 ①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及浓度 3. 意义:表示不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在相等条件下可用电离度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题型一: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
【例 1】(2021·全国高二)下表是几种弱酸在常温下的电离平街常数:
CH3COOH
H2CO3
H2S
H3PO4
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1=9.1×10-8 Ka2=1.1×10-12
Ka1=7.5×10-3 Ka2=6.2×10-8 Ka3=2.2×10-13
五、电离常数的计算 1. 列出“三段式” 2. 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比较小,最终 计算时,一般弱电解质的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即忽略弱电解质 电离的部分)。
举个例子
例:25 ℃ a mol·L-1 的 CH3COOH
CH3COOH ⇌ CH3COO-+H+
起始浓度/mol·L-1
a
0
0
变化浓度/mol·L-1
C.据图表可知,电离平衡常数:Ka(H2CO3) > Ka(HClO);根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次氯酸不能制备碳酸, 故 CO32- +2HClO=CO2 +H2O+2ClO- 反应不能发生; D.据图表可知,电离平衡常数:Ka(H2CO3) > Ka(HClO) > Ka( HCO3- );根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碳酸与次 氯酸的盐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故 2ClO- +CO2 +H2O=CO32- +2HClO 反应不能发生;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电离平衡常数是指某种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它可以反映溶液中某种物质
的电离程度。
电离平衡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它可以反映溶液中某种物质的电离程度。
电离平衡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它可以反映溶液中某种物质的电离程度。
电离平衡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它可以反映溶液中某种物质的电离程度。
电离平衡常数可以用来衡量溶液中某种物质的电离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溶液的pH值。
下表是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乙酸 1.75×10-5
氯化钠 2.3×10-2
氯化钾 5.0×10-7
氯化钙 5.0×10-6
由上表可以看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有很大的差异,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小,为1.75×10-5,而氯化钠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大,为2.3×10-2。
这表明,乙酸的电离程度最低,而氯化钠的电离程度最高。
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反映溶液中某种物质的电离程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来控制溶液的pH值,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
效果。
电离常数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 (1)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
1mol/L HCl(A) C(H+)
导电性
1mol/L CH3COOH(B)
中和碱的能力
与金属反应速率
与足量金属反应产生 H2量 稀释相同倍数后c(H+)
A>B A>B A=B A>B A=B
A>B
(2)体积和c(H+)相同的盐酸(A)与醋酸(B) 与锌反应: 酸的浓度 A<B 开始时反应速率
2、有H+浓度相同、体积相等的三种酸:a、 盐酸 b、硫酸 c、醋酸, 速率由C(H+)决定 同时加入足量的锌, 则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应时速率 a=b=c 反应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a=b<c , ,
反应完全后生成H2的质量 a=b<c (用<、=、> 表示) 由n(H+)决定
。
3、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 为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 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BD
三、电离常数:
1、定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 离平衡时的平衡常数叫电离常数。 2、表示方法: (1)对于一元弱酸 HA H++AKa=
c ( H+) .c( A-) c(HA)
对于一元弱碱 MOH
K b=
M++OH-
c ( M+).c( OH- )
c(MOH)
探究活动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电离常数:醋酸>碳酸>硼酸
A.NaOH(固) C.NH4Cl(固)
B.H2O D.CH3COONa (固)
原因: a、第一步电离出的H+抑制了第二步 的电离 b、第一步电离出的H+带正电荷,增 加了对酸根阴离子吸引力,使第 二步电离困难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