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月考语文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份月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份月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折.腰(zhé) 风骚.(sāo) 鲜妍.(yàn) 妖娆.(ráo)B.佝偻.(lǚ) 宽宥.(yòu) 惊骇.(hài) 枉.然(wǎnɡ)C.阴翳.(yì) 觥.筹(ɡuānɡ) 绮.户(qǐ) 累赘.(zhuì)D.冠冕.(miǎn) 麾.下(huī) 珐.琅(fà) 野蔌.(sù)【答案】 D【解析】A项,鲜妍(yán);B项,佝偻(lóu);C项,觥(ɡōnɡ)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嘶哑天骄濡养相得益章 B.呢喃阴翳缀满彬彬有礼C.漫游脏物灰烬李代桃僵 D.飘逸困厄妄想富丽堂黄【答案】B【解析】A.“章”应写作“彰”;C.“脏”应写作“赃”;D.“黄”应写作“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原型拔苗助长 B.不利原形拔苗助长C.不利原形好高骛远 D.不力原型好高骛远【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运用能力。
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①句中修饰“监管”,应选择“不力”;②人性形容应为“原型”;③表示自身的因素,应为“好高骛远”。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应用(共15分)1.(8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滑落的片片秋叶,无疑是对春花秋月生命的礼赞,干透了的躯体,始终没有放下生命的永恒,一如既.往地书写着坚韧不(拔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它没因春风的吹捧而沾沾自喜,也没因秋风的指责而垂头丧气。
孤独不是它的追求,也不是它的向往。
假若非要把落叶说成孤独,要么显得过于矫情,要么显得过于愚妄。
在艺术家的眼里,落叶是静美的,片片落叶既像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又像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讴歌的是季节的壮美,礼赞的是硕果累累的生命凯歌。
在耕耘播种者的眼里,层层落叶包衷着一年又一年的寄托,落叶表示的是成功和收获,(挟携)带的是憧.憬,抖落的是瑞祥。
不论是何种结局,都没有让秋叶飘然和冲动,因为它太清楚春夏秋冬的变换规律。
“”地静静展示着固有的品格和秉性。
(1)(2分)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①一如既.往②憧.憬(2)(2分)请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①坚韧不(拔拨)②(挟携)带(3)(2分)请从下列复句中选择一项与其它三项分句关系不同的一项A.它没因春风的吹捧而沾沾自喜,也没因秋风的指责而垂头丧气。
B.孤独不是它的追求,也不是它的向往。
C.假若非要把落叶说成孤独,要么显得过于矫情,要么显得过于愚妄。
D.片片落叶既像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又像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4)(2分)根据上下文意,请为选文双引号中选择一句最恰当的名言A.出淤泥而不染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D.醉翁之意不在酒2.(7分)古诗文默写。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2)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自己昂扬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明月来宽慰自己,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45分)3.(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卷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
(46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kuān kuò lǒng zhào rén shān rén hǎi ()()()léi dáān quán wén zi líng qiǎo ()()()()2.用“___”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3分)称.为(chēng chēn)屹.立(yì qì)薄.雾(bó báo)塞.上(sài sāi)苍蝇.(yíng ying)依赖.(lài lái)3.辨字组词。
(5分)朝()据()盼()淘()嫁()潮()剧()扮()掏()稼(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或词语。
(4分)一()薄雾一()白线一()水墙一()月光()的响声()的银毯()的夜()地走着5.古诗填空。
(4分)1.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学之,_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笃行之。
3._______________,不学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5分)人声()沸()鼓喧天()耳欲聋响彻云()低声细()窃窃()语鸦()无声悄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
(8分)(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2025届广东省衡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广东省衡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
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
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
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
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
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
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凡此种种,可以多收。
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
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摘自毛泽东《粮食问题》)【注】这是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零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题目是毛泽东拟的。
此前还曾批示:“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材料二: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
初三语文九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潜伏源远流长B. 惊涛骇浪欣欣向荣C. 摇头晃脑脱颖而出D. 水滴石穿持之以恒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两个小时。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跑得快,而且跳得高。
C.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与老师的辛勤教导是分不开的。
D. 我昨天晚上看书看到很晚,所以今天早上起不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谦虚谨慎,从不自满。
B. 那个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件衣服的颜色太鲜艳了,不适合搭配。
D. 小明每天早上都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看。
变换后:他经常去图书馆借书。
B. 原句: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很聪明。
变换后: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很聪明。
C. 原句:他非常喜欢听音乐。
变换后:他喜欢听音乐。
D. 原句:我们明天要去公园玩。
变换后:我们明天要去公园。
5.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办法来。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C. 这个计划太不切实际了,我们还是放弃吧。
D. 他做事总是慢吞吞的,让人等得不耐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______心协力,______鼓劲。
(2)______气凌云,______志凌云。
(3)______学______问,______问______学。
7.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wéi()(2)bì()(3)zhé()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9.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他每天早上都会按时起床,复习前一天学过的知识。
九年级语文九月份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突兀(wù)美轮美奂(huàn)潜移默化(qián)B. 拘泥(nì)情不自禁(jīn)融会贯通(gōng)C. 瞒哄(mēn)莫名其妙(mí)畏首畏尾(wèi)D. 碍手碍脚(ài)气喘吁吁(xū)奋不顾身(f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深深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
C. 由于他的努力,这次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老师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他在课堂上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书的第一页。
”C. 他来到学校,看到同学们正在教室里热烈地讨论问题。
D. 这本书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屹立在远方。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她的歌声,像黄鹂的鸣叫一样动听。
D. 那个孩子,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5.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装腔作势(zhuāng)奋发图强(fèn)聚精会神(jù)B. 震耳欲聋(zhèn)面面俱到(miàn)精益求精(jīng)C. 随波逐流(suí)美轮美奂(měi)莫名其妙(mò)D. 碍手碍脚(ài)奋不顾身(fèn)融会贯通(gōng)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海伦·凯勒,一位盲聋哑人,却在生命的有限时间里,创作了14部作品,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作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024.09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3单元。
难度系数:0.75。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8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的风景。
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絮语;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天”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着的自由。
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憾;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yán。
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1)(4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ráo()摇曳.()娉.婷()鲜yán()(2)(1分)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1分)“迷醉”在文中的意思是:。
(4)(2分)这段话运用了和修辞。
2.(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一般而言,①,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②。
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3.(8分)九年级课本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诗文,小语进行了整理,请根据语境帮他补写。
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①,②”(《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是韩愈面对“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贬谪仍能发出“③,④”(《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国之志;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⑤,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福;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⑦,⑧”(《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初三语文上册9月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初三语文上册9月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摘要:初三的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又要全面系统的复习,同学们要注意物理学习时间的安排。
整理了初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练习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ku ng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yǎ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y 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
鲁彦《雪》2.古诗文默写填空。
(6分,每小题1分)(1)月黑雁飞高,。
(2) ,春江水暖鸭先知。
(3) ,春风不度玉门关。
(4)晓战随金鼓,。
(5)《与朱元思书》中抒写江上放舟、对景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情态的语句是:,。
(6)《陈涉世家》中最能够表现陈胜具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3.名著阅读。
(6分)(A)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收住禅杖。
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
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
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1、,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6、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7、王绩在《野望》中看到“,”的深秋山野景色。
8、请写一则与战争相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0. 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呵(hē)护杀戮(lù)纳粹(cuì)颤(chàn)巍巍B. 瞥(piē)见给(jǐ)予珐(fǎ)琅赤裸裸(luǒ)C. 闪烁(shuò)肃穆(mù)鞠(jū)躬眼花缭(liáo)乱D. 箱箧(qiè)憧(chōng)憬瓦砾(lì)片纸只(zhī)字11.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路。
____________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感念不忘。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A. ③④②①B. ④②③①C. ③④①②D. ④③①②1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 分)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 鲁迅先生称赞“ 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1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B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C这座大的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D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15.读下面消息,用简洁的语言拟写标题。
(2分)根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4月23日晨,正在中国钓鱼岛海域正常巡航的中国海监船51、23、46船编队发现多艘日本船只在我钓鱼岛海域活动。
国家海洋局立即组织正在执行东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50、15、49、66、137船编队转赴钓鱼岛海域,与中国海监51、23、46船会合,从不同方向对日侵权行为进行监视取证、维权执法。
截止23日10时许,迫于中国海监现场执法压力,日本渔船陆续驶离钓鱼岛领海。
中国海监的维权执法行动,有力地挫败了日本右翼分子的企图。
目前,中国海监编队仍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监视。
标题:三、浅层次阅读(一)课内文段阅读: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16. 解释下列词语。
(2分)荡然无存:富丽堂皇:17. 请你找出选段中的两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4分)(1)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第二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意思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消息,完成21-22题。
(4分,)湖北日报2月18日讯黄冈市教育局昨日透露,从3月上旬开始,罗田、英山、蕲春、团风、红安、麻城6个县市农村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位学生每天将有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
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后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
中央财政依照每生每天3元、全年200天的标准进行补助。
此计划的实施范围,不包括幼儿园儿童和高中学生,也不包括城市学生。
20.请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25字。
(2分)21.中央补助政策体现了对农村学生的关爱,有少数学生却不知稼穑艰辛,糟蹋浪费粮食。
请你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呼吁莘莘学子爱惜粮食。
要求不超过15字。
(3分)(三)文言文阅读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
(4分)(1)欲穷其林穷:(2)便要还家要:(3)处处志之志:(4)欣然规往规:23、用“/”标出下句正确的停顿(1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4、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2分)发现桃源----- -------做客桃源-----离开桃源----- 。
2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何陋之有”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爱,同予者何人?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6、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7、“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29题。
(4分)让善行成为习惯2月14日,《光明日报》头条刊载了黄冈武穴籍的90后大学生刘普林“帮妈妈扫大街”的故事,故事中的一幅幅生动画面记录着刘普林行善之举:不怕脏、不怕累、不怕丢面子,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帮妈妈扫大街;为了省钱,每天在学校捡破烂,用换来的钱给同学买西瓜吃;为了能帮助外地贫困生,把自己得到的补助让给他人;为给生病的同学捐款,每天只吃几个馒头;为了爱,去献血;为了帮助他人,受苦受累都愿意。
从刘普林的故事中里我们可以读出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觉悟,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境,都要行善不止。
孔子说“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孟子认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从善,是一种竭忠尽孝、宽厚包容的心理素养,是一种求真务实、尚善爱美的价值品质,是一种谦逊和蔼、播恩施惠的生活态度。
要求我们存善心、养善念、行善事、做善人,真诚待人,谦和处世,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诚心诚意善待每一个人。
我们必须用忠心孝情感恩父母、用关怀奉献感激乡邻、用忠心赤诚回报祖国。
行善贵在坚持。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生活中,有的人因善小而不屑为,有的人因善要常为而不能为,有的人因善要付出而不愿为。
殊不知,行善就在身边,贵在坚持。
对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是善行;发一条给人力量的短信,也是善行。
(选自2012.2.20《湖北日报》,作者:张友君,有改动)2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刘普林的善行之举很平常,只是不怕脏、不怕累、不怕丢面子,利用休息时间帮妈妈扫大街。
B.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境,都要行善不止,正是刘普林事迹体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和觉悟。
C.存善心、养善念、行善事、做善人,真诚待人,谦和处世,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诚心诚意善待每一个人,是对从善的要求。
D.生活中,我们对人常保持微笑,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发一条给人力量的短信,都是一种善行。
29.刘普林同学的“善行”给你哪些启示或感想?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话。
(3分)善行,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能够照亮人们渴望文明、积极向善的心灵;四、深层次阅读赏析(12分)青花瓷瓶(作者:史雁飞)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
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
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
在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
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