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12年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12年

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不 容乐观
从国际看,近期世界经济出现 好的迹象,但持续复苏的制约因 素依然较多。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迹象,美国、 日本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就业、消费和工业生产有所 回暖,欧债危机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新兴经济体促进 经济增长政策力度加强。 但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 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发展,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 的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复苏仍然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 的过程。

注:东部十一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八省市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 西、 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包括 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 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三)进口综合效应显现,贸易 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近年来,中国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 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 利化,不断加大进口促进政策力度,搭建更多平台拓宽进 口渠道,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切实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 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随着促进进口各项政策措施的 稳步落实及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原油、铁矿砂、纸浆、 天然橡胶等产品进口数量都不同程度增长,缓解了国内能 源资源的紧缺状况。此外,汽车、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 部件及部分消费品进口也不断增加。全年贸易顺差1551亿 美元,下降14.5%。外贸顺差规模连续三年下降,占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9年的3.9%、2010年的3.1%降 至2.1%。
(二)中国对欧出口负增长,与 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较快

受欧债危机久拖不决、市场需求萎缩影响,中国 对欧盟出口增速从去年三季度 的18.2%回落到四季度 6.5%,一季度对欧盟出口则下降了1.8%,其中对意 大利下降29.4%,对德国下降2.9%。对美、日出口总 体稳定,分别增长12.8%和10.3%,高于整体出口增 幅5.2和2.7个百分点。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积极推 进,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仍然较快,与金砖 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增长8.8%,进口 增长18.2%;与东盟贸易额增长9.2%,东盟作为中国 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如何认识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如何认识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如何认识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2011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国内方面,尽管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仍然突出。

近期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可谓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一年。

如何“危”中觅“机”,实现“稳中求进“的增长态势,是上至整个国家,小到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201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2011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2008年由华尔街掀起的金融海啸余波未平,发源于地中海的欧债危机又平起波澜。

全球经济从2008年起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阴影。

为了挽救下滑的经济,各国都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中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最引人瞩目。

然而,三年过去了,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势却不容乐观。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增速一直持续回落,从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低于9%。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国际环境方面,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美国经济增速虽略有回升,但失业率仍高达9%左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增长后劲不足。

欧洲深受主权债务危机冲击,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尽管近期欧盟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协议,但能否有效落实和成效还难以预料。

日本经济已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随着灾后重建全面铺开,经济有望出现一定恢复势头,但外部需求回调、日元持续升值,经济增长后劲依然不足。

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等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今年以来所采取的紧缩政策使得经济增速持续回落。

2012外贸形势

2012外贸形势

2012外贸形势2012年,这一年是整个外贸行业比较冷淡的一年,对于大多数做外贸的同志们而言也是比较艰难的一年。

看美国经济,还是半死不活地未从次贷危机中走出来,再看欧洲,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整个欧洲经济体的土崩瓦解(虽然有些夸张,但对于外贸来说一点不为过),而国内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中国制造的成本也水涨船高。

再看看亚洲,生产成本比中国还低的越南和柬埔寨开始肆无忌惮地抢夺订单。

蛋糕就这么大,而中国的很多企业为了分得一杯羹不惜失掉自己的信誉,偷工减料,投机取巧。

使得国外的买家对中国的信誉产生怀疑,中国制造的地位也开始在全球市场渐渐淡去。

记得在阿里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老外写了一本名叫《我是怎么被中国供应商搞惨》的书在国外很畅销,可见中国制造的口碑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中国的出口,面临着如此的内忧外患,这让我们很多的外贸公司和外贸业务员陷入了困境。

订单就是我们的一切,没了订单就算再高的底薪也无法让我们满足,外贸业务员本身就是一只狼,再多的肉也不用担心吃不下它。

目前的情况,可谓是狼多肉少啊,而且这肉还越来越不好啃,老外不仅把价格压得死低死低的,在质量上还得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

而且这一年来,国外的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给了中国出口企业沉重地一击。

前不久,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提出双反措施,把中国光伏业的老大和老二直接搞垮。

搞得我们这些找外贸工作的朋友一听那个公司是做光伏的就直接不考虑了。

这个曾经喂出了很多个千万富翁的行业,被美国随便一个哈欠就给喷死了,光伏产品伤不起,美国政府更得罪不起啊。

再说说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钓鱼岛吧。

一个钓鱼岛,把中日的双边关系搞僵了,中国和日本的贸易也严重受到了打击。

这钓鱼岛啥时候出现不行啊,非得2012,这不是添油加醋嘛。

还有些2B青年打着抵制日货的旗帜趁机捣乱,对日系产品进行疯狂的打砸,这群人要么就是有着仇富心理的要么就是一些对社会不满的。

一群不用脑子的家伙,想想你把中国同胞的日产车砸了,人家丰田又可以多卖一辆,而且还不用给你保修了,多省事啊,你间接地给人家提升了销量,难道这也算是爱国,我看叫卖国差不多,有本事你跑到人家日本去砸,哥哥绝对认为你是个英雄。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041019105354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041019105354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 一、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截至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7个季度放缓。

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进出口企业困难增多。

针对形势变化,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优化外贸结构的政策措施,提振了企业信心,对外贸走势趋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进出口增速低位趋稳,“稳外贸”措施初见成效。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8424.7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其中出口14953.9亿美元,增长7.4%,比上年同期回落15.3个百分点;进口13470.8亿美元,增长4.8%,回落21.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483.1亿美元,增长39.1%。

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增长7.2%、8.5%和3%。

在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前期出台的“稳外贸”政策措施逐步落实等因素带动下,9月份进出口增速低位反弹,出口增速从8月的2.7%回升至9.9%,进口从8月的下降2.6%转为增长2.4%,当月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稳步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

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8548.3亿美元,增长8.3%,高出同期整体出口增速0.9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6.7%提高至57.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40.6亿美元,增长6.4%,其中手机、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8.1%和46.9%。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其中纺织品、服装、家具、鞋类、箱包、塑料制品、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7%,低于整体出口增速0.4个百分点。

“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下降,煤和成品油出口量分别下降38.6%和9.8%。

(三)对发达国家出口明显分化,对新兴市场出口总体增长较快。

2012我国外贸情况

2012我国外贸情况

2012 我国外贸情况海关总署发布我国外贸最新情况。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2842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2%。

其中,出口14953.9亿美元,增长7.4%;贸易顺差1483.1亿美元。

海关统计显示,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50.3亿美元,增长6.3%。

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口1586.8亿美元,增长2.4%;贸易顺差276.7亿美元。

前3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4989.7亿美元,增长5.9%,较加工贸易增速快3.7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7297.8亿美元,增长8.3%;进口7691.9亿美元,增长3.6%,占我外贸进口总值的57.1%。

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9829.4亿美元,增长2.2%。

其中出口6309.4亿美元,增长3%;进口3520亿美元,增长0.9%。

从出口商品来看,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纺织、服装出口微幅增长。

前3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548.3亿美元,增长8.3%,高出同期我外贸出口总体增速0.9个百分点,占出口总值的57.2%。

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57.4亿美元,增长7.1%;机械设备2750.5亿美元,增长6.3%。

同期,服装出口1160.6亿美元,增长0.7%;纺织品710.5亿美元,增长0.2%;鞋类346.3亿美元,增长9.5%;家具351亿美元,增长30.1%;塑料制品230.2亿美元,增长38.2%;箱包181亿美元,增长5.5%;玩具84.3亿美元,增长6.4%;上述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出口总值的20.5%。

2012.11月,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表明,出口正如之前人们预期的那样开始回暖,但到底是筑底回暖,还是昙花一现,却仍然存有疑问。

数据显示,10月,中国出口17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高于上月的9.9%和市场预期的10%;贸易顺差319.9亿美元,较上月的277亿美元进一步扩大。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一、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一)世界:全球经济放缓趋势明显,各主要经济体呈现不同特点2012年发达经济体受债务问题和财政紧缩的困扰,失业率显著高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虽然美国经济出现积极信号,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依然突出;日本经济持续恶化,已经陷入衰退境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继续深化,失业率高企,消费者信心指数减弱,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新兴经济体均表现出增长放缓或低位运行的特征,同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稳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三面夹击”等诸多风险和挑战。

1、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日本和欧元区国家经济陷入衰退(1)美国经济维持低速增长,经济出现复苏迹象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GDP增长回升至2%,比第二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出现反弹。

就业形势和制造业PMI逐步改善,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仍需警惕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不断增加带来的巨大威胁。

(2)受内需不足,外需大幅下滑影响,日本经济衰退迹象明显2012年第三季度日本GDP持续负增长,增速为-3.5%,比第二季度下降了3.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呈大幅下滑趋势。

2012年12月日本制造业PMI指数为45%,连续7个月位于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并呈下滑趋势,全球经济疲弱持续打压日本出口和工业生产。

(3)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失业率再创新高,经济出现自2009年来的第二次衰退2012年第三年季度欧元区GDP环比萎缩0.1%,连续第二个季度萎缩,宣告该地区经济陷入衰退,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出现衰退。

2012年11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再创新高,达到了11.8%,与10月份相比提高0.1个百分点,已连续19个月呈上升势头,值得注意的是,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依然远高于平均水平,已高达24.4%,这表明随着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及金融市场动荡,就业形势趋于恶化。

2012年1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为46.1%,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已连续17个月位于50枯荣线以下,说明欧盟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前景堪忧。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文章来源:商务部综合司2013-04-28 19:10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五个年头,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受挫,增速明显放缓。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需低迷、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冲击叠加,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

针对形势的不利变化,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缓解进出口企业困难,增强了企业信心,促进外贸增速回升,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稳外贸”措施成效明显,外贸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866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其中出口20487.8亿美元,增长7.9%,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进口18182.0亿美元,增长4.3%,回落20.6个百分点。

从全年走势看,剔除春节因素后,年初外贸增速明显放缓且低位运行,5、6月份略有反弹,进入三季度后再次下滑。

面对严峻形势,9月份国家和地方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外贸增速企稳回升。

分季度看,4个季度进出口分别增长7.2%、8.5%、3%和6.3%;其中出口分别增长7.6%、10.4%、4.4%和9.4%;进口分别增长6.9%、6.4%、1.4%和2.9%。

在全球货物贸易额仅增长0.2%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额仍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

其中出口占全球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进口占全球比重为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二。

中国外贸发展不仅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在市场倒逼、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出口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和质量管理,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升。

2012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2012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14.0
110
-7.5
钢材
1366
-12.3
178
-17.5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465
14.1
386
4.9
201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
增长%
美国
3518
8.4
1329
8.8
欧盟
3340
-6.2
2121
0.4
中国香港
3235
20.7
350
17.6
食用植物油
845
28.7
97
25.6
铁矿砂及其精矿
74355
8.4
956
-15.0
氧化铝
502
165.1
18
133.3
煤(包括褐煤)
28851
29.8
287
20.2
原油
27102
6.8
2207
12.1
成品油
3982
-1.9
330
0.6
初级形状的塑料
2370
2.9
462
-2.2
纸浆
1646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2万人,增长13.3%。
2.4
其中:机电产品
7824
3.8
高新技术产品
5068
9.5
其中:国有企业
4954
0.3
外商投资企业
8712
0.8
其他企业
45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2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

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

从目前情况看,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

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0%。

2012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
一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

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

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

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

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

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

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

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

9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

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利率水平维持到2013年中期,并推出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

土耳其、巴西等部分新兴国家货币政策也从抑通胀向促增长转变。

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

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或骚乱。

近期,旨在声讨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短短两个月已蔓延至四大洲1500多个城市。

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

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补库存效应减弱,明年外需有可能继续萎缩。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恶化。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初70左右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45.4。

欧盟迫于主权债务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既制约经济复苏,又将不可避免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消费者支出意愿。

9月份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为负19.1,为25个月来新低。

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将抑制需求增长,制约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市场。

今年前9个月,巴西进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7个百分点。

二是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风险。

欧洲银行系统受主权债务危机牵累陷入困境,各家银行纷纷收缩业务范围、降低风险忍耐度,造成信贷银根紧张、融资输血功能受阻,贸易融资深受影响,加大外需萎缩风险。

美国银行业也远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速放缓减少了贷款需求,低利率降低了投资回报,市场波动加剧增加了投资风险,加强监管抬高了经营成本,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金融系统不稳定将是影响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数。

三是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

尽管今年以来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案值有所下降,但摩擦强度不减,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政策性和体制性摩擦更加突出。

部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与选举政治周期叠加,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

形形色色的“中国责任论”层出不穷,要求中国承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国际责任。

四是非经济因素可能对中国外贸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

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企业开拓中东市场以及稳定石油供应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不排除个别国家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从而影响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

此外,“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走向仍不确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一运动对我国经济乃至外贸的影响要密切关注。

从国内看,保持我国外贸平稳发展既具备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必将对中国外贸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

同时,我国外贸传统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成长,特别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磨练和洗礼,抵御风险、拓展市场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但是,国内一些制约外贸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叠加,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

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贷款利息、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企业利润,致使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型外贸企业不堪重负。

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导致有单不敢接、不愿接,也将加大结构调整难度。

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出口利润指数由今年4月份的106.9降至9月份的101.2。

利润下降导致企业技改、研发、品牌等环节投入不足。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2011年可能有所回落。

在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进口政策支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
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为全球贸易平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