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印尼排华:20万华侨遭杀戮数百人被挖心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印尼归侨的安置研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印尼归侨的安置研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印尼归侨的安置研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印尼归侨的安置成为了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印尼归侨是指二战后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从印尼返回中国的华人。

他们在印尼定居了几代人,但由于印尼政局变化和政策调整,导致许多华人选择返回中国。

这一部分人群的规模庞大,安置问题牵动了国家政府的神经。

本文将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印尼归侨的安置进行研究。

二、安置现状二战后,中国经历了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政局逐渐稳定,华人回国的潮流愈演愈烈。

中国当时正处于艰难的时期,国家经济处于落后状态,资源匮乏,对印尼归侨的安置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面临着这一困难,国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印尼归侨的安置问题。

国家政府加大了对印尼归侨的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帮助印尼归侨顺利融入中国社会,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提供就业机会,优先安排子女入学等,以提高印尼归侨的生活品质和融入感。

国家还对印尼归侨进行了免费医疗和住房保障,确保他们在中国的安居乐业。

国家还加强了与印尼归侨社区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印尼归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国家政府积极开展与印尼归侨社区的交流与合作,倾听他们的心声,掌握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印尼归侨的生活状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国家还加强了对印尼归侨社区的管理与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印尼归侨提供管理和服务,国家政府特设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印尼归侨集中安置和管理工作,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安全。

国家还加大了对印尼归侨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三、问题与挑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印尼归侨的安置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由于当时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国家对印尼归侨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对有限,致使一部分印尼归侨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

他们在中国的安居乐业并不如意,这也是国家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扶持的一个方面。

中国当时处于国际孤立的状态,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相对有限,这也给国家对印尼归侨的安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1602年荷兰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职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长达300多年的殖民 统治。
4、1942年日本入侵。 5、1945年8月17宣布独立,成立统一的印度 尼西亚共和国。
3)国旗、国徽
国旗

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 长与宽之比为3∶2。红色象征勇敢和正 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 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还表达 了印尼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美好愿 望。
1967年印尼排华:20万华侨惨遭杀戮 数百人被挖心


1965年9月30日午夜,以印尼总统警卫部队查克拉比 拉瓦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亲苏加诺军官,在印尼共 产党的支持与配合下,以陆军中有个“将领委员会” 在首都大量集结兵力、阴谋发动推翻苏加诺总统的军 事政变为由,在雅加达逮捕和处死了包括陆军司令亚 尼在内的六名陆军将领和一名军官。苏加诺的政敌、 国防安全统筹部长纳苏蒂安本是逮捕名单的头名,则 侥幸逃脱,其幼女被误杀。这就是60年代世人皆知的 印尼“九卅事件”。 这一突发事件,给了以纳苏蒂安为首的军人集团公开 反共的口实,引发起大规模镇压共产党的行动。 在几个月内,印尼共和进步团体受到严重摧残,其主 要领导人艾地等人全部被杀。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 20万人惨遭杀戮,约30万人被逮捕监禁。


苏哈托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根据伊斯兰教法, 一个男人可以娶4个妻子,但他只有一个妻子。 他的妻子茜蒂· 哈蒂娜出身于中爪哇,他们之间 的恋爱婚姻充满了浪漫色彩。两人婚后感情甚笃, 生活美满,有3子3女。1996年4月,哈蒂娜病逝, 苏哈托遭到沉重打击,还一度中风,然而,由于 他意志坚强, 很快就康复了。 苏哈托的出生地爪哇岛是印尼文化的发源地,当 地人都信奉“不惊骇、不惊奇、不骄矜”的三不 人生哲学。苏哈托从小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渐渐养成了临危不惧、冷静持重的性格。无论遇 到什么难事,他脸上从无畏惧、紧张之色,相反 他总是面带笑容,因而有“微笑总统”的雅号。 他的夫人哈蒂娜同苏哈托一样爱笑,是印尼的 “微笑第一夫人”。

印尼首次调查50年前排华屠杀,都“反思”了什么

印尼首次调查50年前排华屠杀,都“反思”了什么

印尼首次调查50年前排华屠杀,都“反思”了什么“1965事件”调查会现场。

“历史性举动”“这是一项历史性的举动,”《雅加达邮报》报道称“印尼政府第一次推动了关于1965事件的官方调查。

”据美联社报道,此次调查会由非政府组织“全国人权委员会”主办,得到了印尼官方的认可和支持。

印尼检察总长、警察总长、司法部长均在会上露面。

研讨会在雅加达市中心的一家宾馆开幕时,数百名有装甲运兵车接应的警察在宾馆外待命,以防曾经参与过这场大屠杀的伊斯兰组织和准军事团体前来抗议。

不过,抗议者并未现身。

调查会邀请了多方人士参加了此次调查会:当年屠杀事件的幸存者和家属,被认为是惨案策划者的军方代表、历史学家、印尼政府以及人权组织等。

法新社报道称,印尼政府一直对发生在50年前的这一上世纪最惨大屠杀讳莫如深,人权组织多年来一直努力推动印尼政府揭开对这段血腥历史的“封印”,展开正式调查并道歉。

美联社报道称,“1965屠杀事件”由6名印尼军官被捕触发。

时任印尼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的苏哈托趁机获得国家最高权力,他将“政变责任”归咎于印尼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共运动”。

这一事件被称作“9·30”大屠杀。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称,大量华人被卷入其中。

对于这次大屠杀死了多少人没有确定的数字,有研究人员估计,约有50万人被杀,其中大多数是华人。

参会者都怎么说?“1965事件”遇害者的女儿凯瑟琳·潘迪贾坦接受媒体采访。

在开幕式上,印尼总统佐科最信任的顾问之一——印尼安全部长潘查伊坦否定了正式道歉的可能性,称虽然印尼政府想解决这段“黑暗历史”,与过去握手言和,但不会向外界压力低头。

但他表示政府会受理正式的申诉。

他的想法并不是特例。

“调查会的主题不是谴责谁。

” 研讨会的组织者阿古斯·维多约约表示,他的父亲是一名陆军将领,在“九卅事件”中被政变者杀害。

“调查会的目的是找寻惨剧中被掩盖的历史真相,这样整个国家可以从中得到教训,让我们未来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印尼“华人”问题的历史足迹

印尼“华人”问题的历史足迹

印尼“华人”问题的历史足迹作者:张登及【印尼】赖剑文 (Harryanto Aryodiguno)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22期“中国梦”可望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岛国,也是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自印尼争取独立以降,当地华人对印尼就有不少贡献。

虽然华人分属不同政治党派与思想流派,但在战场及外交上,都实际参与独立建国。

冷战时期,两极竞争导致印尼与中国关系的重大变化。

事实上,印尼的“华人”问题始终是印尼看待“中国”的关键因素。

这不仅在改革开放之前如此,在当前中国崛起及“中国梦”散播之际,华人社会影响力随之重振,更值得密切注意。

中华、中国、华人一切可从“中华”、“中国”、“华人”三个身份概念在印尼的命运说起。

早年印尼社会没有“华人”这个身分,印尼人与荷兰政府只知“中国人”称谓。

即便今日,土著社会仍然没有“华人”之称。

只有华人才称自己是“华人”,但在印尼各岛的华人社区对“华人”这个身分常有不同认知。

在爪哇岛,当地“华组”多半不会中国方言,所以称呼自己是Suku Tionghoa“中华族”;在南与北苏门达腊,华人自称Teng Lang(福建语:唐人);而在西加里曼丹,当地华人也自称唐人;土著则称华人Orang Cin(“清人”)。

1998年5月排华事件发生后,政局进入新阶段。

瓦希德总统上任后,改回中华称谓。

这些称谓在日用与官方训令中的反覆,深刻反映出了印-中-华关系的变迁。

华人的贡献不只在争取印尼独立中,在1930年反抗荷兰政府的政治运动里,主张反殖民主义的华人亦扮有重要角色。

彼时当地华人分为三派:第一派倾向对祖国的认同,认为自己永远是中国人,必须效忠祖国;第二派倾向支持殖民政府,选择合作,接受殖民教育;第三派则支持印尼的民族运动,认为自己是具有种族身分的印尼社会的一分子。

华人政治与思想的复杂性导致了土著对华人的看法不一。

尤其在荷兰统治时期,当局划分印尼人、华人和欧洲人的社会地位,并将他们的住地分开,荷兰政府且常引起种族纷争。

这张相片拍摄于1965年印尼,一家华人遇害后遗体惨遭羞辱

这张相片拍摄于1965年印尼,一家华人遇害后遗体惨遭羞辱

这张相片拍摄于1965年印尼,一家华人遇害后遗体惨遭羞辱率真笨笨猪2022-11-10 14:03这张相片拍摄于1965年印尼,一家华人遇害后遗体惨遭羞辱,镜头中土著暴民们分别用树枝,拖拽着三具遗体,一个大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大人由二个暴民拖拽。

其实这些华人都是土著们的邻居,出现这一幕是多么恐怖,多么可怕啊!那么这些华人到底经历了什么人间地狱!原来,当时印尼在亲美“总统苏哈托”清剿印尼共产党之后,苏哈托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将目光投向了印尼当地的华人华侨,这些华人华侨在印尼人口相对较少,与当地居民矛盾很深,一直被定性为“殖民主义残余”。

他们在印尼普遍从事工商,虽然政治地位低,但是手中却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对这些人下手,既可以掠夺他们的财富来充当军费,而且能够转移国内的矛盾,可以说是一石二鸟,用心非常险恶。

印尼土著人好吃懒做,生活贫穷,而华人靠自己辛勤劳动赚取许多财富,生活富裕,因此他们仇恨华人有财富,在苏哈托的煽动下,华人惨遭各种屠杀。

有暴徒冲入华人的商店住宅,大肆打砸店内的物品,直接抢劫财物,排华暴恐愈演愈烈,竟持续一年之久!约有45万~50万华人被杀,当地华侨的尸首遍布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屠村”的惨案,连美国中情局都称这是20世纪最惨的集体谋杀。

最终在联合国的调解下,才停止了这场近代人类历史上的大屠杀。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印尼又重新上演了几十年前的大屠杀,而始作俑者仍是这个“苏哈托”家族,“苏哈托”女婿普拉博沃,从中趁火打劫,大肆敛财。

苏哈托和他的代表利益集团没有料到,这一次非但没有将矛盾成功转移,反而引火烧身。

最终苏哈托不得不引咎辞职,随着他的倒台,独霸印尼31年之久的苏哈托家族也迅速土崩瓦解,树倒猢狲散!现在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了,从各个方面逐步成为了世界最强国,我们强大的海军航母编队已经足以威震整个东南亚,相信印尼及其他仇华国家再也不敢随便欺负我们华夏子孙啦!。

海外十大排华事件

海外十大排华事件

历史上最早的排华事件---红溪惨案1740年10月,荷兰殖民当局在爪哇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大规模屠杀华侨的事件。

因城西有一条河,名红溪,是肇事地点之一,故称为红溪惨案。

1619年荷兰殖民者占领雅加达,当地劳动力甚缺,荷兰殖民者不择手段从各地诱骗华侨,甚至到中国东南沿海掳掠人口,供其役使。

后殖民者嫉视华侨在发展经济上所起的作用,又怕他们同当地人民联合起来反抗殖民统治,转而采取严格限制入境,乃至推行排华政策。

1727年和1736年作出规定,逮捕“失业”和无居留证的华侨。

1740年7月,殖民当局下令捉拿被诬为窃贼的华侨。

有些无辜被捕的华侨或被虐杀,或被投入大海。

城内华侨纷纷逃往城外,公推黄班为首领,准备进攻巴达维亚城。

但走漏消息,殖民当局有所准备。

10月9日,殖民者以搜查军火为名,命令城内华侨交出一切利器,荷军挨户搜捕华侨,不论男女老幼,捉到便杀,对华侨进行血腥洗劫。

屠杀持续7天,城内华侨被杀近万人,侥幸逃出者仅150人,被焚毁和劫掠的华侨房屋达六、七百家,财产损失,无法估计。

城外华侨在黄班指挥下,与荷军激战,伤亡千余人,后转战中爪哇,斗争持续到1743年。

海外十大排华事件:淡忘血史何以堪李奉先文常听海外学者谈到中国人历史观,认为我们过多地漠视了历史本身的价值。

总以为楼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国市中心看看,几乎没有什么新建筑,他们以历史积淀为自豪,而我们以不断地拆楼建楼来粉饰自己,折腾自己。

也听到日本人嘲笑我们,他们自言宁愿喜欢黑人,也不愿与中国人走近,因为中国人早已没了精神。

有位教授在课堂给学生直白地说:“诸位不要笑,如果日本人侵犯我们,我们还会出了更多的汉奸。

在座的很大一部分都将是。

因为你们嘲笑爱国者,崇拜权势和金钱,鄙夷信仰和志气!”以色列人说:“中国人什么都不缺,若缺,缺的便是记忆!”也许,我们确实有淡忘或粉饰历史的不良嗜好,果真如此,请放历史一条生路!历史本应该使我们更懂得自尊。

但是现在我们有些人看到老外就谄媚,小女生们看到狗啃一般的外国老男人都想去讨好!倘若你熟知下面的段段华人血泪史,悲情凄凄何以堪!一、美国西雅图排华骚乱事件19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加利福尼亚掀起了“淘金热”,加之,美太平洋铁路需要大批劳工,更多的华人为了美好的淘金梦,离乡背井偷渡到美国。

印尼排华事件的死亡人数情况

印尼排华事件的死亡人数情况

印尼排华事件的死亡人数情况印尼排华事件是印度尼西亚暴徒发动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动,那么你了解印尼排华事件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印尼排华事件的死亡人数情况,希望能帮到你。

印尼排华事件的死亡人数印尼排华事件发生在印尼总统苏加诺倒台之后,印尼政治倾向改变,领导阶层捏造中方意图干预印尼内政虚假信息,导致印尼境内接二连三发起大规模针对华人的暴乱,那么印尼排华事件死亡人数有多少呢?据不完全统计,印尼排华事件死亡人数高达数十万,其中不乏妇孺、童叟,其惨烈程度堪比日军侵华时在中国做出的暴行。

史料记载事发当天,一同进攻中方大使馆,肆意破坏使馆物品,还对中国国徽国旗作出侮辱性动作,更出手枪击使馆内的中国官员和中国公民。

在这次以雅加达为爆发点扩散的排华暴乱中,超过千人丧生,在之后数日之内印尼军队、暴民四处屠杀中国居民和当地的共产党人。

印尼排华事件体现印尼暴民对生命的严重侮辱与漠视。

无数华人妇女惨遭强奸、轮奸,男人的脑袋被砍下陈列在街上,甚至连小孩子都无法避免被屠杀的命运,冰冷的尸体铺满街道,失去至亲的人们的哀嚎声在硝烟中弥散。

几十万同胞生命在暴行下殒逝。

印尼排华事件死亡人数之所以高达三十万,除开印尼百姓没有人性之外,也是由于印尼政府对外国使馆、居民、游客的安全保障不到位,致使暴乱发生时,没有最大程度的作出应对措施。

这是印尼政府的失职,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1998年5月,居住在印尼的华人遭受黑色五月暴动,也就是印尼反华事件。

在暴动中,印尼华裔的店面以及住所被残忍的烧毁,暴徒还残忍的对华裔进行残杀,成百上千的华人在暴乱中遇难,更令人愤怒的是印尼暴徒还对华人妇女进行强暴、轮奸,其中甚至还有不到十岁的女童。

这起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是,印尼经济在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创伤,繁荣了30年的印尼开始衰落,印尼的本币开始暴跌,燃油以及食物的价格开始暴涨,印尼的人民开始抱怨。

为了缓解印尼人民的不满,印尼的苏世家族开始策划一系列的排华暴乱,用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这导致居住在印尼的华裔无辜遭受了严重的暴乱。

电影·杀戮演绎

电影·杀戮演绎

龙源期刊网
电影·杀戮演绎
作者:
来源:《作文·初中版》2014年第12期
纪录片,美国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执导,荣获许多大奖。

这部影片以超越常规的超现实方式讲述了1965~1966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场政治大屠杀。

当年,为逃避责任,印尼军方将屠杀任务交给当地流氓执行,导致100多万印尼共产党、左派人士、知识分子和华人遭到屠杀。

和许多反思历史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该片的切入点可谓“令人咋舌”。

看了毛片后主动要求担任执行制片的著名德国导演赫尔佐格一连用“可怕、超现实、10年难得一遇、史无前例”等词来形容这部电影。

在长达7年的拍摄过程中,由于受迫害的幸存者及其家属仍然笼罩在过去的屠杀阴云之下而敢怒不敢言,拍摄频频受阻,导演只能另辟蹊径,转而采访了40多位当年的“刽子手们”,从他们充满“炫耀”性质的“光辉”回忆中揭露政治迫害的真相。

更讽刺的是,最后一位刽子手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莱坞黑帮片和艾尔·帕西诺的铁杆粉丝。

于是更大胆的设计出现了,导演直接把舞台和镜头全部交给了这些屠杀者,让他们以一种想象中的好莱坞英雄片的公式重现当年的屠杀场景。

在一幕幕的火光杀戮中,这些不知悔改的屠杀者多年来坚信的一套“正义理论”也逐渐面临着崩塌,在真真假假间,人性的恶与弱被撕出一道道口子……一位影评人形容这部充满实验性质的纪录片是“一把匕首,一座断头台,一个疯人院中的忏悔盒。

这是一堂骇人的历史课,教会了我们如何记住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1967 年印尼排华:20 万华侨遭杀戮数百人被挖心
1965 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高层互访频繁,各类团组往来如织。

国庆期间集聚北京的印尼大小团组28 个共500 多人,创历年中、印尼人员往来之最,在当时我国的对外关系中也少见。

谁也没想到这“繁华”背后,竟暗藏着外交危机。

祸起“九卅事件”
1965 年9 月30 日午夜,以印尼总统警卫部队查克拉比拉瓦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亲苏加诺军官,在印尼共产党的支持与配合下,以陆军中有个“将领委员会”在首都大量
集结兵力、阴谋发动推翻苏加诺总统的军事政变为由,在雅加达逮捕和处死了包括陆
军司令亚尼在内的六名陆军将领和一名军官。

苏加诺的政敌、国防安全统筹部长纳苏
蒂安本是逮捕名单的头名,则侥幸逃脱,其幼女被误杀。

这就是60 年代世人皆知的印尼“九卅事件”。

这一突发事件,给了以纳苏蒂安为首的军人集团公开反共的口实,引发起大规模镇
压共产党的行动。

10 月1 日,时任战略后备司令部司令的陆军少将苏哈托调动大量兵力控制了首都雅加达,全城通宵戒严,军、宪密布,陆军控制的报纸和电台发动宣传
攻势,就“九卅事件”中处死6 名陆军将领事极力煽惑。

在陆军当局控制下的雅加达一
些政党团体,也公开指责印尼共产党是“九卅事件”的主谋。

10 月2 日,印尼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及《忠诚报》被禁止发行。

10 月3 日,印尼国家通讯社《安塔拉》被封,旋被军管。

10 月8 日至10 日,印尼共、人民青年团、全印尼中央职工会和印尼妇女运动协会等的总部办公处相继被捣毁。

10 月18 日,雅加达军区司令部宣布取缔上述组织和其他一些进步团体。

在几个月内,印尼共和进步团体受到严重摧残,其主要
领导人艾地等人全部被杀。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20 万人惨遭杀戮,约30 万人被逮捕监禁。

大造反华舆论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