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如何编写

合集下载

中国标准编写模板

中国标准编写模板

中国标准编写模板一、前言。

中国标准编写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各行业的产品、服务和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编写中国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中国标准编写的模板和要点,帮助各行业的标准编写人员更好地进行标准编写工作。

二、标准编写模板。

1. 标准编号,(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2. 标准名称,(简要描述标准所涉及的内容)。

3. 主管部门,(标准的主管部门,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 起草单位,(标准的具体起草单位,可以是相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

5. 标准的性质,(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等)。

6. 标准的范围,(标准适用的对象、领域等)。

7. 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其定义)。

8. 标准的引用文件,(标准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其他文件)。

9. 标准的技术要求,(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等)。

10. 标准的测试方法,(对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测试的方法)。

11. 标准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准对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12. 标准的质量保证,(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13. 标准的验收、检验和试验,(对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验收、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4. 标准的文本,(标准的正文内容)。

15. 标准的附录,(标准的附录内容,如参考文献、图表等)。

16. 标准的修订,(标准修订的程序和要求)。

17. 标准的实施,(标准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范围)。

18. 标准的免责条款,(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免责条款)。

19. 标准的附录,(标准的附录内容,如参考文献、图表等)。

三、标准编写要点。

1. 确定编写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标准的编写目的和范围。

2. 充分调研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发展动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 制定标准的编写计划和流程,明确标准的起草单位和负责人。

4. 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促进标准的广泛应用。

编写标准的原则

编写标准的原则

编写标准的原则标准是一种规范和准则,它可以用来指导和衡量事物的质量和性能。

在各个领域,制定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促进交流和合作,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编写标准的一些原则。

一、明确目标和范围编写标准时,首先需要明确标准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是指标准的预期效果和目的,范围是指标准适用的范围和限制。

明确目标和范围有助于确保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准确清晰的表达标准的表达应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语言。

使用具体的词汇和短语,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

在表达时要尽量简洁明了,不要出现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结构。

三、细化细节编写标准时,应尽量细化细节,确保标准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细化细节可以使标准更加具体和明确,有助于实施和评估标准。

同时,细化细节也能够避免歧义和误解。

四、考虑实际应用编写标准时,应考虑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

标准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可行性。

在制定标准时,可以考虑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五、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写标准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相关标准和规范可以提供参考和借鉴,避免重复劳动和错误。

同时,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也有助于保持一致性和相互兼容性。

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编写标准的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可以向专家和相关人员征求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可以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行性,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反馈和支持。

七、定期修订和更新标准需要定期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变化的需求和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定期修订和更新标准可以确保标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八、评估和监督实施标准制定后,需要进行评估和监督实施。

评估和监督可以检查标准的实际效果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和监督也可以发现和解决标准实施中的困难和挑战。

九、提供培训和支持为了促进标准的实施和应用,可以提供培训和支持。

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支持可以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

标准编写的主要步骤

标准编写的主要步骤

标准编写的主要步骤
标准编写的主要步骤包括:
1. 确定编写内容,收集资料,包括企业的有关文件、记录,产品的设计图纸、说明书及有关的技术文件,产品的检测报告及试验结果,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反馈意见等,以及与标准有关的参考资料和文献检索表。

2.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性的东西来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如哪些是可以采用国际标准或先进标准的,哪些是不能采用的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的等等。

3. 起草标准草案。

4. 形成标准送审稿。

5. 审查标准。

6. 报批。

7. 发布。

8. 备案: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9. 复审:企业标准要定期复审,一般不超过三年,复审后的企业标准要重新备案。

企业标准编写范本

企业标准编写范本

企业标准编写范本标准名称:[标准名称]版本号:[版本号]生效日期:[生效日期]1. 引言1.1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确保企业在各项工作中采取统一的、标准的做法,以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1.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职能和工作岗位,旨在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指导方针,以帮助员工理解和遵守企业的标准,并确保工作的一致性。

[在此列出通用规范,如工作时间、工作制度、员工行为准则、保密协议等]2.2 工作流程规范[在此列出具体工作流程的规范,如项目管理、销售流程、采购流程、财务流程等]2.3 质量管理规范[在此列出质量管理的规范,如质量控制要求、检验标准、纠正预防措施等]2.4 安全规范[在此列出安全方面的规范,如办公环境安全、设备使用安全、员工安全防范等]3. 编写规范3.1 标准命名规范每个标准应具备唯一的标准名称和编号,以便在企业内部进行标识和引用。

3.2 标准编写流程[在此列出标准的编写流程,如需先制定草稿、经过内部审批后再发布等]3.3 标准更新和修订[在此列出标准更新和修订的程序,如需要定期审核标准、根据反馈进行修订等]4. 遵守和执行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并执行企业的标准,以确保公司的利益和声誉。

4.1 培训和沟通企业应提供相关培训和沟通机制,以帮助员工了解和理解企业的标准,并解答相关问题。

4.2 监督和检查企业应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员工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纠正行为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4.3 奖惩制度企业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遵守和执行标准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标准的员工给予相应惩罚。

5. 附录[在此列出相关附录,如标准的引用文件、术语解释等]责任单位:[相关部门或岗位名称]执行人:[执行人姓名]注意:此范本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写规范一、前言。

在文档创作过程中,标准的编写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编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可以提升文档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因此,本文将从文档的结构、格式、语言、图表等方面详细介绍标准的编写规范,希望可以对文档创作者有所帮助。

二、文档结构。

1. 封面,封面是文档的门面,应包括文档标题、作者、单位、日期等信息,排版整齐,格式统一。

2. 目录,目录应清晰明了,包括各章节、子章节的标题及页码,方便读者查阅。

3. 正文,正文内容应该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段落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确保内容通顺流畅。

4. 结尾,结尾部分可以包括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内容,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完整。

三、文档格式。

1. 字体,正文部分一般选择宋体、仿宋等常见字体,标题可以使用黑体、微软雅黑等加粗字体,字号要统一,不宜过小或过大。

2. 段落,段落之间要有明显的分隔,一般采用首行缩进或者段前段后间距的方式,不宜出现段落错乱或重叠的情况。

3. 图表,插入的图表应清晰美观,编号要规范,标题要简洁明了,与文中内容相互呼应。

四、文档语言。

1. 语言准确,文档中使用的语言要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确保表达清晰。

2. 生动简洁,语言要生动活泼,简洁明了,不宜出现冗长啰嗦的表达方式,避免读者产生阅读疲劳。

3. 用词规范,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化的词语,要使用规范的文学语言,避免出现歧义。

五、文档图表。

1. 图表清晰,插入的图表要清晰易懂,避免出现模糊、失真的情况,确保信息传达准确。

2. 编号规范,图表要有统一的编号,便于在文中引用,同时要有清晰的标题,方便读者理解。

3. 位置合理,图表的位置要与相关内容紧密结合,避免出现孤立无辅的情况,确保信息传达完整。

六、总结。

标准的编写规范对于文档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和可读性,也有利于文档的维护和更新。

因此,我们在创作文档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编写规范,力求做到结构清晰、格式规范、语言准确、图表清晰,从而提升文档的整体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企业标准编写格式

企业标准编写格式

企业标准编写格式在企业管理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规范企业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而标准的编写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规范的标准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企业标准的编写格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就企业标准编写格式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标准的命名。

在编写企业标准时,首先要确定标准的命名规范。

通常情况下,标准的命名应当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标准的内容和范围。

标准的命名应当包括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等信息,以便于标准的识别和查找。

二、标准的引用依据。

在编写企业标准时,需要明确标准的引用依据。

这些引用依据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需要列出标准的名称、编号、发布单位、发布日期等信息,以便于标准的适用和实施。

三、标准的编写结构。

企业标准的编写结构应当包括标准的前言、范围、术语和定义、标准规定等内容。

前言部分应当简要介绍标准的背景、目的、适用范围等信息;范围部分应当明确标准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术语和定义部分应当对标准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解释和说明;标准规定部分应当具体规定标准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四、标准的编写要求。

在编写企业标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编写要求。

首先,标准的编写应当准确、清晰、简洁,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述;其次,标准的编写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应用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最后,标准的编写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便于企业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执行和检验。

五、标准的修订和管理。

企业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需要修订的情况。

因此,在编写企业标准时,需要明确标准的修订程序和管理要求。

修订程序应当包括修订申请、审批程序、公示和实施等环节;管理要求应当包括标准的备案、变更通知、废止处理等内容。

总之,企业标准编写格式对于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遵循规范的编写格式,才能够编写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标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产品标准编写指南

企业产品标准编写指南

企业产品标准编写指南一、引言。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的规范,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编写好企业产品标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规范产品生产过程,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文将从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写原则、内容要点和编写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写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二、编写原则。

1.科学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写应当基于科学的依据和数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可操作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指导生产实践,便于实施和监督。

3.权威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写应当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4.适用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5.更新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更新性,能够及时调整和修订,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三、内容要点。

1.产品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技术要求等基本信息。

2.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产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抽样标准等内容。

3.产品安全标准,包括产品的安全要求、使用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内容。

4.产品包装标准,包括产品的包装规范、包装材料、标识要求等内容。

5.产品储存和运输标准,包括产品的储存条件、运输要求、包装标识等内容。

6.产品售后服务标准,包括产品的保修期限、维修保养要求、投诉处理流程等内容。

四、编写流程。

1.调研分析,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标准、竞争对手等进行调研分析,为产品标准的编写提供依据。

2.制定计划,明确产品标准的编写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制定详细的编写计划。

3.编写草案,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编写产品标准的草案,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4.修改完善,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对产品标准的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审定发布,经过内部审定和相关部门的审核,确定最终的产品标准,并进行正式发布和实施。

企业标准编写格式

企业标准编写格式

企业标准编写格式企业标准是企业内部制定的规范和要求,是企业运作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良好的企业标准编写格式能够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将介绍企业标准编写格式的相关内容。

一、标准的编写结构。

1. 标准的序言。

标准的序言部分应包括标准的名称、标准的依据、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内容。

序言部分要简洁明了,准确表达标准的基本信息。

2. 标准的主体。

标准的主体部分是标准的核心内容,应包括标准的具体要求、技术规范、测试方法等内容。

主体部分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3. 标准的附录。

标准的附录部分是对标准的补充说明和解释,可以包括一些示例、图表、数据等内容。

附录部分要与主体内容相互补充,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二、标准的编写要求。

1. 语言表达准确。

标准的编写应使用准确、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2. 内容全面具体。

标准的编写要求内容全面具体,不遗漏任何重要细节,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3. 格式规范统一。

标准的编写要求格式规范统一,包括文字格式、标点符号、编号规则等,确保标准的整体美观和一致性。

4. 参考依据可靠。

标准的编写要求参考依据可靠,应引用权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5. 审核审定严格规范。

标准的编写要求审核审定严格规范,应经过多方专家的审查和论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标准的修订和发布。

1. 标准的修订。

标准的修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的需要进行,修订内容应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审核,确保修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标准的发布。

标准的发布应通过适当的渠道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知,确保标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1. 标准的执行。

标准的执行应由相关部门和人员严格执行,确保标准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2. 标准的监督。

标准的监督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独标准——作为一个整体 出版的单独的标准
系列标准 – 由若干个顺序号 不同的并联的独立的单独 标准构成
示例
• 单独标准:例如:GB/T 3100 • 部分标准:例如: GB/T 1.1,GB/T 1.2等 • 系列标准:例如: 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15497《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 准体系》
二、标准的层次
• • • • • •
一项标准可能具有的层次为: ——部分 ××××.1 ——章 3 ——条 3.1、3.1.1 ——段 (无编号) ——列项 a)、b),1)、2) ——附录 附录A,A.1,A.1.1
1. 部分
• 部分标号置于标准顺序号后并用下脚点(.) 隔开, 可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 可以连续编号, 如: .1, .2, .3 …… , 也可分组编号, 如: .21, .22, .23 ……, 但部分不能再分成部分。 • 同一标准的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要素和主体要素应 相同, 只是补充要素不同
(二) 按内容划分
• • • • 通则 ——针对一个标准化对象应编制成一项标准并作 为整体出版 ——特殊情况下,可编制成若干个单独的标准 ——或在同一个标准顺序号下将一项标准分成若 干个单独的部分 ——标准分成部分后,需要时,每一部分可以单 独修订
1. 部分的划分
• (1)通常有下列特殊需要或具体原因时,一项标 准分成若干个单独的部分 ——篇幅过长 ——后续内容相互关联 ——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被法规引用 ——标准的内容拟用于认证
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 (三)协调性 标准编写应遵守下列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 以达到整体协调的目的:
1. 标准化原理与方法 2. 标准化术语及其原则和方法 3. 量、单位及其符号 4. 符号、代号、缩略语 5. 参考文献的标引 6. 技术制图和简图 7. 图形符号
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三)协调性
2. 章
• 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 • 编号从“范围”一章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 连 续到附录之前 • 每一章均应有章标题 ,并且应置于章编号之后 示例: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 条
• 是章的细分 • 每个层次中有2个以上的条才可单独为一层 次;如:5.1、5.2 • 第一层的条宜给出标题, 置于编号后; • 在一章中某一层次有无标题应一致; • 条的层次最多可分5层;如5.1.1.1.1.1 • 可将无标题条首句中的关键术语或短语标 为黑体, 以标明所涉及的主题。
条款中的助动词及其等效表示
条款 助动词 在特殊情况下 的等效表述 功 能
要求
应 不应 宜
应该、只准许 表示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 足的要求。 不得、不准许 表示直接的指示时,使用 祈使句。 推荐、建议 表示在几种可能性中,推 荐特别合适一种,不排除 其他可能性,或表示是首 选的 不推荐、不建 表示不赞成但也不禁止某 议 种可能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419) 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行业中心 谌立新 2011年4月
第一讲 概述
一、标准编制应遵循的文件
1
2 3 4
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 GB/T 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2. 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
标准由各类要素构成,要素可按下列方式分类: • ——按要素的性质划分, 可分为:
– 资料性要素 – 规范性要素

——按要素的性质及它们在标准中的具体位置划 分, 可分为:
– – – – 资料性概述要素 规范性一般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

——按要素的必备或可选的状态划分, 可分为:
示例:
4 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蒸发调压器表面应无…… …… 4.2 材料要求 4.2.1 用于制造调压器的材料应符合…… 4.2.2 蒸发器壳体应符合…… …… 4.3 性能要求 4.3.1 液静压强度应符合…… 4.3.2 气密性 4.3.2 .1 常温气密性…… 4.3.2 .2 高温气密性…… 4.3.2 .3 低温气密性…… 4.3.3 高温试验
• 6. 规范性技术要素 technical normative elements 规定标准技术内容的要素。
二、基本概念
• 7. 资料性要素 informative elements 标示标准、介绍内容、提供标准附加信息的要素。 • 8. 资料性概述要素 preliminary informative elements 标示标准、介绍内容、说明背景、制定情况以及 该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的要素。
二、基本概念
• 12. 条款 provision 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标准中的条款分为三种 类型: ——陈述:表达信息的条款; ——推荐:表达建议或指导的条款; ——要求:表达如果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准则, 并且不允许存在偏差的条款。
注:条款的这些形式以其所用的措辞加以区分, 例如:推荐用助动词“宜”,要求用助动词“应”。
4. 段
段是章和条的细分,段不编号。 应避免在章、条标题与下一层之间设段(悬置段)。
不正确
5 标记 ××××××××××× } ××××××××××××} 悬置段 ×××××××××} 5.1 ×××××××××× ××××××××××××××× 5.2 ×××××××××× ××××××××××××××××× ×××××××××××××××× 6 试验报告
1. 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
• GB/T1.1 • GB/T1.2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程序。
2. 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
• GB/T20000.1 词汇; • GB/T20000.2 • GB/T20000.3 • GB/T20000.4 • GB/T20000.5 容; • GB/T20000.6 ……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第3部分:引用文件;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
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 (六)规范性 在起草标准之前应确定标准的预计结构和内 在关系,尤其应考虑内容的划分。 如果标准分为多个部分,则应预先确定各个 部分的名称。
第二讲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一、标准的结构
(一) 标准的表现形式
标准结构类型
部分标准——在同一个标准 顺序号下将一项标准分成 若干个单独的部分出版的标 准。需要时,可单独修订。
4. GB/T 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 GB/T20002.1 第1部分:儿童安全; • GB/T20002.2 第2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 ……
二、基本概念
• 1. 规范 Specification
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需要满足的要求的文件 注: 适宜时, 规范宜指明可以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 程序
1. 部分的划分
• (3)部分划分方式 ——将标准化对象分为若干个特定方面, 各个部 分标准分别针对一个方面, 能单独使用 如:第1部分:词汇 第2部分:要求 第3部分:试验方法 ——将标准化对象分为通用和特殊部分, 第1部分 为通用方面, 其余分别为特殊方面 如: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电熨斗的特殊要求 第3部分:洗碗机的 特殊要求
– 必要要素 – 可选要素
根据要素的性质和在标准中的位置划分
标准的要 素 资料性要 素 资料性概 述要素 封面 资料性补 充要素 资料性附 录 参考文献 规范性要 素 规范性一 般要素 名称 规范性技 术要素 术语和定 义
引言
规范性引 用文件
范围
规范性附 录
…… 要求 符号和缩 略语
前言
索引
目次
根据要素的必备或可选状态划分
推荐
不宜
条款中的助动词及其等效表示
陈述—允许 可
不必
表示在标准的界限 内所允许的行动或 无须、不需要 步骤。 能够
不能够 有可能 没有可能
可以、允许
陈述—能力

不能 可能 不可能
表示由材料的、生 理的或某种原因导 致的能力。
表示由材料的、生 理的或某种原因导 致的可能性。
陈述—可能性
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 2. 规程 code of practice
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 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
• 3. 指南 Guideline
给出某主题的一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信息、指导 或建议的文件。
二、基本概念
• 4. 规范性要素 normative elements 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 • 5. 规范性一般要素 general normative elements 描述标准的名称、范围、给出对于标准的使用 必不可少的文件清单等要素。
8. 技术文件编制 9. 极限、配合和表面特征 10. 尺寸公差和测量不确定度 11. 优先数 12. 统计方法 13. 环境条件和有关试验 14. 安全 15. 电磁兼容 16. 符合性和质量
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 (四)适用性 ——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 ——标准的内容应易于被其他标准所引用
• (五)一致性 如果有相应的国际文件,起草标准时应以其 为基础并尽可能保持与国际文件相一致。 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 效,其起草应符合GB/T 20000.2的规定。
标准结构的示例2:QC/T 741-2006 《车用超级电容器》
• • • • • • • • • • •
封面(必备要素) 前言(必备要素) 标准名称(必备要素) 范围(必备要素)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符号 分类与型号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