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神奇的眼睛》PPT课件(4篇)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神奇的眼睛》教学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神奇的眼睛》教学课件

大麦哲伦星云的一部分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于1990年4月成功发射了以美国天文学 家哈勃的名字命名的望远镜,它的口径为24m, 在离地约575 km高的 轨道上环地球运行,每97 min绕地球一周。它能观测到许多很远处 的天体,使天文学家们获得更多、 更宝贵的信息。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看远处物体
看近处物体
看远处物体:晶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看近处物体:晶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近视眼及其改正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近视眼及其改正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
显微镜、望远镜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眼镜的度数
透镜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 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Φ 1 f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 m,它的焦度就是
Φ 1 2 m1 0.5 m
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 镜焦度就要大一些。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眼睛的视物原理
想一下我们平时看远处物体和看近处物体的感觉,试一试看远处 的物体和近处的书
看远处物体 眼睛不会累
长时间看近处物体 眼睛会比较累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眼睛的视物原理
眼睛可以调节晶状体的焦距看清远近位置不同的物体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4.3 神奇的“眼睛”(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2024)

4.3 神奇的“眼睛”(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2024)

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
新课学习
二、视力的矫正
自主学习二
学习目标
任务清单:阅读教材P96--97的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1.3理分解钟速;度要的求概:念用,红能笔用圈速画度重来点描语述句物。体)的运动。 (1)按照2. “知做道中匀学速”的直要线求运,动利和用变课速桌直上线面运的动实的验特器征材。,小组合作完
按照图2. 4知-2道2实匀验速要直求线,运利动用和课变桌速上直面线的运实动验的器特材征,。完成实验。
3.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结论:在远视眼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能改善物体在 “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新课学习
二、视力的矫正
助学释疑二
学习目标
2、远视眼的矫正 (2)用1凸. 理透解镜速矫度正的远概视念眼,:能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看近不1.看理远解”:速只度能的看概清念近,处能的用物速体度,来看描不述清远物处体的的物运体动。。 (2)近2. 视知眼道的匀形速成直原线因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晶状体3太. 能厚用(速会度聚能公力式太进强行)简或单眼的球计前算后。方向上距离太长,使来自远处
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
新课学习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新课学习
一、我们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2、眼睛视物的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 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眼睛相当于照 相机)
新课学习
一、我们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3、正常眼睛如何看清近处和远处物体的:
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教学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教学课件

答案:凹 凸
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
(选
填“凸”或“凹”)透镜做的眼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
所佩戴眼镜的“度数”越
(选填“大”或“小”)。
【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的矫正方法。由于像成在视网膜的前
方,所以应该佩戴凹透镜做成的近视镜。像离视网膜越远,说
【方法归纳】调节像的大小的方法 (1)调节物距: 当照相机靠近物体时,这时物距减小,则像距会增大,像也会 变大;反之,像变小。可总结为:物近像远像变大。 (2)调节焦距: 当焦距变长时,像变大,像距也变大。
1.(2012·咸宁中考)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 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一课时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体验】老花镜和近视镜 活动1:把一个老花镜放在阳光下,调整老花镜与地面的距 离,注意观察现象。 活动2:把一个近视镜放在阳光下,调整近视镜与地面的距 离,注意观察现象。
(1)活动1中,太阳光经过老花镜后会 或“会聚”),由此你猜想老花镜可能是 (2)活动2中,太阳光通过近视镜后会 或“会聚”),由此你猜想近视镜可能是 提示:(1)会聚 凸透镜 (2)发散 凹透镜
视网膜前 视网膜后
凹透镜 凸透镜
【拓展延伸】正常的眼睛既可眺望远景,又能细看近物。物距 变了,而像距没有变,竟然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这其 中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晶状体是有弹性的,它周围的肌肉可以根据所看物体的 远近不同,调节晶状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 从而使像总能成在视网膜上,使我们看见物体。当眼部肌肉松 弛时,晶状体会变扁、变大,这时远处物体的像能够成在视网 膜上,人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正常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点在无 限远处。当眼部肌肉紧张时(“使劲”看近物),晶状体会变 凸,焦距变小,物体的像也能成在视网膜上。正常眼睛能看到

4.3 神奇的“眼睛” 课件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 神奇的“眼睛” 课件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变小
续表: 器材
知3-讲
பைடு நூலகம்
物距 成像特点
使用说明
①倒立、放
物 镜
大的实像 f<u<2f ②相当于投
(1)最终的像相对 于物体来说,放
影仪
大两次
①正立、放 (2)最终的像相对

大的虚像 于物体是倒立、
镜 u<f ②相当于放 放大的虚像
大镜
续表: 器材
知3-讲
物距 成像特点 使用说明
① 倒立、缩
物 镜
知1-练
1. [中考·扬州] 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 体变__薄___(填“ 厚”或“ 薄”),晶状体的__焦__距__发生 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缩__小___的实像。
知识点 2 视力的矫正
1.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知2-讲
现象 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 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
知3-练
例 4 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下列关 于所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缩小的 B. 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缩小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放大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缩小的
知3-练
解析: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成的倒立、缩小 的像放大,但像仍比物体小,即最终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 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 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虽然大脑感觉像是 正立的,但视网膜 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知1-讲
3. 神经系统对像的处理(如图1)

八年级物理全册 4.6 神奇的眼睛课件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6 神奇的眼睛课件 (新版)沪科版

近视眼
像 物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2.矫正: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有的人看近处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
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能看清楚。
(二)探究远视眼的矫正 1.成因:
远视眼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2.矫正: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
【解析】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 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 膜的后方。远视眼矫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镜。由图可 知,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B图,其矫正做法正 确的是D图。
知2-练
2. (2015·乌鲁木齐)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 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之前,则该同学是( )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知1-练
1.如图所示是人眼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 ________,其作用是使被观察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来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
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
(一)探究近视眼的矫正 1.成因:
时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来源《典中点》
知识点 4 照相机 思考: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的构造
知4-导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沪科初中物理八上 4.6 神奇的眼睛(共36张PPT)

沪科初中物理八上 4.6 神奇的眼睛(共36张PPT)

预防近视“三要”“四不看”:
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
分钟。 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④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⑤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⑥不躺卧看书。 ⑦不走路看书。
小结: 一、人眼看物原理: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
睫状肌
角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睫状肌
角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睫状肌
角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
睫状肌 角膜 晶 状 体
调节作用
视 网 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 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 放松时,晶状 体变薄,远处
当睫状体 收缩时,晶状 体变厚,近处
2、矫 正:
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
太强,成像 于配视戴网用膜凹前透 。镜做成的近 视眼镜。
四、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 因:
2、矫 正:
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
太弱,成像 于配视戴网用膜凸后透 。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
视力的矫正
※近视眼用 凹透镜 矫正; ※远视眼用 凸透镜 矫正;
青年/少年叫远视眼. 老年患者俗称老花眼.
神奇的眼睛

眼 睛 看 物 体
问题
当眼睛看远处物体 时,睫状肌放松,晶状 体 变薄 ,对光的偏折能 力变小,远处物体的像恰
好落在视网膜上,眼睛就

《神奇的眼睛》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ppt(4篇)

《神奇的眼睛》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ppt(4篇)

u>2f,
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用放大镜看近处的物体,物距小于焦距才是放大的。因此, 物体应放在离放大镜小于焦距的位置才合适,在什么位置所 成的像最大?
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接近焦距时,所成的像最大。
2、幻灯机 幻灯机成像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哪一条?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与显微镜不同的是,望远镜上物镜
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
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幻灯机和投影仪
原理:
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
思考:
1、在放映时,幻灯片应该如何放置?
结论: 1、我们看到的物体是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倒立、缩
小的实像。 2、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猜想:我们是如何既能看到远处物体,也能看到近处 物体的?
正 常 的 眼 睛 调 节 :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 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 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 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 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1、放大镜
用桌面上的凸透镜靠近课本, 观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 么现象? 课本上的字被放大
那么你手中的凸透镜就是什么?
就是放大镜
放大镜所成的像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是实像还是虚像? 判断依据是什么? 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因为用光屏承接 不到像,所以是虚像,眼睛与物体在透镜的异侧,透过透 镜观察所成的像,所以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
两组凸透镜组成,即物镜和目镜。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6神奇的眼睛 (共41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6神奇的眼睛 (共41张PPT)

D.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
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下方,要使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上_____(填“上”或“下”) 调整.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 镜25 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缩_小_(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 有_照_相_机_.
近视眼及其矫正
实验6: 当f=10 cm(当作正常眼),u=70 cm
时,调节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换上f=5 cm的凸透镜(当作近视眼),
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 在凸透镜前插上凹透镜(或学生的近视
眼镜),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
近视眼及其矫正
矫正: 在眼球前加一凹透镜,使光先发散一
在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若要使距 离透镜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像在光屏上,该 怎么办?
当睫状体放松时, 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 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 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 的物体.
这是晶状体和睫状体共同所起的调节 作用形成的.
实验4: 利用水透镜,模拟晶状体的调焦,
体会人眼能看到远近不同物体的原理— —人眼通过晶状体的自动调焦功能来看 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实验5: 利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验证眼睛调焦
的问题——当f=10 cm,u=21 cm时,调 节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透 镜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f=15 cm, 调节u(大约70 cm),仍能在光屏上成 像.
思考: 若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看清物体的范围减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 体过凸,使得光线会聚 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利用凹透 镜先使光发散,再经 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 上.
远视眼
而有的人看近处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 体放在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能看清楚。
远视眼是晶状体过于扁 平,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 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
矫正: 利用凸透镜先使光会聚,再 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2、幻灯机和投影仪成像情况完全相同吗?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与物在 透镜异侧。
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光学仪器,就像特殊 而神奇的“眼睛”,拓展了我们人类肉眼的功能。
u>2f,
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用放大镜看近处的物体,物距小于焦距才是放大的。因此, 物体应放在离放大镜小于焦距的位置才合适,在什么位置所 成的像最大?
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接近焦距时,所成的像最大。
2、幻灯机 幻灯机成像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哪一条?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1、放大镜
用桌面上的凸透镜靠近课本, 观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 么现象? 课本上的字被放大
那么你手中的凸透镜就是什么?
就是放大镜
放大镜所成的像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是实像还是虚像? 判断依据是什么? 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因为用光屏承接 不到像,所以是虚像,眼睛与物体在透镜的异侧,透过透 镜观察所成的像,所以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
眼镜的度数
1、眼镜的度数是透镜的焦距的倒数 的100倍。
2、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 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 负数。
例1:小明的眼镜是--200度,他的眼睛是 __近_视__远____,镜片的焦距是: 0_.__5_m, 是_ 凹透镜_(凸透镜或凹透镜)
透镜的应用 放 大 镜
照相机及工作原理:
结论: 1、我们看到的物体是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倒立、缩
小的实像。 2Hale Waihona Puke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猜想:我们是如何既能看到远处物体,也能看到近处 物体的?
正 常 的 眼 睛 调 节 :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 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 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 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 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结论:
人眼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 改变凸透镜(晶状体)的焦距,从而 既能看到远处的物体,也能看到近处 的物体。
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 (∞);眼睛所能看清最近的点,叫 近点,正常眼的近点距眼约10厘米;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
近视眼
有的人看远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 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
原理:
物体位于两倍焦距之外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显微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原理:
物体先经过物 镜成放大的实 像,再经过目 镜成放大的虚 像,二次放大 便能看清细小 的物体
望远镜
测距
原理:
望远镜和显微镜相似,也是由
两组凸透镜组成,即物镜和目镜。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与显微镜不同的是,望远镜上物镜
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
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幻灯机和投影仪
原理:
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
思考:
1、在放映时,幻灯片应该如何放置?
放大镜的焦距是较短还是较长? 猜想应该是较短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隔着放大镜看近处的物体,物体是正立、放大的,隔着放 大镜看远处的物体,物体是倒立、缩小的。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近处的物体, u<f,所成
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神奇的眼睛
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8cm和 16cm。哪个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厉害些?据此,你可以得 到什么结论?再考察一下透镜的凹凸程度,你还可以得 到什么结论?
结论:凸透镜越凸,折光能力越强!
提出问题: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 的?












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