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天数的核定

合集下载

员工工资核算管理办法

员工工资核算管理办法

员工工资核算管理办法
一、员工工资的组成部分:
底薪工资+加班工费+全勤奖+工龄奖+责任津贴(正式上岗的包装检验人员及以上人员都可获得100-300元的津贴)
1.底薪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标准:920元/月(每月上够工时208
小时=8*26天,就可获得标准基本工资920元)
2.加班工资分为正常加班工资(按1.5倍)和26天之外的加班工
资(按2倍)。

(总工时-208小时在78小时以内按1.5倍,超出78小时的按2倍)。

3.全勤奖为50元/月,要求员工在上班期间不会发生请假、迟到、早退现象。

4.工龄奖:按照入厂时间每满半年40元的方式发放,最高200元的工龄奖。

5.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为标准工资的3倍。

二、员工工资的发放:
员工工资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员工,由公司刘小姐负责发放。

三、工资发放时间:
员工工资的发放时间在每月的月底发放上月份的工资。

(比方6.30日发5月份的工资)。

国家工资计算天数标准方法

国家工资计算天数标准方法

国家工资计算天数标准方法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资计算天数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基本工资:通常按月计算,以固定的每月天数计算工资,比如30天。

2. 实际出勤天数:根据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计算工资。

通常,每月的工资天数是根据
员工的实际上班天数进行计算。

3. 请假扣薪:如果员工请了假,根据请假的天数扣除相应的工资。

请假扣薪的具体方
法和标准可能因公司政策和劳动法规定而有所不同。

4. 加班工资:如果员工有加班情况,通常根据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标准计算加班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仅为一种常见的计算工资天数的方法,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劳
动法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公司雇佣合同或相关法律法规中应明确规定工资计算天
数的具体标准和方法。

考勤及工资核算制度

考勤及工资核算制度

考勤及工资核算制度
一、考勤制度
1. 工作时间
全职员工的工作时间为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8小时,共计40小时,具体工作时间安排由部门负责人安排,并通过公司内部通讯工具进行通知。

2. 打卡
员工需要在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进行考勤打卡。

打卡方式包括刷卡和指纹识别等,详细操作流程由部门负责人在公司内部通讯工具中进行发布。

3. 迟到早退和旷工
1.迟到早退:员工迟到超过15分钟或早退超过15分钟算作一次迟到
早退,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次,超过3次将被扣除相应的工资。

2.旷工:员工未经允许缺勤或旷工超过3次,将被扣除相应的工资或
终止劳动合同。

4. 加班
员工在非工作日以及工作日加班的时间,需提前向部门负责人请示批准,并在加班结束后及时提交加班申请单。

公司会根据员工加班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加班补贴。

二、工资核算制度
1. 员工工资组成
员工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补贴、年终奖等。

2. 工资核算方式
工资核算方式采用每月一次的方式,根据打卡记录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计算,并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3. 工资发放时间
公司工资发放时间为每月25日,员工工资将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发放。

4. 员工薪资调整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市场行情,不定期对员工的薪资进行调整。

员工也可根据个人工作成绩和市场行情向部门负责人提出薪资调整申请。

三、总结
落实考勤制度和工资核算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建立有效的考勤制度和工资核算制度,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有助于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工资核算办法

工资核算办法

工资核算办法
工资核算方法
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全勤奖。

其中,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相对稳定,绩效工资是浮动的,全勤奖根据实际出勤情况而定。

计算当月工资的公式为:当月工资=月标准工资÷当月应
计薪天数×实际应计薪天数。

其中,当月应计薪天数包括应出
勤天数和法定节假日;实际应计薪天数包括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和计薪假别天数。

应出勤天数指在不请假的情况下,每个月应该出勤的天数(不含法定节假日),实际出勤天数指在有请假缺勤的情况下,当月实际出勤的天数。

计薪假别天数指当月含有法定节假日或其他带薪假别(如婚假、调休、年假等),当天虽不用出勤,但公司需要支付员工工资报酬的天数。

凡缺勤则依据缺勤的性质对工资结构所包含的四个项目均予以相对应的扣减。

举例来说,月标准工资为2200元,全勤奖为100元,5
月份应出勤20天,法定节假日2天(劳动节及端午节各一天),请事假1天,年假1天,则5月工资为:2200÷(20+2)×(20-1-1+2+1)=2100元。

加班工资的基数。

(原文缺失,无法继续改写)。

职工节假日工资计算管理制度

职工节假日工资计算管理制度

职工节假日工资计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企业的节假日工资计算,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范围适用于全体职工。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职工的节假日工资计算。

其他特殊情况,可依据实际需要订立特殊管理政策。

第二章节假日工资计算基本规定第三条节假日定义1.节假日包含法定节假日和集体商定的休息日,其中法定节假日包含元旦、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劳动节(5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等。

休息日依据公司实际情况与员工协商确定。

2.为便于计算,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及休息日在年初由人事部门提前发布,并公示于全体职工。

第四条节假日工资计算原则1.节假日工资依照日工资计算,即以职工在法定工作日的日工资作为基准。

2.节假日工资计算采用全勤制度,即节假日期间职工必需全勤,不得请假、旷工、迟到或早退。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提前向所在部门提出请假申请,并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3.如职工在节假日期间有加班工作,按加班工资标准计算,并列入节假日工资总计。

第五条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工资计算1.法定节假日的工资计算依据如下:–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的工资按日工资的3倍计算。

2.集体商定的休息日的工资计算依据如下:–周末休息日的工资按日工资的1.5倍计算。

–其他特殊休息日的工资计算由人事部门与员工协商确定,并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节假日工资支出时间1.节假日工资按月结算,与当月工资一同支出。

2.公司统一规定节假日工资支出时间为每月的第五个工作日。

3.职工因特殊原因未能定时领取工资的,应及时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并在办理相关手续后领取。

第三章其他相关规定第七条惩罚与嘉奖1.职工违反节假日工资计算管理制度,经查实的,将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惩罚。

2.对按规定全勤的职工,公司将发放节假日奖金作为激励。

第八条保密条款在节假日工资计算过程中,公司将涉及职工的个人信息,对此公司将严格保密,禁止未经职工同意的泄露。

2023员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2023员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2023员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2023员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11.工作内容与要求1.1执行《企业工作标准》。

1.2根据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工资方面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并遵循按劳分配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参与制订车间工资方面的政策、规定、办法,并实施。

1.3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晋级、奖励晋级、调整工资的指示和规定,参与制订企业职工的晋级、奖励晋级、调整工资的政策和办法。

1.4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工资含量系数及定额完成情况,核定下达班组的工资含量系数,并结合班组的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核定应提的工资总额。

1.5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标准和工资性津贴标准。

1.6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所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指标,结合落实定额核定车间的奖励基金水平。

按经济责任制考核结果,核(预)批班组奖励基金指标,并对车间奖励基金进行管理。

1.7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大中专院校、技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工资待遇的规定。

1.8根据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学徒(熟练)工转正定级工资待遇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修)订企业学徒(熟练)工转正定级工资待遇的有关规定。

1.9负责职工工作调动的有关工资处理工作。

1.10掌握国家有关工资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结合企业具体状况,组织或协助领导推行和完善结构工资、定额工资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各种工资分配形式。

1.11深入班组,指导、检查班组的工资定额管理和统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责任与权限2.1对参与制订有关工资方面的政策、规定、办法和定额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负责。

有权检查、指导对政策、规定、办法的贯彻执行。

2.2对给班组核定下达的工资含量系数及应提工资总额负责。

对控制调整平?班组工资含量系数及应提工资总额,有参与权和建议权。

2.3对审批的奖金指标合理性负责。

有权拒批不合理或未经规定和程序呈批的奖金指标。

3.检查与考核3.1车间主任负责检查与考核工资管理员的工作。

工资核算管理制度

工资核算管理制度

工资核算管理制度
工资核算管理制度范本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资核算管理制度范本,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薪资核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薪酬核算工作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薪资核算工作的管理。

三、工资支付原则
1.公司实行月薪制,个人所得税由公司统一代扣代缴。

2.薪资计算时,金额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四、核算管理
(一)考勤管理
每月应出勤天数按21.75天计算。

考勤采用xx打卡自动计算。

(二)薪资构成
1.月应发工资总额=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各类补贴。

2.月实发工资总额=月应发工资总额-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
五、工资表制作流程
(1)根据工资表编制要求,正确录入部门、姓名、岗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信息。

(2)根据公司《工资实施方案》正确录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等。

(3)根据员工出勤核算出勤天数、加班天数、事假天数等。

(4)根据国家税法,扣除员工的个人所得税。

(5)扣除五险一金。

(6)工资表电子版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打印纸质版由各级主管领导签字审核并存档。

(7)工资表需做好保密措施,防止内容泄露。

六、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物业公司员工编制及工资核定标准

物业公司员工编制及工资核定标准

维修工:每人春、夏季一套,秋、冬季一套工作服;冬季棉背心一件;工作鞋每人二双宿舍管理员每人春、夏季一件上衣,秋、冬季一件上衣;劳保用品:所有公司签署合同或劳务协议的工作人员每年发放劳保用品二次。

标准如下:(每次按五个月计算)食堂:100元(人、次)宿舍:50元(人、次)维修、保洁:75元(人、次)体检费:凭发票报销体检费、防疫培训费。

防暑降温费:所有公司签署合同或劳务协议的工作人员每年一次,九月份发90元(人)食堂奖金:望京校区:2000元(月)安贞校区:1100元(月)机场校区:1100元(月)个别工资的核算:(月)张茅妹:基本工资800元、兼职工资260元、兼职岗位工资补贴200元、工龄补贴150元共计1410元(兼库管员)翁媛:基本工资800元、兼职工资260元、兼职岗位工资补贴200元、工龄补贴150元共计1410元(兼学校、公司两部门打印)厨师长:基本工资800元、职务补贴1000元、岗位工资补贴150元、工龄补贴50---150元共计2000---2100元李建国:基本工资800元、职务补贴500元、岗位工资补贴100元、工龄补贴150元共计1550元闫继华:基本工资800元、职务补贴元、岗位工资补贴100元、工龄补贴150元共计元(因人员较少是否二人分职务补贴500元)郑延英:基本工资800元、职务补贴700元、岗位工资补贴100元、工龄补贴150元、兼职岗位补贴200元共计1950元(兼客房工作)梁重:基本工资800元、职务补贴300元、岗位工资补贴150元、工龄补贴150元、兼职工资260元共计1660元(兼保洁)王培贤:基本工资800元、职务补贴400元、岗位工资补贴150元、工龄补贴150元、共计1500元此次员工编制及工资核算标准从2009年四月份执行,工龄费的上调从2009年1月份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83天与21.75天计薪区别
一、新文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二○○八年一月三日
二、(旧文件)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7天改为10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20.92天和16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此进行折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年三月十七日解读:
一、个人认为“新算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计薪天数”这个概念。

“计薪天数”承担起新酬计算基准天数的重任,从此结束了20.92天既是月均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的历史。

二、月均工作日根据11天法定节假日调整为20.83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日”的概念,清楚的划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勤要按照规定计算加班工资。

此概念与考勤制度联系紧密。

三、明确了11天法定节假日为带薪假日,以日计薪的员工在法定假日没有工资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当然21.75天的计薪基数使加班工资略有下降。

“计薪天数”明确了日工资的计算标准,为薪酬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此概念与薪酬计算规则联系紧密。

四、综上,HR的薪酬和考勤制度在数据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工作日”的基础上根据“计薪天数”确定的日工资标准来计算薪酬,使HR的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

“新算法”的实用性由此得到体现。

问题一:
20.83天是不是只是指月工作日?不用这个计算工资?如果计算工资的话,就用21.75天算?
是不是只有加班、法定假日工资按21.75天算,其余的都按照20.83天算呢?
答:可以说20.83天与计算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20.83天是计算出勤天数的基准!
新算法明确规定了 21.75是计薪日,所以21.75天是用来计算日工资的基准!明确了“出勤天数”和“日工资”,接下来工资如何算就简单了。

法定假日现在为带薪假日,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 21.75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加班工资。

其余的也就是正常工作日、或者是缺勤,还是按照21.75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工资。

日工资的计算只有一种算法:月工资/21.75天,很明确,再无其他。

应出勤的天数上图中已经列出,是以月均20.83天来衡量的的,也很明确,再无其他。

另有HR同仁指出:
20.83是全年各月平均全勤天数,21.75是全年各月评价计薪天数,在具体计算工资时,只有
21.75参与计算,即,如果约定月工资标准为x,员工正常出勤就可得到工资x。

如果缺勤,则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7.15*缺勤天数;如
有加班,则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7.15*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天数*相应百分比。

当然,全年各月实际全勤天数不固定,故以上的计算方法则忽略此点;
如果,日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当月全勤天数的话,就可以避免其离职时导致的以往多付或少付工资的情况,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正常出勤每月的工资数不恒定。

注:此次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改动的关键之处在于:
1、原来20.92天为月均工作天数,在实际操作中20.92天既是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但是却没有明确计薪天数的概念。

2、新算法明确提出计薪天数的概念,明确11天法定假日为带薪假日,20.83天承担工作天数的职责,21.75天承担计薪天数的职责。

事实上是有利于薪酬核算实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