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

合集下载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

所谓核心资源,也就是那些不能轻易为其他企业所复制、也不能从市场上购买到的资源。

正是这种不可复制性和不可交易性带给了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势力,从而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一个竞争不充分、行政保护严重的经济中,拥有特定的市场准入权,一种自然资源,一种与政府的特殊关系,一项技术,甚至一台设备,都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当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之后,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很容易消失。

本文主要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角度入手,着重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提升Abstract:Inthemarketeconomy,theenterprise’scorecompetitioncomesfromthecorere sourcesitpossesses.Thecoreresourcesarethosewhichcanneitherbeeasilyduplicatedbyother enterprises,norbepurchasedinthemarket.Itistheunduplicatednessandnon-tradabilitythatbringmarketinfluencetotheenterprise,andthenitscompetitiveadvantageisfor med.Intheeconomywithinadequatecompetitionandexcessiveadministrativeprotection,the enterprise’scorecompetitioncanbeformedfromaspecificmarketaccessright,anaturalresourc e,arelationshipwiththegovernment,atechnology,orevenafacility.However,aftermarketcom petitionbecomesabundant,suchcorecompetitioncaneasilydisappear. Fromtheviewofenterprise’scorecompetition,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ofenterprise’scorecompetition,andputsforwardsthecountermeasuresonhowtoenhancetheenterprise’scorecompetition.Theelaborationinthispapermaymaketherealizationtotheenterprise’scorecompetitionmoreclear.KeyWords:corecompetition,innovation,enhancement目录一、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2)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2)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3)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 (3)1、战略不明确 (4)2、创新能力差 (4)3、研究人员水平过低 (4)4、企业过于多元化 (5)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存在问题的防范对策 (6)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6)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7)3、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8)4、建立企业联盟,走共赢发展 (10)四、总结 (10)五、致谢 (11)六、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如何制定公司的竞争战略

如何制定公司的竞争战略

如何制定公司的竞争战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制定一项明确的竞争战略对于每个企业都至关重要。

公司的竞争战略不仅决定了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公司的竞争战略,以帮助各个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并实现成功。

1. 环境分析在制定竞争战略之前,必须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

外部环境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需求和潜在威胁等因素。

内部资源则包括公司的核心能力、员工素质和技术实力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因素,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市场机会和挑战,并为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2. 确定差异化战略基于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分析,企业应确定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赢得市场份额,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产品质量、创新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实现差异化。

差异化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确保能够实现竞争优势。

3. 确定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另一种常见的竞争战略。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等方式,企业可以在市场上提供更低的价格,获得成本领先优势。

成本领先战略适用于那些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或具备成本控制优势的企业。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成本结构并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成本领先的目标。

4. 强化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公司竞争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

企业应该清楚地定位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定位需要考虑目标客户的需求特点、竞争对手的位置以及公司的核心价值主张。

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企业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5. 强化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客户忠诚度,并获得市场份额。

企业应该投入资源和精力来提升品牌价值,巩固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

品牌建设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产品创新和优质服务来实现。

十大竞争策略

十大竞争策略

十大竞争策略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十大竞争策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差异化策略差异化策略是指企业通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来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形象、服务质量等方面实现差异化,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成本领先策略成本领先策略是指企业通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产品价格,获得竞争优势。

成本领先的企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专注市场策略专注市场策略是指企业选择一个细分市场,将资源集中在该市场上,打造核心竞争力。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4.创新策略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策略是指企业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服务、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

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市场颠覆,抢占先机。

5.联盟合作策略联盟合作策略是指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市场、研发新产品、共享资源等方式来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联盟合作,企业可以共同应对竞争对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6.品牌建设策略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品牌建设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7.快速响应策略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快速,企业需要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动态。

快速响应策略是指企业建立敏捷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能够快速调整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的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8.多元化策略多元化策略是指企业通过进军不同的产品、市场或行业,降低风险,实现收益的多样化。

多元化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

9.服务优势策略服务优势是企业与竞争对手的重要差距之一,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企业可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度。

服务优势策略可以帮助企业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企业基本竞争战略(3篇)

企业基本竞争战略(3篇)

第1篇一、引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战略。

本文将从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的内涵、分类、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的内涵企业基本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为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竞争手段和策略。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战略:通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成本领先战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价格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3. 市场集中战略:针对特定市场或客户群体,集中资源,实现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4. 集约化战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 品牌战略: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6. 合作战略: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的分类1. 按照竞争手段分类:(1)价格竞争:通过降低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

(2)质量竞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信任,提升品牌形象。

(3)服务竞争: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增强消费者满意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按照竞争目标分类:(1)市场份额竞争: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盈利能力。

(2)品牌竞争:通过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实现长期发展。

(3)利润竞争: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四、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的实施1. 明确竞争战略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竞争战略目标,确保战略实施方向正确。

2. 制定具体策略:根据竞争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策略,包括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

3.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确保竞争战略的有效实施。

4. 强化内部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

5. 关注市场动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竞争战略,应对市场变化。

企业战略管理——“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

企业战略管理——“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

企业战略管理——“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对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市场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规划,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那么,企业战略管理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各自有哪些特点和适用条件呢?一、静态模式静态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现有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定位,然后制定详细而具体的战略方案和执行计划。

这种管理方法适用于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企业长期稳定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特点如下:1. 静态思维 - 静态模式注重企业内部的规划和管理,主要着眼于长期战略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强调长期盈利和稳定增长。

2. 分析导向 - 静态模式必须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在实施任何具体战略之前,必须做到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企业分析。

3. 结构化规划 - 静态模式制定的战略方案比较完整、系统化、严密,通常包括市场定位、产品规划、组织架构、财务预算等。

静态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相对固定的市场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详细的战略计划和执行方案,以应对各种市场挑战,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创新 - 静态模式对变化的反应不如动态模式,容易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无法顺应市场变化。

2. 弱化员工参与 - 静态模式过于注重上层管理层的决策和战略制定,缺乏员工参与和创造力,容易导致员工的动力不足。

3. 适应性限制 - 静态模式过于关注长期规划和目标规划,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动态模式动态模式是一种适应快速变化市场的企业战略管理方式,它注重快速反应和迭代式的战略调整,以适应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市场变化。

其核心理念是超越传统的静态规划,并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进行实时跟踪、快速分析和优化调整,使企业始终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保持敏捷性和竞争力。

市场竞争动态分析总结

市场竞争动态分析总结

市场竞争动态分析总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经营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的竞争,我认真学习了市场竞争动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以下是我对市场竞争动态的总结。

一、市场竞争动态的背景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市场竞争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内企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同时还要应对国内市场上新进入的竞争对手。

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竞争使得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适应和创新。

二、市场竞争动态的趋势分析1.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竞争格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那些能够及时适应和运用新技术的企业将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品牌价值成为竞争核心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高,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价值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个有声誉和知名度的品牌可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度,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3.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针对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推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4.互联网+时代加速市场变革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格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市场参与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和传播信息,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进行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三、市场竞争动态的对策分析1.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企业需要保持创新意识,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加强对市场的敏锐捕捉,及时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推广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声誉,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竞争对策与动态竞争模型

竞争对策与动态竞争模型

竞争对策与动态竞争模型竞争对策的重要性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竞争对策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竞争对策来应对竞争者的挑战,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策涉及到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差异化、定价策略、渠道管理等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

动态竞争模型与竞争对策动态竞争模型是指对竞争环境进行建模和分析,帮助企业理解竞争者行为和市场变化,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

动态竞争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竞争对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企业必须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以便找到与竞争者相区别的市场空间。

市场定位的选择应基于全面的市场研究和分析,考虑到目标客户的需求和竞争者的优势劣势。

根据市场定位的不同,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竞争策略,如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等。

2. 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竞争对策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发独特的产品特点和功能,企业可以在市场中与竞争者进行区分,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

产品差异化需要依靠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

同时,差异化的产品还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来宣传和推广,让目标客户认识到其价值和优势。

3. 定价策略定价策略是企业竞争对策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企业可以控制产品的价格,并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定价策略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定价水平、产品的成本等因素。

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如高价策略、低价策略、差异化定价策略等,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4. 渠道管理渠道管理是企业竞争对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选择和管理合适的渠道,企业可以在市场中实现产品的有效分发和销售。

渠道管理包括渠道的选择、渠道的培训和激励、渠道的监控和评估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选择适合自身的渠道策略,以便最大化地利用渠道资源,提高销售效益。

总结竞争对策与动态竞争模型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动态竞争战略(3篇)

动态竞争战略(3篇)

第1篇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竞争战略。

动态竞争战略作为一种灵活、适应性强、前瞻性的竞争策略,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将从动态竞争战略的定义、特点、实施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动态竞争战略的定义动态竞争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竞争对手、自身资源等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竞争策略,以实现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这种战略强调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灵活性和前瞻性,旨在通过不断适应和引领市场变化,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二、动态竞争战略的特点1. 灵活性:动态竞争战略强调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竞争策略。

这种战略能够使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迅速作出反应,降低风险。

2. 前瞻性:动态竞争战略注重对未来市场趋势的预测和把握,使企业能够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3. 适应性:动态竞争战略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根据竞争对手的动态调整自身策略,实现竞争优势。

4. 系统性:动态竞争战略强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5. 创新性:动态竞争战略鼓励企业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动态竞争战略的实施方法1. 市场调研与分析:企业应定期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等进行调研与分析,了解市场动态,为动态竞争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

2. 竞争对手分析:企业要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劣势、市场定位、战略目标等,以便在竞争中有的放矢。

3. 自身资源评估:企业要全面评估自身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品牌等,为动态竞争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

4. 战略规划与调整:根据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和自身资源评估,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

5. 创新与变革:企业要不断进行创新,提升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6. 协同合作:企业要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 黄子贤 刘志明
摘要
• 目前企业之经营环境变化快速,传统的策略规划方法 往往耗时过久,无法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进行策略 的修正。
• 本论文发展出一套动态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方法, 可以随时检视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能力的变化,来 动态地调整企业竞争策略。
• 主要的方法是透过企业外在环境的分析,找出该产业 中之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 KSFs), 再转换为企业之关键需求因素(Key Demand Factors, KDFs)。另外透过企业内部环境之分析,可找出企业 之核心竞争力(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ECCs)。 再比较KDFs和ECCs的差异,可找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 缺口。
1)必备性EKSF
关键成功因素中若为目前产业优势所能配合与满足者,将被 转换为「企业必备性关键成功因素」,简称ENKSF。换言之, ENKSF为产业内竞争者所必需具备的KSF,ENKSF虽不一定为 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无法具备时将严重影响在产业中的 生存与发展机会。
1.外在环境之分析
2)竞争性EKSF
KSF定义为满足外在竞争环境需求所必备的成 功因子,较偏向外在环境之需求面分析,而 EKDF即在呈现因应外在环境需求,企业内部 所需具备的技能与技术,较偏向内部供给面 之分析。
换言之,EKDF即为保证KSF被落实与满足所需 的内部资源与能力。又EKDF延续ENKSF与 ECKSF之分类,亦区分为ENKDF与ECKDF两类。 其中ENKDF为企业必备之需求因子,ENCDF为 企业竞争优势之需求因子。
2.内部环境分析
• 内部环境分析主要目的在探讨企业内部之资源、能力与核 心竞争力(Hitt,1999),并进一步充份了解与掌握企业内 部之优势与劣势。
1. 核心资源为止业创造价值的基本后盾,为直接影响企业竞争
力的关键要素之一。Barney(1991)指出,核心资源应具有 以下几点特色: 1)价值性(valuable) 即有助于企业执行策略时之效率与效能。 2)稀少性(rare) 即竞争环境中少数具有绝对优势之资源。换言之,相 对于竞争者拥有较多之关键性资源。 3)不易模仿性(imperfectly replicable) 即具有专属性、模楜性、复杂性与不替代性等特性, 使得竞争者无法轻易模仿,一般较偏向无形之资源。
3.产业特色
产业特色旨在探讨悠关产业内产品、生产、顾 客 等独立之特色,亦可作为产业SWOT分析之基础。
4.产业趋势
产业趋势旨在探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为产SWOT分 析重要基础,另可为持续性竞争优势策略之检核依 据。
1.外在环境之分析
5.产业SWOT分析
接着可进行产业SWOT分析,亦即优势、劣势、机会 与威胁分析,以作为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之基础。 如下页图示。
2.内部环境分析
2. 针对核心能力之探讨,Leonard(1992)曾提出四个构
面加以分析: 1)员工知识与技能 2)实体技术系统 3)管理系统 4)价值观与规范 前三者较偏向外显技能,对创造价值有立即性的影
响;而后者较偏向内隐的技能,对组织文化与永 续成长有密切关系。
2.内部环境分析
3. 核心资源与能力的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核心力
本研究拟以EKDF(其中又分ENKDF、ECKDF)作为企业资源与 能力之评估构面,并藉此作为各构面「绩效评估指标展 开」。 其次,针对各评估构面之需求订定各绩效评估指针之「目标 设定」。并作为内部满足程度之基准。 再者,以各构面所展开之绩效评估指标,进行内部「绩效评 估」,以确实掌握企业内部在各项需求构面上所展现之满 足能力,其结果以「内部满足程度」示之。值得留意的是, 此处并非诊断企业内部之综合绩效,而是单独探讨各需求 构面之满足程度,以利最后核心竞争力之分析。
1.五力分析:五力分析主要目的在探讨产业所面临 环境中之可能机会与潜在威胁,次要目的在突显 产业面对外在机会与威胁所呈现出之优势与劣势。 其中五力包括产业中竞争强度、购买者与供货商 之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与替代品之威胁。
1.外在环境之分析
2.产业现况
产业现况旨在探讨产业市场概况、成长率、市占率 与产业内竞争程度,以作为产业SWOT分析之基础。
产业SWOT分析
威脅
機會
優勢
劣勢
1.外在环境之分析
6.本研究将产业KSF定义为满足外在竞争环境需求所 必备的成功因子,其焦点着重于如何掌握机会、降 低威胁、弥补劣势等所需之技能,包含财务因子、 顾客价值因子、内部流程因子与学习成长因子等构 面。
其中又依产业现况之优势与劣势将KSF转换成企业所需之必备 性KSF与竞争性KSF。
量,但若无法有效建立在外在环境需求上,不但 无法提升企业竞争力,反而徒增资源浪费,加速 淘汰命运。因此核心资源与能力建立在外在环境 需求的基本理念,实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诉 求。 又核心竞争力之发展步骤建构如图所示:
E K D F








績 效 評 估
核 心






2.内部环境分析
3.Neccessary; C:Critical) 首先,基于核心资源与能力必需建立在外在环境需求之理念,
摘要
•然后与竞争者比较,进行企业竞争优劣 势分析,藉以订出企业之策略方向,进 而拟定策略主题,以进行策略展开,最 后完成核心竞争策略。
•这些策略可再结合类似平衡计分卡之工 具,来拟订具体之策略衡量系统和行动 方案,以在环境分析之目的主要在探索外在竞争环境中 潜藏的机会与威胁,以作为外在需求之具体呈现。 其中包含以下几项:
6.产业关键成功因素(KSF)分析
产业KSF分析主要目的在探讨直接影响产业成长与获利能力之 关键因素。Aaker(1995)认为KSF为提供企业成功基础的资 产(包括有形与无形)与技能,因此不同产业间可能存在不 同的KSF。
Aaker进一步将其分为两类,一为策略必备者,即拥之并不一 定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一旦失去必产生严重竞争劣势; 另一为策略强势者,即拥有之必为企业带来关键性的竞争 优势。
关键成功因素中若为目前产业优势所无 法配合或满足者,甚至为产业劣势所在 者,将被转换为「企业竞争性关键成功 因素」,简称ECKSF。
换言之,ECKSF为现况产业环境中所无法 配合或满足者,产业内竞争者若能强化 优势或弥补劣势与之配合,则必为企业 带来强烈的竞争优势,提升获利。
1.外在环境之分析
7.企业关键需求因素(EKDF)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