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肉仔鸡饲养管理工艺流程及生产指标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一、肉仔鸡饲养概述1.1 肉仔鸡的定义及分类肉仔鸡,又称肉鸡或肉鸽,是专门用于肉食的家禽。
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和市场需求,肉仔鸡可以分为肉用鸡和肉用鸽两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肉用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1.2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肉仔鸡是重要的经济禽类之一。
与其他禽类相比,肉仔鸡具有以下生产特点:•生长速度快:肉仔鸡的生长速度非常快,通常在45到60天就可以达到出栏重量。
•饲料转化率高:肉仔鸡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能够有效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提高生产效益。
•适应环境广:肉仔鸡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饲养环境。
•商品性好:肉仔鸡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饮食习性特殊:肉仔鸡对饲料的要求较高,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
二、肉仔鸡的饲养管理2.1 饲养环境准备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肉仔鸡健康成长的基础。
饲养环境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鸡舍准备:选择保温、隔离病原、通风良好的鸡舍,确保肉仔鸡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
2.饲料供应: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并根据肉仔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3.水源及饮水设备: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并配置适宜的饮水设备,保证肉仔鸡充分饮水。
4.疫病防控:定期对肉仔鸡进行疫苗注射和防治常见疾病,确保肉仔鸡的健康生长。
2.2 饲养管理要点为了保证肉仔鸡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生产性能,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下面是几点重要的饲养管理要点:1.合理密度:根据鸡舍的面积和通风条件,合理控制肉仔鸡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对鸡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饲养温度:根据肉仔鸡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促进肉仔鸡的正常生长。
3.饲料管理: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4.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疫病的防治工作,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
标准化肉种鸡育雏期的管理模板

标准化肉种鸡育雏期的管理一、育雏前的准备1、确保育雏前空舍时间不低于15天,以确保鸡舍充分干燥,有利于病原体死亡和鸡舍净化。
鸡舍熏蒸消毒后, 湿帘是唯一的通风口, 并确保湿帘是用消毒液浸湿。
2、根据雏鸡需要, 准备优质全价育雏料, 通知饲料厂生产: 添加或不添加球虫药的育雏饲料: 不防疫球虫就添加抗球虫药。
3、根据药物净化程序准备相关抗生素和抗应激类药物。
4、根据免疫程序准备所需的疫苗及辅助用品。
5、预温加湿: 鸡舍应提前预温( 夏季提前2天, 冬季提前5天) , 使舍内温度达到36—40℃, 不要增加湿度, 干燥高温有利于舍内细菌的消毒。
雏鸡进舍前, 舍内温度调整到28~30℃, 提高舍内湿度在75%以上; 雏鸡入舍时, 舍温达到27~29℃, 以后每一小时提高1℃, 三小时后到达30~31℃( 冬季提高1℃) 。
进鸡前一天, 将鸡舍温度提升至30℃, 湿度控制在75%左右。
同时要保证垫料的温度在28℃以上, 加湿应在过道上和不育雏的栏内撒上热水, 也可经过自动喷雾器用30℃左右温水进行不断加湿。
6、将鸡舍中的甲醛排净, 每天翻2到4次垫料, 将垫料中的甲醛排出。
在翻垫料的时候将垫料中的杂物捡出。
7、检查鸡舍的墙角和缝隙是否有透风的地方, 如有将其用内膜袋或报纸赌死。
特别冬季的贼风对鸡群的伤害特别的大。
8、每月两次灭鼠;二、接鸡工作1、雏鸡到场后, 应尽快将雏鸡运进鸡舍, 公母鸡严格区分, 卸车时应小心谨慎, 每两箱一摞、箱体表面消毒; 按计划数量把雏鸡均匀分放到各栏。
检点鸡数, 每栋鸡舍抽检10盒。
确保各栏分配数量准确, 待箱数核准后, 将鸡只捡出, 一定注意观察有无残弱死雏( 死鸡放于栏门处、残鸡放于每栏的残栏处、核准数并上报) 。
挑出弱小残雏鸡; 弱小单独放入雏鸡盒内单独饲养, 残鸡淘汰就是了。
2、雏鸡运输车按入场消毒程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场, 驾驶员更换场内隔离服; 或司机不准下车。
三、育雏期卫生管理1、鸡舍过道每天至少清扫两次, 清扫时尽量避免扬起灰尘, 垃圾及时清出鸡舍。
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基本要点与原则

肉种鸡饲养管理基本要点肉种鸡育雏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种鸡以后的生产性能,若育雏期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好,将会给我们的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下面结合现场实际操作情况,对育雏期饲养管理的要点列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育雏准备工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提前制定合理的育雏计划。
育雏准备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鸡场空舍期的清理冲刷,因为彻底的清理冲刷可除去鸡舍中90%的有机物,而消毒只可除去6-7%的有机物,熏蒸只可除去1-2%的有机物。
鸡舍的清理冲刷是切断鸡群间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千万不可轻视。
2、种鸡舍接鸡前预热工作对雏鸡至关重要,预热时间需要根据季节适当调整,冬季一般3-4天,其它季节一般2-3天,最终目的使雏鸡到场后前48小时伞下垫料温度高温区达40摄氏度,低温区达30度,舍内空气温度达32摄氏度。
注意:育雏期不要吝啬加热设备的投资。
雏鸡体内有60-70%是水分,当体感温度与体温平衡时,水分不蒸发,就不会加重鸡只脱水,理论上讲雏鸡到场前几个小时应视为孵化过程的延续,温度、湿度控制应与孵化厅出雏期的内环境相一致。
3、育雏加热用保温伞的使用,育雏伞应悬挂在水线周围1.5米范围内,便于以后水线的提前使用,伞下围栏内的垫料至少7-8厘米厚。
电加热保温伞的使用应注意:(1)、伞下的温控器探头建议应放在伞下垫料上。
(2)、保温伞在使用前应了解本场保温伞加热效率的情况,掌握保温伞的高度与加热辐射面积的关系,以便根据伞下垫料控温要求灵活调整保温伞的高度与温度设定。
(3)、雏鸡到场时期,应把保温伞的温度设定调至最大,保持持续加热,开始伞边缘离垫料面30厘米高,因为第一天雏鸡饮水后有冷感,会出现向伞内挤堆现象,通过保温伞的低高度、持续加热,能降低鸡群挤堆程度,避免鸡只造受冷应激,尽早散开,均匀采食。
(4)、鸡开食3-4小时后,可根据鸡群情况,通过慢慢提高伞的高度来扩大温区的面积,给鸡群创造一个更大的舒适温度空间;(5)、12-24小时伞底中心垫料的温度由50℃可降到40℃,从2日龄开始至3周末由35度逐渐降至24度,先通过提高伞的高度(只要方便工作便于观察鸡群就可以),后调低加热管温控器温度。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肉仔鸡的基本知识肉仔鸡是一种繁殖力较强、生长快、肌肉发达、肉质鲜美的禽类,适宜在农村地区进行饲养。
肉仔鸡一般分为五种品种:杂色、法国、英国、美洲和荷兰品种,其中杂色种占据了国内肉鸡饲养的主要市场。
肉仔鸡的生长快,通常在2-3个月内就可达到出栏重量,且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粮食和饮水以维持生长速度。
因此,在进行肉仔鸡饲养时,需要严格管理,确保鸡只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状态。
肉仔鸡的饲料配制肉仔鸡饲养的关键在于饲料的配制。
饲料的组成以及配比都会直接影响到鸡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对于肉仔鸡的饲料配制,一般需要保证以下几个方面的营养成分:1.高蛋白:肉仔鸡生长期需要高蛋白食品来维持其快速生长,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至少应达到18%以上。
2.低脂肪:虽然肉仔鸡需要脂肪为能量来源,但是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肉质口感偏软,同时会加大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因此,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应在3%以下。
3.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肉仔鸡生长期间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以维持体内代谢和骨骼生长,饲料中应加入适量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微量元素。
除上述营养成分外,饲料还应尽量避免添加有激素、抗生素等禁用的饲料添加剂,以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肉仔鸡的饲养环境肉仔鸡饲养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鸡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因此,在进行肉仔鸡饲养时,需要尽力营造舒适、健康的饲养环境。
饲养房首先,饲养房的选址和建造应考虑到通风、采光、保温、隔离的问题。
饲养房应建造在避免水浸、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
房屋要坚固耐用,保持内部干燥,防潮、防火。
饲养设备其次,饲养设备的配置应考虑到肉仔鸡的生长需要。
设施主要应包括饮水器、喂料器、育雏箱等。
饮水器要求安装正确、清洗干净、水质清新、随时供应。
喂料量要适当,经常检查和添加饲料。
育雏箱要选用保温隔热、容易清洗和移动的材料制成,并要定期清理,以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疾病预防最后,疾病预防与饲养管理也是肉仔鸡饲养的重中之重。
养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

养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膳食结构概念在肉类要求上的改变,禽肉需要量的猛增,从而促使了肉用仔鸡生产的迅速发展。
现代肉鸡与以往的肉鸡概念截然不同,它是指肉用配套品系杂交生成的雏鸡,如AA、艾维茵、明星、狄高鸡等。
按屠宰时期和体重大小要分为肉用仔鸡、炸用鸡和烤用鸡。
而我国过去的肉用仔鸡是指未达到性成熟就屠宰吃肉的小鸡,俗称“笋鸡”。
目前,肉仔鸡一般饲养7~8周龄,体重为1.8~2.0千克,出售屠宰。
它具有鸡皮柔软,肉质细嫩、味鲜美,适于快速烹调等优点。
(一)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1.早期生长速度快肉用仔鸡公母混合饲养,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早期生长十分迅速。
一般2周龄体重可达0.35千克,4周龄1.00千克,6周龄1.80千克,7~8周龄达到2.0~2.50千克,大约是出壳重的50倍。
世界最高纪录是56天为2.88千克,大群测试世界纪录56天为2.76千克。
2.饲养周期短,劳动效率高在国内,肉用仔鸡从雏鸡出壳,饲养至8周龄即可达到上市标准体重,而售出后,经2周打扫、清洗、消毒,又可进鸡。
这样10周就可饲养一批肉鸡,一年可以饲养5批。
如果一幢鸡舍2个饲养员,一次能养1万只肉鸡,则一年能生产近5万只。
如果房舍充裕,能周转,还可多养。
3.饲料转化率高在肉用禽中,肉用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最高,一般肉牛为5∶1,肉猪3∶1,而目前许多国家仔鸡已达2∶1的高水平,更高者达1.72∶1。
另外,依靠肉仔鸡早期生产速度快的特点,缩短其饲养期,在7周龄上市,可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也相应提高。
4.饲养密度大,设备利用率高与蛋鸡相比,肉用仔鸡喜安静,不活泼好动,除了吃食饮水外,很少斗殴跳跃,特别是饲养后期由于体重迅速增大,活动量大减。
虽然密度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而增大。
只要有适当的通风换气条件,就可加大饲养密度。
一般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13只左右,比同等体重同样饲养方式的蛋鸡密度约增加1倍。
5.劳动生产率高肉用仔鸡集约化生产,效益十分理想,肉用仔鸡笼养、网养、平面散养均可,农村可因地制宜,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
第四讲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① ② ③ ④ 饲喂键雏; 抓好开食环节,做好弱雏的护理和饲喂; 提供足够的饲养面积和采食饮水位置; 减少疾病的发生。
2. 3.
防止外伤; 减少胸囊肿的发病率;
① ② 保持垫料松软、干燥; 增加运动,减少伏卧时间。 遗传性腿病(胫骨软骨发育异常); 感染性腿病(病毒性腱鞘炎); 营养性腿病(软骨病,B1缺乏病等) 管理性腿病(风湿行、外伤性腿病) P251
周龄 wks 体重,克/只 BW , g/bird 耗料量,克/只 累计耗料量,克/只 FI , g/bird Accumulative FI , g/bird
1
2 3 4 5 6 7 8
126
317 558 900 1309 1696 2117 2457
113(16)
273(39) 473(68) 643(92) 867(124) 954(136) 1164(166) 1079(154)
113
386 859 1502 2369 3323 4487 5566
不同日龄肉鸡饲料类型
日龄
0—10
饲料结构和大小
经筛选的破碎料
11—28
29—出栏
2—3毫米直径的颗粒料
3毫米直径的颗粒料
〔粗略估计〕 每千克日粮能量每增加110 千卡代谢能,生长将增加0.045千克,饲料 转化比将降低0.1。 一般来说,随着饲料中能量增加,增长就 愈快,饲料转化比也愈好,但额外能量的
15~35天5lx,35天后2.5~5lx。 ⑵间歇光照
光照程序 (1)开放式鸡舍内连续光照 (2)密闭鸡舍内连续光照 (3)密闭鸡舍内间歇光照 相对生产效率 100(基数) 104~106% 108%
5、按季节变化,调整饲养管理
肉用仔鸡饲养与管理

2020年第9期 吉林畜牧兽医45·禽业专栏·QinYe ZhuanLan肉用仔鸡饲养与管理孔丽娟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畜牧总站,吉林长春 130502肉用仔鸡由于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业余时间可以饲养,所以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特别是农民朋友。
现代的肉用仔鸡的饲养与生产一般采用全年的批次生产,全进全出制。
养殖场根据自己鸡舍的实际面积、设备和人员、饲料来源情况,以及饲养密度、预期出栏时间,两批之间的消毒、空舍时间,初步做好全年的养殖计划、批次。
在进鸡雏之前,落实鸡雏购买计划,选择正规孵化厂家,防止带病鸡雏进场。
1 进雏前的准备在上一批次出栏后,及时清理粪便和各种垃圾,清洗生产用具和地面,并消毒。
有条件的用火焰消毒器消毒。
把鸡舍封闭熏蒸消毒,空置一段时间后等待进雏。
提前3天鸡舍试温,全部生产用具到位。
提前1天鸡舍开始加热升温,掌握好湿度。
温度不低于30 ℃,相对湿度70%左右。
在加热设备上铺上麻袋片,定期浇上水,湿度就可以达到标准。
1日龄鸡雏开水开食,在进雏时先要饮温水,水内加葡萄糖或白糖。
料用小米或碎玉米等小颗粒饲料。
3 日龄后喂全价饲料,增喂电解多维。
5日龄断喙。
6日龄后逐步用料槽和料桶。
2 管理条件2.1 第1周1日龄育雏室温度为35 ℃,相对湿度70%,密度40只/m2,光照时间23.5 h,2.5~3 W/m2。
2~4日龄育雏器温度每天降1 ℃,至32 ℃,光照日龄23 h,4日龄22.5 h。
7日龄室温24 ℃,相对湿度65%,密度30只/m2,光照22 h,大约1 000只一周240 L水左右。
生产指标,1 000只雏鸡一周115 kg 饲料。
7日龄接种新-支疫苗。
2.2 第2周改用料槽、料桶和饮水器,扩大围圈,增大通风量,逐步撤掉围圈。
管理条件:育雏器下温度周末降2 ℃,室温降至21 ℃,相对湿度降至62%左右,密度25只/m2,11日龄光照21 h,14日龄光照20 h,1~1.5 W/m2,1 000只仔鸡一周270 L水。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减少噪音干扰和应激反应
分群饲养,密度适宜
合理安排光照
药物治疗:
3 %的羽毛粉或啄羽灵,连喂3 d 用啄肛灵按2.7 %拌料,连喂7 d 在饲料中补充硫化钙粉(石膏粉) ,用量为每 只鸡每天补充0.5~3.0 g 。
肉鸡腹水综合征
概 念
• 肉鸡腹水综合征:
添加亚麻油作为能量物质 添加1%的精氨酸 β-肾上腺素阻断剂0.25mg/kg
能量水平及来源对肉鸡 腹水征(AS)的影响
一、腹水征对肉鸡生产性能、能量 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应激对肉鸡心脏指数(API)影响
0.4 0.3
API
0.2 0.1 0
0.23 0.16
0.27 0.2
0.31 0.21
49
2.1
2.4
9.5
8.5
12
10
56
2.8
7
9
5、空气质量
• 通风: (1)自然通风 (2)机械通风 • 喷雾消毒
带鸡喷雾消毒以杀死或减少鸡体表和鸡舍内 的病原微生物,降低尘埃,净化空气。 • 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系统 由控制器、主电源、空间电极网络组成。
三、饮水和饲喂技术
• 1、饮水
1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
⑤药物预防治疗
根据发生的疾病,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
预防治疗,做到对症下药。rum Disease) 0-2周龄 大肠杆菌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球虫病 2-4周龄 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新城疫 4-6周龄 传染性鼻炎 慢性呼吸道病 6-9周龄 球虫病 马立克氏病 传染性喉气管炎 慢性呼吸道病 12-15周龄 禽霍乱 (IBD) (ND) (IC) (CRD) (Colibacillosis) (I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种肉仔鸡饲养管理技术流程:进雏前15日:清理鸡舍,将能搬出的器具都搬到舍外清洗消毒。
彻底清除舍内的粪便、垫料、羽毛、灰尘等,注意将顶棚、墙壁和门窗清扫干净。
进雏前14日:由上而下冲洗顶棚、墙壁、窗户和地面,应做到无粪便、灰尘等脏污有机物残留,地面和l米以下的墙面应该边冲边刷。
冲洗干净是消毒药使用有效的基础。
进雏前13日:打扫舍外环境,清除鸡舍四周的污物,清除杂草,清扫院落,做到场内无鸡粪、羽毛、垃圾,鸡场外环境也应进行处理。
从鸡舍鸡场清理出的脏物应送到离鸡场2公里以外的地方。
进雏前12日:对干燥了的鸡舍进行第一次消毒。
用酸性消毒药(如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舍外和整个场区以及场外的道路可用2%的火碱消毒。
地表过脏的地方在消毒后将其翻到地下。
工作结束后,作业员需经消毒,换好干净的衣服和鞋再进入消毒好的环境,不能因为进出时的疏漏破坏消毒效果。
进雏前10日:进行第二次消毒,要求与第一次消毒的间隔为不少于24小时,可用中性消毒药进行。
检修供热、通风及照明等设备。
进雏前8日:第三次消毒,用碱性消毒液进行,可用3%的氢氧化钠消毒,消毒后将在舍外洗刷消毒干净的器具搬入鸡舍,进雏前7日:检查门窗、通风口及屋顶等处,确保没有上批鸡留下的灰尘,而后封闭,准备熏蒸消毒。
用药量按每立方米空间42毫升福尔马林、高锰酸钾21克计算。
舍内每隔10米放一个熏蒸盆,先放入高锰酸钾,然后从距舍门最远端开始依次倒入福尔马林,出门后立即把门封严。
为提高熏蒸消毒效果,尽可能地使舍温达到24℃以上,相对温度达到75%。
进雏前6日:打开门窗和通气口,充分换气,完全排除残留的甲醛气体。
注意:每舍门口设消毒池(盆)进出必须消毒,更换干净的衣服和鞋,搬入的物品也必须是干净的。
进雏前4日:关闭门窗,准备和检查落实进雏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保温措施、饲料、药品疫苗、煤等。
进雏前2日:鸡舍开始预热升温,注意检查炉子是否好烧,有无漏烟、倒烟现象,有无火灾隐患。
进雏前1日:准备好雏鸡料、疫苗、砂糖、复合维生素和药品,设置好雏鸡的护栏,准备足量的凉开水。
接鸡后各日龄的工作程序如下:1—3日龄:(1)在进雏前2小时将饮水器装满20℃左右的温开水,水中可加5%的葡萄糖、适量多维和恩诺沙量或其它抗菌素,对运输距离较远或存放时间太长的雏鸡,饮水中还需加适量的补液盐,添水量以每只鸡6ml计,将饮水器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区域(2)注意温度状况,育雏温度稳定在34~ 36℃。
尽可能地提高鸡舍湿度达到65~ 75%。
(3)进雏后,边清点雏鸡,边将雏鸡安置在育雏器周围休息。
待将雏鸡全部分散后,马上教雏鸡饮水,就是将鸡喙按入水中,1秒左右后松开。
这样做不但可以让部分鸡只先学会饮水,给其他鸡只做好示范,而且能够保证饮到的鸡只不会脱水。
(4)雏鸡饮水2~3小时后,开始喂料,将饲料撒到开始盘或垫纸上,少给勤添,每2小时喂一次料。
第一次喂料为每只3~4克,供鸡只采食1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增加。
(5)60瓦灯泡,22小时光照。
(6)注意观察雏鸡的动态,密切注意舍内的温度、通风状况和湿度,判断环境是否适宜。
(7)喂料时注意检出没有学会饮水、采食的雏鸡,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设法调教,挑出弱雏、病雏及时淘汰。
(8)在1~5日龄,饮水中添加抗菌素和复合维生素。
(9)注意观察粪便状况,粪便在报纸上的水圈过大,是雏鸡受凉的标志。
发现雏鸡有腹泻时,应该立即从环境控制、卫生管理和用药上采取相应措施。
(10)2日龄时在饮水器底下垫上一砖,有利于保持饮水的干净和避免饮水器周围的垫料潮湿。
注意饮水和饲料卫生,每天刷洗2-3次饮水器。
(11)新支二联弱毒苗免疫,用VG/GA+H120或B1+H120滴眼,一羽份一只,注意等疫苗进入眼内完全吸收后才能将鸡放开。
(12)注意填写好工作记录。
4—6日龄:(1)注意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呼吸及粪便状况。
(2)注意鸡舍内环境的稳定。
(3)清理更换保温伞内的垫料,扩大保温伞(棚)上方的通气口。
(4)清扫舍外环境并用2%火碱消毒,注意更换舍门口消毒池内的消毒液。
(5)改进通风换气方式,每1至2小时打开门窗30秒至1分钟,待舍内完全换成新鲜空气后关上门窗。
(6)改成每日喂料6次,三日之内逐步转换成用料桶喂料。
(7)温暖季节饮水器中可以直接添加凉水,水中按说明比例添加有机酸,注意剂量一定要正确。
(8)开始逐渐降低育雏温度,每天约降0.3-0.5℃。
a、必须逐渐逐渐降温b、降温速度视雏群状态和气候变化而定。
C、白天可以降得多一些。
(9)注意观察雏鸡有无接种疫苗后的副反应,如果精神状体等有反应时,应该将舍温提高1℃左右,并在饮水中连续三天加入抗菌素。
(10)舍内隔日带鸡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用量为每平方米35毫升,浓度按消毒药说明书配制。
(11)根据鸡群活动状况逐渐扩大护围栏。
(12)根据个人喜好和鸡群情况决定减光。
7-9日龄:(1)周末称重。
午后2时,抽样2%或100只鸡称重。
为使称重的鸡具有代表性,让鸡群活动开后,从五个以上点随机取样,逐只称重。
(2)计算鸡群的平均体重和均匀度,检查总结一周内的管理工作。
(3)完全用料桶喂鸡,每日4—5次。
(4)换用15瓦灯泡,光照时间由22小时改为16小时。
(5)隔日舍内带鸡消毒,周末对舍外环境清扫消毒。
(6)在控制好温度的同时,逐步增加通风换气量,注意维持环境的稳定。
(7)调节好料桶与饮水器的高度。
10日龄:(1)接种新城疫、肾型传支灭活联苗,每只雏鸡0.3毫升,颈部皮下注射。
(2)接种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点眼,每鸡1头份。
免疫时抓鸡要轻,待疫苗完全吸入鼻孔和眼中后才放鸡。
免疫当天的饮水中不加消毒药,饮水中加泰乐菌或红霉素及复合维生素。
(3)撤去护围栏。
(4)夜间熄灯后仔细倾听鸡群内有无异常呼吸音。
(5)日常管理同前,控制好温度,注意通风换气。
11—13日龄:(1)注意日常管理,注意降温和通风换气。
(2)注意观察鸡群有无呼吸道症状、有无不正常的便粪。
(3)用优质垫料更换雏鸡休息的保温伞(棚)内的垫料。
(4)注意垫料管理。
(5)连用三天泰乐菌或红霉素等其他广谱抗菌素。
14日龄:(1)根据鸡群的生长状况,可将光照时间控制在14-18小时。
(2)法氏囊疫苗D78饮水免疫。
A、早晨供料前停水,夏季停水2-3小时,冬季3-4小时。
B、用清水洗净饮水器,注意免疫用水不得含有消毒药,每只鸡的免疫用水量冬季22毫升左右,夏季28毫升左右。
C、为延长疫苗在饮水中的存活时间,在水中加入0.3%的脱脂奶粉,以每只鸡1.5头份的量将疫苗溶入水中。
D、注意使每只鸡都喝上疫苗,要求在1-1.5小时内饮完。
(3)饮水中加水溶性复合多维。
(4)鸡群称重。
方法同第一次,根据平均体重和鸡群均匀度分析鸡群的管理状况。
(5)舍外环境彻底清扫,用2%火碱消毒。
15-20日龄:(1)日常管理如前。
(2)注意降温,本周白天温度可降至24-26℃左右。
(视鸡群状况和季节温度灵活掌握)。
(3)注意观察鸡群。
(4)饮水消毒,隔日带鸡消毒。
(5)加强通风换气和垫料管理。
21日龄:(1)新城疫疫苗饮水免疫,方法如前,免疫用水量为雏鸡当天采食量的40%左右。
(2)周末称重,方法同前。
(3)在控制温度的基础上加强通风换气。
(4)根据鸡群生长状况,将光照时间调整为20-22小时。
(5)对舍外环境清理消毒。
22-27日龄:(1)工作重心为维持正常温度的基础上加强通风换气。
(2)舍温控制在20℃左右。
(3)从22日龄开始分三天时间将饲料换成二号肉鸡料。
(4)隔日带鸡消毒。
(5)25-27日龄饮水中撤去消毒药,加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等广谱抗菌素。
28日龄:(1)法氏囊活苗饮水免疫,每只鸡2头份。
a、清晨喂料前停水,夏季停水2.5-3.5小时,冬季3.5-4小时。
水量为当日采食量的40%左右。
b、注意免疫用水不得含有消毒药,水中加0.3%的脱脂奶粉。
c、要求让每只鸡都喝到疫苗,并在1-1.5小时之内喝净。
(2)当日水中加复合多维,不得加消毒药。
(3)称重,方法同前。
(4)对舍外环境清理消毒。
(5)光照时间调整为22小时。
29-34日龄:(1)日常管理同前,但转为以通风换气为主。
(2)29日龄起连用三天针对呼吸道病及大肠杆菌病的药物。
(3)注意垫料管理。
(4)本周是鸡群容易发生疾病的阶段,要注意观察鸡群有无神经症状、呼吸道症状及粪便异常,注意鸡群的腿病情况。
(5)隔日带鸡消毒。
35日龄:(1)加强垫料管理,加强通风换气。
(2)使舍温维持在20℃左右。
(3)对舍外环境清理消毒。
(4)称重,方法如前,比较与标准体重的差距,分别计算公母鸡的均匀度。
36-45龄:(1)按日常管理注意事项工作。
(2)以加强通风换气,维持舍内宁静舒适的环境为工作重心。
(3)注意秋冬季的昼夜温差,控制好舍温。
夏季则需十分注意防暑工作。
(4)按照食品安全的要求,严禁使用任何药物。
(5)出栏前4-6小时停料,但不能断水。
(6)出栏时抓鸡方法要得当,动作要轻缓,尽量降低光照强度,以减少肉鸡的物理性损伤。
(7)清点鸡只数量,核算饲养成本和最终受益情况,作好记录,做到收支明确,并作为下批鸡饲养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